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材料:建强用好农村第一书记队伍,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验材料:建强用好农村第一书记队伍,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XX市委积极落实要求,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推行派驻农村第一书记,为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一、抓好农村第一书记选育管用全过程
围绕提升基层组织力,推动农村转型发展、全面振兴,从市县两级机关择优选派415名干部到全市所有行政村任第一书记,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一是严把“入”的关口。坚持优中选优,多渠道、立体式选派第一书记,将个人报名和组织推荐相结合,做到“三个优先”,即有农村工作经历的干部优先、涉农部门干部优先、后备干部优先,打造素质高、能力强、敢攻坚的优秀团队。坚持军(警)地相互交叉,老中青梯次配备,打造以处级干部为骨干、科级以下干部为主体、专业技术人员为补充的优秀团队。坚持政法系统干部进乱村、经济战线干部进穷村、党群部门干部进软弱涣散村、涉农部门干部进农业产业村、专业特长干部进品牌特色村,打造一支利于工作开展、利于作用发挥、利于攻坚克难的队伍。
二是拓展“育”的平台。坚持为第一书记强筋壮骨,打牢能力基础。市委重要会议,县(区)、乡镇(街道)大型会议,请第一书记列席,让他们在重要政策事项决策中领会精神、拓宽思路、把准上情,精准推进工作。市委全会专门邀请基层第一书记代表参加,参与各个代表团讨论,共商全市发展大计。市县两级共组织第一书记参加外埠培训、集中培训等各类培训13批次,使第一书记视野进一步开阔,工作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是强化“管”的措施。制定《第一书记工作规则》,成立工作督导组,以明察暗访的形式不定期进行督导检查,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县(区)委建立工作台账,乡(镇)党委负责日常工作考勤,如实记录工作情况。村级建立述职评议制度,在一线评价第一书记工作。同时,建立第一书记工作写实制度,每季度在党建信息平台予以公示,接受党员干部和群众监督。
四是激发“干”的劲头。市委为第一书记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每人每年安排1万元工作经费,落实每人每天100元生活补贴,着力解决第一书记后顾之忧。在政治待遇上,对表现优秀的驻村第一书记,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先后提拔重用81人,占总数的19.5%,树立了鲜明的一线选人用人导向。
五是畅通“退”的机制。对工作不力、成效不大的第一书记,及时进行教育提醒、诫勉谈话、组织调整,累计调整159名考核不达标的第
一书记。对即将期满退出的第一书记,要求做到“三个一”,即要固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党建工作、“三资”管理等基础工作制度,形成一套科学完备的议事决策机制,制定一个长期发展规划。探索第一书记长期联系制度,确保任职期满后仍能帮助基层发展,让第一书记的智慧留在基层,经验传授给基层,资源长期支持基层。
二、农村第一书记带来扶贫攻坚新成效
农村第一书记带领党员群众跑项目、引技术、转观念,扎实推进“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工作,有力促进了扶贫攻坚各项任务的落实。
一是发展思路逐步清晰,增收致富步伐明显加快。第一书记带头开展调查研究,引导基层党组织制定发展规划,培育特色产业、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发盘活各种资源,推动村强民富。2017年,415个行政村的第一书记群体新扶持“开心农场”“私家稻田”“民俗摄影旅游基地”“创客空间”等160多个富民项目。其中,“第一书记农特产品展厅”已经成为促农增收的知名品牌,小南河村、红日村等农村基层治理创新模式入选人民网评选的20佳案例,成为靓丽名片。
二是民生事业不断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日益密切。第一书记积极响应市委“一创两建”号召,以建设“美丽乡村”和“幸福社区”为切入点,带领广大基层群众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活动,共硬化村内道路100余公里,维修田间路1330余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639盏。同时,积极搭建为民服务载体,开展民事代办、便民服务等7400余人
次,解决群众难题3500余件,有效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是党建工作得到提升,基层基础更加牢固。第一书记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着力规范基层组织生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教育管理党员,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村级后备干部,有效提升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水平。选派工作开展以来,全市第一书记共走访党员2.6万余人、群众8.5万余人、贫困户和信访户6300余户,规范开展“三会一课”、组织生活5100余次,完善村级自治、管理、监督机制384项,协助培养基层后备干部583名,帮助健全改造组织活动场所266个,使党的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
三、农村第一书记产生综合效应
实践证明,选派农村第一书记的做法,发挥了“一子落而全盘活”的效应,是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抓手。
一是立足资源潜力,发挥选派干部人脉广、学识高、眼界宽、办法多等优势,补齐基层干部对政策把握不准、对市场把握不住、对改革认识不深等短板。第一书记在基层创新思路,从实际着眼、从市场运作着手、从转化动能着力,积极寻找并发挥我市在现代农业、自然生态、沿边开放、产业基础等方面的优势,帮助基层干部、群众开阔视野,调整种植业结构促发展,壮大绿特产业促增收,扎实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3篇大文章,把XX市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二是突出政治功能,发挥选派干部素质好、党性强、标准高等优势,补齐基层干部内力不足、动力不强、活力不够等短板。第一书记在基层,通过规范基层党组织建设,培养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起到了提升组织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作用;组织群众提高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与互联网对接,带动群众脱贫致富,释放了基层党组织活力,密切了干群关系,巩固了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三是倡导干事创业,推动机关干部服务基层、奉献基层、扎根基层,实现一线培养锻炼干部规范化、常态化,补齐了机关干部基层经历不足、脱离群众、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弱等短板。第一书记在基层重心下移,快速成长,会说农村话、会办基层事、会交群众心,促进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协调互动,推动组织、宣传、农业等相关部门之间的联动,使人才、资金等各种要素流动起来,集聚了方方面面共同推动全市转型发展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