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系统建模方法

合集下载

汽车系统动力学第二章 车辆动力学建模方法及基础理论

汽车系统动力学第二章  车辆动力学建模方法及基础理论

第二章车辆动力学建模方法及基础理论§2-1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方法在车辆动力学研究中,建立系统运动微分方程的传统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牛顿矢量力学体系的动量定理及动量矩定理,二是利用拉格朗日的分析力学体系。

本节将对这两种体系作一简单回顾,并介绍几个新的原理。

一牛顿矢量力学体系(1)质点系动量定理质点系动量矢p对时间的导数等于作用于质点系的所有外力F i的矢量和(即主矢),其表达式为:二、分析力学体系分析力学是用分析的方法来讨论力学问题,较适合处理受约束的质点系。

(1)动力学普遍方程动力学普遍方程由拉格朗日(Lagrange)于1760年给出的,方程建立的基本依据是虚位移原理,表示如下:(2-6)(2)拉格朗日方程拉格朗日法的基本思想是将系统的总动能和总势能均以系统变量的形式表示,然后将其代入拉格朗日方程,再对其求偏导数,即可得到系统的运动方程。

拉格朗日方程形式如下:利用此方程推导车辆动力学方程时,因采用广义坐标,从而使描述系统位移的坐标数量大大减少,并可以自动消去无功内力。

但也存在下述问题:①应用拉格朗日方程时,有赖于广义坐标选取得是否得当,而适当地选择广义坐标有时要靠经验;②拉格朗日能量函数对于刚体系统的表达式可能非常复杂,代人拉格朗日方程后要作大量运算。

而对于复杂的车辆系统,写出能量函数的表达式就更加困难。

三、虚功率原理若丹(Jourdain)于1908年推导出另一种形式的动力学普遍方程,其所依据的原理称之为虚功率原理。

虚功率形式的动力学普遍方程为:四、高斯原理1829年,高斯(Gauss)提出动力学普遍方程的又一形式,称为高斯原理,其表达式为:§2-2 非完整系统动力学一、非完整系统动力学简介1894年,德国学者Henz第一次将约束系统分成“完整”和“非完整”两大类,从此开辟了非完整系统动力学(Nonholonomie System)的新领域,如今它已成为分析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第二章 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 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本原理

生产系统仿真Simulation for Production System房亚东fangyadong@ gy gThe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August 27, 2012第二章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本原理离散事件系统及其模型分类1离散事件系统建模的基本元素2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程序的基本结构3建立系统模型的常用方法452 .1 离散事件系统及其模型分类系统分类连续系统(continuous system )离散事件动态系统(DEDS )确定性系统(deterministic system )随机系统(stochastic system )静态系统(static system )动态系统(dynamic system )2 .1 离散事件系统及其模型分类白箱(hit b white box )灰箱(grey box )黑箱(black box )微观模型(microscopic model )宏观模型(macroscopic model )集中参数模型(lumped parameters model )分布参数模型(distribution parameters model )2.2 离散事件系统建模的基本元素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中的基本元素1.实体(entity ):系统内的对象,构成系统模型的基本要素。

临时实体(temporary entity )永久实体(permanent entity )2.属性(attribute ):实体的状态和特性。

3.状态(state ):任一时刻,系统中所有实体的属性的集合。

2.2 离散事件系统建模的基本元素4.事件(event):引起系统状态变化的行为和起因,是系统状态变化的驱动力。

5.活动(activity):指两个事件之间的持续过程,它标志系统状态的转移。

如何使用MATLABSimulink进行系统建模

如何使用MATLABSimulink进行系统建模

如何使用MATLABSimulink进行系统建模如何使用MATLAB Simulink进行系统建模第一章:MATLAB Simulink简介Matlab Simulink是一款基于MATLAB的工程工具软件,用于进行系统建模和仿真。

它提供了一种直观的图形化方法,使工程师能够轻松地建立和模拟复杂的系统。

Simulink支持各种工程学科,包括电气、机械、控制和通信等领域。

本章将简要介绍MATLAB Simulink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

1.1 Simulink的基本概念Simulink使用图形化的方式进行系统建模,系统模型由各种元件和信号线组成。

元件表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信号线表示元件之间的数据传输。

1.2 Simulink的主要功能Simulink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系统建模:通过拖拽和连接元件,可以快速搭建系统模型。

- 仿真和调试:使用仿真器可以对系统模型进行实时仿真,并进行调试和分析。

- 自动代码生成:Simulink可以自动生成C、C++、Verilog等编程语言的代码,可用于系统的实现和验证。

第二章:Simulink建模基础在本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Simulink进行系统建模的基础知识和技巧。

2.1 模型创建在Simulink中,可以通过选择“File -> New Model”来创建一个新的模型。

在模型中,可以使用工具栏上的元件库来选择需要的元件,然后将其拖拽到模型中。

2.2 连接元件在模型中,元件之间的连接通常使用信号线来表示。

可以通过鼠标点击元件输出端口和输入端口的方式来建立连接。

可以使用线段工具来绘制信号线,也可以使用Ctrl + 鼠标点击来删除信号线。

2.3 参数设置在建模过程中,可以通过双击元件来设置各个元件的参数。

每个元件都有各自的参数面板,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置。

第三章:Simulink高级建模技巧在本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进阶的Simulink建模技巧,如子系统的使用、模型的分层和复用等。

复杂系统的建模和控制方法

复杂系统的建模和控制方法

复杂系统的建模和控制方法第一章:引言复杂系统建模和控制方法是现代科学与技术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复杂系统是由大量互相作用的不同部分组成的,在这些部分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依赖、非线性关系与随机性影响等特性。

复杂系统建模和控制方法在很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物理、化学、生物、金融、环境、社会等等。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复杂系统的建模和控制方法进行讨论,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第二章:常用的复杂系统建模方法在建模过程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方法:1. 线性回归模型线性回归是一种基本的建模方法,使用线性方程来描述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建立模型。

这种方法的适用条件是数据集中变量之间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

2. 非线性回归模型非线性回归模型是针对存在非线性关系的数据,使用非线性方程描述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建立模型的方法。

在模型的选择和参数估计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

3. 神经网络神经网络是模仿人类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而建立的一种模型,可以适用于处理非线性的、高度关联的数据集。

神经网络适合建立那些数据较复杂,而且变量之间联系较为难以确定的模型。

第三章:复杂系统的控制方法复杂系统的控制方法需要结合复杂系统本身的特点和需要达到的目标来确定。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1. 反馈控制反馈控制是一种将系统的输出信息与期望的输出信息进行比较的控制方法。

通常将期望输出信息与实际输出信息之间的误差做为反馈信号,通过对信号的处理来改变控制器的输出并影响系统的行为。

2. 非线性控制非线性控制方法依赖于非线性系统的特点,根据系统的状态和输入变量设计相应的控制器,以实现目标控制。

非线性控制通常比线性控制更加灵活,可以适用于更加复杂的系统。

3. 自适应控制自适应控制方法可以根据系统的状态与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以达到更精准的控制效果。

自适应控制的设计需要更多的先验知识,一旦出现不良效应,容易导致系统失控。

第四章:结论复杂系统的建模和控制方法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领域,需要跨越多个学科的边界,深入挖掘系统本身的特点。

过程控制系统建模方法

过程控制系统建模方法

容量C
• 含义:生产设备和传输管路都具有一定 的储蓄物质或能量的能力。被控对象储 存能力的大小,称为容量或容量系数, 其意义是:引起单位被控量变化时,被 控过程储存量变化量。
• 种类:有电容、热容、气容、液容等等
阻力R
• 概念:凡是物质或能量的转移,都要克 服阻力,阻力的大小决定于不同的势头 和流率。
压力对象传递函数
气阻R

气压差变化量 气体质量流量变化量
pi po


气容C

容器内气体质量变化量 容器内气体压力变化量
dG dp o
,
dG dt

Cdp o dt
dQ, dQ , RC dpo
dt
po
pi
G(s) po (s) 1 pi (s) RCs 1

K (T1

T2
)s

1
特征方程的根
T1T2s2 (T1 T2 )s 1 0
(2) 具有自平衡能力的多容对象
2-5
多容对象的传函
G(s)
K
(T1 1)(T2 1)(Tn 1)
若T1 T2 Tn T,则
G(s)

K (Ts 1)n
若有纯延迟,则
2.2.2具有纯延迟的单容对象特性
G(s) H (s) K es U (s) Ts 1
2.2.3无自平衡能力的单容对象特性
G(s) H (s) K 1 U (s) T s
2.2.4多容对象的动态特性
• (1) 具有自平衡能力的双容对象 • (2) 具有自平衡能力的多容对象 • (3) 无自平衡能力的双容对象 • (4) 相互作用的双容对象

过程控制作业答案

过程控制作业答案

第一章 概述1.1 过程控制系统由哪些根本单元构成?画出其根本框图。

控制器、执行机构、被控过程、检测与传动装置、报警,保护,连锁等部件1.2 按设定值的不同情况,自动控制系统有哪三类? 定值控制系统、随机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1.3 简述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单项品质指标,它们分别表征过程控制系统的什么性能?a.衰减比和衰减率:稳定性指标;b.最大动态偏差和超调量:动态准确性指标;c.余差:稳态准确性指标;d.调节时间和振荡频率:反响控制快速性指标。

第二章 过程控制系统建模方法习题2.10某水槽如下图。

其中F 为槽的截面积,R1,R2和R3均为线性水阻,Q1为流入量,Q2和Q3为流出量。

要求:(1) 写出以水位H 为输出量,Q1为输入量的对象动态方程;(2) 写出对象的传递函数G(s),并指出其增益K 和时间常数T 的数值。

〔1〕物料平衡方程为123d ()d HQ Q Q Ft-+= 增量关系式为 123d d HQ Q Q Ft∆∆-∆-∆= 而22h Q R ∆∆=, 33h Q R ∆∆=, 代入增量关系式,那么有23123()d d R R hh F Q t R R +∆∆+=∆ 〔2〕两边拉氏变换有:23123()()()R R FsH s H s Q s R R ++=故传函为:232323123()()()11R R R R H s KG s R R Q s Ts F s R R +===+++K=2323R R R R +, T=2323R R F R R +第三章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1. 有一蒸汽加热设备利用蒸汽将物料加热,并用搅拌器不停地搅拌物料,到物料到达所需温度后排出。

试问:(1) 影响物料出口温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 如果要设计一温度控制系统,你认为被控变量与操纵变量应选谁?为什么?(3) 如果物料在温度过低时会凝结,据此情况应如何选择控制阀的开、闭形式及控制器的正反作用?解:〔1〕物料进料量,搅拌器的搅拌速度,蒸汽流量〔2〕被控变量:物料出口温度。

第二章 机电一体化系统数学建模(新)ppt课件

第二章 机电一体化系统数学建模(新)ppt课件
质点相对壳体的位移为 x x1 x2
k m
mdd2 tx2 bd dx tK xmd d2 tx 21f(t)
d dt22 x2nd dx tn2xa(t)fm (t)
自然频率
n
K m
阻尼比
b 2 Km
b
x1
x2 f (t)
精选PPT课件
7
2.1 质点平移系统
问题1 解答:
d dt22 x2nd dx tn2xa(t)fm (t)
X F 1 ( ( s s ) ) m 1 m 2 s 4 B ( m 1 m 2 ) s 3 ( K 1 m B 1 s K K 1 1 m 2 K 2 m 1 ) s 2 K 2 B s K 1 K 2
X F 2 ( ( s s ) ) m 1 m 2 s 4 B ( m 1 m 2 ) s 3 ( m K 1 s 1 m 2 1 B K s 1 m K 2 1 K 2 m 1 ) s 2 K 2 B s K 1 K 2
(a) (a)
1
11M MM (b)
(b) (b)
222
M(t)Jd2 Jd
dt2 dt
m 2 s 2 X 2 ( s ) F ( s ) B s [ X 2 ( s ) X 1 ( s ) ] K 1 [ X 2 ( s ) X 1 ( s ) ] K 2 X 2 ( s )
精选PPT课件
9
2.1 质点平移系统
问题2 解答:
m1
k1
m 1 s 2 X 1 ( s ) B s [ X 1 ( s ) X 2 ( s ) ] K 1 [ X 1 ( s ) X 2 ( s ) ]
解答: m 1d d2 tx 21B(d d xt1d d xt2)K 1(x1x2)

第二章使用uml建模教案

第二章使用uml建模教案

大理学院课程教案(理论教学)课程名称:软件工程课程类型:( 2 )1、必修;2、选修;3、其它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专科) 2011 级1,2班授课时间: 2013 至 2014 学年第 3 学期计划学时: 64 学时(其中:理论 48 ,实验: 16 )任课教师:杜英国所属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课程管理部门(教研室):软件教研室大理学院教务处制课程名称:软件工程教材:面向对象软件工程-使用UML、模式与Java(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Bernd Bruegge 编著,2006 年第2 版讲授人:杜英国专业技术职务:讲师学历:研究生学位:硕士讲授题目:第二章使用UML建模所属章节:第二章计划学时: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用例图、类图、交互图、状态图、活动图、类、抽象类和对象、事件类、事件和消息熟悉:系统、模型和视图、面向对象的建模过程了解:数据类型、抽象数据类型和实例教学重点:用例图、类图、交互图、状态图、活动图、类、抽象类和对象、事件类、事件和消息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系统讲授,实践教学使用教具:多媒体教学系统思考题:参考资料:1.《UML实践教程—面向.NET开发人员》(美)Martin L. Shoemaker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UML和模式应用》(美)Craig Larman著李洋郑龚译机械工业出版社3.《SOFTWAREENGINEERING》A PRACTITIONER’S APPROACH ROGER S. PRESSMAN 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章使用UML建模图2-4借书处理活动图。

光纤通信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光纤通信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光纤通信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第一章: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光纤通信是一种高速传输数据的方式,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的全内反射特性在光纤中传输信息。

光纤通信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光源、光纤和接收器。

光源是发出光信号的设备,光纤则是把光信号传输到接收器的载体,接收器则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过一定处理后输出信息。

在光纤传输过程中,光信号不断衰减,同时还会受到色散、非线性等影响,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光纤传输模型进行仿真分析。

第二章:光纤通信系统建模光纤通信系统建模的核心是光纤传输模型,其目的是描述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过程。

光纤传输模型有两种常见的描述方式:一种是时域描述方法,也就是在时间域内研究光信号的传输规律;另一种是频域描述方法,也就是在频域内研究光信号的传输规律。

时域描述模型主要包括传输矩阵法和传输线法等。

传输矩阵法通过矩阵运算来描述光纤中光信号的传输过程,求得出射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的比值,从而得到光信号的传输特性。

传输线法则是通过建立微小元件的等效模型来描述光信号的传输规律。

频域描述模型则主要包括功率谱密度法和传递函数法等,其基本思路是将复杂的光信号分解为一系列频率分量,在频域内研究光信号的传输规律。

第三章:光纤通信系统仿真光纤通信系统的仿真工作是在光纤传输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的。

光纤传输模型可以借助各种数学工具进行仿真,如MATLAB、OptiSystem等仿真软件。

MATLAB是一种功能强大的数值计算软件,可以用于各种数学建模分析问题,包括光纤传输模型的仿真。

利用MATLAB进行光纤传输模型的仿真,可以结合其MATHEMATICA工具箱来进行高级数学运算,以及各种数值模拟方法进行算法实现。

OptiSystem是一种专业的光学系统仿真软件,可以有效地模拟光学元件的特性,包括光源、光纤、接收器等,同时还支持频域和时域的仿真模式。

第四章:光纤通信系统仿真案例光纤通信系统的仿真可以应用于各种实际场景,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仿真案例。

电力电子建模控制方式及系统建模(ppt 48页)

电力电子建模控制方式及系统建模(ppt 48页)

uC(t) R
sLiL(s)=uin(s)(1D)uC(s)d(s)UC sCuC(s)=(1D)iL(s)d(s)ILuCR(2s3)
第2步. 根据S域状态方程求取传递函数
sLiL(s)=uin(s)(1D)uC(s)d(s)UC sCuC(s)=(1D)iL(s)d(s)ILuCR(s)
CduC(t) dt
(1d)iL(t)uC R (t)
17
第2步. 分离扰动
大信号模型
d L
iL(t) dt
=
uin(t)
(1d)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uC(t)

Cd
uC(t) dt
=(1d)
iL(t)

uC(t) R
各平均变量和控制量d都包含了直流分量和低频小信 号分量,为大信号模型。
若要得出低频小信号模型,需要将直流分量和低频 小信号扰动进行分离。
22
3. 利用小信号解析模型求取传递函数
小信号建模的目的:研究占空比、输入电压的低频小 扰动对DC/DC变换器中的电压、电流稳定性的影响。
第1步. 拉 普拉斯变 换
设各状态 变量的初
值为零
LdidLt(t)=uin(t)(1D)uC(t)d(t)UC

CdudCt(t)
=(1D)iL(t)d(t)IL
18
令:
iL(t) =ILiL(t) uC(t) =UCuC(t) d=D d(t) uin(t) =Uinuin(t)
则状态方程改写为:
Ld[IL dtiL(t)]=[Uinuin(t)][1(Dd(t)][UCuC(t)] Cd[UC dtuC(t)]=[1(Dd(t)][ILiL(t)]UCRuC(t)

第02讲 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

第02讲 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

• (2)利用率(Utilization):系统中人员、机器、车辆等 永久实体工作时间与总的时间之比。
• (3)增值时间(Value-Added-Time):物料、顾客等 实体在系统中接受的、增加其价值的时间。
• 价值是指顾客愿意为其支付费用的特性。 • 从运作层来看,增值时间是那些对物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改变的作 业和过程,或者提供服务的过程所花费的时间,而检测和等待则属于非 增值时间。
SQSS建模示例:理发店-统计数据
fileName=HairHouseByProgrammingWithStatistic.mod
事件调度法示例2
• 库存系统仿真
• 某商店销售产品A,市场需求为6件/天,存储费为0.5元/件.天,缺货损失为5 元/件(缺货即为销售损失,不需补足),订购费为100元/次,销售一件产品赢 利3元,商店采用(s,S)模型进行库存决策,采购提前期服从:uniform(2,4) 天。 • 问:s,S为下表哪项组合时,收益最高?
• • • 事件调度法 事件调度法的仿真仿真运行 仿真运行示例
一、离散事件系统
1.1 离散事件系统定义
• 理发店示例
• 定义:
• 离散事件(动态)系统:是由在离散时刻点发生的事件引起状态变化的 动态系统。
• 制造系统典型的离散事件
• 顾客到达服务台
• 机器故障 • 活动结束 • 班次结束
一、离散事件系统
(2)事件 是指引起系统状态变化的行为,
• • •
(3)活动 两个相邻发生的事件之间的过程称为活动。标志着系统的状 态。
• • • • 物流系统中,工件到达与入库之间,是排队活动。 实体加工活动---治疗、检测、加工、切割等 实体的移动---叉车移动、输送链的移动、升降机的升降; 实体的调整、维护和修理---设备换模、机器维修等。

自动控制原理(王万良)第二章

自动控制原理(王万良)第二章
惯性环节: 从输入开始时刻就已有输出,仅由于惯性,输出要经过一段
时间之后才接近所要求的输出值;
延迟环节: 从输入开始后在0-τ时间内没有输出,在t =τ之后,才有输出。
r(t) c(t)

24
2.4 结构图
2.4.1 结构图的基本组成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是系统数学模型的图解形式; 结构图可以形象直观地描述系统中各元件间的相互
2
2.1 系统数学模型的概念
自控理论方法是先将系统抽象完数学模型,然后用数学的方法处理。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是描述系统内部各物理量(或变量) 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或图形表达式或数字表达式。
F(t)
m
f
X(t)
d 2 X (t) m
+
f
dX (t)
+ kX (t)
=
F (t)
dt 2
dt
+ ur(t)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Q(s)
1/G (s)
C(s) = [R(s) ± Q(s) ]G(s) G(s)
30
◆ 比较点后移:
R(s)
±
C(s) G (s)
Q(s) C (s) = [R(s) ± Q(s)]G(s)
R(s) G (s)
Q(s) G (s)
C(s)
±
C (s) = R(s)G (s) ± Q(s)G (s)
G1(s)
U1
+
C(s)
+
G2(s) U2
思考:多个环节并联?
? R(s)
C(s) G1(s)+G2(s)
结论:并联的总传递函数等于各个方框传递函数的代数和。
27

第二章 混合动力系统动态特性研究与建模

第二章 混合动力系统动态特性研究与建模
博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混合动力系统动态特性研究与建模
第二章 混合动力系统动态特性研究与建模
2.1 引言
计算机仿真是控制策略设计的有力工具[68,71,103,104], 仿真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混 合动力系统的工作过程和分析控制策略中占主要影响的动力学因素,快速验证控制 策略,减少不必要的样车制造和实车试验,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在控制 策略设计中,系统部件模型还可以用来定量分析整车的能量消耗,建立能量消耗模 型,用于算法设计。此外,在整车方案设计时,可以用整车仿真程序来评估整车性 能,验证方案设计,以及对方案进行优化设计等。因此,混合动力系统建模的用途 有:控制策略仿真、能量消耗建模和整车优化设计。本文只涉及前两个用途,其中 能量消耗建模将在第六章中涉及。 SIMPLEV[116]是早期著名的电动汽车仿真程序,由美国Idaho国家工程与环境实 验室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开发,主要用于纯电动汽车和串联型混合动力汽车的 仿真分析,功能有限。由于其源代码采用BASIC语言编写,给软件的维护和升级带 来了很大困难,同时,模型库不容易扩充,使用起来不方便。 1990s年代以后,随着MatrixX、EASY5、Simulink等面向对象的图形编程环境 系统仿真软件包的出现和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的仿真程序开始采用系统仿真软件包 开发[111],其中尤以基于MATLAB环境的Simulink软件包应用最为广泛。Simulink提 供了一个用Simulink模块建立系统框图和仿真的环境,由于其强大的功能,使得它 成为了汽车电子、航空航天和自动控制领域仿真的首选工具。目前采用 MATLAB/Simulink 开发的混合动力汽车仿真程序有: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 (NREL) 开发的ADVISOR[104,105], 美国Texas A&M大学开发的V-Elph[106], 美国Ohio 州 立 大 学 开 发 的 VP-SIM[107,108] , 英 国 伦 敦 帝 国 大 学 开 发 的 HEVSIM[109] , 美 国 Michigan大学开发的HE-VESIM[110,111],荷兰TNO公司开发的ADVANCE[112],意大利 比萨大学和意大利国家能源与环境局联合开发的Hy-Sim[113],以及法国国家交通与 安全研究院开发的 VEHLIB[114,115] ,此外还有美国 Argon 国家实验室的 PSAT[80,81] 等 等,Hauer在其博士论文中[116]对以上几个比较有影响的仿真程序作过比较全面的介 绍。 目前混合动力汽车仿真有两种基本方法, 即后向仿真和前向仿真[116], 分别如图 2-1 和 2-2 所示。在混合动力汽车中,把从动力装置到车轮的方向,即动力传递的方 向称为正方向,顺着这个方向的称为“正向”或“前向” ,其逆方向称为“反向”或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2)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2)

2.2 系统的传递函数
(4)传递函数有无量纲和取何种量纲,取决于系统输出的量 纲与输入的量纲。 (5)不同用途、不同物理组成的不同类型系统、环节或元件, 可以具有相同形式的传递函数。 (6)传递函数非常适用于对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的 动态特性进行描述。但对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需要对 不同的输入量和输出量分别求传递函数。另外,系统传递 函数只表示系统输入量和输出量的数学关系(描述系统的 外部特性),而未表示系统中间变量之间的关系(描述系 统的内部特性)。针对这个局限性,在现代控制理论中, 往往采用状态空间描述法对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描述。
量的方程式; (4).将与输入有关的项写在微分方程的右边,与输出有关的项写在微
分方程的左边,并且各阶导数项按降幂排列。 在列写微分方程的各步中,关键在于掌握组成系统的各个元件
或环节所遵循的有关定律。对于机械类的学生,往往需要列写机 械系统和电网络系统的微分方程,因此,有必要掌握常见元件的 物理定律。
系统的零初始条件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在t=0-时输入Xi(t) 才开始作用于系统,因此, t=0-时, Xi(t)及其各阶导数均为零; 二是指在t=0-时系统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即系统在工作点上运 行,因此t=0-时,输出X0(t)及其各阶导数也均为零。现实的工程 控制系统多属此类情况。
2.2 系统的传递函数
2.2 系统的传递函数
二、传递函数的零点、极点和放大系数 传递函数是一个复变函数,一般具有零点、极点。根据复变函数知
识,凡能使复变函数为0的点均称为零点;凡能使复变函数为趋于∞的 点均称为极点。
若将传递函数写成如下的形式:
则,s=zj (j=1,2,…,m)为传递函数的零点,s=pj (j=1,2,…,n)为传递函 数的极点,而将K称为系统的放大系数。传递函数的零点和极点的分布 影响系统的动态性能。一般极点影响系统的稳定性,零点影响系统的瞬 态响应曲线的形状。系统的放大系数决定了系统的稳态输出值。因此, 对系统的研究可变成对系统传递函数的零点、极点和放大系数的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系统建模方法2.1系统抽象与数学描述2.1.1 实际系统的抽象本质上讲,系统数学模型是从系统概念出发的关于现实世界的一小部分或几个方面的抽象的“映像”。

为此,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需要建立如下抽象:输入、输出、状态变量及其间的函数关系。

这种抽象过程称为模型构造。

抽象中,必须联系真实系统与建模目标,其中描述变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可观测,或不可观测。

从外部对系统施加影响或干扰的可观测变量称为输入变量。

系统对输入变量的响应结果称为输出变量。

输入、输出变量对的集合,表征着真实系统的“输入-输出”性状(关系)。

综上述,真实系统可视为产生一定性状数据的信息源,而模型则是产生与真实系统相同性状数据的一些规则、指令的集合,抽象在其中则起着媒介作用。

系统数学建模就是将真实系统抽象成相应的数学表达式(一些规则、指令的集合)。

(可观测) 输出变量(可观测)输入变量 黑箱灰箱白箱 ωt )ω(t )、ρ(t )---输入输出变量对真实系统建模的抽象过程2.1.2 系统模型的一般描述及描述级(水平)2.1.2.1 系统模型的一般描述:一个系统的数学模型可以用如下七元组集合来描述:2.1.2.2 系统模型描述级(水平):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实际系统可在某种级(水平)上被分解,因此系统的数学模型可以有不同的描述级(水平):⑴ 性状描述级性状描述级或称为行为描述级(行为水平)。

在此级上描述系统是将系统堪称黑箱,并施加输入信号,同时测得输出响应,结果是得出一个输入-输出对:(ω,ρ) 及其关系R s ={(ω,ρ):Ω,ω,ρ}。

()λδ,,,,,,Y Q X T S Ω=其中::T 时间基,描述系统变化的时间坐标,T 为整数则称为离散时间系统,为实数则称为连续时间系统;:X 输入集,代表外部环境对系统的作用。

:Ω输入段集,描述某个时间间隔内的输入模式,是()T X ,的一个子集。

:Q 内部状态集,描述系统内部状态量,是系统内部结构建模的核心。

:δ状态转移函数,定义系统内部状态是如何变化的,是一个映射。

:Y 输出集,系统通过它作用于环境。

:λ输出函数,是一个映射,给出了一个输出段集。

因此,系统的性状级描述只给出输入-输出观测结果。

其模型为五元组集合结构:S=(T,X,Ω,Y,R)当ω,ρ满足ρ=f(ω)函数关系时,其集合结构变为:S=(T,X,Ω,Y,F)黑箱⑵状态描述级在状态结构级(状态结构水平)上,系统模型不仅能反映输入-输出关系,而且应能反映出系统内部状态,以及状态与输入、输出间的关系。

即不仅定义了系统的输入与输出,而且定义了系统内部的状态集及状态转移函数系统的数学模型对于动态结构可用七元组集合来描述:S=(T,X,Ω,Q,Y,δ,λ)对于静态结构有:S=(X,Q,Y,λ)白箱⑶复合结构级系统一般由若干个分系统组成,对每个分系统都给出行为级描述,被视为系统的一个“部件”。

这些部件有其本身的输入、输出变量,以及部件间的连接关系和接口。

于是,可以建立起系统在复合结构级(分解结构级)上的数学模型。

这种复合结构级描述是复杂系统和大系统建模的基础。

应该强调:系统分解为复合结构是无止境的,即每个分系统还会有自己的复合结构;一个有意义的复合结构描述只能给出唯一的状态结构描述,而一个有意义的状态结构描述本身只有唯一的性状(行为)描述;系统上述概念必须允许分解停止,又允许进一步分解,既包含递归可分解性。

灰箱2.2 相似概念简介2.2.1 相似概念及含义仿真的理论依据:相似论。

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着“相似”概念,最普遍的是:几何相似:最简单、最直观,如多变形、三角形相似;现象相似:几何相似的拓展,如物理量之间存在的比例关系。

采用相似技术来建立实际系统的相似模型,这是相似理论在系统仿真中基础作用的根本体现。

2.2.2 相似分类绝对相似:两个系统(如系统原型与模型)全部几何尺寸和其他相应参数在时空域上产生的全部变化(或全部过程)都是相似的;完全相似:两个系统在某一相应方面的过程上相似,如发电机的电流电压问题,模型与原型在电磁现象方面是完全相似即可,而无需考虑热工和机械方面的相似;不完全相似(局部相似):仅保证研究部分的系统相似,而非研究和不要求部分的过程可能被歪曲,为研究目的所允许;近似相似:某些简化假设下的现象相似,数学建模要保证有效性。

不同领域中的相似有各自的特点,对领域的认识水平也不一样:环境相似(几何相似、参量比例相似等):结构尺寸按比例缩小得到的模型-缩比模型,如风洞、水洞实验所用的模型。

离散相似:差分法、离散相似法把连续时间系统离散化为等价的离散时间系统。

性能相似(等效、动力学相似、控制响应相似等):数学描述相同或者频率特性相同,用于构造各类仿真的相似原则。

感觉相似(运动感觉、视觉、音响感觉等):耳、眼、鼻、舌、身等感官和经验,MIL仿真把感觉相似转化为感觉信息源相似,培训仿真器、VR均是利用这种相似原则。

思维相似:逻辑思维相似和形象思维相似(比较、综合、归纳等),专家系统、人工神经元网络。

系统具有内部结构和外部行为,因此系统的相似有两个基本水平:结构水平和行为水平。

同构必具有行为等价的特性,但行为等价的两个系统并不一定具有同构关系。

因此,系统相似无论具有什么水平,基本特征都归结为行为等价。

2.3系统建模原则、一般途径和模型型谱2.3.1建模的基本原则清晰性:系统模型是由许多分系统、子系统模型构成的,在模型与模型间,除了研究目的需要的信息外,相互耦合要尽量少,使结构尽可能清晰;切题性:模型只应包括与研究目的有关的那些信息,而不是一切方面;精确性:在建模时,应考虑所收集到的用以建立模型的信息的精确程度,要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所要解决的问题来确定对精确程度的要求;对于不同的工程,精度要求是不一样的,即使对于同一工程,由于研究的问题不同,精度要求也是不一样的;集合性:指把一些个别的实体能组成更大实体的程度,对于一个系统实体的分割,在可能时应尽量合并为大的实体。

2.3.2 建模的一般途径对于内部结构和特性清楚的系统,即所谓的白箱(多数的工程系统都是),可以利用已知的一些基本规律,经过分析和演绎导出系统模型;对那些内部结构和特性不清楚或不很清楚的系统,即所谓的灰箱和黑箱,如果允许直接进行实验性观测,则可假设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和修正;对于那些属于黑箱但又不允许直接实验观测的系统(非工程系统多属于这一类),则采用数据收集和统计归纳的方法来假设模型。

2.3.3 模型型谱对于不同领域,可以给出一个数学模型型谱:经济学、生理学、空气污染过程控制、动力学图2-1 不同领域的数学模型型谱2.4 系统模型的有效性与数学建模过程框架2.4.1 基本模型与模型集总基本模型(基础模型Base model):提供了对实际系统行为的完全解释,包含有实际系统应有尽有的分量和相互关系,在各种试验模式下该模型对于真实系统的“全部”输入-输出性状都是有效的。

由于模型包含过多的分量及相互关系,一般是十分复杂而庞大。

通常是难以得到的,更何况并不实用。

一般是根据具体建模目标、在一定试验规模下构造出一个比较简单而满足精度要求的模型:排除基本模型中那些与建模目标甚远或涉及不到的分量,并对相关描述分量的相互关系加以简化。

模型集总:排除基本模型次要分量并简化其现存分量相互关系的过程。

集总模型(Lumped model):集总后的模型。

模型研究中使用的模型一般为集总模型。

2.4.2 模型的有效性数学建模中最重要、最困难的问题之一模型有效性的问题十分复杂,只介绍一般概念。

所谓模型的有效性:就是在对模型所作的预测精度为基准下,反映实际系统数据与模型数据之间的一致性。

理论上讲,即实际系统与模型的输入-输出一致。

可用下式象征性地描述:实际系统数据?=?模型产生数据模型的有效性水平可以根据获取的困难程度有强度轻重之分,一般分为三级:复制有效:模型产生的数据与实际系统所取得的数据相匹配,属于模型有效性的最松水平;预测有效:从实际系统取得数据之前就能够至少看出匹配数据,属于有效性稍强水平;结构有效:不仅能够复制实际系统行为,而且能够真实反映实际系统产生此行为的操作,属于更强的有效性水平,可看出实际系统的内部工作情况。

2.4.3 系统数学建模过程框架考虑模型的有效性水平,要在建模和模型使用时重点考虑一下几个方面:先验的知识可信性:建模前提的正确性,数学描述的有效性取决于先验知识的可信性;实验数据的可信性:所选择的数据段是否能反映系统行为特征,模型数据与实际系统数据的偏离程度;模型应用的可信性:从实际出发,考虑模型运行能否达到预期目标。

因此,在建模方法与步骤上要有所考虑:后验模型数学建模过程框架2.5 常用数学建模方法2.5.1 常见数学建模方法及分类基本上分两大类:◆机理分析建模方法(白箱):依据基本的物理、化学等定律,进行机理分析,确定模型结构、参数;使用该方法的前提是对系统的运行机理完全清楚。

◆实验统计建模方法:基于实验数据的建模方法(白箱、灰箱、黑箱)辨识建模:线性、非线性,动态、静态统计回归:一般是静态的线性模型神经网络:理论上可以对任何数据建模,但学习算法是关键模糊方法:实验统计建模方法使用的前提是必须有足够正确的数据,所建的模型也只能保证在这个范围内有效;足够的数据不仅仅指数据量多,而且数据的内容要丰富(频带要宽),能够充分激励要建模系统的特性;(白噪声、最优输入信号设计、数据的质量)要清楚每种方法的局限性,掌握适用范围;在实际应用中往往组合采用、互补。

2.5.2 机理分析建模方法2.5.2.1 机理分析法建模原理又称为直接分析法或解析法,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建模方法。

一般是在若干简化假设条件下,以各学科专业知识为基础,通过分析系统变量之间的关系和规律,而获得解析型数学模型。

其实质是应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被证明是正确的理论、原理和定律或推论,对被研究系统的有关要素(变量)进行理论分析、演绎归纳,从而构造出该系统的数学模型。

2.5.2.2 机理分析法建模步骤建模步骤如下:1) 分析系统功能、原理,对系统作出与建模目标相关的描述; 2) 找出系统的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3) 按照系统(部件、元件)遵循的物化(或生态、经济)规律列写出各部分的微分方程或传递函数等; 4) 消除中间变量,得到初步数学模型; 5) 进行模型标准化;6) 进行验模(必要时需要修改模型)。

2.5.3 表格插值建模方法2.5.3.1 表格插值建模原理由于这种方法不允许直接实现动态方程,称之为静态建模技术。

但表格插值功能常用于建立系统动态方程。

一般用于如下形式:),,,()(321 x x x f k y,,,321x x x 可以是仿真中的任意变量,如时间、状态变量或常数等,输入个数可以使任意的,但实际应用中一般小于5,输入量的增加,求解计算时间会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