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提升建设工作方案
福建省“十四五”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
![福建省“十四五”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f54611fa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2a.png)
福建省“十四五”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是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加强我省医院内涵建设、引导医院发展方向、促进医院实现“三个转变三个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目标的重要支撑。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卫医发〔2021〕31号)精神,提高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质量和水平,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基础(一)建设成效“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我省围绕常见病、多发病、薄弱学科等,结合医疗“创双高”、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建设等工作,在省、市、县级医院遴选建设了400余个临床重点专科,以点带面,推动各级医院进一步重视医院专科建设与发展。
通过持续的支持和建设,我省临床专科能力得到一定提升。
一是促进区域医疗资源均衡发展。
在临床重点专科省级建设项目遴选中,考虑区域均衡,在择优遴选的基础上,向南平、三明、龙岩、宁德等资源薄弱地区予以一定的倾斜,确保有一定的建设项目,促进区域医疗资源均衡发展。
二是促进专科均衡发展。
在临床重点专科省级建设项目遴选时除常见病、多发病所在学科外,项目遴选向儿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等薄弱学科倾斜,促进专科均衡发— 3 —展。
三是对标建设提升能力。
各建设单位对照《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指南》《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等有关建设标准,从专科设备、人才队伍建设、技术创新、辐射带动基层能力建设等方面,结合自身实际,按照“一专科一方案”要求制定具体建设方案并组织实施,补短板强弱项,切实提升能力。
(二)面临的挑战目前,我省临床专科能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突出,与“十四五”时期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适应,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新期盼还有一定的距离,具体表现在:一是专科资源分布不平衡。
从地域上看,优质专科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福州、厦门等地区,平潭、宁德、三明、南平等地区专科服务能力发展不足。
关于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69b2235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b1.png)
关于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指导意见随着医疗技术和医学知识的不断发展,提高临床专科能力已成为医学界的迫切需求。
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是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因素,对于提高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优化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以下是一些建议,旨在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
首先,完善专科医生培养体系。
当前,我国医学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考核方式单一、重理论轻实践等。
为了培养出具备临床专科能力的医生,应该加强实践训练和专科实习,注重培养医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
建立并完善各级医院专科医生培训计划,提供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和实践机会,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建设,为专科医生的培养提供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其次,加强专科医疗团队建设。
在临床治疗中,专科医生与其他医疗团队成员密切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综合治疗方案。
因此,建立高效的专科医疗团队至关重要。
通过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医院加强各科之间的联动合作,促进专科医生与其他医疗团队成员之间的良好沟通与合作。
另外,要加强专科医生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使其在专科领域保持先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三,建立专科互联网平台。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
通过建立专科互联网平台,可以实现不同地区医生间的在线交流和专业知识的共享。
该平台可以提供在线培训课程、专科疑难病例讨论和病例分享等功能,让各地的专科医生能够共同学习、交流经验,从而提高其临床专科能力。
第四,加强临床研究和科研项目支持。
临床专科能力建设与科学研究是相辅相成的。
通过开展临床研究,可以推动临床专科能力的不断提升,并将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于实践中,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因此,应加大对专科研究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专科医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申报和承担,提高其科研水平和专业素养。
最后,加强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政府应高度重视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制定相应政策,提供资源保障,为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提供坚实的支持。
人民医院重点专科建设汇报材料
![人民医院重点专科建设汇报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e68e9ee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fb.png)
评估指标:医疗技 术、人才队伍、科 研能力、临床疗效 等
评估流程:自评、 专家评审、现场核 查、综合评价
评估周期:每3-5 年进行一次全面评 估
评估结果:优秀、 良好、合格、不合 格
评估指标:医疗技术、学科带头人、 科研成果、患者满意度等
评估结果:各项指标的具体评分和 排名情况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加强人才培养:通过引进和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提高重点专科的医疗水平和学术地位。
推进科研创新: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提高重点专科的 科研创新能力。
2023年第一季度:制定实施方案和计划 2023年第二季度:启动重点专科建设工作 2023年第三季度:开展重点专科建设活动 2023年第四季度:总结评估重点专科建设成果
提高医院诊疗水平和医疗质量 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 满足患者多元化、个性化的医疗需求 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国内专科发展趋势: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专科医疗发展迅速,重点专科建 设成为医疗体系发展的重要方向。
国际专科发展趋势:国际上,重点专科建设已经成为医疗领域的共识,专科医疗在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CONTENTS
添加目录标题
重点专科建设 背景
重点专科建设 目标
重点专科建设 内容
重点专科建设 实施方案
重点专科建设 成效评估
PART ONE
PART TWO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重点专科建设需求迫切 医疗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日益提高
开展临床研究,提 高诊疗水平
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
![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1f6bd3e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a.png)
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4.08.05•【字号】铜政办发〔2024〕10号•【施行日期】2024.08.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其他规定正文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铜川市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4年8月5日铜川市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陕政办发〔2023〕26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着力构建一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到2025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医疗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逐步提高,重大疾病防控、医疗救治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特色优势更加鲜明,有序就医和诊疗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到2035年,基本形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连续协同、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和优质服务供给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升。
二、重点任务(一)实施资源配置提升工程,推进医疗资源均衡化1. 建强市域医疗服务高地。
深化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加快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试点项目,持续增强医院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品牌力,把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孙思邈研究院打造成西北地区中医药治疗康复研发中心。
加强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合作,提升铜川市人民医院服务内涵,争创国家级重点专科,持续提升区域综合诊疗影响力,打造渭北地区医疗中心。
提升医疗质量行动工作方案
![提升医疗质量行动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e5acb0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f5.png)
提升医疗质量行动工作方案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是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对当前构建分级诊疗体系等改革措施的落实和医改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建立完善医疗质量管理长效工作机制,创新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法,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医疗质量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提高不同医疗机构间医疗服务同质化程度,更好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各项要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构建便民、利民、惠民的医疗服务体系,全面建立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全市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二、工作目标到2023年底,通过实施医疗质量提升行动,完善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切实履行监管职责,落实各项监督措施,强化医疗服务监管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医疗风险防范能力和群众满意度,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三、主要内容(一)全面提升服务质量1.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加强机构管理、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流程。
加强预约诊疗、优化门急诊和出入院服务。
深入开展同级医疗机构间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工作。
强化老年常见慢性病诊治,开设老年病门诊。
提升服务能力,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积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和质量。
继续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深入抓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的巩固与完善。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医疗服务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巩固和完善预约诊疗、远程医疗等制度和多学科联合诊疗、日间手术等创新模式,促进管理精细化、流程一体化、服务多样化。
2.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实施〃十四五〃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临床专科能力建设,促进公立医院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十四五〃期间每年争创5个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每年至少建设5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每个县(市、区)每年至少建设1个县级重点专科。
河北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方案
![河北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6853f2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05.png)
河北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方案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民健康需求的增加,河北省在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上下了很多功夫。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满足广大患者的就医需求,河北省制定了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方案。
一、背景介绍河北省是我国人口大省之一,人口众多,医疗需求量大。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河北省决定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上下更多的功夫,加强专科医疗服务能力。
二、目标定位河北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目标是建设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专科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三、建设重点1. 重点专科选取:根据河北省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一批有潜力、有优势的临床专科作为重点建设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心血管、神经科、肿瘤科、骨科等。
2. 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大对临床重点专科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通过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方式,提高专科医生的临床技术和学术水平,增强团队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3. 设备更新和升级:加大对临床重点专科医疗设备的更新和升级力度,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提高医疗诊断和治疗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4. 临床研究和科研创新:鼓励临床重点专科医生开展临床研究和科研创新工作,推动临床医学的发展和进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5. 服务能力提升: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医疗机构的管理和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四、实施步骤1. 制定实施计划:明确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2. 资金保障:加大对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资金投入,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和落地。
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专科建设,引入社会资本。
3. 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对临床重点专科医生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医生的临床技术和学术水平。
同时,通过引进人才来补充专科医生队伍,提高医院的整体实力。
4. 设备更新和升级:根据临床需求,制定设备更新和升级计划,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提高医疗诊断和治疗水平。
上海市某三甲综合医院专科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上海市某三甲综合医院专科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85db1b7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9.png)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31卷 第3期(总第196期)2024年3月D O I :10.13912/j .c n k i .c h qm.2024.31.3.05*基金项目: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第二轮‘促进市级医院临床技能与临床创新三年行动计划“研究型医师创新转化能力培训项目(编号:S H D C2022C R S 026)姜 宏 马 磊 赵英英 邹海东 郑兴东* 通信作者:郑兴东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上海 200080上海市某三甲综合医院专科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姜 宏 马 磊 赵英英 邹海东 郑兴东*ʌ摘 要ɔ 专科能力是医院内涵建设的根本㊂上海市某三甲综合医院从开展专科评估㊁遴选重点专科㊁完善专科设置㊁凝练专科发展方向㊁确定专科发展任务㊁搭建专科发展平台㊁建设人才队伍㊁完善管理机制8个方面加强专科能力建设,使专科服务能力㊁技术水平㊁质量安全和发展能力得到提高㊂认为,找准发展定位,提供高品质医疗服务,开展高水平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加强专科运营管理,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是进一步提升专科能力的发展方向㊂ʌ关键词ɔ 专科能力;专科建设;内涵式发展中图分类号:R 197.3 文献标识码:BP r a c t i c e a n dR e f l e c t i o n o n t h e B u i l d i n g o f S p e c i a l t y C a p a c i t y i n aG r a d e I I I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H o s p i t a I i n S h a n g h a i /J I A N GH o n g ,M AL e i ,Z H A O Y i n g y i n g ,e t a l .//C h i n e s eH e a l t h Q u a l i t y M a n a ge m e n t ,2024,31(3):15-20A b s t r a c t S p e c i a l t y c a p a c i t y i s t h e e s s e n c e of t h e h o s p i t a l c o n n o t a t i o n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t e r t i a r yg e n e r a lh o s pi t a l i n S h a n g h a i h a d s t r e n g t h e n e d i t s s p e c i a l t y c a p a c i t y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t h r o u g h e i g h t a s p e c t s :c o n d u c t i n g s p e c i a l t y e v a l u a t i o n ,s e l e c t i n g k e y s pe c i a l -t i e s ,i m p r o v i n g s p e c i a l t y s e t t i n g ,r ef i n i ng s p e c i a l t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d i r e c t i o n s ,d e t e r m i n i n g s p e c i a l t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t a s k s ,b u i l d i n g s p e c i a l t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p l a t f o r m s ,b u i l d i n g t a l e n t t e a m s ,a n d i m p r o v i n g m a n a g e m e n tm e ch a ni s m.A s a r e s u l t ,t h e s p e c i a l t ys e r v -i c e c a p a c i t y ,t e c h n i c a l l e v e l ,q u a l i t y a n d s a f e t y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b i l i t y h a d b e e n e n h a n c e d .I t w i l l b e a n e wa p p r o a c h t o t h e s p e -c i a l t y c a p a c i t y b u i l d i n g b y f i n d i n g t h e r i g h t p o s i t i o n o f d e v e l o p m e n t ,p r o v i d i n g h i g h -q u a l i t y m e d i c a l s e r v i c e s ,c o n d u c t i n g h i gh -l e v e l c l i n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a n d a c h i e v e m e n t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p r o m o t i n g s p e c i a l t y o p e r a t i o nm a n a g e m e n t ,a n d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t h e b u i l d -i n g o f s m a r t h o s pi t a l s .K e y w o r d s S p e c i a l t y C a p a c i t y ;S p e c i a l t y B u i l d i n g ;C o n n o t a t i v eD e v e l o pm e n t F i r s t -a u t h o r 's a d d r e s s S h a n g h a i G e n e r a lH o s p i t a l ,S h a n g h a i ,200080,C h i n a 专科能力是医院内涵建设的根本,是医院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实力的象征[1],也是医院发展的重要抓手[2]㊂加强专科能力建设,对于引导医院发展方向,促进医院实现 三个转变㊁三个提高 ,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 2021 18号)明确提出,以加强临床专科建设作为 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趋势 的重要内容,以专科发展带动诊疗能力提升[3]㊂根据这一部署,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21年10月制定了‘ 十四五 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4],对临床专科能力建设作出整体性㊁系统性㊁制度性安排,既从面上形成了长效机制,又为医疗机构指明了方向㊂作为上海市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在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以下简称 申康中心 )的领导下,对标高质量发展医院对专科能力建设的要求,不断加强专科能力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㊂本研究探讨了该院专科能力建设的做法与经验,以期为大型综合医院专科能力建设提供参考㊂1 高质量发展对专科能力建设的要求2022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上海市某三甲综合医院专科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姜 宏 马 磊 赵英英等‘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31卷 第3期(总第196期)2024年3月评价指标(试行)操作手册(2022版)“,将 专科能力指数 纳入评价指标体系[5],要求医院强化专科能力建设㊂医疗机构的专科能力建设,一是要提升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特别是推动技术创新和转化;二是优化医疗服务模式㊂研究推广MD T ㊁快速康复㊁中西医结合等新型诊疗模式,积极推动智慧医疗体系建设;三是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水平㊂以医疗质量安全为循证依据,采用医疗质量管理工具进行科学管理,开展针对性改进;四是加强专科人才队伍建设㊂坚持以培养为主,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建设复合型创新团队,发展特色亚专科㊂2 专科能力建设实践2.1 开展专科评估该院对所有临床医技学科,以三级学科(即专科)为单位进行评估㊂评估选取医疗㊁科研㊁教学3个方面共28个指标(表1),基于可采集的真实数据进行客观㊁量化评估㊂通过评估,在调查了解现状的同时,对医院各科室重新定位,制订未来发展规划,精准对标前沿,明确发展目标,实施发展举措,做到一科一策㊁精准施策㊂2023年,申康中心发布2021年度‘上海市级医院临床专科能力评价分析报告“后,该院在党政主要领导带领下,逐一对19个参评的临床专科开展专科能力建设专项行政查房,深入剖析专科发展的短板症结,通过院际横向比较和自身纵向比较,形成专科发展 画像 ,进一步明确了专科发展方向㊂2.2 遴选重点专科在专科评估的基础上,遴选尖峰专科两个(眼科㊁泌尿外科)㊁高峰专科4个(骨科㊁普通外科㊁消化内科㊁心内科)㊁高原专科6个(血液内科㊁急诊危重症科㊁内分泌科㊁麻醉科㊁放射科㊁临床药学科),同时采取 评估考核,优胜劣汰 的滚动式管理,实现能上能下㊁末位淘汰,形成 揭榜挂帅,赛马比拼 的竞争场面㊂2.3 完善专科设置该院成立眼科㊁泌尿外科㊁骨科㊁普通外科㊁心血管病等多个临床医学中心,前瞻性成立精准医学中心和细胞治疗中心等新兴学科,增设风湿免疫和变态反应科㊁血管外科等㊂眼科中心在原有基础上,增设角膜科㊁小儿斜弱视科㊁神经眼科3个亚专科,普外临床医学中心增设胰腺疾病外科和结直肠外科,骨科中心增设运动医学科,神经医学中心增设脑血管介入科,科室设置还在进一步完善中㊂2.4 凝练专科发展方向该院鼓励专科发挥学科特点和自身优势,选择特色发展方向㊂眼科聚焦眼底病和青少年近视防控,通过持续优化诊疗模式提升服务能级,积极开展高水平研究解决专病 卡脖子 问题㊂泌尿外科以泌尿系统肿瘤为突破,聚焦诊断㊁治疗和康复各环节,积极开发特色新技术,实上海市某三甲综合医院专科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姜 宏 马 磊 赵英英等‘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31卷 第3期(总第196期)2024年3月施肿瘤综合诊治中心模式㊂骨科聚焦导航和机器人辅助下的脊柱精准手术㊁骨肿瘤的早期筛查与综合治疗策略㊁运动与关节微创诊疗与组织工程修复,努力打造专科品牌㊂同时,医院强调学科创新,在一些具有优势和竞争力的项目上,突破学科界限,开展交叉与融合㊂例如,结合眼科和内分泌科的优势,设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专病联合门诊和联合病房,更好地服务该类患者㊂2.5 确定专科发展任务该院从医疗㊁教学㊁科研㊁管理等方面明确专科发展方向㊂在此基础上,围绕重点建设任务设置若干项目,实施项目负责人制㊂同时,任务执行过程中试点引入专科运营助理,从医院㊁科室两个层面加强过程管理,助力任务目标实现㊂2.6 搭建专科发展平台结合国家级㊁省级重点实验室㊁试验中心建设,努力为科研人员提供一流的研究平台㊂目前,已建设疑难疾病精准研究中心,完成智能化管理的公共平台建设,以共建共管等方式实现大型仪器㊁设备等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成立医用人工智能与医工交叉创新中心,与联影㊁微创等多家企业和上海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产㊁学㊁研合作;成立临床试验与循证中心,建设生物样本资源库,围绕特色病种建立专病数据库,其中造血干细胞移植专病库2.0版迭代完成,标准数据集已出版㊂胰腺病㊁糖尿病㊁肺癌和重症肺炎专病库标准数据集已完成㊂另有20余个重大专病临床数据与生物样本全息库正在建设中㊂2.7 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相结合㊁岗位锻炼与国外研修相结合㊁全才培养与专才培养相结合㊁临床技能培养与科研能力培养相结合㊁学术带头人培养与学术骨干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㊂一是实施 25151 人才计划,目前已遴选5个层次64名培养对象;二是完成科室主任聘任,在优先选拔本院优秀人才的同时,吸引院外30名高端人才通过竞聘上岗;三是持续发力博士后工作,完善 进-管-出 全流程管理,实施博士后人才培养支持计划;四是完善职称晋升聘任制度,实施成果代表作制度,如临床病案㊁手术操作㊁科普作品等,创新院内破格选拔政策,助力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㊂2.8 完善管理机制一是重点专科动态管理机制㊂对遴选的尖峰㊁高峰㊁高原专科,采取严格的 评估考核,优胜劣汰 的滚动式管理;二是专科发展扶持机制㊂对高峰㊁尖峰㊁高原专科在人才培养㊁资金配套㊁设备购置㊁专病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分别给予差异化的政策支持;三是考核机制㊂实行以指标为导向㊁以同行评价为主要方法㊁以结果为依据的全程式考核,包括年度考核㊁中期考核和终期考核,并适当开展专项考核;四是激励机制㊂落实重点病种 分段递进 的绩效激励分配方案㊂3 建设成效该院已建成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㊁教育部重点学科㊁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国家级基地等15个,上海市各类重点学科9个,国家和上海市各类研究所㊁工程技术中心㊁重点实验室10个㊂其中,高原学科急诊危重症科于2023年入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㊂在申康中心以2021年数据为基础进行评价的19个专科中,6个专科位居市级医院前25%,且无明显薄弱学科㊂3.1 服务能力提高2021年,医院出院人次13.30万,手术例数10.69万,平均住院日6.07d ㊂在申康中心评估的19个专科中,服务能力排在市级医院第2位的有两个,排在第3㊁4位的有4个,见表2㊂出院人次占市级医院本专科出院人次比例指标,眼科㊁泌尿外科㊁心内科㊁骨科㊁内分泌科和耳鼻喉科6个专科均列第2位,分别为16.15%㊁13.67%㊁10.43%㊁9.77%㊁8.5%和7.31%;妇科和呼吸内科并列第3位,分别为9.49%和5.4%;产科列第4位,为11.79%㊂住院手术人数占市级医院本专科住院手术人数比例指标,血液内科列第1位,为20.7%,眼科㊁泌尿外科㊁消化内科㊁骨科和耳鼻喉科5个专科列第2位,分别为17.71%㊁15.33%㊁22.04%㊁10.68%和8.2%;妇科列第3位,为10.4%;产科列第4位,为14.13%;普通外科㊁神经外科㊁胸外科3个专科列第5位,分别为8.27%㊁6.74%和4.99%㊂上海市某三甲综合医院专科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姜 宏 马 磊 赵英英等‘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31卷 第3期(总第196期)2024年3月3.2 技术水平提升十四五 以来,医院开展新技术190项,完成心腔内超声指导的二尖瓣及主动脉瓣人工瓣瓣周漏介入封堵术㊁三维重建下扩大袖式肺切除手术等全国首例技术5项,经眼上静脉介入治疗海绵窦动静脉瘘手术等上海市首例技术3项㊂2021年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四级手术占比为28.57%,微创手术占比为21.7%㊂在申康中心评估的19个专科中,医院技术水平排在上海市级医院前3位的有5个,排在第4㊁5位的有10个,见表3㊂医院在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㊁玻璃体视网膜手术㊁造血干细胞移植术㊁复杂性尿路结石手术㊁下咽癌根治术㊁骨盆与股骨颈骨折手术㊁主动脉夹层或主动脉瘤-全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㊁普通外科和泌尿系恶性肿瘤机器人手术以及骨科机器人手术等方面特色和优势明显㊂3.3 质量安全得到保障该院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㊁手术并发症发生率㊁I 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保持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满分水平,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维持在40D D D s 以下㊂在申康中心评估的19个专科中,排名前5的专科见表4㊂医院19个专科I 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均为0㊂另外,眼科㊁泌尿外科㊁产科㊁骨科㊁妇科㊁普通外科㊁神经外科㊁消化内科㊁呼吸内科㊁胸外科㊁心脏大血管外科㊁儿内科㊁血液内科㊁儿外科等14个专科的死亡和重返类指标的得分高于市级医院得分中位数,眼科㊁泌尿外科㊁心内科㊁骨科㊁妇科㊁内分泌科㊁普通外科㊁神经外科㊁神经内科㊁肾内科㊁胸外科㊁儿外科等12个专科的感染类㊁安全类和用药类指标的得分高于市级医院得分中位数㊂3.4 发展能力增强在申康中心评估的19个专科中,该院发展能力居上海市前5的专科见表5㊂ 十四五 以来,该院牵头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项,数量在上海医疗机构领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6项;领衔开展多中心㊁大样本的临床研究20项,主持一类新药I 期临床试验23项,科研纵向经费突破2.5亿元㊂获得国家㊁省部级科技成果奖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㊁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㊂授权专利202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3项㊂医院获批工信部首批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中心揭榜挂帅潜力单位㊂优秀人才不断涌现,获国家杰出青年㊁上海领军人才㊁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和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等国家和省部级优秀人才共52人次,青年人才储备明显增加㊂上海市某三甲综合医院专科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姜宏马磊赵英英等‘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31卷第3期(总第196期)2024年3月4讨论与思考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从开展专科评估㊁遴选重点专科㊁完善专科设置㊁凝练专科发展方向㊁确定专科发展任务㊁搭建专科发展平台㊁建设人才队伍㊁完善管理机制等8个方面加强专科能力建设,使专科服务能力㊁技术水平㊁质量安全和发展能力得到提高㊂未来,为进一步提升专科服务能力,还需从以下几方面努力㊂4.1实施专科能力评估,找准发展定位在专科建设呈现 内科外科化㊁外科微创化㊁微创机器化㊁影像介入化㊁诊断分子化 的发展趋势下,在上海市三级医院竞争激烈㊁专科组团式发展的背景下,找准定位对于专科建设至关重要㊂而定位的基础在于精准的评估,因此,在建立科学评估体系[6]的基础上,适时开展专科评估,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找准专科的优势㊁劣势㊁机会㊁挑战,发掘专科的相对优势,找到专科增长点,固强补弱,明确专科发展方向,进而形成专科发展策略并一以贯之地执行,最终会引导专科建设实现既定目标㊂在专科评估的过程中,要强调指标的代表性,同时,专科评估要有动态性[7],滚动式评估,闭环式管理,形成能上能下的良性发展态势㊂4.2提供高品质医疗服务,丰富发展内涵高品质的医疗服务涵盖了技术㊁服务㊁体验等多方面内容,这也是专科吸引患者的特征所在㊂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要丰富专科发展内涵㊂一要提高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治能力㊂大力发展代表国内领先㊁国际一流水平的高精尖临床诊疗技术和手术操作,围绕技术培养人才,建强团队,同时注重技术应用的质量安全与规范化管理,用技术解决患者的疑难问题,这也是专科能力提升的最终体现[8]㊂二要不断创新优化诊疗模式㊂坚持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大力推广无痛医疗㊁日间医疗㊁加速康复外科㊁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特别是肿瘤综合诊治中心的建设㊂三要不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㊂精准对接患者就医看病过程中的痛点和堵点,开展一站式服务㊁优化检查排程管理等,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增加专科对患者的粘性㊂4.3开展高水平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提升发展能级提高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是新时期专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㊂作为医疗服务供给侧最重要的一员,三级综合医院要从意识㊁氛围㊁体系㊁机制等方面推动高水平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9-10]㊂一是要建立临床需求导向的科研机制,组织专科对接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领域前沿科技,聚焦重大疾病,结合优势病种和临床需求,瞄准精准医学㊁再生医学㊁人工智能㊁抗体与疫苗工程㊁3D打印等,有效解决医学科学领域的 卡脖子 问题,推出原创新技术㊁新产品㊁新方案,使科研成果最终服务于临床;二是要完善医学创新激励机制和以应用为导向的成果评价机制,建设高水平的医药㊁医疗设备和器械的临床研究基地;三是要建设科研成果转化推广平台,将新技术㊁新产品拓展至更加广阔的医疗服务市场,实现关键技术和经济效益的双回流㊂4.4加强专科运营管理,提升发展效益专科运营为开展精细化管理㊁提质增效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是协调专科建设的重要手段[11]㊂为提升专科发展效益,医院可从院㊁科两个层面推进专科运营管理工作㊂在医院层面,可建立由质量㊁绩效㊁医务㊁医保㊁财务㊁信息㊁病案等部门共同组成的综合运营团队,结合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构建涵盖 目标管理-运营分析-绩效考核 三大模块的专科运营体系,以目标牵头,强调过程管控,与临床科主任共同制订改进方案,促进绩效提升㊂在科室层面,可建立由医院遴选的专科运营助理㊁专科财务专员和科室运营专员共同组成的运营小组,对科室医疗业绩质量㊁经济运营效率㊁医保结算盈亏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对专科内部运营各环节的组织㊁实施㊁控制等进行评价㊂通过院㊁科两个层面的专科运营管理,寻找新业务增长点,做大做强专科㊂4.5利用智慧医院建设,充分赋能专科发展大数据时代,专科发展离不开智慧医院建设的支撑㊂智慧医疗㊁智慧服务与智慧管理是智慧医院建设的核心内容[12]㊂当前,一是推进电子病历专科化和专病数据库建设㊂医院要在考虑发展需求全局的同时,结合不同专科对于信息系统的需求,建设专科化的电子病历和专病数据库,从业务流程优化㊁临床辅助决策㊁患者服务㊁数据挖掘与应用等多个方面全方位赋能专科发展;二是加强互联网医院建设,打造覆盖诊前㊁诊中㊁诊后各个环节的智慧就医平台,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三是建立专科联盟信息平台,为联盟内医院提供预约诊疗㊁双向转诊㊁病历查询㊁检查检验结果查询等服务,为基层医院提供服务与支撑,实现分级诊疗,最终建设强大的医疗网络,更好地满足患者健康需求㊂上海市某三甲综合医院专科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姜宏马磊赵英英等‘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31卷第3期(总第196期)2024年3月参考文献[1]阚全程.加强大型公立医院内涵建设的思路与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 (6):64-66.[2]黄东,张书宁,钱菊英,等.心血管内科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探索[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3,30(6):29-32.[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 2021 18号[E B/O L].(2021-06-14)[2023-08-08].h t t p s://w w w.g o v.c n/z h e n g c e/c o n t e n t/2021 -06/04/c o n t e n t_5615473.h t m.[4]国家卫生健康委. 十四五 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E B/O L].(2021-10-18)[2023-08-08].h t t p s://w w w.g o v.c n/z h e n g c e/z h e n g c e k u/2021-10/18/ 5643488/f i l e s/b4c3c635d b9743a d b f93c0a a a 553b d a e.p d f.[5]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试行)操作手册(2022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2 335号[E B/O L].(2022-09-29)[2023-08-08].h t t p s://w w w.g o v.c n/z h e n g c e/z h e n g c e k u/2022-12/23/c o n t e n t_5733223.h t m e q i d=c4d86d e90001585600000006648024c8.[6]董婷,喻丹,吴珊珊,等. 双一流 建设背景下高校附属医院学科建设探索[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22,38(7):530-534.[7]马丽春,刘鹏,应娇茜,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与竞争力提升[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7,24(1):19-22.[8]国家卫生健康委.郭燕红:以专科为抓手,全面提升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J].医师在线,2018,8(20):3.[9]景新颖,黄欣,张宁,等.北京市推进学科建设在某口腔医院的方法与实践[J].中国医院,2023,27(4):82-84.[10]黄强,吴思思,詹兰,等.以公共科研平台及临床学科研究室建设促进医院学科发展[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0,27(2):13-15.[11]谭敏,欧阳斌,赵凯,等.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医院学科体系协调发展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22,42(4):45-48.[12]郭敬鹏,冯国斌,刘艳亭.信息化视角下专科智慧医院建设策略[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22,31(9):76-80.10163收稿日期:2023-09-01修回日期:2023-12-18责任编辑:黄海凤(上接第14页)科分类,目前只应用于住院患者,门诊大量的病例尚无法纳入㊂参考文献[1]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医疗保障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 H S-D R G)细分组(1.0版)[Z].2020.[2]顾昕,吕兵,赵明,等.浙江D R G付费体系建设:国家医保改革战略的 重要窗口 [J].中国医疗保险,2021(6): 39-45.[3]邓小虹.北京D R G s系统的研究与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5:3-5.[4]刘广东,吴佳佳,曹秀堂.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院,2013,17(1):17-19.[5]郭默宁,李宪.浅析D R G s应用于医院绩效评价的基本条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11):870-873.[6]莫陶欣,王丹,杨煦,等.基于D R G肿瘤专科医院精细化管理探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8,25(2):16-19.[7]李梦滢,孙志成,唐尧,等.基于D R G的公立医院临床路径管理体系建设[J].卫生经济研究,2022,39(2):67-69.[8]姚超,石佳,刘寂华,等.与D R G s结合的临床路径管理效果评价[J].中国医院管理,2018,38(11):35-36.[9]吴镝娅,张丽华,刘艳,等.基于D R G的公立医院精细化成本管控实践探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3,30(1):39-43.[10]何琼,刘晨红.D R G支付改革形势下的医疗服务行为持续改进[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3,30(8):68-70,74.[11]安宁波,汤嘉军,付恒,等.临床重点专科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8,35(8):569-572.[12]曾慧慧,蒋荣猛,马旭东.我国单病种质量管理历史沿革及思考[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1,28(10):21-23.[13]高景宏,王琳琳,马倩倩,等.精准医疗领域大数据分析面临的挑战[J].中国医院管理,2022,42(2):60-63.[14]张钰婉,谈在祥.D R G支付背景下公立医院运营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22,42(1):49-52.[15]罗明薇,谢世伟.基于D R G的攀西地区三甲医院住院服务绩效评价研究[J].重庆医学,2020,49(12):2043-2045,2051.70126收稿日期:2023-09-22修回日期:2023-12-13责任编辑:黄海凤。
《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
![《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3ff4bc183c1ec5da51e27048.png)
新泰市人民医院关于公布《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新医院字【2015】28号关于公布《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各科室:为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促进我院医疗技术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健康需求。
经研究,确定心内科等科室为我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加以管理,特制定《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望各相关科室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1:新泰市人民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附件2:新泰市人民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领导小组附件3:新泰市人民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二O一五年七月十四日新泰市人民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我院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与管理,着力打造我院的品牌和优势,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参照国家、省临床重点专科管理规定及《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评估试点评分标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我院院级、市级和省级重点专科的建设与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的重点专科,是指在临床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整体实力较强,在本专科领域有所突破和创新,在省内同领域中具有突出优势,经建设后有望达到省内领先水平,成为我院的品牌专科。
第四条重点专科建设方针:以功能为目的实现相关专业的最优组合;以科技为先导促进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以人才为基础增强发展后劲;以信息为保障提高质量和效率;以评估为手段促进公平竞争,鼓励医院各科积极申报重点专科。
第五条重点专科管理将引入竞争机制,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第二章申报程序第六条专科设置与条件:1、专科名称以卫计委颁诊疗科目为标准。
2、建设的标准,以国家、省临床重点专科管理规定及《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评估试点评分标准》作为评估重点专科的条件和依据。
3、在临床重点专科设置规划内,根据专科发展水平和评审得分,择优设置。
4、省颁标准中未涵盖的专业,应参照有关标准进行创建。
第七条院级重点专科的确定,采取自愿申报的办法,院学术委员会评审,院委会讨论,择优确定。
关于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847a2627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37.png)
关于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成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重要环节。
为了加强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提高医生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制定本指导意见,以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二、目标和原则2.1 目标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提高医生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2.2 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人民健康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根据不同专科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推进能力建设;•坚持全面实施终身学习制度,促进医生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能力;•坚持开放合作,借鉴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国内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发展。
三、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主要措施3.1 完善培训体系建立健全临床专科医生培训体系,包括培训课程、培训机构、培训师资等方面的完善。
培训内容应覆盖临床实践技能、专业知识和沟通能力等方面,培养医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3.2 加强专科医生队伍建设通过优化职称评审制度、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等措施,吸引更多的医生从事临床专科工作。
同时,加强对专科医生的绩效考核和培训,促使其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3.3 提高临床专科医生的科研能力鼓励临床专科医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提高其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建立健全科研项目评审机制,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激励医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
3.4 加强跨学科合作推动不同专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融合发展。
建立跨学科病例讨论制度,鼓励医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提高综合诊疗水平。
3.5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的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经验。
与国际知名医院、学术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联合培训、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提高我国临床专科水平。
四、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保障措施4.1 完善政策法规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保障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顺利进行。
学习解读2023年关于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讲义
![学习解读2023年关于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b73f2e4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44.png)
关于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学习解读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7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式对外发布《关于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末,进一步夯实基础专科和平台专科的能力基础,在部分发病率高且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的专病诊疗模式和学科组织形式上有创新性突破,建设一批特色临床专科,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全流程诊疗服务。
到2030年,实现以城市为单位,针对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均有优势专科;省域内基本建成系统连续、特色鲜明、学科融合、优质高效的高水平临床专科群。
第一部分:《指导意见》的出台背景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是医院建设发展的根本任务,是医疗机构服务患者的重要基础,对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工作,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中明确提出要以满足重大疾病临床需求为导向加强临床专科建设,以专科发展带动诊疗能力和水平提升。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自“十二五”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建设思路,有序布局推进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不断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发布了《“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对临床专科能力建设作出整体性、系统性、制度性安排。
为指导各地做好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工作,构建临床专科建设发展新格局,更好服务于医院高质量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我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总结既往工作经验和地方先进做法,制定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
第二部分:《指导意见》的任务措施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工作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为核心目标,进一步强化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制度和政策保障,探索建立完善稳定的投入机制和产出考核评估机制,构建我国临床专科建设发展新格局,提高临床专科服务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更好服务于医院高质量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医院能力提升建设【48页】
![医院能力提升建设【48页】](https://img.taocdn.com/s3/m/20d89da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62.png)
□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 □脑出血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血管瘤 □IgA肾病行肾穿刺活检 □子宫腺肌病 □胎膜早破阴道分娩 □腮腺多形性腺瘤 □双耳感应神经性耳聋(人工 耳蜗植入术) □胃息肉 □过敏性紫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喉癌 □中耳胆脂瘤 □共同性斜视 □肥厚性幽门狭窄(大) □腹股沟疝
□社区获得性肺炎
□单纯2型糖尿病 □声带息肉 □慢性鼻窦炎 □大肠息肉 □慢性扁桃体炎 □毛细支气管炎 □鼻中隔偏曲 □宫颈癌(内镜手术)
(二)部分单病种平均住院日
平均住 院日
2014年平 均住院日
疾病名称
≤5 ≤6 ≤4 ≤5 ≤8 ≤8 ≤5 ≤14 ≤6
≤9
≤8 ≤5 ≤8 ≤7 ≤5 ≤6 ≤9 ≤15
6.免疫学
能够诊治的常见病种与疑难病种: 自身免疫性肝炎□ 干燥综合征□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症□ 狼疮脑病□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结缔组织病伴肺间质病变和/或肺动
脉高压□ 类风湿关节炎□ 重症血管炎□ 强直性脊柱炎□ 系统
性红斑狼疮□
能够开展的关键诊疗技术或手术: 血浆免疫吸附治疗□ 血浆置换治疗□ 血管炎DSA检
(2)加强临床薄弱专科建设。
加强近三年县域外转诊率排名靠前病种所在的 薄弱临床专科建设。
(3)加强临床核心专科建设
1. 重点 2.提升 3.控制 4.推广 5. 实现
完善发挥核心作用的一级和二级诊疗科目 外科手术、重症医学科、血液透析 医院感染 适宜的内镜微创诊疗技术 常见病多发病在县医院得到规范化诊疗
IgA肾病□
能够开展的关键诊疗技术或手术: 血液透析□ 肾小球滤过功能□ 血液灌流□ 尿红细
胞形态学□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 尿蛋白定量分析□ 血液
医院能力提升项目实施方案
![医院能力提升项目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5c5e5c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c7.png)
医院能力提升项目实施方案以科室为单位开展专科护理继续教育,培养具有专业才能的护士。
下面是有医院科室培训计划实施方案,欢迎参阅。
为不断提高全院职工的整体素质,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需求,我院将制定多种形式的职工培训计划。
具体安排如下:一、管理人员培训1、院级领导:安排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学习班,学习政治理论、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注重培养和提高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计划每年参加一次培训,每三年进行一次较系统的学习提高。
2、中层干部:轮流精心安排出席有关部门非政府的学习班或深造,自学专业知识和管理科学知识,培育和提升干部的综合管理能力。
每年对全院中层干部展开1-2次的分散培训,内容主要为管理职能、管理技能、管理素质的进一步加强。
对每一位崭新干部供职前,展开上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为廉政教育、素质教育、管理科学知识和安全意识教育。
二、安全医疗和医疗法规教育安全医疗教育就是现代医院管理的关键内容。
融合医院实际情况,医院将稳步对医务人员展开相同形式、相同层面及相同建议的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和法律科学知识教育,拟将应邀法律界有关人士去本院展开医疗事故处置案例分析及医政讲座每年1-2次,并使医务人员全面认知、精确把握住有关医疗法规和崭新法律科学知识,更好地适应环境社会发展的建议。
三、上岗培训和低年资医师的业务考核进一步健全崭新职工为期5天的上岗前教育,建议培训率为达至100%,培训后统一参加考试,考试成绩超过60分后以上为合格,合格率须达至100%。
进一步健全为期5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对崭新毕业住院医师推行2年的基础学科吕埃县和3年的12小时领院制,医院将不定期检查继续执行情况,有关结果与该医生奖金、晋升晋级及最终定科挂勾。
对高年资医师重点狠抓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提升课堂教学操作能力,每年举办1-2次的“三基”考试、英语考试和临床技能测试,对成绩不合格者将在局域网发布并呈报院考核小组。
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稳步按省卫生厅制定的《浙江省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实行细则》继续执行,秉持以课堂教学居多、技能居多、自学居多、业余居多的培训原则,其中理论自学具体内容的教学任务由市继教中心分担,临床实践考核由科主任招集主治医师、护士长及低年资住院医师共同组成考核组,对本科室吕埃县完结的医师在医德医风、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专业文献写作掌控能力和工作量顺利完成情况做出实事求是的考核、评分,考核实行无记名评分方法,并将成绩及时插入培训手册,做出科室鉴别意见,经科主任亲笔签名后,按规定递交科教科核实盖章。
全市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
![全市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9ffd117c1cfad6185fa75b.png)
全市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黑河市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巩固“三好一满意”、“抗菌药物专项整治”“以‘三基三严’为重点的岗位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成果,加强医院服务质量管理,提高诊疗技术水平,合理控制医药费用,强化服务效率,优化就医环境,扎实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黑河市卫生局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
为确保此项活动规范、有效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落脚点,着力提高诊疗技术水平,积极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促进医院依法执业,创新服务,使医疗服务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社会,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二、活动范围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三、工作目标通过提高诊疗技术水平,优化服务流程,加强质量管理,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实现“两个提升、两个改善、一个满意”的工作目标,即:诊疗技术水平、医疗服务质量有效提升、医患和谐关系、医疗就医环境明显改善,努力创建群众满意医院。
四、活动内容(一)提高业务技能,强化学科建设,着力提升诊疗水平1、不断强化领导班子对新时期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始终保持政治上坚定、专业上精湛。
要积极参加医院院长职业化培训,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医院发展的工作思路,转化为提升医院诊疗水平的方法措施,切实增强核心竞争能力,争创县域优秀医疗品牌。
2、继续开展以“三基三严”为重点的岗位大练兵大比武活动。
深入开展临床基本技能、医疗护理技术操作演练、医疗文书书写、科研成果展评等为内容的岗位练兵活动,科学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培训内容,强化培训措施,落实培训任务,确保培训质量,切实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技能,确保90%的常见病、多发病和部分疑难重症能够在在县域内得到救治。
3、积极开展医疗新技术引进工作。
XX县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
![XX县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153036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6c.png)
XX县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
(2023-2025年)
为进一步提升我县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医疗核心竞争力,促进医疗质量同质化发展,建设高水平医疗服务体系 ,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目标
按照“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往前带、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均衡建、市(县)级临床重点专科有序跟”的建设原则,实 现重大疾病诊疗水平和疑难危重患者救治能力进一步提升,突发群体重大疾病的防控及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优质 医疗资源总量进一步增加,优质医疗资源分布更加均衡。
附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遴选指标体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件 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遴选指标体系
二、建设计划
(一)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以县三级医院为基础,支持传染病、儿科、精神科、麻醉科、康复医学科 等临床专科,病理科、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专科平台,有一定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专科争创省级临床重点 专科。
(二)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以县三级医院为基础,支持有特色诊疗技术的专科发展,支持县级医院发 展推广内镜介入等微创手术相关专科,支持传染病、肿瘤科、心内科、胸外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急诊医学科 、儿科、康复医学科、精神科等专科建设,争创市级临床重点专科。
(二)优化医疗服务管理模式。积极吸纳先进的诊疗理念,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建立专病 联合诊治的有效模式,研究推广多学科诊疗(MDT)、快速康复、中西医结合等新诊疗模式。积极推动智慧医疗体 系建设,加强人工智能、传感技术在医疗行业的探索实践。推广“互联网+”医疗服务新模式,争取在新医学材料应用 、计算机智能辅助诊疗、远程医疗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建设周期为3年。项目建设期末,县卫生健康局将对照项目建设方案对县级临床重点 专科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评估,评估采用客观数据和现场核查相结合的方式,客观数据重点评估医疗服务质量、医疗 服务能力、医疗服务效率等专科能力和绩效情况,现场抽核重点评估医院管理、项目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情况, 评估合格的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将上报市卫生健康委,由市卫生健康委对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进行抽 查复核。
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泸州市建设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
![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泸州市建设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8e256e4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7e.png)
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泸州市建设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4.05.24•【字号】泸市府办发〔2024〕22号•【施行日期】2024.05.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泸州市建设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泸市府办发〔2024〕22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级各有关部门(单位):现将《泸州市建设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4年5月24日泸州市建设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历次全会、市委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坚持预防为主和中西医并重,以建设区域医药健康中心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法治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为引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发展,加快建设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公平可及、方便可负担的高品质医疗卫生服务。
到2025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公平性和便利性显著提升。
到2035年,形成与群众健康需求相匹配的体系完整、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连续协同、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保持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具体工作任务(一)实施医疗卫生能力现代化行动。
1.提高公共卫生专业服务能力。
争创省区域公共卫生中心。
加强疾控中心能力建设,以市、县两级疾控机构等级创建为抓手,泸县、合江县疾控中心创建三级乙等疾控机构,龙马潭区疾控中心创建二级甲等疾控机构。
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工作推进情况(分条目列明)
![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工作推进情况(分条目列明)](https://img.taocdn.com/s3/m/db1c8c24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eb.png)
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工作推进情况(分条目列明)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工作推进情况1. 简介在医疗行业中,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是指在不同专科领域中,提升医务人员在临床诊疗、学术研究、教学培养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从而提高临床医生的整体水平和医疗服务的质量。
目前,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工作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得到了有效推进。
2. 政策法规支持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来支持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工作。
例如《关于加强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的颁布,为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工作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和保障。
3. 专业培训机制为了加强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工作,各医疗机构和医学教育机构建立了更加完善的专业培训机制。
医生们可以通过参加各种专业培训班、学术会议、临床经验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在临床医疗领域的专业能力。
4. 学术研究与科研项目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工作也与学术研究和科研项目密切相关。
通过参与临床科研项目,医生们可以将最新的学术成果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提升自己在临床诊疗、医学研究方面的能力。
5. 专家团队建设为了推进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工作,各医疗机构还积极加强专家团队的建设。
通过引进国内外顶尖的医学专家、定期开展专家讲座和学术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医院临床诊疗水平和学科建设水平。
结语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工作的推进离不开政策法规的支持、专业培训机制的健全、学术研究与科研项目的支持以及专家团队的建设。
只有不断提升医务人员在临床诊疗、学术研究和教学培养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入推进,相信我国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工作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6. 国际合作与交流除了加强国内专科能力建设工作,我国医疗机构也积极与国际医疗机构展开合作与交流,以吸收国际先进的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经验和理念。
这种国际交流不仅可以帮助我国医务人员开阔视野,还可以促进我国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工作不断与国际接轨。
市人民医院2018年提升专科服务能力工作计划
![市人民医院2018年提升专科服务能力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7cda37f2dd36a32d7275813c.png)
**市人民医院2018年提升专科服务能力建设工作计划为加强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根据《**市人民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提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制定2018年工作计划如下:一、重点科室建设1、完善重症医学科和急诊科独立建制,配齐人员及设备。
2、建立康复医学科病房,设置10张床位,增加1名医生,配备4-5名护士,形成较为规范的康复病房。
3、完成血液透析中心、新生儿重症病房的建设,争取能够于2018年8月投入使用。
4、完成检验科和影像科搬迁工作,力争完成临床检验中心和影像中心建设。
5、螺旋CT、DSA、磁共振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许可证取于2018年上半年办理完成,下半年完成设备招投标工作,力争2018年年底能够安装投入使用。
二、加强人才培养2018年选送2-4名专业技术人员到三级医院进修,参加省内外相关专业诊疗技术培训。
优先选派急需关键薄弱学科骨干参加培训。
三、提升技术水平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四、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落实医疗管理核心制度院科两级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控制、评估和监测,实施医疗服务全过程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临床科室认真落实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分级护理、会诊、值班和交接班、疑难病例讨论、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查对、手术安全核查、手术分级管理、危急值报告、病历书写与病历管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临床用血审核等医疗管理核心制度。
五、加强医疗安全风险管理树立医疗安全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医疗风险防范机制,有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领导组织和主管部门,并充分发挥作用;建立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和预警制度,定期分析医疗安全风险,及时反馈临床科室;落实患者安全目标,细化到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责任到人。
六、规范诊疗服务加强临床路径管理,继续完善医院现有的临床路径管理,2018年规范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出院人数占总出院人数的10%。
七、对口帮扶继续做好对口帮扶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口帮扶工作,进一步推进双向转诊制度的落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人民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提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0年)
为加强医院综合能力建设,根据《福建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福建省县级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提升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闽卫医政函﹝2018﹞146号)精神及市、区卫计主管部门部署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
通过实施医院专科能力提升建设,进一步落实《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和《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国卫办医发﹝2016﹞122号),提升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到2020年,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达到《推荐标准》要求,争取2-4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
二、建设内容
按照《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要求,在现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精神科、感染性疾病科、急诊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病理科、职业病科等一级诊疗科目的基础上,根据医院的功能定位、服务人口和实际需求,逐步开设独立的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普通外科、神经外科、骨科、妇科、产科、泌尿外科等二级诊疗科目。
重点加强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急诊医学科等五大临床核心专科和精神科、康
复医学科、新生儿科、重症医学科、血液透析科等五大临床薄弱学科。
加强手术室建设,按国家标准建设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
(一)加强人才建设。
积极培养或引进医院急需关键薄弱学科带头人,根据学科特点和要求,每个学科建立一支独立的学科团队,培养4-5名业务骨干。
每年选送2-4名专业技术人员到三级医院进修,参加省内外相关专业诊疗技术培训。
优先选派急需关键薄弱学科骨干参加培训。
(二)完善设施设备。
根据《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结合临床需求,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配齐配足医院病区病房基本设备设施以及专科设备。
至2020年,医院购置64排螺旋CT一台、1.5T磁共振1台、DSA1台,新增彩超2台、C臂机、关节镜、呼吸机等设备。
(三)提升技术水平。
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重点提升微创手术、复杂疾病诊断及三级医院下转患者接续治疗等3个方面能力。
(四)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落实医疗管理核心制度。
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有明确的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领导组织和主管部门,并充分发挥作用;院科两级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控制、评估和监测,实施医疗服务全过程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临床科室认真落实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分级护理、会诊、值班和交接班、疑难病例讨论、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查对、手术安全核查、手术分级管理、危急值报告、病历书写与病历管理、抗
菌药物分级管理、临床用血审核等医疗管理核心制度。
(五)加强医疗安全风险管理。
树立医疗安全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医疗风险防范机制,有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领导组织和主管部门,并充分发挥作用;建立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和预警制度,定期分析医疗安全风险,及时反馈临床科室;落实患者安全目标,细化到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责任到人。
(六)规范诊疗服务。
加强临床路径管理,继续完善医院现有的临床路径管理,2018年规范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出院人数占总出院人数的10%,2019年达到35%,2020年达到50%以上。
积极与基层卫生院和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分级诊疗工作。
四、工作措施
1、成立提升专科服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相关制度及工作计划,检查监督各项工作完成情况,组成人员如下: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制订提升专科服务能力工作计划,按计划逐步完成提升专科服务能力工作。
3、对于重点提升的专科给予经费上的保障,优先配备所需的设备及设施,同时在年终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升上予以倾斜。
五、实施步骤
(一)计划阶段(2018年4月-5月底)
根据《福建省县级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提升建设工作方案》,对照《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查找医院的差距和缺项,组织有关职能科室、临床科室负责人,制定本院专科能力提升建设实施方案及年度工作计划。
(二)实施阶段(2018年6月-2020年5月)。
1、2018年6月—2018年12月:完善重症医学科和急诊科独立建制,建立康复医学科病房,设置10张床位,配齐人员及设备。
完成血液透析中心、新生儿重症病房的建设。
2、2019年1月—2019年12月:完成病理中心、临床检验中心及影像中心建设。
按照标准完成脑卒中中心建设。
3、2019年6月—2020年5月:在一级诊疗科目的基础上,根据医院的功能定位、服务人口和实际需求,开设独立的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普通外科、骨科等二级诊疗科目。
(三)考核评估(2020年6月-10月)。
2020年6月30日前,对照《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对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进行全面自评,并形成自评报告提交上级卫计主管部门,接受卫计主管部门验收评估。
五、工作要求
1、院提升专科服务能力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明确工作重点,组织分工,安排部署相关工作。
2、各有关职能科室要根据《实施方案》对相关专科进行重点管理,检查、督促各项工作完成情况,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市人民医院 2018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