150个文言文实词大全(一)-作文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例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例](https://img.taocdn.com/s3/m/897f359edaef5ef7ba0d3c9c.png)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例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7衣食所安(养生)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被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
基础)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3鄙人不知忌讳。
(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兵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病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察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朝cháo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6期年不听朝(朝政)7坐南朝北(对、向)曾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乘chéng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 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èng 四)诚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除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辞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从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4樊哙从良坐(依傍)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8欲不可从(放纵)9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 次于最亲的亲属,堂房亲属)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
高考文言文常见文言实词300个
![高考文言文常见文言实词300个](https://img.taocdn.com/s3/m/6df3a816964bcf84b9d57bc9.png)
文言文300个常见文言实词(高中1—160)(电子文稿恳请各位同学不外传)1、哀①伤心,悲痛,哀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前赤壁赋》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并序》②同情,怜悯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③伤悼(为……哀叹)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晋崤之战》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阿房宫赋》2、爱①喜欢,喜爱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种树郭橐驼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②爱护,爱惜,顾惜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延陵季子将西聘晋》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指南录〉后序》③吝惜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④同情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⑤爱戴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书博鸡者事》○6吝啬百姓甚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3、安①安定,安逸,安适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②使……安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种树郭橐驼传》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疏》③哪里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前赤壁赋》④怎么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梦游天姥吟留别》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庶人安得共之《黄州快哉亭记》⑤安慰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6容京中安不得身《林教头风雪山神庙》4、按①用手压或摁项王按剑而跽曰(按剑:以手抚剑,预示击剑之势)《鸿门宴》按剑坐于席上《群英会蒋干中计》②压抑,止住偃然按兵不动《荀子·王制》③巡行,巡视按榆溪旧塞《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④追究,查究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5、案①几案,短长桌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项脊轩志》②通“按”审察,察看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古代一种短腿的托盘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长亭送别》6、拔①超越,超过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②攻下其后秦伐赵,拔石城《廉颇蔺相如列传》④拔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鸿门宴》因拔刀斫前奏案《鸿门宴》③提拔过蒙拔擢,宠命优渥《陈情表》是以先帝间拔以遗陛下《出师表》7、白①白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白首不见招《咏史》不知东方之既白(白:显出白色,指天亮)《前赤壁赋》②清楚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训俭示康》③下对上告诉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苏武传》④洁白要留清白在人间(以石灰等等洁白喻作者正直的人生)《石灰吟》⑤明白,昭雪然使君冤未白《书博鸡者事》8、败①破败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促织》②败坏,毁坏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训俭示康》③失败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过秦论》抑本其成败之迹《伶官传序》④打败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殽《秦晋殽之战》⑤凋残,衰落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秋声赋》9、拜①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问者爇香于鼎,再拜……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促织》拜送书于庭(拜:行过叩拜礼)《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拜谢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拜:拜领)《秦晋殽之战》③拜见,拜会拜夫人于堂上《左忠毅公逸事》④授予名位或官职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诏书特下,拜臣郎中《陈情表》⑤接受任命于是辞相印不拜《指南录后序》○6拜上,呈上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陈情表》10、报①报告,告诉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似报主知《促织》②回答,答复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③报复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过秦论》④报答,酬谢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苏武传》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陈情表》未报秦施而伐其师《秦晋崤之战》⑤报效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滕王阁序》○6通“赴”,到……去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11、暴①突然屡撩之,虫暴怒《促织》②同“曝”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劝学》③暴躁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④凶恶,残酷暴秦之欲无厌《六国论》⑤暴露,显露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六国论》12、备①具备,完备,齐全而神明白得,圣心备焉《劝学》②防备,准备行则备一夕之卫《秦晋崤之战》师劳力竭,远主备之《秦晋崤之战》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指南录〉后序》③周到备极护爱《促织》④备有左佩刀,右备荣臭(此处为挂着)《送东阳马生序》13、被①覆盖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②表示被动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并序)》操吴戈兮被犀甲《国殇》③被子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训俭示康》④遭受,蒙受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左忠毅公逸事》14、倍①加倍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过秦论》②同“背”,违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15、悲①哀痛,伤心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黄州快哉亭记》②眷顾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史记·高祖本纪》③思念,同情悲予志焉《〈指南录〉后序》④叹息,感慨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游褒禅山记》16、北①北方将军战河北,臣哉河南《鸿门宴》②特指元军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③向北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赋》④败逃,败逃的人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过秦论》⑤相背食人炊骨,士无反北之心《战国策》17、背①脊背,背面,反面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左忠毅公逸事》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苏武传》②背上背着草屦,背筐,手长镵《左忠毅公逸事》③背离,背叛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鸿门宴》而皆背晋以归梁《伶官传序》④离开,引申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⑤背诵因使人背而诵之,不失一字《三国志·王粲传》18、奔①跑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黄州快哉亭记》②逃亡至京口,得间奔真州《〈指南录〉后序》19、本①草木的根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摇其本以观其疏密《种树郭橐驼传》②本来,原来予本非文人画土,甘受诟厉《病梅馆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苏武传》③来源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诸子喻山水》④探求,考察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⑤抄本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指南录〉后序》20、彼①指示代词,那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前赤壁赋》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师说》②他,他们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彼实构吾二君《秦晋崤之战》③别人,对方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21、逼①接近,迫近细赡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促织》②强迫,威胁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兄弟《古诗为焦仲卿妻作》22、辟①开,打开前辟四窗,垣墙周庭《项脊轩志》②开垦,开辟辟病梅之馆以贮之《病梅馆记》③同“避”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秦晋崤之战》23、蔽①遮住,遮掩,掩护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前赤壁赋》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②掩饰,隐藏,蒙蔽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谏太宗十思疏》24、毕①完,完成,结束语未毕,余泣、妪亦泣《项脊轩志》六王毕,四海一(此处为完结,指为秦所灭)《阿房宫赋》公阅毕,即解貂覆生《左忠毅公逸事》②使……结束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全部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兰亭集序》25、便①有利,便利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沦》②(piáan)能说会道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③就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古诗为焦仲卿妻作》④合适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古诗为焦仲卿妻作》26、遍①到处,普遍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促织》②全,全部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训俭示康》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诸子喻山水》27、表①外,与“里”相对山河表里潼关路《潼关怀古》②表明,表白无人信高洁,谁为表寸心《在狱咏蝉》③给皇帝的奏章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④标记,作标记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雍水《察今》28、并①合并,吞并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沦》②并行,并列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谏太宗十思疏③一起,都,一并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促织》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苏武传》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苏武传》④并且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不能行捉矣《促织》29、伯①排行第一,老大,伯父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陈情表》②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三等晋侯秦伯田郑《左传·僖公二十年》③古代一方的首领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陈情表》④同“霸”桓公,五伯之上也《韩非子·难四》30、薄①微薄,薄弱不终岁,薄产累尽《促织》②迫近,逼近,靠近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陈情表》③轻视,看不起不薄今人爱占人《戏为六绝》④(土地)贫瘠薄田五十顷《三国志·诸葛亮传》⑤与“厚”相对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曼》○6浅薄门衰祚薄,晚有儿息《陈情表》31、泊①停船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石钟山记》②恬静,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诫子书》32、博①宽广,广博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②换取,讨取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促织》33、步①行走,步行(专指不借车马徒步行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秦晋崤之战》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鸿门宴》②脚步,步伐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促织》③举足两次为一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阿房宫赋》34、栽①裁衣服,剪裁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古诗为焦仲卿妻作》②同“才”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③裁决唯大王裁其罪《韩非子》35、苍①深绿色山川相缪,郁乎苍苍《前赤壁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36、操①拿着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苏武传》②从事,担任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促织》③掌握,控制,操作津人操舟若神《列子·黄帝》④操守,品德虽贾人,有贤操《汉书·张汤传》37、草①草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苏武传》②在草间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指南录〉后序》③初稿.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左忠毅公逸事》④结草:报恩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陈情表》38、策①计策,策略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昭襄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归而求救国之策《〈指南录〉后序》②竹制的马鞭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③拄着拐杖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兮辞》39、曾①曾经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训俭示康》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并序)》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兰亭集序》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前赤壁赋》③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此儿当及其曾祖《晋书》40、差①差别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史记·萧相国世家》②差错,错误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礼记·经解》③稍微地,比较地吴公差强人意《后汉书·吴汉传》④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阿房宫赋》41、尝①品尝尝之而甘于口《荀子·荣辱》②试探我虽不敏,请尝试之《权术·心术》③副词,曾经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过秦论》家有老妪,尝居于此《项脊轩志》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42、长①长(与“短”相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蒹葭》方首长胫《促织》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过秦论》②擅长敢问夫子恶乎长? 《孟子二章》③长久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前赤壁赋》④一直,经常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⑤生长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而茂之也《种树郭橐驼传》⑥增长,成长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⑦年长的人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兰亭集序》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训俭示康》⑧列在首位的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石钟山记》⑨年纪大,辈分或职位高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师说》⑩长久的,久远的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诸子喻山水》○11长句:指七言诗,唐代的习惯说法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并序)》43、超①一跃而上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秦晋崤之战》②遥远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平原忽兮路超远《国殇》③超过听言则远超于上圣《十渐不克终疏》44、朝①朝拜,朝见,上朝先轸朝,问秦囚《秦晋殽之战》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项脊轩志》②使……朝拜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过秦论》③朝代(朝廷)逮奉圣朝,沐浴清化《陈情表》④早晨朝歌夜弦,为秦宫人《阿房宫赋》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苏武传》45、陈①陈列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②陈述陈情表《陈情表》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苏武传》③陈旧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兰亭集序》④通“阵”,交战时的战斗队列勿击堂堂之陈《孙子兵法·军争》46、称①声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训俭示》②号称,称作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黄州快哉亭记》③称颂,赞许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④适合,符合,相称称心快意,几家能够《与妻书》⑤称量度而取长,称而取重《商君书》47、诚①确实,的确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诚既勇兮又以武《国殇》此为宰相厅事诚隘《训俭示康》②真心,真诚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陈情表》③如果,果真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48、出①出,出来备他盗出人与非常也《鸿门宴》②出去,外出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左忠毅公逸事》③逃出果以富得罪出亡《训俭示康》④拿出,交纳因山己虫,纳比笼中《促织》⑤产生,发生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⑥出现,显露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古之圣人《〈指南录〉后序》⑦超出,超过其出人也远矣《师说》⑧出任,调任予出官二年《琵琶行(并序)》⑨出兵,出征使出师于东门之外《秦晋殽之战》⑩使……流出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苏武传》49、除①台阶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苏武传》②去掉,清除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左忠毅公逸事》③授官。
常用文言实词140例
![常用文言实词140例](https://img.taocdn.com/s3/m/889e6cd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95.png)
常用文言实词140例文言文实词140例1、谢:感谢;道歉;辞别;推辞,拒绝;告诉,劝告,如多谢后世人;衰亡,凋落2、训:教导,教诲,如训俭示康;规范,准则,如不足为训;训练;词义解释,训释。
3、归:女子出嫁;返回;归还;归附。
4、适:女子出嫁;到------去;适合,适宜;恰好。
5、事:侍奉;为------服务;从事,做。
6、先:祖先,上代;已经死去的,如先考妣;称古代的人;先于,前于;首要的事情。
7、作:起身,起来,如“虽少,必作”;创作,制作,如“仲尼戹而作《春秋》”8、字:女子许嫁。
9、务:致力,从事,如“务农”“君子务本”;事务,事情,如“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10、攻:深入钻研,如术业有专攻。
11、游:出外求学或求官:交际,交往;纵,放纵,如游目骋怀;游玩,游览;旅行。
12、售:考试得中,如“操童子业,久不售”;实现,如“挟邪作蛊,于是不售”;施展(奸计),如“以售其奸”;卖出去;买13、笃:忠厚,“太祖闻其笃行”;坚定,如“笃志而体(意志坚定,并且努力去实践)”;深,甚,如“笃好文章”;(病)重,如“孙权病笃”。
14、敬:严肃,慎重,做事情严肃认真,如敬事而信;尊敬,尊重。
15、忠:(做事)尽心竭力,如使民敬、忠以劝;忠于君主。
16、恕:待人仁爱宽厚,指推己及人,如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宽恕,原谅。
17、谅:诚信,如“友直,友谅”;相信,如“不谅人”;原谅。
18、勤:劳,辛苦,与“逸”相对,如四体不勤;努力,尽力,与“惰”相对。
19、质:本质纯真朴实,如君子质而已矣。
20、文:华美,有文采,如“何以文为”。
21、忍:狠心,如君王为人不忍;残忍;忍心,如今存其本,不忍废;忍耐,忍受,如然而隐忍以行22、相:宰相;辅助,帮助;仔细看,审察;互相;表一方对另一方怎么样;容貌。
23、干:治理,如干国才;求取,如不干人;冒犯,冲犯;冲;干预;盾牌。
24、治:治理,管理;国家治理得好,如天下大治;惩处,如治罪;研究,如治学;医治。
中考文言极其重要之实词150字
![中考文言极其重要之实词150字](https://img.taocdn.com/s3/m/c00dede908a1284ac950430d.png)
小石潭记(八 下) 陈涉世家(九 下) 桃花源记(九 下) 陈涉世家(九 下) 岳阳楼记(九 上) 小石潭记(八 下) 曹刿论战(八 上) 邹忌讽齐王纳谏 (八上) 公输(八上) 醉翁亭记(九 上) 狼(七下) 曹刿论战(八 上) 陈涉世家(九 下) 曹刿论战
顾野有麦场 王顾左右而言他
狼(七下) 王顾左右而言他 (八上) 爱莲说(六上) 伤仲永(七上) 捕蛇者说(九 下) 岳阳楼记(九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
下) 登泰山记(九 下) 岳阳楼记(九 上) 核舟记 捕蛇者说(九 下) 黠鼠赋(七下) 生于忧患,死于 安乐 (七上) 答司马谏议书 (九下) 陈涉世家(九 下) 核舟记(七上) 答司马谏议书 (九下) 桃花源记(九 下) 伤仲永(七下) 周处(七上) 桃花源记(九 下) 周处(七上) 孔孟论学(八 下) 黄生借书说(八 下) 答谢中书书 (六上)(非考 试篇目) 捕蛇者说(九 下) 黠鼠赋(七下)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 此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 烛天南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 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 成五彩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 湘 通计一舟,为人五 虎因喜,计之曰,“技 止此耳!”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 来会计事 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 之计中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 最是不济事 其阴,济水东流
49
50
①(考虑,打算,思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索)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②(思想,心思,意 虑 念) 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 玩之不已 ③(担忧,顾虑) ①(评论,评说) 曹刿论战 论 ②(学说,观点,论 亦将夺于公论而无以立矣 断) ①(满,弥漫) ②(磨灭,模糊不 清) 漫 ③(随便,不受拘 束)
150个文言文实词大全(一)-作文
![150个文言文实词大全(一)-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6893c2b1192e45361166f54d.png)
150个文言文实词大全(一)-作文150个文言文实词大全(一)为便于广大文言阅读者,学习者能够有系统的进行学习,特将常用个实词的一词多义进行系统的整理,每个词的义项基本上以《辞海》的解释为依据,尽量以本义、引申义的顺序排列。
目录、爱、安、伯、被、倍、本、鄙、兵、病、察、长、朝、池、曾、乘、城、诚、除、传、辞、从、达、殆、迨、当、道、得、度、短、多、发、方、非、复、负、盖、鼓、故、顾、固、归、国、过、何、恨、后、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进、尽、就、举、绝、堪、克、类、怜、临、弥、名、末、莫、乃、内、判、期、奇、迁、请、穷、求、去、劝、却、如、若、善、稍、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遂、率、说、私、素、汤、涕、通、徒、图、退、亡、王、望、恶、微、闻、相、谢、悉、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引、右、逾、狱、再、造、知、置、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爱()名词。
恩惠。
(古之遗爱也《左传》)()动词①加惠于人。
(吴广素爱人。
《陈涉世家》)(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过秦论》)②喜爱,爱护。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触龙说赵太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③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齐桓晋文之事》)(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④怜惜。
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
(《左传》)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指南录〉后序》)⑤通"",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躇。
(《静女》)()形容词。
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齐桓晋文之事》)、安()形容词。
①舒适,安适。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论语?述而》)予出官二年,怡然自安。
(《琵琶行》)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安全。
谢庄遂安。
(《冯婉贞》)④安定。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动词。
150个高中文言文实词
![150个高中文言文实词](https://img.taocdn.com/s3/m/9ed96287168884868662d6ba.png)
150个高中文言文实词高中语文文言文类试题考察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尤其是对实词、通假字等侧重考察,下面是搜集的文言文中常出现的150个实词以及个别实词的用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150个高中文言文实词1高中语文常见实词1、爱2、安3、伯4、被5、倍6、本7、鄙8、兵9、病10、察11、长12、朝13、池14、曾15、乘16、城17、诚18、除19、传20、辞21、从22、达23、殆24、迨25、当26、道27、得28、度29、短30、多31、发32、方33、非34、复35、负36、盖37、鼓38、故39、顾40、固41、归42、国43、过44、何45、恨46、后47、胡48、患49、或50、疾51、及52、即53、既54、假55、间56、见57、解58、进59、尽60、就61、举62、绝63、堪64、克65、类66、怜67、临68、弥69、名70、末71、莫72、乃73、内74、判75、期76、奇77、迁78、请79、穷80、求81、去82、劝83、却84、如85、若86、善87、稍88、少89、涉90、胜91、识92、使93、是94、适95、书96、孰97、属98、数99、遂100、率101、说102、私103、素104、汤105、涕106、通107、徒108、图109、退110、亡111、王112、望113、恶114、微115、闻116、相117、谢118、悉119、信120、兴121、行122、幸123、修124、徐125、许126、阳127、要128、宜129、遗130、贻131、易132、阴133、引134、右135、逾136、狱137、再138、造139、知140、置141、致142、质143、治144、诸145、贼146、族147、卒148、走149、左150、坐2实词分类一、官位升迁、任免(1)辟:征召(2)迁:升官(3)拜:任命,授给官职(4)举:举荐(5)擢:提拔选拔(6)调:调任(7)累迁:多次提升(8)徙:改任(9)拔:提拔(10)除:任命授职(11)转:改任(12)摄:代理(13)署:委任、代理(14)典:主管(15)知:作某地的知县(16)相:作某国的丞相(17)出:由京城改地方官(18)黜、谪、左迁、贬:罢官、降官二、有才能被看重(不重用)(1)以“……”称:因为某些才能而被人称赞(2)以“……”闻:因为某些才能而闻名(3)异:认为才能奇特(4)见知:被人所知。
中考文言文字词积累 150个实词
![中考文言文字词积累 150个实词](https://img.taocdn.com/s3/m/7718713443323968011c92f1.png)
公与之乘 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不足为外人道也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当奖率三军 先帝创业未办,而中道崩殂 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顾野有麦场 传一乡秀才观之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朝而往,暮而归 启窗而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而其归书也必速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号呼而转徙 故自号曰醉翁也 还自扬州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蒙辞以军中多务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非死则徙耳 向为何声,岂其鬼耶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王效其作为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芳草鲜美 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醉醇醴而饫肥鲜者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愿陛下亲之信之
复行数十步将军向宠,性行淑均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 行拂乱其所为 斗折蛇行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商旅不行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罔不因势象形 无案牍之劳形 缘溪行 邑有王生,行七 不与,归而形诸梦 行收兵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曩与吾祖居者 死即举大名耳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 洸洸乎干城之具也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太医以王命聚之 舍问,其奚决焉 是方啮也,而遽死也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孔子不能决也 佛印绝类弥勒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文言文常用实词简表(1—150)(B5打印版)
![文言文常用实词简表(1—150)(B5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279ee60d5901020207409c88.png)
1.有利,有益 31 32 33 济 2.古水名
加 增加(虚报,以少报 多),虚报夸大 1.借 假 2.假,与“真”相对 1中间,期间 2.间隔,间断 3.间或,偶尔,有时 间 候 4.参与 5.秘密地,悄悄地 6.夹杂 简 挑选,选择 1看见,看到 2往见,拜见,谒见
34
35
36
见 3.表示被动 4.通“现”,出现 5.放在动词前表示对 自己怎么 样
21
观
2.观察,考察 3.景物或景象 1.返回,归来
22
归 2.归还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邹忌讽齐王 北方有侮臣者,愿藉子杀 纳谏 之 公输 多方以捕之,弗获 象虎 方得一车 方欲行 狼 有鼠方啮 黠鼠赋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 醉翁亭记 于树 登泰山记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 劳山道士 天南 师略授小技,此来为不负 也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 捕蛇者说 如? 捕蛇者说 岁赋其二 岳阳楼记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 捕蛇者说 如? 周处 更相庆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 狼 如故 曹刿论战 既克,公问其故 问说 是故贵可以问贱 陈涉世家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 曹刿论战 故克之 庄子持竿不顾 庄子钓于濮 水 王顾左右而言他 王顾左右而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言他 出师表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伤仲永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 狼 有剩骨 黄生借书说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黄生借书说 而其归书也必速
51
52
1明亮,光明 2.透明 3.明白,清楚,清晰 4.明确,分明 明 5.知道,懂得,了解 6.严明 7.圣明 8.明净
53
斗折蛇形,明灭可见 小石潭记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 醉翁亭记 也 登泰山记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 记承天夜游 天南 问说 庭下如积水空明 答司马谏议 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 书 辨之也 问说 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 出师表 矣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 出师表 岳阳楼记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明 至若春和景明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伤仲永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 答司马谏议 书 名之者谁?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 醉翁亭记 名不彰邪 周处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 陈涉世家 大名耳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 捕蛇者说 徒属皆曰:“敬受命。” 陈涉世家 夫子何命焉为? 公输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刿论战 陈胜、吴光乃谋曰 陈涉世家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 曹刿论战 焉 黄生借书说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问说 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 答司马谏议 辨之也 书 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 出师表 谏 奉命于危难之间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桃花源记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登泰山记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 孔孟论学
文言文常用实词(150个)
![文言文常用实词(150个)](https://img.taocdn.com/s3/m/0917ff5a58fafab069dc0238.png)
150个文言文实词大全(一)为便于广大文言阅读者,学习者能够有系统的进行学习,特将常用150个实词的一词多义进行系统的整理,每个词的义项基本上以《辞海》的解释为依据,尽量以本义、引申义的顺序排列。
目录1、爱2、安3、伯4、被5、倍6、本7、鄙8、兵9、病 10、察11、长 12、朝 13、池 14、曾 15、乘 16、城 17、诚 18、除 19、传 20、辞21、从 22、达 23、殆 24、迨 25、当 26、道 27、得 28、度 29、短 30、多31、发 32、方 33、非 34、复 35、负 36、盖 37、鼓 38、故 39、顾 40、固41、归 42、国 43、过 44、何 45、恨 46、后 47、胡 48、患 49、或 50、疾51、及 52、即 53、既 54、假 55、间 56、见 57、解 58、进 59、尽 60、就61、举 62、绝 63、堪 64、克 65、类 66、怜 67、临 68、弥 69、名 70、末71、莫 72、乃 73、内 74、判 75、期 76、奇 77、迁 78、请 79、穷 80、求81、去 82、劝 83、却 84、如 85、若 86、善 87、稍 88、少 89、涉 90、胜91、识 92、使 93、是 94、适 95、书 96、孰 97、属 98、数 99、遂 100、率101、说 102、私 103、素 104、汤 105、涕 106、通 107、徒 108、图 109、退 110、亡111、王 112、望 113、恶 114、微 115、闻 116、相 117、谢 118、悉 119、信 120、兴121、行 122、幸 123、修 124、徐 125、许 126、阳 127、要 128、宜 129、遗 130、贻131、易 132、阴 133、引 134、右 135、逾 136、狱 137、再 138、造 139、知 140、置141、致 142、质 143、治 144、诸 145、贼 146、族 147、卒 148、走 149、左 150、坐1、爱(1)名词。
中考文言文150个实词 中考文言文150字
![中考文言文150个实词 中考文言文150字](https://img.taocdn.com/s3/m/bc8fd816f705cc1754270942.png)
中考文言文150个实词中考文言文150字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中考文言文150字”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1 比①并列,靠近②比较,相比2 鄙鄙陋,目光短浅3 兵①兵器,武器②兵士,军队4 病①疾病,生病②疲劳,困苦不堪5 察观察,明察,识别6 彻穿透7 乘①坐,驾(战车) ②趁着,引申为“冒着”8 从①跟从,跟随②顺从,听从9 当①对着,面对②在,正在③当前④占着,把着⑤应当⑥(dàng)相抵,当作10道①路,途②思想,道理,主张③说,谈论11得①得到,获得,找到(知道,了解)(看到) ②得当,合适③能够,可以12定①安定,稳定②平定13伐①砍伐②进攻,征伐14犯①侵犯②触犯,冒犯③冒着15方①方形②方圆,周围③地域,区域16负背,以背载物17赋①征收,敛取②赋税18覆①覆盖②颠覆,灭亡19更更换20故①缘故,原因②故意,特意21顾①看望,拜访②回头看22观①看,观赏②观察,考察23归①返回,归来②归还24好(hào)喜欢,喜好25号①(háo)大叫,呼啸②(háo)大声哭26还①返回②同“旋”,回转,掉转27惠恩惠,给人以好处28及①赶得上②至,到③趁着,等到……时29极极点,尽头30计①计算,计量②统计,汇总31加超过,虚夸,以少报多32假借,借来33间①间隙,中间,期间②(jiàn)隔开,间断③(jiàn)参与34简挑选,选择35见①看见②往见,拜见,参见36节气节37竭①竭尽,尽力做某事②枯竭,完38尽完,没有了(过完) (毫无保留)39进①向前,前进,上进②进献,献上40居①居住②处于③停留④在时间词前,过了⑤相处41举①提拔,举荐②发动③全42具①具备,具有②详细43俱在一起,一起44聚征集45苦愁苦,被某事物所苦46类类似,相象47良①精良,美好②贤善,贤良48临①面对,对着②靠近③正当,将要49虑①思想,心思②顾虑,担心50论①议论,述说②学说,观点,论断③判定,定罪51漫①满,弥漫②不可辨认52灭①暗,看不见②灭亡,消灭53名①名称,名字②有名气,著名54明①明亮,光明②照亮③明智,贤明55命①命令②指派,差遣;吩咐③使命56谋①咨询,谋议,考虑②商量,谋划,出主意57难①不容易②(nàn)灾难,祸殃58平①平坦,无凹凸②铲平,削平③公正,公平59戚悲伤,忧伤60启开,打开61奇①奇特,特别②(jī)零数,余数62强①壮健,强盛,强大②(qiǎng)勉强63清①凄清,冷清②清爽64请请求,请允许(我)65穷极,尽,(走)完66秋日子,时期67求①寻找,寻求②要求,谋求68取①拿②索取③获得,开出69去①离开②除掉,去掉③损失,失去70全①完整②保全71任①责任,职责②任用,委任72入①进入,与“出”相对②交纳,进献③收入,收进73塞①(sāi)充满,塞满②(sè)阻塞,堵塞74善①好,好的,善良的②善于,擅长75少①数量小,不多②(shào)年幼,年轻76舍①放弃,离开②(shè)房屋,住宅77身自己,身体,生命78生①草木生长,长出②使……活③生活,生计④对读书人的称呼79胜①超过,胜过②忍得住,能承受80师军队81施①施行,实施②设置,安放82实诚实,真实83食①吃②食物③同“饲”,给吃,供养84使①命令,派遣②出使③致使,让85属①类,类属,一类②同“嘱”,嘱托86说①说,讲,告诉②同“悦”,喜悦,高兴③古代的一种文体87素白色的88汤①热水,开水②同“烫”,用热水焐③(shāng)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89通①达,到达②通过,畅通90痛悲痛91亡①灭亡,消亡②使……遭到灭亡92望①远看②对着93为①替②做,作(雕刻)(写)③任,担任,充当④变为,成为⑤当作,作为,认为⑥是94徙迁移95狭窄,不宽阔96鲜鲜艳97向以前,原来98效①见效,奏效,有成效②任务,重任99信①言语真实,诚实②信用,守信用③相信,信任100兴①(xīng)起,兴起②(xīng)兴盛,复兴101行①行走②做,实行,从事③品行④(háng)(军队)行列102形①身体②形状,样子③表露,表现103修①整治,修理,修建②长104徐缓慢,缓缓105许①同意,答应,允许②表约数,上下,光景106寻①找寻,寻求②顷刻,不久107业①事业,功业②职业108遗①遗留②(wèi)给予,赠送109夷平坦110贻赠送,送给111异①不同②奇特的,与众不同的③其他的,别的④诧异112易①变换②换,交换113诣往,到……去(见)114益①增多,增加②益处,好处,得益115阴山之北,水之南116引引用117应①理睬,响应②答应,回答118盈①满②充足,增长119游①游水,在水中浮行②出游,游览120余①我,我的②遗留,剩下(的)③其他,此外④整数后表不定余数121语说话,谈论122缘沿着123远①遥远,空间距离大②久远,指时间漫长③深奥,深远④不接近,疏远124云①说②如此,这样(常与“尔”连用) ③云朵(“云”的简体字)125阅①看,观览②经过,经历126责责备,责罚127章①印章②花纹128知知道,懂得129止①停止,停留②阻止,劝阻130治惩治,治罪131致取得,得到132质质地,本体133众①众人②多,众多134专①专一,专心②独有,独占135走跑,逃跑136足①脚②足够,充足,满足③值得,配137作①起来,振作,兴起②发出,表现出③制作,写作④劳作,劳动⑤做,充任138坐①坐②座位③触犯,犯罪139卑鄙地位低下,见识鄙陋140布衣平民,百姓141菲薄轻视,小看142间隔断绝往来143交通彼此相通144绝境与世人隔绝的地方145阡陌田间小路146驱驰奔走效劳147痛恨痛心惋惜148问津问路,探访,探求149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150牺牲指猪、牛、羊等祭品【而】1、表顺承可译为“然后”“就”2、表转折可译为“然而”、“却”“可是”3、表并列可译为“又”“并且”,或不译4、表修饰,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为“着”、“地”,或不译5.表递进,相当于“而且”、“并且”或不译。
常用文言文150实词
![常用文言文150实词](https://img.taocdn.com/s3/m/925b801acf84b9d528ea7a91.png)
1、爱(1)名词。
恩惠。
(古之遗爱也《左传》)(2)动词①加惠于人。
(吴广素爱人。
《陈涉世家》)(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过秦论》)②喜爱,爱护。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触龙说赵太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③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齐桓晋文之事》)(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④怜惜。
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
(《左传》)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指南录〉后序》)⑤通"",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躇。
(《静女》)(3)形容词。
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齐桓晋文之事》)2、安(1)形容词。
①舒适,安适。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论语•述而》)予出官二年,怡然自安。
(《琵琶行》)52、即1、靠近,接近。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2、立即,马上。
(项伯即入见沛公)3、当,当时。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4、倘若,如果。
(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5、与"则"的用法相同,相当于"那就"的意思。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6、即使。
(其伤于缚者,即幸留)7、就,就是。
(闻鸡鸣。
即起盥栉)8、登上帝位。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53、既1、尽,完。
(言未既)2、已经,---以后。
(既克,公问其故)3、既然。
(将军既帝室之胄)4、既----又---并列关系。
(三军既惑且疑)5、既而:不久。
(既而得其尸于井)6、全、都。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7、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
(壬之秋,七月既望。
苏子与客泛舟)54、假1、不真,虚伪,假装。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弄假成真假仁假义)2、借。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3、凭借,借助。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狐假虎威)4、犹“贷”,宽容,原谅。
(愿大王少假借之)5、给予。
(遂乃开仓廪,假贫民《汉书•龚遂传》)6、假如,如果。
(假有人焉,举我言复我,亦必疑其诳)55、间1、两事物的当中。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整理[1]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整理[1]](https://img.taocdn.com/s3/m/d817d3d03186bceb19e8bbdc.png)
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臵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臵、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7衣食所安(养生)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被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散开)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
基础)3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原来)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8本未倒臵(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3鄙人?自称的谦词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兵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5兵符:古代?兵用的凭证病1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察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虑)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朝chao1朝服衣冠(zhao 早晨)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庭)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6期年不听朝(朝政)7坐南向北(对、向)曾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4是高、曾时为一倍(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乘cheng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3自京师乘风雪(趁,冒着)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e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四)诚1帝感其诚(真心,不虚伪)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除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6不徐不疾(迟缓)7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慢慢地,缓缓地)辞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6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古代的一种文体)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教)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10近者奉辞伐罪企(命令)从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4樊哙从良坐(依傍)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8欲不可从(放纵)6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ong次于最亲的亲属)7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
高考必备文言文300实词(1-100)
![高考必备文言文300实词(1-100)](https://img.taocdn.com/s3/m/08a9a75a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62.png)
高考必备文言文300实词(1-100)1.哀①悲哀,悲伤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左传》《秦晋崤之战》)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②慨叹,哀叹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阿房宫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③同情,怜悯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2.爱①仁爱,给人以恩惠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②喜欢,爱好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③爱护,顾惜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抗秦(《阿房宫赋》)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指南录后序》)④舍不得,吝惜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孟子·梁惠王上》《齐桓晋文之事》)⑤通“薆”“僾”,隐蔽,隐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故天不爱其道,地不爱其宝,人不爱其情(《礼记·礼运》)3.安①安稳,安定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②安逸,安适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并序》)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③怎么,哪里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病梅馆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④抚慰,安抚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孔雀东南飞并序》)4.按①用手压或摁则以一平板按其面(《活板》)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周亚夫军细柳》)项王按剑而跽曰(《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②追究,核查验之往古,按之当今之务(《汉书·贾谊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③巡查,巡视遂西定河南地,按榆溪旧塞(《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部使者臧,新贵,将按郡至袁(《书博鸡者事》)④放下,止住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若街亭有兵守御,即当按兵不行(《三国演义》)⑤凭借,按照汝死之后,汝之家小,吾按月给与禄粮(《三国演义》)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蔺相如完璧归赵论》)5.案①几案,长方形矮桌,可用来学习或办公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项脊轩志》)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训俭示康》)②文书,案卷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③有矮脚的盛食物的木托盘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后汉书·梁鸿传》)④通“按”,考察,查办,查看召有司案图(《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6.拔①拔出,抽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遂拔以击荆轲(《战国策·燕策》《荆轲刺秦王》)②选拔,提拔过蒙拔擢,宠命优渥(《陈情表》)③越出,突出,高出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④攻克,攻取,占领其后秦伐赵,拔石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7.白①白色的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黄州快哉亭记》)②清白,纯洁世以清白相承(《训俭示康》)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③表明,陈述,禀报,告诉阿母白媒人(《孔雀东南飞并序》)8.败①毁坏,背弃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训俭示康》)②失利,打败仗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六国论》)③失败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过秦论》)④打败,战胜败秦师于崤(《左传》《秦晋崤之战》)⑤断,破烂的,破旧的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聊斋志异》《促织》)⑥衰败,衰落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左传·桓公二年》《臧哀伯谏纳郜鼎》)9.拜①授给官职拜臣郎中(《陈情表》)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上,奉谨拜表以闻(《陈情表》)③受任,就任于是辞相印不拜(《指南录后序》)④表示恭敬的礼节,下跪叩头或打躬作揖宣子拜(《国语·晋语八》《叔向贺贫》)子墨子起,再拜(《墨子·公输》)⑤拜谢三年将拜君赐(《左传》《秦晋崤之战》)⑥拜访,拜见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孔雀东南飞并序》)10.报①报告,告知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聊斋志异》《促织》)②报复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过秦论》)报先王之仇(《战国策·燕策二》)③通“赴”,急忙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并序》)④回信,答复求人可使报秦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⑤报答,回报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陈情表》)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陈情表》)11.暴①暴躁,急躁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孔雀东南飞并序》)②凶恶,残暴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③猛然,突然屠暴起,以刀劈狼首(《聊斋志异》《狼》)④通“曝”,晒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荀子》《劝学》)①完备,齐备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②周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③配备,具备,具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左佩刀,右备容臭(《送东阳马生序》)④防备,戒备挟匕首以备不测(《指南录后序》)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⑤全部,完全,尽艰难险阻,备尝之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诸侯备闻此言(《左传·成公十三年》《吕相绝秦》)13.被①被子,引申为“覆盖”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训俭示康》)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聊斋志异》《促织》)②遭受,蒙受闻左公被炮烙(《左忠毅公逸事》)秦王复击轲,被八创(《战国策·燕策》《荆轲刺秦王》)③表示被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④通“披”,披着,穿着将军身被坚执锐(《史记·陈涉世家》)⑤通“披”,散开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①通“背”,背叛,违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②一倍,加倍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过秦论》)③更,更加,越发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5.悲①悲哀,伤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同情,哀怜余闻而愈悲(《捕蛇者说》)③感叹,叹惜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游褒禅山记》)④思念,顾念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
文言实词150字
![文言实词150字](https://img.taocdn.com/s3/m/19701040e518964bcf847c9a.png)
凡六百一十言,命曰《琵琶行》
取名 命名v.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 难之间 《出师表》
命令 政令 教令n.
聊承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 奚疑 《归去来兮辞》
命运 天命n.
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过 秦论》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孔雀东南飞》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 陛下平明之理。 ----《出师表》
衡量,判定,评 定。V.
213.论
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
——《桃花源记》 善哉,祁黄羊之论 也。 ——《去私》
说,称述。V.
主张,思想,学 说。N.
213.论
《六国论》 议论文的一种文 体。N.
《论语》
附:内容主要是 记录孔子以及其 门徒的言行。
214.漫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登泰山记》
成语:漫天彻地 野 漫天盖地
漫山遍
【动词】本义: 水过满向外流, 引申为充满, 弥漫 【形容词】长,辽 远的样子 【形容词】模糊不 清的样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 下而求索。——屈原《离 骚》 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 刻尽漫失。——《登泰山 记》
214.漫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 非及向时之士也 《过秦论》
思虑 思考v.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 宜可使。《廉颇蔺相如列传》
计谋计策N.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五人墓碑记》
阴谋n.
难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孔雀东南飞》 困难,艰难 adj.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黄生借书说》
为难,畏难,感到 困难。Adj.
《钱塘湖春行》
安定,太平adj。 均平。齐一。Adj.
文言文常用实词简表(1—150)
![文言文常用实词简表(1—150)](https://img.taocdn.com/s3/m/c1e55d4af7ec4afe04a1df2d.png)
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卖油翁
黄生借书说
橘逾淮为枳
2.思想,心思
3.担心,顾虑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问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黄生借书说
50
论
1.议论,评说
2.学说,观点,论断
3.判定,决定
曹刿论战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
亦将夺于公论而无以立矣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曹刿论战
出师表
熟读精思
出师表
51
漫
1.满,弥漫
2.不可辨认,磨灭
文言文常用实词简表(1—150)
序号
例词
词义
例句
出处
1
比
1.并列,靠近
2.比较,相比
3.及,等到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
核舟记
捕蛇者说
陈涉世家
2
鄙
1.边疆,边远的地方
2.目光短浅,浅陋无知
蜀之鄙有二僧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为学
曹刿论战
3
兵
1兵器,武器
十年春,齐师伐我
以至仁伐至不仁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
小石潭记
曹刿论战
孔孟论学
黠鼠赋
14
犯
1侵害
2触犯
3冒着
并皆暴犯百姓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
周处
出师表
捕蛇者说
15
方
1.方形
2.方圆,周围
3.区域,地方
150个文言实词大全
![150个文言实词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cb57b57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6a.png)
150个文言实词大全第一篇:150个文言实词大全中考文言文150个文言实词+虚词1.比:①并列,靠近②比较,相比③及,等到2.鄙:①边疆,边远的地方②浅陋,无知,见识短浅3.兵:①兵器,武器②军队③兵士4.病:①疾病,生病②疲劳,困苦不堪③毛病,缺点,弊端④辱,耻辱5.察:①明察,考察,考核②观察,细看,识别6.彻:①贯通7.乘:①坐、驾(车)②趁,引申为“冒着”③(shèng)量词。
辆,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8.从:①跟从,跟随②听从,顺从③自,由9.当:①在(某时、某处)②占着,挡着③对着,面对④应当,应该⑤将要,就要⑥(dàng)抵充,当作10.道:①路,途②道理,规律③道义④说,讲11.得:①得到,获得(看到,看见)(领会)(抓到)(找到)(发现)(照到)②能够,可以③合适,适当12.定:①安定,稳定②平定13.伐:①砍伐②攻打,征伐,讨伐③击,刺杀14.犯:①侵害,危害②,冒着③触犯,违犯15.方:①方形②方圆,周围③区域,地方④正,正在⑤将,将要16.负:①背,以背载物(覆盖)②辜负,对不起17.赋:①赋税②征收,敛取③一种文体18.更:①交替,轮换,更换②又,另,还19.故:①过去,原来②原因,缘故③故意④所以,因此20.顾:①回头看,看,看见(环顾,四顾)②拜访③还,反而21.观:①仔细看,看(观赏)②观察,考察③景物或景象22.归:①归来,返回②归还③归属,归依23.好:①喜欢,爱好24.号:①大叫,呼啸(大声哭)②号令,命令③称号,别号(作动词用,取名号;定国号)25.还:①返回②交还,归还26.会:①会合,聚会、集会②盟会,宴会③正好,恰巧27.惠:①恩惠,(给人以)好处28.及:①赶得上②到,至③趁着,等到……时④如,比得上⑤ 以及,和,与29.极:①尽头,极点,穷尽②到极点(直达)③很,非常30.计:①计算,计量②盘算,谋划,商议③计谋,诡计,策略(这里指起义)31.济:①有利,有益32.加:①增加(虚夸,以少报多)33.假:①借②假,与“真”相对(假装)34.间:①中间,期间②间或,偶尔③参与④暗地里⑤夹杂35.简:①挑选,选拔36.见:①看见,看到②拜见,谒见③表示被动,相当于“被”37.竭:①尽,完(耗尽,消失,全部,拿出,全部用上)38.尽:①完,没有了(过完)(吃完)②全部,都(毫无保留)39.进:①前进,与“退”相对②到朝廷,出来做官③进献,奉献40.居:①停留②居住,安居③处在,处于(某种地位或者某个地方)41.举:①举起,抬起②兴起,发动③成就,成功④选拔,推举42.具:①具备,具有②器械,用具③全部,详细43.俱:①一起。
近十年高考最常考的文言实词汇总
![近十年高考最常考的文言实词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84744d6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72.png)
近十年高考最常考的文言实词汇总示例文章篇一:哎呀呀,说起高考常考的文言实词,那可真是让很多哥哥姐姐们头疼的事儿!我就给您好好说道说道。
您想想啊,文言实词就像一个个神秘的小怪兽,藏在那些古老的文章里,等着我们去发现和驯服。
比如说“爱”这个字,它可不只是我们平常说的“喜爱”哦!在文言文里,它有时还表示“吝啬”,这多奇怪呀!就像一个人明明心里有宝贝,却紧紧捂着不给别人看。
再说说“安”,它能表示“怎么”,比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这是不是和我们平常理解的“安全”“安心”大不一样?这就好比一个熟悉的朋友突然换了一身奇怪的衣服,让我们都认不出来啦!还有“被”字,除了“被子”的意思,它还能表示“遭受”,哎呀,这变化多让人意外呀!就像天气突然从晴天变成了暴风雨。
“倍”字也很有趣呢,有“加倍”的意思。
这不就像我们跑步的时候,速度一下子加快了好多倍!“本”这个字,有时指“草木的根”,有时又表示“本来”。
这难道不像一颗大树,根深深扎在土里,而它本来的样子就是那样坚定和稳固?“鄙”,有“边境”“粗俗”“轻视”好多意思。
这就好像一个多面的魔方,每一面都有不同的色彩和图案。
“兵”不只是“士兵”,还能是“兵器”“战争”。
这是不是像一个万能的工具,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用途?“病”也不仅仅是生病,还能是“困苦不堪”。
这就好像一个人,不只是身体不舒服,心里也充满了烦恼和痛苦。
“察”,有“观察”“清楚”“考察”的意思。
这就像我们用放大镜去看东西,越看越清楚,越了解细节。
“朝”能是“朝廷”,也能是“早晨”。
这就像一天的开始和结束,有着完全不同的景象。
“曾”居然有“竟然”“增加”的意思,这变化多让人惊讶!就像一个魔术,突然变出了意想不到的东西。
“乘”,有“趁着”“登上”“驾车”等等意思。
这就像一辆车,可以带我们去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用途。
“诚”,有“确实”“如果”的意思。
这难道不像一个多变的小精灵,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除”,有“授予官职”“台阶”“清除”等意思。
常用的150个文言实词
![常用的150个文言实词](https://img.taocdn.com/s3/m/508ce41531126edb6f1a10ae.png)
常用文言文实词(150个)一、常用的150个文言实词:1、爱2、安3、伯4、被5、倍6、本7、鄙8、兵9、病10、察11、长12、朝13、池14、曾15、乘16、城17、诚18、除19、传20、辞21、从22、达23、殆24、迨25、当26、道27、得28、度29、短30、多31、发32、方33、非34、复35、负36、盖37、鼓38、故39、顾40、固41、归42、国43、过44、何45、恨46、后47、胡48、患49、或50、疾51、及52、即53、既54、假55、间56、见57、解58、进59、尽60、就61、举62、绝63、堪64、克65、类66、怜67、临68、弥69、名70、末71、莫72、乃73、内74、判75、期76、奇77、迁78、请79、穷80、求81、去82、劝83、却84、如85、若86、善87、稍88、少89、涉90、胜91、识92、使93、是94、适95、书96、孰97、属98、数99、遂100、率101、说102、私103、素104、汤105、涕106、通107、徒108、图109、退110、亡111、王112、望113、恶114、微115、闻116、相117、谢118、悉119、信120、兴121、行122、幸123、修124、徐125、许126、阳127、要128、宜129、遗130、贻131、易132、阴133、引134、右135、逾136、狱137、再138、造139、知140、置141、致142、质143、治144、诸145、贼146、族147、卒148、走149、左150、坐二、文言实词详解:1、爱(1)名词。
恩惠。
(古之遗爱也《左传》)(2)动词①加惠于人。
(吴广素爱人。
《陈涉世家》)(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过秦论》)②喜爱,爱护。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触龙说赵太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③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文言文常用实词151个举例
![文言文常用实词151个举例](https://img.taocdn.com/s3/m/639bf94b767f5acfa1c7cd96.png)
文言文常用实词151个举例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苏洵《六国论》)2.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李密《陈情表》)4.久之,闻左公被.炮烙。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5.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6.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屈原《国殇》,选自《楚辞·九歌》)7.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司马迁《屈原列传》) 8.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司马迁《鸿门宴》,选自史记)9.父母者,人之本.也。
(司马迁《屈原列传》)10.本.之《书》以求其质。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11.今殴民而发之农,皆著于本.。
(贾谊《论积贮疏》)12.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13.是无难,别具本.章。
(方苞《狱中杂记》)1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此处使动用法。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1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左传·曹刿论战》)16.孔子鄙.其小器(司马光《训俭示康》)17.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孙子兵法·谋攻》18.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柳宗元《捕蛇者说》)19.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
(司马光《训俭示康》)20.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21.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司马光《赤壁之战》,节选自《资治通鉴》) 22 又恐汝不察.吾衷。
(林觉民《与妻书》)23.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
(徐珂《冯婉贞》)24.临邛令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
(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25.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26.兵早相乘.,天下大屈。
(贾谊《论积贮疏》)27乘.鄂渚而反顾兮,哀江介之绪风。
150个高考文言文高频实词
![150个高考文言文高频实词](https://img.taocdn.com/s3/m/4e5f8ecb01f69e3142329416.png)
150个高考文言文高频实词(一)选出各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并予以更正1.爱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②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③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妖(爱慕,欣赏)⑤古之遗爱也(他是古代传下来的有仁爱的人)(爱:仁爱恩惠的人)⑥爱而不见,搔首踯躅(喜欢)2.安①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②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③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④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⑤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什么、怎么)⑥衣食所安(养生)⑦既来之,则安之(使……安)3.拔①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提拔)②势拔五岳掩赤城(挺拔)③皆峭拔险怪(挺拔)④项庄拔剑舞(抽出来)⑤秦伐赵,拔石城(攻陷)4.被①禹汤被之矣(经历,经过)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表示被动)③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④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散开)⑤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⑥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5.倍①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背”,背叛)②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增加一倍)③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④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6.本①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②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③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原来。
本心:天赋的善心)④今存其本不忍废(版本,稿本)⑤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⑥本未倒置(引申为主次,先后等)⑦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源、根源)7.薄①事力劳而供养薄(少)②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
(微弱)③故薄罚不为意,诛严不为戾(轻)④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迫近)⑤鸾鸟凤皇,死林薄兮(靠近)⑥厚今薄古。
(轻视)⑦薄田十五顷(贫瘠、不肥沃)⑧而血菀(yùn古同“蕴”,郁结,积滞)于上,使人薄厥。
〔迅速(昏厥)〕8.鄙①蜀之鄙有二僧(民间)②孔子鄙其小器(轻视)③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④鄙人(自称的谦词)9.兵①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②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③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将领)④兵符(古代将军带兵用的凭证)⑤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10.病①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生病)③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④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⑤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⑥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11.察①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②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虑)③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④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清楚、明白)⑤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⑥人至察则无鱼(精明)12.策13.①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计策、策略)③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拄着)⑤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0个文言文实词大全(一)-作文150个文言文实词大全(一)为便于广大文言阅读者,学习者能够有系统的进行学习,特将常用个实词的一词多义进行系统的整理,每个词的义项基本上以《辞海》的解释为依据,尽量以本义、引申义的顺序排列。
目录、爱、安、伯、被、倍、本、鄙、兵、病、察、长、朝、池、曾、乘、城、诚、除、传、辞、从、达、殆、迨、当、道、得、度、短、多、发、方、非、复、负、盖、鼓、故、顾、固、归、国、过、何、恨、后、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进、尽、就、举、绝、堪、克、类、怜、临、弥、名、末、莫、乃、内、判、期、奇、迁、请、穷、求、去、劝、却、如、若、善、稍、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遂、率、说、私、素、汤、涕、通、徒、图、退、亡、王、望、恶、微、闻、相、谢、悉、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引、右、逾、狱、再、造、知、置、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爱()名词。
恩惠。
(古之遗爱也《左传》)()动词①加惠于人。
(吴广素爱人。
《陈涉世家》)(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过秦论》)②喜爱,爱护。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触龙说赵太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③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齐桓晋文之事》)(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④怜惜。
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
(《左传》)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指南录〉后序》)⑤通"",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躇。
(《静女》)()形容词。
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齐桓晋文之事》)、安()形容词。
①舒适,安适。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论语?述而》)予出官二年,怡然自安。
(《琵琶行》)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安全。
谢庄遂安。
(《冯婉贞》)④安定。
(《论积贮疏》)③施加,施及。
去乱而被之以治。
(《荀子?不苟》)()介词。
表示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屈原列传》)(),通"披",动词。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将军身披坚执锐。
(《陈涉世家》)②披散,披着。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倍()动词。
①加倍。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五蠹》)一人予二十金,骨微伤……一人倍之,伤肤。
(《狱中杂记》)②增加。
焉用亡邻以倍郑。
(《烛之武退秦师》)③通"背",背向。
管仲反,入,倍屏而立,公不与言。
(《管子?中匡》)右背山陵。
(《淮阴侯列传》)④通"背",违背。
倍道而行,则天下不能使之吉。
(《荀子?天论》)⑤背叛。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量词。
照原数加一次。
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
(《治平篇》)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唐雎不辱使命》)()副词。
越发,更加,倍加。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本()名词。
①草木的根。
芙蕖与草木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
(《芙蕖》)②草木的干茎。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种树郭橐驼传》)③根本。
父母者,人之本也。
(《屈原列传》)然墨之道,兼爱为本。
(《中山狼传》)④本业,指农桑。
强本而节用。
(《天论》)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
(《论积贮疏》)⑤稿本。
今存其本不忍废。
(《〈指南录〉后序》⑥版本。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活板》)⑦奏本。
别具本章。
(《狱中杂记》)()量词。
①草木花卉一株称一本。
新松郁郁三千本。
(陆游诗)②书籍一册称一本。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活板》)()动词。
推究本原,考查。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伶官传序》)()形容词。
原来的。
刘媪本姓实存。
(《汉书》)()副词。
本来,原来。
本在冀州之南。
(《愚公移山》)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
(《刘敬亭传》)()复合词。
本心:指心的自然状态,本性(即所谓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此其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介词。
本着,根据。
本之《书》以求其质。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鄙()名词。
边界地方。
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动词。
①以……为边界(边邑)。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烛之武退秦师》)②动词。
轻视,看不起。
孔子鄙其小器。
(《训俭示康》)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
(《左传》)()形容词。
鄙陋,见识浅,庸俗。
肉食者鄙。
(《曹刿论战》)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
(《孔雀东南飞》)()复合词。
①鄙人。
ⅰ、自称的谦词。
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史记?冯唐列传》)ⅱ、鄙俗,不开化的人。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
(《荆轲刺秦王》)ⅲ、乡下人。
余目睹将军悛悛(质朴的样子)如鄙人,口不能道辞。
(《史记?李将军列传》)②鄙贱:粗野而又地位低微。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
(《廉颇蔺相如列传》)、兵()名词。
①兵器。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过秦论》)②士兵,军队。
可汗大点兵。
(《木兰诗》)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廉颇蔺相如列传》)③战略战术。
公不论兵,必大困。
(《战国策》)④战争。
兵旱相乘,天下大屈。
(《论积贮疏》)()动词。
①侵略。
无岁不受兵。
(《十八史略》)②以兵器杀人。
左右欲兵之。
(《史记》)()复合词。
兵符: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用铜、玉或木石等制成,状如虎,又称虎符,剖成两半,国君和统帅各掌握一半,以便对证。
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
(《信陵君窃符救赵》)、病()名词。
①重病。
君之病在肠胃。
(《扁鹊见蔡桓公》)②弊病,缺点。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
(《训俭示康》)圣人非所以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使楚》)()动词。
①生病。
凡人不病则不畏惧。
(《订鬼》)②使成病态。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病梅馆记》)③担心,忧虑。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论语》)④受困。
在陈绝粮,从者病。
(《论语》)⑤损害。
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
(《史记?货殖列传》)⑥责备,羞辱。
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训俭示康》)()形容词。
①困苦。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②疲劳。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揠苗助长》)、伯()名词。
①排行第一的,老大,古人同辈间的伯(孟)、仲、叔、季来排行老大、老二、老三、老四。
侯主侯伯,侯亚侯旅。
(《诗经?周颂?载芟》)②伯父。
汝泊何由发如漆。
(杜甫《醉歌行》)③女子对丈夫的尊称。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诗经?卫风?伯兮》)④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三等。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崤之战》)⑤古代管理一方的长官。
二百一十国为州,州有伯。
(《礼记?王制》)⑥à通"霸",春秋时诸侯国联盟的盟主。
桓公,五伯之上(首)也,争国而杀兄,其利大也。
(《韩非子?难四》)()副词。
表尊敬。
若为河伯娶妇。
(《西门豹治邺》)()ǎ数词。
通"佰",一百。
亡(没有)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
(《论贵粟疏》)()复合词。
伯仲:原指兄弟的次第,后用以比喻不相上下的事物。
、曾()é副词。
表时间的过去。
曾经,已经,才。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白居易《忆江南》)()ē①名词。
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
是高、曾时为一户者,至曾元时不分至十户不止。
(《治平篇》)②动词。
通"增",增加。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③副词。
表意外。
竟然,居然,简直。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愚公移山》)、察()动词。
①细看。
徐而察之。
(《石钟山记》)②看清楚。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齐桓晋文之事》)③详审。
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
(《赤壁之战》)④明察,了解。
小人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⑤考察后加以推荐。
察臣孝廉。
(《陈情表》)()形容词。
精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东方朔《答客难》)()叠词。
察察:洁净的样子。
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长á()名词。
①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核舟记》)②高度。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
(《史记》)③长处,专长。
兼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芙蕖》)()形容词。
①长的。
北市买长鞭。
(《木兰诗》)②高的。
今日被驱谴,小姑如我长。
(《孔雀东南飞》)③久。
天长地久有时尽。
(《长恨歌》)④远。
道阻且长。
(《诗经》)⑤大。
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南史》)⑥辽阔。
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序》)()动词。
擅长。
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
(《冯婉贞》)()副词。
常,经常。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ǎ()动词。
①生长。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
(《采草药》)②抚育。
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祭十二郎文》)③增进。
教学相长。
(《学记三则》)()形容词。
①年龄大。
孰与君少长。
(《鸿门宴》)②排行第一的。
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
(《石钟山记》)()名词。
头领。
以三宝勇而多艺,推为长。
(《冯婉贞》)、朝á()动词。
①诸侯在春天拜见天子,或臣属在早晨拜见国君。
引申为朝见。
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
(《左传》)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拜访。
临邛令谬为恭敬,日往朝相如。
(《史记》)③归。
江汉朝宗于海。
(《尚书》)()名词。
①朝廷。
于是入朝见威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②朝代。
指整个王朝,也指某一皇帝的一代。
三顾茅庐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③政事。
期年不听朝。
(《吕氏春秋》)()介词。
对,向。
坐南朝北。
ā()名词。
早晨。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三峡》)()量词。
天,日。
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孟子?告子下》)、乘é()动词,①驾,坐。
乘犊车,从吏卒。
(《赤壁之战》)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石钟山记》)②升,登。
乘鄂渚而反顾兮,欤秋冬之绪风。
(《涉江》)③趋,顺应。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④冒着。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⑤凭恃、依仗。
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沈括《宋书》)⑥交加,连接。
兵旱相乘,天下大屈。
(《论积贮疏》)()名词。
佛教的教派或教法。
大乘佛教。
è()名词。
①一车四马的总称。
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过秦论》)②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叫"乘"。
后称史书为"史乘"。
()量词。
辆。
超乘者三百乘。
(《崤之战》)()数词。
四。
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
(《崤之战》)、城()名词。
①城墙。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②城市。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六国论》)()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