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认知领域
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设计教案经典案例超全
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设计教案经典案例超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设计是培养幼儿综合素养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幼儿园阶段,幼儿的认知、情感、语言、身体和社会等五个领域需要全面发展。
因此,设计教案以促进幼儿在这五个领域的发展为出发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个经典案例,帮助幼儿园教师更好地设计五大领域的活动。
一、认知领域:探索自然在认知领域的活动设计中,自然探索是一种富有启发性的方法。
例如,在教授“昆虫”这一主题时,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昆虫观察活动。
通过观察昆虫的形态、行为和习性,幼儿可以积极探索自然,培养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理解。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可以布置一个昆虫观察区,放置一些昆虫标本和显微镜等观察工具。
幼儿可以通过自主探索,观察昆虫,并将所观察到的内容记录在观察日志中。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问题的提出和讨论,激发幼儿的主动思考能力和科学探索欲望。
二、情感领域:情绪表达在情感领域的活动设计中,情绪表达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培养方法。
幼儿通常在情绪表达方面较为脆弱,因此,通过游戏和艺术活动,可以帮助幼儿理解和表达自身的情绪。
例如,在进行“情绪面孔”活动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不同表情的卡片,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情绪选择相应的卡片,然后用画笔或彩色纸张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促进情感的发展和情绪管理的能力提高。
三、语言领域:故事角色扮演在语言领域的活动设计中,故事角色扮演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幼儿可以体验到不同的语言环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例如,在教授“小红帽”这一故事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故事情节相关的服装和道具。
幼儿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并模仿故事中的语言和动作。
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对话,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交际技巧。
四、身体领域:大型游戏在身体领域的活动设计中,大型游戏是一种非常适合幼儿园的教学方法。
通过大型游戏,幼儿可以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提高整体运动能力。
幼儿园小班认知世界教案
幼儿园小班认知世界教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帮助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们认知世界。
通过创意游戏和互动活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拓展他们的认知领域,促进他们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建立对世界的初步认知,包括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基本属性。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通过观察事物、动物和植物,发现其中的规律性。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通过绘画、手工等活动表达自己的认知。
4.促进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小组活动和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内容1.物体的形状与颜色认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观察并说出物体的形状和颜色,引导幼儿进行分类和归纳。
–给幼儿提供一些基本形状和颜色的素材,让他们自由组合和创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组织小游戏,让幼儿根据形状和颜色的特点进行配对或分类。
2.动物与植物的认知–通过观察图片、动画或实地参观,让幼儿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和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习性。
–播放一些与动物和植物相关的音乐,让幼儿通过听觉感受并进行联想和表达。
–进行小组活动,让幼儿分角色,模拟一些动物和植物的行为,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规律性的认知–给幼儿提供一些颜色、大小或形状相似但又有一定差异的物体,让他们观察并找出其中的规律性。
–制作一些拼图或配对卡片,让幼儿根据规律性进行匹配和拼凑,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组织小游戏,如找茬、找相同等,让幼儿通过对比和观察找出规律,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观察力。
4.创造力的培养–给幼儿提供一些材料和工具,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进行绘画、手工或拼贴等创作活动。
–设置一个主题或情景,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创意进行角色扮演和故事讲述,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组织展示和分享活动,让幼儿互相欣赏和学习,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四、教学方法1.游戏教学法:通过各种创意游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和探索。
一到三岁认知领域活动教案
一到三岁认知领域活动教案教案标题:一到三岁认知领域活动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一到三岁儿童发展其认知能力,包括观察、注意力、记忆、问题解决和逻辑思维等方面。
2. 通过有趣的活动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3. 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技能。
教学准备:1. 适合一到三岁儿童的认知发展游戏和玩具,如积木、拼图、形状分类器、图画书等。
2. 清晰明确的活动目标和步骤。
3. 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
4. 鼓励和赞扬儿童的积极参与和努力。
教学活动:活动一:观察和描述目标: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步骤:1. 准备一些有趣的物品,如玩具动物、水果、玩偶等。
2. 逐个展示物品给儿童看,并鼓励他们观察并描述物品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3. 鼓励儿童用简单的词语或手势来描述物品。
4. 提问儿童关于物品的问题,如“这是什么颜色的?”、“这是什么形状的?”等,以促进他们的思考和回答能力。
活动二:形状分类目标:帮助儿童认识和分类不同的形状。
步骤:1. 准备一些具有不同形状的物品,如圆形的球、方形的积木、三角形的旗帜等。
2. 将物品放在桌子上,并鼓励儿童观察并尝试将它们按照形状分类,如把所有圆形的物品放在一起。
3. 引导儿童讨论每个物品的形状,并鼓励他们用手指指出物品的形状。
4. 提供帮助和指导,直到儿童能够独立地将物品按照形状分类。
活动三:记忆游戏目标:促进儿童的记忆和注意力。
步骤:1. 准备一些有趣的物品,如玩具动物、水果、玩偶等,摆放在一块布上。
2. 让儿童观察物品并记住它们的位置和数量。
3. 用另一块布盖住物品,然后让儿童尝试回忆并说出被盖住的物品。
4. 逐渐增加物品的数量和复杂度,以提高儿童的记忆和注意力能力。
活动四:问题解决目标:培养儿童的问题解决和逻辑思维能力。
步骤:1. 提供一些简单的问题和难题,如如何把一个球放进一个小盒子里。
2. 鼓励儿童思考和尝试解决问题,可以提供一些提示和指导。
托班认知领域教案
制定托班认知领域的教案可以帮助幼儿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促进他们认知发展。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托班认知领域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探索和互动,帮助幼儿建立基本的认知能力,如记忆、分类、比较等。
-语言目标:丰富幼儿的词汇量,促进语言发展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
-主题:动物世界
-学习内容:认识不同动物的特征、生活习性和食物等。
教学活动安排:
1. 引入(5分钟):
-通过图片、玩具或故事引入动物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认知活动(15分钟):
-展示不同的动物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动物的特征。
-制作简易的动物分类卡片,让幼儿将动物分类,并解释分类的依据。
3. 互动游戏(15分钟):
-进行“动物叫声猜猜看”游戏,播放动物叫声让幼儿猜是哪种动物。
-制作简易的动物拼图,让幼儿拼装动物形象。
4. 实践操作(15分钟):
-制作简易的动物园场景,让幼儿选择不同食物喂养不同的动物。
-进行简单的动物手工制作,如折纸小动物等。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想法。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如“哪种动物是你最喜欢的?为什么?”
教学评估: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回答,评估其对动物特征和分类的理解程度。
-收集幼儿完成的手工作品和拼图,评估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这样的教案设计,可以帮助托班幼儿在认知领域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其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对动物世界的认识和兴趣。
小班认知领域教案
小班认知领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不同的颜色、形状和数量。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认知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颜色:红、橙、黄、绿、蓝。
2. 认识形状: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3. 认识数量:1-5。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正确识别五种颜色、四种形状和数字1-5。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将颜色、形状和数量进行正确的匹配。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颜色卡片、形状卡片、数字卡片、画纸、彩笔。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五、教学过程:1. 引导部分(5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颜色卡片、形状卡片和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他们的名称。
2. 主体部分(10分钟):教师分别拿出颜色卡片、形状卡片和数字卡片,让幼儿进行匹配。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如:“这个红色的圆形应该和哪个数字匹配呢?”在幼儿完成匹配后,教师可以让幼儿用自己的彩笔在画纸上进行颜色、形状和数字的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让幼儿表达他们对颜色、形状和数字的认识。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颜色、形状和数字的认知程度。
2. 关注幼儿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颜色、形状和数字的匹配能力。
3. 搜集幼儿在课堂上的表达和提问,分析他们的思维和理解水平。
七、教学拓展:1. 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认知学习,增强家庭教育的有效性。
2. 组织幼儿进行认知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颜色、形状和数字的知识。
3. 结合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幼儿在生活实践中运用颜色、形状和数字的知识。
八、教学注意事项:1. 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发展。
幼儿园小班部分与整体认知教案 幼儿园认知教学
幼儿园小班部分与整体认知教案一、引言1.1 教育教学背景在幼儿园教育方面,认知发展是学习的基础。
幼儿园小班部分与整体认知教案旨在帮助幼儿全面发展认知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1.2 问题陈述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如何设计针对小班部分和整体认知的教案,使幼儿学会用不同方式和多种技巧认识世界呢?二、小班部分认知教案2.1 目标(1)帮助幼儿建立基本的认知能力,包括观察、记忆、联想和思维。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分辨能力,激发他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1)观察:通过观察不同的事物,学会辨别事物的不同特征。
(2)记忆:通过记忆游戏、歌曲等方式提高幼儿的记忆力。
(3)联想:通过图画、故事等方式激发幼儿的联想能力。
(4)思维:通过简单的问题和游戏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2.3 教学方法(1)亲子游戏:邀请家长参与孩子的观察和记忆游戏。
(2)故事讲解: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联想和思维训练。
(3)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教学工具,增加幼儿的学习乐趣。
2.4 教学评估(1)通过观察幼儿的表现,包括观察、记忆、联想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况。
(2)通过小组讨论和亲子活动的方式,评估幼儿的认知发展情况。
三、整体认知教案3.1 目标(1)帮助幼儿建立整体认知能力,包括对整体的感知、理解和处理能力。
(2)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促进幼儿的整体认知水平,提高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变能力。
3.2 教学内容(1)整体感知:通过观看整体图片、材料等,培养幼儿对整体的感知能力。
(2)整体理解: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理解整体概念。
(3)整体处理:通过整体认知游戏、手工制作等方式,培养幼儿的整体处理能力。
3.3 教学方法(1)集体活动:组织集体游戏和手工制作等活动,培养幼儿的整体感知和整体处理能力。
(2)多元化教学: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如音乐、画画等,增加幼儿的整体认知体验。
小班认知领域教案
小班认知领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各种形状和颜色。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触摸和操作,提高自己的感知能力。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与同伴互动,培养合作和分享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形状: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习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形状。
2. 认识颜色: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习红色、蓝色、绿色等基本颜色。
3. 描述日常生活:通过图片和实物,学习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形状和颜色,提高他们的感知能力。
2. 操作法:让学生通过触摸和操作,加深对形状和颜色的认识。
3. 互动法:鼓励学生与同伴互动,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各种形状的图片、实物、色卡等。
2. 环境:布置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活跃课堂气氛。
2. 认识形状(10分钟):展示各种形状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3. 认识颜色(10分钟):展示各种颜色的色卡,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4. 实践活动(10分钟):让学生动手操作,制作自己喜欢的形状和颜色。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自己的收获。
6. 课后作业:布置简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注重学生的安全,避免使用有尖锐边的教具。
4. 定期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以及他们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形状和颜色的认识程度。
3. 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描述日常生活和表达自己需求时的语言表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形状和颜色的游戏: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对形状和颜色的认识。
认知领域教案早教1-2岁
认知领域教案早教1-2岁一、教学目标。
1. 让孩子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环境,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2. 增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
3. 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认知基础,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
1. 认知领域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知发展、语言发展和观察力的培养。
2. 认知发展方面,主要包括认知对象、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构。
3. 语言发展方面,主要包括语言表达和语言理解。
4. 观察力的培养包括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环境,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三、教学重难点。
1. 认知领域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2. 认知领域教学的难点是如何引导孩子进行认知活动,如何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
四、教学方法。
1. 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环境,引导孩子进行认知活动。
2. 通过游戏和故事,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
3. 通过亲子互动,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五、教学过程。
1. 认知发展方面的教学过程:(1)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环境,引导孩子进行认知活动。
(2)通过观察、比较和分类,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3)通过游戏和故事,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
2. 语言发展方面的教学过程:(1)通过游戏和故事,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
(2)通过亲子互动,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
3. 观察力的培养的教学过程:(1)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环境,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2)通过游戏和故事,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六、教学评价。
1. 教师要及时对孩子的认知发展、语言发展和观察力的培养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帮助。
2. 家长要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多与孩子互动,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七、教学反思。
1. 认知领域教学早教1-2岁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
2. 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幼儿园认知领域词语教案
幼儿园认知领域词语教案一、前言幼儿期是人类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
幼儿园阶段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是其认知发展的重要基石。
在幼儿园认知领域的教学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词汇量的提升。
二、教学目标1.能够听、说、认读幼儿词汇2.能够运用幼儿词汇进行简单的语言表达3.能够结合幼儿感性经验,理解幼儿词汇的意义4.通过幼儿词汇的学习,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三、教学内容本教案将教授20个幼儿园认知领域的词语:哭、笑、跑、跳、走、坐、立、睡、醒、梳、洗、穿、衣、帽、手、眼、耳、嘴、鼻、舌。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1.教师出示20张图片,让幼儿猜测每张图片中的人物在做什么2.教师借此引导幼儿讨论学习内容,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二)教学1.教师依次出示并介绍每个词语,呈现方法可以是出示图片、现场演示和幼儿互动回答等多种形式。
2.同时,教师还要讲解这些词汇的具体意思,以便幼儿理解。
3.对于生词,教师还要进行一些拓展讲解,如睡美人、洗澡、穿衣等。
(三)练习1.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一份录音,幼儿需要听录音并进行跟读,以帮助他们记忆和巩固所学的词汇。
2.教师让幼儿通过模仿老师的动作或表情,练习所学的词汇,以刺激幼儿的有趣感受。
3.教师可以出示图片,让幼儿通过口语表达内容来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
(四)总结1.教师分别叫出任意一个幼儿及其所学的幼儿词汇,让其对该词汇进行解释和演示,帮助他巩固和理解词汇的意义。
2.教师对幼儿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强化幼儿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和记忆。
五、教学评估教师可以利用情景模拟、游戏等实用方法进行评估,以了解幼儿的学习成果。
同时也需要注意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针对性。
六、教学心得对于幼儿的认知领域词汇教育,需要注重启发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词汇量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互动游戏及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内容。
同时,也需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特点和个性差异,合理差异化教育。
幼儿园中班认知领域教育教案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中班认知领域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各种形状:通过观察、比较、分辨,能够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和矩形。
2. 认识数字1-10:能够准确认识并书写数字1-10,并理解其代表的数量。
3. 发展观察和思维能力: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开发幼儿的思维潜能。
4. 培养幼儿学习兴趣:通过趣味性的活动,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参与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形状认知: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和矩形的认识与绘制。
2. 数字认知:数字1-10的辨认与书写。
3. 观察力培养:通过图片、游戏等形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4. 思维能力培养:通过问题解决、思维启发等活动,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形状和数字的认知与书写。
2. 教学难点:正方形和矩形的辨别,数字书写的规范性。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彩色纸、绘画工具、数字卡片、形状卡片、图片故事书等。
2. 教学环境:整洁明亮的教室环境,画面清晰的教学图片。
3. 教师准备:熟悉教学内容,活泼开朗的教学状态。
五、教学过程1. 形状认知教学步骤一:导入利用图片、故事书等教具,向幼儿介绍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和矩形的特点,引发幼儿对形状的兴趣。
步骤二:形状辨认让幼儿观察教具中的各种形状,并引导他们用手指指认、口头描述等方式对这些形状进行辨认。
步骤三:形状绘制让幼儿用彩色纸和绘画工具自行绘制各种形状,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贴图制作。
2. 数字认知教学步骤一:数字导入利用数字卡片等教具,向幼儿介绍数字1-10的基本形态和数量含义。
步骤二:数字辨认让幼儿观察数字卡片,辨认出每个数字,并通过指认、连线等方式进行数字的辨认。
步骤三:数字书写引导幼儿用纸和笔书写数字1-10,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书写练习。
3. 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培养步骤一:观察力培养利用图片、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和发现能力。
步骤二:思维能力培养利用问题解决、思维启发等活动,引导幼儿进行思维训练,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
小班教案幼儿园认知思维培养
小班教案幼儿园认知思维培养小班教案-幼儿园认知思维培养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在认知领域建立基础,培养其思维方式和能力。
2. 提供全面的学习经验,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认知技能。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分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掌握基础概念:颜色、形状、数字、字母等。
2. 学习逻辑推理与分类思维。
3. 培养观察力:认识周围事物、发现规律。
4. 解决问题:培养幼儿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认识颜色1. 创设情境:播放颜色歌曲,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周围的颜色。
2. 游戏活动:提供彩色积木和图片卡片,让幼儿根据卡片上的颜色选择对应的积木搭建。
3. 讨论交流:引导幼儿讨论彩虹的颜色和顺序。
4. 艺术创作:提供彩色纸和颜料,让幼儿自由涂鸦创作。
第二课:认识形状1. 创设情境:播放形状歌曲,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的形状。
2. 游戏活动:用卡片展示不同的形状,引导幼儿说出形状名称,并找出环境中相应的物体。
3. 创意游戏:让幼儿利用纸板和剪刀自由剪切不同形状,然后用画笔上色。
4. 讨论交流:引导幼儿讨论周围环境中一些常见物体的形状特征。
第三课:认识数字1. 创设情境:播放数字歌曲,引导幼儿注意观察数字的形态。
2. 游戏活动:用卡片展示不同的数字,引导幼儿快速数出对应数量的物体。
3. 数字运动:让幼儿进行数字运动,例如一起跳跃、踢球等,根据指令完成相应次数的动作。
4. 讨论交流:引导幼儿讨论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点数、计数等。
第四课:认识字母1. 创设情境:播放字母歌曲,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字母的外形和发音。
2. 游戏活动:用卡片展示不同的字母,引导幼儿快速说出对应字母的发音和相应的词语。
3. 字母拼图:提供字母拼图游戏,让幼儿根据提示拼出对应的字母。
4. 讨论交流:引导幼儿讨论字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认识字母的标志牌、字母的书写等。
第五课:逻辑推理与分类思维1. 游戏活动:展示一些图片,让幼儿根据给定的特征进行分类,培养分类思维能力。
2-3岁认知领域教案
2-3岁认知领域教案教学目标:1. 能识别和说出至少5种颜色。
2. 能够识别和说出至少10种动物。
3. 能够识别和说出至少5种形状。
4. 能够识别自己的身体部位。
5. 能够模仿简单的操作,如开关灯、打开抽屉等。
教学内容:1. 颜色识别:教师出示卡片或实物,让孩子识别和说出颜色名称,并进行配对游戏。
2. 动物识别:教师出示动物的图片或实物,强调其名称,并让孩子模仿其叫声、走路等动作。
3. 形状识别:教师出示卡片或实物,让孩子识别并说出形状名称,进行形状配对游戏。
4. 身体部位:教师让孩子指出自己的头、手、脚、鼻子等身体部位,进行身体部位配对游戏。
5. 操作模仿:教师演示简单的操作,如开关灯、打开抽屉等,让孩子模仿并进行操作。
教学步骤:1. 颜色识别:出示颜色卡片或实物,让孩子识别并说出颜色名称。
进行配对游戏,让孩子将相同颜色的物品放到一起,加深印象。
2. 动物识别:出示动物卡片或实物,让孩子识别并说出名称,强调其特征,模仿叫声和走路等动作。
3. 形状识别:出示卡片或实物,让孩子识别并说出名称和特征,进行形状配对游戏,增强记忆。
4. 身体部位:让孩子指出自己的头、手、脚、鼻子等身体部位,进行身体部位配对游戏,巩固记忆。
5. 模仿操作:教师演示简单的操作,让孩子模仿并进行操作,如开关灯、打开抽屉等。
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图片展示不同颜色、动物、形状等,让孩子认识词汇,并进行配对游戏。
2. 模仿方法:教师演示简单的操作,让孩子模仿并进行操作,加深印象。
3. 游戏方法:通过游戏方式进行记忆和巩固,如配对游戏、猜谜游戏等。
教学资源:1. 颜色卡片或实物。
2. 动物卡片或实物。
3. 形状卡片或实物。
4. 人体模型或手绘人体图。
评估方法:1. 视觉识别测试:出示图片或实物,让孩子识别并说出名称。
2. 身体部位测试:让孩子指出自己身体的不同部位。
3. 操作模仿测试:让孩子模仿简单的操作并进行实践。
拓展活动:1. 识字游戏:教孩子识字,认识字母表。
幼儿园五大领域公开课教案之认知教案
幼儿园五大领域公开课教案之认知教案认知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它关注幼儿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学习理解能力。
幼儿园作为幼儿认知教育的主要场所,需要为幼儿提供完善的认知教育。
本文就是基于这一点,为大家介绍一下幼儿园五大领域公开课教案之认知教案的实现方法和内容。
一、教案制定的必要性在幼儿园教育中,教案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案是一种针对性强的学习计划,有助于幼儿的学习和进步。
教案可以根据幼儿发展的不同阶段,开展针对性的认知教育课程。
教案可以监督教师的教学质量,并进行教学评价。
幼儿园五大领域公开课教案,是针对幼儿认知教育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规范。
它包含了教材选择、背景知识介绍、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反馈等方面的细节内容。
二、教案编写的标准为编写一份优质的认知教案,需要符合以下标准:(1)目标明确。
认知教案应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带有开创性、探索性、鼓励性的特点。
(2)注意幼儿认知特点。
要充分了解幼儿的思维模式、认知方式以及幼儿的心理与生理特性。
(3)学习内容与目标相匹配。
学生的目标与教学材料的内容要相符合,要运用既有知识和理解以及其他学习过程中的要素。
(4)教学活动有趣。
活动应该是趣味性、有启发性的,并选择能够吸引幼儿兴趣的教学方法。
(5)教学方法优化。
教学方法应该真正针对幼儿的学习开始计划,利用幼儿的自然愿望和兴趣,共同享受正式富有意义的教学活动。
三、教案内容幼儿园五大领域公开课教案的认知部分,主要涉及到幼儿认知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具体内容如下:(1)数字认知。
培养幼儿感知数字的能力,掌握数字排序和计算,激发对数字的兴趣和好奇心。
(2)语言认知。
促进幼儿掌握语言表达的能力,学会简单的词汇和表达方法,增强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空间认知。
锻炼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幼儿对物体增长变大的概念和把物体的三维图形想象成二维图形的能力。
(4)时间认知。
培养幼儿对时间的感知能力,让幼儿了解一小时、一天、一周等时间概念,增强幼儿时间观念的发展和养成。
幼儿园中班认知领域教育教案
幼儿园中班认知领域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包括自己的身体特征、性别、姓名等基本信息。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3.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集中力,培养幼儿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思考能力。
4.通过游戏和活动,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建立良好的合作和沟通能力,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1.自我认知–介绍幼儿园中班的各个小朋友,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
–通过图片、玩具等教具,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特征、五官、头发颜色等。
–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幼儿模拟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增强自我认知能力。
2.观察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利用各种材料和教具,让幼儿观察和比较,例如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图形或物品。
–进行感官训练,如触摸、听力、嗅觉等,通过感觉刺激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分类活动,让幼儿根据指定的标准将物品进行分类。
3.注意力和集中力的提高–利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和活动,如追逐游戏、盲人按摩、记忆游戏等,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组织幼儿进行观察练习,如观察并描述一幅图片,然后进行提问和总结。
–利用音乐、舞蹈和手工等活动,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4.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组织幼儿进行追踪和推理游戏,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利用故事、童谣等形式,让幼儿进行简单的故事情节分析和推理。
–引导幼儿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解决简单的问题,培养幼儿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建立–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如拼图游戏、搭建积木等。
–引导幼儿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鼓励幼儿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运用角色扮演等活动,模拟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帮助幼儿学会与他人沟通和合作。
三、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让幼儿在具体的场景中进行认知训练和实践。
幼儿园教案怎样区分是什么领域
幼儿园教案怎样区分是什么领域标题:幼儿园教案怎样区分是什么领域引言:幼儿园教案的编写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幼儿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在编写教案时,教师需要清晰地区分教案所涉及的领域,以确保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针对性。
本文将为您介绍幼儿园教案中如何区分不同的领域,并提供相关的建议和指导。
一、认知领域:1. 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包括语言、数学、科学、社会科学等。
3. 建议和指导:a. 语言:注重幼儿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培养,通过故事、歌曲、游戏等形式进行语言训练。
b. 数学:注重培养幼儿的数数、比较、分类、序数等数学概念,通过实物、游戏、操作等方式进行数学教学。
c. 科学: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实验、探究等科学方法,通过实践、实验、探索等活动进行科学教学。
d. 社会科学: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会意识、人际交往等能力,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讨论等形式进行社会科学教学。
二、身体发展领域:1. 目标:促进幼儿身体发展和运动技能的提高。
2. 教学内容:包括大肌肉运动、小肌肉运动、协调能力等。
3. 建议和指导:a. 大肌肉运动:注重幼儿的跑、跳、爬、滚等大肌肉运动,通过室内外活动、游戏等方式进行教学。
b. 小肌肉运动:注重幼儿的握笔、剪纸、拼图等小肌肉运动,通过手工制作、绘画、拼图等活动进行教学。
c. 协调能力:注重幼儿的平衡、灵敏、协调等能力,通过舞蹈、体操、游戏等形式进行教学。
三、情感与社会领域:1. 目标: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和社会交往能力。
2. 教学内容:包括情绪管理、人际关系、价值观培养等。
3. 建议和指导:a. 情绪管理:注重幼儿的情绪认知和情绪表达能力,通过情绪教育、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教学。
b. 人际关系:注重幼儿的合作、分享、尊重等社交技能,通过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教学。
c. 价值观培养:注重幼儿的道德、伦理等价值观培养,通过故事、游戏、讨论等活动进行教学。
小班认知领域教案
小班认知领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颜色、形状、大小和数量。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认知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颜色:红、橙、黄、绿、蓝。
2. 认识形状: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3. 认识大小:大、中、小。
4. 认识数量:1-5。
三、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2. 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展示、图片展示等方式,让幼儿直观地认识和了解知识点。
3. 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幼儿互动,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四、教学准备:1. 教具:颜色卡片、形状卡片、大小卡片、数字卡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3. 环境布置:教室布置成五彩斑斓的世界,激发幼儿对颜色的兴趣。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颜色、形状、大小的认知游戏,让幼儿充分活跃起来。
2. 教学环节(10分钟):1) 认识颜色:教师展示颜色卡片,引导幼儿说出颜色的名称,并观察颜色卡片的颜色。
2) 认识形状:教师展示形状卡片,引导幼儿说出形状的名称,并观察形状卡片的形状。
3) 认识大小:教师展示大小卡片,引导幼儿说出大小的名称,并观察大小卡片的尺寸。
4) 认识数量:教师展示数字卡片,引导幼儿数一数卡片上的数量,并说出数字的名称。
3. 实践环节(10分钟):教师发放学具,引导幼儿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剪纸等实践活动。
4. 总结环节(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幼儿对颜色、形状、大小和数量的认知。
5.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在家与家长一起完成颜色、形状、大小和数量的认知游戏。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合作意识等。
2. 实践活动评价:评估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完成情况。
幼儿园中班社会认知教案
幼儿园中班社会认知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社会意识,培养他们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4.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二、教学内容1.社会认知的概念和意义2.规则和秩序意识的培养3.合作与分享4.解决冲突的能力三、教学过程1. 社会认知的概念和意义•通过绘本、图片等形式,引导幼儿认识社会认知的概念。
•引导幼儿思考社会认知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例如与他人交往、合作、分享等。
2. 规则和秩序意识的培养•组织幼儿进行游戏,让幼儿体验有规则和秩序的环境。
•引导幼儿观察游戏中的规则,并让他们思考规则的重要性。
•讨论规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在幼儿园、家庭、公共场所等。
3. 合作与分享•组织幼儿进行合作活动,例如共同完成拼图、搭建积木等任务。
•引导幼儿体验合作的乐趣,让他们理解合作的重要性。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玩具、食物等,培养他们的分享意识。
4. 解决冲突的能力•引导幼儿观察冲突的发生和解决过程,例如两个幼儿争抢玩具的场景。
•教导幼儿使用适当的沟通方式解决冲突,例如请求、妥协、分享等。
•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让他们能够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
四、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情况。
2.与幼儿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社会认知教学的理解和收获。
3.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记录幼儿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绘本和图片2.游戏材料:拼图、积木等3.活动中的道具和玩具六、教学延伸活动1.角色扮演:幼儿可以通过扮演不同角色,模拟日常生活中的社交场景,进一步加深对社会认知的理解。
2.访问社区机构:带领幼儿到周边的社区机构参观,让幼儿亲身感受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家庭合作作业:布置幼儿与家人一起完成的合作作业,例如烹饪、种植等,加强幼儿与家庭成员的合作和分享意识。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和延伸活动,幼儿在社会认知领域将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班空间认知领域教案
中班空间认知领域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中班儿童的空间认知能力教学目标:1. 帮助儿童发展空间感知能力,包括位置、方向、形状等方面的认知。
2. 培养儿童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3. 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拓展儿童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4. 促进儿童的社交合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各种形状的玩具、建筑积木、彩色纸张、胶带、图画书等。
2. 教学环境:布置一个探索空间的角落,包括桌子、椅子、地毯和展示空间认知相关图画的墙壁。
3. 教学方法:游戏教学、观察比较、实践探索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 引导儿童观察教室的不同部分,并询问他们对空间的感知和认知。
- 展示一些不同形状的玩具,鼓励儿童描述它们的形状和特征。
2. 活动一:形状比较游戏- 让儿童围坐在一起,给每个儿童发放一些不同形状的纸片。
- 引导儿童观察纸片的形状,比较它们之间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 鼓励儿童用语言描述纸片的形状,并尝试将它们分类。
3. 活动二:空间定位游戏- 将一些玩具或积木放在教室不同的位置,让儿童观察并记住它们的位置。
- 让儿童闭上眼睛,然后移动玩具的位置,要求儿童找出它们并放回原位。
- 引导儿童描述寻找过程中使用的方向词,如前面、后面、左边、右边等。
4. 活动三:建筑创作- 提供各种形状的积木和彩色纸张,鼓励儿童自由组合和搭建建筑物。
- 引导儿童观察和比较他们建造的建筑物,让他们描述建筑物的形状和特征。
- 鼓励儿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5. 结束活动:- 展示儿童的建筑作品,并让他们互相欣赏和评论。
-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鼓励儿童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延伸:1. 继续提供各种形状的游戏和活动,帮助儿童进一步巩固形状的认知。
2. 引导儿童在户外环境中观察和探索不同的空间特征,如公园、花园等。
3. 鼓励儿童参与团队合作的空间建设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交合作和领导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儿童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对形状的描述、空间定位的准确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教案认知领域幼儿园教案认知领域教学名称:学习”3” 的点数-----“超市之旅”教案目标:1.通过讲解和操作,使幼儿掌握“3”的点数方法。
2.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使幼儿掌握“3”的点数方法教学难点:点数后正确报出总数教学准备:图形数字卡片1-5,数字1-3若干,水果蔬菜图片若干,ppt,魔术棒若干,小筐若干,轻音乐,小贴画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2分钟)通过表象训练复习认读数字“1-5”游戏名称:《猜猜我是谁》师:今天范老师带你玩个特别好玩的游戏,名字叫做《猜猜我是谁》。
请小朋友大声的告诉我手中的数字是谁?看谁说得快说得准。
幼:2、5、4、3、1师:刚才你们都看见谁了?(教师把数字藏起来,让幼儿回想)幼:我看见数字1了等师:那我们看看对不对(再现)1、2、3、4、5你们可真棒!(藏起)那这些数字宝宝都住在了什么形状的家里呀?幼:三角形、长方形等师:你们真棒!鼓励一下自己幼:嘿嘿我真棒!嘿嘿我最棒!师:原来数字宝宝1住在了蓝色长方形的家里面、数字2住在了粉色三角形的家里面……数字5住在了绿色正方形家里面。
(幼儿跟老师一起说)数字宝宝们累了要回家了,小朋友们跟数字宝宝说再见吧!幼:数字宝宝再见!二.目标教学部分(22分钟)1.通过水果图片复习1和2的点数(2分钟)师:请问小朋友你们去过超市吗?那超市里都有什么?幼:水果、蔬菜、食品……师:你们看今天范老师从超市水果区买来了什么?(出示菠萝图片1张)幼:黄色的菠萝师:那范老师买了几个大菠萝呀?我们数一数好不好?进行复习点数1,(强调点数方法)请小朋友右手食指伸出来,finger finger幼:here here师: 1,后面还有吗?没有了,没有我们就不数了,数到1就是1,那一共有1个菠萝,我们用数字宝宝1来表示(教师出示数字1)那现在呢?(教师再出示1个菠萝)进行复习点数2,(强调点数方法)幼:跟着老师一起进行复习点数2.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习“3”的点数方法。
(6分钟)师:现在呢?进行第一次3的点数,右手食指伸出来,我们从左往右、从前往后。
数一个点一个、一个挨着一个数,1、2、3数到3就是3,一共有3个菠萝,用数字3来表示(强调点数方法,出示字宝宝3)幼:跟着老师一起进行3的点数师:我请一名小朋友到前面来数一数。
Who want to try?幼:I want to try师:学小兔子跳(强调点数方法)鼓励幼儿。
你们看范老师除了买菠萝还买了什么?幼:粉色的桃子师:那我们数一数范老师买了几个桃子?进行第二次3的点数(强调点数方法)幼:跟着老师一起进行3的点数师:我再请一名小朋友到前面数一数。
Who want to try?幼:I want to try师:学小乌龟爬(强调点数方法)鼓励幼儿。
你们看范老师除了买桃子还买了什么?幼:红色的樱桃师:那我们数一数范老师买了几个小樱桃,进行第三次3的点数(强调点数方法)我请一名幼儿到前面数一数.学习小青蛙跳.3.通过ppt巩固学习“3”的点数,强调正确报总数。
(6分钟) 师:超市除了有水果还有什么呢?我们一起去超市逛一逛好不好?幼:好师:超市里有蔬菜区、生活用品区等。
小托马斯说:“我快要上学了”我在超市买了好多文具用品。
你们快来看看。
幼:书包师:那小托马斯买了几个书包呀?我们数一数?(强调正确报总数)幼:跟老师一起进行”3”的点数(同样方法进行教学)4.幼儿通过操作《魔术棒变变变》,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5分钟)师:超市里还有什么呢?范老师这有神奇的小魔术棒,它能变出好多东西来。
你们想不想变一变?那在变之前范老师有两点要求:1.小手放在小腿上当老师让你拿魔术棒时,在把小手拿上来。
2. 当老师说请你把魔术棒放回小筐里时,你要快速放回小筐里。
师:请小朋友从小筐里拿一个魔术棒放在桌子上。
幼:(进行点数并正确指出用数字几来表示)师:1个魔术棒能变成什么呀?范老师变变变,我变成了一只铅笔,一根毛线幼:我变成了….(同样方法进行教学)5通过游戏巩固复习“3”的点数方法。
(3分)师:听什么声音?是谁在哭?幼:小托马斯师:小托马斯不小心把蔬菜弄撒了一地,希望婴大班小朋友帮小托马斯把蔬菜捡起来,好不好?幼:好师:但在捡之前小托马斯有2个要求,你们要竖起小耳朵仔细听。
1、是每个小朋友要先数一数有几个蔬菜?(强调点数方法)然后把蔬菜捡起来,(教师示范)2、是把捡起来的蔬菜给身上贴有数字宝宝3的售货员。
数对的小朋友还能得到售货员的小贴画。
如果你没用右手食指、没有从左到右从前往后、数一个点一个,一个挨着一个数,3号售货员就不会收你的蔬菜,也就不能得到托马斯的小贴画。
听明白了吗?幼:恩结束部分:(1分钟)教师总结,幼儿小便洗手。
园所:亦庄园班级:婴大班授课教师:范思阳授课时间:2015.10.28科学领域数学认知教案中班2016-07-16 19:27 | #2楼篇一:中班数学教案认识10以内的数中班数学教案认识10以内的数?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单数和双数的意义,能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复习巩固对1-10序数的认识。
3、培养小朋友的判断、分析能力。
活动准备:1、教具:1-10面小红旗、数字卡片各一套,1-10的圆点卡片一套(圆点均匀两两排列)。
2、学具:1-10的数字卡片各一套,小事子各10颗。
活动过程:一、复习10以内的数。
1、教师出示小红旗任意几面,小朋友很快说出其数量。
2、教师出示任意数字卡片,小朋友能击出相应次数的掌声。
3、教师出示任意一圆点卡片,教师能踏出相应次数的脚步声。
二、学习区分单、双数。
1、用磁性小棋子在黑板上贴出六行棋子,分别贴出1个、2个、3个、4个、5个、6个,启发小朋友说出各行棋子的数量,并请一名小朋友在各行的下面写出相应的数字。
2、(1)师问:“小朋友们,想一想,怎样把各行的棋子两两排队?谁能上来演示一下?”(2)引导小朋友观察并说出:“哪些数两两排队后剩下一个?哪些数两两排队后没有剩余?”小结:两两排队后,有一个单独的,表示这些棋子数量的数叫单数。
两两排队后,没有剩下的,表示这些数量的数叫双数。
3、全体小朋友操作小石子。
教师分别报出7、8、9、10这几个数,小朋友按每次所报的数取出相应数量的小石子,然后进行两两排队。
引导小朋友说出7、8、9、10是单数还是双数。
4、出示1-10的圆点卡片,按顺序排列。
引导小朋友观察、分析、讨论说说10以内数中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
三、练习区分单、双数。
1、小朋友操作1-10的数字卡,按单数、双数分成两组,比比看谁分得快。
2、教师指出(或说出)任一数,小朋友口头回答是单数还是双数。
3、教师报单、双数,小朋友举出任一单(双)数的数字卡。
4、玩“抱单躲双”的游戏。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小朋友判断该数为单数或双数。
是单数则双手遮住脸部,头自然下垂作躲避状;是双数则双手在胸前抱住。
四、指导小朋友做教材第一页练习。
1、先数一数每幅图中的物体由多少个,然后在空格里画出相应数量的圆点。
2、观察图形的数量,是单数的画上“ⅹ”,是双数的画上“√”。
五、欣赏数字歌。
“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游。
“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
“5”像称钩称东西,“6”像豆芽咧嘴笑。
“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道。
“9”像勺子能盛饭,“10”像鸡蛋做蛋糕。
活动延伸:玩“翻纸牌”游戏。
将1——10的数字卡片和圆点卡片扣在桌子上,两个小朋友玩,开始各自分别认清单数一方或双数一方,然后轮流翻牌,翻出的数字或圆点数量为单(双)数的,牌为主方,牌多一方为胜。
篇二: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时钟》教案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时钟》教案一、活动名称:《认识时钟》二、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及幼儿自身的尝试活动来认识时钟,初步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掌握整点、半点并知道其规律,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的用途。
2.培养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及大胆尝试精神。
3.教育幼儿每天准时来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培养爱科学的意识和激发幼儿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三、活动内容:了解时钟在人们生活中的用处,认识时钟上的时间点。
四、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习认识时钟上的整点。
五、教学难点:让幼儿认识时钟上的半点。
六、活动方法: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以游戏的方式来让孩子们认识时间。
七、活动准备:1.创设“钟表展览馆”的教学环境。
2.人手一只可以拨动的小时钟。
3.反映幼儿一日生活内容的.图片(起床、上学、午饭、午睡等),时钟演变过程图片。
4.可以用来自制钟面的有关材料(如长短针、1~12的数字、各种形状和造型的硬板纸或吹塑纸若干)。
八、活动过程: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幼儿尝试欲望边听“在钟表店”里的音乐,边把幼儿带进“钟表展览馆”,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钟表,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找找、比比这些钟表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再想想,工人叔叔和阿姨为什么要设计、制造这些钟表?二、观察活动通过观察活动比较钟表上时针、分针的不同,认识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提问:1.每只钟面上都有什么?(出示3只不同形状的时钟,幼儿找出钟面上都有两根针和1~12的数字)2.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之分)它们的名称叫什么?(了解时针、分针的名称)3.钟面上的数字排列位置是怎样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9、3、6)三、幼儿第一次尝试活动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幼儿人手一只时钟)提问:1.请小朋友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12上)2.请小朋友把时针从12拨到1上,看一看分针有什么变化?(分针从12走一圈又回到12)3.小朋友自己拨钟试一试,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4.得出结论:当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分针就要走12个数字(一圈),这就是一小时。
四、认识整点、半点,寻找和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
建立正确概念1.教师操作演示:一只钟两根针都指在12上;一只钟时针拨到1上,分针拨到12上;另一只钟时针拨到12和l的中间,分针拨到6上。
2.提问:①三只钟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它们分别代表几点钟?②整点时,分针总是指在哪里?半点时,分针指在哪里?③想一想,2点整时,时针应在哪个数字上,分针应在哪个数字上?1点半时,时针指在哪里?分针应在哪个数字上?3.老师归纳:整点时,时针指在一个数字上,分针总是指在12上;半点时,时针指在两个数字的中间,分针指在6上。
4.小朋友第二次尝试练习:①按老师的要求拨整点、半点;②结合日常生活图片拨出整点、半点,小组中的幼儿互相检查准确与否,并说一说时针、分针指向的数字。
五、教师总结时钟的有关知识内容六、帮助幼儿理解时钟的功能,重点说明时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提问:小朋友,你们家里有钟吗?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钟?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钟呢?(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或看图片来说出钟的用途)2.教师归纳:时钟和手表都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钟是人类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