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北京高三一模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

合集下载

2017北京高三一模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

2017北京高三一模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

2017北京高三一模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2017东城一模(待补充)2017西城一模(待补充)2017海淀一模(待补充)2017朝阳一模2017丰台一模2017石景山一模2017顺义一模2017门头沟一模2017朝阳一模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4—17题。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①苏轼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②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③。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释】①快哉亭:在黄州长江边,张偓佺于住处西南所建,苏轼起名为“快哉亭”。

张偓佺,字怀民,时亦谪居黄州。

②平山堂:位于江苏扬州,欧阳修在扬州任地方官时所建。

③兰台公子:指宋玉,宋玉曾任楚兰台令。

雌雄,宋玉《风赋》谓风有大王之“雄风”与庶人之“雌风”的区别。

14.下面对词作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知君”两句是说快哉亭刚建好,油漆未干,一个“湿”字很传神。

B.“认得”两句巧妙借用欧阳修的诗句,来写诗人在亭中见到的景致。

C.“堪笑”三句批评宋玉竟不知道庄子著作里有关于“天籁”的说法。

D.“一点”两句暗用孟子“养吾浩然之气”的典故,来抒写豪放之情。

15.上阕“长记平山堂上”一句是虚写,回忆在平山堂上看到的情景。

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虚写的一项是(3分)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B.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C.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D.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6.《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与《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的两首词。

请简要分析两首词在思想情感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017年高考诗歌鉴赏分类汇编(教师版)

2017年高考诗歌鉴赏分类汇编(教师版)

2017年高考诗歌鉴赏分类汇编(教师版)新课标1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翻译:贡院里香烟缭绕,春天的和风又暖又轻,宽阔的庭中一清早就坐满了各地来应试的精英。

举子们紧张肃穆地战斗,如同衔枚疾走的士兵,只听见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是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

郡县里向京都献上贤才,首先重视的是品德操行,朝廷中分等授予官职,依赖着执政大臣。

我感到惭愧的是身体衰病心神已尽,选拔超群的英才,全仗诸位来识别辨明。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14.BE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分)答:【答案】15.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新课标2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译文我寄身此地和你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何必因为你要远行又泪湿衣巾。

2017北京高三一模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教师版.

2017北京高三一模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教师版.

2017北京高三一模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教师版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

说难①韩非子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

所说出于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厚利,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必弃远矣。

所说出于厚利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见无心而远事情,必不收矣。

所说阴为厚利而显.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说之以厚利,则阴用其言显弃其身矣。

此不可不察也。

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未必其身泄之也,而语及所匿之事,如此者身危。

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

因.问于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

”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

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

郑人袭胡,取之。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此二人说者皆当矣,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

此不可不察。

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

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刖。

弥子瑕母病,人间.往夜告弥子,弥子矫驾君车以出。

君闻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忘其刖罪。

”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

君曰:“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

”及弥子色衰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啖我以余桃。

”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变也。

故有爱于主,则智当而加亲;有憎于主,则智不当见罪而加疏。

故谏说谈论之士,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说焉。

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

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注】①选自韩非子《说难》,有删节。

说难(shuìnán:游说进言的困难。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则见下节..而遇卑贱下节:节操低下B.所说阴为厚利而显.为名高者也显:显赫C.人间.往夜告弥子间:抄小路D.柔可狎.而骑也狎:戏弄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而说之以.厚利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B.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武公怒而.戮之C.因.问于群臣我欲因.之梦吴越D.厚者为戮,薄者见.疑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大凡游说进言的困难:在于了解进说对象的心理,以便让自己的说法适合他B.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那么不是了解情况有困难,而是处理所了解的情况很困难C.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啖我以余桃这人原本就曾假托君命私自驾驭我的车子,又曾经把吃剩的桃子给我吃D.故有爱于主,则智当而加亲所以对君主有爱时,就显得智慧并且更加亲近君主11.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2017北京高三一模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教师版

2017北京高三一模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教师版

2017北京高三一模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教师版2017东城一模(待补充)2017西城一模(待补充)2017海淀一模(待补充)2017朝阳一模2017丰台一模2017石景山一模2017顺义一模2017门头沟一模2017朝阳一模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

说难①韩非子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

所说出于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厚利,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必弃远矣。

所说出于厚利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见无心而远事情,必不收矣。

所说阴为厚利而显.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说之以厚利,则阴用其言显弃其身矣。

此不可不察也。

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未必其身泄之也,而语及所匿之事,如此者身危。

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

因.问于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

”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

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

郑人袭胡,取之。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此二人说者皆当矣,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

此不可不察。

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

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刖。

弥子瑕母病,人间.往夜告弥子,弥子矫驾君车以出。

君闻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忘其刖罪。

”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

君曰:“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

”及弥子色衰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啖我以余桃。

”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变也。

故有爱于主,则智当而加亲;有憎于主,则智不当见罪而加疏。

故谏说谈论之士,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说焉。

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

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2017年北京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总及答案

2017年北京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总及答案

北京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总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①—②题。

(6分)登鹳雀楼畅当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注]鹳雀楼:唐朝时建于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高阜上的一座三层楼,是当时的登临胜地。

①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3分)A.诗人的视角在前后两联发生了转换,前一联写俯视所感,后一联写纵目所望。

B.前一联真实客观地写出了鹳雀楼耸入云天、飞鸟难及的巍巍高度。

C.后一联以天垂四野、黄河奔向远方山谷的壮阔景象,映衬出鹳雀楼的雄伟气势。

D.运用对偶,给人以工整匀称的美感,这是本诗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E.全诗主旨是抒发诗人登上鹳雀楼凭高四望时胸中所涌起的壮志豪情。

②唐代诗人王之涣曾经写下一首著名的同题诗作,与畅当的诗相比,王之涣的诗显然更胜一筹。

你认为王之涣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3分)附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对下面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蝉虞世南垂緌(ruí)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垂緌,指蝉。

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

A.首句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含有象征意义。

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诗人将“贵”与“清”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

B.次句写蝉声之远传。

“流响”状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

一个“出”字,使人感受到蝉鸣的响度与力度。

C.三四句蕴含深意,表明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表达出对高尚品格的热情赞美。

D.这首诗,事,景,情,议融为一体,显示出诗人寓情于景的艺术才能。

3.读下面的词,完成①-③题。

(7分)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①对这首词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描写了秋季的天空寥廓苍茫、大地草木凋零的典型景色。

2017北京高考诗歌鉴赏

2017北京高考诗歌鉴赏

翻译: 在这个暮春的黎明我行经巴峡,心中却思念着遥远的京城。清 江边有浣衣的少女,朝阳里传来一片鸡鸣。人们习惯在舟中做 买卖,山间的木栈道就像架在树顶。登上高处看得见千泉万涓, 极目远眺看得清两条支流。人们说着异乡的方言,莺啼却还是 故乡的声音。幸得山水有许多的意趣,才能稍稍缓解我的离别 之情。 赏析: 本诗描写了巴峡周围的景色和风土人情,诗句清丽,景象雄伟。
参考答案
• 意象:本诗选取浣女、鸡鸣、舟市、山桥、万井、莺啼等 富有生活气息的意象,而另两首诗歌选取的猿鸣、枫树林 等意象多为自然景物。 • 抒情:本诗作者陶醉于山水之趣,宽解了诗人的离愁别绪 。另两首诗歌都有沉郁惆怅凄凉之感,离家远去思乡之意 。 • 答案
《晓行巴峡》:所用的“晴江”“浣女”“ 朝日”“鸡鸣”“水国”等意象。显示了巴峡 水乡的祥和,色调明丽,诗人置身其中,虽有 淡淡的思乡之情,情感却并不悲苦。 对比诗句:所用“猿鸣”“玉露”“枫树”等
抒情方法
• 16.“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 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下列诗句采 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3分) A.欲暮黄 鹂啭,伤心玉镜台。(王昌龄《古意》)( B.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晁补之《吴 松道中) C.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张耒《感春 》) D.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杨万里《和 仲良春晚即事》)
感情把握
17.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 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 元《水经注》)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 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
读诗
《晓行巴峡》描写了巴峡周围的景色和风土人情。“清江 ”“浣衣的少女” “鸡鸣”“江面上舟船”“江岸远山”“山桥”等,这些 美丽的景象。因为在异乡,难免有思乡之愁。尤其是听 到人们说着异乡方言,莺啼还是故乡声音的时候。幸得 山水有许多的意趣,才能稍稍缓解他的离别之情。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用“猿鸣”, 猿声凄异其哀转之声,正好与人临于险境时之不安心声 相撞击,产生惊惧之情,从而倍感凄楚,深味行路之难 。“泪沾裳”,从而产生“怀士”之心,后悔何为而远 离家乡,远离亲人,涉险至此。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选用“玉露”“ 枫树林”等景物,“玉露”即白露,秋天,草木摇落, 一片萧条。“巫山巫峡”,诗人所在。用“凋伤”、“ 萧森”给意境笼罩着败落景象,气氛阴沉,定下全诗感

2017北京高三一模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

2017北京高三一模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

2017北京高三一模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2017西城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7题。

桃源行王安石望夷宫①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

避时不独商山翁②,亦有桃源种桃者。

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

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

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惊相问。

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

闻道长安吹战尘,春风回首一沾巾。

重华③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注】①望夷宫:秦国宫名。

②商山翁:指“商山四皓”,秦末汉初隐居于商山的四个隐士。

③重华:指传说中上古时代最英明的三大部落首领之一的舜,他姓姚,名重华。

14.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首句化用“指鹿为马”了这一典故,此句写出了统治者的荒谬无道。

B.诗中五六两句描述了桃源中人的生活状态,表现了隐居生活的艰苦和辛酸。

C.“春风”一句表达了桃源中人听闻外界战乱不断,不胜悲慨,泪落沾巾。

D.本诗是从桃源中人的角度叙述的,而《桃花源记》是从渔人角度叙述的。

15.下列各项诗句不属于...对桃花源中的景色进行直接描写的一项是(3分)A.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陶渊明《桃花源诗》)B. 种桃处处惟开花,川原近远蒸红霞。

(韩愈《桃源图》)C.鸡声犬声遥相闻,晓色葱茏开五云。

(刘禹锡《桃源行》)D.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惊相问。

(王安石《桃源行》)16.本诗最后两句“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意蕴深远。

请结合诗中相关内容,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分)1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6分)化用,即将他人作品中的文字化解开来,根据表达需要重新组合,灵活运用。

王安石《桃源行》中“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这两句,实际是化用了《桃花源记》中的“(1)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2)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化用了北宋刘攽《九日》中的“可怜西北望,白日远长安”。

2017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含答案)

2017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含答案)

2017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诗歌鉴赏专题一、【新课标I卷】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阅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参考答案14.BE15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解析】14.试题分析:B项说法错误。

E项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选出真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5.试题分析:先点出其修辞手法,再表述其作用、效果。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二、【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注】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2017北京高三一模分类汇编(微写作、写作)教师版

2017北京高三一模分类汇编(微写作、写作)教师版

2017北京高三一模分类汇编(微写作、写作)教师版2017东城一模(待补充)2017西城一模(待补充)2017海淀一模(待补充)2017朝阳一模2017丰台一模2017石景山一模2017顺义一模2017门头沟一模2017朝阳一模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2分。

23.微写作。

(12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超过150字。

①现在一些中小学纷纷组建话剧社团,排演各种剧本,举办话剧节,兴起了一股热潮,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对此你怎么看?请谈谈看法。

②请从下列诗句中选取一句,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其画面。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③请以“起风了”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24.作文。

(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不少于700字。

①在《麦浪,麦浪》一文中,少年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麦田里的秘密,由此引发了对生命的一些思考。

类似的情景在生活中也许还有,请以“偶然发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②某大学教授,用手机只接打电话、发短信,没有QQ,不发微博,不用微信。

有的人很欣赏他,也有的人看不起他,……,对此你怎么看?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2分)23.(12分)【评分参考】①依据题目要求,以5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②超过字数不扣分。

24.(50分)作文评分参考说明:作文没有题目,扣2分。

每3个错别字减1分,重复的不计。

字数不足,每少50字减1分。

2017丰台一模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6.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超过150字。

①读经典作品,可以感受、揣摩作者的性情或精神。

请从曹雪芹、鲁迅,路遥、海明威中任选一位,描画你心目中的作家形象。

要求:描写细致,形象鲜明。

②《红楼梦》《平凡的世》《呐喊》《红岩》《老人与海》《边城》等六部名著,你最欣赏哪一部?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加以阐述。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诗歌鉴赏专题(含答案)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诗歌鉴赏专题(含答案)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诗歌鉴赏专题(含答案)2017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诗歌鉴赏专题一、【新课标I卷】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阅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XXX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XXX。

XXX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XXX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分)参考答案14.BE15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解析】14.试题分析:B项说法错误。

E项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选出真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5.试题分析:先点出其修辞手法,再表述其作用、效果。

二、【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送子由使契丹XXXXXX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XXX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XXX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XXX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XXX时知杭州。

③唐代XXX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XXX有第一人XXX,公是否?”XXX怕被扣留,骗他说:“彼XXX,安肯来邪?”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XXX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联用XXX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XXX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XXX非常相似。

2017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含答案)

2017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含答案)

2017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诗歌鉴赏专题一、【新课标I卷】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阅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分)参考答案14.BE15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解析】14.试题分析:B项说法错误。

E项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选出真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5.试题分析:先点出其修辞手法,再表述其作用、效果。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2017-2018北京各区高三语文模拟诗歌鉴赏试题汇编精品

2017-2018北京各区高三语文模拟诗歌鉴赏试题汇编精品

螃肃薂蒆肁肂芁蚂肇2017-2018北京各区高三语文模拟诗歌鉴赏试题汇编海淀二模 (2)朝阳二模 (2)东城二模 (3)西城二模 (3)东城一模 (4)朝阳一模 (4)海淀一模 (6)西城一模 (6)海淀期末 (7)朝阳期末 (7)西城期末 (8)东城期末 (9)海淀期中 (10)朝阳期中 (11)2017-2018北京各区高三语文模拟诗歌鉴赏试题汇编诗歌分类简答题型分类艺术手法延伸题分类1.海淀期中2.朝阳期中3.海淀期末4.朝阳期末5.西城期末6.东城期末7.海淀一模8.西城一模9.朝阳一模10.东城一模11.海淀二模12.西城二模13.朝阳二模14.东城二模海淀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

踏莎行?山居张抡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

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

松醪[注]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注]“松醪”:是松膏酿制的酒。

12①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首句“秋入云山”,语言简明形象,“入”字写出了深山秋意飒然而至的景象。

B. 词人以“潇洒”形容“物情”,赋予山中万物以情志风神,秀逸灵动,意蕴无穷。

C. 下片写月圆之夜,诗人身处良辰佳景,独对冷清的秋夜,难免心生孤寂悲切之情。

D. 上片写了斑斓如画的秋山景象,下片写了清朗闲雅的山居之景,诗中有画,情景交融。

②词人的山居生活有什么特点?词中是怎样表现的?(4分)13.古今诗歌中有许多描写秋景的佳句,诗人对秋景的描写也各有千秋。

请结合“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一句并再举一个描写秋景的句子,对它们的特色加以赏析。

(不少于200字)(10分)【参考答案】12.①(3分)C(“心生悲切,悲喜交加”错。

)②(4分)特点:山居生活惬意自在、闲适清闲。

(1分)一是以优美旷远,清幽自然的环境来映衬;二是,写与山村田野老相伴对酒共话的日常生活来反映;三是写作者淡泊的心境,怡然自得的心境来表现(3分)。

201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诗歌鉴赏汇编(含答案)

201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诗歌鉴赏汇编(含答案)

201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诗歌鉴赏汇编(含答案)2017全国卷Ⅰ(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分)14.B、E15.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2017全国卷Ⅲ(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白居易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

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

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

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

正声:雅正的诗篇。

④伏:服气。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

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

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

2017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含答案

2017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含答案

2017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诗歌鉴赏专题一、【新课标I卷】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阅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分)参考答案14.BE15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解析】14.试题分析:B项说法错误。

E项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选出真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5.试题分析:先点出其修辞手法,再表述其作用、效果。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诗歌鉴赏专题(含答案)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诗歌鉴赏专题(含答案)
2017 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诗歌鉴赏专题
一、【新课标 I 卷】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阅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 分) 参考答案 14.BE 15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 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解析】 14.试题分析:B 项说法错误。E 项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选 出真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15.试题分析:先点出其修辞手法,再表述其作用、效果。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五、【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8 分) 太湖恬亭 【宋】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船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 分) (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3 分) (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3 分) 【答案】 (1)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 自欣赏美景。 (2)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 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 (3)①虚写。“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 的意境。②以景结情。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北京高三一模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2017东城一模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9题。

摸鱼儿·海棠刘克庄①甚春来、冷烟凄雨,朝朝迟了芳信。

蓦然作暖晴三日,又觉万姝娇困。

霜点鬓。

潘令②老,年年不带看花分。

才情减尽。

怅玉局③飞仙,石湖④绝笔,孤负这风韵。

倾城色,懊恼佳人薄命。

墙头岑寂谁问。

东风日暮无聊赖,吹得胭脂成粉。

君细认。

花共酒,古来二事天尤吝。

年光去迅。

漫⑤绿叶成阴,青苔满地,做得异时恨。

注:①刘克庄:南宋后期词人,为人耿介,不为当政者所容。

本词作于词人罢职十年期间。

②潘令:指导西晋文学家潘岳,曾任河阳令,其人以“叹老”著称,亦有“爱花”美誉。

③玉局:指北宋文学家苏轼。

苏轼晚年曾挂名主管玉局观,有咏海棠诗作多篇。

④石湖:指南宋诗人范成大,石湖乃其自号,有咏海棠诗作传世。

⑤漫:莫,不要。

15.下列对词作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中“霜点鬓”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鬓微霜”都写出词人两鬓已白的老态。

B.“怅玉局飞仙”三句,词人怅恨苏轼、范成大已逝,无人再有佳句歌咏海棠的神韵气质。

C.词中“无聊赖”与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最喜小儿无赖”中的“无赖”一词语义相近。

D.本词写海棠初开、盛开、行将凋零的过程,想象花落叶茂之景,写尽作者对海棠的深情。

16.本词运用了把事物人格化的手法,以“娇困”一词写出海棠仿佛美人慵懒欲睡,赋予海棠花以人的情态。

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A.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B.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柳宗元《溪居》)C.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刘攽《新晴》)D.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17.《红楼梦》中大观园诗社也曾吟咏过海棠,其中一位才女的海棠诗作被评为“含蓄浑厚”。

“珍重芳姿昼掩门”可以看出她恪守封建妇德,对自己豪门千金的身份十分矜持的态度。

“洗出胭脂影”“招来冰雪魂”,都与她的结局有关:前者通常是丈夫不归,妇女不再修饰容貌的话;后者则说冷落孤寂。

这位才女是(2分)A.史湘云B.林黛玉C.薛宝钗D.贾探春18.结合词作内容,归纳《摸鱼儿·海棠》中刘克庄描绘的海棠花的形象特点,并说说词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6分)19.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4分)花草树木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蜀相》中杜甫借“①,②”描写武侯祠春意盎然的景色;《琵琶行》开篇白居易借“③”烘托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钗头凤》中陆游借“④”回忆往昔与妻子同游沈园时所见的美好景致。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15.(3分)C 16.(3分)B 17.(2分)C于18.(6分)答案要点:①形象:花色红艳或艳丽;独自开放,无人关注;花色凋残;结合诗句:万姝娇困或倾城色;墙头岑寂谁问;吹得胭脂成粉。

②情感:要点一:抒发词人对海棠花的怜惜喜爱之情。

结合诗句:潘令老,年年不带看花分。

才情减尽。

怅玉局飞仙,石湖绝笔,孤负这风韵。

于漫绿叶成阴,青苔满地,做得异时恨。

要点二:以海棠的迟开、被冷落与最后的凋零自况,表达了对被当政者排挤、罢职的不结合创作背景、诗句:词人写作此词处于罢职期间。

倾城色,懊恼佳人薄命。

墙头岑寂于谁问。

评分参考:①形象,2分。

意思对即可。

形象三点答出两点即可。

未结合具体诗句,酌情于扣分。

答海棠形态未开、已开不得分。

②情感,4分。

两层情感一层2分。

未结合具体诗句,于酌情扣分。

19.(4分)①映阶碧草自春色②隔叶黄鹂空好音③枫叶荻花秋瑟瑟④满城春色宫墙柳2017海淀一模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5—18题。

鹭鸶来鹄袅丝翘足傍澄澜,消尽年光伫思间。

若使见鱼无羡意,向人姿态更应闲。

鹭鸶刘象洁白孤高生不同,顶丝①清软冷摇风。

窥鱼翘立荷香里,慕侣低翻柳影中。

几日下巢辞紫阁②,多时凝目向晴空。

摩霄志在潜修羽,会接鸾③凰别苇丛。

【注释】①顶丝:头顶上细长的羽毛。

②紫阁:指鹭鸶居所。

③鸾:神话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

15.下列对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诗均在吟咏鹭鸶中寄寓情怀,来诗聚焦于一幅画面,刘诗则描绘了多个情景。

B.来诗一二句描写鹭鸶依傍清波、翘足独立、凝神静思的神态,引出后面的议论C.刘诗开篇赞美鹭鸶的品质,中间两联运用拟人、烘托等手法来塑造鹭鸶的形象。

D.刘诗以“摩霄”“苇丛”表现鹭鸶的生存环境,用“会”字强调其实现愿望的信心。

16.刘诗颔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3分)A.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杜甫《送韩十四江东觐省》)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C.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唐庚《春日郊外》)D.万壑有声含晚簌,数峰无语立斜阳。

(王禹偁《村行》)17.来诗和刘诗笔下的鹭鸶形象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

(6分)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6分)飞鸟的形象经常出现在中国诗文中,是人们表达情感、寄托怀抱的载体。

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①,②”,借鸟鸣渲染离情;又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③,锦鳞游泳”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④,⑤”以鸟鱼对举,赞颂生命的蓬勃自由;再如庄子《逍遥游》用“水击三千里,⑥”的大鹏来寄托高远的人生理想。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15.(3 分)D 16.(3 分)C17.(6分)参考答案:(3分)来诗塑造的鹭鸶表面悠闲、实则有较强的物欲追求。

前两句写鹭鸶仪表不凡(袅丝翘足)、洁净悠闲(傍清澜,伫思),三四句用“若使”把寓意点破,鹭鸶“消尽年华”、全神贯注,原来是在思考谋取眼前之物。

(3分)刘诗描绘的鹭鸶是个胸怀高远、潜心修炼、不甘寂寞的形象。

如颈联写鹭鸶经常飞出低矮的巢穴面向高空凝视,尾联直接点出鹭鸶拥有冲天的志向和高飞的信心,现在不过是在潜修羽翼、养精蓄锐、等待时机。

评分标准:来诗中的鹭鸶形象若答其它,酬情给分。

18.(6分)①杨花落尽子规啼②闻道龙标过五溪③沙鸥翔集④鹰击长空⑤鱼翔浅底⑥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评分标准:写对一句得1分。

句中有错别字、多字、少字,则该句不得分。

2017房山一模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7题。

子夜吴歌(其四)李白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①。

注释: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县西南,此泛指边地。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为“明朝驿使发”,所以征人的妻子要连夜“絮征袍”,表明战争来得非常紧迫。

B.“一夜絮征袍”领起下文,暗含一个“赶”字,我们仿佛看到了女主人公的忙碌和焦急。

C.一个“冷”字,生动传神,既写出“一夜絮征袍”的艰难,又暗示了连夜絮征袍的内因。

D.从全诗看,剪缝完成前女主人公唯恐驿使走得早,缝制完成后又唯恐驿使行得迟。

16.“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两句,以环境的“冷”衬托人物的心情。

下列诗句不属于...以环境衬托人物心情的一项是(3分)A.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诗经·氓》)B.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C.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白居易《琵琶行》)D.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7.“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这是李白的《子夜吴歌》(其三)。

结合具体诗句,比较李白的这两首《子夜吴歌》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5分)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8分)李白的《子夜吴歌》(其四)使人联想到不少有关战争的诗文,比如《国殇》中有“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

”又比如《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有“郁孤台下清江水,?西北望长安,。

”再比如《书愤》中有“,。

”又让人联想到《曹刿论战》中关于人民为什么拥护战争的论断:“小大之狱,,。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9分。

15.(3分)A【并未表明战争来得紧迫。

如果要说紧迫,应该是“冬天”来得猝不及防】16.(3分)C【此两句诗是在描摹琵琶女的琵琶演奏声】17.(5分)(言之成理即可)(1)相同点(1分):两诗都是写妻子为远方的丈夫准备征衣,主人公都是关爱征夫的妻子。

(2)不同点(4分):《其三》主要表达的是盼望丈夫早日回家团聚的情感(2分),《其四》主要表达的是对丈夫的冷暖的关心之情(2分)。

18.(8分)(每句1分,错一字即不得分)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中间多少行人泪可怜无数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虽不能察必以情2017朝阳一模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4—17题。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①苏轼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②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③。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释】①快哉亭:在黄州长江边,张偓佺于住处西南所建,苏轼起名为“快哉亭”。

张偓佺,字怀民,时亦谪居黄州。

②平山堂:位于江苏扬州,欧阳修在扬州任地方官时所建。

③兰台公子:指宋玉,宋玉曾任楚兰台令。

雌雄,宋玉《风赋》谓风有大王之“雄风”与庶人之“雌风”的区别。

14.下面对词作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知君”两句是说快哉亭刚建好,油漆未干,一个“湿”字很传神。

B.“认得”两句巧妙借用欧阳修的诗句,来写诗人在亭中见到的景致。

C.“堪笑”三句批评宋玉竟不知道庄子著作里有关于“天籁”的说法。

D.“一点”两句暗用孟子“养吾浩然之气”的典故,来抒写豪放之情。

15.上阕“长记平山堂上”一句是虚写,回忆在平山堂上看到的情景。

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虚写的一项是(3分)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B.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C.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D.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6.《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与《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的两首词。

请简要分析两首词在思想情感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6分)17.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8分)中国古代文人有山水情怀。

《归去来兮辞》中,在春天农事之余,陶渊明“寻壑”“经丘”,看到“①,②”,感受着万物复苏的春天之美;《滕王阁序》中,在深秋时节,面对“③,④”的景象,王勃深感水色山光的变幻之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由梦境返回现实,失意感慨,认为徜徉山水,“⑤,⑥”,才是正确的人生选择;杜甫《登高》一诗中,面对西风高天、沙白鸟飞,诗人看到了“⑦,⑧”秋天开阔苍茫的山水景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