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 PPT

合集下载

《描述性研究》PPT课件_OK

《描述性研究》PPT课件_OK

• 样本量:n= z 2 0.05×pq/d 2

=4×0.00367×0.99633/0.00052

= 58500(人)
42
计量资料样本大小估计公式
Formulas for Numerical data
n
t2 s 2 d2
4s2 d2
t:显著性水平为(0.05 0.01) 的t 值(1.96、2.58)
• (2) 了解慢性疾病的患病及急性传染性疾 病的疫情分布。

如高血压普查和针对疫区开展的普
查;
• (3) 了解当地居民健康水平。

如营养状况调查;
• (4) 了解人体各类生理生化指标的正常值 范围。如青少年身高、体重的测量调查。 31
3.普查 优缺点
• 普查的优点: • (1) 调查对象为全体目标人群,不存在抽样误差; • (2) 调查目标人群中多种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情况; • (3) 实现二级预防的同时,全面地描述疾病的分布与特征,为病因分析研究提供线索。
s:标准差
d:允许误差
43
例:计量资料
• 欲调查肝硬化患者的血红蛋白含量,设定:α=0.05,则
t 0.05=1.96。正常人群的血红蛋白标准差s=3.0g/100ml,调查
的容许误差为0.2g/100ml,抽取的样本应该多大?
•解:
• 已知: t 0.05=1.96, s=3.0g/100ml, d=0.2g/100ml
作的组成部分
11
举例:徐州市铜山区18例狂犬病个案调查
历史资料分析
1、通过回顾性调查,提取和利用相关机构的日常工 作的记录、登记、各类日常报告、统计表格、疾 病记录档案等历史资料,进一步开展统计分析, 最终获得研究结果。

《描述性研究》课件

《描述性研究》课件

总结词
严谨、科学、规范
VS
详细描述
医学领域中的描述性研究主要是对疾病的 分布、特征和规律进行描述和分析,为疾 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该 研究通常采用病例报告、病例系列分析、 横断面调查等方法,对疾病的发生、发展 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描述和总结。
谢谢聆听
分层抽样
将总体分成不同的层次 或类别,然后从每个层 次或类别中随机抽取样 本。
集群抽样
将总体分成若干集群, 然后从每个集群中随机 抽取样本。
数据收集方法
01
问卷调查
通过设计问卷并分发给研究对象填 写,收集有关信息。
实验法
通过实验操作或实验条件来收集数 据,并控制其他变量的影响。
03
02
观察法
通过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态度和 环境等来收集数据。
数据组织
将整理好的数据按照一定的逻辑和结构进行组织 ,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写。
数据质量评估
准确性评估
通过对比原始数据和整理后的数据,评估数据的准确性。
完整性评估
检查数据是否完整,是否存在缺失或遗漏的情况。
一致性评估
检查数据是否符合逻辑和规则,是否存在矛盾或不一致的情况。
可信度评估
评估数据的来源和可靠性,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可信度。
讨论
讨论部分需要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推理,探讨其意义和影响,并指出研究的 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06 描述性研究的优缺点
优点
全面性
描述性研究可以全面地收集数据,对研 究对象进行深入的描述和了解。
灵活性
描述性研究方法灵活多样,可以根据 研究目的和对象选择合适的方法。
深入探索
描述性研究可以深入探索特定的问题 ,提供详细的背景信息和现象解释。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ppt课件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ppt课件

表 2 2型糖尿病一般遗传模式估计
项目
q(%)
s(%) s/q
理论值
1/2q
1/4g
遗传模式估计 2.32(3) 7.92 3.312 21.533 10.767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概述
32
2型糖尿病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6,14(1):12-14
先证者: 来自某时间段内的某医院住院或门诊病例, 所有病例均经 WHO推荐的标准确诊为2型 糖尿病,并长期居住在本地区,排除其他 内分泌病症。
一级亲属:先证者的父母、兄弟姐妹、子女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概述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概述
39
(二)遗传度及其估计
遗传度:遗传对易患性所起作用的大小程度 遗传度越高,说明遗传因素在某病发病中的作用越重要。 计算公式: Falconer法
表 1 2型糖尿病遗传度估算表
项目
总人数A q(%) 等 a
b h²
Vi Se(h))
一般人群
30921 718 2.322 1.955 2.369
如工资、私生活等; (7)调查表拟订后,要预调查,反复修改后定稿。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概述
调查方法 (1)询问包括面询、函询、电话询问、自填问卷。 (2)查阅记录包括出生、疾病死亡、健康体检记录等。 (3)测量包括测量各种指标,如机体、环境的测量,区
域、个体采样器监测、生物监测,血清学、组织学分 析等。 (4)现场观察根据研究需要,赴现场观察,收集有关信 息。
33
调查内容
问卷调查:
对先证者及其一级亲属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包括人 口学资料、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用药史、个人习惯( 饮食习惯、吸烟、饮酒、运动等生活方式)、 2型糖尿病诊 断年龄及诊断依据、并发症及治疗情况等。

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PPT课件

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PPT课件
• Doll与Hill于1948~1952年进行研究。从伦敦20所医院 及其他几个地区选取确诊的肺癌1465例。每一病例按 性别、年龄组、职业等配一个非肺癌对照。调查两者 吸烟暴露情况。
• 筛检试验必须安全可靠,有较高真实性和可靠性 • 筛检试验可行,效益显著 • 筛检试验应快速、简单、方便、价廉、易被接受 • 针对的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 有确诊和治疗方法 • 疾病有较长潜伏期或可识别的临床前期症状、体征
第40页/共128页
选择筛检判断标准的原则
• 对严重、早期治疗效果好、漏掉一个则后果严重的疾病,可选择灵敏度高的标准 • 对治疗效果不理想,确诊复杂,治疗费用高,误诊一个病人会造成严重后果的疾病,可选择特异度高的标
第10页/共128页
普查
• 局限性 • 量大,不易细致 • 费用大 • 易漏检而出现偏倚
第11页/共128页
抽样调查
• 以随机样本信息推断总体情况 • 基本原则
• 随机抽样 • 样本量适宜
第12页/共128页
抽样调查的一般步骤
• 界定总体 • 选择适当的抽样方法 • 确定抽样单位 • 确定样本大小 • 进行抽样调查 • 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
准 • 对于误诊和漏诊均重要的疾病,可选择灵敏度和特异度相等,或使正确指数最大的界限值为标准
第41页/共128页
筛检试验的评价指标
•黄金标准
• 病理学标准(组织活检和尸体解剖) • 外科手术发现或特殊的影像诊断 • 长期临床随访结果 • 公认的综合临床诊断标准 • 金标准是相对的,选择应结合临床具体情况
第15页/共128页
单纯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最简单、最基本的抽样方法 从总体N个对象中,利用抽签或其他随机方法抽取 n个 总体中每个对象被抽到的概率相等

临床研究基本概念.PPT

临床研究基本概念.PPT
• 随机对照试验的缺点: • 如果正确的实施 , 随机对照试验有内部真实性(它按计划
进行了检测),但可能没有外部真实性(推广到更大区域 的程度) 。和观察性研究不同 , 随机对照试验只纳入通过 筛查程序的志愿者。 • 另一个限制是随机对照试验中有些情况下是不适用的 , 因 为故意暴露于危险状态(如毒素、细菌或其他有害因素) 是不道德的 。和队列研究一样 , 随机对照试验费用相当高 , 大型的试验的花费可达上千万美元。
• 例如 ,有关节炎的女性比没有关节炎的女 性肥胖更常见。
• 是增加的体重负担导致关节炎还是有关节 炎的女性不得不减少活动然后出现肥胖?
队列研究: 从暴露到结局
• 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 因为暴露因素一开始就确定 ,就不必像病
例-对照研究中的那样考虑回忆偏倚。 • 队列研究可以计算真正的发病率 ,相对危
健康状况 ,可以看作是一种在队列人群中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的类似情 况 。暴露和结局是同时确认的,经常不能分辨其时间顺序 。只有像性 别和血型这些长时间的暴露因素才会肯定比结局早 。对于变化的暴露 因素 ,过去病因学的相关信息则比当前的信息更有意义。 √ 检测(Surveillance) ——对社区健康的警示 ,对那些需要了解情况 的人进行反馈是监视的必要组成部分。 √ 生 态 学 的 相 关 性 研 究 ( Ecological correlational studies) — — 寻 人群中而不是个人的暴露因素和结局的关系 。暴露好结局之间相关性 的测量值是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表示暴露和结局之 的相关性的线性关系如何 。如不能在个体中讲暴露与结局相联系 ,就 不能控制混杂因素(confounding)
五个“W”问题
• Who——所研究疾病的对象是谁? • 年龄和性别需要被叙述 ,其它的特征也可能很重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类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类
2.相关分析或分组比较 内容包括:①相关或回归 分析,用于探索暴露与疾病指标之间单因素或多 因素之间的统计学联系;②分组比较,可按暴露 因素分组或者按疾病结局分组进行分析。
(四)结果解释
• 在横断面研究中,暴露指标和结局指标是在同一个 时间点调查的,因此,对相关分析结果往往只能解 释为暴露与结局之间有无统计学联系。
生态学研究的目的
①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建立病因假设; ②可用来评价现场试验或干预试验的效果; ③特别适合用于研究人群中变异较小和难以测定的
暴露的研究; ④用于疾病监测,有助于估计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
的流行趋势,可为制定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对策与 措施提供依据。
生态学研究的方法
(1)生态比较研究:是指通过观察不同人群或 地区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特征,再根据同一 时间内,不同地区或人群疾病或健康状况分布的差 异,来探索环境因素与疾病的关系,并据此提出病 因假设。
脑卒中亚型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比较及入院血压与出院结局关系的研究 张艳芬 佟伟军 许锬 乔大伟 张永红 张凤山 林哲 (完成单位:内蒙古通辽市医院,苏州大学)
[摘要]目的:为了解脑卒中亚型住院病人的分布情况、临床特 征、比较脑卒中不同亚型之间危险因素分布的差异,探讨入院血 压与出院结局(死亡和残疾)的关系。
历史或常规资料分析----案例1 论文题目:2002-2005年苏州市居民死亡情况分析
• 作者:陆艳(苏州市CDPC) 死亡统计资料是反映社会卫生状况、疾病负担以及居民
健康水平的重要基础资料,也是制订卫生工作规划、合理配 置卫生资源以及有效开展疾病预防与控制的重要依据。通过 描述和分析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包括不同性别、不同年龄、 不同职业者)的死亡水平和各种死亡原因的动态变化,可进 一步的了解和掌握影响本地区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疾病的分 布、变化趋势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找出本地区主要的公共 卫生问题,从而针对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病因提出防治 策略和干预措施。

营养流行病学

营养流行病学
指标
生化指标:血液、血细胞、皮下脂肪组织、 毛发或指甲常作为检测组织。
人体测量指标:如身高、体重、体质指数 (BMI)或相对体重。
精选版课件ppt
23
膳食调查结果的整理与计算
膳食调查结果的整理 (1)个人或平均每日食物摄入的种类和数量 (2)个人或平均每日膳食营养素或食物非营
养组分摄入量 (3)个人食物摄入频率分布 (4)热量、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和
14
2、队列研究(群组研究)
将一定范围内未患有某种疾病的人群按是否 暴露于某膳食因素或暴露程度进行分组, 在预定的时期内对受试者追踪观察以判定 发病情况。此类研究比病例对照研究困难 的多。
队列研究避免了大多数与病例-对照相关 的方法学偏倚;其主要局限性主要受限于 其可行性,且队列研究费用昂贵,随访时 间长,实施难度大。
营养流行病( nutrition epidemiology):是 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膳食和营养因素与某 些疾病关系的方法学。
关 键:测量和评价膳食摄入(暴露变量)。 膳食摄入:一系列与膳食有关的复杂变量,
包括各类或各种食物、各种营养素或非营养 成分的食物组分、烹调加工储存中产生的化 学物质的消耗量等。
膳食测量的时间
膳食测量方法 1、24小时回忆法 2、膳食记录法 3、食物频率表调查法 4、与膳食摄入有关的生化和人体测量指标
精选版课件ppt
20
1、24小时回忆法
24小时膳食回忆法是由接受过培训的膳食 调查员通过访谈形式收集膳食信息的方法。
膳食调查员询问受试者在当天午夜至前一 天午夜,或是在过去24小时内所吃过的和 喝过的每一样食物的详细信息。
问题与疾病的关系以及解决的措施。 由于干预试验设计存在医学伦理问题,

《描述性研究》课件

《描述性研究》课件
描述性研究
欢迎来到《描述性研究》PPT课件。在本次课程中,您将了解什么是描述性研 究,以及它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什么是描述性研究?
1 定义
描述性研究是旨在揭示和描述出现在人口、 组织、社会、行为或任何其他领域内的现象 或事实的研究方法。
2 特点
着重于数据的描述和总结,而不是数据的分 析和推断。通常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如调查 和问卷调查。
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和百分位数等 统计方法,用于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和偏差程度。
图形统计分析
包括条形图、饼图和折线图等图像统计方法,用于 更直观地描述和比较变量之间的关系。
描述性研究的应用
市场研究
使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有助于做 出正确的市场决策。
社会调查
揭示人民的生活状况和社会风尚,以及问题的严重 性究某一人群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情况,
通过对比数据来描述人群特征的变化。
3
组内比较研究
4
研究同一组别内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如收入与支出、体重与身高等。
横断面研究
研究某一时点的数据来描述人群某一特 征的状况,如发病率、家庭收入、生育 率等。
组间比较研究
研究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如男女差异、 不同年龄段的差异等。
医学研究
分析患者的病情、症状和治疗方法,从而制定更精 准的医疗方案。
经济研究
研究经济现象和市场情况,包括生产、消费和贸易 数据等。
描述性研究的优缺点
优点
可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现象和事实,揭示问题 和机遇。
缺点
不能得到原因和解释,无法做出精确的预测。
结束语
描述性研究在各个领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所描 绘现象和事实。未来,随着技术和数据的飞速发展,描述性研究将有更广泛 的应用。

研究方法 PPT

研究方法 PPT
访谈法
观察与实验法
问卷法
文献法
访谈法
1. 定义 访谈法,又称访问研究法,就是访问者通过口 头交谈等方式向被问者了解社会事实情况的方法。
具有互动性和灵活性。
访谈法
2. 访谈法的分类 • 从访问自由度来分,结构式访问、半结构式访问与 无结构式访问 • 从对象构成来分,个体访问与集体访问 • 从双方是否直接见面来分,直接访问与间接访问 • 从访问对象特征来分,一般访问与特殊访问
• 描述性研究主要作用:认识研究对象的基本状况、收集
基础资料、描述研究对象的主要规律和特征 • 解析性研究主要作用是:对研究对象做出解释
其采用的分析方法有多种,如因果分析、功能分析、量化分析、历 史分析等。
• 预测性研究主要目的:说明研究对象将来的状态 预测性研究的基础是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是这两 者的进一步深化。
②无结构型问卷也叫做非封闭式问卷。指的是研究者在问卷中只 提出问题,不提供答案,由被调查者自由回答。即有问题,无可 选择答案。
文献法
文献法是指通过搜集和摘取文献以获取与研究课题有 关的资料的方法。 文献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①一次文献,也称原始文献,是作者依据个人的研究或工作成果而 形成的文献,如实验记录、调查报告、统计资料、会议文献、工作 总结、报刊新闻、档案以及科研论文、专著等。 ② 二次文献,也称检索性文献,是文献工作者按一定原则对一次文 献进行加工整理使之浓缩化和有序化的文献,如目录、索引、文摘 等。 ③三次文献,也称参考性文献,是指围绕某一特定课题,利用二次 文献找到大量的有关一次文献,然后用科学方法对文献内容进行加 工编写而成的文献,如年鉴、大全、手册、辞典、百科全书、综述 、述评、动态等。
似,是把非量化文献转换成数量表示的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t2 pq
2
抽样调查的设计和实施
4、确定研究指标和制定调查表 调查指标一般包括的项目
一般项目(个人基本信息) 疾病相关指标 暴露指标 调查者信息
抽样调查的设计和实施
5、确定测量和检验方法
简单、易行、灵敏、特异
6、培训调查员
抽样调查的设计和实施
7、资料的整理、分析,结果解释 资料分析
将抽样过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使用的抽样方 法往往不同,即将以上抽样方法结合使用,在 大型流行病学调查中常用。
多级抽样 Multistage sampling
……
一级抽样单位
Primary units
二级抽样单位 ……
Secondary units
抽样调查的设计和实施
3、确定样本含量 需考虑的因素
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
也称“描述性流行病学”
是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资料,经过 整理归纳,以描述疾病或健康状态在人群 的分布情况,为进一步的流行病学研究提 供基础资料。
描述性研究的性质和任务
获得病因线索(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影响因 素);
有助于社区诊断,明确卫生保健和疾病防 制的重点,为防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现况调查中的常见偏倚
信息偏倚(information bias)
调查对象引起(病例易回忆暴露,对照可能遗 忘)
调查员偏倚 测量偏倚
现况调查的优缺点
优点
人群代表性好,结果易推广 所用时间短、费用较低 偏倚相对较小
现况调查的优缺点
缺点
常难以区分暴露和结局间的时间顺序 只能反映疾病的分布,不能反映风险,因果论
预期现患率 对结果精确性的要求,即容许误差 检验水准,即显著性水平α 个体间的变异性大小,即标准差s
计量资料样本大小估计公式
Formulas for Numerical data
n u2 2 2
n t2 s 2
2
当样本含量n<30时,用右边的公式更合适。
计数资料样本大小估计公式 Formulas for Categorical data
描述性研究的特点
属于观察法 为进一步分析研究提供基线资料 提供病因线索 无须设立对照 常用指标:患病率
描述性研究的种类
现况调查——以个体为单位收集信息 生态学研究——以群体为单位收集信息 筛检——快速找出可疑病人
现况研究
定义
在特定时点或时期内,对特定人群中某疾病或 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从而探索 具有不同特征的暴露情况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 关系。
最简单、最基本的抽样方法 从总体N个对象中,利用抽签或其他随机方法抽取n 个 总体中每个对象被抽到的概率相等
总体与样本示意图
系统抽样(机械抽样)
Systemic sampling
1. 将总体各个体单位按某种标志排列、连续 编号
2. 根据总体数N和确定的样本数n,计算抽样 距离(N/n)
系统抽样(机械抽样)
抽样调查的设计和实施
1、明确目的和对象 普查糖尿病——40岁以上的居民 抽样调查成人肥胖情况——18岁以上成人
抽样调查的设计和实施
2、确定调查的类型及抽样方法 确定普查范围 确定抽样方法
单纯随机抽样 系统抽样 分层抽样 整群抽样 多级抽样
单纯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将总体单位按某种特征分为若干次级(层),然后从每一 层内单纯随机抽样组成一个样本。

分层抽样
Stratified sampling
按比例分配(proportional allocation) 最优分配(optimum allocation)
分层抽样示意图
多级抽样
Multistage sampling
患病率应较高 明确普查范围、时间 诊断方法应统一,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易
实施 控制漏查率(<30%)
普查
局限性
量大,不易细致 费用大 易漏检而出现偏倚
抽样调查
以随机样本信息推断总体情况
基本原则
随机抽样 样本量适宜
抽样调查的一般步骤
界定总体 选择适当的抽样方法 确定抽样单位 确定样本大小 进行抽样调查 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
普查
抽样调查
普查
定义
在特定时间,对特定范围内所有对象进行调查。
符合地理、生理特点的所有对象
普查
目的
了解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 了解人群健康水平 确定正常生理值范围 早期发现和治疗病人 评价卫生服务利用率和效果
普查
应遵循的原则
所适用疾病应有明确诊断标准,且易于诊断, 有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描述性分析(总的率、基本特征、疾病分布) 相关分析或分组比较
结果解释
难确定暴露和结局间的时间先后,故一般不 能解释为因果关系;
有些暴露因素不受疾病状态影响,且有明确 的前因后果时间特征,可解释为因果联系
现况调查中的常见偏倚
选择偏倚(selection bias)
抽样不是完全按随机方式进行 无应答偏倚 幸存者偏倚
Systemic sampling
3. 用单纯随机方法在第一组中确定一个起始号 4. 从此起始点开始,每隔K(K=N/n)个单位抽取一
个作为研究对象
系统抽样示意图
整群抽样
Cluster sampling
将总体分成若干群组,抽取其中部分群组作为观察单 位组成样本
整群抽样示意图
分层抽样
Stratified sampling
又称为患病率研究、横断面研究 适用于病程较长而患病率较高的疾病研究
现况研究的目的
分析疾病或健康状况与环境因素、人群特征间的 关系,提出病因假设;
确定高危人群、易感人群(如:抗体产生率);
评价医疗卫生措施效果;
了解人群健康水平,为卫生工作计划和决策提供 依据。
现况研究的种类
证力度较弱 易出现生存偏倚
筛检
定义
运用简便、快速的试验或其他措施,将可能有 病但表面上健康的人,同可能无病的人区别开 来,以对疾病作出早期诊断和治疗,达到最佳 预后。
1
123
筛检 诊断 治疗
2 3
试验阴性 无该病
试验阳性经诊断 后无该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