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层住宅楼防排烟设计浅议
高层民用建筑中的防烟排烟设计浅析
![高层民用建筑中的防烟排烟设计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88aadaa300a6c30d229fa2.png)
高层民用建筑中的防烟排烟设计浅析摘要:分析了当前高层民用建筑中防烟排烟的设计不足问题,进而提出了几点优化防烟排烟设计的建议。
从而能够依据高层民用建筑当前实际的防烟排烟需求,进行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防烟排烟设计,以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
关键词:高层民用建筑防火排烟缺陷对策前言从我国当前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烟排烟系统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其系统存在着一定的设计不足,并不能够切实地发挥它应用的功能作用,无法保证高层民用建筑可靠性。
针对这一现实情况,就需要对其目前存在的设计缺陷问题予以综合分析,进而提出相关的设计优化措施。
从而能够以高质量的设计方案,切实地保证防烟排烟系统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作用,提升整体系统的运行效率,保护火灾时高层民用建筑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1 设计缺陷分析1.1自然排烟设计不足对于高层民用建筑来说,自然排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防火排烟方式,此种排烟方式结构加单、经济,不需要电源及专用设备,且烟气温度升高时排烟效果也不下降,具有可靠性高、投资少、管理维护简便等优点。
但是,从我国当中高层民用建筑防火排烟系统的实际情况来看,在设计过程中,自然排烟这一重要的设计内容未得到重视,使得自然排烟的设计效果不显著,高层民用的建筑内部防火排烟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如排烟窗位置的太低,布置不合理,影响了防火排烟的实际效果。
同时,一些设计人员并未依据相关的工程要求及实际情况,进行排烟窗的合理设置,排烟窗实际位置设计过高,且未在适当位置增加手动或自动开启装置,增加了操作的难度性,同样影响使用效果。
基于这些设计不足问题的存在,以至于发生高层民用建筑物发生火灾后防烟排烟系统效果低下。
1.1 机械防烟排烟设计缺陷在设计防排烟的系统时,若出现了不合理的设计,就会直接影响防烟排烟间及相关前室等位置机械性送风的效果。
如楼梯间与前室等的加压送风量直接按规范规定最小值选择确定,未按具体情况经计算确定,造成有些加压送风系统现实中风量偏少,防烟区域余压不足。
高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与改进方案
![高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与改进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8f8044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f4.png)
高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与改进方案一、引言高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是为了提供安全疏散通道和减少火灾烟气对人员造成的伤害而采取的一种技术措施。
本文将讨论高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要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二、设计要点1. 系统布局高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布局是确保烟气从火灾区域迅速排除,同时保证安全疏散通道无烟气积聚的关键。
在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用途合理确定排烟通道、送风通道和排烟口的位置和数量。
2. 排烟设备选择高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中,排烟风机是关键设备之一。
在选择排烟风机时,应考虑其排烟风量、压力和噪音等指标。
同时,还应预留备用风机,以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3. 控制方式高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控制方式应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排烟风机、排烟口和送风通道等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另外,还应考虑与火灾报警系统的联动,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启动排烟系统。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案1. 排烟通道不畅存在的问题:部分高层建筑的排烟通道设计不合理,存在弯曲、狭窄或过长的情况,导致烟气排除不畅,影响人员疏散速度。
改进方案:对于已建成的高层建筑,可通过优化排烟通道的设计,增加通道的宽度和高度,并确保通道内的弯曲度不超过规定范围。
对于正在建设的高层建筑,应提前进行通风系统的模拟试验,以验证排烟通道的设计合理性。
2. 排烟风机噪音过大存在的问题:部分高层建筑的排烟风机噪音超过了规定的标准,给居住者带来困扰,并可能影响居住质量。
改进方案:在选用排烟风机时,应优先选择低噪音、高效率的风机。
同时,可以采用降噪措施,如加装吸音材料或安装噪音消除器等,以减少风机噪音的传播。
3. 手动操作繁琐存在的问题:目前部分高层建筑的防烟排烟系统是手动操作的,需要专业人员亲自操作,操作繁琐且容易出错。
改进方案:应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火灾情况,并自动启动排烟设备。
在火灾报警系统发出报警信号后,排烟系统应能够自动启动,达到最佳排烟效果,并确保安全疏散通道无烟气积聚。
浅谈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设计与问题分析
![浅谈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设计与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d2c7d70168884868762d63a.png)
浅谈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设计与问题分析设备102 唐诗勇 10443023 一、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施设置范围《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凡建筑高度度超过24米的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高层民用建筑及其相连的且高度超过24米的裙房当中没有防烟楼梯间及消防电梯的;地下一层、四层及四层以上设有歌舞厅、卡拉OK厅(含具卡拉OK功能的餐厅)、夜总会、录像厅、夜映厅、桑拿浴室(除洗浴部分外)、游艺厅(含电子游戏厅)、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场所;设有地下商店的建筑均应进行防、排烟设计。
需要设置防排烟的部位有:1、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2、一类建筑和高度超过32米的二类建筑的下列部位:长度超过20米的内走道;面积超过100平方米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高层建筑的中庭和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封闭式避难层;3、设置在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及四层以上的歌舞娱乐放映场所;4、设置在地下一、二层的商店。
二、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的防排烟设计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防排烟方式有自然排烟和正压送风防烟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在同一部位仅可以使用一种,不可两者并存。
1、下面根据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防排烟设施。
(1)超过50米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居住建筑,防烟楼梯间仅可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如设有窗户必须为不可开启的固定窗户;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50米以上的部分只可采用机械送风方式,如设窗户必须为固定式窗户,50米以下部分可利用外窗进行自然排烟,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2平方米。
(2)超过50米的一类公共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居住建筑除外的防烟楼梯间及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合用前室根据情况不同,采取的方式和位置不同,见下表:组合关系防排烟方式选择楼梯间及前室、合用前室均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楼梯间及前室、合用前室采用自然排烟消防电梯前室具备自然排烟消防电梯前室采用自然排烟消防电梯前室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消防电梯前室采用机械加压系统楼梯间具备自然排烟,前室或合用前室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楼梯间采用自然排烟,前室、合用前室采用机械加压系统前室、合用前室具备自然排烟,楼梯间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前室,合用前室采用自然排烟,楼梯间采用机械加压系统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均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采用机械加压系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开阳台、凹廊或前室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前室、合用前室采用自然排烟,楼梯间可不设防烟设施2、满足自然排烟的条件:(1)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小于2平方米;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可开启面积不小于2平方米;合用前室不小于3平方米。
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7cde292b0975f46526d3e116.png)
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摘要:自我国实行开放搞活以来,国内经济快速提升,高层建筑工程逐渐增多,加大对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的重视程度就显得非常必要。
在本文中就对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中呈现的问题做出明确和分析,并给出几点处理方法,以期为相关工作的高效开展尽微薄之力。
关键词:防排烟系统;自然排烟;机械排烟;机械加压送风防烟引言近阶段,国内高层建筑工程在逐渐增多,高层建筑出现火灾所会导致的后果非常严重,因而就必须要加大对高层建筑防排烟工作的重视程度。
在通常情况下,防排烟会包括防烟、排烟,简而言之,就是将火灾中所存在的烟气顺着最短的通道尽快排出,避免其在室内的浓度越来越高,引发严重后果。
1 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方式1.1 自然排烟系统自然排烟方式是利用建筑外墙可开启外窗等建筑设施进行自然排烟,这种排烟方式是无组织的、自由的。
高层建筑自然排烟装置与普通意义排烟装置的区别,就是该装置无须再增设独立的排烟装置,这样的设计会保证装置不会由于外在因素的干扰而弱化运行效果,如果在火灾突发时,可为建筑居民的安全撤离和救援提供便利。
1.2 机械排烟所谓机械排烟,是把火灾中产生的大量烟气和热量集中传输到排烟口处,并进入排烟管道中,利用排烟风机,把烟气和热量排出室外。
这种排烟系统能克服外界气象条件,排烟的效果比较稳定,1.3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方式机械加压送风方式在使用中会体现出难度小、稳定性强、财力投入小等良好特点,现如今该方式已发展为国内高层建筑安全管理中的主要防烟方式。
2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2.1自然排烟系统设计问题自然排烟装置及其配套装置不能体现出良好的排烟作用。
但这并不属于装置本身的质量问题。
而是属于排烟装置的设置问题。
也就是说排烟窗体定位的不合理。
从现实的角度分析来看,需要将排烟装置中的排烟窗体尽量定位在建筑内立面的上部,然而现阶段,国内大多数高层建筑自然排烟装置的排烟窗都没能设立在内立面的上部,而是定位于内立面的下部,与顶板的间距明显加大,弱化了该装置的排烟功能。
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
![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d71dfeb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dc.png)
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是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高层民用建筑的建造越来越多,与此同时,火灾的发生也不可避免。
为了防范火灾,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烟排烟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阐述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的意义、设计原则和实施方法。
一、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的意义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的主要作用是保证人们在火灾发生时的生命安全。
防烟排烟系统能够有效控制烟雾的扩散,降低烟雾对人体的伤害,给人们留出足够逃生时间,以达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人们的安全。
二、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的原则1.根据建筑的特点,设计不同的防烟排烟策略不同的建筑需要采用不同的防烟排烟策略。
例如,商业建筑需要重点考虑疏散的速度和逃生通道的平面分布。
而住宅建筑则需要考虑住户的安全和逃生的便捷性。
2.按照国家标准制定设计方案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需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由专业设计师进行设计。
各个防烟排烟设备的选用和布置需要考虑到建筑的结构和设计,符合国家的安全标准。
3.设置足够的逃生通道高层民用建筑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足够的逃生通道。
逃生通道应该充分利用建筑的结构和空间,设置在建筑物的两侧或者建筑物周围,具备足够的宽度和通透性。
同时,还要设置消防电梯和应急照明等设施,以便在火灾发生时给人们提供必要的帮助。
三、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的实施方法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的实施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机械式排烟系统高层民用建筑的排烟系统可以采用机械式排烟系统。
这种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机械设备将烟雾和热气排出建筑物外面,从而控制火灾在建筑物内的蔓延。
2.设置消防隔离带为了防止火灾蔓延,可以在高层民用建筑内设置消防隔离带。
消防隔离带可以有效隔离火灾场所和周围环境,避免火势的蔓延。
3.设置紧急出口在高层民用建筑内设置紧急出口可以提高逃生速度,并给人们提供足够的保护。
紧急出口可以设置在建筑物两侧或者周围,具有宽大的通道和明确的标识。
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刍议
![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刍议](https://img.taocdn.com/s3/m/d954993da58da0116d174967.png)
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刍议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群体迅速崛起。
由于建筑群体的复杂性,内部的设计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比如楼梯构造,电路系统以及防排烟系统等。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建筑防排烟系统的设计,设计的过程中要结合各方面的技术以及操作的规范才可以做到高效的排烟设计。
因此,本文主要结合民用建筑中的防排烟系统的具体实施状况展开论述,希望在不断的实施过程中可以促使防排烟系统的高效发展。
关键词:民用高层建筑;排烟系统;设计引言:结合实际情况来看,民用建筑的高层楼房在发生火灾时火势的蔓延相对较快,而且在外界环境的促使下还会使得火苗呈现出竖向的火苗形状,这样会加快火势的蔓延,这种情况给居民逃生的时间缩到最短。
除此之外,一旦在居民楼发生火灾,其救火的难度相对较大,由于居民楼内部的结构复杂会给救火带来极大的阻碍。
同时,楼道内部逃生的居民也容易发生拥挤,这无形的加大了火灾带来的危害。
如果排烟系统设计的排放口过小,在烟火排放的过程中如果达到一定的排放量会造成烟气的回流,在回流的过程中会带来新鲜的空气,当气体遇到新鲜的空气时会发生小面积的爆炸。
所以说目前部分排烟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同时也对居民的居住安全性造成了一定的潜在威胁。
1.现有的高层民用建筑排烟系统现状1.1部分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中的不足1.排烟窗设计的不合理性在现有的排烟系统中一般都设计在疏通门处,这一排烟窗的设计是极为不合理的,一般情况下烟雾会在第一时间向空气上方流动,而不是侧边,因此,这种排烟窗的设计是起不到很大作用的,笔者认为,其最佳的设计状态是设计在房顶处,并且设有相应的感应系统,当系统感应到烟雾时启动防护模式,并自动降水或喷射灭火剂。
但是,这一切都还只是个预想,因为其造价过高,其次,也没有相应的生产厂商提供供货。
2.相关防护设施未采用防排烟系统根据我国建筑业的一项规定,但凡是居民楼超过101米或是宽度超过49米的公共场所都需要安装相应的防火设备以及机械式的防烟系统。
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消防设计的问题与优化建议
![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消防设计的问题与优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e8501c0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0d.png)
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消防设计的问题与优化建议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化城市环境中的高层民用建筑成为了现代建筑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成为了判断一个城市发展质量的根本依据。
高层民用建筑具有投资规模较大且设计要求严格的特点,尤其是其防火安全工作十分重要。
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在发生火灾事故时会产生大量的烟气,并且部分烟气很难排出建筑结构,很可能造成高层民用建筑疏散困难和窒息中毒现象,对居民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
对此本文针对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消防设计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合理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火灾事故;自然排烟;配电系统现如今,我国高层民用建筑发生的火灾事故数量明显增加,造成的伤亡人数也呈现出了明显递增趋势。
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高层民用建筑的防排烟系统设计不合理,再加上居民人数较多,在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不及时,导致很多居民都会吸入大量的有毒烟气致死。
而防排烟系统主要是利用机械排烟和自然通风两种方式,将建筑内部所存留的烟气排放到外部环境中,以此来排除高层建筑发生火灾事故时的烟气,更好的完成安全疏散。
也就是说,为了确保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火灾事故的发生几率,就必须要对高层民用建筑的防排烟设计进行合理优化。
1.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设计中的主要问题1.1防排烟系统设计问题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整体的安全性。
从目前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情况来看,系统设计问题经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消防机构的监管力度不够。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负责消防监管的工作人员数量非常少,这就导致在防排烟系统设计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监管不到位的情况,甚至在竣工之后的工程验收环节也没有发现问题,对高层民用建筑的安全性造成了严重影响。
其次,设计不规范。
我国很多民用高层建筑在设计方面所提出的规范性文件不够完善,比如针对排风机主机的安装位置并没有给出明确说明。
浅谈关于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系统问题
![浅谈关于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系统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9ab87c12360cba1aa911da95.png)
浅谈关于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系统问题【摘要】本文首先通过对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讨论了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系统中存在着不规范的要求,提出了解决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系统问题的方法,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防排烟喜用;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系统一、高层防排烟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1 自然排烟设施不能达到排烟要求根据我国现行相关规则制度的规定,民用建筑高度在低于100m时,施工人员就在其中设置自然排烟系统。
它不仅有效的节约了工程施工的成本,而且方便维护,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但是,如果这种自然排烟设施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的规范对其进行处理,那么在工程完工以后,其排烟系统就很难起到良好的排烟作用,从而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目前,自然排烟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结构方面:1.1、自然排烟系统的位置设置不当为了使建筑物有着较好的排烟效果,施工人员就应该将排烟设施这是在靠近屋墙结构的上部分。
不过在目前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大多数施工单位为了讲求建筑物外墙的美观,就将自然排烟系统设置在建筑结构的下部或者中部,这就导致民用建筑结构的自然排烟系统无法正常的运行,其排烟效果受到严重的影响。
1.2、自然排烟系统的面积设计不当施工人员在对建筑结构的自然排烟系统的开窗面积进行设计的时候,没有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和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导致其自然排烟系统的面积和工程施工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误差,这就使得建筑结构的排烟效果受到直接的影响。
1.3、排烟系统的安装高度较高,开启装置无法正常运行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应该根据我国的相关规范,对其自然排烟系统的高度和开启装置的性能进行严格的要求。
但是,在部分建筑设计施工的过程中,由于设计人员的疏忽大意导致排烟按照高度过高,开启装置无法正常运行,这就对建筑物的排烟效果有着严重的影响,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使得在火灾发生的过程中,不利于人们自救。
关于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系统的深入思考以及几点建议
![关于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系统的深入思考以及几点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296092fa4693daef5ef73dd6.png)
、
引 言
伴 随着地 价的飙升 , 开发 商逐渐转 向空间要效 益 , 高层 、 超高层 建 筑 异军突起 , 成为新 的建筑形 式 。这种 现代化 的建筑结构 给消防工作 带来 了新 的问题 和挑战 , 层建筑火灾 明显呈上 升趋势 。这种垂直 高 高 度大 , 建筑结 构复杂 的火灾 , 救难度相对 较大 , 扑 而在现代建 筑中人们 往往 会大量使用含有 塑料 、 化纤等成分的物质进行装修 , 现代家具也常 常填 塞海绵 、 塑料泡沫 , 一旦发 生火灾 , 些装修材料 、 这 建筑材料 、 可燃 家具 在燃烧 过程 中就会 产生大 量的有毒烟 气和热量 , 有关数 据统计显 示 , 灾过 程中 , 大多数 的人员 伤亡 , 火 绝 都是因为烟 气的毒性 或窒息性 引起 的。所 以 , 在楼层设 计 中, 能否很好 的防烟 , 即将 烟气控制在 某一 特定 区域 内, 保疏散 通道 的空气 无毒害 , 有一定 的能见度 ; 确 并 能否很 好的排烟 , 即将 有害并且 高温 的气体排出 , 防止烟气 向临近的防烟分 区 扩散 , 保证 人们有充足 的时间在疏散通道逃生 , 是减少 高层 民用建筑火 灾 人 员 伤 亡 的 关键 。 所 以对于 高层 民用建 筑 , 学 的设 计 防排烟 系统 , 科 进行 有效 的施 工、 管理 , 是一个举 足轻重 的课题 。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火灾 特点以及 烟气蔓延规律 , 深入的剖析 了高层建 筑防排娴的现状 , 并提 出了 目前几 种常见 的防排 烟系统 中存 在的 问题 , 进而就如 何完善高 层民用建 筑防 排烟设施进行 了探讨 。 二、 层建筑火灾特点 高 1 高层建 筑层数 多 , 、 结构 相对 比较 复杂 , 火灾 可变 因素 多 , 不易 内 攻 近战。 2、 高层建 筑容纳 人数多 , 距地面 高度 大 , 火灾 蔓延速度 快 , 燃烧 时 间长 , 复杂的建筑结构 和超高的楼层造成被 网人 心理的恐慌 , 疏散难度
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问题思考
![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问题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ad65e5be31b765ce0408143e.png)
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问题思考摘要:在对建筑项目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相当多的内容,而消防设计作为对建筑的使用安全有着直接影响的一项内容而被格外看重。
作为现代建筑中的重要消防安全措施,防排烟系统设施对于提高建筑使用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对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防排烟;设计;措施前言: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民用建筑数量越来越多,消防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防排烟作为消防设计中重要的一项意义重大。
建筑防排烟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建筑火灾的烟气流动,有利于人员安全疏散,保证消防救援的顺利展开。
烟气的控制和排放建筑环境设计人员的重点,因此对其进行探究,对后续防排烟设计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高层建筑防火排烟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城市建筑的规模与数量均处于不断增加的状态中。
随着近年来我国建筑在复杂性以及高度上的增加,自然排烟已经很难满足现代建筑对于排烟上的需求,因此必须要适当增加机械排烟来满足建筑的排烟需求。
但实际上国内的建筑设计中仍未将机械排烟考虑在其建筑的设计范围之内,仍以自然排烟为主,这对于建筑消防而言是相当危险的,一旦出现火灾,将会导致建筑内部聚集大量的烟尘,使得人员的疏散极为困难,进而扩大事故的影响。
在高层建筑中,一旦发生火灾等重大灾害,即使消防人员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事故发生地,营救仍存在着极大的困难,极容易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与人身伤害。
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建筑防火排烟的设计工作。
在我国,火灾发生后,由于高层建筑的特征,火势会越来越大。
据调查,在建筑发生火灾的时候,有一半以上的人不是由于烧伤而死亡,而是由于火灾发生过程中,产生的浓烟等粉尘物,从而导致窒息或者呼吸道烧伤而最终导致死亡。
高层建筑火灾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火势蔓延迅速。
由于我国高层建筑的自身特点,火灾产生的烟气会在横向、竖向两个方面快速蔓延,蔓延速度远远超出人们的疏散移动速度。
浅析高层建筑中防排烟设计的几个问题
![浅析高层建筑中防排烟设计的几个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8874292367ec102de2bd893b.png)
浅析高层建筑中防排烟设计的几个问题摘要:高层建筑是经济和科学共同发展的一种建筑形式。
随着多年技术的发展,高层建筑由于内部设施、设备较多,导致在高层建筑一旦起火时,其火势蔓延速度非常快,因此容易造成大面积伤亡事故,以致使消防扑救难度加大。
通过最近几起较大火灾事故表明,浓烟是导致高层建筑人员1.高层建筑烟气危害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产生的大量有毒烟气会造成建筑物内大量人员伤亡。
当火灾发生时产生烟气中的含氧量低于正常人所需的数值时,人的活动能力会随着体内含氧量降低出现减弱现象、智力混乱,甚至晕倒窒息;当火灾产生的烟气中含有的大量有毒气体的含量超过人正常生理所需要的最低浓度时,就会造成吸入大量有毒气体的人员中毒死亡。
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燃烧产物属性中为不完全燃烧产物,当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为0.1%时,吸入一氧化碳的人员在一小时后便会感到头痛、作呕、不舒服;当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达到0.5%时,20 ~30 分钟内吸入一氧化碳的人员会死亡。
2.目前国内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存在的问题2.1 自然排烟窗的开窗面积达不到国家规范所要求的标准。
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规范中对高层建筑物中采用自然排烟部位的开窗面积均有明确规定,但由于部分建筑物设计人员未按规范中要求进行规范设计,导致部分工程中排烟窗的面积达不到规范中所要求的标准,直接影响建筑物内自然排烟的效果。
2.2 高层建筑物内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封闭楼梯间未采取防烟设计。
《高规》第6.2.2.1 条规定:封闭楼梯间内当不能直接通过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
但在国内一些实际工程中,尤其是一些国内大型商场中设在中部的封闭楼梯,开发商为节省投资,随意增大商场使用面积,许多防排烟楼梯间未按规范设正压送风并增设前室。
3.高层建筑中走道防排烟设计3.1高层建筑中走道长度计算不同长度、形式走道的防排烟设计在《高规》中有明确规定,可在高层建筑中走道的形式设计是五花八门的,不是一切走道都可用水平距离表示长度,设计规范中也未给出计算方法,面对不规则的走道,现在通用的都是以最短疏散距离的水平投影尺寸作为走道长度,结合现在常用的一些设计理念,认为走道长度应该取走道的平均值作为标准值,而非以上所说用最短距离。
讨论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设计
![讨论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d067dc184254b35eefd341d.png)
讨论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设计摘要: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建筑消防问题已被提高到空前位置,而民用建筑防排烟系统则是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得以保障的有力措施之一,作为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并结合实际情况来设计,为改善建筑消防问题提供有力的帮助。
本文对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设计据统计,火灾中引起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燃烧产物的毒性作用,主要由一氧化碳中毒死亡或被有毒烟气熏死,因此烟气是火灾中致人死亡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建筑防排烟工程非常重要。
一、高层建筑防火安全的严峻性高层建筑是随着经济不断快速发展,城市务工人员不断增多,流动人口不断加大而产生的,高层建筑聚集的人口比较多,使用的建筑材料也很频繁,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层建筑的危险性,而且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容易在最短时间内蔓延开来,加上人口密集,杂物堆积过多,产生的浓烟往往携带很多的一氧化碳气体容易造成人们烟雾中毒或者窒息而亡造成不必要的伤亡;进而使得一部分人群失去最有利的呼救时间,同时也给救援人员的救援工作带来新的风险和忧患,所以,为了减少上述事件的发生以及切实保证广大居民的人身安全,高层建筑的防火排烟工程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这些防范系统安置的地点也很重要。
二、高层建筑的防排烟主要方式1、自然排烟方式自然排烟是利用火灾产生的烟气的浮力和外部风力作用通过建筑物的对外开口把烟气排至室外的一种排烟方式其实质是热烟气和冷空气的对流运动。
在自然排烟中,必须有冷空气的进口和热烟气的排出口。
烟气排出口可以是建筑物的外窗,也可以是专门设置在侧墙上部的排烟口。
2、机械排烟方式2.1全面通风排烟方式在对房间利用排烟机进行机械排烟的同时,利用送风机进行机械送风,这种方式称为全面通风排烟方式。
我们知道火燃烧的原理,所以机械排烟的区域的选择非常的关键,一定不要把空气输送到火区,通常情况下安排在非火区并且有大量烟的位置这样才会取得很好地效果。
南京市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浅析
![南京市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463050d8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b9.png)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在城市中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同时火灾风险也变得愈发突出。
为保障建筑安全,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其中防排烟设计是其中的关键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南京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对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这一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和阐述。
一、南京市高层建筑防火安全现状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南京市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现状。
当前,南京市高层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加,防火安全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据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公布的数据,2019 年南京市火灾发生了1590 起,其中高层建筑火灾比例有所上升。
因此,南京市针对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工作亟待加强。
二、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意义高层建筑的防排烟设计是防火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最大程度地控制火灾产生的烟气的扩散,确保人员安全撤离和消防人员灭火的可行性。
因此,高层建筑的防排烟设计显得至关重要。
三、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的原理高层建筑的防排烟设计原理基于以下几点:1. 需要对高层建筑的内部空间进行划分,将每层楼的空间按照功能进行合理分区,划分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人员密度、烟气扩散、疏散通道等因素。
2. 确定烟控区域,每个楼层所划分的烟控区域需要通过一定的通风管道进行联通。
3. 高层建筑内部设置专业的排烟系统,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将烟气迅速排出建筑体外。
4. 高层建筑内安装隔烟门、隔烟窗等设施,避免烟气通过通道和缝隙进入其他区域,扩大火灾范围。
四、南京市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实践针对南京市的实际情况,我们需要在防排烟设计中考虑以下几点:1. 注重疏散通道的设计。
在设计高层建筑的疏散通道时,需要充分考虑通道的宽度、坡度等因素,确保在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撤离。
2. 考虑通风管道的选材。
南京市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气温高,加之南京市多为高楼林立,建筑密度大,因此在排烟管道的选材上需要选择高温、防腐蚀、耐磨损等特殊要求的材料。
3. 改善防火门窗的密闭性。
防火门窗的密闭性能力直接影响到烟气的扩散范围,需要选用密闭性较好的产品。
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设施设计问题浅析
![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设施设计问题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52151914791711cc79174a.png)
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设施设计问题浅析摘要:本文从自然排烟设施达不到排烟目的、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部位所要求的余压值难以形成,机械排烟设施的排烟效果不明显、防排烟风机的配电不符合规范要求、应设机械防排烟设施的部位未按规范要求设置等方面论述了高层民用建筑的防排烟系统的设计和施工中问题,并分析了对策。
关键字:自然排烟;机械排烟;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通常高层民用建筑的防排烟设施主要包括防烟楼梯间及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封闭楼梯间、避难层(间)等场所设置的防烟设施,地下室、内走道、中庭、无窗或设有固定窗房间等部位设置的排烟设施,防烟分区之间的挡烟垂壁等。
防排烟设施是高层民用建筑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可缺少的消防安全设施,但由于部分设计、施工人员对防排烟设施的结构、作用、性能缺乏了解,对国家规范标准理解不透彻,往往导致在设计、施工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自然排烟设施达不到排烟目的自然排烟是一种经济、简单、易操作、维护管理方便的排烟方式,但由于部分工程在设计、施工过程中不按规范要求进行,往往导致工程完工后,自然排烟设施不具备排烟作用,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然排烟窗的设置位置不当。
从自然排烟效果考虑,排烟窗应尽量靠近墙的上部设置,目前有相当数量的自然排烟窗不是设置在墙的上部,而是下部,距顶板、吊顶的距离较大,不利于自然排烟。
二是自然排烟窗的开窗面积达不到规范要求。
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采用自然排烟部位的开窗面积均有明确规定,但由于部分设计人员未按规范要求进行认真计算,或将固定窗的面积计算在排烟窗面积之内,导致部分工程排烟窗面积达不到规范要求,直接影响排烟效果。
三是自然排烟窗的结构形式不合理。
有的把排烟窗做成不可开启的固定窗,有的将窗的上部做成固定窗,把可开启的排烟窗设在窗的下部,严重影响排烟功能。
四是安装高度较高的排烟窗缺少便于于开启的操作机构。
按规范要求,排烟窗应有便于开启的装置,但有些安装高度较高,开启困难的排烟窗均未安装开启操作装置,不利火灾情况下排烟窗的开启。
浅谈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
![浅谈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6d7786a5acfa1c7aa00ccab.png)
浅谈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摘要: 防排烟设施是高层民用建筑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可缺少的消防安全设施,本文阐述了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设计的意义、范围和原则,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设计中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0绪论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物质的燃烧是火灾的基本要素,可燃物的化学成分和燃烧时的温度、氧的供给等燃烧条件决定了物质燃烧产物的组成,烟气就是这些不同燃烧产物的直观表象,是物质燃烧反应过程中热分解生成的含有大量热量的气态、液态和固态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由于烟气对人体所产生的窒息作用、刺激作用和高温作用,使之成为阻碍人们火场逃生、灭火行动以及造成火场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据统计在火灾事故中死亡的人中80%是由于吸入烟气所致.高层民用建筑内人员数量较多,建筑物内部功能复杂,疏散距离相对较长,室内装修标准高,发生火灾时产生的烟气多,烟气对人员疏散、灭火行动的影响更为突出,所以加强高层民用建筑的防排烟设计,减少烟气的影响,确保人员顺利疏散、安全避难,为火灾扑救创造有利条件,是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重要环节。
1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设计的范围和原则《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以下简称《高规》)对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置范围进行了规定,其范围主要包括:(1)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①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②面积超过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③高层建筑的中庭和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2)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3)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①无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或虽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②面积超过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无窗房间或设固定窗的房间;③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或净空高度超过12m的中庭;④除利用窗井等开窗进行自然排烟的房间外,各房间总面积超过200m2或一个房间面积超过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4)高层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①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②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③封闭避难层(间)(5)设置在高层建筑内,且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需要设置机械排烟设施的汽车停车库。
浅谈高层建筑防排烟工程设计及防范措施
![浅谈高层建筑防排烟工程设计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c51c4fc7375a417876f8f3d.png)
浅谈高层建筑防排烟工程设计及防范措施针对目前我国的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的现状,本文通过介绍防排烟工程设计方法及排烟量计算等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以下简称“高规”)提出了个人的设计方案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标签高层建筑;防排烟工程设计;自然排烟窗;防范措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城市中不断涌现了高层及大型城市综合体建筑,这在建筑防排烟设计方面遇到了很多难题,同时也给从事建筑行业带来了很多问题,现就建筑防排烟设计中遇到的若干问题提出个人看法。
1.建筑防排烟系统类型在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中,主要涉及到有这几种类型:自然排烟系统、机械排烟系统、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自然排烟主要通过利用烟气流动的特性,采用开启外窗,敞开的阳台、凹廊将有毒高温烟气排出;机械排烟系统则主要是通过由挡烟垂壁(活动式或固定式)、防火阀、排烟口、排烟管道、排烟机、烟气排出口以及电气控制等设备组成,是利用排烟风机把着火区域中所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排烟口排至室外,防止烟气蔓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由送风口、送风管道、送风机和防烟部位以及电气控制设备所组成,是一种强制性的防排烟措施,电梯前室、楼梯间保持一定的正压,以防止火区以外区域烟气侵入,是保证疏散通道安全的重要措施。
2.建筑排烟工程设计现状2.1自然排烟从自然排烟效果来考虑,排烟窗应尽量靠近外墙的上部设置并可以开启,目前有相当数量的自然排烟窗不是设置在墙的上部,而是下部,距頂板、吊顶的距离较大,不利于自然排烟。
有的建筑设计人员未按规范要求进行计算,或将固定窗的面积计算在排烟窗面积之内,,势必减少了实际可利用排烟的窗口面积,导致部分工程排烟窗面积达不到规范要求,直接影响排烟效果,留下消防安全隐患。
2.2机械排烟机械排烟口的设置高度不够,火灾时烟气温度很高,排烟口设置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面时,才能有效将烟气排出。
在实际施工中,却往往出现将排烟口或排烟窗的设置过低的情况,影响烟气排放效果。
谈高层建筑消防防火排烟设计
![谈高层建筑消防防火排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fe752af011ca300a7c39098.png)
谈高层建筑消防防火排烟设计摘要:在新时期背景下,加强高层建筑消防防火排烟设计十分重要,其不仅和建筑行业健康稳定发展有关,还和社会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莫大联系。
因此,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高层建筑消防防火排烟设计工作,通过结合现代大众的多元化需求,引进前沿的设计方法,来优化当前高层建筑消防防火排烟设计存在的缺陷,提高消防防火排烟设计在高层建筑应用中的有效性。
以下主要内容为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特点,当前高层建筑消防防火排烟设计存在的缺陷,提升高层建筑消防防火排烟设计水平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防火;排烟设计一、高层建筑中火灾的特征(一)蔓延速度较快,易造成无法控制的危害(1)高层建筑中管道数量较多,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在短时间内快速蔓延,增加火灾危害;(2)高层建筑中的楼梯、管道井等区域都如同一个个大烟囱,一旦起火,其会形成较大的火体,造成建筑大面积燃烧。
(二)人员不易疏散当前,国内的高层建筑要么是住宅楼,要么是商场,要么是写字楼。
相比于低层建筑,高层建筑的垂直距离较长,导致了人员疏散困难。
当高层建筑出现火灾后,大众都会产生焦虑的情绪和害怕的心理,为此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所有被困人员都疏散到安全地点。
二、高层建筑消防防火排烟设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建筑材料使用问题突出,加剧火灾形势基于部分业主对于建筑美观性的需要,在相应的建筑材料使用上,往往不能有效把握相应的质量问题,特别是电力线路,由于建筑整体电力线路比较复杂,在具体的使用中,可能会出现故障和老化,也会导致在火灾发生中出现严重的事故问题。
(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亟待提高通过深入分析高层建筑消防防火排烟设计现状发现,设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水平亟待提高。
诸多设计人员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部分人员欠缺专业知识,如此便造成了高层建筑消防防火排烟设计水平停滞不前。
除此之外,部分管理人员没有从业资格证,所以在具体施工中不能做到对管理重点进行有效把控,进而不能将个人承担的职责更好的发挥出来,无法对工作质量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使得工程质量受到巨大影响,威胁社会大众生命财产安全。
高层住宅施工方案的防火排烟设计
![高层住宅施工方案的防火排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0974509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6d.png)
高层住宅施工方案的防火排烟设计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高层住宅的建设越来越多。
然而,高层住宅的火灾风险也日益突出,给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
因此,对于高层住宅施工方案的防火排烟设计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层住宅施工方案中防火排烟设计的意义、关键考虑因素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法。
一、防火排烟设计的意义高层住宅的火灾风险较为突出,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可以迅速蔓延,威胁到住户的生命安全。
防火排烟设计的目的是减缓火灾蔓延速度,为住户提供逃生通道,确保他们有足够的时间逃离火灾现场。
同时,防火排烟能够减少火灾的烟雾污染,降低因烟雾引起的窒息和中毒风险,保障住户的健康安全。
二、关键考虑因素在高层住宅施工方案的防火排烟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火源和烟雾传播路径:火源的位置和烟雾的传播路径对于防火排烟设计至关重要。
需要对高层住宅内部不同区域的火源和烟雾传播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以确定排烟的位置和通风方式。
2. 逃生通道:高层住宅应当设置足够数量和容量的逃生通道,确保住户能够迅速、安全地逃离火灾现场。
逃生通道的位置、宽度和结构设计都需要符合建筑设计规范和防火要求。
3. 排烟系统:排烟系统是防火排烟设计的核心部分,包括排烟口、通风设备和控制系统。
排烟口的位置和数量需要根据高层住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通风设备的选择和布局需要经过专业的计算和分析,控制系统应当能够根据火情实时调节排烟量和风速。
4. 防火隔离和材料选择:高层住宅的不同区域应当设置适当的防火隔离带,以避免火势和烟雾的蔓延。
同时,在材料选择上要考虑其防火性能,选择能够耐高温和抑制烟雾产生的材料。
三、实施方法在高层住宅施工方案的防火排烟设计中,可以采取以下实施方法:1. 与消防专家的合作:在制定防火排烟设计方案时,建筑设计师应当与消防专家密切合作,充分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消防专家可以提供关于火灾风险评估、排烟系统设计和防火材料选择等方面的指导。
2. 模拟分析和实地测试:利用现代计算机模拟技术,可以对高层住宅的火灾蔓延和烟雾传播进行详细的分析。
浅谈高层建筑消防防排烟系统设计
![浅谈高层建筑消防防排烟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c62a636aa00b52acec7ca9b.png)
浅谈高层建筑消防防排烟系统设计火灾发生的初期是人员逃生的关键时刻。
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烟气扩散的速度非常快,容易对逃生人员造成窒息,严重情况下会危及逃生人员的生命安全。
高层建筑设计中,消防防火设计非常关键,要充分发挥排烟系统的关键作用,避免对逃生人员造成窒息伤害。
一、高层建筑消防防排烟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1、自然排烟设施无法达到排烟要求。
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指出,建筑高度低于50米的一类公共建筑和高度低于100米的民用住宅,需要设置自然排烟系统。
自然排烟系统建造具有经济性,设置较为简单,维护比较方便。
但是在高层建筑自然排烟系统设计过程中依然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自然排烟窗位置设置不合理。
从自然排烟窗的排烟效果进行考虑,一般要尽量设置在靠近屋墙上部的位置,部分建筑设计中为了保证外墙的美观性,将自然排烟窗口设置在墙的下部或中部位置,由于位置设置不合理,不利于自然排烟效果的发挥。
(2)排烟窗的面积不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
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中,明确规定了排烟窗的开窗面积,在消防设计中设计人员未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实施,计算方法不合理。
部分工程将固定窗的面积计入排烟窗面积之内,以至于自然排烟窗的面积不符合规定的要求,导致排烟效果不佳。
(3)排烟窗安装不合理,高度位置影响开启的便利性。
开启时较为困难,不利于火灾情况下逃生人员展开自救。
2、机械防烟设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高层建筑消防防火设计中,部分正压送风系统的余压值和送风口的尺寸无法达到规范的要求,导致送风口的实际送风量无法满足设计的需要,门洞位置的风速几乎为零。
导致此类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包括:(1)选择的风机机型不合理。
(2)送风管道的阻力较大,导致风压损失较为严重。
(3)送风机风口的位置设置不合理,送风口的设置不符合要求。
(4)机械排烟设施的排烟量无法达到规范的要求。
(5)未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机械排烟设施,排烟口和排烟风机未实现联动。
18层住宅楼防排烟设计浅议
![18层住宅楼防排烟设计浅议](https://img.taocdn.com/s3/m/7f5d658dcf84b9d529ea7a09.png)
18层住宅楼防排烟设计浅议【摘要】本文作者通过对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合用前室的设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计算送风量,做出了自己的总结,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合用前室;正压送风本工程为新疆乌鲁木齐市一小区住宅楼,建筑概况为地下1层,地上18层,面积约1.3万m2,地下1高4.5米,地上每层高2.9米,防烟楼梯间有两个双扇门B1.2×H2.4,一个通向和消防电梯的合用前室,一个通向普通电梯和防烟楼梯间之间的前室,那个前室应该属于防烟楼梯间前室。
合用前室共有五个门,尺寸均为双扇门B1.2×H2.4,分别为:1个消防电梯双扇门,2个通向住宅走道的门,1个通向防烟楼梯间的门,1个通向普通电梯和防烟楼梯间之间的前室的门。
建筑专业将楼梯设计成剪刀楼梯间,那么楼梯间既是防烟楼梯间又是剪刀楼梯间,地上、地下楼梯间合用,风井、风机合用,防烟楼梯间前室不送风,合用前室送风,地上、地下合用风井,合用风机。
确定好住宅地下室可以放的设备用房后,在外墙上预留风机的洞口尺寸,方便机组进入地下室安装。
然后确定风井的尺寸和位置,第一部分,防烟楼梯间正压送风:1.本设计剪刀楼梯间同时也是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合用前室设正压送风,防烟楼梯间前室不设正压送风。
首先:确定地上18层防烟楼梯间送风量:1.“查表法”查“高规”2005年版,按照比较有利情况,合用前室送风,查表8.3.2-2,18层防烟楼梯间为16000~20000m3/h,根据表8.3.2-2注1:“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出入口时,其风量应乘以1.50~1.75系数计算。
”修正:16000×1.75×1.2×2.4÷(2×1.6)=25200 m3/h。
2.根据《暖通空调?动力》“技术措施”4.10.3-1公式,“压差法” Ly=18×0.827×A×△P1/2×1.25×3600=18×0.827×(2.4×3+1.2×2)×0.0033×2×501/2×1.25×3600=30012 m3/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层住宅楼防排烟设计浅议
发表时间:2016-08-18T14:03:45.973Z 来源:《低碳地产》2015年第17期作者:廖艳[导读] 地上地下防烟楼梯间合用风井,风机所用风井面积较大,风机型号也较大,计算也复杂,以后设计尽量采用地上、地下分别正压送风系统。
廖艳
新疆煤炭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 830091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对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合用前室的设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计算送风量,做出了自己的总结,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合用前室;正压送风
本工程为新疆乌鲁木齐市一小区住宅楼,建筑概况为地下1层,地上18层,面积约1.3万m2,地下1高4.5米,地上每层高2.9米,防烟楼梯间有两个双扇门B1.2×H2.4,一个通向和消防电梯的合用前室,一个通向普通电梯和防烟楼梯间之间的前室,那个前室应该属于防烟楼梯间前室。
合用前室共有五个门,尺寸均为双扇门B1.2×H2.4,分别为:1个消防电梯双扇门,2个通向住宅走道的门,1个通向防烟楼梯间的门,1个通向普通电梯和防烟楼梯间之间的前室的门。
建筑专业将楼梯设计成剪刀楼梯间,那么楼梯间既是防烟楼梯间又是剪刀楼梯间,地上、地下楼梯间合用,风井、风机合用,防烟楼梯间前室不送风,合用前室送风,地上、地下合用风井,合用风机。
确定好住宅地下室可以放的设备用房后,在外墙上预留风机的洞口尺寸,方便机组进入地下室安装。
然后确定风井的尺寸和位置,第一部分,防烟楼梯间正压送风:1.本设计剪刀楼梯间同时也是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合用前室设正压送风,防烟楼梯间前室不设正压送风。
首先:确定地上18层防烟楼梯间送风量:1.“查表法”查“高规”2005年版,按照比较有利情况,合用前室送风,查表8.3.2-2,18层防烟楼梯间为16000~20000m3/h,根据表8.3.2-2注1:“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出入口时,其风量应乘以1.50~1.75系数计算。
”修正:16000×1.75×1.2×2.4÷(2×1.6)=25200 m3/h。
2.根据《暖通空调?动力》“技术措施”4.10.3-1公式,“压差法”Ly=18×0.827×A×△P1/2×1.25×3600=18×0.827×(2.4×3+1.2×2)×0.0033×2×501/2×1.25×3600=30012 m3/h。
3.依据《暖通空调?动力》“技术措施”4.10.3-2公式,“风速法” Lv=n×F×v×(1+b)×3600÷a=3×2.4×1.2×0.7×(1+0.1)×3600÷1=23950m3/h,按照《暖通空调?动力》“技术措施”2009年版,4.10.3规定,取三种方法最大值作为系统加压送风量,所以,地上18层送风量取30012m3/h。
其次:确定地下1层防烟楼梯间送风量:1. “查表法”,查表8.3.2-2,一层防烟楼梯间为16000~20000m3/h。
2.. “压差法”Ly=1×0.827×A×△P1/2 ×3600×1.25=1×0.827×(2.4×3+1.2×2)×0.0033×2×501/2 ×3600×1.25=1667 m3/h。
3. “风速法” Lv=n×F×v×(1+b)×3600÷a=2×2.4×1.2×0.7×(1+0.1)×3600÷1=15976m3/h,取最大值16000 m3/h。
根据《暖通空调?动力》技术措施,4.10.9第5条“地上和地下部分在同一位置的防烟楼梯间需设置机械加压送风时,加压送风机系统宜分别设置,若合用一个风道时,风量应叠加,且均应满足地上、地下加压送风系统的要求。
”地上、地下风量相加为30012+16000=46012m3/h,选择屋顶正压送风机,风量51521 m3/h,全压780P a,电机功率18.5kW。
送风竖井断面积:51521÷3600÷12=1.20 m2,即面积≥1.20 m2,由于是剪刀楼梯间,根据“高规”8.3.4条“剪刀楼梯间可合用一个风道,其风量应按二个楼梯间风量计算,送风口应分别设置。
”所以本设计楼梯间设两个正压送风井,二个楼梯间风量对应两个风井和风机,每个风井及风机均按照一个楼梯间计算,送风井,送风机,送风口均分别设置,参数相同。
这来要注意的是要保证送风井的面积,1.20m2×2=2.40 m2。
风口选常闭型电控风口,地上着火时开启与地上对应的风机和所有风口,地下着火时开启与地下室对应的风机和所有风口,参见《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13.4-10,常闭型电控风口尺寸的选择,根据《暖通空调?动力》“技术措施”4.10.8条,该住宅采用隔层设置,左侧风井奇数设风口,右侧风井地下室及偶数层设风口,左侧9个风口,右侧10个风口,地上风口面积:30012÷3600÷9÷5=0.19 m2,地下风口面积:16000÷3600÷1÷5=0.89 m2。
地上地下防烟楼梯间分别计算,是因为地上、地下防烟楼梯间共用风道,建筑在一层设置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将地上部分防烟楼梯间与地下部分防烟楼梯间完全隔开了,这样计算上是满足了,但是控制上需要对电气专业提出要求。
前室或合用前室正压送风:对于防烟楼梯间前室或者合用前室,地上、地下合用送风井,做法详见《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上册)表13.4-10。
本设计只对合用前室送风,采用合用竖井合用风机方案。
首选:地上18层合用前室送风量的确定,三种方法:1. “查表法”,查表8.3.2-2,12000~16000m3/h。
修正:12000×1.75×1.2×2.4÷(2×1.6)=18900m3/h。
2.. “压差法” Ly=3×0.827×A×△P1/2 ×3600×1.25=3×0.827×〔(2.4×3+1.2×2)×0.003×4+(2.4×3+1.2×2)×0.005×1〕×251/2 ×3600×1.25=9110 m3/h。
3. “风速法” Lv=n×F×v×(1+b)×3600÷a=3×2.4×1.2×0.7×(1+0.1)×3600÷1=23950m3/h,取最大值23950m3/h。
其次:地下1层合用前室送风量的确定,三种方法:1. “查表法”,查表8.3.2-2,12000~16000m3/h,修正:12000×1.75×1.2×2.4÷(2×1.6)=18900 m3/h。
2.. “压差法” Ly=2×0.827×A×△P1/2 ×3600×1.25=2×0.827×〔(2.4×3+1.2×2)×0.003×4+(2.4×3+1.2×2)×0.005×1〕×251/2 ×3600×1.25=6074 m3/h。
3. “风速法” Lv=n×F×v×(1+b)×3600÷a=2×2.4×1.2×0.7×(1+0.1)×3600÷1=15967m3/h,取最大值18900 m3/h。
根据“2012系列设备(暖通)标准设计图集”,选用一台变速风机,SWFⅡ型可变速混流式通风机,型号为:SWF(Ⅱ)-8,风量:25467 /18900 m3/h,全压193/382P a,电机功率:11/9kW,转速:1450/960r/min。
风口可选择常闭型电控风口,地上层火灾时开启与地上对应的风机和所有风口,地下层火灾时开启与地下室对应的风机和所有风口。
风口面积,地上风口面积:23950÷3600÷3÷5=0.44 m2,地下风口面积:18900÷3600÷1÷5=1.05 m2。
地上地下防烟楼梯间合用风井,风机所用风井面积较大,风机型号也较大,计算也复杂,以后设计尽量采用地上、地下分别正压送风系统。
参考文献: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2]《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上册)
[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