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塔制造及验收规范标准
FGD喷淋吸收塔施工及验收规范
![FGD喷淋吸收塔施工及验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e0a1d17a8114431b90dd811.png)
QB 江苏苏源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标准 Q-JS01-J001-2004FGD喷淋吸收塔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2004-12-08发布2005-12-15实施江苏苏源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目录前 言 (1)1 总则 (2)2材料的验收与表面处理 (2)2.1材料检验的原则 (2)2.2板材的验收 (3)2.3型材的验收 (4)2.4紧固件 (4)2.5平台钢格栅板 (4)2.6预处理 (4)3 预 制 (5)3.1 一般规定 (5)3.2壁板预制 (6)3.3底板的预制 (7)3.4顶板预制 (8)3.5构件预制 (8)3.6出厂检查 (8)4 组装 (9)4.1一般规定 (9)4.2基础检查 (9)4.3塔底板的组装 (9)4.4塔壁组装 (10)4.5 塔顶组装 (11)4.6 烟气进、出口段组装 (11)4.7 喷淋层安装 (12)4.8附件安装 (13)5 焊接 (14)5.1 焊接工艺评定 (14)5.2 焊工考核 (14)5.3 焊前准备 (15)5.4 焊接施工 (16)5.5焊接顺序 (17)5.6修补 (18)6 检查 (19)6.1焊缝的外观检查 (19)6.2焊缝无损探伤及严密性试验 (20)6.3塔体几何形状和尺寸检查 (21)6.4充水试验 (22)7 表面防腐 (23)7.1 内表面防腐 (23)7.2 外表面及外附件的防腐 (24)8 工程验收 (24)9 本规范引用的标准、规范 (25)附录A T形接头角焊缝试件制备和检验 (26)附录B 交工验收表格 (27)前 言本规范主要编制人: 曲守信 刘建平审 核: 陆建生会 签: 王春节 许跃明 季蔚蓉 批 准: 孙克勤本规范的版本及修改状态为:A/0。
1 总则1.1为了统一吸收塔施工及验收的技术要求,确保吸收塔施工质量,制定本规范。
1.2本规范适用于江苏苏源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用于FGD工程的吸收塔塔体及与其相焊接的内外附件的施工及验收。
吸收塔制造及验收规范
![吸收塔制造及验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da3f9116bd97f192279e9b0.png)
一、总则本规范是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参照德国及ISO标准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及吸收塔工艺设计要求及制造而编制的。
该规范明确了原材料进厂的检验,加工的主要方法,制造过程公差控制,预组装公差控制等以及与其相关的其他要求。
设备制造必须认真贯彻本制造规范,制订的加工工艺方案、包装方案等技术文件必须遵循本规范。
二、原材料检验与表面处理1、原材料检验原材料必须附有原材料生产厂家提供的材质证明书,设备制造商按炉号对原材料进行复检,复检遵照有关国家标准进行;如果采用抽检方式,应征得监造人员的同意,并共同商定抽检原则及抽检比例。
进口材料必须附有中国商检部门出具的检验证书。
上述的证明将作为质量保证的重要依据,存入质量保证文件。
吸收塔所用原材料以板材为主,还有部分型材(H型钢、工字钢、无缝钢管等)。
由于吸收塔内部表面需要涂衬防腐层,故对将敷内衬的设备部件的表面,在原材料采购、加工、成品出厂都有特殊的要求。
制造商采购原材料应根据图纸所要求的规格进行,并且所购原材料应是国家大型生产厂家新近出厂的产品,对于库存材料原则上不能使用;若要使用,但必须得到监造人员的认可。
2、板材尺寸公差及板表面要求、修补条件2.1板材尺寸公差进厂的原材料尺寸公差应满足国家标准GB709—88规定。
如若板材尺寸超过国家标准GB709—88规定的要求或定货时采取定尺供货,则板材长、宽尺寸公差将依据国家标准GB709—88规定,厚度允差在参照GB709—88的同时,双方协商确定。
2.2板材表面要求、修补条件由于内衬工艺对板材表面的严格要求,故板表面的原始状态显得相当重要。
有必要确定热轧板表面状态的交货技术条件和确定板表面要求及修补条件表面状态:除裂纹、分层、裂缝外,其缺陷深度不超过表2—1中1项所规定的限度,此缺陷可作为制造中固有的缺陷(也可称之为不完善)。
虽然不管数量多少是允许的,并且修磨后满足表2—1中1项的限度,但修磨面积最多不应超过检验面积的15%。
山东环冠脱硫塔、烟道制造及验收规范
![山东环冠脱硫塔、烟道制造及验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f1b4e2e915f804d2b16c1da.png)
脱硫塔、烟道制作安装及验收规范山东环冠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8月一、总则1.1 本规范是山东环冠科技有限公司参照ISO标准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及吸收塔工艺设计要求及制造而编制的。
1.2 该规范明确了加工的主要方法,制造过程公差控制,预组装公差控制等以及与其相关的其他要求。
1.3 设备制作安装必须认真贯彻本制作规范,制订的加工工艺方案、包装方案等技术文件必须遵循本规范。
二、加工制造尺寸及公差要求该规范规定了制造商在加工时应遵循的加工尺寸及形位公差,该类公差,无论在图纸上有没有表示或要求,均予遵循。
对于特殊的公差要求,将在图纸上予以表示。
2.1加工方式: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有必要在加工前选择具备加工条件的制造商承担此项工作。
原则上,制造商应遵循下列的加工方式:2.1.1板材下料:当板材厚度不大于10mm时允许采用放样+剪切方式或数控切割机下料;当板材厚度大于10mm时应采用数控切割机下料。
2.1.2型材下料:对于如型钢及管材等材料应采用型材下料机或锯床下料。
对于弯制加工后的材料下料可以采用放样+手工下料及必要的修磨方式。
2.1.3坡口加工:坡口加工应采用刨边机加工或刨、铣床加工方式。
如该坡口不能采用机械加工方式,可以优先采用半自动切割方式,手工切割方式应尽可能避免,坡口所在位置实在无法用非手工方式加工的除外。
2.1.4焊接工作:各种的焊接方式都是允许的,但优先选择气体保护焊。
焊缝如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GB/3323-87的Ⅲ级焊缝要求,对于焊材的保管及焊前预处理应满足国家有关规范或标准的要求。
2.1.5校整工作:成品或半成品的校整工作允许采用机械或火工校整工序,但不能因此破坏结构及降低相应的机械性能。
3.2制造公差3.2.1下料公差此公差规定了任何原材料的下料公差,当下料后不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情况下线性或角度允许公差将执行中等精度等级,其它将执行粗糙精度等级。
3.2.1.1板块下料线性允许公差:表1 单位:mm3.2.1.2型材下料公差:表2 单位:mm3.2.1.3角度尺寸允许公差表3 单位:mm3.2.1.4坡口或导角允许偏差表4 单位:mm3.2.2加工公差3.2.2.1线性尺寸公差A、焊接结构线性尺寸公差适合于焊接零件、焊接组装件和焊接结构的线性尺寸(这些公称尺寸为额定值),例如:外部尺寸、内部尺寸、阶梯尺寸宽度、中心距。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质量检验和评定标准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质量检验和评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5a28ef569eae009591bec65.png)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质量检验和评定标准目录1总则2吸收塔质量验评范围3 通用标准4塔体安装5内部件安装6 吸收塔防腐1 总则1.1为了规范脱硫工程吸收塔安装的质量检验评定的范围、内容、标准和检测方法、器具,保证吸收塔的施工质量满足使用的要求,特制定《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质量检验和评定标准》(以下简称《吸收塔验标》)1.2本标准使用于石膏湿法脱硫吸收塔质量检验和评定。
钢制事故浆液箱、石灰石浆液箱、滤液水箱等脱硫岛内箱罐及其他设备的施工、防腐的质量检验及评定可参考本评定标准相关条目执行。
对本标准未涵盖项目,执行国家或行业标准,本标准与国家或行业规定不完全一致时,按较高要求的标准执行。
吸收塔按要求进行质量检查、验收和评定后,应及时办理质量检查、验收和评定的签证。
1.3吸收塔按要求进行质量检查、验收和评定后,应及时办理质量检查、验收和评定的签证。
1.4吸收塔的质量验评范围划分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一般应遵守《吸收塔验标》的规定,如《吸收塔验标》中无规定或规定标准的范围不合适时,应结合具体项目制定补充标准。
补充编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依据如下:1.4.1 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程、规范和规定;有关的设计文件和图纸要求。
1.5 本标准产品的原材料、焊接材料、油漆和保温材料,都要求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要求,要附有出厂合格证书,对无合格证和检验证明的金属材料,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取样,进行机械性能和化学分析试验。
对没有出厂证明的焊接材料、油漆、保温材料和外构件,也必须进行试验。
4.2 垫板和垫铁安装4.4.1 检查数量:每层进行检查。
6 吸收塔防腐6.1 喷砂衬胶的涂鳞的喷砂均按照下表要求进行质量检验。
吸收塔检查质量要求
![吸收塔检查质量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1dc4b0de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d4.png)
吸收塔检查质量要求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吸收塔是工业生产中用于去除废气中有害物质的设备,其检查质量直接影响到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
吸收塔施工方案
![吸收塔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efb439e2bd960590c6771d.png)
吸收塔施工方案吸收塔是整个排烟脱硫装置中最大、最重要的非标准设备,本工程共计2台,现场拟采用倒装法进行组对制作安装,焊接主要采用手工电弧焊工艺。
吸收塔主要技术参数制作工艺方法基础验收基础验收按照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对塔体基础进行验底板底板安装是吸收塔安装质量的基础。
底板安装前二次浇灌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将底板按照编号依次码放在基础上进行焊接,为了保证底板的平整度,底板的焊接必须先焊横焊缝,后焊纵焊缝,并从中心开始辐射至四周为了防止变形。
吸收塔罐底扇型板的下料应采用半自动火焰切割机或半自动等离子切割机。
1、剖视图B-B中的单板单坡口形式由30°改为留4mm钝边后,余下部分用磨光机开出,并将原4mm间隙改为6mm-8mm。
2、扇形板在开坡口前如呈龟背状则应将拱面朝下铺设。
3、蓝图中件13、26采用扁钢制作。
4、件垫板16,盖板17,垫板18,筋板19的制作和安装可放在吸收塔安装后期实施5、扇形板与角钢骨架的焊接,扇形板与底环板的焊接,底环板与底环板的焊接是整个罐底安装质量的关键所在,应当严格控制上板作业人数,焊接人数确定在2-4人。
尽量减少焊接作业时所形成的热量。
应采用以下焊接顺序和工艺:a,点焊时应注意其对称性。
b,先焊塞焊,后焊侧边,先点焊,后断续打底焊,再补齐焊,盖面时仍采用打底时的顺序的方法。
c,禁止采用大电流,大直径焊条的一次性的连续焊接工艺。
d,采用大跨度,大间距的,且每处焊接点的焊接长度控制在80mm左右的焊接工艺。
以防止焊接时的热量的产生。
e,扇形板与中心园板及底环板的焊接其T型焊缝口放至最后来焊接。
6、底环板与基础之间应在底环板的两端及中部用钢板垫实。
7、底环板与底环板的焊接时用δ=30mm厚C型钢板跨焊缝点焊定位,然后对底环板施焊。
8、整个底板焊缝的打磨应做到焊接凹坑深度不得大于1mm,且不得有棱角现象出现。
9、图定的吸收塔方位点是吸收塔安装时的重要技术依据,应将图定的吸收塔的方位点标记引至吸收塔底环板上,该标记保留至吸收塔安装结束。
吸收塔系统工艺规程
![吸收塔系统工艺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f3f7333783e0912a2162a68.png)
吸收塔系统工艺规程16.1脱硫吸收塔及其内部件检修16.1.1脱硫吸收塔及其内部件概述吸收塔为圆柱形,尺寸为Φ15.2×31.600m,结构如图所示。
由锅炉引风机来的烟气,经增压风机升压后,从吸收塔中下部进入吸收塔,脱硫除雾后的净烟气从塔顶侧向离开吸收塔。
塔的下部为浆液池,设四个侧进式搅拌器。
氧化空气由四根矛式喷射管送至浆池的下部,四根矛状管中三根的出口都非常靠近搅拌器,将吹入池中的氧化空气由搅拌器打碎成小气泡以增加传质面积。
烟气进口上方的吸收塔中上部区域为喷淋区,喷淋区的下部设置一合金托盘,托盘上方设三个喷淋层,喷淋层上方为二级串联的除雾器。
塔身共设六层钢平台,每个喷淋层、托盘及每级除雾器各设一个钢平台,钢平台附近及靠近地面处共设六个人孔门。
图41烟气出口2除雾器3喷淋层4喷淋区5冷却区6浆液循环泵7氧化空气管8搅拌器9浆液池10烟气进口11喷淋管12除雾器清洗喷嘴13碳化硅空心锥喷嘴吸收塔包括一个托盘,三层喷淋装置以及两级除雾器和除雾器冲洗水系统。
16.1.2吸收塔本体及其内部件规范吸收塔本体规范16.1.3吸收塔检修项目、工艺方法及质量标准16.1.4吸收塔检修后验收16.2吸收塔附属设备检修16.2.1吸收塔附属设备概述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安装在吸收塔旁,用于吸收塔内石膏浆液的再循环。
采用单流和单级卧式离心泵,包括泵壳、叶轮、轴、导轴承、出口弯头、底板、进口、密封盒、轴封、基础框架、地脚螺栓、机械密封和所有的管道、阀门及就地仪表和电机。
工作原理是叶轮高速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使流体获得能量,即流体通过叶轮后,压能和动能都能得到提高,从而能够将吸收塔浆液提升到相应层的喷嘴并以一定的压力经过喷嘴喷下和烟气进行化学反应。
同时在泵的入口形成负压,使流体能够被不断吸入。
图5 浆液循环泵结构简图1叶轮2入口3前护板4蜗壳5后护板6机械密封7托架8轴浆液循环系统采用单元制,每个喷淋层配一台浆液循环泵,每台吸收塔配三台浆液循环泵。
中电投远达环保吸收塔技术要求
![中电投远达环保吸收塔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62a2fc15fbfc77da269b1ce.png)
吸收塔钢结构技术规范书YD-土建典-01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2005年9月吸收塔钢结构技术规范书总工:设总:设计部经理:主任工程师:校核:编制: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2005年9月目录1、总则 (3)2、原材料 (4)3、材料加工要求 (5)4、吸收塔的安装和运输 (7)5、吸收塔的允差 (9)6、吸收塔焊缝无损探伤及严密性试验 (11)7、充水试验 (12)8、内衬 (13)9、基础的沉降观测 (13)10、本规范疏漏的弥补 (13)1、总则本规范是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参照德国DIN规范、美国ASME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以及吸收塔工艺设计要求而编制的。
本规范明确了原材料进厂的检验,加工的主要方法、允差、检验等以及与其相关的其它要求。
引用标准(为便于国内厂家制造,此处仅列出国内规范)钢结构制造商在设计、制造、安装中至少应遵循以下规程规范,但不仅限于此。
GB/T 700-2006 《碳素结构钢》GB 912-2008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GB/T 1591-2008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5117-1995 《碳钢焊条》GB/T 5118-1995 《低合金钢焊条》GB50068-200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1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 局部修订版)GB50191-93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009-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50017-2003 《钢结构设计规范》JGJ81-2002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YB9254-95 《钢结构制作安装施工规程》YB/T4001.1-2007 《钢格栅板》GB324-2008 《焊缝符号表示法》GB12212-90 《技术制图焊缝符号的尺寸比例及简化表示法》GB/T 985-1988 《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型式与尺寸》GB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HG/T20678-2000 《衬里钢壳设计技术规定》GB50046-2008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T8923-1998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YB/T9256-96 《钢结构、管道涂装技术规程》GB50128-2005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3323-87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2、原材料2.1、原材料检验2.1.1、所有钢材应有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或屈服点)、伸长率冲击功、冷弯试验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应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
淮南平圩电厂吸收塔钢结构技术规范
![淮南平圩电厂吸收塔钢结构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ef7bfc308a1284ac8504321.png)
平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600MW亚临界机组烟气脱硫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吸收塔钢结构技术规范书(FGD050S-J1301)编写:校核:审核:北京博奇电力科技有限公司2007年5月北京目录1、概述2、规范及标准3、材料4、设计依据和设计规定5、设计数据6、吸收塔本体加工制作、安装要求7、钢构件施工基本要求8、焊接9、试验10、油漆1、概述平电公司的规划容量为2400MW(坑口电站),一期工程为引进国外技术、国内制造的2×600MW燃煤亚临界发电机组,分别于1990年和1992年建成投产,二期工程再扩建2×600MW超临界燃煤机组。
本工程系在一期的2×600MW燃煤亚临界发电机组上加装烟气脱硫装置。
平电公司一期工程厂址位于淮南市以西约17km淮河北岸的平圩农村。
厂址北侧有阜(阳)合(肥)铁路通过,沿铁路向东2km为铁路、公路淮河大桥,向西7km为潘集火车站,平电公司隔淮河向东11.0-15.0km与淮南田家庵电厂、洛河电厂相望。
平电公司一期工程占地约65 hm2,厂区总平面格局呈四列式。
由铁路来煤,冷却水取自淮河,采用直流循环系统;500kV升压站采用屋外式;采用水力除灰,渣场为谢大郢子渣场,距厂区约3km;平电公司灰场为青年闸灰场,距厂区约11km 左右。
平电公司生活区位于厂区东侧约1km处。
厂址位于淮河北岸的一级阶地上,地形平坦,微向南倾,地面标高一般在24.00米左右。
地层分布相变较大,尤其30米以下土层较为复杂。
主厂房室内标高为24.5m,室外场地标高为24.3m,厂址内涝水位21.0m,无内涝隐患。
平电公司厂址所在地全年和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厂址所在区域位于淮北冲积平原的南缘,淮河中游的北岸,地势平坦,由西北向东南缓倾。
自第三纪以来,本区由上升转为急剧下降,沉积了很厚的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厚度明显受古地形的制约。
第四纪地层结构复杂多变,呈多层状,层面起伏较小,一般南高北低。
2吸收塔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2吸收塔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36d3402a6c30c2259019e71.png)
编号:TL-002苏源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FGD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吸收塔部分)第1页/共7页1基础划线与预埋垫铁埋设1.1土建交安的复验:1.1.1基础混凝土表面强度达到设计标号要求。
1.1.2基础中心距误差≤10mm。
1.1.3基础外型尺寸误差+8 mm ~–5mm。
1.1.4基础上平面标高与设计要求误差+5mm~–10mm。
1.1.5埋筋顶部标高误差±10mm。
1.1.6预埋件埋设后中心位置允许误差≤3mm;标高允许误差+0 mm~–5mm;表面平整度≤2 mm。
1.2基础划线:1.2.1以标准柱为基准,可以根据基础外型及内部埋筋实际情况调整基础中心,以控制在±10mm为宜,并划出基础十字墨线,标记清楚。
1.2.2以基础中心为基准,划出圈梁中心线及圆周等分线,且标记清晰。
1.2.3格栅底板支撑梁中心划线误差±1mm,标记清晰。
2底部支撑梁和塔底板安装2.1底部环形梁安装:2.1.1底部环形支撑梁就位位置与基础中心距离误差±2mm。
2.1.2底部环形支撑梁标高误差±3mm。
2.1.3底部环形支撑梁水平允许误差2mm2.2格栅支撑梁安装:2.2.1格栅支撑梁就位位置与十字中心线距离误差±3mm。
2.2.2格栅支撑梁标高与底部环形支撑梁标高间距离误差±1mm。
2.3基础二次浇灌:2.3.1预埋的基础垫铁与环形支撑梁、格栅支撑梁必须焊接牢固,且调整垫片不准超过三块,并点焊固定。
2.3.2二次浇灌的混凝土标号要符合设计要求,一般都高于基础混凝土标号,灌注要密实。
2.3.3二次浇灌抹面层平整度为2m范围内±1mm。
2.4底板安装:2.4.1底板与混凝土表面应密实贴合,不准有起弓突起,底板与混凝土表面不准出现空隙。
在格栅支撑梁方框内,底板平整度≤3mm/m。
2.4.2底板的对接焊缝与塞孔焊接的焊缝必须磨平,搭接焊缝及角接焊缝必须打磨成R≦5mm的圆弧过渡。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质量检验和评定标准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质量检验和评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af899e2844769eae109ed1f.png)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质量检验和评定标准目录1总则2吸收塔质量验评范围3通用标准4塔体安装5内部件安装6吸收塔防腐1总则1.1为了规范脱硫工程吸收塔安装的质量检验评定的范围、内容、标准和检测方法、器具,保证吸收塔的施工质量满足使用的要求,特制定《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质量检验和评定标准》(以下简称《吸收塔验标》)1.2本标准使用于石膏湿法脱硫吸收塔质量检验和评定。
钢制事故浆液箱、石灰石浆液箱、滤液水箱等脱硫岛内箱罐及其他设备的施工、防腐的质量检验及评定可参考本评定标准相关条目执行。
对本标准未涵盖项目,执行国家或行业标准,本标准与国家或行业规定不完全一致时,按较高要求的标准执行。
吸收塔按要求进行质量检查、验收和评定后,应及时办理质量检查、验收和评定的签证。
1.3吸收塔按要求进行质量检查、验收和评定后,应及时办理质量检查、验收和评定的签证。
1.4吸收塔的质量验评范围划分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一般应遵守《吸收塔验标》的规定,如《吸收塔验标》中无规定或规定标准的范围不合适时,应结合具体项目制定补充标准。
补充编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依据如下:1.4.1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程、规范和规定;有关的设计文件和图纸要求。
1.5本标准产品的原材料、焊接材料、油漆和保温材料,都要求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要求,要附有出厂合格证书,对无合格证和检验证明的金属材料,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取样,进行机械性能和化学分析试验。
对没有出厂证明的焊接材料、油漆、保温材料和外构件,也必须进行试验。
2吸收塔质量验评范围水试验3.6 平台、扶梯、栏杆沉降高度见土建设 计要求,如无明确灌水 48h 基础 的沉降观测 主要 mm要求,可按≤20mm 考虑且不均匀沉降 水准仪或玻璃管水 平仪≤3mm(任意两点最 大与最小沉降之差)序检验4.2垫板和垫铁安4.4.1检查数量:每层进行检查。
4.4.2检查标准及检验方法见下表。
吸收塔无损检测及验收要求
![吸收塔无损检测及验收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1dc907fc998fcc22bdd10d04.png)
吸收塔无损检测及验收要求一、吸收塔无损检测要求1、无损检测一般规定按DL/T5418-2009中8.7.1条款规定进行2、底板焊缝按下列要求进行检验1)每个焊工的焊接接头,应至少抽查一条焊缝2)T型焊缝在沿三个方向各200mm范围内进行磁粉检测3、壁板焊缝应进行下列检测1)底圈壁板每条纵向焊缝中取两段300mm进行射线检测,其中一段应靠近底板2)其他各圈壁板纵向焊缝,每种板厚在30m长焊缝的任意部位取300mm进行射线检测,不足30m时按30m计3)环向对接焊缝,每种板厚在60m长焊缝的任意部位取300mm进行射线检测,不足60m时按60m计4、塔内承重梁进行如下检测1)对接焊缝全部进行射线检测,射线检测不能实现时可采用超生检测2)承重梁与垫板、垫板与塔壁板之间角焊缝全部进行磁粉检测5、无损检测不合格时,应在该检测长度的两端延伸300mm进行补充检测,补充检测再不合格时,则该焊缝应100%检测6、无损检测的方法按JB4730的规定进行,批判标准如下1)塔体对接焊缝的射线检测,Ⅲ级为合格2)塔体对接焊缝的超声检测,Ⅱ级为合格3)承重梁对接焊缝的射线检测,Ⅱ级为合格4)承重梁对接焊缝的超声检测,Ⅰ级为合格5)磁粉检测按“表面检测”规定的缺陷等级评定,其中缺陷显示累积长度按Ⅲ级合格7、缺陷修补按DL/T5418-2009中8.8条款规定进行二、吸收塔塔体验收1、塔体验收一般规定按DL/T5418-2009中9.1条款规定进行2、塔体几何形状和尺寸检查1)塔壁总高度的允许偏差应不大于设计高度的0.1%2)塔壁总直线度偏差不大于20mm,任意3000mm高度范围内不得大于3mm3)塔体安装垂直度允许偏差为塔体设计高度的0.1%,且不大于30mm4)在塔段内圆周方向去12个等分点测量直径,直径允许偏差为塔内径的0.1%,且最大不超过12mmDL.T5418-2009 (火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施工及验收规程)。
吸收塔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吸收塔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d683d6850e2524de4187e2c.png)
司限公环保工程有北京国电龙源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吸收塔部分)FGD LY03020301-001A编号页共8第1页/ :基础划线与预埋垫1铁埋设土建交安1.1的复验:1.1.1基础混凝土表面强度达到设计标号要求。
1.1.2基础中心距误差≤10mm。
1.1.3基础外型尺寸误差+8 mm ~–5mm。
1.1.4基础上平面标高与设计要求误差+5mm~–10mm。
1.1.5埋筋顶部标高误差±10mm。
1.1.6预埋件埋设后中心位置允许误差≤3mm;标高允许误差+0 mm~–5mm;表面平整度≤2 mm。
1.2基础划线:1.2.1以标准柱为基准,可以根据基础外型及内部埋筋实际情况调整基础中心,以控制在±10mm为宜,并划出基础十字墨线,标记清楚。
1.2.2以基础中心为基准,划出圈梁中心线及圆周等分线,且标记清晰。
1.2.3格栅底板支撑梁中心划线误差±1mm,标记清晰。
2底部支撑梁和塔底板安装底部环2.1形梁安装:2.1.1底部环形支撑梁就位位置与基础中心距离误差±2mm。
2.1.2底部环形支撑梁标高误差±3mm。
2.1.3底部环形支撑梁水平允许误差2mm2.2格栅支撑梁安装:2.2.1格栅支撑梁就位位置与十字中心线距离误差±3mm。
2.2.2格栅支撑梁标高与底部环形支撑梁标高间距离误差±1mm。
2.3基础二次浇灌:2.3.1预埋的基础垫铁与环形支撑梁、格栅支撑梁必须焊接牢固,且调整垫片不准超过三块,并点焊固定。
2.3.2二次浇灌的混凝土标号要符合设计要求,一般都高于基础混凝土标号,灌注要密实。
1司限公保工程有北京国电龙源环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吸收塔部分)FGD LY03020301-001A编号页共8第2页/ :2.3.21m2.4底板安装:2.4.1底板与混凝土表面应密实贴合,不准有起弓突起,底板与混凝土表面不准出现空隙。
在格栅支撑梁方框内,底板平整度≤3mm/m。
吸收塔的设计、制造、安装
![吸收塔的设计、制造、安装](https://img.taocdn.com/s3/m/c5ffa8b81a37f111f1855b90.png)
吸收塔结构示意
High efficiency two stage mist eliminator
Fine droplet spray nozzles
In-situ forced oxidation in a discretely separated zone Sump dividing elements prevents backmixing between upper oxidation zone and lower sump
壁板的卷制
• 见华东列电照片
4吸收塔的安装
• • • • • • • 4.1安装准备 施工机具 起重机 电焊机 测量仪器 衬胶设备 人员:最重要的是焊工和测量工
预组装场地
• 吸收塔预组装场地 • 进口烟道预组装场地
壁板运输
壁板运输B
壁板堆放
基准画线
• 中心、十字画线 • 沉降观察基准
•
• 2.2焊接标准 • 主要的焊接标准有GB和DL;在具体验收方面 电厂可能更趋向DL • 2.3防腐标准 • 2.3.1橡胶衬里 • 2.3.2鳞片树脂 • 2.4其它 • 保温、表面处理
• 2.5材料标准 • 2.5.1碳素钢的标准 • 2.5.2高级合金的标准
3零件制作
• • • • 3.1壁板的制作 3.1.1下料 3.1.2喷砂除锈 3.1.3涂漆
吸收塔的设计、制造、安装
1.吸收塔的结构概况 2.采用的标准 3.零部、件的制作 4.安装 5.检验与试验
1.吸收塔的结构概况 吸收塔是一个平底圆柱形钢制容器 塔体由以下部件构成: a塔体壁板 塔体不同高度由厚度不同的碳素钢笔构成 b基础底板 由环形底板及基础部分构成。 c池分离器管 由碳素钢板卷制成直径约1米多的钢管,数根并列在最 高液位下约5米。 d进口烟道 在塔体中部左右,向下15°倾斜。材料多为高级合金或 贴衬合金。 e出口收缩段及出口法兰 收缩段为圆锥体,承受其上部传递来的出 口烟道载荷和位移。
脱硝安装标准及验收规范
![脱硝安装标准及验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5ef2fb843323968011c92a6.png)
所有衬胶面的接头表面要进行100%着色检测,
主要
I级合格
依据国家规范和标准
合金钢部分的所有接头进行100%表面着色无损检验
主要
按JB/T4730-2005 I级合格
依据国家规范和标准
观察
混凝土强度
符合设计要求
查对强度试验报告
表面平整度
主要
≤1mm/m,
且最大≤3mm
水准仪或玻璃管水平仪或拉线、直尺和靠尺
2
塔2.05表
工
序
检 验 指 标
性
质பைடு நூலகம்
单
位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和器具
吸收塔灌水试验
严密性检查
主要
无渗漏
观测
塔体强度、稳定性
主要
无变形和无不稳定现象
观测
灌水48小时基础的沉降观测
主要
mm
沉降高度见土建设计要求,如无明确要求,可按≤5mm考虑且不均匀沉降≤1mm(任意两点最大与最小沉降之差)
水准仪或玻璃管水平仪
2
塔2.06表
工
序
检验指标
性
质
单
位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和器具
平台、扶梯、栏杆
平台、扶梯、栏杆等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火力发电厂钢制平台扶梯设计技术规定>>
2
塔2.07表
观察
地脚螺栓
符合设计要求
基础表面清理
干净,无污垢、油垢及杂物
观察
基础表面浸水时间
主要
h
≥48
计时
地脚螺栓孔
清洁,无污垢、油垢及杂物
吸收塔进、出口烟道安装质量验收标准及检验方法
![吸收塔进、出口烟道安装质量验收标准及检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003599065ce0508763213a4.png)
加强筋间距
mm
±6
直尺
加强梁间间距
mm
±5
直尺
烟道内壁错边量
mm
≤1
带刻度尺样板检查
表面平直度
mm
≤5
1m平尺测量
吸收塔进、出口烟道安装质量验收标准及检验方法
10吸收塔进、出口烟道安装:
1)吸收塔进、出口烟道安装进行如下检验:
标高偏差:检查4个点。
进、出口位置中心偏差:检查4个点。
烟道中心水平偏差:检查4个点。
烟道内表面对口错边量:检查4个点。
法兰对角线:全部检查。
加强筋间距:每张板检查2点。
组件平直度:全部检查。
加强梁间的距离:全部检查。
2)吸收塔进、出口烟道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见表6.3.1-10。
表6.3.1-10吸收塔进、出口道安装
工序
检验指标
性质
单位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及器具
合格
优良
安装
标高偏差
mm
±5
钢卷尺
进、出口位置中心偏差
mm
±10
弧形样板
烟道中心水平偏差
mm
≤10
钢卷尺
法兰对角线偏差
mm
≤2
塔器设备安装验收标准
![塔器设备安装验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12edc7a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ef.png)
塔器设备安装验收标准1. 前言嘿,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聊聊塔器设备的安装验收标准。
别担心,不会讲得太复杂。
其实呢,塔器就是我们在工业生产中经常见到的设备,比如分馏塔、吸收塔之类的。
它们可都是大功臣,处理各种化学反应、分离物质。
不过,安装这玩意儿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事儿,得有章可循,才能确保它们能正常工作,嘿,毕竟“安全第一”可不是随口说说的。
2. 安装前的准备2.1 设备检查首先,在安装之前,我们得检查一下设备本身。
你说,买个新玩具总得先看看吧?得确保设备没有损坏,所有的零件都齐全。
像是管道、阀门这些,少一个都不行。
这里的细节可不能马虎,像检查螺栓、焊接部位,确保它们都牢牢地“抱在一起”。
总之,检查得像是老妈看小孩,仔细得不能再仔细。
2.2 环境准备接下来,咱们得看看安装的环境。
这里可不是随便找个地儿就能安的,得考虑到土壤承载力、周围的安全距离、通风条件等等。
别小看这些,搞不好就成了隐患,就像你家里随便放个炸药,真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
要确保周围没有易燃易爆的东西,万一“火花四溅”,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3. 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1 安装步骤说到安装,咱们得有条不紊。
首先,得按照图纸来,图纸就是我们的“导航”,没有它,真心容易迷路。
把塔器的底座固定好,然后一步步地搭建上去,像搭积木一样。
不过,千万别心急,慢工出细活嘛。
每个焊接点、每个连接处,都要仔细检查,像是在做工艺品,得做到完美才行。
3.2 安全措施再来,安全措施也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安装的时候,得穿戴好安全装备,什么安全帽、手套,样样都得齐全。
就像去战场,装备齐全才能保命。
还有,安装的地方要有人看着,万一出现什么情况,能够及时处理。
总之,安全意识得高于一切,不能心大。
4. 验收标准4.1 功能测试安装完成后,咱们得进行验收。
这可是一个重要环节,得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像是开车一样,得试驾一下。
功能测试包括各个阀门的开启、关闭、流量的检测等等。
只要一点小问题都可能导致后续使用中的麻烦,所以得细心检查,避免“出师不利”。
脱硫吸收塔壁板安装质量验收标准及检验方法
![脱硫吸收塔壁板安装质量验收标准及检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d308c7b3b3567ec102d8aa4.png)
表 6.3.1-7(续)
质量标准 工序 检验指标 性质 单位 合格 优良 用弦长 D/6 但不小于 安装 焊缝处棱角 0.1s+2(s 为板厚) 300mm 的样板检查 检验单位 合格 优良 检验方法及器具
≤D/1000,且≤15(D 为塔体 塔体椭圆度偏差 mm 直径) ≤D/1000,且≤15(D 为塔体 壁板周长偏差 mm 直径) ±H/1000,且≤15(H 为塔体 安装 塔体垂直度偏差 主要 mm 壁板设计高度) ±H/1000,且≤25(H 为塔体 塔体标高偏差 mm 壁板设计高度) 对口错 边量 纵向焊缝 mm 环向焊缝 ≤0.2s,且≤3(s 为板厚) ≤0.1s,且≤1.5(s 为板厚) 带刻度样板尺检查 钢尺测量 直尺测量 测量每节直径 用尺检查
脱硫吸收塔壁板安装质量验收标准及检验方法
7 吸收塔壁板安装: 1) 吸收塔壁板安装进行如下实验: 塔体椭圆度:每圈检查。 壁板周长:每圈检查。 塔体垂直度:每圈检查。 塔体壁板环向棱角度:每道焊缝。 塔体壁板纵向棱角度:每道焊缝。 对口错边量:每条焊缝抽查 3 点以上。 2) 吸收塔壁板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见表 6.3.1-7。 表 6.3.1-7 吸收塔壁板安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总则本规是国电龙源环保工程参照德国及ISO标准并结合中华人民国国家标准及吸收塔工艺设计要求及制造而编制的。
该规明确了原材料进厂的检验,加工的主要方法,制造过程公差控制,预组装公差控制等以及与其相关的其他要求。
设备制造必须认真贯彻本制造规,制订的加工工艺方案、包装方案等技术文件必须遵循本规。
二、原材料检验与表面处理1、原材料检验原材料必须附有原材料生产厂家提供的材质证明书,设备制造商按炉号对原材料进行复检,复检遵照有关国家标准进行;如果采用抽检方式,应征得监造人员的同意,并共同商定抽检原则及抽检比例。
进口材料必须附有中国商检部门出具的检验证书。
上述的证明将作为质量保证的重要依据,存入质量保证文件。
吸收塔所用原材料以板材为主,还有部分型材(H型钢、工字钢、无缝钢管等)。
由于吸收塔部表面需要涂衬防腐层,故对将敷衬的设备部件的表面,在原材料采购、加工、成品出厂都有特殊的要求。
制造商采购原材料应根据图纸所要求的规格进行,并且所购原材料应是国家大型生产厂家新近出厂的产品,对于库存材料原则上不能使用;若要使用,但必须得到监造人员的认可。
2、板材尺寸公差及板表面要求、修补条件2.1板材尺寸公差进厂的原材料尺寸公差应满足国家标准GB709—88规定。
如若板材尺寸超过国家标准GB709—88规定的要求或定货时采取定尺供货,则板材长、宽尺寸公差将依据国家标准GB709—88规定,厚度允差在参照GB709—88的同时,双方协商确定。
2.2板材表面要求、修补条件由于衬工艺对板材表面的严格要求,故板表面的原始状态显得相当重要。
有必要确定热轧板表面状态的交货技术条件和确定板表面要求及修补条件表面状态:除裂纹、分层、裂缝外,其缺陷深度不超过表2—1中1项所规定的限度,此缺陷可作为制造中固有的缺陷(也可称之为不完善)。
虽然不管数量多少是允许的,并且修磨后满足表2—1中1项的限度,但修磨面积最多不应超过检验面积的15%。
如果缺陷部位的深度超过表2—1中1项要求,而且小于板厚的最小厚度,都要进行修补,其修磨部位的最大许可深度满足表2—1中2项要求,则修磨缺陷后剩余厚度小于最小厚度的面积不得超过被检面的2%。
表2—12)对于产品表面>12.5m2或单个缺陷打磨面积使其厚度低于最小厚度均应不超过0.25 m2。
3、型材尺寸公差及表面要求、修补条件3.1型材尺寸公差进厂的原材料尺寸公差应满足有关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
3.2型材表面要求、修补条件对于一般要求的型材表面原则上无特殊要求,但制造商在采购时应尽可能选择表面质量好的型材。
对于型材表面需要进行衬施工的表面有必要确定表面状态的交货技术条件。
为此,确定型材表面要求及修补条件表面状态:除裂纹、分层、裂缝外,其缺陷深度不超过表2—2中1项所规定的限度,此缺陷可作为制造中固有的缺陷(也可称之为不完善)。
不管数量多少是允许的,但修磨后缺陷部位的缺陷深度满足表2—2中1项规定的最小厚度,且为被检面积的10%以下是许可的。
若超过表2—2中1项所规定的限度,不管数量多少,都要进行修补,但其修磨面积最多为检验面积的2%;最大许可打磨深度见表2—2中2项,并且厚度低于最小允许厚度打磨面积的总和不超过表面积的2%。
表2—24、形位公差进厂原材料除了要满足尺寸公差外,同时也要满足原材料的形位公差如:板材的平面度、型材的弯度及扭曲度等要求,原则上不满足要求的原材料不能应用在制造的项目,除非制造商有能力对原材料进行消缺,并达到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
5、紧固件紧固件采购应根据图纸及相关的国家标准规定执行,对于有特殊要求的紧固件(如:采用热浸锌工艺)将按照下面要求执行。
表面采用热浸锌工艺的紧固件其锌层厚度为40μm,其检验位置如下:6、平台钢格板平台钢格板将按照YB4001--98标准进行制造及检验,但锌层厚度最低不得小于75μm。
7、预处理预处理工序分为原材料校整及表面处理工序,当原材料进厂时形位公差不能满足要求时必须首先清除表面粘附物后再进行校整工作。
表面处理是材料腐蚀防护、挑选及确定符合衬表面的重要部分。
其作用:一是在加工制造过程对表面进行有效的防腐保护作用,二是可以在加工前首先挑选及确定材料表面是否符合衬表面的要求。
材料表面处理可以采用表面预处理机械或手工方式,机械表面处理方式可以一次完成表面除锈(喷丸)及喷涂工序;手工方式主要采用移动式喷砂设备完成表面除锈再进行喷涂工序。
虽然两种方法都可满足要求,但考虑到衬表面的严格要求推荐首先采用使用机械化表面预处理机械方式。
材料表面的表面除锈等级及粗糙度检验应根据国标GB8923--88 规定,除锈等级检验采用同参照物----国标中的彩色照片对比法,粗糙度检验采用粗糙度样板对照方式。
喷涂工序的表面质量检验应根据国家的有关标准或规,初次喷涂厚度不应超过最终要求厚度的1/2,厚度检测采用测厚仪进行检测,每一件产品不应少于三点检测(每一个喷涂表面)。
当表面预处理后,应选择表面质量好的一面作为今后衬施工表面,表面质量应符合DIN28053要求。
三、加工制造尺寸及公差要求该规规定了制造商在加工时应遵循的加工尺寸公差及形位公差,该类公差,无论在国电龙源环保工程设计的图纸上有没有表示或要求,均予遵循。
对于特殊的公差要求,将在图纸上予以表示。
3.1加工方式: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有必要在加工前选择具备加工条件的制造商承担此项工作。
原则上,制造商应遵循下列的加工方式:3.1.1板材下料:当板材厚度不大于10mm时允许采用放样+剪切方式或数控切割机下料;当板材厚度大于10mm时应采用数控切割机下料。
3.1.2型材下料:对于如型钢及管材等材料应采用型材下料机或锯床下料。
对于弯制加工后的材料下料可以采用放样+手工下料及必要的修磨方式。
3.1.3坡口加工:坡口加工应采用刨边机加工或刨、铣床加工方式。
如该坡口不能采用机械加工方式,可以优先采用半自动切割方式,手工切割方式应尽可能避免,坡口所在位置实在无法用非手工方式加工的除外。
3.1.4焊接工作:各种的焊接方式都是允许的,但优先选择气体保护焊。
焊缝如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GB/3323-87的Ⅲ级焊缝要求,对于焊材的保管及焊前预处理应满足国家有关规或标准的要求。
3.1.5校整工作:成品或半成品的校整工作允许采用机械或火工校整工序,但不能因此破坏结构及降低相应的机械性能。
3.1.6其它:制造厂在厂制造过程的周转运输应根据所加工的部件形状采取有效、可靠的保护(如运输托架、必要的吊具和吊耳),为便于今后现场的安装吊耳可以随同部件一同出厂。
3.2制造公差3.2.1下料公差此公差规定了任何原材料的下料公差,当下料后不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情况下线性或角度允许公差将执行中等精度等级,其它将执行粗糙精度等级。
3.2.1.1板块下料线性允许公差:表3—1 单位:mm3.2.1.2型材下料公差:表3—2 单位:mm3.2.1.3角度尺寸允许公差3.2.1.4坡口或导角允许偏差表3—4 单位:mm3.2.2加工公差3.2.2.1线性尺寸公差A、焊接结构线性尺寸公差适合于焊接零件、焊接组装件和焊接结构的线性尺寸(这些公称尺寸为额定值),例如:外部尺寸、部尺寸、阶梯尺寸宽度、中心距。
制造过程一般采用中等精度等级,除非该件制造后需根据现场情况给予调整时,可以采用粗糙精度等级。
表3—5 单位:mmB、机械加工线性尺寸公差适合于经过进一步加工后的线性尺寸,例如:经过刨、铣加工工艺后外部尺寸。
表3—6 单位:mm3.2.2.2未标注的角度偏差或尺寸允差对于未标注的角度或尺寸公差,以角的短边为参照边。
离关键参照点的长度偏离值也可以适用,此种情况参考点应标在图中。
允差见表3—7、3—8,表中以度为单位显示的允差可在任何标注角度尺寸时候应用;如果图中不包含角度尺寸,以角的短边为参照边,允差的单位为mm。
制造中一般应按照尺寸精度A执行。
下面给出了角度、长度尺寸在图中标注的方式的例子。
角度尺寸允差表3—7长度尺寸允差表3—8 单位:mm3.2.2.3焊接件的直线度、平面度允差由表3--9中的直线度、平面度允差适用于焊接零件、焊接组装件或焊接结构的一般尺寸。
制造中应按照中等精度等级执行。
表3—9 单位:mm对于进出口段焊接板块板面执行下表3—10平面度公差,当进出口焊接板块需要衬时,板面平面度公差为4mm(1米尺检查)。
表3—10对于进出口段板块上连接法兰面的平面度要求为:2mm。
3.2.2.4热弯或冷弯工件的尺寸允差表3—11 单位:mm3.2.2.5折弯和压制表3—12 单位:mm3.2.2.6垂直度公差该公差规定了管法兰经过加工后的垂直度公差。
表3—13 单位:mm3.2.2.7法兰制造公差A、法兰制造公差应满足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B、矩形板法兰的孔距公差:按直线排列孔间距允差为:ΔL=<±Sm/2(Sm为螺栓孔径与螺栓直径差值)。
C、所有圆法兰密封面平面度允差0.2—0.8mm (当孔中心圆直径80—1000mm)。
矩形法兰密封面平面度允差0.5—1mm(法兰密封面尺寸为500—2000 mm)。
四、无损检验要求焊缝外观质量除了满足一般要求外,对于整个吸收塔焊缝还有严格的无损检测要求,以保证吸收塔的气密性和承力件的焊接质量。
气密性检查:100%(不准使用渗油工艺)。
承力焊缝检查:20%(焊缝长度或间断焊数量)。
五、预组装尺寸及公差要求预组装工作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工作中的必要的环节。
为此,吸收塔在制造工程中需要进行底梁预组及与底板的预组装;塔壁板的预组;加强圈的预组;塔顶预组;每层平台预组及进出口段的预组工作。
5.1预组装平台要求预组装平台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预组装产品的质量,为此确定预组装平台要求至关重要,为此确定平台要求如下:1、平台应稳定、可靠,表面清洁。
2、平台平面度<2mm。
5.2组装公差5.2.1周长尺寸由于塔壁板已散件供货方式,所以作为基础圈的第一圈的周长按图纸圆名义尺寸,其允差按表3—5。
其他各圈周长尺寸允差决定了吸收塔每圈壁板与其它相邻壁板的错边量,为此相邻两圈壁周长尺寸允差为不超过 3.142倍的较薄一圈板壁厚的1/10(mm),其最大允差不应超过6mm。
5.2.2曲率公差5.2.2.1壁板的曲率公差壁板的曲率公差决定了吸收塔壁板的板型,曲率检查采用样板检查方式,主要检查板型与样板间的间隙,曲率公差为:检查板型与样板间的曲率间隙允差为:≤3 mm板与板对口位置与样板间的曲率间隙允差为:≤5 mm注:样板长度为检验周长的4%。
5.2.2.2吸收塔底圈梁、加强环及平台的公差吸收塔底圈梁的公差检测采用预拼装后与大样对比检测方式,其偏移值为:±3mm(半径公称尺寸)。
吸收塔加强环的曲率公差决定了吸收塔加强环与壁板的贴合程度,为此吸收塔加强环的曲率公差的检测采用吸收塔加强环预拼装后与大样对比检测方式,其偏移值为:最大不超过3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