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8章.doc

合集下载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笔记(第8章-消费理论)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笔记(第8章-消费理论)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第四篇宏观经济学模型的扩展第八章消费理论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及消费之谜1.有关边际消费倾向的理论边际消费倾向是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例,即当可支配收入增加1元时,消费支出增加的数量。

可用公式表示为:=∆∆/MPC C Y凯恩斯基于对人的基本心理规律的把握,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增量一定小于收入增量。

因此边际消费倾向介于0~1。

凯恩斯所提出的边际消费倾向理论是认识消费与收入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

2.有关平均消费倾向的理论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比例,它反映了消费在家庭总收入中所占份额大小。

可用公式表示为:=APC C Y/凯恩斯认为平均消费倾向递减,认为储蓄是一种“奢侈品”,富人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会高于穷人,即与穷人相比,富人具有更高的储蓄倾向。

3.有关消费决定因素的理论(1)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凯恩斯认为收入是消费的主要决定因素,而利率并没有重要作用,古典经济学认为,消费与利率负相关。

凯恩斯承认,在理论上利率会影响消费,但他认为从经验出发所得出的结论是,真正对消费起决定作用的是收入。

所以,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可以概括为以下形式:=+C a bYa>,为自主性消费,是不依存于收入的消费,而取决于生存的基本需要;bY为引致消费,是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化的消费,01<<,为边际消费倾向。

如图8-1所示。

b图8-1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在图8-1中,45°线表示所有的收入都被用于消费支出,因此,其斜率等于1。

宏观经济学6-8章

宏观经济学6-8章

宏观习题6-8一、选择题1. 价格水平上升时,会()。

A. 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B. 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C. 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D. 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2. 下列哪一观点是不正确的?()A. 当价格水平的上升幅度大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时,实际货币供给减少B. 当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大于价格水平的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增加C.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D.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下降,实际货币供给减少3.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A. 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 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C. 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D. 以上几个因素都是4. 当()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

A. 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较敏感B. 支出乘数较小C.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较敏感D. 货币供给量较大5. 当()时,总需求曲线变得陡峭。

A. 货币需求变动对收入变动的敏感度小B. 私人部门投资变动对利率变动不敏感C. 支出乘数较小D. 货币需求变动对收入变动的敏感度大6. 总需求曲线()。

A.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B.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C.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D.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7. 在既定的劳动需求函数中()。

A. 产品价格上升时,劳动需求减少B. 产品价格上升时,劳动需求增加C. 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增加D. 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减少8. 当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函数是800-20N(N是使用劳动的数量),产品的价格水平是2美元,每单位劳动的成本是4美元时,劳动力的需求量是()。

A. 20单位B. 399单位C. 800单位D. 80单位9. 当(),古典总供给曲线存在。

A. 产出水平是由劳动力供给等于劳动力需求的就业水平决定时B.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供给移动的影响时C. 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做出调整时D.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时10. 如果(),总供给与价格水平正相关。

宏观经济学第8章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8章习题及答案

第8章失业与通货膨胀一、名词解释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充分就业自然失业率通货膨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二、判断题(正确标出“T”,错误标出“F”)1.减少法定退休年龄会使一个国家的失业率上升。

()2.当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时,自然失业率为零。

()3.由于进口原材料价格上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属于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4.由于采用新技术导致一部分人失业的情况称为结构性失业。

()5.根据奥肯定律,失业率每提高3个百分点,实际国民收入就会减少1个百分点。

()6.充分就业与任何失业不能相融,只要经济中存在失业者,就不能说实现了充分就业。

()7.物价稳定是指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水平保持固定不变。

()8.在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中,价格与实际收入是同步增长的。

()9.由于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所引起的通货膨胀被称为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10.滞胀现象指的是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成正方向变化。

()11.在劳动力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时还会出现的失业有结构性失业和实际工资失业等。

()12.摩擦性失业的存在是自然失业率不为零的原因之一。

()13.当实际国民收入增长速度超过货币增长速度,而货币流通速度不变,则价格水平将会上升。

()14.政府收入政策主要是用来对付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15.通货膨胀肯定会使国民收入提高到超过其平常水平。

()16.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主要指收入普遍下降。

()17.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呈正向关系,所以通货膨胀率越高,意味着经济增长越快。

()18.由于自然失业率是等于零的失业率,所以达到自然失业率水平就意味着实现了最大可能的就业水平。

()19.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

()20.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呈负相关。

()三、单项选择1.如果某人因为纺织行业不景气而失去了工作,这种失业应属于()。

A.结构性失业B.摩擦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2.天气寒冷,游客大大减少,海滨旅游区部分人失业,应属于()。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经济增长Ⅱ:技术、经验和政策)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经济增长Ⅱ:技术、经验和政策)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第8章经济增长Ⅱ:技术、经验和政策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劳动效率(efficiency of labor)答:劳动效率是指单位劳动时间的产出水平,反映了社会对生产方法的掌握和熟练程度。

当可获得的技术改进时,劳动效率会提高。

当劳动力的健康、教育或技能得到改善时,劳动效率也会提高。

在索洛模型中,劳动效率(E)是表示技术进步的变量,反映了索洛模型劳动扩张型技术进步的思想: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效率,就像增加了参与生产的劳动力数量一样,所以在生产函数中的劳动力数量上乘以一个劳动效率变量,形成了有效工人概念,这使得索洛模型在稳态分析中纳入了外生的技术进步。

2.劳动改善型技术进步(labor-augmenting technological progress)答:劳动改善型技术进步是指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效率,就像增加了参与生产的劳动力数量一样,所以在生产函数中的劳动力数量上乘以一个劳动效率变量,以反映外生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劳动改善型技术进步实际上认为技术进步是通过提高劳动效率而影响经济增长的。

它的引入形成了有效工人的概念,从而使得索洛模型能够以单位有效工人的资本和产量来进行稳定状态研究。

3.内生增长理论(endogenous growth theory)答:内生增长理论是用规模收益递增和内生技术进步来说明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和各国增长率差异的一种经济理论,其重要特征就是试图使增长率内生化。

根据其依赖的基本假定条件的差异,可以将内生增长理论分为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和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课后答案和笔记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课后答案和笔记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目录第1篇导言第1章宏观经济学科学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第2篇古典理论:长期中的经济第3章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货币系统:它是什么?如何起作用?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通货膨胀:起因、影响和社会成本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开放的经济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第7章失业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第3篇增长理论:超长期中的经济第8章经济增长Ⅰ: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经济增长Ⅱ:技术、经验和政策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第4篇经济周期理论:短期中的经济第10章经济波动导论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总需求Ⅰ:建立IS-LM模型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第12章总需求Ⅱ:应用IS-LM模型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第13章重访开放经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汇率制度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第14章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第5篇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专题第15章一个经济波动的动态模型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第16章关于稳定化政策的不同观点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第17章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第18章金融系统:机会与危险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第19章消费和投资的微观基础19.1 复习笔记19.2 课后习题详解附录指定曼昆《宏观经济学》教材为考研参考书目的院校列表内容简介本书是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第七版第7版英文版chapter (8)

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第七版第7版英文版chapter  (8)

Macroeconomics, 7e (Blanchard)Chapter 8: The Phillips Curve,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and Inflation8.1 Inflation, Expected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1) I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periods w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S. unemployment rate and U.S. inflation rate unstable?A) 1901 to 1909B) 1911 to 1919C) 1921 to 1929D) 1931 to 1939E) none of the aboveAnswer: DDiff: 22) In the Phillips curve equatio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ill cause an increase in the current inflation rate?A) an increase in the expected inflation rateB) a reduction in the unemployment rateC) an increase in the markup, mD) all of the aboveE) none of the aboveAnswer: DDiff: 23) Data for which country were first used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employment and inflation (i.e., the original Phillips curve)?A) FranceB) United StatesC) CanadaD) GermanyE) none of the aboveAnswer: EDiff: 1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ndividuals first discove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employment and inflation?A) SolowB) SamuelsonC) FriedmanD) PhillipsAnswer: DDiff: 1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ndividuals first discove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employment and inflation for the United States?A) Solow and FriedmanB) Samuelson and SolowC) Friedman and PhillipsD) Friedman and PhelpsAnswer: BDiff: 16) Explain what is meant by the "wage-price" spiral.Answer: The wage-price spiral refers to the effects of low unemployment on inflation. Specifically, when the unemployment rate falls, the nominal wage will rise. As W rises, firms' costs increase causing them to increase prices. As prices rise, workers will later ask for increases in the nominal wage. This increase in W again causes firms' costs and prices to rise and the process repeats itself.Diff: 17) Based on the 'early incarnation' of the Phillips curve, explain what effect an increase in the unemployment rate will have on the inflation rate.Answer: An increase in u will cause a reduction in W. As W falls, firms' costs fall. As firms' costs fall, they will reduce the price level. This reduction in the price level represents, in this case, deflation.Diff: 28.2 The Philips Curve and Its Mutations1) Since approximately 1970, the most stable Phillips-type relationship for the United States has been between which of the following?A) the rate of inflation and the change in the unemployment rateB) the unemployment rate and the change in the rate of inflationC) the change in the unemployment rate and the change in the rate of inflationD) the inverse of the unemployment rate and the rate of inflationE) the unemployment rate and the rate of inflationAnswer: BDiff: 2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ssumptions best characterized the assumption about how individuals formed expectations of inflation by the early 1970s?A) Expected inflation for the current year was smaller than the previous year's inflation rate.B) Expected inflation for the current year was approximately equal to the previous year's inflation rate.C) Expected inflation for the current year was less than the previous year's inflation rate.D) Expected inflation for the current year equal to the average inflation rate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E) Expected inflation for the current year equal to the average inflation rate over the past ten years.Answer: BDiff: 23) When inflation has not been very persistent, as was the case in the United States before the mid-1960s, we can expect thatA) the expected price level for a given year will equal the previous year's actual price level.B) the current inflation rate will not depend heavily on past years' inflation rates.C) lower unemployment rates will b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inflation rates.D) all of the aboveE) none of the aboveAnswer: DDiff: 24) When inflation has been persistent, as was the case in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the 1970s, low unemployment rates will likely be associated withA) low natural rates of unemployment.B) high natural rates of unemployment.C) low but stable rates of inflation.D) high but stable rates of inflation.E) increases in the inflation rate.Answer: EDiff: 25) For this question, assume that individuals form expectations of inflation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equation πe t= θπt-1. From 1970 on, the value of θ for this equationA) increased over time and approached 1.B) decreased over time and approached zero.C) remained constant at zero.D) remained constant at negative one.E) none of the aboveAnswer: ADiff: 26) For this question, assume that the Phillips curve equation is represented by the following equation:πt - πt-1 = (m + z) - αu t. A reduction in the unemployment rate will causeA) a reduction in the markup over labor costs (i.e., a reduction in m).B) an increase in the markup over labor costs.C) an increase in the inflation rate over time.D) a decrease in the inflation rate over time.E) none of the aboveAnswer: DDiff: 27) For this question, assume that the expected rate of inflation is a function of past year's inflation. Also assume that the unemployment rate has greater than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for a number of years. Given this information, we know thatA) the rate of inflation will approximately be equal to zero.B) the rate of inflation should neither increase nor decrease.C) the rate of inflation should steadily increase over time.D) the rate of inflation should steadily decrease.E) the inflation rate will be approximately equal to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Answer: DDiff: 28) The original Phillips curve implied or assumed thatA) the markup over labor costs was zero.B) the expected rate of inflation would be zero.C) the actual and expected rates of inflation would always be equal.D) all of the aboveE) none of the aboveAnswer: BDiff: 29) For this question, assume that the Phillips curve equation is represented by the following equation:πt - πt-1 = (m + z) - αu t. Given this information,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will be equal toA) m + z.B) (m + z - α).C) α(m + z).D) 0.E) none of the aboveAnswer: EDiff: 210) For this question, assume that the Phi llips curve equation is represented by the following: πt - πt-1 = (m + z) - αu 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ill cause a reduction in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A) an increase in mB) an increase in zC) an increase in αD) an increase in actual inflationE) an increase in expected inflationAnswer: CDiff: 211) For this question, assume that the Phillips curve equation is represented by the following: πt - πt-1 = (m + z) - αu 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ill not cause an increase in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A) a reduction in mB) a reduction in zC) an increase in αD) an increase in the expected rate of inflationE) all of the aboveAnswer: DDiff: 212) Use the following Phillips curve equation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πt - πt-1 = (m + z) - αu 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ill cause an increase in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A) a reduction in mB) an increase in zC) an increase in αD) a reduction in expected inflationE) none of the aboveAnswer: BDiff: 213) I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ecades did the Phillips curve break down for the U.S.?A) 1940sB) 1950sC) 1960sD) none of the aboveAnswer: DDiff: 114) Assume that expected inflation i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πe t= θπt-1. An increase in θ will causeA) an increase in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B) a reduction in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C) no change in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D) inflation in period t to be more responsive to changes in unemployment in period t. Answer: CDiff: 215) Assume that expected inflation i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πe t= θπt-1. If θ = 0, we know thatA) a reduction in the unemployment rate will have no effect on inflation.B) low rates of unemployment will cause steadily increasing rates of inflation.C) high rates of unemployment will cause steadily declining rates of inflation.D) the Phillips curve illust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vel of inflation rate and the level of the unemployment rate.Answer: DDiff: 216) Assume that expected inflation i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πe t= θπt-1. If θ = 1, we know thatA) a reduction in the unemployment rate will have no effect on inflation.B) low rates of unemployment will cause steadily increasing rates of inflation.C) the actual unemployment rate will not deviate from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D) the Phillips curve illust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vel of inflation rate and the level of the unemployment rate.Answer: BDiff: 217) Suppose policy makers underestimate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In a situation like this, policy makers might implement a policy thatA) attempts to maintain output below the natural level of output.B) results in deflation.C) both A and BD) results in steadily rising inflation.Answer: DDiff: 218) During which decade did the original Phillips curve break down? Also, briefly explain why the original Phillips curve broke during this period.Answer: The original Phillips curve broke down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1970s. First, the United States was affected by oil shocks that would cause an increase in both inflation and the unemployment rate. Second, individuals changed the way they formed expectations of prices. Rather than assume that this year's price level would be equal to last year's price level (i.e., zero expected inflation), individuals started to assume that previous inflation would persist.Diff: 219) Explain how the original Phillips curve differs from the expectations-augmented Phillips curve (or the modified, or accelerationist Phillips curve).Answer: The original Phillips curve did not take into account 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expected inflation on inflation. The expectations-augmented Phillips curve did allow for changes in expected inflation to affect actual inflation.Diff: 28.3 The Philips Curve and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ill not cause an increase in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A) an increase in mB) an increase in zC) an increase in the expected inflation rateD) a reduction in mE) none of the aboveAnswer: CDiff: 22) Since 1970, the evidence for the U.S. suggests that the average rate of unemployment required to keep inflation constant has beenA) between 1% and 2%.B) between 2% and 3%.C) between 3% and 4%.D) between 9% and 10%.E) none of the aboveAnswer: EDiff: 23) The evidence for the U.S. suggests that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hasA) increased by more than 5% since the 1960s.B) increased by 1 to 2% since the 1960s.C) decreased from 2000-2007, lower than it had been in the 1980s.D) decreased by more than 5% since the 1960s.E) fluctuated over time since the 1960s.Answer: CDiff: 14) When a worker's nominal wage is indexed, the nominal wage is usually automatically adjusted based on movements i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variables?A) productivityB) the price of the firm's productC) the average wage in the countryD) the average wage in the industryE) none of the aboveAnswer: EDiff: 15) If a country experiences persistently low inflatio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tends NOT to occur?A) wage indexation will become less importantB) nominal wages will be set for shorter periods of timeC) the markup over labor costs will decreaseD) all of the aboveAnswer: ADiff: 2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ill tend to occur as a result of a reduction in the proportion of a country's workers who have indexed wages?A) the unemployment rate will be relatively low.B) the unemployment rate will be relatively high.C) the inflation rate will be relatively low.D) a given change in the unemployment rate will cause a relatively smaller change in the inflation rate.E) none of the aboveAnswer: DDiff: 2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es not represent a "labor market rigidity" to which critics refer when discussing unemployment in Europe?A) generous unemployment insuranceB) restrictive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iesC) a high degree of employment protectionD) relatively high minimum wagesE) none of the aboveAnswer: BDiff: 18) Suppose policy makers overestimate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In situations like these, policy makers will likely implement policies that result inA) less unemployment than necessary.B) an unemployment rate that is "too low."C) a lower inflation rate than necessary.D) a steadily increasing inflation rate.E) overly expansionary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y.Answer: CDiff: 2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one possible explanation for the change in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the 1970s?A) contractionary fiscal policyB) an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labor contracts that were indexedC) contractionary monetary policyD) all of the aboveE) none of the aboveAnswer: EDiff: 21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ill most likely cause a change in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A) changes in monetary policyB) changes in fiscal policyC) changes in expected inflationD) all of the aboveE) none of the aboveAnswer: CDiff: 211) An increase in the price of oil will likely cause which of the following?A) increase the markup in the Phillips curve equationB) increase the sum "m + z" in the Phillips curve equationC) increase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D) all of the aboveE) none of the aboveAnswer: DDiff: 212) As the proportion of labor contracts that index wages to prices declines, we would expect thatA) a reduction in the unemployment rate will now have a smaller effect on inflation.B)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will increase.C)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will decrease.D) nominal wages will become more sensitive to changes in unemployment.Answer: ADiff: 213) Suppose the Phillips curve is represented by the following equation: πt - πt-1 = 20 - 2u t. Given this information, we know that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in this economy isA) 10%.B) 20%.C) 6.5%.D) 5%.E) none of the aboveAnswer: ADiff: 214) Suppose the Phillips curve is represented by the following equation: πt - πt-1 = 20 - 2u t. Given this informatio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most likely to occur if the actual unemployment in any period is equal to 6%?A) the rate of inflation will tend to increaseB) the rate of inflation will be constantC) the rate of inflation will tend to decreaseD) none of the aboveAnswer: ADiff: 215) Based on y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hillips curve, explain what happens to actual inflation (relative to expected inflation) when the actual unemployment rate is either above or below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Answer: When the actual unemployment rate is equal to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we know that actual inflation and expected inflation must be equal. In such a case, all else fixed, inflation will not change. If the actual unemployment rate were to fall below the natural rate, inflation would increase. So,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rate may also be referred to the non-accelerating-inflation rate of unemployment. If the opposite occurs, inflation will fall below expected.Diff: 216) Briefly comment on the predictions of economists Milton Friedman and Edmund Phelps about the ability to exploit a trade-off between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Answer: Both Friedman and Phelps (separately) argued that there might be a temporarytrade-off between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 However, both argued that this trade-off could not be exploited permanently. Eventually, expectations of inflation would adjust.Diff: 217) A number of factors are believed to have caused changes in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the 1990s. Briefly comment on each of these factors.Answer: There are a number of candidates here: decrease in monopoly power, decreasing role of unions, aging U.S. population, increased prison population, increased number of workers on disability, and unexpectedly high rate of productivity growth.Diff: 218) Based on y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hillips curve, is it possible for the unemployment rate to increase while inflation increases? Explain.Answer: This can occur when negative supply shocks occur. That is, we would observe this when factors cause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to rise (e.g. during the 1970s). This would cause an increase in u and an increase in inflation.Diff: 28.4 A Summary and Many Warnings1) The data suggest that in the European Union countries,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A) is now higher than in the U.S.B) is no longer a relevant concept.C) has steadily declined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D) will soon exceed the percentage of the labor force that is working.E) has become less "natural," since it is now almost entirely determined by the policies of a few large corporations.Answer: ADiff: 12) During the Great Depression, the actual unemployment rate in the U.S. ________, and the natural rate apparently ________.A) increased; decreasedB) increased; remain unchangedC) increased; increased as wellD) decreased; increasedE) decreased; remained unchangedAnswer: CDiff: 2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explains why the original Phillips curve relation disappeared or, as some economists have remarked, "broke down" in the 1970s?A) Individuals assumed the expected price level for the current year would be equal to the actual price level from the previous year.B) Individuals assumed that expected inflation would be zeroC) Individuals changed the way they formed expectations of inflation.D) Monetary policy became contractionary.E) More labor contracts became indexed to changes in inflation.Answer: CDiff: 2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ituations generally exists when deflation occurs?A)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 are both increasing.B)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 are both decreasing.C) The price level is decreasing.D) The rate of inflation is falling from, for example, 10% to 3%.E)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is zero.Answer: CDiff: 15) As of 2009, what was the last year that U.S. experienced deflation?A) 1933B) 1955C) 1973D) 1991E) 2001Answer: BDiff: 16) During the 1980s and early 1990s, it was believed that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in the U.S. was equal toA) 4%.B) 4.5%.C) 5%.D) 6.5%.E) 7%.Answer: DDiff: 1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es not explain the relatively low price inflation compared to the higher wage inflation in the U.S. during the 1990s?A)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dollarB) a reduction in benefits paid to workersC) an increase in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D) a reduction in the price of oilAnswer: CDiff: 28) In the Phillips curve equatio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ill cause a reduction in the current inflation rate?A) a reduction in the expected inflation rateB) an increase in the unemployment rateC) a reduction in the markup, mD) all of the aboveE) none of the aboveAnswer: DDiff: 29) Suppose policy makers underestimate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In situations like these, policy makers will likely implement policies that result inA) more unemployment than necessary.B) an unemployment rate that is "too high."C) a higher inflation rate than necessary.D) a steadily decreasing inflation rate.E) overly contractionary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y.Answer: CDiff: 210) Explain how a reduction in the proportion of contracts that are indexed affe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nges in the unemployment rate and inflation.Answer: As the proportion of labor contracts that are indexed falls, 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unemployment on inflation would fall. A reduction in u will cause an increase in inflation. When inflation rises in a period, some contracts (those that are indexed) will call for an immediate increase in wages further increasing inflation within that period. As indexation becomes less prevalent, that secondary effect (caused by the indexed contracts) on inflation will be reduced. Diff: 211) Explain how the unexpectedly high rate of productivity growth at the end of the 1990s affected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 during this period.Answer: The unexpectedly high rate of growth of productivity would cause firms' costs to drop. This would cause (if unexpected) a reduction in unemployment. So, we would observe a simultaneous drop in u and drop in inflation.Diff: 212) Explain how changes in the proportion of contracts that are indexed affect how a given change in monetary policy will affect economic activity.Answer: An increase in nominal money growth will increase the real money supply causing an increase in economic activity. As the proportion of labor contracts that are indexed increases, 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unemployment on inflation would increase. A reduction in u will cause an increase in inflation. When inflation rises in a period, some contracts (those that are indexed)will call for an immediate increase in wages further increasing inflation within that period. As indexation becomes more prevalent, that secondary effect on inflation will be magnified. This magnification of the inflation effect will cause the real money supply to increase by a smaller amount and, therefore, reduce the output effects of a given monetary expansion.Diff: 213) Based on the 'early incarnation' of the Phillips curve, explain what effect a decrease in the unemployment rate will have on the inflation rate.Answer: An decrease in u will cause a rise in W. As W rises, firms' costs increase. As firms' costs increase, they will raise the price level. This increase in the price level represents, in this case, inflation.Diff: 214) Why has the U.S.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fallen since the early 1990s?Answer: Researchers have offer a number of explanations: Increased globalization and stronger competition between US and foreign firms may have led to a decrease in monopoly power and a decrease in the markup; The nature of the labor market has changed; the aging of the US population; an increase in the prison population and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workers on disability.Diff: 215) Explain the natural unemployment rat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inflation rate.Answer: The natural unemployment rate is the unemployment rate at which the inflation rate remains constant. When the actual unemployment rate exceeds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the inflation rate typically decreases; when the actual unemployment rate is less than the natural unemployment, the inflation rate typically increases.Diff: 216)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eflation and disinflation?Answer: Deflation refers to a decrease in the price level, or equivalently, negative inflation. Disinflation is a decrease in the inflation rate.Diff: 117) How will the crisis affect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Answer: There is an increasing worry that the increase in the actual unemployment rate may eventually translate into an increase in the natural unemployment rate. Workers who have been unemployed for a long time may lose their skills, or their morale, and become unemployable, leading to a higher natural rate.Diff: 2。

宏观经济学第八章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八章习题及答案

第八单元经济增长理论本单元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1.经济增长的含义、特征与源泉;2.哈罗德(Harrod)-多马(Domar)经济增长模型;3.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4.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5.新经济增长理论;6.经济增长率与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一、单项选择1.下列选项中,()不是发展中国家的特征。

a.贫穷;b.稳定的资本存量;c.发展工业基础;d.商业欠发达。

2.产油富国与发达国家的共同点是()。

a.收入分配较为公平;b.有大量资本设备;c.人均收入高;d.出口制成品为主。

3.下列选项中,()不是人均生产函数的特征。

a.随着人均资本存量的增加,人均产量也增加;b.对于每一个既定的人均生产函数来说,技术状态是不变的;c.随着资本存量增加,人均生产函数向上移动;d.收益递减规律适用于人均生产函数。

4.下列选项中,()是提高增长率的最好方法。

a.发现新的自然资源供给;b.发展新技术;c.提高人口增长率;d.增加出口。

5.下列选项中,()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a.人口增长;b.跨国公司的存在;c.工业基础差;d.国际债务。

6.下列选项中,()属于资本深化。

a.人口增长2%,资本存量增加5%;b.人口增长2%,资本存量增加2%;c.人口增加2%,资本存量增加1%;d.人口没有增长,资本存量也没有增加7.在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增长理论中,技术进步是()。

a.经济增长的余量;b.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c.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d.引起经济增长的次要因素。

8.当储蓄水平既定时,()。

a.政府预算赤字越大,经常账户赤字越大,投资就越多;b.政府预算赤字越大,经常账户赤字越小,投资就越多;c.政府预算赤字越小,经常账户赤字越大,投资就越多;d.政府预算赤字越小,经常账户赤字越小,投资就越多。

9.当一国陷入低收入水平不断增强的状况时就被称为处于()。

a.不发达陷阱;b.流动性陷阱;c.非工业化陷阱;d.低资本化陷阱。

《宏观经济学》习题与解答8

《宏观经济学》习题与解答8

《宏观经济学》习题8第八章总需求函数(曲线)和总供给函数(曲线)一、基本概念总需求总需求函数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总供给函数总供给曲线宏观生产函数潜在就业量(充分就业量)潜在产量充分就业均衡长期总供给曲线古典的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二、判断题(F,T)1.当价格水平发生变动时,IS曲线和LM曲线的位置相应移动。

()2.现代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曲线可由费雪方程推出。

3.名义货币供给不变时,价格水平的变动将引起总需求的变动。

()4.由IS-LM模型推出的总需求曲线一定向右下方倾斜。

5.IS曲线的利率弹性越大,AD曲线越陡峭。

()6.货币乘数越大,AD曲线越平坦。

()7.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AD倾斜越陡峭。

(8.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大,AD曲线越平坦。

“()9.当IS-LM模型出现古典理论的极端情况时,AD曲线为一垂线。

()10.当IS-LM模型出现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时,AD曲线为一垂线。

()11.财政政策通过对LM曲线位置的影响而影响AD曲线。

12.货币政策通过对IS曲线位置的影响而影响AD曲线。

13.当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时,对应每一价格水平的总需求水平都有提高。

()14.名义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将引起总需求曲线同比例的移动。

15.总供给曲线同时反映了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状态。

16.当产出水平达到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时,意味着全部可用的生产资源均已得到充分利用。

()17.当劳动的边际产品一定时,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

()18.劳动需求曲线由均衡的实际工资水平和就业水平所决定.的点组成。

()19.根据新古典总供给模型,劳动需求曲线和劳动供给曲线的交点处既不存在失业,也不存在工作岗位的闲置。

()20.短期总供给曲线即古典理论的总供给曲线。

()21.新古典理论和凯恩斯主义均认为就业量决定产量()。

22.垂直的总供给曲线意味着长期而言经济能达到充分就业状态。

()23.长期总供给曲线即潜在产量线。

()24.在短期生产函数中,由于时间与其他因素的限制,所有生产要素的数量均不能改变。

曼昆 宏观经济学 第七版 名词解释(前八章)

曼昆 宏观经济学 第七版 名词解释(前八章)
劣等品:随个人收入上升,消费量下降的商品。
正常品:随收入上升消费上升的商品。
吉芬商品:由于收入效应(负)大于替代效应,需求曲线向上倾斜的商品。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为某一商品愿意支付的数额与实际支付的数额之间的差额。
逆向选择:市场失灵的一种形式。由于存在不对称信息,不同质量的产品以同一价格出售,结果导致市场上出现太多的低质量产品而较少的高质量产品。
等成本线:给定总成本条件下购买的资本和劳动的所有可能组合。
扩张路径:指与各种产量相对应的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的点的轨迹。(所有投入品都是可变的。)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当资本投入水平固定时,表示生产的平均成本和产出之间关系的曲线。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所有投入要素包括资本都是可变时,表示生产的平均成本和产出之间关系的曲线。
套利:在一个地方低价买进,然后在另一个地方高价卖出的行为。
名义价格:未经通货膨胀调整的绝对价格。
实际价格:一种按照总体价格指标衡量的价格,就是经过通胀调整后的价格。
市场:指相互作用的买方和卖方的集合。
市场的范围:指市场的边界,既包括地理的边界,又包括就产品范围而言的边界。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衡量总体价格的指标。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某一种商品价格增加1%所导致的另一种商品需求数量变动的百分比。
供给的价格弹性:商品价格上升1%所导致的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
点弹性:曲线上某个特定点的价格弹性值。
弧弹性:在某一个价格区间上计算的价格弹性。
周期性行业:销售量波动会放大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收入波动的周期性变化的行业。
可变成本(VC):随产量不同而发生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摊销:把一次性支出在几年内分摊的成本处理方法。

西方经济学(下)第八章宏观经济(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下)第八章宏观经济(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政策一、单项选择题1、不属于中央银行的业务范围的是(C )。

A.收取并保管银行存款准备金B.为财政部开设财政收支账户C.为大型国有企业提供贷款D.在债券市场上购进国债2、如果政府在某年支出大于其税收收入,收支间的这种差别被称为(B )。

A.预算短缺B.预算赤字C.预算债务D.预算盈余3、狭义货币供给量的M1是指(C )。

A.活期存款B.现钞C.通货+活期存款D.货币市场共同基金4、以下哪一项不是自动稳定器(C )。

A.收入税B.失业保险C.国防开支D.社会保障福利5、在下列项目中,(B )不属于政府购买。

A.地方政府办一所中学B.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C.政府订购一批军火D.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6、下列第(D )项不属要素收入但被居民收到了。

A.租金B.银行存款利息C.红利D.养老金7、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D )不是其职能。

A.制定货币政策B.为成员银行保存储备C.发行货币D.为政府赚钱8、财政部向(D )出售政府债券时,基础货币会增加。

A.居民B.企业C.商业银行D.中央银行9、中央银行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B )。

A.法定准备率B.公开市场业务C.再贴现率D.道义劝告10、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可通过(D )。

A.变动法定准备率以变动货币乘数B.变动再贴现率以变动基础货币C.公开市场业务以变动基础货币D.以上都是11、在下述何种情况下,会产生挤出效应(C )?A.货币供给的下降提高利率,从而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支出B.对私人部门税收的增加引起私人部门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下降C.政府支出增加使利率提高,从而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支出D.政府支出的下降导致消费支出的下降12、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B )。

A.不变B.增加C.减少D.不相关13、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A)。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14、如果中央银行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可以( C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导论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与微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答: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即以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财政与金融、经济增长等等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后果,是组成经济的具体单位,而不是聚集单位;它企求解释个人、家庭、企业和工业的经济行为和经济原则,并研究各种市场结构和表现;消费者和家庭的开支水平、具体企业和工业的价格、产出决策、工资、竞争机制和作用,市场结构及社会效益等,都是它需要研究的变量;微观和宏观的区别在于:a研究对象不同;宏观的研究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行为,微观研究的是个体经济行为;b研究主题不同:宏观是资源利用以至充分就业;微观是资源配置最终到效用最大化;c中心理论不同:宏观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微观是价格理论;第二章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1.试述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 答: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国范围内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2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GNP和GDP 的关系:二者统计口径不一样;GNP是一个国民概念,GDP是一个地域概念;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3国内生产净值NDP即一个国家一年中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减去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资本折旧费所得出的净增长量;4国民收入 NI即一个国家在一年内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实际报酬的总和,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从国内生产净值中扣除企业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政府补助金就得到这一狭义的国民收入;5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简写为PI,指个人实际得到的收入;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加政府转移支付6个人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简写为DPI,指缴纳了个人所得税以后留下的可为个人所支配的收入;2.试述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区别,为什么估计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是通常使用实际GDP答:名义GDP是以当年市场价格现期价格来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实际GDP是以不变价格,即用过去某一年称为基年的价格为标准的国内生产总值;名义GDP和实际GDP两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计算时使用的价格不同;注重整体;预测GDP数值通常使用实际GDP,因为它可以衡量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物质产量的变化;实际GDP的变动剔除了名义GDP中的价格变动因素,它能准确地反映一国实际产量的变化;因此估计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是通常使用实际GDP.4.经济中的总人口可以划分成哪几种类型失业率用什么来衡量答:经济中的总人口划分为劳动年龄人口和非劳动年龄人口;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年龄下限为16周岁,上限为法定退休年龄男为60,女为55;劳动年龄人口又划分为劳动力人口和非劳动力人口;劳动力人口由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构成;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人口×100%,因此失业率由劳动人口、失业人口、就业人口三个人口数的综合变动来决定的,测算起来比较复杂;5.一个经济的产出水平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P51答:国民经济的产出水平总收入有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投入的生产要素,二是各种生产要素与产出之间的技术关系;生产要素的投入包括劳动、资本、土地等,当投入一定的资本和劳动时,产出水平取决于生产的技术状况,可以用生产函数来反映,Y=FK,L;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与产量之间的技术联系,而任何生产方法和技术水平的改进都会导致新的投入产出关系;当资本存量增加和就业量增加时,产量会提高;另外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会促使产量提高;7.当规模报酬不变时,国民收入的分配有什么特征57答: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果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国民收入将正好分配给各种生产要素,这时利润就等于零,这一规律被称为欧拉定理;如果生产函数FK,L规模报酬不变,根据欧拉定理有:Y=FK,L=MP L•L+MP K•K总收入Y正好在资本和劳动之间分配,也就是说,由要素边际产量决定的各种要素报酬之和恰好等于总收入;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所指的利润是经济利润,经济利润并不包括企业的正常利润,因此,企业的利润虽然等于零,企业仍然可以获得正常利润,而正常利润已经包括在企业的成本之中;总之,在一个完全竞争的经济中,每种生产要素都根据它的边际产量获得报酬,而国民收入应该正好等于各种要素的报酬之和;8.宏观经济中产品和服务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如何实现均衡的61答:总需求由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三部分组成,并且消费取决于可支配的收入,投资取决于实际利率,政府购买和税收都是外生给定的;于是,总需求函数:Y=C+I+G=CY-T+I r+ G总供给也就是经济的总产出水平,由投入的生产要素决定,就是:Y=F K,L= Y 注意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就是使总需求和总供给相等,即Y= CY-T+I r+ G使总需求等于总供给的实际利率水平被称为均衡利率;这是一个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这里假定价格是固定不变的,实际利率是唯一可变的变量;实际利率的波动可使总需求发生变动,从而使总需求和潜在的实际国民收入水平相等;11.如果政府增加一百万的政府购买,会对公共储蓄、私人储蓄、国民储蓄和投资产生什么影响政府增加100万的购买,公共储蓄减少100万,私人储蓄不变,国民储蓄减少100万,投资减少100万;如果政府是增加一百万的税收,又会对上述变量产生什么影响假定MPC=0.7政府增加100万的税收,因为边际消费倾向是0.7,则政府购买增加70万,公共储蓄增加了30万,私人储蓄不变,国民储蓄增加了30万,投资增加了30万;12.政府如果增加税收,会对消费、投资和利率产生什么影响书70答:增加税收的效果类似于减少政府购买;增税使可支配收入下降从而消费减少,而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增税抑制消费的效果越好;由于产出水平由潜在的生产能力决定,保持不变,政府购买也不变,消费减少意味着投资在上升,利率在下降;总之,增税会使利率下降,刺激投资13假设一个经济的宏观数据如下单位:亿美元,GDP=5000,政府支出=1000,投资1000,消费=250+0.75Y-T,I=1000-50r1试计算公共储蓄、私人储蓄、国民储蓄2假设政府支出增加到1250,公共储蓄、私人储蓄、国民储蓄会是多少3试求新的均衡利率水平11、奥肯定律即描述失业率与GDP之间的关系的经验规律;奥肯根据美国的经验数据发现,失业率和GDP增长率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实际GDP变化的百分比=3% –2×失业率的变化;3%是在失业率不发生变化时实际GDP的趋势增长率,这是由技术进步、人口增长、资本积累决定的;由此,失业率每增加1%,实际GDP下降2%;奥肯定律为产出增长率和失业率变化率之间相互转换提供了一个粗略的估算法则;第三章经济增长1.什么是资本积累的黄金律长期消费总水平最大化的条件是什么书77答:长期消费总水平最高的稳定状态被称为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记为k;长期消费水平最大化的条件是:在资本的黄金律稳态水平,资本的边际产出等于折旧率,即MP K=δ;也就是说,在黄金律水平,资本的边际产出减去折旧等于0;2.在索洛模型中,储蓄率是如何影响稳定状态收入水平,以及稳定状态增长率的书751储蓄率提高,资本存量水平、产出水平提高,实现经济增长;图76注意要画图一个经济中本来的储蓄率为s1,那么这个经济的稳定状态资本存量就是k1 ;如果这个经济的储蓄率由于政策等的原因从 s1提高到了s2;那么这必然引起储蓄曲线sfk向上移动,从s1fk上升到s2fk;这个时候k1就不再是一个稳定状态的资本存量,因为根据向上移动了的储蓄函数,在这个资本存量水平,投资大于折旧,因此资本存量会上升,直到新的储蓄函数与折旧线相交的点所对应的资本存量水平k2 ,k2是对应储蓄率 s2的新的稳定状态;这个稳定状态与原来的稳状相比,有较高的资本存量水平和较高的产出;储蓄率对一个经济稳定状态的影响,说明了储蓄率的高低对经济增长速度的一方面影响;因为较高的储蓄率意味着较高的稳定状态,那么当一个经济的当前资本存量水平较低时,就意味着与稳定状态可能存在更大的差距,这样经济增长就会有较大的空间和速度;2储蓄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暂时的;因为在长期中只要经济达到它的稳态,那么它就不会再继续增长;如果一个经济保持较高的储蓄率,它会保持较大的资本存量和较高的产出水平,但它无法保持较高的增长率,甚至无法保持增长;在模型的假设下,理论上除非增长率不断提高,否则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增长是不可能长期持续的;3.一个政策制定者调控经济,实现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的主要手段有哪些政策制定者一般都希望实现黄金律稳态吗为什么书79答:实现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分两种情况来说:一是经济的初始稳态资本存量高于黄金律稳态;这种情况下政策制定者应采取降低储蓄率以降低稳态资本存量的政策;二是经济的初始稳态资本存量低于黄金律稳态;这种情况下,政策制定者应采取提高储蓄率以达到黄金律稳态政策;政府制定者一般希望实现黄金律稳态,但是他们有时不能够那么做;因为他们要在当前的消费和未来的消费之间进行选择;如果政策制定者对当前利益和当代人的利益更关心,就不会采取实现黄金律稳态的政策;如果政策制定者看中长远利益和各代人的利益一视同仁,则会选择实现黄金律稳态的政策;实际情况是,由于短视和对当前利益的偏爱,以及政治方面的考虑等,政策制定者通常不会选择与实现黄金律稳定状态相完全一致的政策,实际所采取的政策与实现黄金律稳态的要求总是有偏离的;4.在索洛模型中,人口增长率对一个经济稳定状态的收入水平,以及一个经济的增长率有什么影响书82 答:用小写字母代表人均数量,因此y=Y/L代表人均产出,而k=K/L表示人均资本,现在人均资本的变化为:△k=i-δ+ n k该方程表明新投资、折旧和人口增长是如何影响人均资本存量的;新投资会提高k,同时折旧和人口增长则在降低k ;我们可以把δ+nk项看作是一种“平衡投资”,即在存在折旧和人口增长的情况下,为了保持人均资本不变必需追加的投资;平衡投资包括对现有资本的折旧δk的弥补,还包括给新劳动力配备资本的投资,必需的数量是nk,即n个新劳动力每人k单位资本;该方程表明人口增长在降低人均资本积累方面的影响是与资本折旧相似的,只是折旧是通过资本的折损降低k,而人口增长则是通过资本存量在一个更大的人口中摊薄而降低k;用sfk代替人均资本变化方程中的投资i,则方程可以写成:△k=sfk-δ+ n k稳定状态即sfk和δ+ n k曲线的交点;人口增长对收入水平和经济增长的影响:1人口增长,总产出增加,总收入增加,但人均产出和人均收入不变;2把人口增长引进索洛模型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为什么有些国家富裕而另一些国家则很贫穷的一种解释;人口增长率高则稳态人均资本低,人均产出低,国家贫穷;5.在索洛模型中,技术进步是如何影响资本积累的稳定状态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如何书86 答:首先对变量的代数符号进行重新安排,现在k=K/L•E,是每劳动力效率单位资本,而不是人均资本;y=Y/L•E 是每劳动力效率单位的产出,而不是人均产出;原来意义上的k和y则可以看作劳动力的效率E不变且等于 1时的特例;当k和y的意义重新定义过以后,有技术进步的生产函数就仍然可以写成:y=fk现在每劳动力效率单位资本k的变化规律为:△k=sfk-δ+ n+ g k当我们对k和y重新定义过以后,引进技术进步因素,在形式上对一个经济的稳定状态等并不会产生影响;在有技术进步时经济同样存在一个资本水平k,在此处资本存量具有稳定性,即这个经济的稳定状态,该稳定状态同样代表经济的长期均衡;在有技术进步的索洛模型中,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在:1人均产出以g速率增长2总产出以n+g速率增长所以,经济会持续增长;由于提高储蓄率只能实现在到达稳态之前的短期中的增长,而不是可以长期持续的高增长率,而人口的增长则对人均意义上的增长没有意义;因此索洛模型表明,只有技术进步是一个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源泉,能够推动产出和生活水平的不断上升;7.设一个国家的总量生产函数是:Y=K0.5其中Y和K分别指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如果储蓄率为28%,人口增长率为1%,技术进步速率为2%,折旧率为4%,该国稳定状态的产出是多少如果储蓄率下降到10%,而人口增长率上升到4%,其他不变,那么该国新的稳定状态产出是多少答:稳定状态时,△k=sfk-δ+n+gk=0 则δ+n+gk=sfk0.28·y=4%+1%+2%k 得出:稳态时k=16; 稳态产出y=4Sfk=δ+n+gk 0.1y=4%+4%+2%k 得出k=1; 稳态产出y=1第四章失业1.什么是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由哪些因素决定P100答:在实现了充分就业时仍然存在的失业为自然失业;由于经济中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导致的失业是自然失业;在排除了经济周期的影响之后,每个经济仍然会总存在一定比例的失业人口,自然失业率就是这些失业人口对总劳动力的比率;这种失业率的存在的大小与劳动力市场结构、信息完备程度、劳动力转移成本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与市场经济运行本身无关;动态的看,失业率的决定是两种自然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部分失业人口经过一段时期以后能重找到工作;另一方面,就业人口会不断游离出新的失业人口;U/L=s/s+f,从等式可以看出经济处于长期均衡时的失业率由失业人口重新就业比率f和就业人口离职比率s共同决定;离职比率越高,失业率就会越高;重新就业率越高,失业率越低;第五章通货膨胀1、货币有哪些基本职能通常有哪些指标可以用来测算货币数量书123答:一般而言,货币有三种基本职能:a计价单位,货币为衡量千差万别的商品的相对价格提供了标准;b交易媒介,人们可以用货币来购买任何所需要的商品或劳务;c价值储存,货币提供了将当前的购买力转移到未来的手段;货币可以用现金包括纸币和硬币、活期存款支票、证券市场中的资产、储蓄账户里的资金等来衡量货币的数量;2、什么是古典两分法书131答: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实际变量由经济中各市场的一般均衡来决定,而名义变量则取决于货币的供给数量;货币供应数量增加,只会导致普遍的价格水平的上升,而不会改变各种商品的相对价格,所以货币数量变动不会改变厂商和家庭的决策,也不会改变产出和就业这类实际变量;由于这种观点将名义变量和实际变量分割开来,互不影响,因此被称为古典两分法;7.在一个经济中,货币流通速度是常数,实际GDP的年增长率为5%,货币存量每年增长14%,名义利率是11%,则实际利率为多少答:通货膨胀率=货币存量年增长率-实际GDP的年增长率=14%-5%=9%实际利率r=i-л=11%-9%=2%10. 结合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的高通货膨胀谈谈通货膨胀会引起哪些社会成本;通货膨胀是一个到处扩散其影响的过程,每个人和经济中的其他经济单位都在某种程度受到它的影响;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和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对社会的危害不同;1在低通货膨胀率下,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不是大问题,不会对人们的决策行为产生太大冲击,但通货膨胀率很高时,就会出现抢购,造成极大的经济混乱;2高通货膨胀会造成税收的扭曲;3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还有一个危害,就是造成财富的再分配效应;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因为其收入固定,其收入落后于上涨的物价水平,其实际收入因通货膨胀而减少,其生活水平下降;相反,那些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则会从通货膨胀中得益,这些人的货币收入会走在价格水平和生活费用上涨之前;例如,在有的行业有强大的工会支持,他们的工资合同中订有工资随生活费用上涨而提高的条款,或者有强有力的工会代表他们进行谈判,在每个新合同中都能够得到较大幅度的工资增长;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随着价格上涨,存款的实际价值或者购买力就会降低;通货膨胀还可以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效应;通货膨胀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我国80年代的高通货膨胀,造成了抢购现象和再分配效应;11、有一种观点认为“通货膨胀就是拒偿债务”;你同意这种观点么,请说出你的理由;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和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在这里的效应有何不同答: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通货膨胀是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具体地说,通货膨胀靠牺牲债务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激进点的说法是“通货膨胀就是拒绝债务”;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可以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效应;通货膨胀通过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因为,通货膨胀导致的货币贬值,实际上减少了债务负担;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情况有所不同,关键是看预期是否准确;如果实际通货膨胀率高于签定合同时预期的通货膨胀,则未预期的通货膨胀为正,贷款者受损失,而借款者得利,如果实际的通货膨胀低于预期的通货膨胀,则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为负,贷款者得利,而借款者受损;给借贷双方带来损失的是通货膨胀的错误预期;第七章总需求与总供给1.试解释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书167答: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主要取决于实际资产效应、跨期替代效应、开放替代效应等三个因素;1实际资产效应庇古效应当价格水平上升时,货币实际购买力减少,人们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就会减少对商品的需求量,价格水平下降时,人们所愿意购买的商品总量增加,总需求曲线因此向下倾斜;2、跨期替代效应利率效应、凯恩斯效应一般来讲,价格上升时会抬高利率水平,利率水平的提高也就意味着当前消费的机会成本增加而未来消费的预期收益提高,人们会减少当前消费量,增加未来消费量;而随着总价格水平的下降,人们则会用当前消费来替代未来消费从而增加对商品的总需求量,这就是跨期替代效应;跨期替代效应也会导致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3、开放替代效应NX效应当一国价格水平上升时,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国家生产的产品就会变得相对便宜,进口增加;而外国居民则用本国产品替代外国产品,出口减少因此净出口需求量从而商品总需求量会减少;当一个经济对外开放时,开放替代效应就构成了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另一个原因;;在什么情况下两者达到一致,在什么情况下两者又会偏离;P175 答区分:短期均衡是指短期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交点,此点是社会总需求正好等于社会总供给,宏观总量达到了短期均衡;长期均衡是指长期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交点,此点是社会总需求正好等于长期社会总供给,宏观总量达到了长期均衡;在短期中,由于某些名义变量不具备充分的伸缩性,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会造成实际产量的变动;在长期中,市场机制的作用会使名义变量的变动趋向一致,即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不能改变一国潜在的长期总产量,潜在的总产量的变动仍然取决于技术、人口和资本存量等实际因素;宏观经济的短期均衡会出现三种情况:失业均衡、充分就业均衡、超充分就业均衡;只有在充分就业均衡时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达到一致,而在失业均衡、超充分就业均衡状态两者又不一致了;3.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应量在短期和长期内分别会对经济产生什么影响书178答: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应量,在短期内,由于某些名义变量不具备充分的伸缩性,货币供应量的减少会造成实际产量的减少;在长期中,市场机制的作用会使名义变量的变动趋向一致:货币供应量减少会带来价格水平的同比例下降,而价格水平的下降则会逐步促使名义货币工资同比例的下降,因此长期内实际工资保持不变,企业只能得到正常利润,失业率会回到自然率的水平;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并不能改变一国潜在的长期总产量,潜在的总产量的变动仍然取决于技术、人口和资本存量等实际因素;4、假定中央银行A和中央银行B有不同的目标偏好;中央银行A关注价格水平的稳定,而中央银行B关注如何使产出和就业水平保持在自然率的水平上;现假定经济面临不同的外生冲击因素:1外国收入减少;2石油价格上涨;请分析中央银行A和中央银行B在不同的目标偏好下会有如何不同的政策选择;答:1外国收入减少,出口减少,需求减少,价格下跌,产出下降;A目标:稳定价格措施:扩张性经济政策,增加政府开支,扩大货币供应量,扩大需求,使供求平衡,以稳定价格;B目标:产出和就业稳定;措施:扩张性经济政策,减免税、降低利率,稳定产出和就业;2石油价格上涨,成本上涨,价格上涨;经济增长率下降,产出下降,就业下降A目标:稳定价格措施:保持总需求曲线不变,等待市场机制进行调节,石油提价会促使人们采取节能措施和寻找替代能源,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从而促使世界市场上石油价格逐步下降;但是,这个过程相当漫长,因为节能和开发新能源都需要时间,因此整个经济会面临一段较长时期的衰退;B目标:产出和就业稳定;措施: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扩大总需求均衡产量回到了原来的潜在产出水平,但价格水平却进一步上升;这样,经济可以避免长期经济衰退的痛苦,但必须付出通货膨胀的代价;第八章总需求理论5.考虑如下一个封闭经济中的情况:消费函数C=200+0.75Y-T;投资函数I=200-25r;政府购买和税收都是100;货币需求函数M/Pd=Y-100r;货币供应量是1000;价格水平是2;求:1IS曲线和LM曲线,以及均衡利率收入水平;2当政府购买从100增加到150时,IS曲线将如何移动,移动的距离是多少,并求出此时的均衡利率和收入水平;3当货币供给从1000增加到1200时,LM曲线将如何移动,移动的距离是多少,并求出此时的均衡利率和收入水平; 4当价格水平是可以变动的情况下,推导出总需求曲线;答:1IS曲线:y=C+I+G=1700-100rLM曲线:Y-100r=1000/2 y=500+100r求解方程y=1700-100ry=500+100r得均衡收入y=1100 均衡利率r= 6%2 政府购买增加后IS曲线y=C+I+G =1900-100r。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习题详解(第8章 消费理论)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习题详解(第8章 消费理论)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第四篇 宏观经济学模型的扩展第八章 消费理论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试述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

答:凯恩斯所提出的绝对收入假说可以用标准的消费函数来表述,其公式为:D C a bY =+(0a >,01b <<)上式说明,消费是可支配收入D Y 的函数,其中,a 为自发消费,b 为边际消费倾向。

将上式两边同时除以实际可支配收入D Y ,就可以得出平均消费倾向APC :D DC a APC b Y Y ==+ 上式表明,平均消费倾向APC 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 ,根据绝对收入假说,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同时,D a Y 也将减小,故平均消费倾向也是递减的。

2.什么是消费之谜?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各种消费理论是如何对其进行解释的? 答:(1)凯恩斯之后的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凯恩斯提出的绝对收入假说与实证研究不相符合,两者之间的矛盾称为“消费函数之谜”。

根据绝对收入假说,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同时,平均消费倾向也是递减的。

但是,这一研究与对消费统计资料的实证研究并不一致。

根据美国1929~1941年的逐年资料,消费函数是:47.60.73D C Y =+但根据美国1948~1988年的逐年资料,消费函数是:0.917D C Y =上述结论并不一致,首先是边际消费倾向并不是递减,而是递增;其次,短期边际消费倾向是波动的,而不是稳定的。

另一个证据是美国经济学家库茨涅兹研究了1869~1933年间每30年左右的长期消费资料,得出如下结论:①长期平均消费倾向是基本稳定的,而不是下降的;②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料所得出的平均消费倾向,与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料所得出的平均消费倾向是不一致的。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习题解答-第八章-陈正伟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习题解答-第八章-陈正伟

第八章通货膨胀统计分析习题八解答1.简述西方经济学中最常用的实用主义的通货膨胀定义。

-简答答:西方经济学中最常用的实用主义的通货膨胀定义表述为:“通货膨胀是价格持续上涨的一种过程,或者从等同意义上说,是货币不断贬值的一种过程。

”这个定义的具体内涵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通货膨胀不是指个别商品价格上涨,而是指价格总水平(即所有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的上涨。

(2)通货膨胀不是一次性或短期的价格总水平的上升。

只有当价格持续地上升,趋势不可逆转时,才可称之为通货膨胀。

2.简述通货膨胀的传统理论和现代理论的区别。

-简答答:通货膨胀的传统理论和现代理论的主要区别是:(1)传统理论解释价格水平变化,现代理论注重通货膨胀过程本身的研究;(2)传统理论没有引入通货膨胀预期的讨论,现代理论则视通货膨胀预期为通货膨胀过程的核心。

3.现代通货膨胀理论主要有三大学派,即货币学派、新凯恩斯学派和结构学派。

-填空4.现代通货膨胀理论的主要学派有()。

-多选A 货币学派B 新凯恩斯学派C 结构学派D 凯恩斯学派E 重商学派5.现代通货膨胀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都是依据各自的命题创立的假说。

-填空6.货币学派认为通货膨胀本质上是一个货币现象。

一个持续稳定的经济体系假设是货币学派通货膨胀理论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前提条件。

-填空7.新凯恩斯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是通货膨胀的源泉,并导出通货膨胀与失业存在一个稳定的替代关系的结论。

-填空8.新凯恩斯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是在非均衡经济前提下,从实际需求因素和实际供给因素出发阐述通货膨胀过程的理论。

-填空9.结构学派模型的假设是,经济活动可以总括为两个部门,一个是“先进”部门(工业),一个是“保守”部门(服务)。

-填空10.西方关于通货膨胀的统计测定方法有:缺口测度方法和物价指数测度方法。

-填空11.我国关于通货膨胀的测度方法有()。

-多选A社会货币流通量测度法 B 货币购买力测度法 C 货币供求比较测度法。

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宏观-第8章-经济增长理论)

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宏观-第8章-经济增长理论)

第8章 经济增长理论8.1 考点难点归纳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国民经济长期发展的问题,其发展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和内生增长模型。

经济增长理论中,基本的模型为哈罗德-多马模型,而哈罗德-多马模型的不稳定性为考查的重点。

经济增长理论属于西方经济学中较难的部分,有些名牌大学的考研题非常难,报考这类大学的考生需要对其做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如北京大学2000年就考了solow 经济增长模型)。

1.经济增长的含义和源泉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增长通常被定义为产量的增加。

具体理解有两层含义:(1)经济增长指一个经济体所产生的物质产品和劳务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的持续增长,即经济总产量的增长;(2)经济增长是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实际产出的持续增长,即人均产量的增长。

作为经济增长源泉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劳动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即人力资本的增长)、资本存量的增加和技术进步(是广义概念,包括采用新技术、新产品、先进管理手段以及资源配置的高效率等)。

增长率的分解式为:K L A Y G G G G βα++=,式中,G Y 为产出的增长率;G A 为技术进步增长率;G L 和G K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率;a 和β为参数,分别是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

2.哈罗德-多马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主要研究在保持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储蓄和投资的增长与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

(1)模型的假设前提①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

②储蓄S 是国民收入Y 的函数,即S =sY (s 代表这个社会的储蓄比例,即储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

)③生产过程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即劳动L 和资本K 。

④不存在技术进步,也不存在资本折旧问题。

⑤劳动力按照一个固定不变的比率增长。

⑥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即生产任何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都是固定不变的。

⑦不存在货币部门,且价格水平不变。

(2)模型的基本方程 哈罗德模型的基本方程为:vs Y Y G =∆= 式中,G 表示国民收入增长率△Y/Y (即经济增长率),s 表示储蓄率S/Y ,v 表示边际资本-产量比率△K/△Y (假定边际资本—产量比率等于资本—产量比率K/Y ),且v =I/△Y 。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8章 经济增长Ⅱ:技术、经验和政策)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8章  经济增长Ⅱ:技术、经验和政策)

第8章 经济增长Ⅱ:技术、经验和政策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判断题1.如果MPK n g δ-=+,则该式所对应的资本存量是资本存量黄金律。

( ) 【答案】T【解析】资本的黄金律水平是使消费最大化的稳定状态的k 值。

考虑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人均消费可写为:()()c f k n g k ***=-++δ,根据人均消费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可得:MPK n g δ-=+。

2.根据索洛增长模型,一国GDP 的增长率主要取决于该国的技术进步率。

( ) 【答案】F【解析】根据索洛增长模型,一国GDP 的增长率取决于劳动、资本投入以与技术进步。

3.在考虑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的索洛模型中,稳态意味着()()sf k n g k δ=++。

( ) 【答案】T【解析】稳态意味着持平投资等于储蓄,考虑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sf k n g k δ=++。

4.根据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投资可以导致一国的长期增长。

( ) 【答案】T【解析】投资使得一国的资本存量增加,而资本存量的增加会促进经济增长。

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资本边际收益是非递减的,因此投资可以导致一国的长期增长。

5.内生增长模型可以写作Y AK =,其中,A 为常数。

( ) 【答案】T 【解析】不存在资本边际递减是该公式的主要特征,因此符合内生增长理论的假设条件,可以作为内生增长模型的一种特例。

6.内生增长模型与索洛增长模型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假定一个总资本的边际报酬不递减。

( )【答案】T【解析】内生增长理论将资本这一要素广义化,不但用来指物质资本,同时还包括人力资本,它通过生产者“知识溢出”和人力资本的“外部利益”的作用,使得投资收益递增,从而避免了资本积累收益递减的倾向,从而使得资本边际报酬不递减。

(完整word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复习资料

1.国民生产总值GNP:即国民总收入GNI,指一国国民在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的总和。

2.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国国境内在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的总和。

国家统计局定义: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GNP是个收入概念GDP是个生产概念3.最终产品: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在同期内不再加工、可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

(不重复出售、转卖或进一步加工)4.支出法(最终产品法):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C+I+G+X-MC:消费,居民支出,占GDP一半以上。

购买消费品和劳务支出,不包括建造住宅。

I:投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社会资本的形成和增加。

G:政府购买:政府购买的产品与劳务总和(不包括政府的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

)转移性支出:政府单方面的价值让渡,不是等价交换,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体现的是再分配职能救济金,失业保障金。

X:出口M:进口X-M:净出口,出口减去进口得到的差额,表示本国的最终产品有多少通过外国人支出而实现。

是国外对本国产品与劳务消费和使用的净支出。

5.国内生产净值(NDP):从GD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得到NDP。

总投资:是一定时期内的全部投资净投资:总投资中扣除了资本消耗或者说重置投资部分。

6.国民收入(NI):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国民收入。

从国内生产净值中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政府补助金,就得到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意义上的国民收入。

7.个人收入(PI):从国民收入中减去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费),加上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大体上就得到个人收入。

8.个人可支配收入(DPI):税后的个人收入才是个人可支配收入。

*GDP的大小代表了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市场规模,人均GDP代表了国家的富裕程度与生活水平人均NI、尤其是DPI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切实的富裕程度9.两部门经济假设:I=S 三部门经济假设:I=S+(T-G) 四部门经济假设:I=S+(T-G)+(M-X+Kr)*T=政府净收入Kr=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S=居民私人储蓄(T-G)=政府储蓄(M-X+Kr)=外国对本国的储蓄10.名义GDP(货币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宏观经济学第8章

宏观经济学第8章

第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本章知识脉络图失业失业的定义失业的类型失业的影响失业的衡量——失业率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奥肯定律自然失业率自愿失业率——充分就业非自愿失业——需求不足的就业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定义通货膨胀率:PPPttt111---=π通货膨胀的分类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的影响货币数量论的解释——货币供给增加总需求-总供给解释——需求拉动&成本推动经济结构变动——结构性通货膨胀再分配效应产出效应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关键:各自的政策定义衡量本章学习重点与难点一、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即使经济能够提供足够的职位空缺,失业率也不会等于零,经济中仍然会存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凯恩斯认为,如果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失业仅局限于自愿失业的话,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如图1所示,其中W 表示工资率,N 表示劳动数量,N E 表示充分就业的劳动数量)。

宏观经济学认为,经济社会在任何时期总存在着一定比率的失业人口。

定义自然失业率为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即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供求力量自发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

所谓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指的是失业率的高低与通货膨胀的高低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

因此,自然失业率应等于某一时点上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占劳动力的百分比。

在实际统计中,用长期的平均失业率来近似的表示自然失业率。

提示:在宏观经济学中,在充分就业状态下,失业率并不等于零,它相当于摩擦性失业率与结构性失业率之和,这就是“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

因此,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充分就业的总产量等概念通常被看作不同经济状态的分水岭,所以自然失业率对于理解潜在产量(充分就业的产量)有重要意义,在理解宏观经济政策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

二、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为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物价总水平持续地和显著地上涨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章 经济增长理论8.1 考点难点归纳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国民经济长期发展的问题,其发展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和内生增长模型。

经济增长理论中,基本的模型为哈罗德-多马模型,而哈罗德-多马模型的不稳定性为考查的重点。

经济增长理论属于西方经济学中较难的部分,有些名牌大学的考研题非常难,报考这类大学的考生需要对其做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如北京大学2000年就考了solow 经济增长模型)。

1.经济增长的含义和源泉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增长通常被定义为产量的增加。

具体理解有两层含义:(1)经济增长指一个经济体所产生的物质产品和劳务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的持续增长,即经济总产量的增长;(2)经济增长是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实际产出的持续增长,即人均产量的增长。

作为经济增长源泉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劳动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即人力资本的增长)、资本存量的增加和技术进步(是广义概念,包括采用新技术、新产品、先进管理手段以及资源配置的高效率等)。

增长率的分解式为:K L A Y G G G G βα++=,式中,G Y 为产出的增长率;G A 为技术进步增长率;G L 和G K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率;a 和β为参数,分别是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

2.哈罗德-多马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主要研究在保持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储蓄和投资的增长与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

(1)模型的假设前提①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

②储蓄S 是国民收入Y 的函数,即S =sY (s 代表这个社会的储蓄比例,即储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

)③生产过程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即劳动L 和资本K 。

④不存在技术进步,也不存在资本折旧问题。

⑤劳动力按照一个固定不变的比率增长。

⑥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即生产任何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都是固定不变的。

⑦不存在货币部门,且价格水平不变。

(2)模型的基本方程 哈罗德模型的基本方程为:vs Y Y G =∆= 式中,G 表示国民收入增长率△Y/Y (即经济增长率),s 表示储蓄率S/Y ,v 表示边际资本-产量比率△K/△Y (假定边际资本—产量比率等于资本—产量比率K/Y ),且v =I/△Y 。

它表明,要实现均衡的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增长率就必须等于社会储蓄倾向与资本产量比二者之比。

多马模型的基本方程为: G =△I/I =s ·δ式中,△I/I 为投资增长率,即为哈罗德模型中的经济增长率;δ表示资本生产率△Y/I ,即哈罗德模型中v 的倒数。

多马模型与哈罗德模型的区别在于多马模型用资本生产率表示资本—产量比率,且G 表示投资增长率,故:δ⋅==s vs G (3)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①实际增长率G A指在一定储蓄比例之下由资本的实际变化量与国民收入的实际变化量的比率v 导出的国民收入增长率,用G A 表示,G A =s/v②有保证的增长率G W式中,s d 为合意的储蓄率(假设既定),v r 为企业家意愿中所需要的资本-产量比率。

所谓“有保证的增长率”是指与令企业家意愿中所需求的资本-产量比率v r 相适应的国民收入增长率,即指能满足投资等于储蓄的稳定的增长率。

其公式为:rd W v s G = 这一公式表明,当既定的合意储蓄率(符合居民意愿储蓄需求)和合意资本-产量比率(符合企业家意愿投资需求)所决定的增长率是有保证的增长率时,经济可以实现稳定的增长。

在此增长率下,企业家预期的投资需求恰好等于本期的储蓄供给。

③自然增长率G N动态分析中实现充分就业条件下均衡增长的要求为:A W N d rs s G G n G v v ===== 式中,G A 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实际增长率,G W 是d s 除以v r 所得的有保证的增长率,n 是一国的人口增长率,G N 是指人口增加和技术进步所容许的增长率,即自然增长率。

A .在分析经济短期波动原因时,哈罗德提出了实际增长率的概念。

若G A =G W ,实际投资率将等于合意的储蓄率(G A v =s=G W v r ),进而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若G A <G W ,实际投资率将低于合意的储蓄率而引起经济收缩;若G A >G w ,实际投资率将高于合意的储蓄率而导致经济扩张。

经济波动是由于这两者总是不一致而引起的。

B .在分析经济长期波动原因时,哈罗德提出了自然增长率的概念,即自然增长率是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所允许达到的长期的最大增长率(用n G 表示)。

其公式为:ro n v s G = 式中,s 0表示一定制度下最适宜的储蓄率,v r 表示预期的资本-产量比率。

若G W =G n ,表明社会的所有劳动能力和和生产设备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得到充分利用;若G W <G n ,表明储蓄和投资的增长率低于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所容许程度而出现长期繁荣趋势;若G W >G n ,表明储蓄和投资的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所容许程度而出现长期停滞趋势。

(4)均衡增长路径的存在性问题和稳定性问题哈罗德模型需要解决这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经济沿着均衡途径增长的可能性是否存在,或者就具体的经济活动来说,是否存在一条均衡增长途径。

这个问题又被称为“存在性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经济活动一旦偏离了均衡增长途径,其本身是否能够自动地趋向于均衡增长途径,这个问题又被称为“稳定性问题”。

①存在性问题哈罗德认为,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增长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但另一方面,由于储蓄比例,实际资本-产量比和劳动力增长率分别是由各不相同的若干因素独立地决定的,因此,除非偶然的巧合,这种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是不会出现的。

于是,哈罗德认为,虽然G N =G A =G W 这种理想的充分就业均衡增长途径是存在的,但是,一般说来,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增长的可能性是极小的,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经济很难按照均衡增长途径增长。

②稳定性问题参见哈罗德的“不稳定原理”3.哈罗德的“不稳定原理”根据达到均衡增长要求的公式变形G A v =G W v r =s ,经济活动一旦偏离了均衡增长途径,即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之间一旦发生了偏差,经济活动不仅不能自我纠正,而且还会产生更大的偏离。

具体分析过程如下:如果G A 大于(或小于)G W ,那么v 就会小于(或大于)v r ,企业的固定资产和存货就会少于(或多于)企业家所需要的数量,进而促进企业家增加(或减少)订货,增加(或减少)投资,从而使实际产量水平进一步提高(或降低),最终使实际增长率G A 与有保证的增长率G W 之间出现更大的缺口,经济发展不是连续上升,就是连续下降,呈现出剧烈波动的状态。

4.新古典增长模型(1)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本假定:①社会储蓄函数为S =sY ,式中,s 是作为参数的储蓄率;②劳动力按一个不变的比率n 增长;③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

(2)基本方程在上述假定条件下,如果经济中经济中不存在技术进步,则索洛推导出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为:k n sy k )(δ+-=∆式中k 为人均资本,s 为储蓄率,y 为人均产量(y=f (k )),n 为劳动力的增长率,δ为资本的折旧率。

从而sy 为社会的人均储蓄;(n +δ)k 为新增劳动力所配备的资本数量和资本折旧,称为资本广化(即意味着为每一个新生的工人提供平均数量的资本存量);k ∆为人均资本的增加,称为资本深化(即意味着每个工人占有的资本存量上升)。

因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又可表述为: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3)稳态分析①所谓稳态指的是一种长期均衡状态。

在稳态时,人均资本达到均衡值并维持在均衡水平不变;在忽略了技术变化的条件下,人均产量也达到稳定状态,即k 和y 达到一个持久性的水平。

②稳态的条件为:)0()(=∆+=k k n sy 即δ稳态增长率为:n KK N N Y Y =∆=∆=∆ 因此,稳态中(人均资本不变,即0=∆k ),总产量(或国民收入)的增长率和总的资本存量的增长率均等于劳动力的增长率,n 即为稳态增长率(稳态中的产出增长率),且这一增长率是独立于储蓄率的(等式中无s )。

(4)储蓄率增加对产量增长的影响。

储蓄率的增加不能影响到稳态增长率(国为这一增长率是独立于储蓄率的),但确实能提高收入的稳态水平。

(5)人口增长对产量增长的影响①人口增长率的增加降低了人均资本的稳态水平,进而降低了人均产量的稳态水平。

②人口增长率的上升增加了总产量的稳态增长率。

(即要达到稳态,需维持较高的稳态增长率,否则无法保证稳态。

)(6)资本黄金分割律。

经济增长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提高一个国家的人均消费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

在此前提下,经济学家费尔著斯于1961年提出了黄金分割率,其基本内容是:如果一个经济体的目标是使人均消费最大化,那么在技术和劳动增长率固定不变时,经济中的人均资本量(资本-劳动比率)应使得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用方程表示为:n k f =')(*5.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丹尼森把影响经济增长因素归结为六个:(1)劳动;(2)资本存量的规模;(3)资源配置情况;(4)规模经济;(5)知识进展;(6)其他影响单位投入产量的因素。

其中,知识进展是发达国家最重要的增长因素(相对)。

这里知识进展含义广泛,包括技术知识、管理知识的进步和由于采用新的知识而产生的关于结构和设备更为有效的设计,还包括从国内外有组织的研究、个别研究人员和发明家,或者简单的观察和经验中得来的知识。

丹尼森认为,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的重要性是相同的,不能只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

库兹涅茨分析的经济增长因素有三个:(1)知识存量的增加;(2)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结构方面的变化。

库兹涅茨把知识力量因素和生产因素与结构因素联系起来,以强调结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这是他与丹尼森分析的不同之处,同时也是一个重要贡献。

“倒U 字假说”,又称库兹涅茨曲线,是指:在经济未充分发展的阶段,收入分配将随同经济发展而趋于不平等;其后,经历收入分配暂时无大变化的时期,当到达经济充分发展阶段时,收入分配将趋于平等。

如果用横轴表示经济发展的某些指标(通常为人均产值),纵横表示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则这一假说揭示的关系呈倒U 字形。

6.新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是指用规模收益递增和内生技术进步来说明一国长期经济增长和各国增长率差异而展开的研究成果的总称。

新增长理论最重要的特征是试图使增长率内生化,因而又称为内生增长理论。

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缺陷:稳态增长率的外生化是新古典增长理论最主要的缺陷(此类模型无法对劳动力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率做出解释)。

此外,该理论关于经济中的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的假定往往与事实不符。

而其对在稳态时经济增长与储蓄率应是无关联的预言出现经验性的偏差(数据明显显示,各国的储蓄率与增长是正相关)新增长理论模型有两种基本类型(完全竞争条件下):(1)外部性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此类模型采用马歇尔提出的外部经济分析法研究经济增长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