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

合集下载

六年级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公开课教案

六年级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公开课教案

六年级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一些生字词,如“奔月、燃料、控制、返回”等。

(3)了解中国探月工程的历史和成就,提高科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课文中提炼关键信息,进行逻辑推理。

(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会用恰当的词语描述事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航天事业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3)了解中国探月工程的历史和成就。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科学术语的理解。

(2)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关键信息,进行逻辑推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中国探月工程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什么是奔月工程?为什么要进行奔月工程?”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查找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学习其含义。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关键信息的意义。

(2)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讲解课文中的一些科学术语,如“燃料、控制、返回”等。

5. 口语表达(1)教师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课文中的情景。

(2)学生进行口语练习,教师点评并指导。

四、课后作业1. 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中国探月工程的小作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生字词抄写和小作文的质量。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后访谈或小测验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的学习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精选6篇)

小学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精选6篇)

小学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篇1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1、(“嫦娥一号”)导入:知道这是什么场景吗?看着这壮观的一幕,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收集到的有关航天的资料。

2、(板书)一瞬间的飞跃,中华民族数千年的飞天梦今天终于实现了。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了解。

1、看到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请快速默读课文,了解飞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课件)2、交流。

指导学生理清行文线索。

(课件)三、细读,感受自豪之情。

1、千年的梦想,千年的期待,今天终于飞天成功。

当看到一次成功发射的壮观场面之后,你的心情怎样?请找出让你激动、自豪的地方,可以在旁边写一写感受,然后与同位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

(1)人造卫星。

读,放映。

看到这一幕,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想对全世界说什么?再读。

(2)神舟五号。

读,放映。

与上一次不同的是什么?(卫星与载人的区别)看到这里,你想说什么?这成功靠的是什么?读。

(课件)大声读。

有怎样的感受?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

(3)神舟六号。

读,放映。

与上一次又有什么不同?(空间实验活动)标志着什么?“里程碑”是什么?“里程碑意义”是怎样的意义?再读。

四、精读,品味不易。

师:这一次一次的成功像里程碑一样,记录了中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

梦想的实现容易吗?从哪儿能看出来?交流。

重点是:1、有没有放弃?从哪儿能看出来?因为我们?(勇于探索、锲而不舍)读。

在成功之后有没有止步不前?从哪看出来?你知道为什么还要发展载人航天技术?你发现了这两段话在文章当中有什么特殊作用?(过渡段)2、“载人航天工程……则多达三千多个。

”师:你看到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你认为最需要什么精神?师:是呀!飞天成功既是千万人的个人努力,更是千万人勇于挑战、共同合作的结果,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

新课标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范文

新课标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范文

新课标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范文导读:本文新课标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设计意图: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

文章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教学时以“神五”发射为突破口,通过课件、品读感受千年梦圆的激动、自豪,体会千年梦圆在于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3.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体会并学习航天人所具有的科学精神。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录像资料,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关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1.同学们,你们有梦吗?(学生交流)我们中华民族更是有着许许多多的梦,你们知道至今为止我们已圆了哪些梦吗?(教师板书:圆)2.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跨越历史的长河,去追寻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

(补充课题)指名读,齐读。

3.“千年梦”指什么?“圆在今朝”又指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用“﹏﹏”划出能解释课题的句子。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自由读课文2.检查交流(1)文中哪句话准确地表明了题目的意思?谁来说一说。

[课件出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六年级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公开课教案、说课稿、评课稿评课稿

六年级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公开课教案、说课稿、评课稿评课稿

《千年梦圆在今朝》公开课教案、说课稿、评课稿一、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中华航天梦的讴歌之情。

2.学习课文中的表达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2.课文表达方法的学习与运用。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涵,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如何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法进行写作。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引导学生关注课题,理解“千年梦圆在今朝”的含义。

2.自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题。

4.学习表达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表达方法,如比喻、排比等。

(2)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表达方法,并进行仿写。

5.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表达的情感。

7.作业布置(1)学生根据课文表达方法,完成一篇作文。

(2)教师批改作文,给予反馈。

二、说课稿1.教学目标(略)2.教学重点与难点(略)3.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运用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表达方法。

(3)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教学过程(略)5.作业布置(略)三、评课稿1.优点(1)教师导入新课自然,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4)作业布置有针对性,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

2.改进意见(1)在分析课文环节,可以增加学生对课文背景的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在学习表达方法环节,可以让学生更多地进行仿写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效果良好。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六年级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

六年级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

六年级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联系实际生活,提高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自豪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追求,坚持不懈的精神。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

2. 运用课文内容联系实际生活。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千年梦圆在今朝》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3. 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板书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引导学生朗读。

b. 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其背景。

2. 自主学习a.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b. 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学习生字词。

3. 课堂讲解a. 讲解课文内容,分析重点句子和修辞手法。

b.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理解课文深层次含义。

4. 课堂练习a. 学生进行课内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b. 学生互相批改,老师进行点评。

5. 课堂小结a.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b.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6. 课后作业a. 学生回家后,复习课文内容。

b. 家长签字确认,老师进行检查。

7. 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情况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练习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同步练习附答案六年级语文下册19《千年梦圆在今朝》1一、给以下划线的字注音。

苍穹猝然长逝锲而不舍不懈二词语配搭。

受代价横越工程代价现实实行苍穹变为惊艳三、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1.尽管遭遇了无数失利,代价了惨烈代价,始终如一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退出飞离地球的不懈努力。

2.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3.它同时也充份说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着崇尚,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努力奋斗,终于在今天变为了幸福的现实。

四、写作。

生命的礼物那年,在美国考得驾驶执照,同时发给一张淡红色的小卡,卡上写下着:按照统一的人体捐赠法规,当我死去之时,我并作如下挑选:a捐赠我的任一器官和部件。

b捐献我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日期为某年某月某日)c捐献下列部件和器官――d不捐赠我的任一器官部件和心脏起搏器。

以下就是亲笔签名和日期。

真新鲜!要是我母亲见了,一定大惊失色。

美国人简直是疯子!她虽然不相信“来生转世”之类的说法,但刚领到驾驶执照就谈死,她会认为“不作兴”,再说捐献器官,把尸体弄得支离破碎,她会认为太残酷。

不过,我在a项上作了选择,就是说,一旦发生意外而死亡,我愿意捐献我的任何一个器官和部件。

我签上自己的大名,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

我端详这张驾驶执照,想象万一我遭不测,警察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翻开驾驶执照一眼就能看见“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就会立即拿我的器官去解救另一个垂危的生命……这是一份生命的礼物,赐予和被赐予都是一种幸福。

美国大多数人都愿意做这种选择,我非常赞成这种做法。

只是当时,我不曾将此事告诉母亲,怕她整天提心吊胆。

不久前,在一份杂志上看见一篇文章:一美国青年在一场车祸中意外遇难,根据他生前的心愿,医生摘了他身上所有的供利用的器官,两只肾脏分别移殖给当地和欧洲的两名肾功能心肌梗塞者,心脏和肝脏分别移殖给两名北滨(bīnpín)之南丧生的患者,两只眼球给两个失聪者并作了角膜移植。

小学六年级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教案《千年梦圆在今朝》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六年级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归纳主旨的能力。

2、通过课堂讲演,提升学生自信心3、使学生大致了解历国人飞离地球的努力、所付出的代价以及取得的成果4、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之对于航空航天知识有所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掌握相关的词汇。

三、教学过程:1、对句子的理解:“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规模、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它同时也充分表明:中国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成为了美好的现实。

”2、板书:梦3、同学们,大家有梦吗?说说看你们都有什么梦?很好,千年前,古代的人们一直在做一个梦,这个梦是——对,飞天。

但是这个梦一直都没有实现,直到现代才由航天人员们圆了这个梦,那就是,神舟飞船的上天。

跟我一起念,千年梦,圆在今朝(齐读)(板书千年)4、大家想想,“千年梦”是什么(飞天的梦想或者上天等等)?5、那“圆在今朝”又是指什么呢?(神五上天等等)(个别回答,3-4个,答案不一定,与内容有关即可)6、那谁来总结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古代的飞天梦想,神舟飞船的上天2-4个,答到即止)7、大家事先预习过了吧?那我们来把课文划分一下段落,大家说,课文应当分为几个部分?回答得很好,让我们一起来朗读文章第一至三自然段,飞离地球预备,起8、我们先来看第一段,在古代有哪些飞天的传说呢?(嫦娥奔月,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说和“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4-5个9、那么,古代的这些想法有什么特点呢?谁来说?(1-2个,存在于传说之中,并没有真正实现,或者想象)“(但是这些都只是想象中的内容,只是存在于传说之中),直到明代才有个人真正地尝试了飞天,他的名字是——”万户很好,虽然万户的飞天尝试很遗憾地失败了,但是他的科学精神却遗留至今,大家阅读第4至9自然段。

小学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

小学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

小学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描述的历史事件及相关人物。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互相交流,丰富自己对历史知识的储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努力奋斗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敬英雄、学习英雄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描述的历史事件及相关人物。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描述的历史事件的背景及意义。

(2)培养学生尊敬英雄、学习英雄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情感教学法:通过讲述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历史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课件或黑板,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千年梦圆”的理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描述的历史事件及相关人物。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人物品质及精神风貌。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情感教育(1)教师讲述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学生分享自己尊敬的英雄人物,谈谈学习英雄的心情。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6.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2)学生结合课后练习,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表演,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千年梦圆在今朝写作文

千年梦圆在今朝写作文

千年梦圆在今朝写作文“千年梦圆在今朝”,这几个字听起来就让人感到一种历史的厚重与梦想实现的辉煌。

咱今儿不说那些遥远的、摸不着边的千年大梦,就说说我身边实实在在的“小梦圆”。

我家住在一个老旧小区,小区里有个小小的花园。

这花园啊,曾经就是一块荒地,杂草丛生,垃圾遍地。

小时候的我,每次路过那里,都梦想着有一天它能变成一个真正的美丽花园,有花有草,有可以让我们玩耍的地方。

那时候,小区的大人们总是忙忙碌碌,似乎没人在意这个角落。

我呢,就只能在心里头偷偷盼着。

直到有一天,小区里来了一群热心肠的爷爷奶奶。

他们不知道从哪儿听说了大家对这个荒地的想法,决定要一起把这里改造一番。

刚开始的时候,那场面可热闹啦!爷爷奶奶们拿着铁锹、锄头,在荒地上挥汗如雨。

他们弯着腰,一点点地清理杂草,把那些硬邦邦的土块敲碎。

我放学回来,总会好奇地跑过去看,还时不时地给他们递递水,帮帮忙。

有个爷爷特别有意思,他戴着一顶旧草帽,脸上的皱纹就像那干裂的土地。

可他的眼睛里却闪着光,一边干活一边笑着说:“等咱们这花园弄好了,娃娃们就有地方撒欢儿咯!”慢慢地,荒地有了变化。

杂草没了,土地变得松软平整。

接着,爷爷奶奶们开始种上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

什么月季啊,牡丹啊,还有一些我叫不上名字的小花。

他们就像照顾孩子一样,精心地给这些花草浇水、施肥。

我记得有一次,下了一场大雨。

我心里头直犯嘀咕,担心那些刚种下的花草会被雨水冲坏。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去花园看。

没想到,那些花草在雨水的滋润下,反而更加精神了!花瓣上挂着水珠,晶莹剔透的,好看极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花园越来越美。

不仅有了花花草草,还多了几条石子小路,路边摆上了木椅子。

一到夏天的傍晚,大家就会来到花园里,乘凉、聊天。

孩子们在花丛间跑来跑去,笑声回荡在整个小区。

如今,那个曾经的荒地已经成为了小区里最热闹、最美丽的地方。

而我,也从一个小毛孩长成了大孩子。

每次走进这个花园,我都会想起当初爷爷奶奶们辛勤劳作的身影,想起大家一起为了这个小小的梦想努力的日子。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千年梦圆在今朝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名族很久以来的梦想。

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说,以及“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

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不只是在简单地描绘着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他们还于千百年的岁月流传之中,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他用47支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做在椅子上,手拿两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

但是,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了火焰和烟雾中。

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尽管如此,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却使人们的内心深处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他因此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

为了纪念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呈现出勃勃生机。

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而参与这项工程的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

实验的精细与艰难,要求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

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有的年轻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成千上万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19年10月15日有了结果。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设计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3、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4、学习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从中体会中国航天人所体现的团结合作、默默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学习在具体事实描写中说明道理的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图片导入(放杨利伟成功返回陆地的图片)师:看到这壮观的一幕,你最想说什么?(心情)板书课题(带着自豪的感情齐读课题)二、新授:1、读题:理解课题。

学生读课题,讨论你是怎样理解这个课题的。

今朝(今天),梦(梦想),圆(实现)这是一个什么梦?(航天梦)师总:千年的梦想在今天圆了。

2、初读课文。

(1)带着问题快速的默读课文,并打记。

(PPT展示问题)问题:①为了实现千年飞天梦,炎黄子孙都做了哪些努力?②取得了怎样的成绩?(2)分组讨论。

要求:四个人为一小组,讨论五分钟。

学生按时间顺序回答,老师相机PPT板书中华飞天梦实现的历程。

3、品读重要句子。

(PPT出示重要语句)全班讨论:①神舟五号能顺利升天,功劳应归于哪些人?②抓住重点词体会句子含义。

(最;三千多个、一百一十多个单位;夜以继日、积劳成疾、华发早生、猝然长逝)注:教育学生在班集体中也要团结合作。

(相机板书)③齐读神舟五号升天的句子。

这样一群人,谁能不感动呢?再齐读这段话。

④杨利伟用三句话概括了他21小时的太空生活,这三句话是?指导读:点名读,你现在就是杨利伟,你来读这三句话(引导读:英雄的声音应该是洪亮的;英雄的声音应该是铿锵有力的;英雄的情感应该是激动的是自豪的)⑤让我们带着对航天的崇高敬意齐读这三句话。

你是怎样理解这三句话的?(具体事实描写中说明道理的方法)⑥没有这样可爱的航天员就不会有中国现在的航天事业。

你想对所有的航天员说什么?三、总结全文:1、讨论课文的阅读要求(PPT)①当今,现/代科技成就的取得,除了个人的努力还需要什么?(文中找出:富有激情,超凡想象力,不断的尝试)②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是怎样变为现实的?再说说自己从中感悟到了什么?2、师总:中国有个千年的梦,在今朝圆了。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小编在此整理了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原文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

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说,以及“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

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不只是在简单地描绘着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他们还于千百年的岁月流转之中,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他用47支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坐在椅子上,手拿两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

但是,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了火焰和烟雾中。

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尽管如此,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却使人们的内心深处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他因此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

为了纪念他,国际天文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呈现出勃勃生机。

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词语解释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词语解释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词语解释《千年梦圆在今朝》是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9课,这篇课文的重点是它不仅叙述了千年飞天梦今朝得以圆的结果,而且用大量的事实来说明“梦圆”背后的精神和力量。

店铺在此整理了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词语解释,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词语解释九天揽月:揽:采摘。

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

常形容壮志豪情。

绚烂:光彩炫目。

先驱:在前面开路引导,也指引导的人。

积劳成疾:积劳:长期劳累过度;疾:病。

因长期工作,劳累过度而生了病。

风华正茂:风华:风采、才华;茂:旺盛。

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

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猝然:突然;出乎意料。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坚持不懈:懈:松懈。

坚持到底,一点不松懈。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词语习题一、我能看拼音写汉字áo yóu lǎn yuèpò lì cāng qióng( ) ( ) ( ) ( )liáo kuò xuàn lì tàn suǒ zhǎn xīn( ) ( ) ( ) ( )zhí zhúo guī lì cù rán cháng shì bú xiè nǔ lì( ) ( ) ( ) ( )二、我能清列字并别组词协( ) 索( ) 航( ) 握( ) 懈( )胁( ) 萦( ) 般( ) 幄( ) 解( )若( ) 碑( ) 功( ) 魄( ) 崭( )苦( ) 牌( ) 攻( ) 瑰( ) 暂( )三、我根据课文内容完列句并解释所填写词语意思1.甚至付全部血与命、未能等功便( )2.酒泉卫星发射随着声( )巨响我自行研制神舟五号飞船送太空3.华民族几千梦想几代执着追求及数十( )、( )奋斗终于今变美现实四、我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词语搭配受代价穿越工程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案例片段:细读文本,寻根溯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课件
14
编辑课件
15
我们中华民族圆了哪些梦呢?
• 申奥成功 • 港澳回归 • 征服珠穆朗玛峰 • 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 • ……
编辑课件
16
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梦想
编辑课件
17
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
编辑课件
18
尽管遭受了无数次失败,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 球的努力。
编辑课件
36
它同时也充分表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 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 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这句话充分肯定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的成功的伟大意义,是几千年的梦想变成现实, 是几代人 数十年的追求、努力和奋斗的结果, 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勇于挑战的精神。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 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编辑课件
23
成千上万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在 2003年10月15日有了结果。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 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 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 实。
编辑课件
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接上文,用万户的火箭飞行失败说明中华民族 在追求遨游太空的梦想并非一帆风顺的,遭遇了 很多失败和挫折;启示下文,说明中华民族并没 有因为失败而放弃飞天的梦想,而始终坚定执着, 不断努力。
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编辑课件
19
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
编辑课件
20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 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 纪重点工程。
编辑课件
28
编辑课件
29
编辑课件
30
杨利伟用3句话概括了他21小时的太空旅行:
“飞船飞行正常。 我自我感觉良好。 我为祖国骄傲。”
读了课文,你怎样理解杨利伟的这三句话?
编辑课件
31
杨利伟对飞船的评价,也是对研制飞船的 航天人的赞扬。
说明“神舟五号”飞船是很安全、很稳定 的,
也说明我国的航天工作人员的水平很高。
第1~3自然段
二、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呈现的勃勃 生机,从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到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的成功,中华名族几千年的梦想,终于在今天变为了现实。
第4~10自然段
三、简要描绘了炎黄子孙更高更绚烂的梦想。
第11自然编段辑课件
13
千年的“梦”指什么? 飞离地球,遨游太空
千年具体指什么啊?
编辑课件
32
“神州五号”能顺利升天,你认为应该 归功于谁?
广大的科技人员和武警官兵 杨利伟
编辑课件
33
“神州六号” 发射──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
编辑课件
34
编辑课件
35
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 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而参与这项 工程的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实验的精细 与艰难,要求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 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 方便,将铺盖搬到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 几次主进医院;有的年轻人虽然风华正茂却华发 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 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
神州六号安全返回,让我们自豪地告 诉全世界: 千年梦,今朝圆了!
嫦娥一号顺利升空,让我们骄傲地告 诉全世界: 千年梦,今朝圆了!
编辑课件40Fra bibliotek编辑课件
41
编辑课件
42
编辑课件
43
编辑课件
44
编辑课件
45
拓展练笔,读写迁移
• “神州五号” 飞行成功仅仅三 年,“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 船又飞上了太空。同学们,请 你来为本文作者填补这一空白: 把“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 及“嫦娥一号” 的成功也写进 课文中,加在你认为合适的地 方。
编辑课件
1
编辑课件
2
编辑课件
3
编辑课件
4
编辑课件
5
编辑课件
6
编辑课件
7
编辑课件
8
编辑课件
9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19.千年梦圆在今朝
编辑课件
10
读“阅读提示”,归纳“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 了哪些阅读建议?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步实现的;
三个“最”字,充分说明了载人航天工程面临 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决定实施载 人航天工程显示 出的巨大的勇气和决心,
也充分说明了中国航天工作者将为此付出巨大的 努力和艰辛的劳动。
编辑课件
21
“神州五号” 发射──巨大的成功
编辑课件
22
成千上万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在 2003年10月15日有了结果。
24
神舟五号
2003年10月15日9时
编辑课件
25
神舟六号
2005年10月12日9时
编辑课件
26
神舟七号
2008年9月25日21时
编辑课件
27
嫦娥一号
中国月球探测工程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 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研制,以中国古代神话 人物“嫦娥”命名。嫦 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 成为世界第五个发射月 球探测器的国家地区。
编辑课件
37
同心协力
团结合作
忘我工作
默默奉献
编辑课件
38
载人航天梦想实现的历程:
古人的奇妙想象
──美好的梦想
万户的火箭飞行
──大胆的尝试
人造卫星的发射 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
──突破性进展 ──艰苦的努力
“神州五号” 发射 “神州六号” 发射
──巨大的成功 ──重大的胜利
编辑课件
39
神州五号成功飞天,让我们激动地告诉 全世界 : 千年梦,今朝圆了!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4.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5.梳理课文,给文章分段:
编辑课件
11
瑰丽 尝试 探索 惨重 规模 协作 概括 评价
嫦娥奔月 积劳成疾
火箭 捆绑 穿越 振奋 精细 宛若 魄力 崇高 炎黄子孙 风华正茂
编辑课件
12
梳理课文,给文章分段:
一、简要叙述炎黄子孙为了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 的千年梦想不断的尝试,重点描述了明代的万户所尝试的 人类首次火箭飞行。
编辑课件
46
作业套餐:任选一题
A.办一张关于“以中 B.把“神州六号”
国航天事业”为主 “神州七号”载
题的手抄报;
人航天飞船的成
功”及“嫦娥一
号”也写进课文
C.摘抄文中;你认为精
彩的句段;
编辑课件
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