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真实的底线与虚构的尺度

合集下载

纪录片之于真实与虚构

纪录片之于真实与虚构

纪录片之于真实与虚构【摘要】纪录片需要真实,纪录片的本性就是真实。

这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但是,随着“新纪录影片”的提出,纪录片的本性又再次成为争论不休的命题。

纵观纪录片发展的历史,“对现实的虚构”观点的提出,纪录片的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更多的是对现实世界的诠释,纪录片的本性其实是纪录、真实与虚构的三元合一。

【关键词】纪录片真实虚构Something true and figmentary of the newsreelAn Nina【Abstract】Documentary films need reality. The nature of documentary film is real. This has not any suspicion. But, while “new record movie” was statemented, the nature of documentary film became the proposition which debated unceasingly. Looking back the history of documentary film, we find the idea of documentary film has changed greatly with the statement of “fictionalizing reality” growing. Documentary film has more functions to explain the reality, so its nature is the whole of three elements,which are recording, realizing and fictionalizing.【Keywords】Documentary filmRealityFctionalizing1895年3月,在巴黎召开的振兴法国工业的会议上,路易•卢米埃尔用短片《工厂大门》在现场表演了他的发明,这是卢米埃尔的第一部影片,也是标志电影的问世。

纪录片稿件的标准

纪录片稿件的标准

纪录片稿件的标准
纪录片稿件的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内容真实:纪录片的稿件应以真实的事件、人物和情境为基础,遵循事实和证据,避免虚构和夸张。

2. 主题明确:纪录片应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或观点,稿件应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确保内容的集中和连贯。

3. 结构合理:稿件应有清晰的开头、中间和结尾,合理安排内容的顺序和逻辑关系,使得整部纪录片层次分明、流畅易懂。

4. 语言简洁:纪录片的稿件应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过于复杂的句子和词汇,让观众容易理解和接受。

5. 情感真挚:稿件中应对人物的情感、经历和感受进行真实、深刻的描述和表达,增强观众的共鸣和情感投入。

6. 角度独特:在撰写稿件时,应从独特的角度或切入点来呈现主题,避免过于常规和普遍的视角,增加纪录片的吸引力和观赏性。

7. 价值取向正确:稿件中应体现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感,尊重事实和人性,避免误导观众或产生负面影响。

8. 符合规范:稿件应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不涉及敏感话题和不良内容,保持中立和客观的态度。

以上是纪录片稿件的一些标准,当然在实际撰写过程中,还需要根据不同的主题、风格和受众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影视创作中“真实”与“虚构”的融合纪录剧情片”与“伪纪录片”的辨析与思考

影视创作中“真实”与“虚构”的融合纪录剧情片”与“伪纪录片”的辨析与思考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在纪录片创作中,对于真实的追求和呈现一直是最为核心的问题。随着技术 的不断进步和媒体形态的多样化,纪录片的创作方式也在不断变化,真实始终是 纪录片存在的根本价值。然而,“虚构”真实纪录片这一概念的出现,对于传统 的真实观念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思考。
基本内容
“虚构”真实纪录片,是指在一些纪录片中,运用了虚构的手法来增强其真 实感。这种创作方式并不是为了欺骗观众,而是为了在保证真实的前提下,通过 虚构的元素来更好地呈现事实,增强观众的感知和理解。
四、新纪录电影的未来发展
总之,西方新纪录电影在当代电影界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通过创新 的手法和独特的影像风格,新纪录电影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 情感状态,同时也传递了更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价值观念。未来,随着科技的不 断进步和观众审美水平的提高,新纪录电影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可能 性。
基本内容
这两种影片都试图在真实和虚构之间寻找平衡,但处理方式却大相径庭。本 次演示将深入探讨这两种影片形式的特点,以及它们在真实与虚构问题上的不同 处理方式。
基本内容
首先,我们来看纪录剧情片。这种影片形式通常以真实事件和人物为基础, 通过剧情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创作者会根据事件和人物的真实性进行一定的艺术 加工,包括人物塑造、情节设计等等。这些加工的目的在于使影片更加生动、有 趣,同时保持对真实事件的尊重。因此,尽管进行了艺术加工,但纪录剧情片仍 然保持了很高的真实度。
基本内容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两种影片形式在真实与虚构问题上的处理呢?首先, 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两种影片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魅力。纪录剧情片通过对真实事件 和人物的记录和展示,使观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历史和现实。而伪纪录片则通过 虚构的故事和形式,为观众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观影体验。其次,我们也应该看到 这两种影片形式存在的问题。

真实的寓言化表达:论纪录片与真实的关系——以《幼儿园》为例

真实的寓言化表达:论纪录片与真实的关系——以《幼儿园》为例

058《名家名作》·研究纪录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真实情况和已知事实的真实记录。

真实性是纪录片的一个基本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

随着影像纪实技术的不断发展,纪录片受到大众关注的程度也逐步上升,纪录片在启发社会思考、承担社会教化责任的同时,也在其自身的发展中不断地创新着纪录片的理论、叙事策略和艺术追求。

纪录片的真实观也从传统的追求全知全能的客观真实逐渐转化为承认局部真实的多元和开放的真实观形态。

①一、纪录片影像本身的真实性纪录片和故事片的一个显著的区别就在于,观众能够清晰地认识到故事片影像的虚构性和表演性,而纪录片的影像则在大众记忆和社会历史中带给观众其本身真实的信服印象。

观众在通过影像和描述判断出影像的纪录片特性之后,往往会产生影像中的地点人物事件一定在真实的世界里、在摄影机前发生过的信念②。

这一特性也使纪录片本身的真实上升到一个伦理的层面,纪录片的非虚构特性不允许不被证实的影像和虚构的事件出现在其中。

纪录片作为一个纪实和叙事的手段,其创作过程中影像本身的“真实性”常常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因此当一些纪录片的素材是由“重拍”“演绎”而来时,往往受到质疑。

陆川的《我们诞生在中国》中的雪豹片段,约翰·格里尔逊的《夜邮》中的重要片段都是通过“重演现场”的方式得到展现。

纪录片的开山之作《北方的纳努克》所展示的爱斯基摩人的生存状况也有许多刻意为之的内容。

这个时候,舆论便会谴责制作者对真实的“人为设计”的成分,争论这样带有虚构成分的纪录片是否违背纪录片的真实性,从而不能称之为纪录片。

那么,影像完全实拍且不加虚构重演,就是丈量一个纪录片真实性的尺度和对其的评判标准吗?其实不然,即使是完全不加干预和重演的单纯记录,想要达到所谓最客观的真实也是很难的。

二、纪录片创作过程对真实性的影响纪录片的创作并非对客观世界的机械记录,准确地说,任何有人参与的对客观世界的记录都会受到人的主观性影响。

而“人”参与制作的纪录片,也因为带有目的和主观倾向而不再“完全真实”。

动画纪录片的真实观与虚构观思辨

动画纪录片的真实观与虚构观思辨

动画纪录片的真实观与虚构观思辨[摘要]纪录片真实性的外延是纪实,内涵则是借以影像揭示本质。

非虚构不是外在形式的,而是纪录事件本身符合客观存在。

以动画形式表现纪录片,甚至从局部拓展整体,引发纪录片真实与虚构的重新思辨。

动画纪录片是创作主体在“事实核心”基础上,通过视听影像对历史、现实、文化及心理的主观创造性重构,其更体现了纪录片艺术再现真实的本质。

[关键词]动画纪录片;纪录;动画;真实观;虚构观学者钟大年曾经说过:真实是个变量,是人介入现实存在的结果。

纪录片,应该是“真实”的,但“真实”作为一个哲学问题,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真实”,至今还无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

在心理层面上,真实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应,依附于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共通的生活经验和创作者的主观意识。

纪录片中的“真实”是心理层面上的真实,是被人们所感知到的真实。

因此,虚构的方式理应为纪录片所许,它不过是为了突破表象的真实而追求的一种更为本真的真实。

而以动画形式来表现纪录片,甚至从局部扩展整体的虚拟纪录,其虚构的特征由以往的虚拟现实技术手段上升为以动画方式进行整体的纪实叙事,引发业界对纪录片真实观和虚构观的重新思辨。

一、纪录片的真实与虚构纪录片的发展史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文思潮的演进及人们主观意识而流变的。

不可否认的是,无论何种创作手法或外在形式,都是创作主体对于某种事实核心的主观性重构与解读,而非事实核心本身。

正如学者单万里所言:“对于表现真实而言,纪录与虚构之间只有手段不同,而无本质区别,关键是作者心怀良知。

”从早期“纪录片之父”美国弗拉哈迪的《北方的那努克》对爱斯基摩人生活状态的搬演,到英国纪录片运动创始人格里尔逊的“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均体现了一种创作主体对于客观事实的描述与表达。

而后长期以来,纪录电影被定义为“非虚构的电影”,进而认为:纪录则不应虚构,虚构即不是纪录。

20世纪50年代后,“直接电影”在否定格里尔逊式“上帝之音”的基础上,提出“不报先入之见,没有导演干预,尽可能准确地开掘社会现实,记录正在发生之事件”的手段,在拍摄中恪守“不干预、不介入、不评价、不解说”的原则,保持对事件的“零度情感”,极力反对纪录电影使用虚构手段。

论纪录片的真实

论纪录片的真实

论纪录片的真实探究真实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

纪录片的真实具有独特的内涵。

一方面,对于现实客体而言,电视纪录片要求“无假定意义的真实”,它不允许虚构,不允许造假,不允许导演摆布。

另一方面,对于创作而言,纪录片所表现的现实又是一种被中介了的现实,它与真实生活之间存在着创作者、摄影机、再现的作用与方式等因素的干预或干扰,以致纪录片中所呈现的现实,已经是按照创作者的主观价值加以组织过的了,通过创意、剪辑、提炼、结构,创造了一系列新的关系。

因此本文认为纪录片的真实是建立在物质现实真实的基础上,并结合创作者的审美理念和艺术价值而达到的一种真实。

而且这种真实是具体的,相对的,而不是笼统的、绝对的。

一、对真实的理解与阐释关于纪录片的真实问题,历来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

目前理论界有以下几种有关真实的理解,笔者在此列举并进行分析。

1.还原与再现关于还原与再现,其在内容本质上非常类似与克拉考尔关于《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现》一书中的基本观点,它强调纪录片的全部声像内容应该完全来自物质现实,即纪录片所展示的全部声像内容都应该以一种客观的物质现实曾存在于摄影机与拍摄者之前,纪录片的真实就直接来自于那种曾经真实的出现于摄象机和拍摄者之前的客观的物质现实的即时纪录。

这个观点的重要性在于强调纪录片全部声像内容应该以客观的物质现实作为其真切可信的对应,即拥有相应的一个物理真实,但是这种观点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因为真实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众所周知,不同事情都有无穷的侧面,即使是同一个事件,不同的角度也会有不同的展示;其次,摄象机的介入或多或少会改变事物发展的自然流程,在镜头面前,人们具有本能的矫饰心理,会有本能的表现欲;另外,素材拍回来要经过创作者的梳理、提炼、剪辑等创作过程,而这个过程依赖于创作者的感悟,这是一个不断理解真实、想象真实、建构真实、逼近真实的过程。

所以真实是相对的,是经过编导者加工过的真实,它的真实性保证与创作者的道德和良知联系在一起。

论纪录片中真实与虚构的分解合一

论纪录片中真实与虚构的分解合一

论纪录片中真实与虚构的分解合一摘要:关于“纪录片”的真实性问题探讨,一直以来都是相关纪录片学者和专家探讨的重点。

这个问题不是简单地来自于“纪录片”这个名称名片的翻译问题,从媒介技术和艺术处理以及思想呈现等方面都影响着纪录片的真实性。

我国著名学者王志敏老师曾经在《现代电影美学体系》中说道:“电视剧的表演也是‘当场发生的’,也是‘一件真实的事情’,所以也是纪录。

问题在于,表演本身是‘虚拟的’。

……在这个意义上,除了动画电影,一切电影都是纪录电影。

或者更绝对的说,包括动画电影在内的一切电影都是纪录电影。

”引发笔者思考的是——首先笔者是赞同这种观点的——我们可否这样来思考,“表演场景”的真实是一部分,而经过摄录和后期所呈现出来的真实个体镜头所合一的,也是虚构的整体。

从影像本体上来看,自从“真实电影”的出现,例如解说词的出现,这种原本的真实也已经大大的分解了。

暨存在了,类似于解说词的声音和画面是否都具可靠的真实性和匹配的真实等问题。

本文主要试图从纪录片的真实性探讨着手,论证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纪录片的呈现,其本不是完整的真实、也非完整的虚构,而是对于真实与虚构的合一,其前提是选择性分解。

关键词:纪录片;真实;虚构;分解;合一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5-0000-02毋庸置疑,“纪录片”这一影像形态是世界电影史上的初始影像呈现的形态。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第一次将《工厂大门》和《火车进站》放给大家的时候,让人们倍感兴奋的应该不是那一扇“大门”和那一列“火车”,而是以往真实呈现事物的静态照片能够活动了,那一面墙上的布可以把不同时空的事物真实的“搬”过来,仿佛是打开了一扇可以看见不同时空的窗子,令人不可思议。

这一“搬”,出现了新的发展,有的人将过去时的空间事件搬了过来,如《北方的纳鲁克》;有的把将来时的空间搬了过来,如《月球旅行记》;也有人对现在进行时的空间纪录直播,如新闻采访等。

影视创作中“真实”与“虚构”的融合——“纪录剧情片”与“伪纪录片”的辨析与思考

影视创作中“真实”与“虚构”的融合——“纪录剧情片”与“伪纪录片”的辨析与思考

影视创作中“真实”与“虚构”的融合——“纪录剧情片”与“伪纪录片”的辨析与思考影视创作中“真实”与“虚构”的融合——“纪录剧情片”与“伪纪录片”的辨析与思考随着电影技术和观影方式的不断发展,影视创作中“真实”与“虚构”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

在这种融合中,纪录剧情片和伪纪录片成为了两种受到广泛关注和讨论的电影类型。

本文旨在对纪录剧情片和伪纪录片进行辨析与思考,探讨它们的特点、制作方法、影响以及对观众的教育功能等方面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纪录剧情片。

纪录剧情片是一种电影类型,它结合了纪录片和剧情片的特点。

它的制作方法往往是将真实事件或历史背景与虚构的剧情情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展现出纪实性和故事性的双重魅力。

纪录剧情片通过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情感表达,来呈现出背后真实事件的真实性和现实性。

在纪录剧情片中,导演通常会采用真实的素材和真实的环境,以增加故事的真实感和观众的代入感。

这样的结合使得纪录剧情片在观众中具有较强的信服力和吸引力,能够引发观众对真实事件的深入思考和关注。

同时,纪录剧情片还可以通过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情感表达,向观众传递一定的价值观和思想内涵,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

接下来,我们来看伪纪录片。

伪纪录片是一种虚构的电影类型,它追求真实感和观众的代入感,但它的故事情节和人物都是编造的,不具备真实性。

伪纪录片通过模仿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和真实事件的呈现方式,来制造出一种强烈的真实感。

伪纪录片的制作方法往往是通过剧本编写、角色扮演和影像处理等手段,来伪装成纪录片的形式来进行拍摄,并通过让观众产生真实感和代入感来达到诱导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和思考的目的。

伪纪录片往往会以探索未知领域或引发争议的事件为题材,通过真实模拟的方式来呈现,以增强观众的真实感和代入感。

纪录剧情片和伪纪录片在制作方法上有所不同,但它们共同的目的是从观众的角度出发,以增强真实感和代入感来达到引发观众深入思考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目的。

影视创作中“真实”与“虚构”的融合——“纪录剧情片”与“伪纪录片”的辨析与思考

影视创作中“真实”与“虚构”的融合——“纪录剧情片”与“伪纪录片”的辨析与思考

影视创作中“真实”与“虚构”的融合——“纪录剧情片”与“伪纪录片”的辨析与思考影视创作中“真实”与“虚构”的融合——“纪录剧情片”与“伪纪录片”的辨析与思考引言:影视作为一种强大的艺术形式,能够通过情节、场景和角色的塑造来展现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这个过程中,影视创作者常常面临一个问题,即如何将现实与虚构元素融合,以创造出更加贴近观众心理需求的作品。

纪录剧情片和伪纪录片作为其中两种较为常见的形式,逐渐受到了影视制作界的关注与探索。

本文将对这两种形式进行辨析,并思考它们在影视创作中的意义与发展。

一、纪录剧情片纪录剧情片是一种将纪录片和剧情片元素融合的影视作品类型。

它以真实事件为基础,通过对人物形象、剧情发展和情感表达的刻画,展现出现实世界的多样面貌。

1.真实事件作为载体纪录剧情片依托真实事件来构建故事情节,以此引起观众的共鸣与关注。

来自真实事件的故事背景和情节设定使得观众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更加深入地思考事件本身所涉及的社会和人文问题。

2.人物形象的塑造在纪录剧情片中,人物形象往往是基于真实事实的一种创造性的表达。

创作者通过对真实人物的塑造,以及对剧情角色的改编,展现出现实世界中的奋斗、挣扎和勇气。

这种真实与虚构的融合使得观众更容易产生情感连接,同时也更能够理解和感受到影片所要传递的社会价值观。

3.情感表达的刻画纪录剧情片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够较好地表达情感与情绪与真实事件相结合。

通过对角色的情感状态和情感体验的描绘,纪录剧情片不仅可以呈现真实事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还能够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二、伪纪录片伪纪录片是指在影视作品中,通过虚构的手法和创作手段来呈现出一种仿真的纪实感,迷惑观众对现实与虚构的辨认。

它打破了传统影片的剧情发展,主张以虚假来探讨现实。

1.虚构的手法与手段伪纪录片通过运用演员表演、伪造照片、模拟独特的拍摄手法等方式来制造伪装的纪实感。

这种虚构手法和手段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很难辨认出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差异,从而达到一种引人入胜的视觉和感官冲击效果。

纪录片是否要完全真实

纪录片是否要完全真实

纪录片不一定要完全真实对于纪录片真实性的鉴定,就犹如不同的人看《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而我的观点是:纪录片不一定要完全真实。

我在这里提到的完全真实是指没有摆拍,没有编排。

我认为纪录片中可以存在重现,摆拍。

有种对纪录片的定义是:一切真实记录社会和自然事物的非虚构的电影片或电视片都是纪录片。

对于非虚构的电影片或电视片就可能存在编排和摆拍。

我的想法在国外和少数中国导演那里可以得到些许的认可。

在国外,纪录片是很受欢迎的,甚至纪录片的频道需要付费。

就拿众所周知的美国的Discovery探索频道为例,美国的Discovery探索频道于1985年开播,是世界上发行最广的电视品牌,目前到达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亿零6百多万家庭,以35种不同语言播出节目。

美国的Discovery探索频道的很多纪录片就是摆拍,重现的。

Discovery有一档栏目叫重案夜现场,这个栏目并不是完全跟拍警方的破案过程,而是进行情景再现的,以摆拍,采访的方式进行重述。

在这个节目里事件是真实的,专家的口述是真实的,而犯罪现场的以及犯罪证据,甚至犯罪过程的还原都是情景再现的,除了重案夜现场,历史零时差,与恐龙共舞特别篇等等都是情景再现的方式。

情景再现即编排和摆拍。

黑格尔曾经说过:真实不是别的,而是缓慢的成熟过程。

我觉得这句话,对于中国的纪录片仍然是很实用的。

在我们国家,为什么人们不喜欢看纪录片?我想很大原因是因为我们国家的纪录片很多是不成熟的,但是有些导演的纪录片是很招人喜欢的,比如张以庆导演的影片《英和白》《幼儿园》《周周的世界》,冷冶夫的《伴》《油菜花开》等等,那么他们的影片是否是完全真实的呢?冷冶夫在接受采访时说,他的《油菜花开》:“基本全部是摆拍,因为它是一种实验纪录片,国外翻译过来是“真实电影”,这种纪录片除了载体好以外,它的故事也好。

我在主流媒体做的都是纪实风格的纪录片,很多人看不到我的另一面,所以我今天斗胆地放了这样一部片子”。

真实的“虚构”真实与虚构在纪录片中的关系——以《四个春天》为例

真实的“虚构”真实与虚构在纪录片中的关系——以《四个春天》为例

2021/12上文艺直通车纪录片之旅真实的“虚构”:真实与虚构在纪录片中的关系———以《四个春天》为例阴张银摘要:文章围绕纪录片《四个春天》,对“真实”和“虚构”在片中的关系展开探讨,涉及的真实性包括人物、情感、环境等,用具体的例子证明真实是纪录片的最高追求;涉及的虚构性是剪辑和表演,通过分析影像内容对剪辑的虚构进行诠释。

在当下的语境中,将真实与合理的虚构结合起来,才能创作出更有艺术价值的纪录片。

关键词:纪录片创作真实性虚构性《四个春天》“真实”+“虚构”理念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完成了纪录与浪漫的结合,在1922年执导个人首部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以爱斯基摩人为主要表达对象,展现了他们捕猎海象、建筑冰屋的日常生活,为了把爱斯基摩人的真实生活状态表现完整,该片采取搬演式拍摄。

1924年,一部以捕鱼为题材的纪录片《漂网渔船》横空出世,该片导演约翰·格里尔逊确立了纪录片的美学思想———纪实性。

维尔托夫创立的“电影眼睛派”,更是将纪录片的真实性发扬光大……在纪录片导演前辈们的不断创作实践和归纳总结中,“真实”成为纪录片最本质最核心的特质,但在大量的作品中人们也能看到真实中存在的“虚构”。

在《“虚构”真实———纪录片创作真实观念新论》中,作者巴胜提出虚构是尊重的概念,尊重的内容为摄像机的记录与创造性,制作者的客观与主观能动性,后期电子编辑的技术与艺术性,纪录片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融合艺术性,纪录片受众观念的尊重和市场需求的策略。

[1]电影是一门大众艺术,它有广泛的受众群体,纪录片属于电影的一大类,当然也需要考虑到观众的反应,没有人愿意看一部一个人午睡两个小时偶尔翻个身的纪录片。

如今人们看到的纪录片有故事情节,有合理的叙事要素,有简繁得体的剪辑手段,这种理念和技术上的虚构是基于实实在在的人和事之上的。

《四个春天》的“真实”纪录片《四个春天》于2019年1月在中国上映,是导演陆庆屹独立执导的关于父母的私纪录片。

真实与虚幻纪录片与虚构电影的真实性与虚构性

真实与虚幻纪录片与虚构电影的真实性与虚构性

真实与虚幻纪录片与虚构电影的真实性与虚构性真实与虚幻:纪录片与虚构电影的真实性与虚构性在电影与电视产业中,纪录片和虚构电影一直以来都是两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纪录片以真实的事件和事实为基础,通过影像和音频记录的方式展现给观众;而虚构电影则是通过编剧构思和演员表演来呈现一个虚构的故事世界。

尽管纪录片和虚构电影是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但它们在真实性与虚构性之间的界限并不那么明显。

本文将探讨纪录片和虚构电影的真实性与虚构性,并思考它们在当代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

首先,纪录片被认为是更靠近真实的形式。

它通过记录真实生活中的事件和人物,旨在展现真实的现实和事实。

纪录片的制作团队通常倾向于保持客观中立,以向观众传达真实的信息。

例如,纪录片《地球脉动》通过拍摄真实的自然景观和动物行为来展现地球的生态环境。

观众可以通过观看这样的纪录片来获得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增加对环保问题的认识。

然而,纪录片并非绝对真实。

制片人和导演在纪录片的制作过程中常常会进行选择和编辑,以突出特定的主题或观点。

这种选择和编辑的过程可能会导致真实事件的失真或省略。

例如,《追随摇滚巨星》是一部纪录片,它展现了一位摇滚明星的巡回演唱会。

尽管纪录片在拍摄的过程中记录下了真实的演唱会片段,但导演的选择和编辑使得整个故事呈现了一种特定的视角,可能会让观众对这位摇滚明星产生偏见。

因此,纪录片的真实性是有限的,观众需要对其内容保持一定的批判性思维。

相比之下,虚构电影是以编剧所构思的故事为基础,通过演员的表演和摄影技术来展现一个虚构的世界。

虚构电影通常被认为是不真实的,因为它们建立在虚构的情节和角色之上。

例如,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的太空战斗和外星人是完全虚构的。

虚构电影往往旨在给观众带来一种奇妙的体验,让他们逃离现实生活的压力。

然而,虚构电影并不完全脱离了现实。

虚构电影的背景和情节往往会与现实世界中的经历和问题有所关联。

例如,《肖申克的救赎》这部虚构电影讲述了一位蒙冤入狱的人发生的故事,这种经历在现实世界中并不罕见。

纪录片创作中的纪实性、真实性和观赏性(上)

纪录片创作中的纪实性、真实性和观赏性(上)

纪录片创作中的纪实性、真实性和观赏性(上)作者:李燕来源:《大观》2016年第07期摘要:纪录片的纪实性与真实性一直是广受关注的话题,随着纪录片这种艺术形式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大家对纪录片真实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这里所说的“真实”并不等同于生活中的真实,它可以理解为是心理的真实,并且与纪录片的纪实性是相辅相成的。

以美学角度为出发点,用艺术的表现手法来说明问题和展现客观真实,以此让纪录片更具备观赏性。

“观赏性”能够让“真实性”更加具有说服力和魅力。

使真实性的语言得到艺术的升华,是纪录片能够打动人心与受众共鸣的关键因素。

但是纪录片终究是真实的影像艺术,这就要求“观赏性”与“真实性”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达成和谐统一。

关键词:纪录片;纪实性;真实性;观赏性一、关于纪录片纪实性与真实性的争论纪录片是伴随着电影的产生之初就出现的一种艺术形态,被视为电影起源的《工厂大门》、《水浇园丁》等影片,都是对当时社会情况的一种客观记录,可以被视为最早的纪录片。

后来随着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出现了故事片、科幻片、文艺片等多种形式的影片,纪录片也从中分离了出来,最终形成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迚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

20 世纪80年代,安德烈·巴赞的纪实主义美学理论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强调纪录片应该使用长镜头客观记录现实生活,拒绝主观干预。

其后又相继出现了兊拉考尔的写实主义和以前苏联维尔托夫为首的电影眼睛派,以英国格里尔逊为首的纪录电影学派,到伊文思的左翼纪录思想、怀斯曼的直接电影和我国的新纪录运动,都把纪实性作为纪录片的重要属性,强调纪录电影的真实性。

但是纪实就等于真实吗?随着纪录片中摆拍、搬演和特技等手段的应用,对纪录片真实性的质疑声也随之而来。

钟大年先生的一篇《纪实不是真实》文章引发了学术界关于纪录片纪实性与真实性的广泛思考,并基本达成了“纪实不等同于真实”的共识。

纪录片真实的底线与虚构的尺度

纪录片真实的底线与虚构的尺度

纪录片真实的底线与虚构的尺度
近些年,国内许多纪录片大量采用真实再现、演员扮演、数字技术等虚构手法,甚至大量引入故事片的摄制方式,产生了纪录片的新亚种——故事纪录片。

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关于纪录片真实性原则与虚构手法的探讨。

本文试图结合纪录片真实性传统的形成及虚构手法产生的背景,综合分析纪录片真实的底线与虚构的尺度,对当下盛行的"故事纪录片"从理论上进行剖析与反思。

从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拍摄了《工厂大门》开始,纪录片的雏形就伴随着电影而诞生。

作为电影艺术的特定门类,纪录片与故事片的最大分野就是真实、非虚构,这是它的基本属性。

然而,100多年来,关于纪录片真实性问题的讨论从来都不曾间断,也从来都没能在理论上真正厘清过。

影评观察纪录片中的真实与虚构界限

影评观察纪录片中的真实与虚构界限

影评观察纪录片中的真实与虚构界限影评观察:纪录片中的真实与虚构界限在众多的影视类型中,纪录片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观众。

它往往被视为真实的记录,是我们了解世界、洞察人性、追溯历史的一扇窗口。

然而,随着纪录片的发展,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这引发了我们对于纪录片本质的深入思考。

纪录片的初衷是呈现真实,它通过镜头捕捉生活中的瞬间,记录下事件的发生、人物的经历以及社会的现象。

观众对于纪录片的期待,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真实的信任和渴望。

当我们观看一部关于自然生态的纪录片时,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未经修饰的动物行为和原始的自然景观;当我们关注一部社会题材的纪录片时,我们期待了解到的是真实存在的社会问题和人们的真实反应。

这种对真实的追求,使得纪录片在传递信息、引发思考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然而,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纪录片导演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一些挑战和抉择。

为了更好地讲述故事、吸引观众,有时候会采用一些手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真实与虚构的界限。

比如,为了呈现一个完整的事件,导演可能会对拍摄到的素材进行剪辑和重组。

这种剪辑重组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事件原本的时间顺序和发展逻辑,虽然可能更具故事性,但也让观众对其真实性产生了疑问。

再比如,有些纪录片会采用情景再现的方式来弥补历史资料的缺失。

通过演员的表演和场景的搭建,试图还原过去的某个时刻。

然而,这种再现毕竟是基于想象和推测,与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着差距。

尽管导演可能会尽力保证再现的准确性,但仍然无法完全消除虚构的成分。

此外,纪录片中的音乐、旁白等元素也会对观众的感知产生影响。

恰当的音乐可以增强情感的表达,生动的旁白能够更好地引导观众理解内容。

但如果使用不当,这些元素可能会过度渲染情绪,甚至误导观众对真实情况的判断。

那么,如何在纪录片中把握真实与虚构的界限呢?首先,导演应该保持对真实的敬畏之心。

在创作过程中,要明确纪录片的核心是真实,任何手法的运用都不能损害真实的本质。

浅谈纪录片的真实性及纪实手法

浅谈纪录片的真实性及纪实手法

对于纪录片的概括我更喜欢肖平在他的书中所说的,"纪录片是既是一种世相,又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境界和品格"。

我们用镜头去面对生活,提炼生活,真实的反映生活,而这种真实性本身就是一种境界和品格,我觉得纪录片区别于其它类型片的最大魅力就在于以生命去试问自然、真理和人类的禁区与盲点,选择纪录片本身就意味着选择一种对生活的忠诚。

这也是我们热爱纪录片的原因。

真实就是纪录片的生命,是其最根本的美学特征。

一、纪录片的真实理念1. 从客观真实角度看,纪录片的文本内容永远无法接近客观生活本身,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也不尽一致、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即想像与虚构的成分。

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一经过摘取,就未免带上主观性。

而在大千世界中我们只对一人、物、事感兴趣而成为叙述主体要表现的对象,这似乎也有一种神秘力量在起作用。

而叙述主题与对象的共鸣程度、采访拍摄过程的策划、镜头的参与到编辑阶段都不可避免地使纪录片的文本内容与客观存在物存在着不一致。

2. 纪录片文本内容具有主观性与虚构性的一面,也就是说纪录片叙述具有修辞性,但从另一方面,纪录片的文本内容也存在着客观性和真实性。

纪录片是真实事件的见证者,纪录片的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用纯粹的文字方式对真实事件进行描述的"追忆性"行为这确保了纪录片文本内容反映客观真实的可靠性。

3. 纪录片文本内容的真实,是文体技巧与观众接受心理共谋的结果。

有人说纪录片的"现实主义效果"是由观众对片中内容的认同和接受程度决定的。

在这个意义上看,纪录片文本与客观存在物之间是否符合就在于观众的"真实判定"。

其实观众在判定纪录片文本是否逼真反映生活的依据,一方面来自观众习惯了的或理解力之内的意义模型。

另一方面来自节目类型、文体观念与技巧对观众的暗示。

二、纪录片是注重过程的纪录,纪录片的魅力也在于过程纪录中,较之"解说加画面",我们应尽量用纪实手法来表现过程纪录的真实。

纪录片中的搬演:虚构还是真实

纪录片中的搬演:虚构还是真实

说 话 ” 而 传 统 叙 事 手 法 中 跟 拍 、 镜 头 、 期 声 。 长 同 等叙 事方式 只 能记 录 正在 或 将 要 发 生 的事 实 , 对 于 已 经 发 生 的 事 情 无 能 为 力 。 纪 录 片 要 记 录 真 实
的 历 史 , 然 涉 及 到 过 去 。 当 然 , 们 可 以 用 访 必 我 谈 、 说 词 来 补 充 过 去 的 事 实 , 那 些 单 调 的 画 面 解 但
瑞 特 拍 摄 《 邮 》的 3 夜 0年 代 , 运 用 了 一 些 组 织 、 就
】4 4
睾 海 29 0. 06
摆布 拍摄 的 手段 。 以经过 搬演 的幻 象代 替 未 经搬 演 的 现 实 , 经 过 设 计 的 情 节 代 替 日常 生 活 中 的 以
琐事 。 ③ 义 在 于 使 观 众 意 识 到 “ 有 可 能 是 真 实 的 ”, 生 这 产
部 真正 意义上 的纪 录片 《 方 的那努 克》 美 国学 北 到 者 林 达 ・ 廉 姆 斯 提 出 的 “ 纪 录 电影 ” 概 念 , 威 新 的 无 不在 实践 和肯定 着 “ 演 ” 种被 认为是 “ 构 ” 搬 这 虚 的
艺术 手段 。 关 于“ 演” 搬 搬演 , 把 往 事 表 演 出来 。纪 录 片 中 的搬 演 指
便是 十分 正 当的。 比真实生 活 的镜 头 更真 实 , 因 为 它们表 达 了这种镜 头 的最本 质 的内容 。 搬 演 有 两 条 基 本 原 则 : 一 , 果 搬 演 能 引 起 第 如
拉哈迪 拍摄 《 方 的 纳 努 克 》 2 北 的 0世 纪 2 0年 代 ,
甚 至 是 英 国 纪 录 片 运 动 骨 干 哈 里 ・ 特 和 巴锡 尔 ・ 瓦

“真实再现”与纪录片的“非虚构”原则

“真实再现”与纪录片的“非虚构”原则

“真实再现”与纪录片的“非虚构”原则——兼评“对现实的创造处理”论纪录片之于现实社会和历史从来都有两条“线”:非虚构的“底线”和真实再现的“渐近线”。

换而言之:纪实并不等同于真实,真实是一种风格化的影像和思维品格,非虚构才是纪录片的基本创作原则。

“纪录片是直接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图像和音响素材,通过非虚构的艺术表现手法,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以及作者对这一事物认识的纪实性电视节目。

”[1]“非虚构”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否能够“真实”表现客观事物?这是值得商榷的。

本文所说的“真实再现”并不是泛指纪录片与记录对象的关系而是特指在纪录片和新闻中普遍使用的一种叙事方法和策略:事件发生时,没有留下任何的影像以及音响资料,事后根据创作的需要,采用补拍、摆拍、扮演等的方式把当时发生的东西模拟重现出来。

这种被伊文思称作“重拾现场”和“复原补拍”的方式在现今的影视作品创作中已被越来越广泛应用于非虚构的纪实节目中,如中央电视台的《讲述》、《今日说法》、《人与自然》、《记忆》等节目中都采用了“真实再现”的手法。

尽管如此,目前学界和业界对“真实再现”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合理性分歧较大,这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真实再现”是否有违“非虚构”原则?而这一争论再度引起我们对格里尔逊所言“纪录片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

”[2]这被认为是纪录片的经典定义不同理解和阐述。

一1926年,约翰.格里尔逊看了罗伯特.弗拉哈迪拍摄的记录南太平洋岛国土著人生活的《摩阿纳》之后,在纽约《太阳报》上撰文对纪录片这个词作了明确的界定。

纪录片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the creative treatment of actuality)”。

之后格里尔逊又有所补充和发挥认为纪录片就是从日常生活中拍出一部戏剧来,从一个问题中写出一首诗来;纪录片是发生在家门口的戏剧,是讲坛。

在他的这种思想指导下,英国纪录电影运动中的许多影片都带有人工“打造”的痕迹。

比如弗拉哈迪(Rober Flaherty)的被公认为是世界纪录片开山之作的《北方的纳努克》(1922年)一片中,许多情景也采用了真实再现;而英国纪录片运动骨干哈里.瓦特和巴锡尔.瑞特拍摄《夜邮》,实际拍摄过程是把火车拉到一个摄影棚里,让邮差到车厢里去,经过打灯布光之后才进行拍摄。

纪录片拍摄中的道德挑战如何平衡真实与隐私保护

纪录片拍摄中的道德挑战如何平衡真实与隐私保护

纪录片拍摄中的道德挑战如何平衡真实与隐私保护纪录片是一种以记录真实事件和现象为主要目的的影片类型,它通过传达真实的信息和观点来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反思。

然而,在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常常面临道德挑战,即如何在追求真实性的同时,又能保护被记录者的隐私。

本文将探讨纪录片拍摄中的道德挑战,并提出一些方法来平衡真实与隐私保护的关系。

首先,纪录片拍摄者在追求真实性的过程中,往往涉及到拍摄对象的隐私问题。

拍摄者需要全面记录对象的生活和经历,以展示真实的社会现象和人性。

然而,对于某些特定的事件或个人,他们可能不希望自己的隐私被公开,并有权要求保护自己的隐私。

在这种情况下,纪录片拍摄者应该尊重被记录者的意愿,并寻求其合作和授权。

其次,纪录片拍摄者需要在记录真实的同时,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

这意味着他们不应该有意篡改或歪曲事实,而应该尽可能地呈现出真相。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为了增强影片的戏剧性和吸引力,拍摄者可能会对事件进行重新演绎或修饰。

在这种情况下,拍摄者需要在片中进行说明,明确表明该部分为虚构或重新演绎,并且不能让观众误认为这是真实发生的事件。

在纪录片拍摄中,保护被记录者的隐私是非常重要的。

拍摄者应该遵守法律法规,不得盗取他人隐私或滥用他人个人信息。

此外,拍摄者应该与被记录者签订合同或授权书,明确双方的权益和使用范围,以确保记录者的隐私得到适当的保护。

同时,拍摄者也应该在使用过程中对个人信息进行适当的脱敏处理和模糊化处理,以保护个人隐私。

当纪录片拍摄涉及到敏感话题、社会矛盾或个人隐私时,拍摄者需要在尊重记录者隐私的同时,平衡社会公众的知情权。

这就要求拍摄者在决定是否披露某些信息时进行审慎权衡,确保记录者的隐私得到合理保护的同时,又能提供足够的信息给观众。

此外,纪录片拍摄过程中,应该给予记录者足够的解释和指导,让他们明确知晓自己的隐私可能会被记录,并了解拍摄的目的和影响。

拍摄者应该始终以尊重、善意和公正的态度对待被记录者,并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影视制作中的纪实与虚构的边界探讨

影视制作中的纪实与虚构的边界探讨

影视制作中的纪实与虚构的边界探讨影视作为一种强有力的艺术表达方式,既可以通过纪实的手法还原真实,又能借助虚构的手法营造故事。

然而在影视制作中,纪实与虚构之间的边界常常模糊不清。

本文将围绕影视制作中的纪实与虚构的边界展开讨论,旨在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观众的影响。

一、纪实与虚构的定义与区别纪实是指影视作品通过真实记录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塑造真实感的手法。

纪实片通常采取真实场景、真实人物、真实事件的方式,不经过演员的表演或剧本的创作,力求尽可能真实地展现事实。

纪实片代表作品有《央视财经半小时》、纪录片《人民的名义》等。

虚构则是指影视作品通过创造性的手法,创造一个与现实生活相离的虚构世界。

虚构片通常通过编剧创作剧本、演员的表演以及特效制作等手段,塑造一个全新的故事情节。

虚构片代表作品有《霸王别姬》、《流浪地球》等。

二、纪实与虚构的边界模糊现象在实际的影视制作过程中,纪实与虚构之间的边界往往并不明确。

影视作品往往在追求纪实的同时也加入了一定的虚构元素,或者在虚构故事中添加真实素材。

这种边界的模糊现象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纪实片的取材与切割。

纪实片在取材和切割上往往已经对事件进行了选择和加工,使得观众只能看到片面的真实。

而这种取材和切割的方式其实也是一种虚构的手法。

2. 纪实与虚构的表现手法。

纪实片在影像语言、叙事结构、音效等方面也会借鉴虚构电影的手法,通过加入一些艺术性的元素来提升观影体验。

3. 纪实与虚构的界限模糊。

有些影片在剧情上虽然属于虚构,但片中的情节与真实事件相似度极高,甚至有时候观众会将其误认为纪实作品,这使得纪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进一步模糊。

三、纪实与虚构的互相影响1. 纪实对虚构的影响。

纪实片通过对真实生活的详尽记录,为虚构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得虚构片能够更好地还原现实世界。

例如,《人民的名义》通过真实记录一系列政治腐败事件,使得观众更容易接受故事背后的虚构元素。

2. 虚构对纪实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影机的人》,再到六十年代强调现场、无解说、不干涉的直 接电影,非虚构原则长期在国外纪录片创作领域被实践和坚 守。
中国纪录片的历史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前的新闻纪 录片,七八十年代的宣教专题片,到九十年代的新纪录片,非 虚构一直是基本创作准则。以《望长城》、《流浪北京》为开端 的“新纪录片运动”是中国纪录片观念的一次大突破,解套了 专题片时代的僵化模式,强化“在场、记录、过程”的纯纪录理 念,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股纪实风潮,建立了中国纪录片的 纪实品格。而在创作手法的背后,是人性意识的觉醒和反思; 从宣教期仰视、俯视的创作视角转化为平视,更多地关注普 通人群的生活,关注当下社会的状况,并通过“对现实的创造 性处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并形成纪录片独特的艺术品 格。纪录片的真实本性和非虚构在这里被推向极致。
演构建基本的时空环境。如六集纪录片《大明宫》以高端的动
刘小文 厦门广电集团节目中心专题部副主任。中国
画技术,在虚拟世界中重新搭建起这座已经消失的大型宫 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员、福建
殿,而且将关于宫廷的演员表演放置到三维动画的虚拟场景 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
2011 年第 7 期 (总第 83 期)
关键词:故事纪录片 真实底线 虚构尺度
从 1895 年卢米埃尔兄弟拍摄了《工厂大门》开始,纪录 片的雏形就伴随着电影而诞生。作为电影艺术的特定门类, 纪录片与故事片的最大分野就是真实、非虚构,这是它的基 本属性。然而,100 多年来,关于纪录片真实性问题的讨论从 来都不曾间断,也从来都没能在理论上真正厘清过。进入 21 世纪以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真实再现的运用,及故事纪 录片的盛行,真实与虚构再次成为纪录片领域的热门话题。 虚构手法的运用是否会损害纪录片的真实属性?纪录片真实 的底线与虚构的尺度又在哪里?
— 影
经过近百年的历史争论,纪录片的真实从来都不是绝对
《中国纪录片人宣言》将“为时代立传、为历史存真、传承

的,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客观真实;而是经过了镜头和导演的 文化、连接未来”作为纪录片人的使命,而真实是纪录人必须
传 播
双重过滤与折射呈现出来的主观真实,是心理意义上的真 坚守的底线和品格,是纪录片的根本价值所在。今天的中国
地震》、《圆明园》,到近两年的《迷途》、《大明宫》、《敦煌》、《外 运作方式,将是故事纪录片走向成熟的一个方向。
滩》,虚构手法在中国纪录片中的运用已经无法只是用“真实
然而,虚构是一把双刃剑,陷阱在于尺度上的把握难度。
再现”来概括,而是衍生出纪录片的一个新亚种,故事纪录片。 各种虚构手法大多在历史题材纪录片中广泛应用,虚构的目
一、纪录片“真实”的传统 纪录片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1] 抓住现实的片段,将其有意义地结合起来。[2] 纪录片,一种非虚构的影片,它具有一个有说服力的主 题或观点,但它取材于实际生活,并且运用编辑和音响来增 进其观念的发展。[3] 纪录片是一种特定的体裁或形式,是对某一政治、经济、 文化、军事或历史事件作纪实报道的非虚构的电影或录象节 目。纪录片直接拍摄真人真事,不容许虚构事件……记录真 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这里的“四真”是纪录 片的生命。[4] 真实是纪录片的本质,是纪录片的生命,是纪录片最不 可替代的核心特性;在古今中外关于纪录片的各种界定中, 这一点被反复强调。“现实”,“现实的片段”,“取材于实际生 活”,国内的定义更明确地表述为“记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 里发生的真人、真事”;即自然素材的使用、非虚构。 从 1922 年弗拉哈迪用了两年时间与原住民共同生活, 以大量纪实性长镜头拍摄的《北方的那努克》,到吉加·维尔 托夫以“无剧本、无布景、无演员、无台词”观念所拍摄的《带
这个时候的真实再现还只是片段式的、模糊化的,如以 团队等专业人员,从剧组建制、岗位分工,到制片管理、进度
演员的背影展现历史人物,以行军的剪影展现战争,以茶几 控制,到营销推广、衍生产品开发,都可以直接借鉴影视剧的
的晃动展现地震。历经 10 年的探索发展,从《故宫》、《唐山大 渠道和经验。总之,多方面地深度嫁接影视剧的创作形态与
实,即真实感的营造。以纪实手法拍摄的纪录片未必就一定 纪录片在面对市场压力与娱乐诱惑时,并不需要排斥虚构,
是真实的,如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如伊朗电影大师阿 但如何不偏移对纪录片本体价值的追求,不陷入媚俗的陷
巴斯的故事电影,非职业演员,以纯粹纪实的影像风格呈现, 阱,如何更好地挖掘建立在事实核心基础上的深度真实,这
在这样的纪录片真实传统中,故事纪录片扮演与虚构手 法的应用,必然被放置在最核心最敏感的位置进行考量,阻 拦和争议并不能解决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坚守纪录片的品 格,如何把控新手法的运用,如何形成一种更有力量更接近 真实的影像语言形态。
二、纪录片“虚构”的背景 1988 年,纪录片大师伊文思的绝唱之作《风的故事》在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获得金狮奖,放映结束时,观众的掌声竟 持续了 20 多分钟。威尼斯电影节是一个以故事片为主的电 影平台,但评委们已经不去争论这是一部故事片还是一部纪 录片。 像风一样自由,在虚构和真实之间,在纪录片和故事片 之间,在主观镜头和现实画面之间自由转换;它就像在银幕 上谱写的一首表现艺术家主观意象的朦胧诗。[5] 伊文思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的故事》,每个人的《风 的故事》都各不相同。也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被称为“新纪录 电影”的纪录片流派在西方国家悄然风行;新纪录电影与之 前的纪录电影相比,最大的创新在于堂而皇之地把“虚构”纳 入纪录片创作领域,认为“纪录片不是故事片,也不应混同故 事片,但是,纪录片可以而且应该采取一切虚构手段与策略 以达到真实”[6]。 而在世纪之交的中国纪录片界,一种叫“真实再现”的创 作手法开始被大量应用。 真实再现,作为纪实类作品的一种创作技法,是指在客

为手段之一,大量采用虚拟手法,寓教于乐,将纪录片尽量拍 综合使用,才是故事纪录片的形态模式。否则,虚构成分的过


得好看,更娱乐化。这就催生了“故事纪录片”的诞生,它可以 度膨胀,就损害了纪录片用影像书写历史的核心价值,混同

说是“纪实”与“娱乐”嫁接的产物。
于故事片了。
三、纪录片真实的底线与虚构的尺度
故事纪பைடு நூலகம்片产生的真正背景是中国纪录片的市场化运 的是为了接续历史影像缺失的画面叙事断点,目的仍是为了
作和栏目化生存。20 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纪实类的中国纪录 更好地再现或接近历史真实。坚守真实的纪录片底线,是虚
片面对着传媒领域商业化、娱乐化大潮的冲击,日益边缘化。 构尺度把握的第一原则。其次,将纪录片放置在更长远的历
学术平台 ——— 影视传播
纪录片真实的底线与虚构的尺度
刘小文
( 厦门广播电视集团节目中心 福建 厦门 361012)
摘 要:近些年,国内许多纪录片大量采用真实再现、 演员扮演、数字技术等虚构手法,甚至大量引入故事片的摄 制方式,产生了纪录片的新亚种—— —故事纪录片。这一现象 引发了人们关于纪录片真实性原则与虚构手法的探讨。本文 试图结合纪录片真实性传统的形成及虚构手法产生的背景, 综合分析纪录片真实的底线与虚构的尺度,对当下盛行的 “故事纪录片”从理论上进行剖析与反思。
2011 年第 7 期 (总第 83 期)
80
观事实的基础上,以扮演 / 搬演的方式,通过声音与画面的设 中进行,形成了直观而强烈的视觉效果。再次,全面引入影视
计,表现客观世界已经发生的、或者可能已经发生的事件或 剧的摄制与运作模式,传统的纪录片摄制组已经无法胜任这
人物心理。[7]
种新形态的摄制要求,增设编剧、服装、化妆、道具、数字技术
81
进入新世纪,采用栏目化的运作是中国纪录片走向市场化的 史空间来看,真实的影像无疑更具有纪录历史的功能与价
一种策略。国内许多纪录片栏目如中央台的《探索发现》、《走 值,所以适度原则是故事纪录片的另一个虚构尺度。虚构成
2011
遍中国》等,都借鉴美国探索频道等节目的成功经验,以纪实 分要与纪实、口述、解说、影像资料、历史现场等纪录片元素
几乎是纪录片,却都是虚构的。在纪录片中,高举纪实与真实 是值得每个纪录片创作者深思的问题。
的大旗,却违背事件真实与人物心理情感真实的现象并不罕
见;所以创作者的主观自觉才是决定纪录片真实品格的保 参考文献:
障。
[1]英国纪录片学派创始人约翰·格里尔逊对纪录片的界定.
从哲学真实向心理真实的滑动引导纪录片真实观念踏 [2]前苏联电影眼睛学派创始人吉加·维尔托夫对纪录片的
另外,嫁接影视剧的形态元素并不是全盘效仿,某些手

虚构手法的大规模运用,是否构成了对纪录片真实本性 法是否能引入纪录片领域值得商榷。如《外滩》中在人物扮演

与底线的冲击,甚至瓦解了纪录片本质的意义与价值;当观 时直接使用了人物对白和台词;如《敦煌》中的陈福儿等人物


众所看到的都是虚构出来的画面时,纪录片还是纪录片吗? 是虚构的,历史上并没有这个人。
中的真实与虚构的真正分歧并不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之争, 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628.
而只是一种创作手法之争。
[5]单万里.伊文思与新中国纪录电影[M]/ / 单万里.纪录电
既然只是一种手法,一种形态,就要形成一个完善成熟 影文献.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307.
的语言系统;这在最近几年的中国纪录片实践中体现出了规 [6]林达·威廉姆斯.没有记忆的镜子—— —真实、历史与新纪
上还乡之路,让纪录片从真实的陷阱走向真实的支点。[8]
界定.
从这个意义上说,使用自然素材、非虚构的传统纪录片, [3]约翰·默瑟尔.电影术语汇编[M].美国:大学电影协会,
与采用数字技术、演员扮演等虚构形态的故事纪录片,都是 1979:28.
为了达到心理真实,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与冲突。因此,纪录片 [4]任远.电视纪录片的界说[M]/ / 单万里.纪录电影文献.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