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天津)(1)
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儿童变应性鼻炎亦即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在我国的流行率为10%左右[1-2],且呈继续增加趋势。
由于儿童变应性鼻炎对下呼吸道炎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严重程度及临床转归起重要影响,因此制定诊断和治疗指南,对规范临床诊疗及哮喘防控均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南适用于2~14岁的儿童患者。
【定义和分类】一、定义儿童变应性鼻炎是指易感患儿接触变应原后主要有特异性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
二、分类根据症状持续时间分为间歇性变应性鼻炎和持续性变应性鼻炎两类:间歇性:症状表现<4天/周,或<连续4周;持续性:症状表现≥4天/周,且≥连续4周;三、病情分度依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为轻度变应性鼻炎和中-中毒变应性鼻炎轻度:症状较轻,对学习、文体活动和睡眠无明显影响;中-重度:症状明显,对学习、文体活动和睡眠造成影响。
【诊断】1.临床症状:清水样涕、鼻痒、鼻塞、喷嚏等症状出现2项以上(含2项),每天症状持续或累计约1小时以上。
可伴有眼痒、结膜充血等眼部症状。
症状严重的患儿可经常有所谓的“过敏性敬礼”(allergic salute)动作,即为减轻鼻痒和使鼻腔通畅而用手掌或手指向上揉鼻。
2.体征:常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腔水样分泌物。
症状严重的患儿可出现:①过敏性眼晕(allergic shiner):由于下眼睑肿胀而出现的下睑暗影;②过敏性皱褶(allergic crease):由于经常向上揉搓鼻尖而在鼻部皮肤表面出现横行皱纹。
3.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 ,SPT):在停用抗组胺药物至少7天后进行。
使用标准化变应原试剂,在前臂掌侧皮肤点刺,20min后观察结果。
每次试验均应进行阳性和阴性对照,阳性对照采用组胺,阴性对照采用变应原溶媒。
按相应的标准化变应原试剂说明书判定结果。
4.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适用于任何年龄,是诊断变应性鼻炎的重要的实验室指标之一。
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
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01.前言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特应性个体暴露于过敏原(变应原)后主要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已成为主要的呼吸道慢性炎性疾病。
鉴于近5年取得的有关AR的研究进展和国内外的临床实践,对“天津(2015)”诊疗指南进行修订,综合阐述了AR的诊断和治疗,重点强调对AR疾病本质的认识、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规范化诊断和治疗,其目的是向临床医师提供相应的指导性建议,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制订最优化的防治措施和疾病管理方案,科学地作出临床决策,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疗效和安全性,进而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
02.流行病学AR是临床常见的慢性鼻病,影响着全世界10%~20%的人口,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国内特定环境下的AR确诊患病率也呈现较高态势,城乡差异也十分显著。
国内有关AR的各项流行病学数据由于采用的研究方法不一,导致可比性差,农村地区的AR流行病学研究值得更深入和全面的探索;另外,儿童青少年AR的流行病学研究不多,且多为针对省市级行政区的单中心研究。
既往的调查显示出AR具有比较明显的地域性。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地形、环境、气候条件多样化,过敏原的地区差异显著。
尘螨在南方的致敏率最高,艾蒿、豚草和蒲公英则是西北最常见的过敏原。
此外,宠物引起的AR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下的快速城市化与生活方式的转变将持续影响国内AR过敏原谱的变化。
03.发病机制AR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过敏原后,主要由过敏原特异性IgE介导的鼻黏膜慢性非感染性炎症,非IgE介导的机制及神经免疫失调也参与其中(图1)。
AR的发病与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有关。
AR具有遗传易感性,生活环境和肠道微生物菌群在AR的发病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卫生假说”认为,由于环境卫生过于清洁,使得生命早期暴露于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机会减少,日后发生AR 和哮喘等变应性疾病的风险增高。
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概要
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变应性鼻炎患病率高且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国际关注的全球性疾病。
我国针对中心城市人群的初步研究表明,平均自报患病率约为11.1%,不同地区间差异很大[1]。
为提高我国变应性鼻炎诊疗的总体水平,自1990年开始,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和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共同制订了变应性鼻炎诊疗的相关标准,至2004年已经完成了3个版本。
2008年底启动了新版的修订工作,经过学科同道近1年的共同努力,重点参考国外现有指南的疾病分型、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经过专家起草、专题讨论、全国巡讲、修改完善和大会通过等五个阶段的工作,最终形成了2009年版《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简称《指南》。
与国外同类文件相比,《指南》省略了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遵从“宜粗不宜细,宜简不宜繁”的指导原则,主要目的是方便临床推广应用。
由于国内相关领域研究方兴未艾,《指南》制订中直接参考的国内文献不多。
随着对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必将产生愈来愈多的符合国人疾病特征的科学数据。
临床定义变应性鼻炎( allergic rhinitis, AR ,即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E 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
分类与分度根据症状持续时间分为间歇性变应性鼻炎和持续性变应性鼻炎[2]。
间歇性: 症状< 4 天/周,或<连续4 周;持续性: 症状≥4 天/周,且≥连续4周。
根据患者症状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影响生活质量(包括睡眠、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将变应性鼻炎分为轻度和中- 重度[2]。
轻度: 症状较轻,对生活质量尚未产生影响;中-重度:症状明显或严重,对生活质量产生影响。
诊断1.临床症状:喷嚏、清水样涕、鼻塞、鼻痒等症状出现2项以上(含2项 ,每天症状持续或累计在1小时以上。
可伴有眼痒、结膜充血等眼部症状。
2.体征:常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腔水样分泌物。
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
变应性鼻炎
2
如果症状未得到缓解或出现不 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
生
3
同时,患者应注意保持健康的 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饮食、适 量运动、充足睡眠等,以增强
身体免疫力,提高治疗效果
11
11
患者教育
患者教育是变应性鼻炎治疗中重要的一环。通过教育患者,可以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 识和理解,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以下是一些患者教育建议
眼睛痒
变应性鼻炎会导致眼睛结 膜充血和瘙痒
喉咙痒
变应性鼻炎会导致喉咙痒 和咳嗽
耳朵痒
变应性鼻炎有时会引发耳 朵痒
头痛
变应性鼻炎有时会导致头 痛
3
3
病因
01
变应性鼻炎的主 要原因是特应性 个体接触过敏原
02
常见的过敏原包 括花粉、尘螨、 动物皮屑等
03
此外,吸烟、空 气污染和心理压 力等因素也可能 加重变应性鼻炎 的症状
高免疫力等
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预防变 应性鼻炎的关键,患者需 要识别并避免接触常见的
过敏原
保持室内清洁可以减少尘 螨和其他过敏原的数量
加强锻炼可以提高患者的 免疫力,从而减少过敏反
应的发生
此外,戒烟和减少心理压 力也可以预防变应性鼻炎
的症状加重
7
7
日常护理
除了避免接触过敏原和采取药物治疗外,变应性鼻炎患者还可以采取一些日常护理措施来 缓解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以下是一些日常护理建议
保持室内空气湿度适中:可以使用加湿器或在房间放置一盆水,以保持室内湿度在40% 到60%之间
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和家居用品:以减少尘螨和其他过敏原的数量
避免使用香水、化妆品和刺激性强的清洁剂等:以减少对鼻腔的刺激
变应性鼻炎指南临床诊治
• 其他抗过敏作用——抗炎作用(二代抗组胺药)
抑制黏附因子的表达和趋化因子的活性 抑制炎性细胞的聚集和浸润 稳定和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和其他炎性介质的合 成和释放
抗组胺药副作用
• 镇静 •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选择性差,能跨过血脑屏障) • 心脏毒性 • 抗胆碱能作用
• 糖皮质激素 • 抗组胺药 •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 减充血剂 • 肥大细胞稳定剂 • • 合理性:鼻黏膜面积300cm2,体积100cm3,100g,约占体重的0.1%。 • 优越性:
浓度高——直接 起效快 有些药物只能鼻内吸收(eg. Cromones)
INCS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 局部不良反应:干燥、出血、刺激感、咽炎、咳嗽等。 • 全身不良反应少见。 • 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 • 注意:年龄限制、推荐剂量、生物利用度等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天津)。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51(1):6-24
肥大细胞稳定剂
• 二线药物,酌情使用。 • 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 • 对缓解喷嚏、流涕和鼻痒有一定作用。 • 起效慢,作用时间短,需要每天用药3~4次,疗程2周以上。 • 可作为预防用药。 • 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 • 常用药:色甘酸钠和曲尼司特
减充血剂
• 二线药物,临床酌情使用。 • 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可快速缓解鼻塞。 • 鼻用减充血剂需严格控制使用次数和疗程。 • 每天2次,每次1~3喷,连续用药不超过7天。 • 一般不推荐口服减充血剂。 • 常见不良反应:鼻干、烧灼感、头痛、头晕、心率加快等,疗程过长易导
INCS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AR一线药物,
变应性鼻炎的诊断与治疗1
整理ppt
变异性鼻炎:诊断方法
•过敏性鼻炎的诊断依据是典型的过敏症状 病史以及与其一致的诊断试验结果。
•用于诊断过敏性疾病的体内和体外试验, 其目的是检测出游离或与细胞结合的IgE。
整理ppt
变异性鼻炎:诊断流程
变异性鼻炎:临床表现
• ① 过敏性黑眼圈(allergic shiner) • ② 过敏性鼻皱痕(allergic crease) • ③④ 过敏性抽搐(allergic tic)
过敏性敬礼(allergic salute)
整理ppt
变应原诊断
明确变应原 体内试验 体外试验
整理ppt
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的比较
体 内 试验
皮肤试验
皮内试验 点刺试验 斑贴试验
激发试验
整理ppt
皮内试验与点刺试验
假阳性 假阴性 灵敏度 特异性
深度
点刺 极少 可能 +++ ++++ 表皮
整理ppt
皮内 可能 极少 ++++ +++
真皮
皮肤试验质控
阴性对照:生理盐水
或变应原溶酶
阳性对照:低浓度的组胺
高浓度的组胺
皮肤划痕试验
不影响工作、学习
影响工作、学习
无令人困扰的症状
有令人困扰的症状
整理ppt
变应性鼻炎:合并症
哮喘
过敏性 咽喉炎
血管运动性 鼻炎
过敏性鼻炎
分泌性 中耳炎
鼻-鼻窦炎
鼻息肉
整理ppt
Adapted from Spector 1997
变应性鼻炎治疗方案
2008ARIA update
鼻鼽(变应性鼻炎)诊疗方案
鼻鼽(变应性鼻炎)诊疗方案一、概述变应性鼻炎是接触过敏原后,由IgE介导产生鼻粘膜炎症,表现出鼻部症状的一种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
部分患者合并哮喘,影响终身。
传统上根据接触过敏原时间,将其分为常年性、季节性和职业性三种。
变应性鼻炎是以突发或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及鼻塞为特征的鼻病。
相当于中医“鼻鼽”范围。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第二版(王士贞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主要症状: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
主要体征:鼻黏膜肿胀,色淡白或色红,鼻腔可有清稀分泌物。
病程:病程较长,反复发作。
病史:部分病人可有过敏史及家族史。
具备2个主症以上,结合局部体征即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分会制定的《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
变应性鼻炎包括: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季节性变应性鼻炎。
1、病史及症状:具有个人或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发作期间具有鼻痒、喷嚏、流清涕、和鼻塞4项症状中至少3项。
2、检查:鼻腔检查可见鼻粘膜苍白、水肿或充血、肿胀。
变应原皮肤试验呈阳性反应,至少1种为(++)或(++)以上。
有条件者可行血清特异性I gE检查。
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患者每年发病季节基本一致,且与致敏花粉传粉期相符合,变应原皮肤试验阳性主要以室外变应原(花粉)为主;常年变应性鼻炎患者在1年内半数以上的日子里有上述症状,变应原皮肤试验阳性主要以室内变应原(螨、室内尘土等)为主。
(二)证候诊断1、肺气虚寒证: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平素畏风怕冷,自汗,咳嗽痰稀,气短,面色苍白;鼻黏膜肿胀淡白,鼻腔分泌物清稀;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
2、脾气虚弱证: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伴有食少纳呆,腹胀便溏,四肢困倦;鼻黏膜色淡,肿胀明显;舌质淡、舌体胖、边有齿印,脉细弱。
3、肾阳不足证:鼻痒,喷嚏频频,清涕如水样;伴有形寒肢冷,夜尿清长,神疲乏力,腰膝疫软;鼻黏膜水肿苍白,鼻腔分泌物清稀;舌质淡,苔白,脉沉迟。
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
04 治疗
3.抗白三烯药物
通过阻断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而有效控制鼻部和眼部症状, 包括普仑司特、孟鲁司特钠和扎鲁司特;另外还有白三烯合 成抑制剂如5-LO抑制剂。
适用于治疗AR和哮喘。在控制AR症状方面,白三烯拮抗剂与 口服Hl抗组胺药物等效,但不及鼻用糖皮质激素。
03 诊断
皮肤点刺试验(SPT):使用标准化变应原试剂,在前臂掌侧皮 肤点刺,20 min后观察结果。每次试验均应进行阳性和阴性对 照,阳性对照采用组胺,阴性对照采用变应原溶媒。按相应的标 准化变应原试剂说明书判定结果。皮肤点刺试验应在停用抗组胺 药物至少7d后进行。
03 并发症
过敏性眼结膜炎 鼻窦炎、鼻息肉
一般作为AR的二线药物,也可作为预防性治疗用于AR症状出 现之前;
药物具有极好的安全性,适用于儿童和妊娠期妇女。
04 治疗
5.鼻内减充血剂(羟甲唑啉):缓解鼻黏膜充血引起的鼻塞症状, 疗程应控制在7天以内
6.鼻内抗胆碱药物(异丙托品):二线用药,适用于以流涕为 主要症状的AR患者。
04 治疗
变应性鼻炎的诊断与治疗
目录
Contents01临床ຫໍສະໝຸດ 义02病理与临床表现
03
诊断
04
治疗
1 第
部分
临床定义
01 临床定义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机体暴露于 变应原后主要由 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
AR是全球性健康问题 ➢ 据保守估计,国内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超过1亿; ➢ 国外报道患病率10~20%,部分发达国家甚至高达30%; ➢ 变应性鼻炎发病的增加可能与大气污染、空气中SO2浓 度增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过度清洁”的生活方式 有关。
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l 治疗
儿 童 慢 性 咳 嗽 的处 理 原 则 是 明确 病 因 , 针 对病 因进 行
20 5 .
受体拮抗剂或 M 受体阻断剂 5. 消化 系统药物 : 主张使用 H : 受体 拮抗剂 如西咪替
治疗匡/A ] 阎 如病 因不明 , 可进行经验性对症治疗以期达 到
受体阻断剂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茶碱等药物 主要用于
CVA E B
过敏性鼻炎等的针对性治疗
糖皮质激素治疗 白三烯
7. 及时接种疫苗 ,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和呼吸道感染 [参考文献略l (转 自 中华儿科杂志) 2 0 8 年第 2 期)
2 , 4 周后要再评估田尸 感染后咳嗽一般可 自行缓解 , 对症
状严重者可考虑短期使用吸人或口服糖皮质激素
采用 口服糖皮质激素进行短期治疗 不推荐鼻内 肌 肉及静
脉注射
酌情
抗白三烯药:对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有效
色酮
. 2 体征 3
常见鼻勃膜苍 白 水肿 , 鼻腔水样分泌物
类药 :对缓解鼻部症状有一定效果 , 滴 眼液对缓解眼部症状
行鼻内镜和鼻窦 C T 等检查
3. 3 皮肤点刺试 验( sk i n pr c k t i s t, Sp T ) e 使用标 准化变应
率有关 , 美国儿科学会警示 , 可待因禁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 咳嗽l ] A 异丙嗦(非那 根)的镇静作用有可能误导家长 , 应用
咳嗽的诊治过程中 , 患儿父母的期望应该得到关注与重视
匡/B , 强调 治 疗 后 随访 和再 评估 的 重要 性 , 即 : 观察 ( w atch ) 等待 ( w幻 ) 和随访(revi t ew ) 一 药物治疗
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天津)(1)
4
临床分类
第十四页,共118页。
临床分类
1 按变应原种类分类[14,28,29]
2 按症状发作时间分类[6,29]
3 按疾病严重程度分类[6,29]
第十五页,共118页。
一、按变应原种类分类
1.季节性AR: 症状发作呈季节性,常见致敏原为花粉、 真菌等季节性吸入物变应原。花粉过敏引 起的季节性AR也称花粉症。不同地区的 季节性变应原暴露时间受地理环境和气候 条件等因素影响。
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5年,天津)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
第一页,共118页。
1 前言
3 发病机制
5 诊断
7 伴随症状
9 疗效评价
目录
2 流行病学 4 临床分类 6 鉴别诊断 8 治疗 10 健康教育
第二页,共118页。
1
前言
第三页,共118页。
1.轻度AR: 症状轻微,对生活质量(包括睡眠、日常 生活、工作和学习;下同)未产生明显影 响。
2.中-重度AR: 症状较重或严重,对生活质量产生明显影 响。
第十八页,共118页。
5
诊断
第十九页,共118页。
1 临床表现
3 其他检查
诊断
2 变应原检测
4 临床诊断
第二十页,共118页。
一、临床表现
第八页,共118页。
3
发病机制
第九页,共118页。
发病机制
Ⅰ型变态反应是机体针对环境变应原产生过量的特异性IgE而诱发的免疫及炎性反应。IgE虽然 仅占免疫球蛋白的极少比例,但一旦与受体结合,其生物活性得到很大增强。吸入物变应原可 诱导特应性个体鼻腔局部和区域引流淋巴器官产生特异性IgE,与聚集在鼻黏膜的肥大细胞和嗜 碱粒细胞表面高亲和力IgE受体(FcεRI)相结合;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变应原时,变应原与锚定在 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表面的IgE相结合,活化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导致组胺和白三烯等炎 性介质释放;这些炎性介质可刺激鼻黏膜的感觉神经末梢和血管,兴奋副交感神经,导致鼻痒 、打喷嚏、清水样涕等症状,该过程称为速发相反应[14,15]。组胺等炎性介质的释放还可诱导血 管内皮细胞、上皮细胞等表达或分泌黏附分子、趋化因子及细胞因子等,募集和活化嗜酸粒细 胞及Th2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导致炎性介质(白三烯、前列腺素、血小板活化因子等)的进一步 释放,Th2免疫应答占优势,炎性反应得以持续和加重,鼻黏膜出现明显组织水肿导致鼻塞,该 过程称为迟发相反应[14,15]。AR发作时鼻黏膜周围腺体神经纤维分泌的P物质和神经肽降钙素基 因相关肽(CGRP)明显升高,这些物质与鼻腔高反应性密切相关[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禁忌证
变应原免疫治疗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可发生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与病例
①伴有严重的或未控制的哮喘(FEV1<70%预计值)以及不可逆的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此为变应原免疫治疗
②正在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阻滞剂进行治疗。在免疫治疗的同时,使用β受体阻滞
三、免疫治疗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为AR的一线治疗方法,临床推荐使用。该疗法是针对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
三、免疫治疗
1 3
适应症与禁忌症
2 4
皮下免疫治疗
不良反应分级与处理
舌下免疫治疗
1.1适应证
• 临床诊断明确的AR患者即可以采用变应原免疫治疗,而不需要以药物治疗无效为前提条件[97,98,99]。当
• 鼻用抗胆碱药很少全身吸收,无明显全身性抗胆碱能作用,但对患有青光眼或前列腺肥大的患者应慎用。局部
7.中药
某些中草药成分具有抗过敏、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87,88]。临床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和荟萃分析显
8.鼻腔冲洗
鼻腔盐水冲洗是一种安全、方便、价廉的治疗方法,通常用于鼻腔和鼻窦炎性疾病的辅助治疗。使用生理
5、药物性鼻炎
鼻腔长期使用减充血剂所致,主要症状为鼻塞。下鼻甲充血、肥大、弹性差,可呈结节状,减充血剂收缩
6、阿司匹林不耐受三联征
是一种机制不完全明了的气道高反应性疾病,常伴有鼻息肉和支气管哮喘。水杨酸制剂或其他解热镇痛药
7、脑脊液鼻漏
多有外伤史,表现为清水样涕,但无鼻痒和喷嚏。鼻腔漏出液含糖量高,与脑脊液相同。变应原检测阴性
2.抗组胺药
抗组胺药与组胺共有的乙胺基团X-CH2-CH2-N可以直接阻断组胺与H1受体的结合,发挥拮抗组胺作用,
2.抗组胺药
(1)口服抗组胺药:第二代抗组胺药为AR的一线治疗药物,临床推荐使用(表2)。这类药物起效快速,作用
2.抗组胺药
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其血脑屏障的穿透性低,减少了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镇
前言
针对我国AR患病率迅速上升以及对AR认识的诸多误区和诊疗上的问题,本刊曾先后发表了"乌鲁木
流行病学
2
流行病学
AR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保守估计全球的AR患者超过5亿[6]。我国"十五"期间
流行病学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环境因素、气候因素以及经济水平等差距较大,可能导致AR患
是一类以嗜酸粒细胞增多为特征的非变应性鼻炎,其发病机制不明,主要症状与AR相似,但症状较重,
3、感染性鼻炎
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病程短,一般为7~10 d。鼻部症状与AR类似,常伴有发热、头痛、乏力、四肢
4、激素性鼻炎
人体内分泌激素水平发生生理和病理改变时出现的鼻部症状,发病与性激素、甲状腺素、垂体激素等有关
原理
敏感性 特异性 药物影响 皮肤条件 结果评判 技术要求 风险性
价格
低
较高
3、鼻激发试验
该方法是将某种变应原直接作用于鼻黏膜,观察是否诱发临床相关症状。试验方法为将吸附有变应原溶液
记录激发试验后产生的症状,并可结合客观检查结果(鼻分泌物的量、鼻阻力或气流的变化等)进行综合评
鼻激发试验阳性时,特异性IgE增高。
发病机制
3
发病机制
Ⅰ型变态反应是机体针对环境变应原产生过量的特异性IgE而诱发的免疫及炎性反应。IgE虽然仅占免疫球蛋白
发病机制
AR的发病与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有关。一方面,AR具有基因易感性,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显
发病机制
尽管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是AR发病的核心机制,但非IgE介导的炎性反应也参与了AR的发
3.抗白三烯药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较轻微,主要为头痛、口干、咽炎等,无嗜睡[14,82]。
4.肥大细胞膜稳定剂
肥大细胞膜稳定剂为AR的二线治疗药物,临床酌情使用( 肥大细胞膜稳定剂通过抑制细胞内环磷腺苷磷酸二酯酶,致使细胞内环磷腺苷的浓度增加,阻止钙离子转运入
肥大细胞膜稳定剂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无嗜睡和口干等[14]。口服曲尼司特偶有胃肠道不适、头
是以中耳积液(包括浆液、黏液、浆-黏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AR可能是儿
6、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是指睡眠过程中频繁发生部分或全部上气道阻塞,扰乱正常通气和睡眠结构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治疗
8治疗1 3 Nhomakorabea变应原回避
2 4
药物治疗
外科治疗
免疫治疗
一、变应原回避
1
皮肤试验
2
血液检查
3
鼻激发试验
1、皮肤试验
变应原皮肤试验是确定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的重要检查手段,称为变应原体内检测,主要方法包括皮
1、皮肤试验
应注意的是,口服抗组胺药(H1受体拮抗剂)对皮肤反应有抑制作用,一般持续2~7 d,故宜停药1周后行S
SPT所采用的变应原种类应该是本地区常见的气传变应原,主要包括尘螨、蟑螂、动物皮屑、真菌和花粉
2.抗组胺药
(2)鼻用抗组胺药:AR的一线治疗药物,临床推荐使用(表2)。其疗效相当于或优于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29,67
3.抗白三烯药
白三烯是变态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半胱氨酰基的一类脂质炎性介质的统称,其主要病理生理作用是舒
3.抗白三烯药
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为AR的一线治疗药物,临床推荐使用(表2)。其对鼻塞症状的改善作用优于第二代
2、血液检查
(1)血清总IgE检测:由于变应性疾病、寄生虫感染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如种族)均可使体内总IgE水平增加,
(2)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即变应原体外检测,适用于任何年龄的患者,不受皮肤条件的限制,其与SPT具
表1 变应性鼻炎常用治疗药物 比较项目 皮肤点刺试验 抗原抗体在体表的反应,肥大细 胞释放组胺等介质,属间接的生 物测定 高 较高 抗组胺药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 要求高 有一定主观性 要求操作者手法娴熟 有一定风险,如发生过敏反应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 对变应原特异性IgE抗体的直接免 疫学测定 较高 较高 药物对检测结果无影响 无要求 较客观,可定量分级 需按照试验操作规范 无
3、慢性鼻-鼻窦炎
变态反应是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病相关因素之一[44]。慢性鼻-鼻窦炎分为不伴鼻息肉和伴有鼻息肉两种临床
4、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
鼻腔鼻窦炎性疾病引起鼻分泌物倒流至鼻后和咽喉等部位,直接或间接刺激咳嗽感受器,可导致以咳嗽为
5、分泌性中耳炎
• 根据国内目前可供临床使用的标准化变应原疫苗的种类,变应原免疫治疗的适应证主要为尘螨过敏导致
1.1适应证
• 存在以下情况的患者,尤其适用变应原免疫治疗[95,96,97,98,99,100]:①常规药物治疗(抗组胺药、抗白三烯
•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变应原免疫治疗存在发生全身不良反应的风险,且起效较慢(一般为3个月以上),
三、其他检查
包括鼻分泌物涂片、鼻灌洗液中特异性IgE测定等。鼻分泌物涂片采用伊红美蓝染色(瑞氏染色),高倍显
四、临床诊断
诊断依据为:①症状:打喷嚏、清水样涕、鼻痒和鼻塞等症状出现2个或以上,每天症状持续或累计在1
AR的诊断应根据患者典型的过敏病史、临床表现以及与其一致的变应原检测结果而作出。
鉴别诊断
5.减充血剂
鼻用减充血剂为AR的二线治疗药物,临床酌情使用 (表2)。 • 减充血剂为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其作用是直接刺激血管平滑肌上的 α1受体,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减少
• 鼻用减充血剂的常见不良反应有鼻腔干燥、烧灼感和针刺感等,部分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和心率加快等反应
6.抗胆碱药
鼻用抗胆碱药为AR的二线治疗药物,临床酌情使用 (表2)。 • 抗胆碱药通过抑制胆碱能神经释放递质乙酰胆碱,阻止乙酰胆碱与毒蕈碱受体 (M受体)相互作用,阻断节后迷
糖皮质激素具有显著的抗炎、抗过敏和抗水肿作用,其抗炎作用为非特异性,对各种炎性疾病均有效,包
1、糖皮质激素
(1)鼻用糖皮质激素:AR的一线治疗药物,临床推荐使用(表2)。其对AR患者的所有鼻部症状包括喷嚏、流
表1 变应性鼻炎常用治疗药物
药物种类 糖皮质激素 第二代抗组胺药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肥大细胞膜稳定剂 减充血剂 抗胆碱药 给药方式 鼻用 口服 口服 鼻用 口服 临床治疗 一线用药 二线用药 一线用药 一线用药 一线用药 推荐程度 推荐使用 酌情使用 推荐使用 推荐使用 推荐使用
二、按症状发作时间分类
1.间歇性AR: 症状发作<4 d/周,或<连续4周。
2.持续性AR: 症状发作≥4 d/周,且≥连续4周。
三、按疾病严重程度分类
1.轻度AR:
2.中-重度AR:
症状轻微,对生活质量(包括睡眠、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下同 症状较重或严重,对生活质量产生明显影响。 )未产生明显影响。
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5年,天津)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
目录
1 3 5
前言 发病机制
2 4 6
流行病学 临床分类 鉴别诊断 治疗
诊断
伴随症状
7
9
8
10
疗效评价
健康教育
前言
1
前言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机体暴露于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
伴随症状
7
伴随症状
1 3 5
支气管哮喘
2 4 6
变应性结膜炎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慢性鼻-鼻窦炎
分泌性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