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伤预防与处理++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3253154f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7.png)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针刺伤是指皮肤或黏膜被针头或其他尖锐物体刺伤所造成的伤害。
在医疗、护理、清洁等工作中,针刺伤是一种常见的职业伤害。
正确的预防和处理针刺伤对于保护从业人员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预防和处理两个方面,分别介绍针刺伤的相关知识。
一、针刺伤的预防1.1 穿戴防护装备在进行可能会导致针刺伤的工作时,应该穿戴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以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1.2 注意操作技巧在处理尖锐物品时,要注意正确的操作技巧,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比如在使用针头时要注意角度和力度,避免误伤。
1.3 定期培训从业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的防护培训,了解针刺伤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针刺伤的处理2.1 及时清洁伤口一旦发生针刺伤,应立即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清洁伤口,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2.2 寻求医疗帮助对于较深或导致出血的针刺伤,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处理和诊断,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2.3 观察伤口情况在处理针刺伤后,应定期观察伤口情况,如有红肿、发炎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治疗。
三、针刺伤后的预防措施3.1 接种疫苗对于可能导致传染病的针刺伤,应及时接种相应的疫苗,以预防感染。
3.2 避免再次受伤在伤口愈合前,应避免再次受伤,可以采取措施如更换工作方式、减少与尖锐物品接触等。
3.3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增强免疫力,有助于预防感染疾病。
四、针刺伤的常见并发症4.1 感染针刺伤后未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容易导致伤口感染,严重时可能引发败血症等并发症。
4.2 出血较深的针刺伤可能导致出血,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引发贫血等问题。
4.3 疼痛和肿胀针刺伤后可能出现疼痛和肿胀的症状,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五、针刺伤的心理影响及应对方法5.1 恐惧和焦虑针刺伤可能会导致从业人员产生恐惧和焦虑情绪,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5.2 寻求心理支持对于受到针刺伤的从业人员,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和支持,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
5.3 建立健康心态通过积极的心理调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从业人员建立健康的心态,更好地面对针刺伤带来的挑战。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db3733a2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7c.png)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针刺伤是指皮肤被针头或其他尖锐物体刺破而导致的伤害。
在医疗、实验室、护理等职业中,针刺伤是一种常见的职业伤害。
了解针刺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对于减少职业伤害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针刺伤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一、针刺伤的预防1.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可能导致针刺伤的工作时,应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面具、护目镜等。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地阻挡尖锐物体对皮肤的刺破,减少针刺伤的风险。
2.正确使用工具:在使用针头、注射器、刀具等尖锐工具时,应注意正确使用方法,避免不必要的针刺伤。
使用完毕后,应将尖锐物体放入专用的容器中,以防止针刺伤的发生。
3.严格执行消毒措施:在医疗、实验室等环境中,要严格执行消毒措施,确保使用的器械和工具符合卫生标准。
定期对使用的器械进行消毒和清洁,避免交叉感染和针刺伤的发生。
4.培训和教育:雇主应对从事可能导致针刺伤的工作的员工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他们了解针刺伤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员工应掌握正确的使用工具和个人防护装备的方法,并了解处理针刺伤的紧急措施。
二、针刺伤的处理1.立即处理伤口:如果发生针刺伤,应立即处理伤口。
首先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以清除可能存在的污物和病原体。
然后用肥皂或消毒液洗手,避免感染其他部位。
2.观察伤口:处理伤口后,应仔细观察伤口的情况。
如果伤口较小,出血不多,可以用消毒药水进行消毒,并用无菌敷料进行包扎。
如果伤口较深或出血较多,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处理。
3.报告和记录:无论伤口的情况如何,都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针刺伤的发生。
同时,应记录伤口的位置、深度、出血情况等详细信息,以备日后参考。
4.接受相关检查和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接受相关的检查和治疗。
这可能包括抗生素的使用、疫苗接种等。
及时进行治疗可以减少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5.注意个人卫生:在处理针刺伤期间和伤口愈合过程中,应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并避免与他人分享个人物品,以防止感染的传播。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91c5f792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8.png)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针刺伤是指皮肤或黏膜被针或其他尖锐物体刺破后引起的伤害。
针刺伤可能会导致感染、出血、神经损伤等严重后果,因此预防和正确处理针刺伤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针刺伤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以便您能够应对这种意外情况。
一、针刺伤的预防措施1.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处理可能存在针刺伤风险的工作中,如医疗行业、垃圾处理、清洁工作等,务必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以减少针刺伤的风险。
2.正确使用针头和尖锐物品:在使用针头、注射器、剪刀等尖锐物品时,务必注意正确使用方法,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使用完毕后,将尖锐物品放入专用容器中,避免随意丢弃。
3.加强培训和教育:雇主应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向员工传授正确的操作方法和预防针刺伤的知识。
员工应定期接受培训,了解最新的安全操作规程。
4.设立警示标识:在可能存在针刺伤风险的场所,如医院、实验室等,应设立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人们注意避免针刺伤。
5.加强工作环境管理:确保工作环境的整洁和安全,定期清理和消毒工作区域,避免尖锐物品的交叉污染和滋生细菌。
二、针刺伤的处理方法1.立即止血:如果针刺伤导致出血,应立即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进行止血。
如果出血较多或持续不止,应尽快就医。
2.清洗伤口:用温水和肥皂轻轻清洗伤口,彻底冲洗掉任何可能残留在伤口中的污物。
切勿使用酒精、碘酒等刺激性物质清洗伤口。
3.消毒伤口:用适当的消毒剂(如碘酒)涂抹在伤口上,以杀灭细菌。
注意,某些伤口不适合使用碘酒,如眼睛、口腔等敏感部位的伤口。
4.涂抹抗生素软膏:在消毒后,可以涂抹一层抗生素软膏,以预防感染。
请咨询医生或药剂师,选择适合的抗生素软膏。
5.观察和监测:伤口处理后,密切观察伤口的变化,如红肿、渗液等情况。
如果伤口出现感染迹象,如红肿、疼痛、发热等,应及时就医。
6.接种疫苗:如果针刺伤涉及到可能携带病原体的尖锐物品,如针头、注射器等,应及时咨询医生,了解是否需要接种相应的疫苗,如乙肝疫苗、破伤风疫苗等。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d1fa3813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62.png)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针刺伤是指皮肤或黏膜被针头或其他尖锐物刺破,可能导致传染性疾病的一种伤害。
在医疗、护理、实验室等职业中,针刺伤是常见的职业伤害之一。
正确的预防和处理针刺伤对于保护个人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针刺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一、针刺伤的预防1.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从事可能导致针刺伤的工作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眼镜和口罩等。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地减少针刺伤的风险。
2. 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在使用针头或其他尖锐物品时,务必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
避免不必要的移动或突然动作,以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3. 安全处置尖锐物品:使用完毕的针头或其他尖锐物品应立即放入专用的安全容器中,避免直接接触。
4.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于从事与针刺伤风险较高的职业,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以及接受相关防控培训。
5. 清洁和消毒工作场所:保持工作场所的清洁和消毒,减少潜在的传染源。
二、针刺伤的处理1. 立即止血:如果发生针刺伤,应立即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进行轻轻的压迫止血。
避免用手直接接触伤口,以免感染。
2. 清洁伤口:用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伤口,以去除可能存在的病原体。
避免使用酒精或碘酒等刺激性消毒剂。
3. 消毒伤口:用适当的消毒剂对伤口进行消毒,如碘伏或洗必泰。
按照说明书上的指导正确使用消毒剂。
4. 包扎伤口:在清洁和消毒后,用无菌敷料或纱布轻轻包扎伤口。
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避免绷带过紧。
5. 就医咨询:及时就医咨询,特别是在以下情况下:伤口较大、深度较深、出血无法止住、伤口周围感染症状明显、或者伤口是被污染的尖锐物刺破。
6. 疫苗接种:根据医生的建议,接种相应的疫苗,如破伤风疫苗或肝炎疫苗等,以预防可能的感染。
7. 监测健康状况:在针刺伤后,应密切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
如出现发热、红肿、疼痛、淋巴结肿大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总结:针刺伤的预防和处理对于保护个人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安全处置尖锐物品、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以及清洁和消毒工作场所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针刺伤的发生。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4093971d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df.png)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针刺伤是指皮肤或黏膜被针头或其他尖锐物体刺破而引起的伤害。
在医疗、护理、实验室等职业中,针刺伤是一种常见的职业伤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以帮助人们避免和应对针刺伤。
一、针刺伤的预防1.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可能接触针头或尖锐物体的工作场所,如医院、实验室等,应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眼镜和口罩等。
2. 规范操作流程: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特别是在处理尖锐物体时,要注意动作缓慢、稳定,避免不必要的刺伤。
3. 定期培训与教育:雇主应定期组织培训与教育,向员工传授正确的操作技能和防护知识,提高员工对针刺伤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4. 安全设施与设备:工作场所应配备安全设施与设备,如安全容器、废弃物处理装置等,以确保尖锐物体的安全处置。
5. 注重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乱扔尖锐物体等,可以有效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二、针刺伤的处理1. 立即处理伤口:针刺伤后,应立即将伤口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以清除可能存在的病原体。
2. 用适当的消毒剂清洁伤口:用适当的消毒剂(如酒精、碘酒等)清洁伤口,以杀灭细菌和病毒。
3. 用消毒纱布包扎伤口:用消毒纱布包扎伤口,以防止感染和进一步的伤害。
4. 寻求医疗帮助:针刺伤后,应尽快寻求医疗帮助,特别是在以下情况下:伤口较深、出血较多、感觉异常或伤口有异味等。
5. 咨询专业医生:在处理针刺伤后,建议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进一步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三、常见的针刺伤处理误区1. 不及时处理伤口:针刺伤后,一些人可能忽视伤口处理的重要性,导致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及时处理伤口是非常重要的。
2. 不正确的伤口处理方法:一些人可能使用不正确的方法处理伤口,如用口水清洗伤口、用脏手触摸伤口等,这些方法可能导致感染的风险增加。
3. 忽视咨询医生:在处理针刺伤后,咨询专业医生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出正确的处理建议和治疗方案。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7fb4dd5e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78.png)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针刺伤是指皮肤或者黏膜被尖锐物体刺穿而导致的伤害。
在医疗、清洁工作、废物处理等职业中,针刺伤是常见的职业伤害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以匡助人们降低针刺伤的风险,并妥善处理发生的针刺伤。
一、针刺伤的预防1.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从事可能导致针刺伤的工作时,应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眼镜、口罩等。
2. 使用安全器具:在医疗和废物处理等工作中,应使用安全器具,如带有保护罩的注射器、一次性针头、安全锐器等,以减少针刺伤的风险。
3. 建立规范操作程序:制定并执行规范的操作程序,包括正确使用器具、正确处置废弃物等,以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4. 定期培训和教育:定期进行针刺伤预防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5. 健康监测和疫苗接种:定期进行健康监测,对于从事高风险工作的人员,应接种相应的疫苗,如乙肝疫苗等。
二、针刺伤的处理1. 即将处理伤口:如果发生针刺伤,应即将处理伤口。
首先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以减少病原体的感染风险。
2. 用消毒剂消毒:用适当的消毒剂对伤口进行消毒,如碘酒、酒精等。
消毒时应注意不要过度刺激伤口。
3. 不挤压伤口:刺入皮肤的针头可能携带病原体,挤压伤口可能导致病原体进入深层组织,因此不要挤压伤口。
4. 寻求医疗匡助:及时寻求医疗匡助,特别是在针头可能携带病原体的情况下。
医生会根据伤情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评估。
5. 进行相关检测:根据医生的建议,可能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测,如乙肝、艾滋病等,以排除感染的风险。
6. 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根据医生的指导,按时服用药物,并进行必要的随访和复查。
三、针刺伤的后续处理1. 健康观察:在发生针刺伤后,应密切观察自身的健康状况,如是否浮现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
2. 心理疏导:针刺伤可能给人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焦虑,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保持积极的心态。
3. 定期复查: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以确保伤口的愈合和身体的康复。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e08a4185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f2.png)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针刺伤是指皮肤或者黏膜被针头或者其他尖锐物体刺破的情况,这种伤害可能会导致感染、出血或者其他并发症。
在医疗、实验室、清洁服务等职业中,针刺伤是一种常见的职业伤害。
为了预防针刺伤的发生并妥善处理已发生的针刺伤,以下是一些标准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预防针刺伤的措施:1. 使用安全针头:选择带有保护罩或者自动回缩功能的针头,可减少针刺伤的风险。
2. 规范操作流程: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针头和其他尖锐物体,避免不必要的针刺伤。
3.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可能发生针刺伤的工作环境中,佩戴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4. 定期培训与教育:组织培训,提高员工对针刺伤预防的认识和技能,包括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处理针头等。
处理针刺伤的步骤:1. 即将处理伤口:用温水和肥皂清洗伤口,尽量挤出伤口周围的血液,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2. 消毒伤口:用酒精或者碘酒等消毒剂消毒伤口,杀灭细菌并防止感染。
3. 血液暴露的处理:如果伤口有血液暴露,即将用肥皂和水清洗,并向医务人员报告,以便进行相应的检测和处理。
4. 寻求医疗匡助: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如接种疫苗、进行血液检测等。
5. 报告事故:向相关部门报告针刺伤事故,以便进行事故调查和预防措施的改进。
处理针刺伤的注意事项:1. 不擅自处理针头:不要试图处理针头或者尖锐物体,以免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2. 不用口吸血液:切勿用嘴巴吸取伤口的血液,以免感染病原体。
3. 不用手挤伤口:避免用手挤压伤口,以免引起感染或者出血。
4. 不随意丢弃针头:将针头放入专用的容器中,避免针头对他人造成伤害。
5. 不延迟就医:尽快就医,及时处理针刺伤,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总结: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是保护工作者健康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使用安全针头、规范操作流程、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和定期培训教育,可以有效预防针刺伤的发生。
对于已发生的针刺伤,应即将处理伤口、消毒伤口、处理血液暴露,并及时就医。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419e290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1e.png)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理方法针刺伤是指皮肤或者黏膜被针头或者其他尖锐物刺破的伤害。
它可能导致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如艾滋病、乙肝和丙肝等。
为了预防针刺伤的发生,并及时处理针刺伤,以下是一些预防和处理针刺伤的方法。
一、预防针刺伤的方法1. 高度重视个人防护:在处理任何可能导致针刺伤的工作时,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和防护服等。
2.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医疗、实验室、废物处理等环境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处理尖锐物品,避免针头或者其他尖锐物刺破皮肤。
3. 定期培训和教育:定期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针刺伤的认识和预防知识,加强安全意识,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
4. 使用安全设备:使用带有安全装置的针头和尖锐物品,如自动收回式针头、安全帽和安全容器等,以减少针刺伤的风险。
5.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医疗设备和实验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针刺伤。
6. 废物处理:正确处理废弃的尖锐物品,将其放入专用的安全容器中,并按照像关规定进行处理和处置。
7. 预防接触传染性疾病:对于可能携带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二、处理针刺伤的方法1.即将处理伤口:如果发生针刺伤,应即将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以减少病原体的感染。
2.用肥皂清洁伤口:用肥皂和温水彻底清洁伤口,轻轻搓洗伤口周围的皮肤,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3.消毒伤口:用酒精或者碘酒等消毒剂消毒伤口,以杀灭可能存在的病原体。
4.涂抹抗菌药膏:在消毒后,涂抹一层抗菌药膏,以预防感染。
5.覆盖伤口:用无菌敷料或者创可贴等覆盖伤口,以保护伤口免受细菌和其他污染物的侵害。
6.咨询医生:如果伤口较深或者出血较多,或者伤口处有异物,应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处理。
7.观察伤口:在处理伤口后,应密切观察伤口的情况,如红肿、渗液、发热等症状,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8.报告和记录:对于发生的针刺伤,应及时向上级主管报告,并记录相关信息,以便后续的调查和处理。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e049ac3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1.png)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针刺伤是指皮肤或黏膜被针头或其他尖锐物体刺破的伤害。
它可能导致疾病传播,如艾滋病、肝炎等。
因此,预防和正确处理针刺伤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针刺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一、针刺伤的预防1.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处理可能导致针刺伤的工作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地减少针刺伤的风险。
2. 规范操作程序:遵守正确的操作规程和程序,以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例如,在处理针头时,应采取正确的拿取和丢弃方式,避免将针头暴露在外。
3. 使用安全设备:使用安全设备可以降低针刺伤的风险。
例如,使用带有安全套的针头可以减少意外刺伤的可能性。
4. 定期培训和教育:定期进行针刺伤预防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意识和技能,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二、针刺伤的处理1. 立即处理伤口:如果发生针刺伤,应立即处理伤口。
首先,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以帮助清除可能存在的病原体。
然后,用消毒剂(如酒精或碘酒)消毒伤口。
2. 寻求医疗帮助:即使伤口看起来很小,也应该寻求医疗帮助。
医生可以评估伤口的严重程度,并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3. 疫苗接种:根据医生的建议,及时接种相关的疫苗,如肝炎疫苗、破伤风疫苗等。
这些疫苗可以预防针刺伤引起的疾病。
4. 遵循医生的建议: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如果需要,可能会进行血液检查以排除疾病的风险。
5. 心理支持:针刺伤可能会给受伤者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焦虑。
在处理针刺伤的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咨询,以帮助受伤者缓解焦虑和压力。
三、针刺伤的数据统计和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针刺伤的情况和趋势,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助于了解针刺伤的数据指标:1. 针刺伤发生率:统计单位或组织内的针刺伤发生率,以了解针刺伤的整体情况。
2. 针刺伤原因:分析导致针刺伤的原因,如操作不当、设备故障等,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 受伤部位:记录针刺伤的受伤部位,以了解哪些部位更容易受伤,从而加强相应的保护措施。
手术室针刺伤预防和处理
![手术室针刺伤预防和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6b00d9b2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e7.png)
根据针刺伤情况, 进行相应的预防措 施,如注射疫苗、
进行血液检查等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确保身体健康。
经验教训
加强培训:提高医 护人员的针刺伤预 防和处理意识
及时报告:发生针 刺伤后,及时报告 并采取措施
定期检查:定期检 查设备,确保设备 安全可靠
规范操作: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避免 针刺伤发生
加强防护:使用防 护设备,降低针刺 伤风险
04
消毒伤口,使用碘伏或酒 精
06
报告上级医生,记录针刺 伤情况
08
定期进行HIV、乙肝等传 染病检测,确保自身健康
紧急处理措施
检查伤口,确 认是否有针头
残留
注射破伤风疫 苗,预防破伤
风感染
立即停止操作, 避免进一步损
伤
清洗伤口,避 免感染
观察伤口情况, 如有感染迹象
及时就医
预防感染措施
立即用肥皂和水 清洗伤口,然后
种方式
考核标准:根据考核结果, 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
级,合格者方可上岗
01
培训内容:包括针刺伤预 防和处理的基本知识、操
作技能和注意事项
02
03
考核方式:采用笔试、实 际操作和案例分析等多种
方式进行考核
04
4
针刺伤预防和 处理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手术类型:腹腔镜 手术
手术时间:2019 年10月
手术地点:某三甲 医院
针刺伤原因:手术 过程中器械操作失 误
针刺伤处理:立即 停止手术,进行伤 口处理,注射破伤 风疫苗,进行血液 检查和预防性治疗。
处理过程
发现针刺伤后,立 即停止操作,报告
上级医生
填写针刺伤报告, 记录针刺伤情况、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f3d704e6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a1.png)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针刺伤是指皮肤或黏膜被针头或其他尖锐物体刺破的情况。
针刺伤可能导致各种传染病的传播,包括艾滋病、乙肝、丙肝等。
因此,预防和正确处理针刺伤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针刺伤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一、针刺伤的预防措施1.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可能会导致针刺伤的工作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眼镜和口罩等。
2. 正确使用针头和尖锐物品:使用针头和尖锐物品时,应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避免不必要的刺伤。
3. 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场所: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场所的设备和工具,确保其正常运作,减少意外刺伤的风险。
4. 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包括正确的使用和处置针头和尖锐物品的方法,培训员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
5. 培训员工的安全意识:定期进行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教授正确的预防和处理针刺伤的方法。
二、针刺伤的处理方法1. 及时清洗伤口:如果发生针刺伤,应立即用温水和肥皂清洗伤口,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轻轻按压伤口,使血液流出,并用消毒纱布或绷带覆盖伤口。
2. 寻求医疗帮助:无论伤势轻重,都应尽快寻求医疗帮助。
医生会评估伤口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注射疫苗、进行抗病毒治疗等。
3. 报告和记录:如果针刺伤发生在工作场所,应立即向上级主管报告,并记录相关信息,如伤口位置、伤害原因等。
这有助于后续的调查和处理。
4. 进行相关检测:根据医生的建议,可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测,以确定是否感染了传染病。
这些检测可能包括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等的血液检测。
5. 接受相关治疗:如果检测结果显示感染了传染病,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治疗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等。
6. 心理支持:针刺伤可能给受伤者带来不安和恐惧。
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受伤者应对情绪和心理压力。
总结:针刺伤的预防和正确处理对于保护个人健康和预防传染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通过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正确使用针头和尖锐物品、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场所、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以及培训员工的安全意识,可以有效降低针刺伤的风险。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34c01bb4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dc.png)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针刺伤是一种常见的职业伤害,特别是在医疗、护理、清洁等行业中。
正确的预防和处理针刺伤对于保护工作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预防和处理两个方面,详细介绍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一、预防针刺伤的方法1.1 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在处理可能存在针头的工作时,应该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以减少针头刺伤的风险。
1.2 注意工作环境的清洁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工作台面和地面,避免针头被混在杂物中,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1.3 妥善处理使用过的针头使用完毕的针头应该妥善处理,不要将其随意丢弃,应该放入专门的废弃物容器中,避免造成伤害。
二、针刺伤的处理方法2.1 及时清洗伤口如果发生针刺伤,应该立即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清洗伤口,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2.2 寻求医疗帮助及时寻求医疗帮助,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以避免可能的感染和并发症。
2.3 做好伤口护理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好伤口的护理工作,如定期更换敷料、避免感染等,促进伤口的愈合。
三、针刺伤后的注意事项3.1 观察伤口情况针刺伤后应该密切观察伤口的情况,如出现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3.2 避免过度活动在伤口愈合期间,应该避免过度活动,以免引起伤口裂开或感染。
3.3 饮食调理适当调整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伤口的愈合和恢复。
四、常见的针刺伤并发症4.1 感染针刺伤后可能会引起感染,如发热、红肿、渗液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4.2 出血严重的针刺伤可能会导致出血,应该及时止血,并寻求医疗帮助。
4.3 疼痛针刺伤后可能会引起疼痛不适,可以适量服用止痛药缓解症状。
五、预防针刺伤的重要性5.1 保护工作者的健康正确的预防和处理针刺伤可以有效保护工作者的健康,减少职业伤害的发生。
5.2 减少医疗成本预防针刺伤的发生可以减少医疗治疗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5.3 促进工作安全加强对针刺伤的预防意识,可以促进工作安全,提高工作环境的质量和效率。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f3a536e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77.png)
6.3.2 根据不同血源性病原体的暴露情况,应按照GBZ/T213的规定进 行针对性处理。
6.3.3 应根据感染性疾病专家建议进行血源性和体征性追踪监测。
请批评指正!
01 范围
04 CATALOGUE 基本要求
02 规范性引用文件
05 针刺伤的预防
03 术语和定义
06 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针刺伤防护的基本要求、针 刺伤的预防和发生后的处理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护理人员。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本文件由中华护理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华护理学会、北京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南大学湘 雅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大学护理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暨 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中 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浙江省人 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6 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理
6.2报告、登记与反馈
6.2.1 伤口处理完 成后,应按所在 医疗机构管理流 程逐级报告。
6.2.2 应在事件发 生24h内填报职 业暴露发生报告 表(附录 A)。
6.2.3 由于设备或 工具等原因造成 的针刺伤,应及 时向相关部门反 馈。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07873c17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4.png)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针刺伤是指皮肤或黏膜被针头或其他尖锐物体刺破的情况,这种伤害可能会导致感染和其他健康问题。
针刺伤的预防和正确处理非常重要,以减少感染的风险并保护自己的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的标准格式。
一、针刺伤的预防1.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可能接触尖锐物体的工作环境中,如医院、实验室等,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
2. 规范操作程序:在处理尖锐物体时,应遵循规范的操作程序,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例如,在使用针头或注射器时,应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处置程序。
3. 定期培训和教育:雇主应定期为员工提供有关针刺伤预防的培训和教育,包括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规范操作程序和处理针刺伤的方法等。
4. 定期检查和维护:尖锐物体的工作环境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性。
如有发现损坏或失效的设备,应及时更换或修理。
5. 建立报告和记录系统:雇主应建立针刺伤的报告和记录系统,及时记录员工的针刺伤情况,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处理和预防。
二、针刺伤的处理1. 清洁伤口:如果发生针刺伤,首先应用温水和肥皂清洁伤口,轻轻擦拭,以去除可能存在的污垢和细菌。
2. 用消毒剂消毒:清洁伤口后,使用适当的消毒剂消毒伤口,如酒精或碘酒。
注意不要用力擦伤口,以免引起更多损伤。
3. 创口贴或绷带:在伤口清洁和消毒后,可以使用适当大小的创口贴或绷带覆盖伤口,以保护伤口免受进一步感染。
4. 寻求医疗帮助:如果伤口比较严重或出现感染症状,如红肿、疼痛、流脓等,应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医生将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5. 报告和记录:针刺伤发生后,应及时向雇主或相关部门报告,并记录相关信息,如伤口的位置、深度、时间等。
这些信息对于后续的处理和预防非常重要。
三、常见的针刺伤处理误区1. 不及时清洁和消毒伤口:清洁和消毒伤口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步骤,如果不及时进行,可能会导致感染的风险增加。
2. 不正确地处理伤口:处理伤口时,应遵循正确的方法和步骤,避免引起更多的损伤或感染。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aaa29809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ad.png)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针刺伤是指皮肤被针头或其他尖锐物体刺破而引起的伤害。
这种伤害可能导致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如艾滋病、乙肝和丙肝等。
因此,预防和正确处理针刺伤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针刺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一、针刺伤的预防1. 工作场所安全- 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避免杂物和尖锐物体的堆积。
- 使用合适的容器储存和处理尖锐物品,如针头、刀片等。
- 提供足够的垃圾桶,并定期清理和更换。
- 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和防护眼镜。
2. 高风险职业的特殊预防- 医务人员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针刺伤的风险和预防措施。
- 使用安全注射器和针头,如带有保护罩的一次性注射器。
- 建立和遵守针头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使用安全容器和针头回收系统。
3. 行为习惯- 避免随手丢弃尖锐物品,将其放入专用容器中。
- 注意处理和处置垃圾袋时的安全,避免被尖锐物品刺伤。
- 在处理尖锐物品时,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避免手部受伤。
- 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用具,如牙刷、剃刀等。
二、针刺伤的处理1. 立即处理伤口- 将伤口冲洗至少5分钟,用肥皂和温水彻底清洁。
- 用干净的纱布或纸巾轻轻按压伤口,帮助流血和排出可能的感染物。
- 避免用手直接触碰伤口。
2. 寻求医疗帮助- 如果伤口出血严重或无法止血,应立即就医。
- 如果针头或其他尖锐物品可能被感染,应尽快就医。
- 就医时,告知医生伤口的情况以及可能的感染源。
3. 针刺伤后的监测- 观察伤口是否有感染迹象,如红肿、渗液、疼痛等。
- 如果出现异常症状,如发热、乏力等,应立即就医。
4. 接种疫苗- 针刺伤后,根据医生的建议,可能需要接种疫苗来预防感染。
- 常见的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和破伤风疫苗。
5. 心理支持- 针刺伤可能给人带来恐惧和焦虑,及时寻求心理支持是很重要的。
- 可以与家人、朋友或专业心理咨询师交流,减轻精神压力。
总结:针刺伤的预防和处理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工作场所安全、行为习惯和高风险职业的特殊预防来减少发生针刺伤的可能性。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2126a9f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9c.png)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针刺伤是指针头或其他尖锐物体刺入皮肤和黏膜,引起的创伤。
它是一种常见的职业伤害,特别是在医疗、护理、清洁、废物处理等行业。
针刺伤可能导致疾病传播,如艾滋病、肝炎等。
因此,预防针刺伤以及正确处理针刺伤对于保护工作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预防针刺伤的关键措施包括:1. 使用安全针具:使用具有安全装置的针具,如带有保护罩的针头,能够减少针刺伤的风险。
确保针头在使用后能够自动收回或被锁定。
2. 培训和教育: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使工作者了解针刺伤的风险和预防措施。
教育工作者正确使用和处理针具,包括正确的注射和采血技术。
3.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根据工作环境的需要,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以减少针刺伤的风险。
4. 安全处置:确保针具的安全处置,使用专门的容器或箱子进行收集和处理。
避免将针具随意丢弃在普通垃圾桶中。
5. 工作环境改进:改善工作环境,减少针刺伤的可能性。
例如,提供足够的工作空间,避免拥挤和混乱的工作区域。
处理针刺伤的步骤如下:1. 立即止血:如果伤口有出血,应立即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进行止血。
轻轻按压伤口,直到出血停止。
2. 清洁伤口:用温水和肥皂清洁伤口,轻轻搓洗5-10分钟,以去除任何污垢或细菌。
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3. 消毒伤口:用酒精或碘酒等消毒剂消毒伤口,以杀灭可能存在的细菌。
注意不要将消毒剂滴入伤口内。
4. 覆盖伤口:用干净的无纺布或创可贴覆盖伤口,以防止细菌感染。
确保覆盖伤口的物品不会粘附在伤口上。
5. 就医咨询:及时就医咨询,特别是当针刺伤涉及到可能携带疾病的人体液体时。
医生可以评估伤口的严重程度,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6. 预防传染病:根据医生的建议,可能需要进行疫苗接种或其他预防措施,以防止可能感染的疾病。
7. 报告事故:及时向上级主管或工作场所的安全负责人报告针刺伤事故。
这有助于记录和追踪类似事故,以改进工作环境和预防措施。
总结起来,预防针刺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使用安全针具、培训和教育、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安全处置和改善工作环境。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b722e3d1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fa.png)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针刺伤是指皮肤被针头或其他尖锐物体刺入后造成的伤害。
在医疗、护理、实验室等工作环境中,针刺伤是一种常见的职业伤害。
正确的预防和处理针刺伤对于保护个人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针刺伤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一、针刺伤的预防措施1.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可能导致针刺伤的工作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以减少针刺伤的风险。
2. 注意工作环境的卫生: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和整洁,减少尖锐物体的存在,如将使用完的针头及时丢弃,并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
3. 使用安全设备和工具:确保使用的针头、注射器等设备符合安全标准,并正确使用。
4. 接受相关培训: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正确的操作方法和预防措施,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5. 注意个人行为习惯:避免随手将针头或尖锐物体放置在易受伤的位置,如口袋、工作台面等。
二、针刺伤的处理方法1. 立即处理伤口:如果发生针刺伤,应立即处理伤口。
首先,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至少5分钟,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然后,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伤口周围的皮肤。
2. 判断风险:根据针头所处的环境和来源,判断可能的感染风险。
如果针头来自一个已知感染的人或患者,或者伤口处有明显的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
3. 寻求医疗帮助:无论伤口有多小,都应该寻求医疗帮助。
专业医生可以评估伤口的风险,并根据需要提供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4. 流行病学调查和报告:对于在工作环境中发生的针刺伤,应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报告。
这有助于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其他工作人员。
5. 接种疫苗:根据相关指南,接种适当的疫苗,如乙肝疫苗和破伤风疫苗,以增强免疫力和预防可能的感染。
6. 心理支持:针刺伤可能给受伤者带来心理压力和焦虑。
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如与他人沟通、寻求专业咨询等,有助于缓解压力和恢复心理健康。
总结:针刺伤的预防和处理对于保护个人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保持工作环境的卫生、使用安全设备和工具、接受相关培训以及注意个人行为习惯,可以减少针刺伤的风险。
针刺伤的预防和处置
![针刺伤的预防和处置](https://img.taocdn.com/s3/m/ec0c677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3.png)
针刺伤旳防护及针刺伤处理流程
一、树立“关爱你旳病人, 关爱你自己”旳观念。
增强防护意识。
我们必须采用……
二、规范安全旳操作规程
1)禁止回套针帽,必须回套时,则用单手操 作。
2)拔下旳针头,禁手持针,随意走动或随意 放置。
3)用后旳锐器及时放入利器盒, 针头禁止混入其他垃圾
4)确保充分旳光线, 稳定旳情绪。
❖ 心理影响
产生焦急、紧张、悲观、恐惊心理等。 少部分怀有侥幸心理。
锐器刺伤旳危害
❖ 医务人员患血源性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 所致,被刺伤旳务人员中护士占80%
❖ 有调查显示:5.7%造成全身感染;46%造成局 部感染; 75%有心理承担
锐器刺伤旳危害
今日中国60%旳人都是B型肝炎病菌携带者, 而美国和日本只有1%。大约1.5亿都有慢性 肝炎,最终造成肝衰竭或肝癌”。
针刺伤旳防范与处理
内容Content
一、针刺伤旳概念及危害 二、针刺伤旳有关原因 ☆三、针刺伤旳防护及针刺伤处理流程
定义
针刺伤 是指一种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针、多种
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旳意外伤害,造成 皮肤深部旳足以使受伤者出血旳皮肤损伤。是护 理工作中最常见旳一种职业性伤害。
锐器刺伤旳现状
❖ WHO估计,全球每年12亿次注射量, 其中10%为免疫接种,90%为治疗性注 射
❖ 有研究表白在一次性锐器误伤旳调查中 40%旳受检者有过注射针头误伤史
❖ 另一份国内护士旳调查显示:75%紧张 工作中被刺伤;96%被刺伤过
锐器刺伤旳危害
❖ 现已证明20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 乙型肝炎病毒(HBV ) 丙型肝炎病毒(HCV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8d1bdf51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e5.png)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针刺伤是指皮肤或者黏膜被针头或者其他尖锐物体刺破,可能引起感染或者其他并发症。
针刺伤在医疗、护理、清洁等工作环境中时常发生,因此预防和正确处理针刺伤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针刺伤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一、针刺伤的预防1.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可能发生针刺伤的工作环境中,如医院、实验室等,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这些装备能够有效降低针刺伤的风险。
2. 使用安全针具:选择具有防针刺功能的安全针具,如带有保护盖或者自动回收装置的注射器。
这些针具能够减少意外刺伤的风险,并保护工作者的安全。
3. 妥善处理废弃物:将使用过的针头、注射器等尖锐物品放入专用的废弃物容器中,并确保容器有密封盖。
这样可以避免针头被误伤或者再次使用,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4. 做好工作环境清洁: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和整洁,及时清理地面上的尖锐物品,如针头、玻璃碎片等。
这样可以减少被针刺的机会。
5. 培训员工意识:提供针刺伤预防的培训课程,教育员工正确使用针具和处理废弃物的方法,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二、针刺伤的处理1. 快速处理伤口:如果发生针刺伤,应立即将伤口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5分钟,以尽量减少病原体进入体内的机会。
使用温和的肥皂清洗伤口,并用消毒纱布覆盖。
2. 寻求医疗匡助:即使伤口看起来表面无大碍,也应尽快寻求医疗匡助。
医生会评估伤口的严重程度,并根据需要提供相应的治疗。
3. 病原体筛查: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病原体筛查,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的风险。
这通常包括检测艾滋病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等。
4. 疫苗接种:如果伤者没有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者破伤风疫苗,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相应的疫苗接种,以预防感染。
5. 进一步的观察和治疗:医生可能会要求伤者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治疗,以确保没有感染或者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6. 心理支持:针刺伤可能给伤者带来心理压力和焦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
5 针刺伤时戴1层手套会减少50%以上的接 触血量, 戴2副手套则会减低70%以上的血 量, 尤其在使用实心针时戴手套的防护效果 会更好。
风险评估
一级暴露: 指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 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 源污染了 有损伤的皮肤或粘膜,暴露量小 且暴露时间较短。
4、隔离衣:穿隔离衣为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 、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和大量的传 染性材料污染时才使用。脱去隔离衣后应 立即洗手,以避免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
谢谢!!!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要求 自 己,实施 防 护,确 保 安 全 工 作,谢 谢 !
针刺伤预防
针刺伤的预防 1、加强护士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意识 2、规范操作行为 3、规范医疗废品的处理 4、提供防护物质上的充足保障 5、实行人性化管理,改善医疗操作环境 6、建立健全损伤后登记上报制度
针刺伤预防
针刺伤处理
三、针刺伤后处理 原则:尽早处理、早报告 1、局部处理: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 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如有伤口 用健侧的手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 伤部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受伤部 位的伤口冲洗,用75%酒精或0.5%碘伏进 行消毒包扎。
针刺伤的原因
3.护理人员短缺工作繁忙,抢救应急状态 4.医疗操作环境的影响 5.护士针刺伤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发生针刺伤的常见高危操作:
操作前拔下针头帽时、抽吸药液时、抽完 药物重新盖上护针帽时损伤
发生针刺伤的常见高危操作
操作中损伤:各种注射时、经静脉输液时、 传递中受伤、拔针时
发生针刺伤的常见高危操作:
针刺伤处理
3、伤者48小时之内报告上级并填写报表, 72小时内抽血检测,注射相应药物,建立 追踪档案,行相应处理。 注:在最初6-12周内不要献血、捐赠器官 及母乳喂养。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
关爱病人,关爱自己,增强
自我防护意识,从工作的点 滴做起,从现在做起。
注意
1 针头的污染源最具有传播疾病能力的是直 接进入静脉或动脉的针头, 其次为肌内注射 针头, 而进入患者静脉输液管道的针头其传 播疾病的能力几乎为零。 2 针刺的深度针刺越深, 针头带入的血液 越多, 会增加传染疾病的危险。
针刺伤处理
2、如患者为乙肝、丙肝患者,应在刺伤后24小 时之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抽患者的 血进行对比,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被 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 该在24小时之内抽血查HIV抗体,定期做血清学 监测,于刺伤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 监测HIV抗体,必要时抽患者血液做对比,预防 性使用药物。
一、针刺伤的危害
接触血量愈大,接触时间愈长,机体获得 病原体的数量也越多,感染的机率也越高
二、针刺伤的原因
1、护理人员防范意识薄弱 由于对锐器伤的认识不足,防范意识浅薄, 在护理操作过程中粗心大意,极易发生锐 器损伤。
针刺伤的原因
2、护理操作行为不规范 违反操作规程:如重新套上护针帽,掰安 瓿时不用纱布包裹,将经常使用的刀片、 剪刀随处丢放,增加被刺伤的风险。 是一种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针、各 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意外伤 害,造成皮肤深部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 肤损伤。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
一、针刺伤的危害 二、针刺伤的原因和预防 三、针刺伤后处理
一、针刺伤的危害
现已证实20种病原体可经过针刺伤接种传 播,常见的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人类 免疫缺陷病毒(HIV) 心理影响:会使针刺伤者产生焦虑、紧张、 悲观、恐惧等心理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
急诊科 姚君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
你有被针刺伤
过吗?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
一位护士在给一位慢性乙肝患者采集完血 液以后,将用过的针头用护针冒盖上,回 去收拾用物的时候,护针帽不慎脱落,随 后刺入她右手食指。 思考:如果不慎被针刺伤以后,你将如何 处理?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
据调查: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为80.6%,被调 查者年人均被刺伤3.5次,被污染针头刺伤, 刺伤率为74.5% 据美国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估测, 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的原因80%-90% 是由针刺伤所致。针刺伤发生时一般只需 0.004ml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IV
操作后:整理用物时---被治疗车或治疗盘 中的针头刺伤,分离针头与输液器或者注 射器
安全使用制度
1、安全注射必须使用一次性针头和注射 器,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注射。 2、操作尖锐器械或者手部有伤口时,要 特别小心锐器刺伤,注射或穿刺时,先 检查针头是否安牢在注射器上,术者的 手决不可放在针头前进方向。
2、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 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 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 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 变成传染微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 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 传播。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 但是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3、面罩、护目镜和口罩:戴口罩及护目镜也 可以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液 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 口腔及鼻腔粘膜。
风险评估
二级暴露:
指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 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 源污染了 有损伤的皮肤或粘膜,暴露量大 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 刺伤皮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 ,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风险评估
三级暴露: 指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 、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 露源刺伤或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 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
标准预防
定义:是指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 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接触非 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 须采取预防措施。
标准预防的措施
1、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 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 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
安全使用制度
3、注射完毕后取出针头时,应用无菌棉签压 住针眼,尽量减少血液或者体液渗出,避 免沾染患者的血液或体液。 4、锐器不宜直接用手传递,尽量减少搬运。 5、使用或者处理前,不要弯曲或破坏针头。
安全使用制度
6、使用之后的注射器,不 宜将针头外套回套,应将 针尖向下直接放入利器盒 ,送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 心焚烧处理。
注意
3 针头的口径粗细有研究表明口径9号的针 头所携带的血量是口径4号针头的30倍。 4 针头的类型即空心针和实心针。空心针 如抽血、注射针比实心针如缝针所携带的 血量多, 传播疾病的危险性大。由于护理人 员多被空心针刺伤, 而医生的针刺伤多由缝 针造成, 且是在戴手套的情况下发生的, 因 此, 护理人员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危险性 远高于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