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重难点该如何把握

合集下载

教学设计把握好重难点教学

教学设计把握好重难点教学

教学设计把握好重难点教学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有机组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组织、指导学生学习以及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的完整教学活动的规划。

而重难点教学是教学设计中一个很重要且需要重视的环节,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介绍教师如何把握好重难点教学。

一、了解学生的前后知识和能力水平在开始教学之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前后知识和能力水平,明确学生对于重难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样有助于教师确定教学的起点和难度,避免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困难,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二、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根据学生的前后知识和能力水平,教师要明确本次教学的目标和重难点,将其分解为小目标和小难点,并结合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确定教学重难点的选取。

重点是学习中最基础、最核心、最关键的内容,难点是学生认识和掌握程度有一定难度的内容。

三、采取适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了更好地教学重难点,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如采用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导入等方式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演示教学、实验教学等方式来直观地展示和演示重难点知识;采用综合教学、归纳总结等方式来整合和梳理学生已有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重难点知识。

四、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来突破重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精确把握教学进度,合理安排教学步骤,注重在课堂上对重难点的讲解和引导,通过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和师生互动,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水平。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前后知识和能力水平,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采取适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并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来突破重难点。

只有在教学设计中把握好重难点教学,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教案的重难点把握与解决方法

小学教案的重难点把握与解决方法

小学教案的重难点把握与解决方法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了指导教学的作用。

然而,在编写教案的过程中,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重难点。

本文将探讨小学教案的重难点把握与解决方法。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是教案编写的基础,也是教学的核心。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重点。

然而,有时教师难以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性评价等手段,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需求,从而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是编写教案时另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科的基本要求、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兴趣。

然而,有时教师难以把握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内容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的情况。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并通过分层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方法的运用是教案编写中的关键环节。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的学习风格和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然而,有时教师难以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小组合作学习、情景模拟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的设计教学评价是教案编写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然而,有时教师难以设计出准确、全面的教学评价方式,导致评价结果不准确。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教师可以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如口头评价、书面评价等,综合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从而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教学资源的利用教学资源的利用是教案编写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利用教学资源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

教案重难点如何把握教学目标

教案重难点如何把握教学目标

教案重难点如何把握教学目标教案重难点如何把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案编写的核心,它明确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希望学生达到的预期结果。

把握教学目标对于教案的设计至关重要,下面是一些建议和指导,帮助教案专家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

1. 理解课程标准和要求:在编写教案之前,教案专家应该详细了解相关的课程标准和要求。

这包括学科的核心概念、技能和知识,以及学生在不同阶段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

只有充分理解课程标准,才能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

2. 分析学生的背景和需求:教案专家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和需求。

这包括学生的年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分析学生的背景和需求,教案专家可以确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3. 划分主要和次要目标: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教案专家可以将其划分为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

主要目标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知识和技能,而次要目标则是对主要目标的补充和延伸。

通过划分主次目标,教案专家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活动。

4. 设计具体和可衡量的目标:教案专家应该设计具体和可衡量的教学目标。

具体的目标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期望学生达到的具体水平,而可衡量的目标可以帮助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例如,教案专家可以使用行为动词来描述目标,如“学生能够解释”、“学生能够应用”等。

5. 关注重难点:教案专家在把握教学目标时,应该特别关注教学中的重难点。

重难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困难的地方,也是教师需要特别关注和重点教授的内容。

通过把握重难点,教案专家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和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达到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教案专家在编写教案时,应该充分理解课程标准和要求,分析学生的背景和需求,划分主次目标,设计具体和可衡量的目标,并关注教学中的重难点。

通过合理把握教学目标,教案专家可以有效地指导教学实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

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

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采用各种教学方法突破教学难点,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地掌握教学知识。

具体有以下方法可以帮忙确定重难点:
1,熟悉和贯彻执行课程标准,是正确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的一项重要工作。

2、深入钻研教材,弄清教材内容,也是正确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的重要工作。

3、全面了解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实际情况,对于是正确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十分重要。

4、善于总结自己的经验和虚心学习别人的经验,不断地用它们去修改和完善自己的教案。

教案编写中的教学重难点的处理技巧

教案编写中的教学重难点的处理技巧

教案编写中的教学重难点的处理技巧教学是一项艺术,而教案则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导工具,它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估学生学习效果。

在编写教案时,教学重难点的处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着重探讨教案编写中教学重难点的处理技巧。

一、教学重难点的概念教学重难点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较为关键、难以理解或掌握的知识点、技能点或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内容。

重难点的克服与解决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至关重要。

二、重难点的分析与判断1.分析教学内容:首先,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理解,找出其中的关键和难点。

2.分析学生的差异:教师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从而判断哪些内容对学生来说更具有挑战性。

3.分析教材:仔细阅读教材,了解教材设置的难点和重点,有助于指导教学重点的确定。

三、教学重难点的处理技巧1.突出重点:对于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创设情境、提问引导、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对于重点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针对难点:对于学生难以理解或掌握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解释和讲解。

例如,可以借助实物、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难点内容,有助于学生对其进行理解和记忆。

3.巩固练习:在处理教学重难点时,教师应该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可以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方式,让学生多次重复练习,提高对重难点内容的掌握程度。

4.个性化指导: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

对于容易理解的学生,可以适当加大难度,扩展知识面;对于理解困难的学生,可以采用更为简明扼要的方式进行解释,帮助其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的评估与反馈1.评估学生掌握程度: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估,了解学生对教学重难点的掌握情况。

可以通过小测验、考试等形式进行评估,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

如何正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如何正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如何正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一堂课的成败,整个教学的得失,关键就在于是否处理好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这一问题。

一、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的新认识。

1、什么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重点”是指学科或教材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

一个学科知识点在整个学科知识中的地位,及通过相关知识的教学能给学生发展带来的贡献决定了它是否为教学重点。

“难点”一般包含两层意思:其一,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其二,学生容易出错或混淆的内容。

如: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理解,有的内容纵横交错,比较复杂,有的内容本质属性比较隐蔽,有的体现了新观点和新方法,有的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上呈现较大的差距等。

这种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内容通常称之为教材的难点,教学难点要根据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心理特征来确定。

简而言之,即教学目标与学生的水平有较大落差,就形成了教学难点。

克服难点就是结合学生实际想办法把落差的坡度变缓。

“关键”是指教学或教材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

教学难点有时和重点是一致的,有些内容对掌握某一部分知识或解决某一类问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些内容就是教学的关键。

它是教学活动中解决主要问题的着手点。

教学的关键也可以说成是教学重点中的重点。

2、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的依据。

(1)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展开的,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因此,确定教学重难点首先要吃透新课标。

新的课程标准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确定为教学目标。

只有明确了这节课的完整知识体系框架和教学目标,并把课程标准、教材整合起来,才能科学确定静态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2)学生实际: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教学重点尤其是教学难点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而言的。

因此,我们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教案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何确定

教案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何确定

教案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何确定中国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家,在教育方面也是如此。

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是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教学重点决定了学生学习的着重点和重点,而难点也是学习的瓶颈。

因此,在制定教案时,要考虑如何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接下来,将介绍一些教学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何确定的方法。

一、确立教学目标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应该具有明确性、操作性和能力性。

明确性是指教学目标要清楚明确。

操作性是指教学目标要可以实现。

能力性是指教学目标要检验学生的能力。

当我们确定了教学目标后,我们就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评估学生学习水平在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了解学生的程度、情况,有利于我们制定教学策略。

通过对学生的情况了解,可以制定相应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强调基础知识和关键知识点在课程的教学中,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需要考虑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关键知识点。

强调基础知识,能够夯实学生的基础,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

而关键知识点则是教学的重点,要重点讲解,让学生掌握。

四、分析学习瓶颈通过对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可以找到学生的学习瓶颈。

在分析学习瓶颈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考虑学生学习的曲线,找到学生的难点所在,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五、重视交流互动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需要重视交流互动。

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

同时,也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制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可以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和有针对性。

只有把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好,才能够顺利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学教案设计中的学习重点和困难点把握技巧

小学教案设计中的学习重点和困难点把握技巧

小学教案设计中的学习重点和困难点把握技巧教案设计是教师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

在小学教案设计中,学习重点和困难点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小学教案设计中学习重点和困难点的把握技巧。

一、学习重点的把握技巧学习重点是指教学内容中需要学生重点掌握和理解的部分。

在教案设计中,把握学习重点是确保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把握学习重点的技巧:1. 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教师应仔细研读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中对学生要求的核心内容。

根据这些要求,确定学习重点。

2. 突出基础知识和核心概念: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基础知识和核心概念的教学,因为这些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基础。

通过重点教授基础知识和核心概念,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知识结构。

3. 强调关键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学习重点不仅仅包括知识的掌握,还包括学生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和技能。

教师应该明确这些关键能力和技能,并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二、困难点的把握技巧困难点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遇到困难的部分。

在教案设计中,把握困难点是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把握困难点的技巧:1. 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包括他们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

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学习困难点。

2. 针对性解决学生的困惑: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困惑,并针对性地解决。

可以通过提问、讲解、示范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3. 设计合适的练习和活动:在教案设计中,教师应该设计一些合适的练习和活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这些练习和活动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三、学习重点和困难点的协调处理在教案设计中,学习重点和困难点的协调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协调处理的技巧:1. 合理安排学习重点和困难点: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合理安排学习重点和困难点的顺序。

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应注意的几个要点1.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从知识点中梳理出重点理解知识点,首先是要理解这部分内容整体的知识结构和内容间的逻辑关系,再把相应的教学内容放到知识的结构链中去理解。

其次是理解整个单元的知识点,特别是要详细地知道每节课的知识点,在教学中做到不遗漏、不添加。

如果知识点是某单元或某内容的核心,是后继学习的基石或有广泛应用等,那么它就是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一般由教材决定,对每个学生是一致的。

一节课的知识点可能有多个,但重点一般只有一两个。

2.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从重点中确定好难点。

数学教学重点和难点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关,是由于学生原有数学认知结构与学习新内容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

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从而扩大原有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同化。

当新知识不能同化于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要改造数学认知结构,使新知识能适应这种结构的过程是顺应。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来分析,通过同化掌握的知识点是教学重点,通过顺应掌握的知识点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当然,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认知水平的差异,同化的知识对有的学生而言,也是学习难点,顺应的知识对有的学生而言,不一定是学习难点。

总之,要根据学生实际,在把握重点的基础上,确定好难点。

3.把握教材与学生的实际,区分教学重点和难点。

分析教材,我们认为教学重点指的是“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或发挥突出作用的内容”。

因此,教学重点是基于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而客观存在的。

分析学生的认知结构,我们知道教材上的重要知识点是要学生通过同化或顺应去实现的,在同化或顺应的过程中出现教学难点。

由于难点与重点形成的依据不同,所以有的内容是重点又是难点,有的内容是重点但不一定形成难点,还有的内容是难点但不一定是重点。

教学中,还需要教师在分析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区分好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几条主要策略1.把握好重点和难点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前提。

教案中如何把握重点难点,渗透情感教育2

教案中如何把握重点难点,渗透情感教育2

教案中如何把握重点难点,渗透情感教育2。

一、把握教学目标,掌握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1.了解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深入了解教材内容,把握教学的主旨思想和核心内容,梳理教学目标,以此为指引,对教学过程进行规划与安排。

2.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课程设计时,教师应该把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提取出来,对于学生难以理解或较为深奥的知识点,要加强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对于知识点比较简单的内容,可以借助教具、实验和案例等方式进行讲解,提高课堂的生动性。

3.帮助学生高效学习学生在掌握教学内容时,可能面临知识点过于繁琐、逻辑关系复杂、难以理解等问题。

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高效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素质1.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情绪,积极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动力,激发学生产生探究、思考和创新的欲望。

2.提高学生沟通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通过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水平。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探索,帮助学生在表达上更加自如、准确。

3.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文素质以人为本,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是教育的重要方面。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渗透人文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学生发展全面,培养健康向上的人文素质。

4.课外拓展学生兴趣教师教学不应仅局限于教材中的内容,还应该借助各种手段,拓展学生的兴趣范畴,培养学生的多元化知识和技能。

通过教学科普、实验探究、电影赏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索知识世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

三、教学实践,不断总结改进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是相辅相成的。

尽管教学设计再精细,但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不断地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的学情和教学反馈。

(完整版)教学重难点应如何把握

(完整版)教学重难点应如何把握

如何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一、什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指学科或教材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简称“双基”。

基础知识是指学科或教材内容中由一些基本事实即其相应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定律和公式等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知识。

基本技能是指应用基础知识去完成某些实际任务的能力,它是通过练习获得的能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一种能力,是学科或教材内容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技能。

通过反复训练达到自动化的技能称为技巧。

需要指出的是,学科或教材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具有相对稳定的内在逻辑联系。

这就决定了学科或教材的教学重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深入领会和掌握教学重点的这一基本特性,有助于避免和克服确定教学重点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有助于正确确定教学重点。

一般是指教师较难讲请楚、学生较难理解或容易产生错误的那部分教材内容。

需要指出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难点在一然而它主要决定于的教材内容;认识客体定程度上也决定于作为作为认识主体的学生和指导主体认识客体而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即主要决定于教师和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例如,对同一项材内容,有的教师较易讲请楚,不成为难点;而有的教师较难讲请楚,成为难点。

同样,对同一项教材内容,有时绝大多数学生较难理解,成为难点;有时绝大多数学生较易理解,不成为难点。

因此,学科或教材的教学难点具有相对的不稳定性。

深入领会和掌握教学难点的这一基本特性,有助于克服确定教学难点中的盲目性和固定性,从而有助于正确确定教学难点。

二、如何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1、熟悉和贯彻执行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只有熟悉和贯彻执行教学大纲,才能明确本学科或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基本内容、结构体系、教学方法和进度要求,才能正确确定教学重点。

特别是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任务,是正确确定教学重点的主要依据。

显然,为实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任务服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该列为教学重点。

而且,有的学科的教学大纲,对于本学科或课程的教学重点有明确的规定,只需结合教学实际贯彻执行就行了。

知识点突出知识点抓住重难点

知识点突出知识点抓住重难点

知识点突出知识点抓住重难点知识点突出,重难点抓住在教学过程中,了解知识点的突出部分以及抓住重难点是提高学习效果和增强学生理解能力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技巧,以帮助教师在教学中突出知识点、抓住重难点。

一、了解知识点的突出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了解知识点的核心要点,确定哪些是重要的、关键的部分。

在准备教案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找到知识点的突出部分:1. 教材分析:仔细阅读教材,注意教材中对知识点的强调和重点标注,将其列为重点内容。

2. 教学大纲:查阅教学大纲,了解知识点的目标和要求,将其作为教学中的重点强调。

3. 先易后难: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将相对简单的知识作为基础,并将其突出呈现,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4. 学生需求: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背景知识,针对性地突出知识点,使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

二、抓住重难点抓住重难点是教学中的关键,它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以下是几种有效的方法和技巧:1. 分析知识结构:将知识点进行分类和整理,梳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脉络,找出其中的重要环节和难点,重点突出教学。

2. 强化重点知识:对于重点知识点,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如通过图表、实例等形式来展示和说明,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

3. 解析难点问题:对于学生普遍难以理解的问题或观念,教师可以通过分析、解读和引导学生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难点。

4. 多种讲解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解、示范、实践等,灵活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使其更深入地理解。

5. 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重难点知识。

总结:突出知识点和抓住重难点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教师要充分了解知识点的突出部分,通过教学方法和技巧来突出和强化这些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重点知识。

把握教案的重点和难点,打造高效的教学方案

把握教案的重点和难点,打造高效的教学方案

教案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准备工具,它的编写直接关系着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如何把握教案的重点和难点,打造高效的教学方案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把握教学大纲和目标教学大纲和目标是教师设计教案的基础,它有助于明确教学内容的框架和思路,规范教学行为。

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认真研读教材,深入了解学科发展状况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大纲和目标。

1. 教学大纲的确定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的大纲纲要,它包括了教学内容的范围、目标和教学要求等,是课程教学的基础和核心。

确定教学大纲时,教师应该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符合教育部门颁布的教学大纲和标准;(2)注重课程教学的整合和协调;(3)注重学生兴趣的引导和培养;(4)注重课程设计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2. 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师为带领学生达到某一水平而制订的总体要求,它是教学大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该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听课特点;(2)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3)符合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4)注重教学目标的“智育”、“德育”、“身育”、“美育”等方面的要求。

二、把握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挖掘机,是“教”与“学”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把握好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难题。

1. 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为学生传授知识或提高学生能力而采取的具体方式或手段。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特点、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认知特点综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授知识、解释思路,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技能;(2)互动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教师在讲解的同时可以鼓励学生提问或与学生进行讨论;(3)情境教学法:这种方法注重将学习置于实际生活中,通过实践及直觉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实践;(4)项目式学习法:这种方法注重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具体项目的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实际能力。

教案中的重点与难点如何把握

教案中的重点与难点如何把握

教案中的重点与难点如何把握教案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具。

编写教案的目的是为了指导教师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并确保教学内容的有效传达。

然而,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常常面临着如何把握教案中的重点与难点的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如何有效地把握教案中的重点与难点。

1. 了解教学目标首先,在编写教案之前,教师应该充分了解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的核心,它直接影响到教师对教案的编写思路。

通过深入了解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2. 确定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和突出强调的内容。

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应该将教学重点明确地列出来,并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在确定教学重点时,教师可以参考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教学重点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3. 分析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产生困惑和混淆的内容。

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该把教学难点准确地界定出来,并设想学生可能出现的困惑及解决方法。

通过分析教学难点,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

4. 设置教学重难点的学习活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重难点,教师应该在教案中设置相应的学习活动。

这些学习活动既可以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的课堂讨论和演练,也可以是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形式。

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提高对教学重难点的理解能力。

5. 反思与调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反思和调整教学策略。

如果发现学生对教学重难点没有很好地掌握,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例如,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例子和练习,或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教学内容。

综上所述,教案中的重点与难点是教学中需要特别关注和处理的部分。

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该通过深入了解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分析教学难点,设置学习活动等方式来有效把握教案中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设计中如何把握重难点

教学设计中如何把握重难点

教学设计中如何把握重难点教学设计中,重点是指学习内容中重要而必须掌握的关键点,难点是指学习内容中比较困难需要花费时间及精力才能掌握的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掌握重难点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知识点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和核心。

以下是教学设计中如何把握重难点的一些方法和策略:1. 强调核心概念:在教学设计中,首先需要明确学习内容的核心概念,将重点知识点和基础概念分清楚,突出核心概念的重要性。

同时,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在理解和运用核心概念时,逐渐掌握相关的基础概念和原理。

2. 突出难点内容:在教学设计中,需要注意识别学生难点,即学生容易犯错误或对某些概念理解不深入的部分,并重点突出讲解这些难点。

此外,对于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可以采取分步骤、逐层递进的方式进行讲解和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

3. 多元化教学策略:在教学设计中,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风格。

比如,对于视觉型学生,可以采用图片和图表进行课堂讲解;对于易分神的学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式学习等策略来提高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4. 加强教学评估:在教学设计中,应加强教学评估的力度,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和全面的评估,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难点问题进行个性化辅导和补救。

同时,一些评估方法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发现和把握学生重难点的情况,从而调整教学计划,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总之,在教学设计中,把握重难点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学生掌握了重难点,才能更好地掌握整个学科或学习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适应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把握重难点,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教案中的重点难点是如何把握的?

教案中的重点难点是如何把握的?

教案中的重点难点是如何把握的?。

一、重点的把握教案中的重点,通常是指教学任务中教师要在学生身上着重强化的内容,可以表现在:(1)对学生的认知要求针对课程的重要概念、原理、核心知识点所涉及到的关键词汇等进行优先强调和夯实。

例如,对于初中数学中的“整式”这个知识点,强调确定系数、项数、次数、常数项的操作步骤和应用。

(2)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因课程内容的不同,对于学生能力的要求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也决定了教案设计时应该重点强化哪项能力。

如,在初中英语的语言运用中,有的学生缺乏开口表达的能力,此时教师就应该把练习听说的环节放到重点位置。

(3)对学生的情感要求学生的情感因素对于知识的获取和应用至关重要。

教案应该把握学生兴趣爱好、思维意识、心理特点等方面。

比如,在地理教学中,旅游地图的制作操作环节,应该加入学生自选旅游线路、线路解说和宣传设计等,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旅游快乐的情感体验。

二、难点的把握教案中的难点,指的是学生比较困难和难以理解的地方,需要用心解决。

有时候难点并不是教师所想的那么明显,需要通过学习中的不断观察和实验以及对思维遇到瓶颈时的导引和刺激,逐步开拓学生的思维。

所以,教案设计时对于难点的把握需注意下列几点:(1)精准定位需要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生掌握程度的基础上,了解学生的错误思路、学习瓶颈和理解难点,精准定位学生的认知状态。

在读懂学生状态之后,教师应该把握难点的核心,解析和分析它的成因和解决方法。

(2)有效措施针对不同的学生和知识点,教师需要有不同的措施,这些措施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在观察中慢慢调整。

例如,在解决学生数学思维困惑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协作学习、互动交流、“以偏概全”的分析思维等多样化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自己的认知,提升学习兴趣。

(3)评价机制在指导学生掌握难点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评价机制,来评估学生对于难点的掌握程度,从而使教学更加精准高效。

教师可以采用课堂小测验、作业验收、主题报告等手段,定期检查每个同学的掌握情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认知状态和记忆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难点该如何把握
浙江省海盐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顾志能
备课时,把握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无疑会决定教学的方向和过程。

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还是有一些问题。

问题一:忽略重难点。

有些教案上,往往找不到教学重难点这一内容。

了解原因,会听到如下的观点:教学重难点写来干什么呀?写不写重难点,还不是一样上课?
问题二:模糊重难点。

有些教师因为吃不准教学重难点,因此在制定教案时采取模糊化的方法,认为教学目标的内容就是教学重难点,或把教学重难点合在一起表述,或干脆回避重难点不写出来。

问题三:找错重难点。

有些教师,找错了重难点,如把一些细枝末节当作教学重难点,把学科教学的大目标当作教学重难点等。

上述种种状况,毫无疑问地会影响教学过程、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么,怎样去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呢?这都得从什么是教学重点,什么是教学难点讲起。

所谓教学重点,就是教学的最重要之处。

称得上最重要的,那就是指一节课的教学中,某个(或几个)教学目标的实现,能在学生知识体系建构、数学技能形成、思维能力发展、活动经验积累等一个(或几个)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样的教学目标达成点,它就可以叫做教学重点。

如“长方体的认识”一课中,“掌握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是“长方体和正方体”整个单元的基础——后续的棱长总和、表面积计算、体积计算等,都离不开这个最基础的知识,因此,它就是“长方体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再如“乘法分配律”一课,学生在四年级学了这个运算定律,之后,无论是五六年级还是初高中的数学学习,无论是将来的生活中还是工作中,相关的计算情境经常会遇到,而这个定律则将如影相随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同时,学生学习这个定律时所感悟到的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更为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结构”,自然就是该课的教学重点。

(注:对乘法分配律的灵活运用是下一课时的重要目标)
所以,更直接地讲,一个教学目标点,是否应确定为教学重点,我们只要对照以下标准即可:它是不是单元教材的核心,是不是学生后继学习的基础,是不是将来要被学生经常所运用,是不是在学生思维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从上也可见,教学重点可从不同的层面来阐述,有些指向于双基(如掌握长方体的特征),有些指向于思想方法(如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

在实际教学中,这很常见。

再举一例,如“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运用”必定是教学的重点——双基层面;“转化思想的渗透”,毫无疑问也是教学的重点——数学思想层面。

我们在制定教案时,不同层面的教学重点都应该予以呈现,并以此来指引教学的具体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教学的重点,是教材根据课标的要求,根据学生的能力,有意识地、科学地分置于整个教材体系中。

因此,教学重点的形成,跟教材体系和数学知识内在的逻辑结构有关,是客观存在的,对每一位学生而言都是一致的。

所谓教学难点,是指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起来比较困难的知识点,或容易出现混淆、错误的问题。

大而言之,如数论的知识、代数的知识。

小而言之,如抽屉原理的理解、三角形画高方法的掌握等。

教学难点的形成跟学生的认知紧密有关。

我们知道,在学习中,要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从而扩大原有的认知结构,这个过程叫同化(即以旧的观点处理新的情况)。

如面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新问题,学生可调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老经验来应对,这就是同化,能同化的内容往往不难。

但是,在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新知识不能被原有认知结构同化,此时,我们就要调整乃至改造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的学习内容的需要,这就叫顺应(即改变旧观点以适应新的情况)。

比如,学生在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因为以前的经验是依据口诀直接想到商(如25÷3),“造一层楼”(竖式只有一步)就可完成竖式计算。

因此,当遇到42÷3,需要先算十位再算个位,竖式要“造两层楼”(分两步计算)时,学生就束手无策了。

他们要么只写一步就难以写下去了(图1),要么没有过程就直接写出了答案(图2)——这就是他们原有认知结构的直观体现。

此时,学习若要进行下去,学生唯有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以顺应新的情况。

图1 图2
可见,需要顺应来学习的内容,跟学生已有认知结构冲突比较大,往往需要费较大周折来应对,这样的内容就会成为教学的难点,如上例中算法的掌握。

因此,要找教学难点,一般我们就可看这个知识(技能)的学习,学生是否有可能用已有经验来解决。

如果学生不可能(或很难)用已有经验来解决的,这个知识(技能)通常就是教学的难点。

当然,有些知识、技能,包括思想,不一定是学生要改变认知结构来学习的,但也会是教学的难点,因为这个知识、技能或者思想,实在是比较复杂。

比如除数是两位数除法中的试商,“植树问题”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等。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有些课不一定有教学的难点,因为它的知识(技能)并没有符合上述的特征。

实际上,教学的重点也不是每节课都有的,有些课内容非常简单,那就谈不上教学重点。

另外可以想见,教学重点和难点有时会是重叠的,即教学的重点也就是教学的难点,像前面讲到的“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结构”。

这时,我们就可以用“教学重难点”一并表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