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讲 凸二次规划的有效集方法

合集下载

二次规划 ppt课件

二次规划  ppt课件

定 理 9-4 设 G 是 半 正 定 ( 正 定 ) 矩 阵 , 则 x* 是 约 束 问 题 (9-58) 的 全 局 最 优 解 , * 是 相 应 的 乘 子 向 量 的 充 分 必 要 条 件 是 : x* 、 * 是 线 性 方 程 组
G AT
的解.
A x r 0 b
定 理 9-4 表 明 , 求 解 等 式 约 束 的 二 次 规 划 问 题 , 可 转 化 为 求 解 线 性 方 程 组 的 问 题 , 但 是 问 题 的 维 数 也 由 n 变 成 了 n+m, 维 数 的 增 大 会 增 加 求解线性方程组的难度,一种克服上述缺点的方法是变量消去法.消去 法包括直接消去法和广义消去法.
9.6 二次规划
二次规划是特殊的非线性规划,它形式简单,既可以 使用求解非线性规划的一般方法求解,又有特定的解法; 此外,二次规划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著名的支 持向量机,在本质上就是一个二次规划问题.本节着重介 绍凸二次规划问题的一些性质和求解方法.
9.6.1 二次规划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性质
1 min f ( x) xT Gx r T x, x R n 2 s.t. hi ( x) AiT x bi 0, i {1,2, , m} I ( x* )
的全局极小点.
(9-57)
证 若 x* 是 凸 二 次 规 划 (9-55) 的 全 局 极 小 点 , 则 x* 是 问 题 (9-55) 的 K - T 点,也是问题 (9-57) 的 K - T 点,由定理 9-2 可知, x* 是问题 (9-57) 的全局极小点.
i m 1
A
* i
m l
T i

具有二次非线性约束的凸二次规划问题的算法研究

具有二次非线性约束的凸二次规划问题的算法研究

具有二次非线性约束的凸二次规划问题的算法研究一、引言在实际应用中,凸二次规划问题的求解是一类非常重要的问题。

经典的二次规划问题的目标函数是一个二次函数,并且约束条件是线性的,这类问题的求解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但是,在实际生产与维护中,往往还需要考虑更多因素的约束,例如涉及到非线性因素、离散因素等。

本文将着重探讨具有二次非线性约束的凸二次规划问题,并给出相应的算法。

二、凸二次规划问题凸二次规划问题被定义为:求解一个二次目标函数的最小值,其约束条件是一些线性不等式和线性等式。

这类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建模工具,广泛应用于生产与维护等领域。

对于凸二次规划问题,在具有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求解。

该问题最常见的求解方法是使用内点法,该方法具有渐进Theory收敛性,并且在理论上具有多项式时间复杂度。

其他常用方法还包括牛顿法、拆分算法等。

三、具有二次非线性约束的凸二次规划问题凸二次规划问题的约束条件通常是线性的,而在实践中还经常遇到需要考虑更多因素的情况。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具有二次非线性约束的问题。

这种类型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是非常常见的。

对于具有二次非线性约束的凸二次规划问题,数学模型表示可以被写成如下形式:$$ \begin{aligned} \min_{x\in \mathbb{R}^n}\qquad &\dfrac{1}{2}x^TQx + c^Tx\\ & \text{s.t. }\quad Ax = b\\ &\quad\quad\quad f_i(x) \geq 0\quad i\in I_1\\ & \quad\quad\quad f_j(x) = 0 \quad j\in I_2 \end{aligned} $$其中,$x$ 是优化变量, $Q$ 是一个半正定的 $n\times n$ 实矩阵, $A$ 和 $b$ 分别是 $m\times n$ 实矩阵和 $m$ 维向量,$f_i(x)$ 和 $f_j(x)$ 分别是凸可微非线性函数。

第二节+凸函数和凸规划

第二节+凸函数和凸规划

x ( 2)
f ( x 2 ) > f ( x1 ) + f '( x1 )( x 2 − x1 )
y = f ( x ) + f ' ( x )( x − x )
1 1 2 1
f ( x2 )
x (1) x ( 2)
凸函数的定义表明, 凸函数的定义表明,凸函数上任意两点的函数值的 连线上的点都在曲线的上方; 连线上的点都在曲线的上方;而上述充要条件则说 函数图像上任一点处的切线都在曲线的下方。 明,函数图像上任一点处的切线都在曲线的下方。
书例4.2.2 书例
2. 凸规划及其性质
min f ( x ) s .t . g i ( x ) ≤ 0, i = 1,..., p h j ( x ) = 0, j = 1,...q
g ( x) ≤ 0, i = 1,...,p n i X = x ∈ R hj ( x) = 0, j = 1,...,q
是非空凸集。 定理 4.2.1 设 S ⊂ R 是非空凸集。 n 上的凸函数, (1) 若 f : R a R 是 S 上的凸函数, α ≥ 0 ,则 α f 是 S 上的凸函数; 上的凸函数; n (2) 若 f1 , f 2 : R a R 都是 S 上的凸函数, 上的凸函数, 上的凸函数。 则 f1 + f 2 是 S 上的凸函数。
第二节 凸函数和凸规划
对于定义在凸集上的凸函数,其极小点就是最小点, 对于定义在凸集上的凸函数,其极小点就是最小点, 极小值就是最小值。 极小值就是最小值。
• 凸函数及其性质 • 凸规划及其性质
称为凸集, 集合 S 称为凸集,如果 S 中任两点的连线内的 点都在集合 S 内。

凸优化问题的解法与应用

凸优化问题的解法与应用

凸优化问题的解法与应用凸优化问题是指满足下列条件的优化问题:目标函数是凸函数,约束条件是凸集合。

凸优化问题是最优化问题中的一类比较特殊的问题,也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类问题。

凸优化问题在工业、金融、电力、交通、通信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凸优化问题的基本概念、解法和应用。

一、凸优化问题的基本概念1. 凸函数凸函数是指函数的图形总是位于函数上方的函数,即满足下列不等式:$$f(\alpha x_1 + (1-\alpha)x_2) \le \alpha f(x_1) + (1-\alpha) f(x_2),\quad x_1, x_2 \in \mathbb{R}, 0 \le \alpha \le 1$$凸函数有很多种性质,如单调性、上凸性、下凸性、严格凸性等,这些性质都与函数的图形有关。

凸函数的图形总是呈现出向上凸起的形状。

2. 凸集合凸集合是指集合内任意两点间的线段都被整个集合所包含的集合。

凸集合有很多常见的例子,如球、多面体、凸多边形、圆等。

凸集合的特点在于其内部任意两点之间都可以通过一条线段相连。

3. 凸组合凸组合是指将若干个向量按照一定比例相加后所得到的向量。

具体地,对于$n$个向量$x_1, x_2, \cdots, x_n$,它们的凸组合定义为:$$\alpha_1 x_1 + \alpha_2 x_2 + \cdots + \alpha_n x_n, \quad\alpha_1 + \alpha_2 + \cdots + \alpha_n = 1, \quad \alpha_i \ge 0 $$凸组合可以看做是加权平均的一种特殊形式。

在凸优化问题中,凸组合常常被用来表示优化变量之间的关系。

二、凸优化问题的解法凸优化问题可以用很多方法来求解,其中比较常用的有梯度下降算法、最小二乘法、线性规划、二次规划、半定规划等。

1. 梯度下降算法梯度下降算法是一种基于梯度信息的优化算法。

最优化方法 第六章 二次规划

最优化方法 第六章 二次规划
(求解不等式约束的方法)
一.不等式约束二次规划的有效集方法
1. 基本思想
对于存在不等式约束的二次规划,在每次的迭代中,以 已知的可行点为起点,把在该点起作用的约束作为等式约束, 将不起作用约束去掉,在此等式约束下极小化目标函数, 求 得新的比较好的可行点以后,重复以上做法.
通过解一系列等式约束的二次规划来实现不等式约束的 优化.
集合为w(x) E I x ,则 x也必是问题
min 1 xTGx d T x
2
(3)
s.t. aiT x bi , i E I x
的局部极小点.
反之,如果 x是(1)的可行点,且是问题(3)的 K-T 点,而且
相应的 Lagrange 乘子满足
i 0, i I x
(4)
则 x也是原问题(1)的 K-T 点.
称为有效集方法或者起作用集方法.
一般二次规划标准形式
min q(x) 1 xTGx d T x, 2
s.t. aiT x bi , i E,
(1)
aiT x bi , i I.
其中G是nn的对称矩阵.E,I 分别对应等式约束和
不等式约束指标集合.d, x,and ai,i E I 都是n维向量.
s.t
x1 2x2 x3 4 0
x1 x2 x3 2 0
解:
2
G 2
2
b
4 2
1 1 A 2 1
1 1
rA 2
2 0
0
2
0 1 1 x1 0
0
2
1
x2
0
0
1
0 2
2 1
1 0
1
0
x3
1
0 4

二次规划_0508

二次规划_0508

等式约束的二次规划问题
直接消去法
求解问题(1)最简单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利用约束来消去部分变量,从而把问题 转化成无约束问题,这一方法称为直接消去法。 将 A 分解成为如下形式:
A B, N
其中 B 为基矩阵,相应的将 x, c, H 作如下分块:
H12 x c H x B , c B , H 11 H 21 H 22 xN c N 其中 H11 为 m m 维矩阵。这样,问题(1)的约束条件变为: BxB NxN b
1 2 1 2 0
0 0 ,可得 Q, R, G 分别为: 1 2
5 2 3
3 4 3 4 1 , G 11 5 2 1 4
T
21 43 3 * x Qc Rb , , 于是问题的最优解为: 11 22 22
(k )
解等式约束问题:
min f x T s.t. ai x bi , i I k
(6)
其中 a i 是矩阵 A T 的第 i 列元素构成的 n 维向量。 将坐标原点移至 x 处,令 d
(k )
(k )
x x ,则: f x
(k )
T 1 (k ) T d Hd ( k ) f x( k ) d ( k ) f x( k ) 2
通过高斯消元法可得:
1 x x3 1 3 x 2 2 x 2 3 3
代入 f x 中可得到等价的无约束问题:
min x3
14 2 8 x3 x3 4 9 3
等式约束的二次规划问题
ˆ 28 H 由标准形式可知 2 9 ,显然为正定,故求其极值只需令其梯度为 0:

二次规划起作用集方法

二次规划起作用集方法

《非线性规划》课程设计题目:二次规划起作用集方法院系:数理学院应用数学系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姓名学号:119084112 数112指导教师:日期:2014年6月19日摘要二次规划(QP)是指目标函数为决策变量x的二次函数,而约束函数是线性函数的非线性规划.二次规划规划问题是最简单的一类非线性约束优化问题,并且某些非线性规划可以转化为求解一系列二次规划问题,因此二次规划的求解方法也是求解非线性规划的基础之一.关键词:二次规划;起作用集;乘子向量AbstractQuadratic programming (QP) refers to the objective function for the quadratic function of the decision variables x, and the constraint function is a linear function of nonlinear programming, quadratic programming problem is the simplest nonlinear constraint optimization problems, and some nonlinear programming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solving a series of quadratic programming problem, so the solving methods of quadratic programming is also one of the basis of solving nonlinear programming.Keywords: Quadratic programming; Work set; Multiplier vector目录一、二次规划的概念与性质1.1模型一1.2模型二二、一般正定二次规划的起作用集方法及计算步骤2.1方法2.2计算步骤三、算例总结一、二次规划的概念与性质 1.1模型一⎩⎨⎧+=≥==+=.,,1,,,,2,1,.;21)(min L m j b x a m i b x a t s x c Hx x x f j j i i T T(1) 式中H 为n 阶对称正定矩阵,c,x 均为n 维列向量;i a (i=1,2,···,m),j a (j=m+1,···,L)均为n 维行向量.另L m m b b b b b ,,,,,,121 +都是已知实数,且m ≤n(L ≥m).定理一 设*x 是上式正定二次规划的最优解,且在点*x 处的起作用约束集为*J ,则*x 是下述等式约束问题的唯一解:.,.21)(min *J i b x ta s xc Hx x x Q i i T T∈=+=1.2模型二只含有等式约束的二次规划:.,,2,1,.;21)(min m i b x ta s x c Hx x x f i i T T==+=(2)式中H 为n 阶对称正定矩阵,c,x 均为n 维列向量;i a (i=1,2,···,m)为n 维行向量.定理二 规划(2)式的K-T 对),(**Λx 是存在唯一的,且),(**Λx 为(2)式的K-T 对的充要条件是它们满足方程组:⎥⎦⎤⎢⎣⎡--=⎥⎦⎤⎢⎣⎡Λ⎥⎦⎤⎢⎣⎡--b c x AA H T 0二、一般正定二次规划的起作用集方法及计算步骤2.1方法对于一般正定二次规划(1)式,由定理一可知,只要能找到*x 所满足的起作用约束指标集*J ,就可以通过求解等式约束(2)式二次规划化问题得到*x .但是*x 未知,*J 不能一下求出,可采用逐步改进的方法:先求出问题(1)式的一个可行点)(k x ,计算点)(k x 处有起作用约束指标集k J ,并求解相应的等式约束的二次规划问题(2)式.设其最优解为)(ˆk x ,乘子向量为k Λ.令k P =)(ˆk x-)(k x,即认为k P 是从点)(k x出发至)(ˆk x的方向,如求出了k P 也就找到了)(ˆk x ,)(ˆk x =)(k x +k P .因此求解(2)式可以化成求解:.,0.)(21)(21)(min )()(1k k i k T k k T k kT k k Tk J i P a t s P x f HP P P c Hx HP P x f ∈=∇+=++= (3)设)(ˆk x 的起作用约束指标集为1+k J ,则根据)(ˆk x 与)(k x 之间不同关系来调整k J (当然要使目标函数值不断减少).按照这种思路继续,就有可能得到*J ,从而求得(1)式的最优解*x . 2.2步骤第1步:选定初始可行点)1(x 及相应的起作用约束指标集1J ,使)(1J i a i ∈线性无关.令k:=1.第2步:求解含有等式约束的正定二次规划问题(3),设其解为k P .第3步:若k P =0(即)(ˆk x=)(k x),则计算相应的乘子向量k Λ,转第4步.若k P ≠0,转第5步.第4步:若),,2,1(\m J j k ∈∀;都有0)(≥k j λ成立,则)(k x为规划(1)式的最优解,计算结束;否则求出)},,2,1(\|min{)()(m J j k k j k q ∈=λλ,令)1(+k x =)(k x,1+k J =k J \{q}, k:=k+1,返回第2步.第5步:若)(ˆk x =)(k x +k P (k P ≠0)满足i i b x a ≥,k J L m m i \},,2,1{ ++∈(即)(ˆk x 也满足规划(1)的可行域),则令)1(+k x =)(k x,计算)1(+k x 处的起作用约束指标集1+k J ,令k:=k+1,返回第2步.否则(即)1(+k x 不是规划(1)式的可行解)转第6步.第6步:从)(ˆk x 点出发沿方向k P 进行一维搜索.记)1(+k x =)(k x +k k P α,计算步长:}0,\),,2,1(|min{ˆ)(<++∈-=k i k ki k i i k P a J L m m i P a x a b α易见k aˆ为正数.因此对每个k J L m m i \},,2,1{ ++∈,i k k k i b P x a ≥+)ˆ()(α必成立. (因为)(k x是可行解,k aˆ是正数,当k k P a >0时更成立) 取k α=min{1,k aˆ}. 记 )1(+k x=)(ˆk x +k k P α.计算点)1(+k x 处的起作用约束指标集1+k J .令k:=k+1,返回第2步. 三、算例用起作用约束集方法计算(书上例题409页):⎩⎨⎧≥-≥----+-=.0,,623.;102)(min 212121222121x x x x t s x x x x x x x f用LINGO 求解,程序如下: MODEL: Sets:num_i/1,2/:c,x; endsets data: c=-3, -2; enddata[OBJ]min=(x(1)^2-x(1)*x(2)+2*x(2)^2-x(1)-10*x(2); @sum(num_i(i):c(i)*x(i)>=-6; @for(num_i(i):x(i)>=0;);END运行该程序可得1x =21,2x =49,为原规划问题的最优解.总结二次规划规划问题是最简单的一类非线性约束优化问题,并且某些非线性规划可以转化为求解一系列二次规划问题,因此二次规划的求解方法也是求解非线性规划的基础之一. 参考文献[1]何坚勇·最优化方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第二节 凸函数和凸规划

第二节 凸函数和凸规划
2
正定, f 为凸函数。
2 0 0 2 0 半正定, g 1 ( x ) 是凸函数。其他约束条件均为线性。故改(MP)为凸规 0 0 0
而 2 g1 ( x ) 0 划。

f ( x ( x x )) f ( x )
1 2 1 1

f (x ) f (x )
2 1
(4.2.3)
由多元函数 Taylor 展开式可知:
f ( x ( x x )) f ( x ) f ( x ) ( x x ) ( ( x x ) )
第二节 凸函数和凸规划
• 凸函数及其性质 • 凸规划及其性质
凸函数和凸规划
1. 凸函数及其性质
定义 4.2.1 有
f ( x
1
设S
2
R
n
是非空凸集,
1
f :S R
,如果对任意的
1 2
( 0 ,1 )
(1 ) x ) f ( x ) (1 ) f ( x ) , x , x
(MP)
约束集
如果(MP)的约束集X是凸集,目标函数f是X上的 凸函数,则(MP)叫做非线性凸规划,或简称为凸 规划。
凸规划性质
• 凸规划的性质
定理 4.2.5 对于非线性规划(MP),若 g i ( x ), i
j 1 ,..., q
1 ,..., p
皆为 R n 上的凸函数, h j ( x ),
2 f (x) 2 x1 2 f (x) x 2 x1 f (x) . . 2 f (x) x nx1
2
f (x)
x1 x 2

二次规划.ppt

二次规划.ppt

等式约束的二次规划问题
直接消去法 求解问题(1)最简单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利用约束来消去部分变量,从而把问题
转化成无约束问题,这一方法称为直接消去法。
将 A 分解成为如下形式:
A B,N
其中 B 为基矩阵,相应的将 x,c, H 作如下分块:
x

xB xN

,
c

cB cN

,
H

H11 H21
H12
H 22

其中 H11 为 m m 维矩阵。这样,问题(1)的约束条件变为: BxB NxN b
即:
xB B1b B1NxN (2)
等式约束的二次规划问题
将(2)代入 f x中就得到与问题(1)等价的无约束问题:
min
如果 Hˆ 2正定,则问题(3)的最优解为: x*N Hˆ 21cˆN
此时,问题(1)的解为:
x*

xx**NB


B1b

0


B1N

I

Hˆ 21cˆN
记点 x* 处的拉格朗日乘子为 λ* ,则有: AT λ* f x* Hx* c ,故知:
x1 2x2 x3 4 x1 x2 x3 2
通过高斯消元法可得:

x1 x1

2x2 4 x2 2

x3 x3

x1


1 3
x3


x2

2
2 3
x3
代入 f x 中可得到等价的无约束问题:
min

二次规划问题的既约积极集方法

二次规划问题的既约积极集方法

二次规划问题的既约积极集方法林述敏【摘要】讨论了一种新的求解二次规划问题的方法,即既约积极集方法.其主要思想是先用消元法消去二次规划问题中的等式约束,使其等价地化为只含不等式约束的二次规划问题,然后再用积极集方法求解.通过数值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期刊名称】《滨州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2)002【总页数】6页(P48-53)【关键词】凸二次规划;既约积极集方法;消元;不等式约束;非线性规划;算法【作者】林述敏【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山东日照276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221.2二次规划是非线性约束优化问题中最简单,也是最早被人们研究的一类问题。

目前已建立起该问题最优解的存在性条件和有效的求解算法[1]。

在众多的求解算法[1-8]中,积极集方法和内点算法是比较有效的两类算法。

现在主要考虑凸二次规划问题的积极集方法。

众所周知,有效集方法求解的缺点是在求解过程中变量比较多,从而导致计算量较大,数值效果较差。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现在给出一种既约积极集方法,即先用消元法把约束中的等式约束去掉,然后用积极集方法进行求解。

这样做可以使约束中的变量个数减少,从而大大减少计算量。

二次规划是最简单的非线性规划问题,形如:传统的积极集方法[1]是给出主要思想和简单迭代过程,然后给出优缺点。

为克服其求解过程中变量较多的缺点,现对上述问题进行如下转换。

任取x=bi,i∈ε的一个特解x0,则Ω=x0+N(A)。

令y=x-x0,这样,凸二次规划问题(1)等价地转化为令。

记Z为由A的零空间中的一组基组成的矩阵。

则Ay=0等价于存在z∈Rn-m 使y=Zz。

于是,优化问题(2)转化为如下二次规划问题:其中。

令,则(3)可变为其中。

为求解(4)式,首先给出求解方程组的一个特解x0的计算方法。

因为),i∈ε。

不妨取Y∈Rn×m满足AY=I,则x0=Yb就是方程组Ax=b的一个特解。

第17讲凸二次规划的有效集方法

第17讲凸二次规划的有效集方法

第17讲凸二次规划的有效集方法凸二次规划问题(Convex Quadratic Programming)是一类重要的优化问题,在很多实际应用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凸表示问题的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均为凸函数,二次表示问题的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均为二次函数,规划表示问题以最小化或最大化目标进行求解。

有效集方法(Active Set Method)是一种常用于求解凸二次规划问题的有效优化算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选择合适的约束集来求解问题,并通过不断调整约束集来逐步逼近最优解。

以下将介绍凸二次规划问题的有效集方法的基本思路及求解过程。

基本思路:1.初始化:从一个空集合开始,即没有约束条件;2.解决子问题:在当前约束集下,求解相应的凸二次规划子问题,得到当前的最优解;3.更新约束集:根据最优解的性质,判断是否需要更新约束集;4.终止条件:如果约束集不再发生变化,或者达到预设的终止条件,算法结束;否则,返回第2步。

求解过程:1.初始化:先将约束集定义为空集,即没有约束条件;2.解决子问题:求解当前约束集下的凸二次规划子问题,得到当前的最优解。

常用的求解方法是拉格朗日乘子法,通过求解一组线性方程组来得到最优解;3.更新约束集:根据最优解的性质,判断是否需要更新约束集。

如果最优解满足所有约束条件,则算法结束;否则,选择一个违反约束条件的变量,将其添加到约束集,并返回第2步;4.终止条件:当约束集不再发生变化,或者达到预设的终止条件时,算法结束。

终止条件可以是达到最大迭代次数、目标函数变化小于设定阈值等。

有效集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利用问题的特殊结构和凸性质,通过不断调整约束集来逼近最优解。

然而,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约束条件的求解可能存在数值误差、对约束集的选择可能存在困难等。

因此,对于一些复杂的凸二次规划问题,可能需要考虑其他的优化算法来求解。

总之,凸二次规划问题的有效集方法是一种常用的优化算法,它通过选择合适的约束集来求解问题,并通过不断调整约束集来逼近最优解。

二次规划资料

二次规划资料

向。
内点法的改进
• 修正内点法:引入正则化项,提高内点法的稳定性和收敛性。
• 梯度投影法:利用梯度的投影性质,简化内点法的计算。
• 并行内点法:利用多核处理器并行计算,提高计算速度。
修正牛顿法
修正牛顿法原理
• 基本思想:引入正则化项,使得海森矩阵具有更好的条件数。
• 更新公式:^(k+1) = ^k - ^(-1)^k - ^(-1),其中为步长因子。
• 敏感性分析图:绘制模型结构与最优解的关系图,直观
的可行域,从而影响最优解的值和位置。
展示模型结构变化对最优解的影响。
06
二次规划问题的拓展与推广
多目标二次规划问题
多目标二次规划问题
• 定义:多目标二次规划问题是一类求解多个目标函数的二次规划问题,目标函数
之间可能存在冲突或权衡。
• 决策变量:多目标二次规划问题需要求解一组决策变量的最优值。
非线性二次规划问题
• 定义:非线性二次规划问题是一类目标函数或约束条件为非线性函数的二次规划
问题。
• 决策变量:非线性二次规划问题需要求解一组决策变量的最优值。
• 目标函数:非线性二次规划问题的目标函数是一个非线性二次多项式函数,通常
表示为最小化形式。
非线性二次规划问题的求解方法
• 转化为线性问题:通过变量替换或线性化方法,将非线性二次规划问题转化为线性
参数变化对最优解的影响
敏感性分析的方法
• 目标函数系数变化:目标函数系数的变化会影响最优解
• 参数扫描:遍历参数取值范围,观察最优解的变化情况。
的值和位置。
• 敏感性分析图:绘制参数与最优解的关系图,直观展示
• 约束条件变化:约束条件的变化会影响最优解的可行域,

二次规划

二次规划
9.6 二次规划
二次规划是特殊的非线性规划,它形式简单,既可以 使用求解非线性规划的一般方法求解,又有特定的解法; 此外,二次规划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著名的支 持向量机,在本质上就是一个二次规划问题.本节着重介 绍凸二次规划问题的一些性质和求解方法.
9.6.1 二次规划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性质
* T i i *
m l
很 明 显 A ( x x ) =0 , 而
i 1 * i T i *
m
i m 1
A
* i
m l
T i
( x x* ) 可 以 写 成 两 部 分 之 和 ,分 别 是
根 据 x* 处 起 作 用 约 束 和 不 起 作 用 不 等 式 约 束 下 标 分 别 求 和 , 由 ( 9-56 ) 和 x H 可以推出
T 1 T ( AB ) AN F , I
(9-71)
并 且 秩 ( F)= n -m , 因 此
T 1 T G G ( A BB BN T 1 B ) AN (9-72) G N F GF ( AN AB , I ) G I NB G NN 由于 F 是列满秩的,并且 G 正定,因此 G N 也是正定的,对称性显然. 定 理 9-5 表 明 对 于 等 式 约 束 的 严 格 凸 二 次 规 划 问 题 ,可 以 用 直 接 消
9.6.2 等式约束二次规划问题
本小节讨论等式约束二次规划问题
min
f ( x)
1 T x Gx r T x, 2
(9-58)
s.t. AT x b,
其 中 ,G 为 n n 阶 对 称 矩 阵 , r 为 n 维 列 向 量 , A 为 n m 阶 矩 阵 , n m 且 秩 ( A )= m , 即 矩 阵 A 是 列 满 秩 的 .

第17讲凸二次规划的有效集方法课堂使用

第17讲凸二次规划的有效集方法课堂使用

1

5,假设初始可行点为
x0
2 0
,易知
有效约束为 3 和 5,从而w0 3,5.求解(10)式,求得解为 p1 0
(此时k 1). Lagrange 乘子的求解: A Gx g ,
AT
1
0
2 1
,G
2 0
02 ,
g
2 5
,
从而,可以推出
1
0
2T 1
3
5
2 0
0 2
2 0
2 5
,即是
p2 0,解 Lagrange 乘子,得到5 5,从而从工作集中 去掉约束 5,得到w3 .
基础教学
18
第三次迭代是解无约束最优化问题, p3 0, 2.5T ,由
公式(9)得到3 0.6. 此时新的迭代点为 x4 1,1.5T ,有一
个回代约束,为约束 1,从而w4 1.
说明:
由k 的定义,
解为 x x5 1.4,1.7T 迭代终止.
基础教学
20
二. 二次规划问题的对偶性质
对于一般二次规划问题(1), 当 G 正半定时,等价于求解
x, Rnm,使得
g Gx A
aiT x bi , i E aiT x bi , i I
aiT x bi 0, i I
(11)
i 0, i I x
(4)
则 x也是原问题(1)的 K-T 点.
基础教学
4
2.理论基础 有效集方法的难点在于事先一般不知道有效集 w(x) .
基础教学
5
2.理论基础
解决办法: 构造一个集合序列去逼近有效集 w(x) ,即从初始点出发,计算有效 集 w(x0 ) ,解对应的等式约束子问题,重复这一做法,得到有效集序

凸集和凸函数和凸规划课件

凸集和凸函数和凸规划课件
性质
设S Rn是非空闭凸集, y Rn \ S, (1)则存在唯一的 x S, 使得它与y的距离
为最小 , 即有
x - y inf x y x S 0.
(2) x S 是点 y 到集合 S 的最短距离点的
充要条件为:x x T x y 0 x S .
注:闭凸集外一点与闭凸集的极小距离, 即投影定理。
凸函数
下面的图形给出了凸函数f x, y x4 3 x2 y4
y2 xy 的等值线的图形,可以看出水平集是凸集.
凸函数
凸函数
凸函数的判别定理
定理1: 设 f x是定义在凸集 D Rn 上,x, y D ,
令 t f tx 1 t y, t 0,1, 则:
(1 f x是凸集 D 上的凸函数的充要条件是对 )任意的x, y D ,一元函数t 为 0,1上的凸函数.
设在开凸集二阶可微若在fx是严格凸的但在点不是正定的凸函数的判别定理凸函数的判别定理二阶条件二阶条件40为正定矩阵条件是上的严格凸函数的充要其中为二次函数即凸函数的判别定理凸函数的判别定理二阶条件二阶条件41凸规划convexprogramming上的凸函数则称规划问题min为凸规划问题
凸集和凸函数和凸规划课件
x 1 y D,
则称集合 D 为凸集.
常见的凸集:单点集 { x },空集 ,整个欧氏空间 Rn,
超平面:H x Rn a1 x1 a2 x2 an xn b ,
H
半空间:
x Rn a1x1 a2 x2
= x Rn aT x b
an xn b
凸集----举例
H(S)是Rn 中所有包含S 的凸集的交集.
H(S)是包含S 的最小凸集.
凸集-----凸锥 (Convex Cone)

凸二次规划的原-对偶内点算法

凸二次规划的原-对偶内点算法

凸二次规划及其对偶问题

根据Lagrange对偶原理: 原凸二次规划 max minL( x, y, z )
y,z x

对偶问题:
1 T T max d ( y , z ) x Qx b y y,z 2 ( D) s.t.Qx c AT y z 0, z 0 Ax b, x 0

Lagrange函数:
L( x, y, z )

1 T x Qx cT x yT ( Ax b) z T x 2
Karush-Kuhn-Tucher条件:
x
Qx c AT y* z * 0 *T * 为(P)的最优解 z x 0, z* 0 Ax* b 0, y 0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报告
凸二次规划的 原-对偶内点算法
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 崔恒斌 刘蓓 刘玉英 2011.04.28
l1-magic
凸二次规划及其对偶问题

凸二次规划问题
1 T T min p ( x ) x Qx c x x 2 ( P) s.t Ax b x 0

假设: (i) 集合 S x Rn | Ax b, x 0 T (ii)集合 T ( y, z) | Qx A y z c, z 0
凸二次规划及其对偶问题

将对数障碍罚函数法扩展到凸二次规划中:
n 1 T T minF x Qx c x ln xi 2 i 1 s.t. Ax b, x 0

记上述系统的解
x , y , z
W
凸二次规划及其对偶问题

凸约束二次规划问题求解的一般方法

凸约束二次规划问题求解的一般方法

凸约束二次规划问题求解的一般方法
王炜;张楠
【期刊名称】《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8(21)3
【摘要】将标准对偶变换的思想应用到求解凸约束二次规划问题上,并给出了该问题的完全解的形式.标准对偶变换思想的主旨是将原问题通过标准对偶变换的方法转化为其对偶问题,通过求解其对偶问题得到原问题的最优解.这种方法可使原来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并使得原问题与其对偶问题间的对偶间隙为零且不带有任何扰动.应用这种方法我们还可以很容易的得到一些比较好的结果.
【总页数】4页(P233-235,267)
【作者】王炜;张楠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数学学院,辽宁,大连,116029;辽宁师范大学数学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224
【相关文献】
1.一种新的求解带有非凸二次约束的非凸二次规划问题的加速全局优化方法 [J], 吴慧卓;段东东;张可村
2.带非凸二次约束的二次规划问题的全局优化方法 [J], 申培萍;刘利敏
3.等式约束凸二次规划解析的新型神经网络方法 [J], 易称福;陈宇环;张小红
4.求非凸二次约束二次规划全局解的凸规划方法 [J], 田朝薇;宋海洲
5.求非凸二次约束二次规划问题全局解的线性化方法 [J], 申培萍;刘利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整凸二次规划

整凸二次规划

整凸二次规划
赵军;唐恒永
【期刊名称】《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1995(022)004
【摘要】本文给出了一种求解整凸二次规划的分枝定界法,该算法把松弛问题转化为线性互补问题,由于求解线性互补问题时,充分地利用了前一分枝点所对应的线性互补问题解的信息,从而地减少了计算量。

【总页数】7页(P16-22)
【作者】赵军;唐恒永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基础部;沈阳师范学院数学计算机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221
【相关文献】
1.二次规划的整标集法与可分解的二次规划 [J], 寇述舜
2.凸二次规划SDP松弛解的存在性证明 [J], 张思颖
3.改进的和声搜索算法求解凸二次规划及线性规划 [J], 雍龙泉;贾伟;黎延海
4.基于光滑逼近函数的高阶牛顿法求解凸二次规划 [J], 雍龙泉;贾伟;黎延海
5.基于凸二次规划的基金投资风格分析模型 [J], 杨悦;张美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二次规划标准形式 一般二次规划标准形式 二次规划
min q ( x) = 1 T x Gx + g T x, 2 s.t. aiT x = bi , i ∈ E, aiT x ≥ bi , i ∈ I.
(1)
的对称矩阵. 其中 G 是 n × n 的对称矩阵 . E , I 分别对应等式约束和 不等式约束指标集合. 维向量. 不等式约束指标集合. g , x, and {ai } , i ∈ E U I 都是 n 维向量.
1 T T p Gp + ∇q ( xk ) p + c 2
T 为常数项,不影响最优解, 这里 c = xk Gxk + g T xk 为常数项,不影响最优解,从
1 2
而可以去掉, 而可以去掉,得到
1 T min g k p + p Gp, 2 s.t. aiT p = 0, i ∈ wk ,
T
(10)
w ( 式求得 ik ; k := wk \ {ik } , xk +1 = xk , Step4. 由 7) 转
Step 3. 由(9)计算α k :
xk +1 = xk + α k pk ;
4.有效集方法步骤 Step 3. 由(9)计算α k :
xk +1 = xk + α k pk ;
Step4. 如果α k = 1,则转 Step4. 否则 ,找到 j ∉ wk 使 得
∗ 列 {w( xk )} ( k = 0,1,L) ,使得 w( x0 ) → w( x ) ,以获得原问题的最优解 以获得原问题的最优解.
3. 算法推导 算法推导 有效集方法是一个可行点方法 可行点方法, 有效集方法是一个可行点方法,即每个迭代点都要求是 可行点,每次迭代求解一个等式约束的二次规划. 可行点,每次迭代求解一个等式约束的二次规划 如果等式约束二次规划的解是原约束问题的可行点, 如果等式约束二次规划的解是原约束问题的可行点, 则判 别相应的 λ ∗ 是否满足
aT ( xk + α k pk ) = b j ; j
令 wk := wk U { j} . Step 4. wk +1 := wk ; k := k + 1.
5.
例题: 例题:
min s.t .
q ( x ) = ( x1 − 1) 2 + ( x 2 − 2.5) 2 x1 − 2 x 2 + 2 ≥ 0 − x1 − 2 x 2 + 6 ≥ 0 − x1 + 2 x 2 + 2 ≥ 0 x1 ≥ 0 x2 ≥ 0
2.理论基础 . 是二次规划问题(1)的局部极小点 的局部极小点, 设 x∗ 是二次规划问题 的局部极小点,并且在 x∗ 处的有效 集合为 w( x∗ ) = E U I ( x∗ ) ,则 x∗ 也必是问题
min
1 T x Gx + g T x 2 s.t. aiT x = bi , i ∈ E U I ( x∗ )
−1 p = , 由 (9) 式 可 得 α1 = 1 , 从 而 产 生 新 的 迭 代 点 0
(1)
2 x ( ) = (1,0 ) . T
此 时 , 由 于 没 有 回 代 约 束 w2 = w1 = {5} . 再 解 子 问 题 (10).
2 乘子, p ( ) = 0 ,解 Lagrange 乘子,得到 λ5 = −5 ,从而从工作集中
i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的最优解 )的最优解. 否则令 ik ∈ wk I I ,使得 使得
k
λi( k ) = min λik λik < 0, i ∈ wk I I .
然后重新计算(5)式 且令 wk +1 = wk \ {ik } ,然后重新计算 式.
{
}
(7)
可能不是原问题 原问题( ) 设(5)式的解 pk ≠ 0 ,此时 xk + pk 可能不是原问题(1)的 式的解 可行点, 可行点,此时在 xk 和 xk + pk 之间的线段上取靠近 xk + pk 最近的 可行点取 可行点取为下次迭代的迭代点 xk +1 .
等式约束二次规划问题
标准形式
min q ( x) = 1 T x Gx + g T x, 2 s.t. AT x = b,
(2 (2)
其中 x ∈ R n , b ∈ R m , A ∈ R n×m , g ∈ R n , G ∈ R n×n 且 G 是对称的, 是对称的, 设 rank ( A) = m . 求解方法: 直接变量消去法; 求解方法: 直接变量消去法; 乘子法. Lagrange 乘子法.
−1 2 2 0 −2 A = , G = 0 2 , g = −5 , 0 1
T
−1 2 λ3 2 0 2 −2 从而, 从而,可以推出 即是 λ = 0 2 0 + −5 ,即是 0 1 5
i
(5)
乘子. 的 K-T 点, λ k ( i ∈ wk ) 是相应的 Lagrange 乘子 如果 pk = 0 ,则知 xk 是问题
min g T x + 1 T x Gx, 2 s.t. aiT x = 0, i ∈ wk ,
(6)
的 K-T 点.
都成立, 如果此时 λ k ≥ 0 对一切 i ∈ wk I I 都成立 , 则 xk 也是原问题
λ ∗ ≥ 0, i ∈ I ( x∗ ) ,
i∈E U I x∗
其中 λ 满足

Gx∗ + g =

( )
ai λi∗ .
如果满足,则停止计算 如果满足,则停止计算. 否则, 去掉一约束重新求解约束问题 一约束重新求解约束问题. 否则,可去掉一约束重新求解约束问题 当等式二次规划之解不是原问题的可行点, 则需要增加 增加约 当等式二次规划之解不是原问题的可行点, 则需要增加约 束然后重新求解等式约束问题. 束然后重新求解等式约束问题
( x, λ ) ∈ R n+m ,使得
g + Gx = Aλ aiT x = bi , i ∈ E aiT x ≥ bi , i ∈ I
λ ( aiT x − bi ) = 0, i ∈ I λi ≥ 0, i ∈ I
(11) )
成立, 为不等式约束指标集, 成立,其中 I 为不等式约束指标集,λ = {λ1 ,L λm } , A = [ a1 ,L am ].
xk +1 = xk + α k pk
(8)
其中, 其中,
T b −α x α k = min 1, min i T i k . i∉wk α T pk < 0 α i pk i
(9)
(5)式的简化计算 ) 令 x = xk + p , 则
q( x) = g T ( xk + p ) + = 1 T xk + p ) G ( xk + p ) ( 2
T
−1 0 λ3 2 T = ,可推出 ( λ3 , λ5 ) = ( −2, −1) . 2 1 λ −5 5
此时, 为最负的, 此时,由于约束的乘子 λ3 = −2 为最负的,从工作集 w0 中去 掉其约束, 再解子问题(10). 当 k = 1 的时候 , 的时候, 掉其约束 , 得到 w1 = {5} .再解子问题 再解子问题
4.有效集方法步骤 Step 1. 计算可行的初始点 x0 ,令 w0 = E U I ( x0 ) , k := 0 . 解等式约束二次规划问题(10) ,求得 Step 2. 解等式约束二次规划问题(10) 求得 pk ; , 如果 pk ≠ 0 ,则转 Step 3; 如果 λi( k ) ≥ 0 ( i ∈ wk I I ) ,则停止,得到解 x∗ = xk ; 则停止,
第六章 二次规划 quadratic program
一.不等式约束的有效集方法 二.二次规划的对偶性质 三.二次规划的其他算法
一.不等式约束二次规划的有效集方法 1. 基本思想 对于存在不等式约束的二次规划,在每次的迭代中, 对于存在不等式约束的二次规划,在每次的迭代中,以 已知的可行点为起点,把在该点起作用的约束作为等式约束, 已知的可行点为起点,把在该点起作用的约束作为等式约束, 将不起作用约束去掉,在此等式约束下极小化目标函数, 将不起作用约束去掉,在此等式约束下极小化目标函数, 求 得新的比较好的可行点以后,重复以上做法. 得新的比较好的可行点以后,重复以上做法 通过解一系列等式约束的二次规划来实现不等式约束的 优化. 优化 有效集方法或者起作用集方法. 称为有效集方法或者起作用集方法 称为有效集方法或者起作用集方法
x2
(2,2)
x4
x5
(4,1)
(0,1)
x2
x3
(2,0)
x1 x
0
x1
2 记上面的约束为 1 到 5,假设初始可行点为 x = ,易知 , 0
0
求解 ( ) 求得解为 p1 = 0 式 有效约束为 3 和 5, , 从而 w0 = {3,5} .求解 10) , (此时 k = 1). Lagrange 乘子的求解: 乘子的求解: Aλ ∗ = Gx∗ + g ,
bt − atT xk 的定义, < 0 ,则把指标 t 加到起作 由α k 的定义 如果α k = T at pk
用约束集合当中. 用约束集合当中
(10) 由公式( ) 当 k = 4 时, )的解为 p ( 4) = [ 0.4,0.2] ,由公式(9)得 (
T
无回代约束, 到α 4 = 1. 此时新的迭代点 x( 5) = [1.4,1.7 ] ,无回代约束,w5 = {1} . 无回代约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