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3-5年中国商业银行的转型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来3-5年中国商业银行的转型和发展
一.未来3-5年中国商业银行战略转型
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加快了中国业迈向现代商业银行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实施经营战略转型,是中国银行业正在发生的最深刻的变化。
长期以来,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一直沉迷于“以规模论英雄”,即谁的规模大,增长快,谁就是好银行。但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化,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和政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金融与银行监管的国际化趋势、资本约束的增强、直接融资的大幅提升、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所有这一切意味着中国银行业以往所熟悉的游戏规则已经发生了变化,单纯依赖信贷资产规模扩的传统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商业银行只有加快经营战略和经营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零售银行业务,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和利润增长点,才能满足监管要求,进而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正是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全面拉开了战略转型的帷幕。从单纯依靠规模扩转向寻求效益、质量的协调发展,从单一经营转向多元化经营,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发展,中国商业银行逐步褪去计划经济的传统色彩,呈现出令人欣喜的多姿多彩的新变化———
变化之一:从主要面向公司客户到主要发展大零售银行业务
仅仅在去年以前,人们对银行的理财产品还相当陌生,但是今天在中国的大小城市里,它几乎已是家喻户晓。短短一两年的时间,商业银行在市场上推出的人民币和理财产品已达上百个品种,个人客户理财资金已有上千亿元的规模。
个人理财业务的迅速崛起,正是商业银行加速推进战略转型的生动写照。而从过去主要面向企业到积极发展面向个人的零售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在战略转型中所发生的最值得关注的一个突出变化。
纵览国际银行业的发展,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居民金融需求能力的提升,面向私人的零售银行业务正在成为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利润增长的主要来源。国际上著名的大银行如花旗、汇丰、德意志银行等,零售业务的利润贡献都50%以上。从银行转型看,美国的商业银行从1988年实行巴塞尔协议开始摸索新的发展模式,在经历了五年痛苦的调整后,银行业的平均盈利水平明显提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转向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而且,伴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这种转变还在继续深化。
沿着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轨迹,中国商业银行纷纷以发展零售银行业务为重点,加快了转型步伐。作为全国最大的零售银行,工商银行积极适应百姓金融需求的新变化,不断加强产品创新、科技创新和多渠道整合营销服务水平,延伸业务领域,从传统零售业务向财富管理型的现代综合理财服务转变,金融服务能力快速提升。
招商银行是最早提出“做中国最好的零售银行”的商业银行,今年进一步明确了以加快发展零售银行业务和中间业务为重点,积极推进经营战略转型的战略部署,重点实施产品差异化、服务优质化、经营品牌化、管理国际化四大策略,以全面提升竞争能力。招行推出的“一卡通”、“金葵花理财”、“财富账户”已在市场上树立了很好的品牌形象,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在理财市场上一路领先的光大银行则在努力打造理财品牌,树立理财银行形象。其推出的一系列“理财”本外币理财产品,获得了广大投资者的一致认同,成为最受百姓欢迎的理财产品之一。到今年11月底,该行实现本外币理财产品销售折合人民币250亿元,在同业中遥遥领先。
除了个人理财业务外,商业银行在银行卡、住房按揭贷款、分销产品等多领域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金融服务不断创新,新产品层出不穷。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贷款以年均46.9%的速度增长,到2004年底,总计已达2.1万亿元;银行卡的发卡量到2004年底已达8亿,零售银行业务正在成为最具活力的新兴市场。
中国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也受到了来自国际方面的关注。在2005年《亚洲银行家》零售金融服务卓越大奖的评选中,中国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从全亚洲14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家银行中脱颖而出,分别被评选为“2004年度中国最佳零售银行”和“2004年度中国最佳股份制商业零售银行”。
变化之二:从过分关注大企业到把目光投向中小客户
长期以来,在商业银行经营中贷款“垒大户”风险高度集中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今年以来,我国直接融资步伐加快,特别是短期融资的迅猛发展,对银行的贷款业务和大型优质客户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商业银行从过去过分关注大企业,开始将目光更多地转向中小企业。
其实,我国直接融资步伐骤然加快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冲击,只是印证了一个趋势:随着资本市场和市场的发展,具有良好信用评级的大企业将更多地转向在直接融资市场上融资,从而带动社会的直接融资比重不断上升,银行贷款比重将逐步下降。美国等西方国家从20世纪中期以后就已经普遍出现了这一现象,在社会融资中银行间接融资的地位逐渐降低。正是看到了这一趋势的不可逆转,商业银行在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加大中间业务收入的同时,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
今年,工商银行抢先一步最快推出了支持小企业发展的十项措施,深化小企业区域信贷政策,积极推广适应小企业资金需求特点的信贷产品,完善小企业贷款定价体系,创新小企业贷后管理模式,建立独立的小企业金融产品营销队伍,积极发展小企业金融业务。不仅如
此,工行还从战略转型和拓展银行生存发展空间的角度统一了全行对发展小企业信贷业务的认识。
过去一直“偏爱”大企业、大客户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借助利率市场化的契机,也纷纷重点加强了中小企业市场的拓展,并期望由此从与国有大银行争夺大客户的同质化竞争中走出来。
光大银行于今年11月初在小企业发展迅速的华东地区首家推出了小企业主贷款业务。贷款以小企业主为对象,以自然人房产做抵押,金额最高可以达到1000万元;而且使用灵活,具有单笔贷款、循环贷款、分期还本付息、宽限期还本付息、一次性还本付息等多种方式供借款申请人选择。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客户欢迎。光大银行已计划今、明两年在全国逐步推广。
尽管这一切刚刚开始,但影响深远。
一方面有利于缓解困扰中小企业多年的融资难问题;另一方面,则有利于释放长期以来积聚的贷款高度集中的风险。特别是在利率浮动的条件下,对具有巨大资金需求的中小企业,银行可以通过实行差别定价获取更好的回报。只要商业银行不断提高资产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加大金融创新,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将有望成为银行另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八十年代以来国外商业银行转型实践
在中国,由于特定的银行业结构和政府对行业的严格管制,导致国有银行和新兴银行之间的资产结构,负债结构和业务结构并没有很多的创新,相互之间结构比较同质化。
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的银行业呈现两种发展趋势,一种是越来越集中于某一细分领域的专业化发展;另一种是银行间并购与重组的大规模展开。例如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