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瓶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容量瓶检定操作规程
![容量瓶检定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3d805fa360cba1aa811dadc.png)
目的:制订容量瓶校正标准操作规程,确保药物分析的准确性。
适用范围:1ml、2ml、5ml、10ml、15ml、20ml、25ml、50ml、100ml单标线容量瓶的检定。
责任:检验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对本规程的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任。
内容:1.检定的原理采用衡量法。
衡量法是用天平称量单标线容量瓶中纯化水的质量,然后按照该温度下纯化水的密度,算出单标线容容量瓶的容积。
2. 检定项目和技术要求:2.1 单标线容量瓶的玻璃应清澈、透明。
2.2 单标线容量瓶应具有下列标记:2.2.1 厂名和商标2.2.2 标准温度(20℃)2.2.3 标称总容量与单位2.2.4 准确度等级 A或B2.3 单标线容量瓶的瓶口与瓶塞之间的密合性要求:当水注入至标线,将瓶塞塞紧,用手指压紧瓶塞,上下颠倒10次,每次颠倒时,在倒置状态下至少停留10s,结束后,用吸水纸在塞与瓶口周围擦看,不应有水渗出。
2.4 容量允差、分度线宽度均应符合下表之规定。
单标线容量瓶质量检验表3.检定条件3.1 万分之一天平。
3.2 温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
3.3 测温筒、检定架。
3.4 标定工作室的室温不宜超过20±5℃,且要稳定。
3.5 纯化水。
3.6 单标线容量瓶。
4. 检定方法:4.1 纯化水质量的标定:取洗净并干燥的单标线容容量瓶,称重后加入纯化水,使液面达标线以上约5mm 处,用毛细滴管将液面准确地调至标线,精密称定单标线容量瓶与水的重量,计算得纯水的质量。
4.2 记录与计算:4.2.1 计算:V20=V标+(P称-P)V20为单标线容量瓶在标准温度20℃时的实际容量(ml);V标为单标线容量瓶的标称容量(ml);P称为t℃时称得纯水的质量值;P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常用玻璃量器”的衡量法用表中查得t℃时标称容量水的质量值。
当P称与P值相差很小时,其质量差可近似地看作体积差,故V20=V标+ΔV。
常见仪器的校正操作规程
![常见仪器的校正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76acf6b48d7c1c708a1451e.png)
常见仪器的校正操作规程1 容量瓶的校正1.1 将待校正的清洁、干燥的容量瓶恒重,称重。
1.2 测量纯化水的温度(可将纯化水置仪器室1小时以上,仪器室室温即为纯化水的温度)将纯化水注入容量瓶标线处,称重。
1.3 根据纯化水的温度,查出该温度下水的密度,计算该温度下该容量瓶标示刻度体积的水的质量,并称重,视水液的弯月面是否与刻度吻合。
1.4 校正刻线:若与刻度不符合,可用纸条与水液的弯月面成切线贴成圆圈,然后倒去内容水,在纸圈上,下涂以石腊薄层,再沿纸圈用别针刻一圆圈,涂上氢氟酸,几分钟后洗去过量的氢氟酸,并除去石腊及纸圈,即见容量瓶上的新刻度。
1.5 重复1.1和1.2步骤,取平均值计算容量瓶体积,算出允差,并填附表A。
2 移液管,刻度吸管的校正2.1 在洁净的移液管或刻度吸管内吸入已测过温度的纯化水,并使水弯月面恰好在刻线处。
2.2 将水放入预先恒重并称好重量的具塞小锥形瓶中,称量,计算,可得水的重量。
(应测2次,得放出水的平均重量)。
2.3 根据水的温度查水的密度表(见附表B),计算,可得移液管或刻度吸管的体积。
2.4 将结果记录在附录A表中。
3 滴定管容积的校正3.1 在洗净的滴定管内注入纯化水,使弯月面最低处与刻度零位相切。
3.2 由滴定管中放水到已恒重并称重的具塞锥形瓶中,密塞,称重。
3.3重复3.1和3.2操作,取平均值。
3.4根据水的温度查水的质量及该温度下水的密度表(见附录B),计算,可计算出滴定管该部分管柱的体积。
3.5将结果记录在附录A表中。
4 量筒、量杯的容积校正4.1 将洁净的量筒或量杯注入已知温度的纯化水,并使水弯月面恰好在刻线处。
4.2 将水倒置已恒重并称重的具塞锥形瓶中,密塞,称重,可得水的质量。
4.3 根据水温查附表B水的密度,可计算出该量筒或量杯的体积。
4.4 根据附表B规定的标准容量允差,判断被校正量筒或量杯是否合格,并将校正结果记录在附录A表中。
附:衡量法校准大容量玻璃量器的方法探讨【摘要】本文介绍用衡量法校准大容量玻璃量器(容量大于分析天平最大称量范围)的方法,本法较传统之比较法准确、简便实用。
玻璃器皿校准规程
![玻璃器皿校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6016a40aaea998fcd220e3a.png)
标题:计量玻璃量器校准操作规程1.0目的:保证计量玻璃量器的有效使用,确保产品检测过程的质量。
2.0适用范围;本公司常用玻璃量器(见表1)。
3.1 JJG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3.2 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4.0职责:4.1品管部计量管理人员负责计量仪器的校准工作。
4.2实验室配合计量管理人员进行校准工作。
5.0校准方法:5.1校准项目5.1.5酸式/碱式滴定管表65.2校准条件与设备:5.2.1温度:校准环境温度 25±1℃,室内温度变化不超过1℃/h,水温与室温之差不超过2℃。
5.2.2校准所用介质:蒸馏水.5.3校准过程:5.3.1外观要求:a.量器应具有厂名或商标,标准温度,用法标记,标称总容量与单位,准确度等标志。
b.量器无影响计量读数的缺陷,包括集密的气线,破气线,擦伤,铁屑和明显的直棱线。
c.分度线与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相邻两分度线的宽度和分度值见表2~表6。
d.非标准的口与塞,活塞芯和外套,必须用相同的配合号码。
无塞滴定管的流液口与管下部也应标有同号。
5.3.2结构:a.玻璃量器的口应与玻璃量器轴线相垂直,口边要平整光滑,不得有粗糙处及未经熔光的缺口。
b.滴定管和吸量管的流液口,应是逐渐地向管口缩小,流液口必须磨平倒角或熔光,口部不应突然缩小,内孔不应偏斜。
c.量筒、量杯的倒液嘴应能使量筒、量杯内液体呈细流状倒出而不外溢。
当分度表面对观察者时,倒液嘴的位置,量筒的嘴位于左侧;250ml以下的量杯(包括250ml)位于右侧;500ml 以上的量杯位于左侧。
d. 量筒、量杯和量瓶放置在平台上时,不应摇动。
空量杯、空量筒(不带塞)和大于25ml (包括25ml)的空量瓶(不带塞)放置在与水平面15°的斜面上时,不应跌倒,小于25ml 的空量瓶(不带塞),放置在与水平面10°的斜面上时,不应跌倒.5.3.3密合性:a.滴定管玻璃活塞的密合性要求:将不涂油脂的活塞芯擦干净后用水湿润,插入活塞套内,滴定管应垂直地夹在检定架上,然后充水至最高标线时,活塞在关闭情况下停留20min(塑料活塞静置50min)后,渗漏量应不大于最小分度值。
玻璃器皿自校规程作业指导书
![玻璃器皿自校规程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a7889007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5.png)
1. 目的为确保玻璃量器测量之准确性,特制定本标准。
2.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滴定管、吸管、移液管、容量瓶、量筒等玻璃量器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的检验。
3. 职责3.1操作人员应按照作业指导书,按期对玻璃量具和玻璃容器经行校准,并做好校准记录。
3.2复核人员负责复核校准结果。
3.2部门负责人负责审核。
4. 自校规程4.1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4.1.1取洁净干燥的烧杯盛放校正用水,并与容量瓶同放于天平室中,1小时以上,记下水温。
4.1.2 精密称量空容量瓶重,加水至刻度;若有水停留在刻度线以上,用滤纸条吸干,塞上瓶塞,再称定。
4.1.3 计算容量瓶中水重。
4.1.4 将容量塞子盖后倒置10次。
每次倒置时,在倒置状态下,至少停留10s。
不应有水渗出。
4.1.5依据表1计算容量瓶体积(ml):表1 玻璃容器中1ml水在空气中用黄铜砝码称得重量4.2滴定管校正操作规程:4.2.1取洁净干燥的扁形称量瓶(具塞三角瓶),精密称定。
4.2.2 将滴定管垂直夹在检测架上,活塞芯涂抹上一层薄而均匀的油脂,不应有水渗出。
4.2.3在滴定管里装入水至零刻度处,除去尖端和外面的水,流出口不应接触接水器。
4.2.4 当水注至最高线时,活塞在关闭的状态下,停留20min后,渗水量不得大于最小分度线。
4.2.5控制滴定管流速3--4滴/秒,从滴定管放下一定体积(5ml)的水至称量瓶中,等待时间30s,盖上瓶盖,精密称定。
4.2.6精密读取滴定管读数至0.02ml。
4.2.7依据表2计算滴定管体积(ml)。
表2 滴定管计量要求4.3单线吸管、刻度吸管校正操作规程:4.3.1 取洁净干燥的扁形称量瓶(具塞三角瓶),精密称定。
4.3.2 吸取蒸馏水至刻度线5mm以上,然后将液面调制最高线处。
除去尖端和外面的水。
4.3.3 将吸管垂直放置,并将流液口轻靠接水器壁,此时接水器倾斜30°,在保持不动的情况下流出并计时。
以流至口端不流为止,其流出时间应符合规定。
容量瓶的校正方法
![容量瓶的校正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921972a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f.png)
容量瓶的校正方法容量瓶是一种常用的精确测量液体容量的实验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药品制备等领域。
然而,由于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原因,容量瓶的实际容量可能会与标称容量存在一定的偏差。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对容量瓶进行校正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容量瓶的校正方法,并详细说明校正的步骤、要点和注意事项。
首先,容量瓶的校正方法主要包括两种:容积的计算和容积的校准。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方法。
一、容积的计算容量瓶的标称容量是通过厂家在制造过程中根据国家标准确定的,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实际容量与标称容量存在差异的情况。
这种差异主要受制造工艺、容量瓶形状和使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容积的计算是通过测量实际容量和标准液体密度来得到的。
首先,将容量瓶清洗干净,并在干燥后,称量待测液体的质量。
然后,将这一质量除以标准液体的密度,即可得到容积。
最后,将得到的容积与标称容量进行比较,计算出容量瓶的偏差。
对于容积的计算,有以下几点要注意:1. 标准液体的选择:标准液体的密度应当比较精确,可以选择经过校准的密度计测量得到的数值,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2. 实验环境的控制:由于温度对液体密度的影响较大,所以进行容积计算的实验环境应保持恒定。
可以使用恒温水浴或恒温箱来控制环境温度,这样可以减小温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3. 实验操作的精确性:在进行瓶内液体质量的称量时,要使用精确的天平,提高称量的准确性。
同时,在倒液体的过程中要避免溅出液体和带入气泡,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二、容积的校准容量瓶的标称容量是由制造商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瓶身进行标定来确定的。
然而,由于制造过程中的一些原因,标定结果可能会存在误差。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容积的校准来获得更加准确的容量。
容积的校准是通过使用一种已知容量的容器(如标准容量瓶)来对待校准容量瓶进行校准的。
具体步骤如下:1. 预热容量瓶和标准容量瓶:将待校准容量瓶和标准容量瓶放置在同一个恒温环境中,等待它们达到相同的温度。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a80cf87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9.png)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一、前言容量瓶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用于测量和分配液体的体积。
然而,由于使用和环境等原因,容量瓶的准确度可能会受到影响。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进行容量瓶的校正操作。
本文将介绍容量瓶校正的操作规程,以确保校正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校正前的准备在进行容量瓶的校正操作之前,必须确保以下准备工作的完成:1. 准备标准溶液:根据实验要求和容量瓶的量程,准备相应浓度的标准溶液。
2. 清洗容量瓶:使用去离子水和洗涤剂彻底清洗容量瓶,确保无残留物。
3. 干燥容量瓶:将清洗后的容量瓶经过适当的干燥处理,以确保容量瓶内壁干燥无水迹。
4. 温度调节:将容量瓶和标准溶液置于相同温度条件下,等待温度稳定。
三、校正操作步骤以下是容量瓶校正的操作步骤:1. 第一次称量标准溶液:用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标准溶液,并记录称量质量为m1(单位为克)。
2. 倒液操作:将标准溶液缓慢倒入容量瓶中,直到溶液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
接近刻度线时,使用滴定管缓慢加液,直到溶液液面略高出刻度线。
3. 吸余液操作:用胶头滴管吸取溶液液面上方多余的液体,滴管胶头与容量瓶刻度线平齐时停止吸取。
4. 第二次称量标准溶液:将容量瓶与残余液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质量为m2(单位为克)。
5. 计算校正因子: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校正因子K:K = (m1 - m2) / (m2 - m3)其中,m3为容量瓶的质量(单位为克)。
6. 校正容量瓶体积:根据校正因子K,将容量瓶上的刻度值乘以K 得到校正后的体积值。
四、校正结果记录与报告在校正操作完成后,需要对校正结果进行记录和报告,以便后续使用和参考。
以下内容需要记录和报告:1. 校正日期和时间:记录校正操作的日期和时间。
2. 容量瓶信息:记录容量瓶的编号、型号和量程等信息。
3. 校正结果:记录校正前后的刻度值和校正因子。
4. 操作人员:记录进行校正操作的人员姓名。
同时,对于校正结果不符合要求的情况,需要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在报告中注明。
玻璃容量器具校正操作规程
![玻璃容量器具校正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1101f4e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bb.png)
文件制修订记录一、目的:建立玻璃容量器具校正操作规程,使操作标准化,规范化。
二、范围:玻璃容量器具。
三、责任人:容量器具校正人员,质控部负责人。
四、管理内容:1、总则1.1校正用水为纯化水,须在室内放置至水温达到20℃,若水温偏差过大至少放置两小时以上。
1.2待校正的仪器洗至内壁完全不挂水珠。
滴定管、移液管不必干燥,容量瓶、量筒必须干燥。
1.3如室温有变化须在每次放下水时记录水的温度。
1.4每个仪器(每段)校正两次,两次校正值的误差小于0.02g。
1.5称量水重所用天平的精度:200g以下达到0.0001g;200g以上达到0.01g。
2、容量瓶校正操作程序2.1将被校正的容量瓶洗净、干燥。
2.2取洁净的烧杯盛放校正用水,并与容量瓶一同存放于天平室中20分钟,记下水温。
2.3取空容量瓶带塞称重,加水至刻度,不可有水珠留在刻度线以上,如有水珠,用滤纸条吸干,塞上瓶塞,再称定重量。
2.4计算容量瓶中水重。
2.5从表中查得1ml水的重量,计算容量瓶的容积(ml)。
3、移液管校正操作程序3.1取一洁净干燥锥形瓶,精密称定重量。
3.2取需校正的内壁洁净的移液管,按移液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吸取水至刻度,除去尖端与外面的水。
3.3将水放入已称定重量的锥形瓶中,精密称定,记下水温、计算水重。
3.4从表中查出1ml水的重量计算该移液管的容积(ml)。
4、滴定管校正操作程序4.1取洁净干燥的50ml锥形瓶,称定重量。
4.2将被校的洁净滴定管装入水至刻度零处,除去尖端与外面的水,记下水温。
4.3从滴定管放下一定体积(5ml)的水至锥形瓶中。
控制滴定管的流速3-4滴/秒。
4.4精密读取滴定管读数至小数点第二位。
4.5称定锥形瓶中水的重量。
4.6再放一定体积再称重,如此一段一段校正。
4.7从表中查出水试验温度时的重量,计算每段体积的真实容积(ml),校正数和总校正数。
5、量筒校正操作程序5.1将被校正的量筒洗净干燥。
5.2称取量筒的重量,加水至刻度,不可有水珠留在刻度线以上,如有水珠用滤纸吸干,再称定重量。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cfe2417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f.png)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一、目的容量瓶是一种用来测量液体容量的量具,为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定期对容量瓶进行校正。
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规范容量瓶校正的步骤和要求,以确保校正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容量瓶并需要进行校正的实验室和生产现场。
三、设备和材料1.校正容量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容量瓶,容量瓶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2.校正溶液:选择适合用于容量瓶校正的溶液,溶液浓度和性质应与实际使用时的液体相似。
3.天平:用于称量溶液和校正容量瓶的质量。
四、校正步骤与要求1.准备工作1.1检查校正容量瓶和天平的状态,确认其可用性。
1.2清洗校正容量瓶,确保其内壁无残留物,并彻底干燥。
1.3选择适合用于校正的溶液,并按照其制备方法,准确称取所需质量的溶质。
2.校正容量瓶2.1将所需质量的溶质溶解于适量的溶剂中,摇匀,得到校正溶液。
2.2用天平称取适量的校正溶液,注入校正容量瓶中,注意不得产生气泡或溢出。
2.3将填充满溶液的容量瓶放置一段时间,让溶液温度与实验室温度相平衡。
2.4用天平称取填充溶液后的容量瓶与校正溶液质量的差值。
2.5计算校正值:校正值等于容量瓶容量减去校正溶液的质量,即校正值=容量瓶容量-校正溶液质量。
2.6根据容量瓶校正值的正负情况,可进行修正或调整,确保校正结果的准确性。
3.校正记录与处理3.1将校正结果记录在校正记录表中,包括校正值、环境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记录时应签署完成校正的人员和日期。
3.2根据校正结果,判断容量瓶是否合格。
若校正结果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该容量瓶即为合格。
若校正结果超出允许误差范围,则需要进一步处理或更换容量瓶。
五、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应熟悉操作规程,并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操作。
2.在校正过程中,应避免操作中产生的误差,确保校正结果的准确性。
3.容量瓶校正应定期进行,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操作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校正容量瓶和其他设备,保持其清洁干燥。
量瓶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量瓶校正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dd62d4201f69e3142329400.png)
量瓶校正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制订量瓶校正标准操作规程,确保药物分析的准确性。
适用范围:1ml、2ml、5ml、10ml、15ml、20ml、25ml、50ml、100ml单标线量瓶的检定。
责任:检验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检验室主任对本规程的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任。
校正规程:1. 检定的原理采用衡量法。
衡量法是用天平称量分度吸管中纯化水的质量,然后按照该温度下纯化水的密度,算出单标线容量瓶的容积。
2. 检定项目和技术要求:2.1 单标线量瓶的玻璃应清澈、透明。
2.2 单标线量瓶应具有下列标记:2.2.1 厂名和商标2.2.2 标准温度(20℃)2.2.3 标称总容量与单位2.2.4 准确度等级 A或B2.3 单标线量瓶的瓶口与瓶塞之间的密合性要求:当水注入至标线,将瓶塞塞紧,用手指压紧瓶塞,上下颠倒10次,每次颠倒时,在倒置状态下至少停留10s,结束后,用吸水纸在塞与瓶口周围擦看,不应有水渗出。
2.4 容量允差、分度线宽度均应符合下表之规定。
单标线量瓶3.检定条件3.1 万分之一天平。
3.2 温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
3.3 测温筒、检定架。
3.4 标定工作室的室温不宜超过20±5℃,且要稳定。
3.5 蒸馏水。
3.6 单标线量瓶。
4. 检定方法:4.1 纯化水质量的标定:取洗净并干燥的单标线容量瓶,称重后加入蒸馏水,使液面达标线以下约5mm处,用毛细滴管将液面准确地调至标线,精密称定单标线量瓶与水的重量,计算得纯水的质量。
4.2 记录与计算:4.2.1 计算:V20=V标+(P称-P)V20为单标线量瓶在标准温度20℃时的实际容量(ml);V标为单标线量瓶的标称容量(ml);P称为t℃时称得纯水的质量值;P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常用玻璃量器”的衡量法用表中查得t℃时标称容量水的质量值。
当P称与P值相差很小时,其质量差可近似地看作体积差,故V20=V标+ΔV。
玻璃仪器的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玻璃仪器的校正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76fcc4ebed5b9f3f90f1cc6.png)
目的:建立玻璃仪器校正方法,确保结果的准确。
应用范围:适用于化验室玻璃仪器校正的依据。
责任人:QC、QC主任。
内容:1 操作方法1.1 玻璃容量仪器的容积,并不完全与它所标出的大小完全符合。
因此,在工作开始时,尤其对于准确度要求较高的分析工作,必须加以校正。
一般的玻璃容量仪器的校正有效期限为一年。
在容量分析中作为容积的基本单位是毫升,即0.001L。
1ml是指在真空中,1g重的纯水在最大密度时(3.98℃)所占的体积,也就是说,我们若在3.98℃,真空中称量所得的水重克数,在数值上就等于它的体积毫升数。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容器中的水重是在室温下和空气中称量的,因此需考虑以下3方面的影响因素。
1.1.1 水的密度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的校正。
在称量水重时,水温一般都高于3.98℃,水的密度随温度增高而减小,所以同质量的水在较高温度时占有较大的体积,或者说,它实际体积的毫升数比它的实际重量的克数大些。
1.1.2 对于玻璃仪器的容积由于温度改变而改变的校正。
随温度的变化,不仅水的体积改变,而且玻璃容器本身的容积也在改变。
一般规定以20℃为测量玻璃容器本身容积的标准温度,若不在20℃时校正,就要加上校正值。
1.1.3 对于物体由于空气浮力而使重量改变的校正。
在空气中称量水重时,由于空气浮力引起减少的重量,等于水所排除的空气的重量。
通过上述3项校正,即可求出容器的实际容量。
为了校正容器时计算方便,将不同温度的容积及该容积的水在空气中的重量关系列成表(表1)。
利用此表,只需用简单的加减法就可以由容器中的水在某一温度的重量计算出该容器的真正容量。
即在一定的温度下,在空气中测得容器中水的重量(g),加上修正数(g),即得该容器的真正的容量(ml)。
表1不同温度不同体积玻璃仪器的修正值2 容量瓶的校正将被校正的容量瓶洗净干燥,取烧杯盛放校正用水,将水及容量瓶同放于天平室中。
恒温后,记下水温,先称空容量瓶重,然后加水至刻度,注意不可有水珠挂在刻度线以上,若挂水珠应用滤纸条吸干、塞上瓶塞、称定重理,两次差值即为容量瓶中水的重量,再加上该温度下该体积的修正值,即为此容量瓶的实际容量。
玻璃量器校准操作规程
![玻璃量器校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6072973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b6.png)
玻璃量器校准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玻璃量器校准操作规程,使公司玻璃量器校准操作更精密准确。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需内部校准的玻璃量器的校准操作。
3 职责质量部负责内部玻璃量器的周期校准。
4 内容4.1玻璃量器周期校准4.1.1校准前准备4.1.1.1准备好待校准的玻璃仪器(洗净、干燥),容量大于被校玻璃仪器的带盖称量杯(容量瓶不需要),一根温度计(范围至少是0~30℃,分度值为0.1℃)),新制备的纯化水(纯化水至少在校准室内放置1小时以上以达到室温)4.1.1.2校准时室温要求20±5℃,且室温变化不得大于1℃/h。
4.1.2玻璃容量仪器的校准4.1.2.1容量瓶校准将清洗干净并经干燥处理过的带塞容量瓶放入电子天平,待天平显示稳定后,按去皮/置零键;取下量瓶,加水至标线以上几毫米,等待2min。
用滴管吸出多余的水,使液面最低点与标线上边缘相切,再放到电子天平上称量得到纯化水的质量(m)。
然后插入温度计测量水温,记录水温,读数应准确到0.1℃。
4.1.2.2分度吸量管和单标线吸量管校准取一个容量大于被校玻璃仪器的带盖称量杯放入电子天平,待天平显示稳定后,按去皮/置零键;将清洗干净的吸量管垂直放置,充水至最高标线以上约5mm处,擦去吸量管流液口外面的水,缓慢地将液面调整到被检分度线上,移去流液口的最后一滴水珠,将流液口与称量杯内壁接触,称量杯倾斜30°,使水充分地流入称量杯中。
对于流出式吸量管,当水流至流液口口端不流时,近似等待3s,随即用称量杯移去流液口的最后一滴水珠(口端保留残留液)。
对于吹出式吸量管,当水流至流液口口端不流时,随即将流液口残留液排出。
将被检吸量管内的纯水放人称量杯后,称得纯水质量(m),同时插入温度计测量水温,记录水温,读数应准确到0.1℃4.1.2.3量筒校准取一个容量大于被校玻璃仪器的带盖称量杯放入电子天平,待天平显示稳定后,按去皮/置零键;将清洗干净的量筒垂直放置,充水至最高标线以上约5mm处,擦去量筒外面的水,用胶头滴管吸出量筒中的水,将液面调整到被检分度线上,将倒液嘴与称量杯内壁接触,称量杯倾斜30°,使水充分地流入称量杯中。
SOP文件实验室常用容量仪器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SOP文件实验室常用容量仪器校正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7479e84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ce.png)
SOP文件实验室常用容量仪器校正标准操作规程1. 引言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实验室常用容量仪器的校正流程,确保实验室容量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2. 目的该操作规程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容量仪器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规范校正操作流程,提供一致性的标准;•降低人为误差,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
3.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实验室常用的容量仪器校正,包括但不限于体积瓶、移液器、管道等。
4. 校正仪器和设备•校正天平:精度应为0.1mg;•校正温度计:精度应为0.1℃;•校正试剂:应为纯净的蒸馏水。
5. 校正前的准备工作•检查容量仪器的外观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确保校正天平、温度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校准试剂应为新鲜的、纯净的蒸馏水;•清洗容量仪器,并待干燥后进行校正。
6. 校正操作步骤1.使用校正天平称量校准试剂的质量,记录下质量值;2.将校准试剂倒入容量仪器中,注意不要产生溅泼或倒漏;3.用校正温度计测量校准试剂的温度,并记录下温度值;4.在规定的温度下,将试剂完全倒入容量仪器中,同时使用玻璃杯套装将溶液的液面调整至刻度线;5.用校正天平称量容量仪器中的溶液质量,记录下质量值;6.比较称量的质量值与校准试剂的质量值之间的差异,计算容量仪器的误差;7.如果误差超出规定范围,则需要进行调整或更换容量仪器;8.校正完成后,及时清洗容量仪器,并保持干燥。
7. 校正记录校正过程中,应准确记录以下信息:•容量仪器的型号和编号;•校准试剂的质量和温度;•容量仪器中溶液的质量;•容量仪器的误差值。
8. 容量仪器的校正周期•容量瓶:每月校正一次;•移液器:每周校正一次;•管道:每季度校正一次。
9. 容量仪器的维护与保养•定期清洗容量仪器,并保持干燥;•避免容量仪器受到撞击或其他机械损伤;•定期检查容量仪器的刻度线是否清晰可见;•对于出现故障或损坏的容量仪器,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10. 紧急处理措施在校正过程中,如果发现容量仪器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停止使用异常的容量仪器;•录制异常情况的细节,并及时报告主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维修或更换容量仪器。
容量瓶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容量瓶校正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94fd865af45b307e8719769.png)
4.2.1.4 计算容量瓶中水重;
4.2.1.5 依据表1计算容量瓶体积(ml);
4.2.2 相对校正法
4.2.2.1 将要校正容量瓶洗净干燥;
4.2.2.2 用洁净的已校正好的50ml滴定管注入一定温度的蒸馏水至“0”刻
题 目
容量瓶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制 定
部门审核
质量部审核
制定时间
审核日期
审核日期
批 准
批准日期
执行日期
分发部门
质量部
1.目的
建立起一套容量瓶校正标准操作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司容量瓶的校正。
3.职责
质量检验人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4.内容
4.1 总则:
4.1.1 校正用的蒸馏水至少在室内放置1小时以上;
4.1.2 待校正的仪器必须清洗干净,容量瓶必须干燥;
4.1.3 如室温有变化,每次操作时应记录水的温度;
4.1.4 称量所用的天平精度应达到万分之一;
4.2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
4.2.1 绝对校正法
4.2.1.1 将被校正的容量瓶清洗干净并干燥;
4.2.1.2 取洁净的烧杯盛放校正用水,并与容量瓶同放于天平室中20分钟,记下水温;
1000ml
2000ml
允差
一等
±0.02
±0.02
±0.03
±0.05
±0.10
±0.15
±0.15
±0.25
±0.40
±0.50
二等
±0.04
±0.04
±0.06
±0.10
容量瓶、吸管、移液管和酸式碱式滴定管的校准
![容量瓶、吸管、移液管和酸式碱式滴定管的校准](https://img.taocdn.com/s3/m/9403bf691711cc7931b71620.png)
容量瓶、吸管、移液管和酸式碱式滴定管的校准一、目的:建立玻璃量器校正的标准操作规程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实验室定量容器(量瓶、滴定管、吸量管)的校正三、职责:质量检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四、正文:1. 总则:1.1. 所有玻璃量器到厂验收时均需按本规程校正,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检定周期为一年。
1.2. 先用洁净烧杯盛接适量纯化水放置于实验室内,插入温度计观测温度,将水温控制在20—24℃之间固定不变。
1.3. 校正用纯化水须在实验室内放置半小时左右。
1.4. 待校正仪器应洗至内壁不挂水珠,并自然干燥。
1.5. 如室温有变化,须在每次放下水时,记录水的温度。
1.6. 每个仪器(每段)校正值的误差,应小于0.02g。
1.7. 称量水重所用天平应为万分之一天平。
2. 概述:2.1. 容量瓶的校正:先称干燥后的空瓶重,再加入1.2.项下纯化水至刻度,再称总重,总重减去空瓶重即为水重,根据水重以及此温度下水的密度计算相对体积。
2.2. 吸管的校正:先取一适当的干燥锥形瓶,精密称定再用欲校正的吸管吸取1.2.项下纯化水到标示容量处,再垂直将所吸之水放入已称重的瓶中,并将吸管尖碰触瓶内壁,以将尖端的水完全放入锥形瓶中,再称总重,则总重减去空瓶重即为水重,根据水重以及此温度下水的密度,计算相对体积。
2.3. 滴定管的校正:先以1.2.项下纯化水填充至刻度(注意检查管内有无气泡),再将滴定管内的水分段放入一预先称重的干燥锥形瓶中,分别记录重量,再换算成体积,并和滴定管标示体积做对比。
3.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将被校正的容量瓶洗净干燥。
取洁净的烧杯盛放校正用水,并与容量瓶同放于天平室中约30分钟,记下水温。
称取空瓶重,再加水至刻度,如瓶颈上有水用滤纸条吸干,塞直瓶塞,再称总重量。
计算容量瓶中水重,从附表中查出该温度下水的密度,计算容量瓶的容积(ml)。
4. 移液管校正操作规程:4.1. 取一洁净干燥锥形瓶,精密称量重量。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203c827bd64783e09122baa.png)
德信诚培训网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建立容量瓶校正程序,规范容量瓶校正过程。
适用于公司工作用容量瓶的校正。
2 职责
质量控制部负责本规程的实施。
3 内容
3.1 容量瓶的校正就是称量一定量水的体积随着温度上升而膨胀,容量瓶的体积也随温度变化,从而得出容量瓶的准确容积。
3.2 不同温度时,1ml水在不同介质中称量数据如下表。
应用此表来校正容量仪器,例如,在15℃时欲取得20℃时容量为一升的水,由于是在空气中称量,可查表计算得997.93(g)反之,也能从水中的重量换算成体积。
温度真空中重空气中重温度真空中重空气中重
10 0.99973 0.99839 21 0.99802 0.99700
11 0.99963 0.99831 22 0.99780 0.99680
12 0.99952 0.99832 23 0.99757 0.99661
13 0.99940 0.99814 24 0.99732 0.99639
14 0.99927 0.99804 25 0.99707 0.99618
15 0.99913 0.99793 26 0.99681 0.99594
16 0.99897 0.99780 27 0.99654 0.99570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
容量瓶内校指导书
![容量瓶内校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3084ac89daef5ef7ba0d3c97.png)
容量瓶内校指导书1.0目的制订容量瓶校验标准操作规程,确保产品分析的准确性。
2.0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1ml、2ml、5ml、10ml、15ml、20ml、25ml、50ml、100ml、200ml、250ml单标线容量瓶的内部校验。
3.0检定条件3.1 万分之一天平3.2 温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
3.3 烧杯。
3.4 纯化水。
3.5容量瓶。
3.6 标定工作室的室温不宜超过20±5℃,且要稳定,室温变化不大于1℃/h。
4.0检定项目和技术要求4.1容量瓶的玻璃应清澈、透明,并且是经洗净、干燥后的。
4.2 容量瓶应具有下列标记:4.2.1 厂名和商标4.2.2 标准温度(20℃)4.2.3 标称总容量与单位 xx ml4.2.4 准确度等级 A、B4.3 容量瓶瓶塞密合性:当水注至最高标线时,将瓶塞擦干,盖紧后用手指压信塞子,颠倒十次。
每次颠倒时,在倒置状态下至少停留10s,不应有水渗出。
4.4 容量允差、分度线宽度均应符合下表之规定。
5.0校验方法。
5.1检定的原理采用衡量法。
衡量法是用天平称量单标线容量瓶中纯化水的质量,然后按照该温度下纯化水的密度,算出单标线容容量瓶的容积。
5.2检定方法:取洗净并干燥的容量瓶,精密称定空瓶重后,加入纯化水,使液面达标线以下约5mm 处,用毛细滴管将液面准确地调至标线,精密称定容量瓶与水的重量,计算得纯水的质量,如此重复二次操作,取其平均值。
5.3记录与计算V 20:吸量管在标准温度20℃时的实际容量(ml )。
m : 纯化水的质量(g )。
K(t):衡量法常数,可由附表1,2查得。
5.4检定结果处理和检定周期5.4.1校正工作结束,记录于“容量瓶校正记录”中,经检定合格的容量瓶应进行标记。
)(20t K m V ⋅=5.4.2根据上述检定项目的检定数据,查4.2.4表,判定其是否符合相应的等级标准。
检定周期:三年。
5.4.3弯液面的调定弯液面的最低点应与分度线上边缘的水平面相切,视线应与分度线在同一平面上,适当安排光线,可以使弯液面暗淡且轮廓清晰,为此应以白色背景并遮去不需要的杂光,可以在滴定管定位液面以下不大于1mm处,放置一条黑色纸带在滴定管壁上。
容量仪器的校正
![容量仪器的校正](https://img.taocdn.com/s3/m/047a2bd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b.png)
容量仪器的校正容量仪器刻度是否精确,会挺直影响容量分析的精确度。
因此,在精确度要求高的定量分析中,须对容量仪器定期举行校正。
容量仪器的容积规定为20℃时玻璃仪器的容积,校正的办法是称量容器可容纳(量入式仪器)或所放出(量出式仪器)的纯水的分量,再乘以换算因子(即在不同温度下在空气中用黄铜砝码称取1克水在20℃时所占的体积),即得此仪器在20℃时的体积。
一、量瓶的校正将量瓶用水清洗整洁,晾干或烘干,置试验室内,使其与室温全都后,称重;加水,使凹液面与量瓶的刻度标线相切,再次称重,两次分量的差即为瓶中水的分量,查出水在该温度下的密度,即可计算出量瓶的容积,实际容积与标示容积之差应小于允差。
如一等量瓶的允差通常为其容积的千分之一,如100ml的允差为±0.10ml,50m1的允差为±0.05ml,25 ml的允差为±0.03ml。
二、移液管的校正将移液管用水清洗整洁,吸入水,调整至凹液面与刻度标线相切,然后把水放入预先已称好分量的锥形瓶中,盖好瓶塞,称重,计算放入水的分量。
查出水在该温度下的密度,即可计算出移液管的容积,实际容积与标示容积之差应小于允差。
三、滴定管的校正将滴定管用水清洗整洁,加入水,调整至凹液面与“0”刻度标线相切,由滴定管中放出水,至已称好分量的锥形瓶中,盖好瓶塞,称重,计算放出水的分量,按照该温度下水的密度,计算放出水的实际体积。
如25ml滴定管用同样的办法放出5ml、10ml、15ml、20ml、25ml的分量,并计算出滴定管各部分的实际体积。
实际体积与标示体积之差应小于允差。
如一等滴定管,5ml的允差为±0.01ml、10ml的为±0.025ml、25ml的为±0.04m1、50ml的为±0.05ml。
四、校正容器时的注重事项 1.待校正的容量仪器,应用水清洗整洁,内壁彻低不挂水珠。
对于量入式容量仪器,必需烘干或晾干。
01容量瓶校验标准操作程序
![01容量瓶校验标准操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b4ff05258762caaedc33d41e.png)
1目的
建立一个容量瓶校验标准操作程序,以保证检验用容量瓶符合要求。
2范围
适用于我司检验用容置瓶校验。
3责任
QC人员对本程序的实施负责。
4 内容
4.1仪器用具
4.1.1万分之一天平、温度计、滴管等。
4.2试液
4.2.1 纯化水
4.3操作
4.3.1将容量瓶冼净室温凉干后,称空瓶重W
1
(g)。
4.3.2注入纯化水至标线,再称重W
2
(g)。
4.3.3将两次称重相减得水的重量W
2—W
1
(g)。
4.3.4记录校验时水的温度并查出此温度时1mL水的重量P(g/mL)。
4.3.5将水的重量除以校验时1mL水的重量,即得容量瓶的真实体积V (mL)。
计算公式:V=
P W1
-
W2
4.4 注意事项
4.4.1所用纯化水至少须在室内放置1h以上。
4.4.2待校正容量瓶应仔细以洗液洗涤,洗至内壁完全不挂水珠,且必须千燥后才能校正。
4.4.3如室温有变化,须在每次放下纯化水时,记录水的温度。
4.4.4每个容量瓶应校正二次。
附表一:容量瓶的允许误差(时)
附表二:不同温度下1mL水的重量。
玻璃仪器的校准
![玻璃仪器的校准](https://img.taocdn.com/s3/m/dc8f1c7701f69e314332948a.png)
玻璃仪器的校准一、容量瓶的校准1、目的:制订容量瓶校正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日常检测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 50ml、100ml、200ml、250ml、1000ml单标线容量瓶的校准3、校正规程:将洗净、干燥、带塞的容量瓶准确称重(准确至0.01g即可),注入蒸馏水至水的弯月面底部与容量瓶颈上的标线相切。
记录水温,用滤纸吸干瓶颈内水滴,盖上瓶塞准确称重两次称重之差即为容量瓶内容纳的水重。
用实验温度时1毫升水的重量(查下表2)来除水重,即可算出容量瓶的实际毫升数(即20℃时的真是容积)。
4、结果处理:根据上述自校项目的自校数据,查表1,判定其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等级。
表一表二二、移液管的校准1、目的:制订移液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确保物质分析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1ml、2ml、3ml、5ml、10ml、15ml、20ml、50ml、100ml单标线吸管的检定。
3、校正规程:1)取一个50ml洗净晾干的锥形瓶,在分析天平上称量质量为M12)用洗净晾干的20ml移液管,吸取纯水至标线以上,用滤纸片擦干管下端的外壁,调节液面使其最低点与标线上边缘相切,将水移至锥形瓶内,使流液口接触磨口以下的内壁(勿接触磨口!),移液管要始终保持垂直使水沿壁流下待液面静止后,再等15s,放完水随即盖上瓶塞,称量M23)将温度计插入5~10min,测量水温,并查出该温度下纯水的密度Dw4)两次称得质量之差即为释出纯水的质量M,并利用公式V=Mw/Dw计算移液管的实际容量,计算出校正值。
5)依据表3计算移液管体积(ml)。
4、检定项目和技术要求:1)单标线吸管的玻璃应清澈、透明。
2)分度线和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分度线应平直,分格均匀并必须与器轴相垂直,相邻两分度线的中心距离应大于1mm。
3)容量允差、水的流出时间和分度线宽度均应符合下表之规定。
单标线吸管(大肚移液管)5、检定条件:万分之一天平;分度值为0.1秒的秒表;温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称量杯、测温筒、检定架;标定工作室的室温不宜超过20±5℃,且要稳定。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d8d8d6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24.png)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容量瓶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量具,用于精确测量液体的容量。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容量瓶进行定期的校正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的详细介绍。
一、校正前的准备工作:1.准备所需器材:待校正的容量瓶、校正溶液、蒸馏水、胶头滴管。
2.检查容量瓶表面是否干净,如有灰尘或污渍,用蒸馏水彻底清洗,然后用纸巾擦干。
3.校正溶液的制备:选择相对密度和黏度较小的溶液作为校正溶液,通常使用蒸馏水。
4.容量瓶和胶头滴管的校正需要在恒温室中进行,所以需要提前将校正溶液和容量瓶放入恒温室中,使其温度稳定。
二、校正方法:1.取出待校正的容量瓶,用蒸馏水彻底清洗干净,然后用纸巾擦干。
2.用胶头滴管取一定体积的校正溶液放入容量瓶中。
3.根据容量瓶的刻度,逐渐滴加校正溶液,当液面接近刻度线时,用滴管滴加校正溶液至液面与刻度线完全重合。
4.注意,滴加校正溶液时,胶头滴管的上端要与刻度线平行,避免垂直滴加产生误差。
5.待液面与刻度线完全重合后,等待一段时间,使液体在容量瓶内达到恒定的温度和压力,通常为15分钟。
6.校正完成后,用纸巾擦干容量瓶外表面的水分。
三、测量结果的处理:1.观察液面与刻度线是否完全重合,如有偏差则需要重新进行校正。
2.校正结果通常以液体体积为单位,比如毫升(ml)。
根据校正溶液的体积和液面与刻度线的偏差,计算出容量瓶的校正值。
3.若液面低于刻度线,则容量瓶的实际容量小于标称容量,需计算出校正值减去该偏差;若液面高于刻度线,则容量瓶的实际容量大于标称容量,需计算出校正值加上该偏差。
四、校正周期:1.对于常用的容量瓶,通常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校正。
2.若容量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碰撞或损坏,需要及时进行校正。
3.在容量瓶校正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如液面无法与刻度线完全重合、液体温度无法稳定等,需要重新校正或更换容量瓶。
总结:容量瓶校正是实验室中重要的质量控制措施之一,通过校正可以保证容量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制订量瓶校正标准操作规程,确保药物分析的准确性。
适用范围:1ml、2ml、5ml、10ml、15ml、20ml、25ml、50ml、100ml单标线量瓶的检定。
责任:检验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检验室主任对本规程的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任。
校正规程:
1. 检定的原理采用衡量法。
衡量法是用天平称量分度吸管中纯化水的质量,然后按照该温度下纯化水的密度,算出单标线容量瓶的容积。
2. 检定项目和技术要求:
2.1 单标线量瓶的玻璃应清澈、透明。
2.2 单标线量瓶应具有下列标记:
2.2.1 厂名和商标
2.2.2 标准温度(20℃)
2.2.3 标称总容量与单位
2.2.4 准确度等级 A或B
2.3 单标线量瓶的瓶口与瓶塞之间的密合性要求:当水注入至标线,将瓶塞塞紧,用手指压紧瓶塞,上下颠倒10次,每次颠倒时,在倒置状态下至少停留10s,结束后,用吸水纸在塞与瓶口周围擦看,不应有水渗出。
2.4 容量允差、分度线宽度均应符合下表之规定。
单标线量瓶
3.检定条件
3.1 万分之一天平。
3.2 温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
3.3 测温筒、检定架。
3.4 标定工作室的室温不宜超过20±5℃,且要稳定。
3.5 纯化水。
3.6 单标线量瓶。
4. 检定方法:
4.1 纯化水质量的标定:
取洗净并干燥的单标线容量瓶,称重后加入纯化水,使液面达标线以下约5mm处,用毛细滴管将液面准确地调至标线,精密称定单标线量瓶与水的重量,计算得纯水的质量。
4.2 记录与计算:
4.2.1 计算:
V
20=V
标
+(P
称
-P)
V
20
为单标线量瓶在标准温度20℃时的实际容量(ml);
V
标
为单标线量瓶的标称容量(ml);
P
称
为t℃时称得纯水的质量值;
P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常用玻璃量器”的衡量法用表中查得t℃时标称容量水的质量值。
当P
称与P值相差很小时,其质量差可近似地看作体积差,故V
20
=V
标
+ΔV。
从衡量法用表中可查得差值(ΔP),因为ΔP=V
标-P,故V
20
=P
称
+ΔP。
4.2.2 举例:
加纯化水至干燥的100ml已标的单标线量瓶(A级)中,使液面达标线以下约5mm 处,水温为23.6℃,用毛细滴管将弯液面准确地调至标线处,精密称定,计算得单标线容量瓶中水的质量为99.6749g。
V
20=P
称
+ΔP=99.6749+0.361=100.0359ml
此值符合A级标准。
5. 检定结果处理和检定周期:
根据上述检定项目的检定数据,查4.2.4表,判定其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等级。
检定周期为三年,其中用于碱溶液的单标线容量瓶为一年。
6.校正工作完毕。
记录于“仪器、仪表、校验、检定、维修记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