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后如何进行知识的复习与巩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课后如何进行知识的复习与巩固

有些同学在课堂上听课很认真,但是下课就把课本仍在一边,不再理会。这种习惯很不好。课堂上学过的内容要及时复习,最好是当天学的内容当天复习。这样做的理由有两条: 一是课后复习是学习的反复性特征的要求。课后复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是与遗忘斗争的有力武器。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现象研究发现,人们对学到的新知识,一小时后只能保持44%,两天后只留下28%,6天后只剩下25%。这些数据表明,知识刚学过之后,遗忘特别快,经过较长时间以后,虽然记忆保留的量减少了,但遗忘的速度却放慢了。即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先快后慢规律告诉我们,新学的知识在两三天后遗忘最多,时间久了,再复习要花很多工夫,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及时复习。我们学过新知识后,要“趁热打铁”,抓紧时间及时复习、巩固,才能不断强化已经建立起来的神经联系。因此,当天课堂上学过的新知识,除了该堂课上学过的新知识,当天课后还要及时再复习,绝不能只把老师布置的书写作业做完了事,应看看书,理一理知识的脉络,该背的要背,该写的要写,该想的要想。

二是课后复习可起到总结升华的作用。课后复习是对一节课内容的总结,可以起到总结升华的作用。及时复习还可以使知识的漏洞得到及时弥补,使对知识的理解得到升华,实现对知识的再认识再提高,使思维的深刻性得以发展。

另外,课后复习可起到桥梁的作用,是对前后知识的链接。第二天要上新课,当天不复习巩固会影响新课的学习。

高二学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年高中学习生活的经验,但真正懂得如何在课后完成课堂知识的巩固与内化的学生太少。更多的学生不明白课后复习、巩固在高中学习中的重要性。针对这个问题,我做了对一个小班和一个艺体平行班共70人的问卷调查,得出了以下结果:

1、三分之二的学生一般是先看书,后做做习题,就算完成复习了;

2、四分之一的学生是做做练习题,然后看看哪些错了,再复习有关错题的知识点,偶尔也通过翻历史书前面的目录来回忆和复习相关知识点;

3、十分之一的学生能他细看书上每个知识点和零散的材料,总结整理为知识结构图,并做题来巩固记忆,强化对知识内在联想系的理解、运用;

4、只有四五个学生能按老师的要求,把每次做错的题记下来,建立错题集,便于加强对易错知识相点的识记理解;

5、百分之六十的学生看看,对重要知识点会尽力背,得背过即忘;

6、存在的其他问题:在课后学习中的存疑,很少问老师,也没想去把它弄明白;做练习时,一般只做做选择题,材料题绝大多数学生不动笔;有三分之一的不生课后没有看书习惯,或对历史没兴趣而不去翻书。

从以上内容可看出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偏差,要想提高学习成绩,正确的学习方法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学习方法的指导必不可少。以下就针对学生在课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给予一些建议。

(1)及时复习。根据遗忘规律,首次复习要及时。学过之后,首次及早复习对学习效果影响非常大。由于刚学过,印象还比较清晰,及时复习省时省力,效果又好。有些同学在课堂上就已经利用各种机会和形式进行复习巩固了。他们利用课上的“空闲”时间,精读课本,归纳整理,总结概括,研习例题,多做练习,强化记忆等等,这些都是及时复习的好做法。

按时完成作业也是及时复习的需要。有些同学作业拖拉,也是造成不能及时复习、不能巩固知识的重要原因。

课后复习一定要在当天进行,不要等忘掉大部分甚至全部后才去复习,那样损失太大。要做到“日清”,即当天的知识当天复习,当天的问题当天搞懂。如果拖延到以后再复习,就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2)多次重复,先密后疏,合理间隔。复习就要重复,没有重复就没有复习。但复习又不是简单重复,而是“科学重复”。所谓科学重复,除了要深入思考之外,还要注意两次复习间隔的时间要合理:先密后疏。一般认为在“要忘还未忘”时复习,效果最好。即当天学完之后,应在3~6小时内复习1次;第2天早上复习1次;第5天复习1次;第15天复习1次;第30天复习1次;第60天复习1次;半年以后复习1次;经过上述1次学习和7次复习之后,一般都能牢记学过的知识点了。这只是对记忆性较强的结论性或评价性历史知识的复习建议,并不要求我们机械照搬,而是说明先密后疏、合理间隔的道理。有些同学平时不能坚持经常复习,临到考试才急急忙忙复习,效果自然很差。

坚持经常性、不搞突击性复习,是复习的重要原则。至于具体怎样间隔复习,同学们可以在实践中逐步摸索,从而找出适合自己的好办法。

(3)瞻前顾后,上关下联。孤立地看待所学知识,很难透彻理解,也很难记忆持久。如果把知识点放在“知识网”中去看待,很容易理解和记忆。

(4)往返滚动。理解知识时不要孤立看待,具体操作时要“往返滚动”复习。复习第二节,要连同第一节一起复习(如有可能再预习第三节),复习第二章,还要连同第一章一起复习。这样的复习就像梳头发,每次从头疏理一遍。这样把前后反复联系在一起复习,日积月累效果非常好。

(5)注意掌握“方法”和“技巧”。不仅要复习知识,而且要注意总结用过的“方法”和“技巧”。这些东西主要指一些思维方法,表现在一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上。它们也可能明确地在课本中出现,也可能只是老师点拨的。你要在各种类型的复习中,把熟练掌握“方法”当作重要的复习内容。

(6)尝试回忆。课后复习时,可以先合上书本,自己试着把老师讲课的内容独自回忆一下:这堂课老师讲了哪些内容,边想边动手写一个提纲。如果想不起来被“卡住”了,可以翻看

课本,接着再回忆。总之尽量自己回忆。写完提纲后再看书对照,哪些是准确的,哪些是不准确的,有时反复翻看几次书才能把提纲编写准确、完整。这种自我强制性的回忆,可以提高兴趣,还可以加强记忆和理解。

尝试回忆的复习方法有什么好处呢?一是可以及时检查当天听讲的效果。如果自己能独立地回忆出全部或大部分内容,那就证明自己预习和听讲的效果是好的,也就是在领会的基础上将所学的知识基本上记住了。如果回忆不出来,就应当及时查找原因,以改进预习和听讲。回忆时,可以边回忆边对照书本,也可以回忆完以后再看书。为了回忆时能更加专心,回忆的线索能更清楚地展现在眼前,使回忆能有个“支撑点”,可以用草稿纸把回忆的重点简要地写出来;二是可以提高记忆力。由于每回忆一次,都需要把头脑中“贮存”的知识“提取”一回。每“提取”一回,就能使知识强化巩固一遍。这对于提高记忆力自然是有好处的。可见,尝试回忆是一种积极的记忆方法;三是能增强看书和整理笔记的针对性。有个学生在学习总结中说:通过回忆,把老师上课讲的在脑子里过一遍,记住的往往是自己已经懂得的部分,那些没记住的就往往证明自己还没有掌握好。这话很有道理。实际上,回忆是学习成果或者说知识巩固程度的无声表达。如果回忆不起来,当然会着急地翻书查笔记,这样不仅提高了看书和整理笔记的积极性,而且增强了看书和整理笔记的针对性,很自然地会把回忆不起来的部分作为看书和整理笔记的重点;四是能养成善于动脑思考的习惯。课后复习时直接看书,要比尝试回忆“省脑筋”,但不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效果往往不好。而尝试回忆,要追寻思索的过程,概括上课所学的主要内容,一旦想不起来时,就要千方百计地寻找回忆的线索,很费脑筋。一个经常搞尝试回忆的学生,不仅记忆力大增,而且能逐渐养成好动脑筋的习惯。有人说过:“人们总是逃避艰苦的思考。”我们一定不要在思考面前做逃兵。

有的学生也抓课后复习,可是复习的方法却像看小说似的把书从头到尾读一遍。读书时一看就明白,但一放下书本就什么也想不起来了。如果离开书就不能独立地把所学的知识回忆出来,就很难做到独立地应用这些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后的尝试回忆,也正是使所学的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的重要方法。

尝试回忆的办法还可以用在周末小结和其他复习中进行。

(7)质疑深究,注意知识内在联系。每一次复习都要从更高的角度、更大的范围里去理解思考知识的内在联系。不要多次复习仍浮在表面深入不进去,这样既不便于理解又不便于记忆。有些同学“一看书就懂,一做题就不会”,其实就是因为他们看书复习时只是简单重复,缺乏深入思考。缺乏深究质疑,没有弄清内在联系的复习就像“下不透的雨”:经常下雨,每次都没下透,这样的雨对庄稼生长是无益的。只要条件允许,脑、眼、手、口、耳并用,可以增加复习效果。

(8)精读课本。有的同学以为复习就是看参考书、看课外补充资料,就是做辅导资料上的习题,这是误解。忙于做课外题,忘记了精读、研读教科书,这种做法不可取。当你在解决问题遇到困难时,再回头看教科书,很多问题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解释。尤其是课后复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