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循环小数》
《循环小数》(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循环小数》(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369a166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97.png)
教案:《循环小数》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循环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循环小数的概念2. 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3. 循环小数的性质4. 循环小数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循环小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循环小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0.3333……”等,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探究循环小数的概念让学生自主探究循环小数的定义,引导学生发现循环小数的特征: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3. 学习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介绍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如1.66…可以记作1.• 6 ,让学生学会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4. 探究循环小数的性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循环小数的性质,如循环小数的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的关系,循环小数的位数等。
5. 循环小数的应用结合实例,让学生运用循环小数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循环小数的和、差、积、商等。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循环小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及应用。
同时,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循环小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及应用。
2. 课堂提问: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对循环小数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加深对循环小数的认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循环小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 教学课件:制作PPT课件,展示循环小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及应用。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查找与循环小数相关的实例和练习题,丰富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循环小数》教案方案
![第三单元《循环小数》教案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897e81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4.png)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循环小数的基本概念、分类、表示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循环小数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循环小数》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小数点后面一直重复的数字?”(例如:购物时找零1.333...元)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循环小数的奥秘。
(3)解决实际问题:将循环小数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可能会在理解题意和运用知识点上遇到困难。
难点举例:在购物找零等实际场景中,如何运用循环小数的知识进行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内容,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讲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知识。同时,加强课堂互动和练习,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在课堂总结环节,我发现学生对循环小数的认识和应用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有一些学生对知识点掌握不够牢固。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我打算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弥补知识漏洞。
4.循环小数与分数的关系:探索循环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转换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循环小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循环小数》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循环小数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循环小数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c43ab1d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89.png)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循环小数 - 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1. 循环小数的概念2. 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3. 循环小数的性质教学重点:1. 循环小数的概念2. 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教学难点:1. 循环小数的概念2. 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小数,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循环小数是一种特殊的小数,它的小数部分会一直重复出现。
二、新课1. 讲解循环小数的概念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
例如,0.3333...,这个小数的小数部分一直是3,所以它是一个循环小数。
2. 讲解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
例如,0.3333...可以表示为0.$$ \overset{\cdot }{3}$$。
3. 讲解循环小数的性质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循环小数的性质。
例如,循环小数是一个无限小数,但它有一个重复的循环节。
三、巩固练习1. 让学生判断下列小数中,哪些是循环小数,哪些不是循环小数。
0.2222..., 0.121212..., 0.123456..., 0.6666...2. 让学生将下列循环小数用简便形式表示出来。
0.4444..., 0.151515..., 0.123123...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了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还了解了循环小数的性质。
希望大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让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举例、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循环小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和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循环小数》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循环小数》教学设计(通用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55cbd95d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01.png)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循环小数》教学设计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循环小数》教学设计(通用12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循环小数》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循环小数》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理解依次重复出现的意义。
从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引入,比如今天是星期几,谁会说?接着说能说完吗?为什么?引出:这种“依次不断重复”的情况称为“循环”(板书:循环)2、初步感知循环小数。
出示教材第33页例7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意,并找数学信息,独立列式:400÷75,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并说一说在计算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发现:余数重复出现“25”;商的小数部分连续地重复出现“3”。
3、引出课题。
追问:像这样除下去,能除完吗?(不能)板书:循环小数二、互动新援1、认识循环小数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这和每次出现的余数有什么关系?(当余数重复出现时,商就要重复出现)引导学生说出:400÷75的商可以用省略号表示永远除不尽的商。
(板书:400÷75=5。
333……)2、出示第33页例8的两道计算题,让学生自主计算,并说说商的特点。
78.6÷11算到商的第三位小数时,让学生停一停,看看余数是多少,然后再接着除出两位小数,指导学生和除得的前几步,比较,想想继续除下去,商会是什么?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余数重复出现5和6,商会重复出现4和5总也除不尽。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f3f054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93.png)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循环小数的读写方法,以及会进行循环小数的简单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学生以后学习分数、百分数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小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循环小数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循环小数的读写方法存在疑惑,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能正确地读写循环小数。
2.让学生掌握循环小数的性质,能进行循环小数的简单运算。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循环小数的概念和性质。
2.循环小数的读写方法。
3.循环小数的简单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和性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循环小数的案例和练习题。
3.小组合作学习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生活案例,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
例如,讲解一个购物场景,商品的原价为120元,促销价为119.99元,让学生思考这个价格是否合理,从而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课件,呈现循环小数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初步了解循环小数。
同时,讲解循环小数的读写方法,例如,1/3=0.333…,读作“零点三三三循环”。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循环小数的读写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纠正。
然后,让学生进行循环小数的简单运算练习,如加减乘除等,巩固学生对循环小数的理解和掌握。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折扣价、计算利息等,运用所学的循环小数知识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b1a236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49.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是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
循环小数是实数的一部分,它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循环小数的定义、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循环小数的性质和循环小数的应用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了解循环小数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循环小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基本知识,对小数的概念、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的乘除法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循环小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抽象概念,学生可能对循环小数的定义和性质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了解循环小数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探索循环小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了解循环小数的性质。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循环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循环小数的性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应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和性质。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探索循环小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教学案例、实际应用问题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相关的内容,了解循环小数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应用问题,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1)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fdf307b4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c.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1)一. 教材分析《循环小数》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循环小数的概念、性质和简单的运算。
循环小数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实数概念,以及进一步学习初中数学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基本知识,对于小数的认识和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循环小数的概念和性质较为抽象,学生理解和掌握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例观察、操作实践等方式,逐步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能识别和写出循环小数;能运用循环小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循环小数的概念和性质,循环小数的简单运算。
2.教学难点:循环小数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循环小数的运算规律的发现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等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发现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循环小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的PPT,用于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循环小数的实例,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
3.练习题:准备一些循环小数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循环现象,如钟表的指针、水流的波纹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吗?”让学生回顾已学的小数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循环小数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初步了解循环小数。
同时,展示一些循环小数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他们发现循环小数的特征。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集体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a17180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49.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概念、性质和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循环小数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涉及到小数的运算,还涉及到无限循环的概念。
本章节通过引入循环小数,使学生对小数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小数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学习循环小数时,学生可能对无限循环的概念难以理解,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知道循环小数的特征。
2.让学生掌握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
3.培养学生对无限循环概念的理解和抽象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循环小数的特征和简写方法。
2.学生对无限循环概念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践操作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活动,理解循环小数的特征和简写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
2.循环小数的例子和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复习小数的概念和性质,引入循环小数的概念。
例如,展示一个小数例子,如2.666…,引导学生观察这个小数的特征。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更多的循环小数例子,如3.1415926535…,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循环小数的特征。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语言来描述循环小数的特征。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循环小数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例如,找出循环小数2.666…的循环节,或者简写循环小数3.1415926535…。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找到的循环节和简写方法。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如画图或编写故事,来加深对循环小数概念的理解。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循环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货币的找零、商品的折扣等。
小学数学循环小数教案
![小学数学循环小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64c527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81.png)
小学数学循环小数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能识别和写出简单的循环小数。
2. 培养学生运用循环小数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章:认识循环小数1.1 循环小数的定义1.2 循环小数的特征1.3 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第二章:循环小数的性质2.1 循环小数的加减法2.2 循环小数的乘除法2.3 循环小数的简便计算方法第三章:循环小数与分数的关系3.1 循环小数转化为分数的方法3.2 利用分数解决循环小数问题3.3 循环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第四章:循环小数的应用4.1 循环小数在购物中的应用4.2 循环小数在长度测量中的应用4.3 循环小数在面积计算中的应用第五章:循环小数的拓展与延伸5.1 无限不循环小数的概念5.2 无限循环小数与无限不循环小数的转化5.3 循环小数在数学研究中的应用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多媒体等手段,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和特征。
2.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循环小数,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循环小数概念、性质和应用的掌握情况。
2. 设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循环小数解决实际问题,检验学生的应用能力。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实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教学资源:1. 循环小数的教学PPT2. 循环小数的实物模型3. 循环小数的练习题库4. 循环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教学步骤:第一章:认识循环小数1.1 引入循环小数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循环小数的特征。
1.2 讲解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如箭头表示法、省略号表示法等。
1.3 让学生尝试写出简单的循环小数,并进行交流分享。
循环小数的教学设计(优秀8篇)
![循环小数的教学设计(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6da1b90b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e.png)
循环小数的教学设计(优秀8篇)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循环小数》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产生循环小数产生的原因,认识循环小数,能正确使用循环小数表示商;2、认识循环节,能正确进行循环小数的简写;3、在猜想、验证过程中清晰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培养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循环小数,能正确使用循环小数表示商;认识循环节,能正确进行循环小数的简写。
教学难点:理解循环小数产生的原因,能正确进行竖式的简写。
教学过程:一、提示矛盾,感知循环1、男女生比赛计算:15.6÷127÷32、观察思考:观察这个竖式,你发现了什么?(余数重复出现,商就跟着重复出现。
感知有限、无限)二、深入研究,认识循环1、思考:这是一种偶然现象吗?还有没有这样的例子,请同学们尝试计算。
出示例8:先计算,再说一说这些商的特点。
28÷18=78.6÷112、概括循环小数的概念1观察这些算式的商,可以发现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感知:都是无限的;都有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
2提示概念:像这样的小数就叫循环小数。
学生读课本,互相交流,在这个定义中应该注意哪些词语?你是怎样理解的?出示: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循环小数。
3、判断:下面哪些小数是循环小数?为什么?5.78780.555……3.83999……3.010010001……5、提示循环节概念,掌握简便写法1学生自学教材第34页有关循环小数的知识,全班交流,理解认识:A.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仿效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就是这个小数的循环节。
学生举例说明。
B.循环小数的简写: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数字上面各记一个小圆点。
举例:如5.333……写作:5.3(五点三,三循环)6.9258258……写作:6.9258(六点九二五八,二五八循环)强调:只需要写出一个循环节,简便记法只在首位和末位点上小圆点。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循环小数》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循环小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ddd870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61.png)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循环小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循环小数》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二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基本知识,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循环小数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难理解的概念之一,它不仅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相关知识,还需要他们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但循环小数的概念相对抽象,学生理解和接受起来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能够识别和写出一个循环小数。
2.培养学生运用循环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循环小数的定义和特点。
2.循环小数的写法和识别。
3.循环小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等方法,通过设置情境、提供案例、合作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从而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相关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问题,以便进行情境教学和案例教学。
2.准备循环小数的课件和教学素材,以便进行直观教学。
3.准备合作学习的任务和指导,以便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如“小明有1/3的苹果,他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他的3个朋友,每个朋友得到了多少苹果?”来引导学生思考分数、小数和循环小数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和教学素材,呈现循环小数的定义、特点和写法,让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相关知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练习题,运用所学的循环小数知识,识别和写出给定的循环小数,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如“一家超市正在进行打折活动,原价100元的商品现在打8折,打折后的价格是多少?”来引导学生运用循环小数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循环小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循环小数第一课时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循环小数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ccb2a3b0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3.png)
标题: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循环小数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能够识别循环小数。
2. 培养学生运用循环小数进行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循环小数的概念2. 循环小数的识别3. 循环小数的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循环小数的概念和识别。
2. 教学难点:循环小数的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小数的除法运算,引导学生发现有些小数除不尽,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
2. 讲授新课(1)循环小数的概念循环小数是一个无限小数,它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重复出现。
(2)循环小数的识别识别循环小数的关键是找出循环节,即重复出现的数字。
可以通过长除法或者观察小数部分的方法找出循环节。
(3)循环小数的计算循环小数的计算主要涉及到四则运算。
在计算过程中,可以将循环小数转化为分数进行计算,或者保留一定位数的小数进行计算。
3. 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循环小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提高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总结循环小数的概念、识别方法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本练习题。
2. 老师布置一些拓展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循环小数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循环小数2. 板书内容:(1)循环小数的概念(2)循环小数的识别(3)循环小数的计算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循环小数的概念、识别和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了循环小数的基本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循环小数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同时,要注重练习题的设计,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循环小数的概念和识别循环小数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学生理解小数的性质和进行四则运算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教案中,循环小数的概念和识别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因为这是学生理解和运用循环小数的基础。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db51a1f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02.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特点及其表示方法。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循环小数,并运用操作、探究、交流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运算能力。
但在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和特点方面,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循环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难点:循环小数的判断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循环小数的练习题和作业。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钟表的滴答声,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
让学生初步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具体的例子,呈现循环小数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循环小数的特点,进而总结出循环小数的定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给出的循环小数,判断其是否符合循环小数的定义。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循环小数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巩固学生对循环小数的理解和掌握。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循环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利息、测量长度等。
《循环小数》数学教案设计
![《循环小数》数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f7ff462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b.png)
《循环小数》數學教案設計教案名称:循环小数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循环小数的定义,掌握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能正确进行循环小数的读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循环小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三、教学难点:如何识别并正确表示循环小数。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些除法算式,如:1÷3,4÷7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除法算式的商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然后提出问题:“有没有哪些除法算式的商是有限或无限循环的小数呢?”以此引入循环小数的概念。
(二)新课讲解1. 循环小数的定义: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个数就叫做循环小数。
2. 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一般是在第一个循环节的第一个数字和最后一个数字上面各点一个小圆点。
如果循环节只有一个数字,只在它上面点一个小圆点。
(三)课堂练习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判断是否为循环小数,并尝试写出循环小数的表示形式。
(四)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强调循环小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循环小数的例子。
五、作业布置设计一些关于循环小数的习题作为家庭作业,以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解决有关循环小数的问题。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共9篇)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共9篇)](https://img.taocdn.com/s3/m/c003814f0b1c59eef8c7b45e.png)
篇一:循环小数教学设计循环小数教学设计(五年级刘慧云)篇二:《循环小数》教案《循环小数》教案镇巴县永乐中心小学:戴长安教案背景: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只接触到有限小数,学了本节的循环小数以后,学生认识到除了有限小数以外,还有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就是一种无限小数。
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小数除法》例8、例9。
教材分析:循环小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课本的例8,是教学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重复出现的情况,为认识循环小数提供感性材料。
例9通过计算两道除法式题,呈现了除不尽时商的两种情况:一种是从某位起重复某个数字;另一种是从某位起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由此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并介绍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接着教材用想一想的方式组织学生讨论"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到的商会有哪些情况"。
由两个数相除时商的两种情况,介绍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
教学方法:循环小数是新的知识,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学生易混淆,我先是通过简单的图形和数字来找规律及生活中的例子,引出循环的概念(有序重复出现);在教学中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再总结规律,来达到认识、掌握、运用循环小数。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理解、概括的能力,培养他们不断思索的习惯。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循环小数的特征,知道循环小数的意义;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能用简便方法写循环小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探究,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循环小数的意义,认识无限小数。
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并能用简便记法表示。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找规律○△○△○△○△()321321321()通过上面复习训练使学生理解"依次不断重复"的含义。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cf7ce47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50.png)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97页至99页,主要包括循环小数的定义、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和求一个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循环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能正确找出一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会求一个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热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循环小数的定义、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和求一个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难点:循环小数的循环节的寻找和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情景:小明的妈妈在超市买水果,营业员阿姨用计算器打出2.666……,问小明妈妈要付多少钱?学生观察情景,思考:这个数字是什么?我们怎样表示它?2. 自主探究学生自学教材第97页至99页,了解循环小数的定义、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和求一个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3. 合作交流4. 教师讲解教师讲解循环小数的定义、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和求一个循环小数的近似值,重点讲解循环小数的循环节的寻找方法和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99页的“做一做”,教师批改并讲解。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循环小数:1. 定义:从小数点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无限小数。
2. 简便记法:在第一个循环节的上方加一个点,再在点上方写上循环节的数字。
3. 求近似值:保留指定的小数位数,四舍五入到最近的整数。
七、作业设计1. 教材第100页的练习题1、2、3。
答案:1. 2.666……(答案不唯一)2. 1.333……(答案不唯一)3. 3.1415926(答案不唯一)2. 自己编写一个循环小数,并运用简便记法表示。
5、循环小数(共5篇)
![5、循环小数(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2b24d0e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0e.png)
5、循环小数(共5篇)第一篇:5、循环小数循环小数一、教材分析《循环小数》安排在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以教科书第27-28页例8和例9为主要教学内容。
《循环小数》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及商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课本的例8,是教学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重复出现的情况,为认识循环小数提供感性材料。
例9通过计算两道除法式题,呈现了除不尽时商的两种情况:一种是从某位起重复某个数字;另一种是从某位起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由此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并介绍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接着教材用想一想的方式组织学生讨论“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到的商会有哪些情况”。
由两个数相除时商的两种情况,介绍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
以前学生对小数概念的认识仅限于有限小数,到学习了循环小数以后,小数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展了,学生认识到除了有限小数以外,还有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就是一种无限小数。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掌握循环小数的两种表示方法.(2)过程与方法:经历循环小数的认识过程,体验探究发现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与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初步渗透集合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
一、揭示课题1、故事导入:“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这个故事说得完吗?为什么?板书:重复出现2.联系实际生活1)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循环现象吗?谁能举例说一说。
例如:一年的春、夏、秋、冬;每天1-24 小时轮流计时…… 要求学生将情况的典型特征说清楚。
2)引导学生说出并板书: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3、指出:在自然界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像这样具有依次不断重复出现某一规律或特征的现象,平常人们习惯地称为“循环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小数
教学目标:
1、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会读循
环小数,会用简便记法表示小数。
2、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能正确地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扩展
数的范围。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4、让学生感受数学美与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增强他们学好
数学的信心,初步渗透几何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
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并能进行区分。
教学难点:
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
1、请一名学生做游戏,根据老师的指令,用手指向部位.(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2、请学生说一说,游戏过程有什么特点.(理解关键次: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3、是的,刚才这位同学按照丁老师的指令不断地重复地依次指出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像我们刚才的游戏那样,依照一定的次序不断重复出现呢?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找一找.(例如学生的回答:四季春夏秋冬的更替、一年12个月的交替、每周星期数、老和尚讲故事等)
这种现象还可以叫做“循环”(板书)
在数学中也存在这种循环现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
二、探究循环小数的概念
1、前几天丁老师去逛街,看见路边有一个卖冬枣的,他在旁边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70元一箱”。
又一问,知道了一箱重6千克。
看了这个信息,你能通过计算知道什么?
出示:一斤大枣多少元?
(1)、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余生在练习本上试算。
一边算一边想:在计算中遇到了什么情况?出现了什么现象或规律?计算时间为一分钟,一分钟后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
(教师行间巡视).
(2)、汇报:
可能发现:①余数总是50②商的小数部分总是3③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
(如果生没能说出第3点,师提示:如果能继续除下去,你们认为除得完吗?)
你们怎么知道肯定能除完?(明确余数一旦重复出现,商也就重复出现,继续除下去,商的小数部分会重复出现6,所以70÷6商的小数部分有无数个6) (如果学生能说出大概,师只要总结就可以了,师: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说得有道理吗,你们的意思是:略)
(如果生说不出来,师可以引导:为什么商会重复出现6呢?生:因为余数重
复出现50。
)
既然是无数个6,该怎么表示呢?(用省略号表示,板书11.66666……)
师:商“6”是从哪一位开始重复出现的?(板书: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第一位起,一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
过渡语:
2、这时,一个路人要求他65元一箱了,他用计算器一算,笑眯眯地答应了,这样的话每千克大枣多少钱呢?
(1)指名一生板演,其余生独立计算
(2)通过计算发现什么?
经过几次计算后,余数反复出现2,商反复出现3.
师追问:商3从第几位起,反复出现?(补充板书: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第一位(第二位)起,有一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
过渡语:
3、不一会儿呀,他的枣就卖得只剩下最后的5.5千克,人们当然不愿意按原来的价格买,因为人们觉得都是被别人挑剩下的,这时候这个卖枣的就开始喊:“处理了,都买走,只要40元”。
请同学们用计算器算算,这时候1千克合多少钱呢?
40÷5.5=7.272727……9(元)
说说,这个商又有什么特点?(先同桌说,再指名说)
小数部分,从第一位起,有两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
(补充板书: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第一位(第二位)起,有一个数字(两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第一位(第二位)起,有一个数字(两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循环现象,也有可能从小数部分的第三位起,第四位起……,怎样用词才能概括这所有的可能性呢?(某一位)也有可能是3个数字重复出现,4个,5个,这2个,3个,4个,5个可以概括为生:几个
把我们通过计算,观察、思考,归纳所得得到的规律一起来读一遍,
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就叫做——生:循环小数(板书课题)
现在我们来判断一下,下列哪些是循环小数?哪些不是循环小数?是的用手势“√”表示。
0.999…… 4.1212…… 4.16777…… 3.1415926…… 0.43561……
7.432432 6.715715……
三、学习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
1、自学课本第28页的“你知道”吗?
思考:
(1)什么叫循环节?
(2)怎样简便写出循环小数? 5.33……=5.3 6.9258258……=6.9258 (3)怎样读循环小数?
5.33……=5.3 读作五点三,三循环
6.9258258……=6.9258 读作六点九二五八,二五八循环
(4)完成例题及判断题中的简便写法改写
指名一生板演,其余生完成在自己的草稿本上
(4)边读边批改
三、学习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过渡语:从二年级到现在,我们学习了有关除法的许多知识
1、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到的商会有哪些情况?(除得
尽、除不尽)
2、我们观察一下除不尽的商小数部分的位数有多少?(数不清)
师:数不清用数学上的语言表述可以称为无限的
(如果生直接说“无限的”,师要充分肯定表扬,这样用数学语言来表达,显得很有数学味,无限用一般的话说就是数不清)
除得尽的商的小数部分的位数有多少?
(有多有少,但都数得清,也就是说是有限的)
3、小结: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就叫做——生: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就叫做——生:无限小数
4、循环小数是什么小数?为什么?
(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中的一种,当然无限小数中还有其他的小数,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将继续研究。
)
5、判断前面练习中的小数哪些是无限小数,哪些是有限小数?
6、教师补充:
今后在做小数除法时,如果遇到除不尽的情况,可以根据要求取商的近似数,也可以用循环小数表示取得的商。
在一般情况下,遇到除不尽的情况通常保留一位、两位或三位小数,商事循环小数的也可以根据需要取它的近似值,如这三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别保留几位小数?(两位小数)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懂得了什么?
五、巩固练习
现在我们要运用巩固所学的知识。
先来看几道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