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1840-1949
高三复习专题《中国近代化的历程(1840—1949)》全面版共17页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塞·约翰逊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高三复习专题《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
(1840—1949)》全面版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但是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为自己编织一个笼子,然后把自己关在里面。——博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二轮复习时间通史整合资料(中国近代史)
二轮复习时间通史整合资料(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1840——1949)中国近代化(现代化)概况:一、含义: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二、中国近代化的两大历史任务:①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前提基础),②社会的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目的、要求)。
三、中国经济近代化(重大历史事件):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等。
经济近代化,即从封建自然经济走向工业化。
在生产力上:从手工生产向大机器生产过渡;在生产关系上,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
五、中国政治近代化(重大历史事件):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1949年《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建国初三大政治民主制度、“文革”期间严重破坏、新时期民主政治重大发展等。
政治近代化的主要内容是实现民主化和法制化,主要是实现政治民主化,由封建专制发展到民主政治。
六、中国思想观念近代化的重大历程:(1)中国近代各阶级或阶级派别所在时代、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实践、作用与局限(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农民阶级洪秀全、洪仁玕,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无产阶级中共)。
(2)中国思想近代化特征:①与救亡图存紧密结合;②认识不断深化(从器物制度思想文化);③道路选择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由走别人路到走自己路);④体现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七、中国社会生活近代化:原因、特点、实质、影响、变化的表现、趋势。
1.原因:根本原因:的冲击。
政治:的推动,的推动,改革的影响。
思想:传播。
经济:和的发展2.特点:⑴与向有关。
⑵地域差距大、不平衡性(农村—城市,沿海—内地)⑶虽变化,但始终保持特色。
⑷中西合璧,土洋并存⑸变化随民主进程而不断加深3.实质:碰撞、融合。
4.趋势:封闭—开放、被动—主动、封建传统—近代化5.影响:⑴政治:有利于中国革命斗争的开展,促进的发展。
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复习提纲
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复习提纲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结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任务:反帝反封建分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1、原因:直接原因是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保护鸦片贸易。
根本原因是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结果:清政府失败,中英在南京签订《南京条约》(1)时间:1842年(2)主要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率,须同英国商定。
3)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3 、影响: 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的漩涡。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是最主要的矛盾;中国人民要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
中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促进了爱国知识分子的觉醒,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4 、向西方学习:魏源和《海国图志》,根据林则徐的《四洲志》等资料编写,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用来抵抗外国的侵略)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
影响:对开阔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起了积极作用。
二、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爆发的背景:①日本为吞并朝鲜,侵略中国,实现其“大陆政策”而蓄意发动。
②西方列强对日本的侵略采取默许或纵容态度。
③朝鲜东学党起义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契机。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1840——1949)总复习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1839 虎门销烟
1840——1842 鸦片战争
1842 《南京条约》1851——1864 太平天国运动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9世纪60——90年代(1860——1890)洋务运动1875—19世纪80年代收复新疆1864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84 设立行省
1894——1895 中日甲午战争1895 《马关条约》
1898.6 戊戌变法,9月失败1900——1901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 《辛丑条约》
1904 兴中会
1905.8 同盟会成立,废科举1911.10.10 武昌起义
1912元旦中华民国建立
1915 新文化运动
1919.5.4 五四运动
1921 中国共产党成立1924国共合作
1927.8.1南昌起义
1928.4井冈山会师,新四军建立1931.9.8九一八事变
1934.10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开始长征1935.1遵义会议
1935.10长征结束
1935.12西安事变
1937.7.7 卢沟桥事变
1945.7 七大
1945.8.15 日本投降
1945.9.2 正式签字
1945.10.10《双十协定》
1946.6 全面内战
1947.6.30 挺进大别山
1948.9——1949.1 三大战役1949.3 七届二中全会
1949.4.21 渡江战役
1949.4.23 解放南京
1949.9.21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9.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中国近代史(1840————1949)鸦片战争爆发新中国成立前夕一.概况:1.中国近代史1840—1919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49) 1919—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革命任务:反侵略反封建4.知识线索:西方列强侵华中国各阶级、阶层的反抗斗争和近代化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一.鸦片战争(1840---1842)——中国近代史开端1.背景:①国际局势:中:封建制度衰落外: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发展——英成为最强大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市场,掠夺原料(根本原因)②鸦片输入危害: 白银外流, 加剧中国贫弱.③禁烟运动代表:林则徐(道光年间)——民族英雄(直接原因)措施:缉拿烟贩并强迫外商交出鸦片虎门销烟—是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反侵略的伟大胜利2.结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①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中国领土主权②赔款2100万元——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开勒索赔款恶例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便利列强经济侵略,门户洞开(闭关政策被打破)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破坏关税自主权(此款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3.影响:①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中国历史转折点社会性质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矛盾变化:外国资本主义——中华民族(民族矛盾是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人民大众(阶级矛盾)革命任务变化:反侵略反封建(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领域变化: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海国图志》)②将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使中国经济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2、沙俄获益最多:150多万km2 《瑷珲条约》、《北京条约》3、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击毙华尔,打击了列强的侵略气焰4、影响: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三.收复新疆1.背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侵略加剧,造成边疆危机阿古柏入侵新疆,建伪政权,英俄支持沙俄侵占伊犁地区2.经过: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塞防、海防并重)19世纪70年代中期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签约,又收复伊犁3.结果:收复新疆,粉碎英俄分裂新疆的阴谋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附:新疆与中央政权的关系西汉: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高考文综历史二轮复习知识点:中国近代史阶段分期
中国近代史(1840—1949)二轮复习高考选择题考查:28、29、30题★中国近代史的阶段分期:1、按照中国革命的性质划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1840-1894:近代前期中国的沉沦与转型;(2)1894-1919: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3)1919-194: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2、按照政权更迭顺序划分:(1)晚晴时期:1840—1912,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近代中国的动荡与转折;(3)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近代中国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一、晚清时期(1840—1912)一、时空坐标二、阶段特征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2年清帝退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确立时期,也是中国社会在屈辱中走向近代化的时期,处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政治上:(1)列强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方列强先后发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一系列侵华战争,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不断抗争与探索: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抗争:鸦片战争中广州三元里抗英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海战、《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甲午战后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义和团运动。
探索: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资政新篇》(1859)、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民族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地主阶级清末新政、民族资产阶级辛亥革命;(3)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晚清统治结束。
2.经济上:经济结构发生变动:(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2)出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逐渐沦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外企,在华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资本输出);(3)洋务运动创办大量近代企业,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4)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5)“实业救国”思潮的产生与发展。
二轮复习之中国近现代史
①民族资本主义 ①资产阶级维新
对 思想(早期维 帝 新—康梁) 国 ②资产阶级革命 主 思想(三民主义)义 ③新文化运动 抱 (民主与科学) 有 ④“实业救国” 幻 ⑤社会生活:西 想 方化程度加深, 对传统抨击猛烈
总况: 两半程度大大加深至形成;两大矛盾汇流;近代化推进
同时期的西方: 二工后,垄断组织出现,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和与中日邦交正常化
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经 ②文革对国民经济的破坏; 济 ③社会生活的政治色彩强烈,生活必需品
主要按计划供应
①毛泽东思想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思想 《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文化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②科技成就:“两弹一星”、杂交水稻
第三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振与辉煌(1978年至今)
总况: 从全民族抗战,国际援助到中国人民推翻美支持的蒋介石集团
同时期的西方: 从反法西斯战争到雅尔塔体制
经
1、抗战时期:
济 2、国统区:经济崩溃
思
想
日占区:殖民掠夺,以战养 背景: 战
1、抗战(持久
战)
国统区:遭破坏,战时经济; 美在华势力强大 民族工业内迁(影响)
中共根据地:抗日根据地建 官僚资本膨胀 设(减租减息运动) 2、内战时期: 解放区:土改(反封建, “耕者有其田”
反帝反封建 文明转型
走向近代化 融入世界
关于近代史复习的分期: 一、19世纪40至70年代:外敌入侵、近代化起步 二、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民族危机深化、近代化推进 三、1919至1927:救国道路的新探索 四、1927至1936:由两党对抗转向抵御外侮 五、1937至1949:中国人民的浴血新生
2013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整合及特征 全部知识点
内容总论 1、近代中华民族在列强侵略的屈辱中,在 世界潮流的刺激下,为挽救民族危亡,向西 方学习。前80年(1840~1919)以发展资本 主义经济、追求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为主要内 容,后30年(1919~1949)又增加新的内涵, 即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要实 现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任务,必须解决两大问 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前提、基 础),二是社会的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目 的、要求)
革命史观
现代化(近代化)史观
丁说: “他是中西方文明合璧的产物 。
社会史观
例:对中国近代开放通商口岸的评价: ①革命史观: 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 使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是列强殖民侵略的重要标志。 ②现代化史观: 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中国近代工 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了经济的现代化。 ③整体史观: 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尽管是被动的,却 是客观事实),使中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 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文明史史观: 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 最早接受西方民主思想,也是中国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转向工 业文明的地方。 ⑤社会史观: 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 方,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 变化,产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
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
一个形态
两个时期 两对矛盾
两大任务 四条线索
一个形态——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鸦片战争爆发——
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①清朝后期(1840-1912) ②北洋军阀统治(1912-1928) ③南京国民政府统治(1927-1949)
两个时期——
高考复习中国近代史阶段特征(1840-1949年)
中国近代史阶段特征(1840~1949年)编辑者:李洁雄第一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1840-1860年)【阶段特征】从1840年至1860年,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其阶段特征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反映在中国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
(1)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渐强,中国开始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
(2)政治上: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很多主权丧失;矛盾聚合促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爆发。
(3)思想上:“新思潮”的萌发,中国人对西方有了新认识【基本线索】19世纪前期,中国封建社会已走到穷途末路,清王朝统治集团反动腐朽;而同一时期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资本主义已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为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凭借船坚炮利敲开中国长期闭关的国门。
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这些条约的内容基本上反映了世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列强对外掠夺以商品输出为特点,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并成为它的附庸,也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为了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1856年英法两国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如果说鸦片战争主要冲击的是沿海地区的话,那么第二次鸦片战争冲击到中国社会的中枢。
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深入,使清朝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从而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等农民运动的爆发。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同时还反映出了社会性质剧变的新趋势,具有以往农民起义所不曾有过的新特点;太平天国的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道路,担负起了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
但是由于作为小生产者的农民阶级无法克服其阶级局限性,再加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终于以失败告终。
高考二轮复习之中国近代史
5、小农经济的瓦解
• 1、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主要原 因);商品经济的发展。
• 2、过程:
• 3、表现:①传统的手工业遭到严重的打击,尤其是棉纺织业;
•
②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开始受国际市场影响;
•
③对华贸易的洋行增加,买办阶层出现;
•
④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 4、影响:①促进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 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程度。
•
②使中国外交从朝贡外交转向近代外交,
•
③不平等条约体系使中国政府有了谈判意识和条约意识。
8、西学东渐的表现、特点与影响
• 表现 • 第一次高潮 明万历年间耶稣会传教士传入大量科学技 术 当时中国一些士大夫及皇帝接受了科
学技术知识 但在思 想上基本没有受到影响 • 第二次高潮 19世纪中叶前后两次鸦片战争的刺激 洋务 运动的兴起 也促使西方的科学技术再一
• 3、晚清统治阶级内部满汉力量对比变化——汉族官僚势力扩大
• 1)原因:
•
①汉族地主武装成为对抗太平军的主力,并得到外国列强
的支持。
•
②满族官僚、贵族、八旗军堕落,慈禧太后为巩固统治倚
重汉族官僚。
• 2)表现:
•
①掌握武装,形成独立军事体系。其中曾国藩的湘军、
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在汉族地主武装中势力最大。
• 2.不平等条约体系:
•
(1)内涵: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所确立的西方列强在华特权制度的总称。
•
(2)特点:西方列强通过战争手段凭借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享有各种特权,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深渊。
2021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1840——1949)第一次鸦片战争
课题:中国近代史(1840——1949)——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学:时间:背景:政治:鸦片战争经过:结果:性质:影响:时间:根本:原因:直接:太平天国运动经过:结果:性质:影响:专题1:鸦片战争前后,东西方在政治、经济、思想、科技、外交、军备等方面的对比。
专题2:《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对比。
★规律启示(1)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封建制度不敌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因此得出教训: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经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及影响:核心:向西方学习林则徐地主阶级(抵抗派):思想:新思想萌发代表人物:魏源农民阶级:洪仁玕衣:食:社会生活:住:行:传媒:思:◆中国近代史: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包括旧民族主义革命(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两大历史阶段。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革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抗争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不同时期这两对矛盾有不同的表现,主要是不同时期主次的不同。
革命任务:双重任务,反封建反侵略。
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本课阶段特征】这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旧式农民战争时期。
基本历史特征: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即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要通过中外各方面对比分析巨变原因。
经济:列强对华进行商品输出,外资企业出现。
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复习提纲(1)
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复习提纲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结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矛: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任务:反帝反封建分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一、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一)、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鸦片战争:背景:①清王朝闭关自守,统治日益衰落。
②17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在西欧逐步建立并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尤其是英国在19世纪前半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为争夺更广阔的世界市场而疯狂扩张。
③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英国走私鸦片导致了中国的禁烟运动。
英国以中国禁烟为借口,发动战争。
经过:①1840年6月,英国舰队对中国进行侵略,战争爆发。
②1842年8月,英国军舰侵入南京下关江面,战争结束。
结果:中国战败,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允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等。
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美国1844年胁迫清政府签订了《望厦条约》,法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了《黄埔条约》。
影响:中国社会的性质由封建社会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中国人民从此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第二次鸦片战争:背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列强为了扩大在华利益,进一步提出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遭拒绝。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复习资料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复习资料第⼀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民的抗争1、中国是怎样⼀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A、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1856-1860年,英法发动第⼆次鸦⽚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北京条约》,进⼀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1894-1895年,⽇本发动甲午中⽇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D、1900-1901年,⼋国联军侵华,中国战败,签订《⾟丑条约》,清政府完全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民的抗争典型:(他们都是民族英雄)A、1839年6⽉,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图),表明了中国⼈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
B、在甲午中⽇战争中,邓世昌⾎战黄海,壮烈殉国。
3、中国近代史上第⼀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42年)主要内容及其影响:①中国割让⾹港岛给英国。
——破坏了中国的领⼟主权②赔款2100万银元。
——加重了中国⼈民的负担③开放⼴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岸。
——使东南沿海门户洞开,也更便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④英商进出⼝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4、鸦⽚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三个变化⼀个标志):①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社会主要⽭盾的变化:战前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盾,战后则是资本主义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盾。
③中国⼈民的⾰命任务的变化:既要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要反对本国封建统治。
④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和旧民主主义⾰命的开端。
5、第⼆次鸦⽚战争(1856-1860年)A、1860年,英法联军⽕烧圆明园。
B、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我国北⽅150多万平⽅公⾥的领⼟,是近代侵占中国领⼟最多的国家。
高中历史复习 中国近代简表1840-1949
②中国人民同帝义矛盾尖锐,后又逐步演变为人民与帝义支持的清府的矛盾;
③民族资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革命逐步进入完全意义的资级民主革命时期;
④以辛亥革命为标志,中国近代化取得长足发展(民族资义初步发展,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结束,资级共和国建立,
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简表(1)——晚清时期
a中英、中法、中美、中俄《天津条约》(58)
b中俄《瑷珲条约》(58)
c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1860)
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
勒索赔款
控制关税
倾销商品
(为主)
掠夺原料
贩卖华工
开办企业
建立教堂
自由传教
a.镇压天国
b.暂时支持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
创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③列强在继续商品输出的同时加紧进行资本输出,并力图瓜分世界。
①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
至
1895年
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年
甲午战争之后:
中日《马关条约》1895
割地:辽东、台、澎
赔款:白银2亿两;
开口:沙、渝、苏、杭
特权:设厂,免税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辛丑条约》(1901年)
赔款:4.9亿;9.8亿
b.农民阶级掀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c.4、5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诞生;
d.6、7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诞生。
地主阶级:
a.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b.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
高三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1840-1949
中国近代史· 政治部分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 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 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 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 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 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 “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南京条 约》
割地 香港岛
赔款 2100万银元 《马关条约》 辽东、台湾及附 属岛屿,澎湖列岛
影响程度变化
国土进一步沦丧,刺激了列强瓜 分中国的野心
2亿两白银
沙市、重庆、苏州 、杭州
赔款数更大,举借外债便利列强控 制中国经济命脉 列强侵略势力越深入内地 严重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广、厦、福 开埠 、 宁、上 设厂 协定关税
现代性虽产生于“西方”,却不等于“西方”。在某种程度上 说,西方与非西方都是现代性的载体,是现代性由先而后的历史 展现过程——1840年,由英国挑起中英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在 暴力、屈辱和反抗中开始了“现代性追求”的历史过程。 ——雷颐《面对现代性挑战》
“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而是被轰出中世纪的。” ——陈旭麓
《天津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进一步影响和操纵清朝统治核心干涉内政。
②增开南京、镇江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使列强侵略势力从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到沿海各省, 并延伸内地。
③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取得内河航运权,便于向长江内地倾销商品。
2022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1840——1949)国民大革命
课题:中国近代史(1840——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国民大革命(1924—1927)学:
政治:北洋军阀(1912—1928)的黑暗专制统治
时间:
中共:
背景
国民党:
时间:
标志:国民党一大内容:
意义:国民大革命时间:
目的:
经过:北伐
目标:
结果:
标志:
结果:
原因:
意义:
教训:
经济:多种经济结构并存,自然经济占主导,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继续发展。
提出:
思想:新三民主义内容:
意义:
问题1:国共合作的基础是什么?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完全一致吗?
问题2: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
时间:
背景:毛泽东思想的发端
著作:
内容:
衣食住行:
]
航空业:
社会生活的变迁:
报刊业:
影视业:用:见练习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中国 的影响
开始沦为 “双半社会” 进一步沦为 “双半社会” 大大加深 “双半社会” 完全沦为 “双半社会”
第一次; 自尊自信; 国际地位
日本 八国
进入帝国 主义国家
经济危机打击
日本
不平等条 约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签订 时间
1842年 1858年 1860年 1895年 1901年
割地
香港岛
五 四 爱 国 运 动
经 过
意 义
2、 《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一般考查以下知识: 是否反映农民阶级的愿望?为什么无法实施?《资》的进 步性在哪里?太平天国“新”在哪些方面?
3、关于辛亥革命的所有知识。 包含:背景、经过、影响、《临时约法》等
4、五四运动反映的精神。
精神:爱国、民主科学、追求真理、勇于解放
1919年
黄金时期 初步发展 迅速萧条
1936年
显著发展 走向萎缩
1912年
产生
1895年
1927年
1949年 1956年
社会主义改造
19C70年代前后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示意图
时间
“一战”期间
进一步发展
19世纪六七十年 代 19世纪末
思想:民主共和、实 业救国、民主与科学、 马克思主义
政治:1、资产阶级壮大,导致新文化运动。
二轮通史复习
沉沦与上升
(1840-1919的中国)
含:必修一第四、五单元(政治部分) 必修二第二单元(经济部分)
必修三第五单元(思想部分“西学东渐”)
近代中国的U字形历史进程
近代中国社会“从发展趋势看,存在着两个互相矛盾而又互 相连接、互相制约的过程,一个是从独立国变为半殖民地(半 独立)并向殖民地演化的过程,一个是从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 (半资本主义)并向资本主义演化的过程。……前者是个向下 沉沦的过程,后者则是个向上发展的过程。 ——李时岳:《近代史新论》,1993年
思想: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思想解放 近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火线) 时间:1919.5.4 中心:北京——上海 主力:学生——工人阶级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结果:初步胜利 表现 性质: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 地位: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过渡的转折点 精神:爱国、民主科学、追求真理、勇于解放
背景:(世界上)世界走向工业文明、(政治上)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经济上)小农 经济开始 解体、(思想上)传统的夷夏观念动摇。 目的:拯救清王朝 措施: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 、近代海军、派遣留学生、创办新式学校。
评价 积极作用:
(1)标志中国近代化历程的起步。 (2)加速自然经济的瓦解,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的产生。 (3)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 (4)培养了一批人才,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列强侵华战争”容易混乱与忘记的知识 3、不要弄乱四场战争的时间 甲午战争是1894—1895年,即19世纪末;八国联军侵华是 1900-1901年,即20世纪初。
例: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 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八国联军侵华 4、一鸦二鸦片适逢第一次工业革命,列强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 甲午、八国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列强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 注意:不要以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没有资本输出,只有 不多而已。商品输出指输出工业品,如洋布、洋油、洋灯等;资本输出指在 华设工厂、开矿山、修铁路等。
赔款
2100万 银元 英法军费英商 损失
开放通 商口岸
五口 十口 一口 四口
其他
协定关税 公使驻京 天约有效 开设工厂
九龙司 地方一区 辽东、澎湖、 台湾
各增至800万 两 2亿两 白银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4.5亿两 9.8亿两
东交民巷 “洋人朝廷”
1、对1840-1901列强侵华战争的认识
1、起因
2、发动者
历史观(革命史观 3、列强侵华目的
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程度密切相关 由一国到多国
全球史观 现代化史观 文明史观 打开中国市场,获取最大经济利益
政治、经济、军事、文化
4、侵华表现 5、侵华阶段特征 6、结果、性质 7、侵华影响
工业革命后:主要侵略手段:经济商品输出为主、军事侵略 二次工业革命后:向帝国主义的过渡。主要侵略手段:经济-资本输出为主;政治-瓜分中 国—以华治华
1840年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两种相互矛盾的趋向: 从遭受列强侵略的角度说是向下沉沦,从接受资本主义先进文化 而开始走向现代化的角度说,是取得了进步。……在列强殖民侵 略的刺激下,中国社会也存在着不断走向进步、走向现代化的一 面。 ——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2003年
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明显地呈U字形进程。近代中国历史 的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 后期(民国时期) ,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和“上升” 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1920年) ,就是“沉沦”的谷底时 期,也就是“上升”的起始时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 期。
现代性虽产生于“西方”,却不等于“西方”。在某种程度上 说,西方与非西方都是现代性的载体,是现代性由先而后的历史 展现过程——1840年,由英国挑起中英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在 暴力、屈辱和反抗中开始了“现代性追求”的历史过程。 ——雷颐《面对现代性挑战》
“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而是被轰出中世纪的。” ——陈旭麓
仿效共和制 但实行责任内阁制
四、如何认识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1、成功(历史意义) ①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
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
②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③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失败 表现: ①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1840至1919年左右中国军民抗争探索——“上升”
地主阶级 林则徐、魏源;洋务运动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 群众性爱国 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农民阶级的探索历程
太平天国运动 背景 概况
纲领或口号 性质
义和团运动
民族矛盾激化
阶级矛盾激化
《天》《资》
反封建反侵略
②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窃取了。
失败的原因:主观: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低,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客观 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政治民主化、法制化 经济工业化 思想解放:民主共和的 观念入人心 社会生活上:移风易俗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五四运动 远因:北洋政府欺内媚外、日本加紧侵华
原 因
工业文明对中国冲击之一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鸦片战争后,新变化: ①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主要表现在耕织分离、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许多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②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与商品市场。
冲击之二:近代化的起步--------洋务运动
扶清灭洋
反帝爱国
作用 失败原因 启示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阶级无法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天朝田亩制度》
不 同 点 内 容 绝对平均主义
空想性和落后性,违背历史发展规律 体现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 度的愿望
《资政新篇》
发展资本主义
顺应历史潮流。 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是先进中国人最早 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局限性:
(4)地主阶级的(中体西用),导 致了它的失败 。
冲击之三:民族资本主义的出现与发展
1、民族工业诞生的时间、地点、原因、行业分布。
2、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客观因素一般有哪些?
3、根据下面的图示,说明民族工业发展历程及其原因
民 族 工 业 发 展 水 平
二、辛亥革命的经过(1911年) 1.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首义 2、各省响应:
武昌起义胜利后,全国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三、辛亥革命的结果 1、民国的成立 2、清帝退位 3、北洋军阀窃取革命的果实
解读《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目的:防范袁世凯的专制(直接目的),维护共和制度(根本目的)
《临时约法》意义: (原始材料):
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1 •、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主权在民 2、具有反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 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自由平等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 揽政务,公布法律。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 组织之→→三权分立 仿效美国的三权分立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2006年
“沉沦” (屈辱史)
由于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并与中国封建势力勾结,使 独立的中国社会变为半殖民地或其程度不断加深。
“上升” (奋斗史)
主要指向半封建的发展,在资本主义侵略的刺激下逐渐生 长了资本主义,特别是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新的阶级力量; 接受资本主义先进文化; (现代化) 也由于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不屈不挠奋斗 的历史。
(3)担负任务新
(4)失败原因新
造成这些新特色的原因是因为太平天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 境下,世界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辛亥革命
一.背景 1、客观背景 ①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对中国掠夺,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②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其统治危机。 2、革命的准备工作 (1)组织准备: 1894年,孙中山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同盟会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思想准备 三民主义的诞生,与改良派的论战,使得民主思想广泛传播 (3)、军事准备 革命党人多次发动起义,如黄花岗起义,为以后革命的胜利作了实践上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