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分器的设计原理
功分器的设计制作与调试
功分器的设计制作与调试一、设计制作功分器的原理功分器,也称为功率分配器,是一种用来分配输入功率到多个输出端口的无源器件。
在无源器件中,当我们需要将输入功率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到多个输出端口时,功分器就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标准的功分器是一个三端口元件,包括一个输入端口和两个输出端口。
功分器的输入功率将被均匀地分配到两个输出端口上,且输出端口之间相互隔离,不会有能量交流。
设计制作功分器的步骤如下:1.确定功分器的工作频率范围:功分器的设计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来确定工作频率范围。
功分器的频率范围可以从几百兆赫兹到几十吉赫兹不等。
2.选择功分器的阻抗:功分器的阻抗需要与输入输出系统的阻抗相匹配,通常选用50欧姆。
3.设计功分器的结构:功分器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二分支结构,二是平衡树状结构。
a.二分支结构是指将输入驻波器通过阻抗转换,分为两个并行的输出通路,使得输入功率均匀地分配到两个输出端口。
b.平衡树状结构则是通过铁氧体等元件来实现功分,具有更高的功分精度和更宽的工作频率范围。
4.确定工艺流程:根据功分器的结构和应用需求,确定制作工艺,如集成电路制作技术或者微带线技术等。
5.制作功分器:根据确定的工艺流程,进行制作。
制作功分器的材料通常采用高频电路工艺中的常见材料,如铝、金、铜等。
6.调试功分器:将制作好的功分器与测试仪器连接,通过测试仪器测量功分器的性能指标,如功分精度、输入输出阻抗等。
调试功分器的步骤如下:1.通过测试仪器测量功分器的插入损耗:将功分器的输入和输出端口连接到测试仪器上,通过测试仪器测量功分器的插入损耗,即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之间的损耗。
2.测量功分器的测量精度:通过测试仪器测量功分器的功分精度,即两个输出端口之间的功分误差。
3.测量功分器的输入输出阻抗:通过测试仪器测量功分器的输入输出阻抗,保证功分器的阻抗与输入输出系统的阻抗相匹配。
4.优化功分器的性能:根据测试结果,对功分器的结构和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功分器的性能指标。
功分器工作原理
功分器工作原理
功分器,又称功率分配器或功率分配器,是一种用于将输入功率(通常是射频或微波功率)分配给多个输出端口的无源器件。
功分器工作原理主要通过设计特定的传输线结构和耦合方式来实现。
一般而言,功分器由输电线和匹配结构组成。
输电线通常是以微带线、同轴线或波导的形式存在。
当输入信号通过输电线进入功分器时,其将根据特定的设计要求,在不同的输出端口上分配相应的功率。
在功分器内部,通过设计合适的耦合结构,比如电容、电感或实现特定的电磁场耦合来实现功率的分配。
这些耦合结构可以通过设计合适的电路连接或引入衬底模式(substrate mode)
实现功率的分配。
具体来说,功分器的设计通常基于电气长度(electrical length)的原理。
电气长度是一个表示输电线上电磁波传播的概念,与物理长度不完全一致。
通过控制输电线和相应的耦合结构的长度和尺寸,可以实现不同的功率分配比例。
功分器工作原理的关键在于实现输入和输出端口之间的功率匹配。
为了确保功分器在不同端口上有相似的输出,需要通过合适的匹配电路来提供有效的匹配网络。
总之,功分器通过合理设计输电线、耦合结构和匹配网络,实现了输入功率在多个输出端口间的均匀分配。
这使得功分器成
为射频和微波系统中的重要器件,常被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雷达系统和卫星通信等领域。
功分器原理
功分器原理功分器是一种可以将输入功率均匀分配到多个输出端口的无源器件。
它通常由微带线、耦合间隙和集电极等组成。
功分器的原理可以通过分析其结构和工作过程来理解。
下面将详细介绍功分器的原理。
功分器的主要结构包括输入传输线、输出传输线和耦合间隙。
输入传输线是将输入功率引入功分器内部的通路,输出传输线则是将功分器内部的功率引出的通路。
而耦合间隙则充当了传输线之间的耦合元件,通过它实现多个输出端口的功率分配。
功分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步骤:功率输入和功率分配。
首先是功率输入。
当输入功率通过输入传输线进入功分器时,其会在输入传输线上形成一个电磁波。
这个电磁波沿着传输线前进,并在耦合间隙处发生耦合。
耦合间隙的设计使得耦合程度较高,从而能够有效地将这个电磁波分配到多个输出传输线上。
接下来是功率分配。
当电磁波进入耦合间隙后,它会被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沿着输入传输线继续前进,成为主模式;另一部分则通过耦合间隙进入输出传输线,成为耦合模式。
主模式在继续往前传播的过程中,会逐渐减弱,同时在耦合间隙处发生反射。
这部分被反射的功率会沿着输入传输线返回,最终在功分器的输入端被耗散。
耦合模式则会继续沿着输出传输线传播,将分配到的功率引出功分器。
根据耦合间隙的设计和布局,这些耦合模式的功率可以按照预定的比例分配到多个输出端口上。
值得注意的是,功分器的功率分配是根据耦合间隙的特性来实现的。
通过调整耦合间隙的宽度、长度以及两传输线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功分器的功率分配比例。
因此,在设计功分器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来确定功率分配比例,并进行精确的耦合间隙设计。
总之,功分器通过输入传输线引入输入功率,并利用耦合间隙将输入功率分配到多个输出传输线上。
通过调整耦合间隙的设计,可以实现不同的功率分配比例。
这使得功分器在无线通信、微波雷达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功分器的工作原理
功分器的工作原理
功分器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和微波电路中的被动器件,其作用是将输入的电能分为多个输出通道中,各个通道的功率相对均匀。
功分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原理简述
功分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和电路的分配逻辑。
当输入信号进入功分器时,其通过特定的设计结构,如微带线、耦合结构等,使得输入信号能够被分配到不同的输出通道中,而各个输出通道之间的信号功率相对均匀。
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
2. 能量分配
输入信号由功分器的输入端进入,首先经过一个能量分配网络。
这个网络通常由微带线、耦合结构或互联结构等组成。
这些结构会在不同的路径上分割和分配电磁能量,使得能量能够被分配到不同的路径和输出通道中。
3. 能量耦合
分配到不同路径中的电磁能量会进一步通过耦合结构或其他特定设计逻辑进行耦合和分离。
这些结构能够控制不同路径上的电磁能量的移动和传播,以及对不同路径上的信号进行耦合和分离,使得能量能够被均匀地分配到不同的输出通道中。
4. 输出通道
最终,经过能量耦合和分离后的电磁能量将通过功分器的输出端传送至不同的输出通道中。
每个输出通道中的功率相对均匀,
这通过设计时对能量分配和耦合结构的优化来实现。
可以通过调整功分器的结构参数、路径长度、微带线宽度等来实现不同的功分比和频率响应。
5. 特性与应用
功分器可实现多种功分比,如等功分、对数倍功分等,具体通过功分器的设计参数和耦合结构的调整来实现。
功分器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射频系统、卫星通信等领域,作为信号分配和扩展的重要器件。
功分器工作原理(图文)
功分器工作原理(图文)引言概述:功分器是一种常用的无线通信设备,它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功分器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图文方式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功分器的工作原理。
一、功分器的基本概念1.1 功分器的定义功分器,全称功率分配器,是一种用于将输入功率分配到多个输出端口的无源器件。
它通常由一组耦合的传输线构成,能够实现输入功率的平均分配或者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各个输出端口。
1.2 功分器的分类功分器可以根据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进行分类。
常见的功分器包括等分功分器、反射式功分器和混合式功分器。
等分功分器将输入功率平均分配到各个输出端口,反射式功分器则根据输入功率的幅度和相位进行分配,而混合式功分器则结合了等分功分器和反射式功分器的特点。
1.3 功分器的应用功分器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特别是在天线系统和射频前端模块中。
它可以用于实现天线的多路复用、功率控制、信号分配等功能,为无线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二、等分功分器的工作原理2.1 等分功分器的结构等分功分器通常由一组等长度的传输线组成,每个传输线都与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相连。
这些传输线之间通过耦合结构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平衡的功分网络。
2.2 等分功分器的工作原理当输入功率进入等分功分器时,它会被传输线平均分配到各个输出端口。
这是因为等分功分器的传输线长度相等,导致输入信号的传播时间相同,从而实现了功率的等分。
2.3 等分功分器的特点等分功分器具有功率分配均匀、频率响应平坦、插入损耗低等特点。
它可以满足无线通信系统对功率分配的要求,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反射式功分器的工作原理3.1 反射式功分器的结构反射式功分器通常由一组耦合的传输线和反射器组成。
传输线连接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而反射器则用于根据输入功率的幅度和相位进行功率分配。
3.2 反射式功分器的工作原理当输入功率进入反射式功分器时,它会被传输线分配到不同的反射器。
功分器设计原理
功分器设计原理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功分器设计原理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功分器啊,就好比是一个神奇的分配大师。
想象一下,有一股力量,就像水流一样,要被均匀地分到不同的地方去,这就是功分器要干的活儿。
它是咋做到的呢?其实啊,就跟咱分东西一样。
比如说有一堆糖果,要分给几个小朋友,得保证每个小朋友都能拿到差不多的糖果数量,不能这个多那个少,对吧?功分器也是这样,要把输入的信号能量,合理地分配到各个输出端口。
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它的内部结构啦。
它就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迷宫,信号在里面走来走去,最后就被准确地分开啦。
这里面的线路啊、元件啊,都得搭配得恰到好处,就像拼图一样,缺了一块儿都不行。
而且哦,这功分器还得很稳定可靠呢!不能今天分好啦,明天就出岔子。
就好比你给小朋友分糖果,今天分对了,明天就乱分一气,那怎么行呢?所以啊,在设计的时候就得考虑各种因素,什么温度啦、湿度啦,都不能影响它的正常工作。
你说要是功分器设计得不好会咋样?哎呀,那可就麻烦啦!信号可能就不能准确地到达该去的地方,就像送快递送错了地址一样,那后果可不堪设想啊!再说说这功分器的种类吧,那也是五花八门的。
有等分的,有不等分的,就像分糖果,有的是平均分,有的是按需分配。
每种都有它自己的用处和特点,得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
咱平时生活里不是也经常会遇到要分配东西的情况吗?这和功分器的原理其实差不多呢!只不过功分器是在信号的世界里工作罢了。
总之啊,功分器设计原理可真是个有意思的东西,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在各种电子设备里默默地发挥着重要作用呢!没有它,好多设备可就没法正常工作啦。
所以啊,可别小看了这个小小的功分器,它可是电子世界里的大功臣呢!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功分器等器件的介绍
功分器等器件的介绍功分器(Power Divider)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射频和微波电子领域的器件,用于将输入信号分成两个或多个相等的输出功率信号。
功分器在微波通信、天线阵列、雷达系统、卫星通信等应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功分器的原理、类型以及各种器件的特点和应用。
1.功分器的原理功分器的基本原理是基于能量守恒和电磁场理论。
当输入信号进入功分器时,通过内部结构的分配器,将输入信号均匀地分配给各个输出端口。
这样,输出端口上的功率信号相等,并且相位差相等。
功分器的设计是根据不同的频率范围、功率需求和电路参数进行的。
2.功分器的类型根据功分器的结构和工作方式,可以将功分器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微带线功分器:采用微带线技术制造的功分器,常用于高频段的设计。
它的结构简单,尺寸较小,并且容易集成到射频集成电路中。
-变压器功分器:利用变压器的原理,通过改变匝数比来实现功率分配。
它的结构简单,频率范围广,并且具有良好的电磁隔离性能。
-耦合器功分器:通过耦合器的相互耦合作用来实现功率分配。
耦合器功分器具有较宽的工作频带,但相对复杂一些。
-分配器功分器:采用多个功分器级联的方式,将输入功率均匀地分配给各个输出端口。
分配器功分器具有较高的功率承受能力和较好的隔离性能。
3.常见的功分器器件除了以上几种功分器类型,还有一些特殊应用场景下使用的功分器器件。
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器件的介绍:- 集成插入式功分器(Integrated Wilkinson Power Divider):它是一种采用微带线技术和变压器结构相结合的功分器。
具有减小尺寸、提高隔离度和降低损耗的特点。
常用于射频和微波集成电路的设计。
- 平衡功分器(Balanced Power Divider):平衡功分器基于差模传输线的特性工作,具有减小传输线长度、提高功率功率承受能力和隔离度的特点。
广泛应用于射频天线阵列和双极化天线。
- 3dB 功分器(3dB Power Divider):3dB 功分器是一种将输入功率均分成两个输出功率的器件。
功分器工作原理(图文)
功分器工作原理(图文)功分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器件,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雷达、卫星通信等领域。
它能够将输入信号分成多个不同频率的输出信号,具有重要的信号处理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功分器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图文的方式进行解析。
一、功分器的基本概念功分器,全称为功率分配器,是一种被动器件,用于将输入信号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多个输出端口上。
它通常由微带线、耦合器、隔离器等组成,具有低损耗、高隔离度等特点。
1.1 微带线功分器中的微带线是一种常用的传输线,由导体和绝缘层组成。
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在高频率范围内传输信号。
微带线的宽度、长度和介质常数等参数会影响功分器的性能。
1.2 耦合器功分器中的耦合器用于将输入信号分配到不同的输出端口上。
常见的耦合器有平面耦合器、同轴耦合器等。
耦合器的设计需要考虑耦合度、带宽和插入损耗等因素。
1.3 隔离器功分器中的隔离器用于隔离不同的输出端口,防止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
隔离器通常由衰减器、隔离阻抗等组成。
隔离器的设计需要考虑隔离度、带宽和插入损耗等因素。
二、功分器的工作原理功分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和传输线的特性。
当输入信号进入功分器时,经过微带线、耦合器和隔离器等组件的作用,信号被分配到不同的输出端口上。
2.1 输入信号的传输输入信号首先通过微带线传输,微带线的特性阻抗和传输损耗会对信号产生影响。
通过合理设计微带线的宽度、长度和介质常数等参数,可以实现对输入信号的传输。
2.2 信号的分配经过微带线后,输入信号进入耦合器,耦合器将信号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不同的输出端口上。
耦合器的设计需要考虑耦合度和插入损耗等因素,以实现对信号的精确分配。
2.3 信号的隔离分配到不同输出端口上的信号经过隔离器的作用,实现信号之间的隔离。
隔离器的设计需要考虑隔离度和插入损耗等因素,以实现对信号的有效隔离。
三、功分器的应用领域功分器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处理器件,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雷达、卫星通信等领域。
功分器的设计与仿真
功分器的设计与仿真功分器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射频和微波通信系统中的无源分配器件。
它能够将输入功率平均分配到多个输出端口上,同时保持较高的功率分配均匀度和良好的阻抗匹配特性。
功分器的设计与仿真是确保其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下面将介绍功分器的设计过程以及在仿真中所需要考虑的内容。
1.功分器设计的基本原理功分器的基本原理是将输入功率平均分配到多个输出端口上。
常见的功分器结构包括两分、三分和四分结构。
其中,两分结构包含一个输入端口和两个输出端口;三分结构包含一个输入端口和三个输出端口;四分结构包含一个输入端口和四个输出端口。
功分器的设计要满足以下几个基本要求:-分配均匀度:要求各输出端口上的功率分配尽可能均衡。
-阻抗匹配:要求输入端口和各输出端口的阻抗匹配,以减小功分器对系统整体的影响。
-衰减损耗:要求功分器的损耗尽可能小,以确保输入功率能够尽量传递给输出端口。
2.功分器设计的流程-确定工作频率:确定功分器所工作的频率范围。
-选择功分器结构:根据应用需求和系统限制选择合适的功分器结构,比如决定是采用两分、三分还是四分结构。
-确定端口阻抗:根据系统要求和端口特性,确定功分器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的特性阻抗。
-计算功分器的设计参数:通过理论计算和仿真工具,计算出功分器的长度和宽度等关键参数。
-优化和调整参数:根据仿真结果,优化和调整功分器的设计参数,以满足系统要求。
-确定材料和工艺:根据功分器的设计参数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艺。
-制备并测试样品:根据设计要求制备功分器样品,并进行实验测试,优化设计。
3.功分器的仿真内容功分器的仿真是设计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步,可以通过仿真工具来验证设计效果和参数。
在功分器的仿真中,需要考虑以下内容:-功分器的S参数:通过仿真计算和分析功分器的S参数,包括S11、S21等参数,以评估功分器的性能和阻抗匹配特性。
-功分器的功率分配均匀度:通过仿真计算和分析各输出端口上的功率分配均匀度,以评估功分器的性能。
不等分威尔金森功分器设计
不等分威尔金森功分器设计不等分威尔金森功分器是一种常见的无源射频(RF)器件,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
它能够将一个信号分配到多个输出端口上,并且在不同端口上能够按照预先设定的比例对信号进行分配。
在通信系统中的分配系统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能够保证信号在各个分支上的功率匹配,实现信号的有效分配和整合。
本文将深入探讨不等分威尔金森功分器的设计原理、工作原理、应用范围以及相关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不等分威尔金森功分器的设计原理不等分威尔金森功分器的设计基于经典的威尔金森功分器,它是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功分器。
在一个不等分的威尔金森功分器中,每个输出端口相对于输入端口的功率分配比例可以不相同,同时保持每个输出端口的相位均匀。
这样能够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对功率匹配和相位匹配的需求。
不等分威尔金森功分器的设计原理主要基于传输线理论和耦合器的设计原理。
通过在传输线和耦合器中合理设计参数和结构,能够实现对输入信号的不同分配,保证在每个输出端口上的功率分布符合设计要求。
二、不等分威尔金森功分器的工作原理不等分威尔金森功分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分为两个方面:功率分配和相位匹配。
1. 功率分配:通过在耦合器中设计不同的传输线长度和阻抗匹配,可以实现对输入信号的不等分配。
这需要在设计中根据具体的功率分配比例来确定传输线长度和耦合器的参数,从而实现对输入信号的分配。
2. 相位匹配:为了确保在各个输出端口上的信号相位一致,不等分威尔金森功分器需要通过合理的传输线长度和相位匹配设计来实现。
这能够保证在各个输出端口上的信号相位差尽可能地小,从而满足信号的相位匹配需求。
三、不等分威尔金森功分器的应用范围不等分威尔金森功分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基站天线系统、分布式天线系统、射频信号分配系统等领域中。
它能够满足不同场景下对信号功率和相位的要求,保证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基站天线系统中,不等分威尔金森功分器可以用于将射频信号分配到不同的天线单元上,实现多天线系统的功率和相位匹配。
基于HFSS的不等功率分配器
不等功率分配器一、功分器的设计及原理1、功分器原理功分器全称功率分配器,是一种将一路输入信号能量分成两路或多路输出相等或不相等能量的器件。
在简单功分器中引入隔离电阻,变为有耗的三端口网络,有耗三端口网络可以做到做到完全匹配,且输出端口之间具有隔离。
它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频率范围、输入输出间的插入损耗、支路端口间的隔离度、回波损耗等。
如右图示为功分器原理图,有耗三端口网络可以做到完全匹配,且可以用微带线或带状线来实现。
2、技术指标主路端口的回波损耗小于-20dB主路到支路的耦合度比为1:2支路端口间的隔离度小于-20dB3、设计参数确实定〔图1〕 如右图2所示,其中输入端口特性阻抗为0Z ,分成的两端微带线电长度为4/g λ,特性阻抗分别是02Z 和03Z ,终端分别接有电阻32R R 和。
功率分配器的基本要求如下:①端口“①”无反射。
②端口“②、③”输出电压相等且同相。
③端口“②、③”输出功率比值为任意指定值,设为1/2〔2=k 〕。
根据以上三条有:32111Z Z Z in in =+ 〔图2〕 21)21/()21(323222=R U R U 32U U =由传输线理论有:22022R Z Z in =32033R Z Z in = 这样共有2R 、3R 、02Z 、03Z 四个参数而只有三个约束条件,故可任意指定其中的一个参数,设02kZ R =,2=k ,于是)1(2002k k Z Z +=22003/)1(k k Z Z +=kZ R 03= 实际的功率分配器终端负载往往是特性阻抗为0Z 的传输线,而不是纯电阻,此时可用4/g λ阻抗变换器将其变为所需电阻,另一方面2U 、3U 等幅同相,在“②、③”段跨接电阻j R ,既不影响功率分配器性能,又可增加隔离度。
k Z Z R Z 00204==kZ Z R Z 00305== k k Z R j 201+= 取22=k 时,计算出:71.702=R ,4.353=R ,10302=Z ,5.5103=Z ,1.106=R5.5904=Z ,1.4205=Z ,7.850=λ,9.46=g λ根据阻抗的大小可得到各段微带的宽度:0Z 的宽度mm w 88.21=,02Z 的宽度mm w 6.02=,03Z 的宽度mm w 75.23=,04Z 的宽度mm w 13.24=,05Z 的宽度mm w 8.35=,每段微带线的长度都是4/g λ。
功分器工作原理(图文)
功分器工作原理(图文)功分器是一种常用的微波器件,用于将一个输入信号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多个输出端口。
它在通信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功分器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图文的方式详细展示。
一、功分器的基本原理1.1 功分器的输入端口接收来自射频信号源的输入信号。
1.2 输入信号经过功分器内部的分配网络,按照一定的比例被分配到多个输出端口。
1.3 分配网络中的相位差和幅度比决定了信号在各个输出端口上的相对大小和相位关系。
二、功分器的工作方式2.1 当功分器接收到一个输入信号时,它会将信号按照预设的比例分配到各个输出端口。
2.2 分配比例可以根据功分器的设计来调整,通常可以是等功率分配或者按照特定的比例分配。
2.3 功分器的输出端口可以连接到不同的天线或接收设备,实现信号的分配和传输。
三、功分器的应用领域3.1 通信系统中的功分器常用于分配信号到不同的天线或接收设备,实现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3.2 在雷达系统中,功分器可以用于将雷达信号分配到不同的天线阵列,实现目标的探测和跟踪。
3.3 在卫星通信系统中,功分器可以用于将卫星信号分配到不同的地面站,实现通信的覆盖和传输。
四、功分器的特点和优势4.1 功分器具有高频率范围、低插入损耗和高功率承受能力的特点,适用于各种不同的通信系统。
4.2 功分器的结构简单,体积小巧,易于集成和安装在各种设备中。
4.3 功分器的性能稳定可靠,能够长时间稳定地工作在各种环境条件下。
五、功分器的发展趋势5.1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功分器的频率范围和性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5.2 未来的功分器将更加注重高频率、低损耗、小尺寸和高功率承受能力的特点。
5.3 新型材料和工艺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功分器的性能和稳定性,满足不断增长的通信需求。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功分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功分器作为通信系统中的重要器件,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动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功分器工作原理(图文)
功分器工作原理(图文)标题:功分器工作原理(图文)引言概述:功分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器件,用于将输入功率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给多个输出端口。
本文将详细介绍功分器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图文方式进行解释。
正文内容:1. 功分器的基本原理1.1 分配网络功分器内部的分配网络是功分器的核心部份,它通过合理的电路设计将输入功率分配给各个输出端口。
分配网络通常采用微带线、插入损耗器等元件组成,以实现对输入功率的分配。
1.2 耦合结构功分器中的耦合结构用于实现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之间的相互耦合。
常见的耦合结构有同轴耦合、微带耦合等。
耦合结构的选择和设计对功分器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1.3 匹配网络为了保证功分器的输入和输出端口的阻抗匹配,功分器内部通常会设计匹配网络。
匹配网络的作用是将输入信号的阻抗与功分器的内部阻抗相匹配,以提高功分器的工作效率和性能。
2. 功分器的工作模式2.1 等分模式功分器在等分模式下,将输入功率均匀地分配给各个输出端口。
这种模式适合于需要将输入信号平均分配给多个接收器或者负载的应用场景。
2.2 不等分模式功分器在不等分模式下,将输入功率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给各个输出端口。
这种模式适合于需要按照不同比例分配功率的应用场景,如天线阵列中的波束形成。
2.3 反向功分器反向功分器是一种特殊的功分器,它将多个输入信号按照一定比例合并为一个输出信号。
这种功分器常用于合并多个发射器的输出信号,以提高整体发射功率。
3. 功分器的性能指标3.1 分配均匀度分配均匀度是衡量功分器分配性能的重要指标,它表征了功分器在等分模式下各输出端口的功率分配误差。
分配均匀度越高,功分器的性能越好。
3.2 插入损耗插入损耗是功分器在信号分配过程中引入的功率损耗,它直接影响到功分器的工作效率。
通常情况下,功分器的插入损耗应尽量小。
3.3 隔离度隔离度是功分器内部各个输出端口之间的电磁隔离程度,它表征了功分器对于输入信号的隔离效果。
隔离度越高,功分器的性能越好。
功分器的设计基础学习知识原理
功分器的设计基础学习知识原理功分器(power divider)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射频与微波领域的无源滤波器元件,可以将一个输入信号分为若干个相等的输出信号。
在微波系统中,功分器主要用于将输入信号平均分配给若干个相同的输出端口,以实现无源网络的分配功率和信号分配。
本文将介绍功分器的设计基础学习知识原理。
功分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参数设计,使得输入信号在不同的传输线中以相等的功率进行传输。
功分器的基本结构包括平面微带线功分器、同轴线功分器和混合功分器等。
在平面微带线功分器中,常用的结构包括均匀分配型、反射抑制型和等相位型功分器。
均匀分配型功分器是将输入信号均匀地分配到每个输出端口,其基本结构是通过等长的传输线与耦合结构相连。
反射抑制型功分器是在均匀分配型的基础上引入反相器,以抑制反射信号,提高功分器的整体性能。
等相位型功分器是保持输入信号的相位平衡,使得各个输出端口上的信号具有相同的相位。
同轴线功分器是以同轴线为传输介质的功分器,常用的结构有同轴线变压器和同轴线融合型功分器。
同轴线变压器通过改变传输线的电气长度和宽度,实现信号的等分。
同轴线融合型功分器是将多个同轴线结构集成在一起,从而实现输入信号的分配。
混合功分器是由平面微带线和同轴线结构组合而成的功分器,常用的结构有广角功分器和均匀功分器。
广角功分器是通过引入交叉耦合结构,使得功分器具有宽带特性和较小的尺寸。
均匀功分器是通过调整微带线的宽度和长度,以实现输入信号的均匀分配。
在功分器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多个参数,包括输入-输出的匹配、功分比、波导损耗、等效电路等。
通过合理的参数选择和设计优化,可以实现功分器的高效性能和稳定性。
总之,功分器的设计基础学习知识原理主要涉及功分器的基本结构和参数设计,以实现输入信号的均匀分配和相位平衡。
通过不同的结构和设计方法,可以实现功分器的特定要求和性能优化。
功分器的设计范文
功分器的设计范文功分器是一种常见的无线通信电路元件,用于将输入信号分配到多个输出端口上,常用于天线阵列、无线信号接收和传输系统中。
功分器的设计需要结合具体的应用需求和性能指标,本文将从功分器的基本原理、设计流程和优化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1.功分器的基本原理:功分器的基本原理是将输入信号经过特定的网络分配到多个输出端口上,使得每个输出端口上的功率尽可能相等。
常见的功分器有微带功分器和负荷耦合功分器两种类型。
微带功分器由微带线和阻抗变换网络组成,通过微带线上的特定尺寸和形状来实现不同端口的功率分配。
负荷耦合功分器则是通过负荷和相应的耦合元件来实现功率的分配。
2.功分器的设计流程:(1)确定应用需求:首先需要明确功分器的工作频率范围、输入和输出阻抗、功率分配比等参数,以确定功分器的基本设计要求。
(2)选择功分器类型:根据应用需求和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功分器类型,如微带功分器或负荷耦合功分器。
(3)设计网络参数:根据所选功分器类型,设计微带线或耦合元件的尺寸和参数。
(4)优化设计:通过仿真和实验等方法对功分器进行优化设计,使得功率分配更加均匀,并满足其他性能要求。
(5)制作和测试:根据设计完成PCB板的制作,并进行实测,验证设计的性能指标和工作频率范围。
3.功分器的优化方法:(1)耦合元件的优化:负荷耦合功分器中,耦合元件的参数对功率分配有较大影响,可以通过仿真和试错法来得到较优的耦合元件参数。
(2)反馈网络的设计:通过添加适当的反馈网络,可以改善功分器的频率响应和工作稳定性。
(3)多级结构的设计:将多个功分器级联,可以实现更细致的功率分配和增强功分器的带宽性能。
(4) 调控电路的设计:通过添加可调控的电路结构,如 PIN diode 或变容二极管等,可以实现功分器的可调功分功能。
(5)高精度制作工艺:利用先进的微加工技术和高精度制作工艺,如光刻和无线电频率电子束均匀在生长环境的真空中被扫描的实验技术(EBL),可以提高功分器的性能和稳定性。
第八章功分器耦合器设计
第八章功分器耦合器设计第八章内容概述:本章将介绍功分器和耦合器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功分器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微波和射频电路中的被动器件,用于将一个输入信号分为若干等幅的输出信号。
耦合器是一种用于耦合电路中的能量转移的器件,常用于功率放大器、混频器等电路中。
一、功分器设计1.功分器的原理:功分器是一种能将输入信号分为两个或多个等幅输出信号的器件。
常见的功分器有二分器、三分器、四分器等。
功分器的设计原理是基于电路中电压的分配和功率的守恒定律。
2.功分器的设计方法:功分器的设计方法有两种:电压比法和负载匹配法。
电压比法是通过确定每个输出端口上的电压比例来设计功分器,而负载匹配法是通过调整输出端口的负载阻抗来设计功分器。
3.功分器的实现:功分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如线型功分器、平面功分器和耦合线功分器等。
线型功分器通常由三个或多个等长的传输线组成,而平面功分器则由微带线、槽线或共面波导等结构组成。
1.耦合器的原理:耦合器是一种用于将电路中的能量从一个传输线传递到另一个传输线的器件。
耦合器可以实现能量的单向或双向传输。
常见的耦合器有耦合线耦合器、互感耦合器和反射耦合器等。
2.耦合器的设计方法:耦合器的设计方法主要有四种:频率平衡法、功率平衡法、阻抗平衡法和阶梯阻抗法。
频率平衡法是通过控制耦合线的长度和耦合间隔来实现耦合的平衡,而功率平衡法则是通过调整端口的负载阻抗来实现平衡。
3.耦合器的实现:耦合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如耦合线耦合器、微带耦合器、槽线耦合器和同轴耦合器等。
耦合线耦合器是最简单的一种耦合器,由两条等长的传输线组成,而微带耦合器则是通过把一条微带线与另一条微带线的一段连接起来来实现耦合。
三、总结:功分器和耦合器是微波和射频电路中常见的被动器件,其设计涉及到电压的分配、功率的守恒和能量的转移等原理。
功分器的设计方法有电压比法和负载匹配法,而耦合器的设计方法则主要有频率平衡法、功率平衡法、阻抗平衡法和阶梯阻抗法。
威尔金森功分器设计
威尔金森功分器设计威尔金森(Wilkinson)功分器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微波和射频电路中的功率分配器。
它可以将输入功率均匀地分配到多个输出端口上,同时保持相对较低的插入损耗和反射损耗。
该设计是由威尔金森在1960年首次提出的,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威尔金森功分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两个负载和两个耦合器来实现功率的分配。
它的结构简单,由一个中央传输线和两个分支传输线组成。
中央传输线被连接到输入端口,而分支传输线则与两个输出端口相连。
两个耦合器被用来连接中央传输线和分支传输线,以实现功率的分配。
在威尔金森功分器中,输入功率通过中央传输线传输到两个分支传输线上。
在分支传输线的连接点处,耦合器将一部分功率耦合到负载上,同时将另一部分功率传输到另一个分支传输线上。
这样,输入功率就被均匀地分配到两个输出端口上。
为了保持较低的插入损耗和反射损耗,威尔金森功分器要求分支传输线具有相同的特性阻抗,并且耦合器能够实现理想的功率分配。
在实际设计中,可以使用微带线、同轴电缆或波导等不同的传输线类型来实现威尔金森功分器。
威尔金森功分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参数,包括特性阻抗、分支传输线的长度和宽度、耦合器的设计等。
通过合理选择这些参数,可以实现所需的功率分配比例和频率响应。
尽管威尔金森功分器在功率分配方面表现出色,但它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它只能实现功率的均匀分配,不能实现不同比例的功率分配。
其次,威尔金森功分器的设计需要考虑较多的参数,对于频率较高的应用来说,设计和制造的难度会增加。
总之,威尔金森功分器是一种常用的功率分配器,广泛应用于微波和射频电路中。
它的设计原理简单,通过合理选择参数可以实现所需的功率分配比例。
然而,设计师在使用威尔金森功分器时需要考虑一些限制,以确保其性能和可靠性。
功分器原理
功分器原理功分器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被动器件,它可以将一个输入信号分为多个相干的输出信号。
功分器的原理是基于微波电路理论和信号处理原理,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实现对输入信号的功率分配,并将其分配到不同的输出端口上。
功分器在无线通信系统、雷达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下面将详细介绍功分器的原理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功分器的原理。
功分器主要由耦合器和相位差器组成。
耦合器用于将输入信号分配到不同的输出端口上,而相位差器则用于保证输出端口上的信号是相干的。
在功分器中,常见的耦合器有分支线耦合器、环形耦合器等,而相位差器则可以通过线长不同或者添加相位调节器来实现。
通过合理设计耦合器和相位差器的结构和参数,可以实现对输入信号的功率分配和相位控制,从而得到多个相干的输出信号。
在功分器中,输入信号首先经过耦合器分配到不同的输出端口上,然后通过相位差器进行相位调节,最终得到多个相干的输出信号。
这些输出信号可以用于驱动不同的天线、传感器或者接收器,实现信号的多路传输和处理。
功分器的原理简单而有效,可以满足通信系统中对于多路信号处理的需求。
功分器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功分器作为一种被动器件,在通信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功分器可以用于将一个发射机的信号分配到多个天线上,实现信号的多路发射。
在雷达系统中,功分器可以用于将接收到的信号分配到多个接收机上,实现信号的多路接收。
在卫星通信系统中,功分器可以用于将卫星信号分配到多个地面站上,实现信号的多路传输。
功分器通过实现对信号的功率分配和相位控制,可以满足通信系统中对于多路信号处理的需求,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总结。
功分器作为一种重要的被动器件,在通信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的原理简单而有效,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可以实现对输入信号的功率分配和相位控制,得到多个相干的输出信号。
功分器在无线通信系统、雷达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系统的多路信号处理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功分器工作原理
功分器工作原理
功分器工作原理是通过将输入功率分配到多个输出端口的器件。
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带线、耦合器、组合器、减速器等元件,根据输入信号的特性和设计要求,在不同的输出端口上实现功率的分配和分割。
通常,功分器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都采用微带线结构。
微带线是一种宽度较窄,由金属材料构成的导体线路,常用的金属材料有铜、银等。
通过改变微带线的宽度、长度和介质材料等参数,可以实现不同的功分比。
耦合器是功分器的关键元件之一,它的作用是将输入信号分配到不同的输出端口。
常见的耦合器有耦合线、耦合环、耦合微带线等。
当输入信号通过耦合器时,根据其设计和制作的特性,耦合器会将一部分信号耦合到其他微带线上,使得输入功率被分配到不同的输出端口。
组合器是功分器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由多个耦合器和微带线组合而成,用于实现多输入多输出的功分比。
当有多个输入信号进入组合器时,根据其设计和组合方式,组合器会将不同的输入功率分配到不同的输出端口,从而实现输入功率的分割。
减速器是功分器的最后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减小不同输出端口之间的反射损耗。
减速器一般由一系列反射阻抗不同的微带线组合而成,用于调整不同输出端口的阻抗匹配,减小功分器的反射损耗,提高功分精度。
综上所述,功分器通过耦合器、组合器和减速器等元件,根据输入信号的特性和设计要求,实现输入功率的分配和分割。
它在无线通信系统、微波系统和雷达系统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资料项目名称:微带功率分配器设计方法拟制:审核:会签:批准:二00六年一月微带功率分配器设计方法1. 功率分配器论述:1.1定义:功率分配器是一种将一路输入信号能量分成两路或多路信号能量输出的器件,也可反过来将多路信号能量合成一路输出,此时也可称为合路器。
1.2分类:1.2.1功率分配器按路数分为:2路、3路和4路及通过它们级联形成的多路功率分配器。
1.2.2功率分配器按结构分为:微带功率分配器及腔体功率分配器。
1.2.2根据能量的分配分为:等分功率分配器及不等分功率分配器。
1.2.3根据电路形式可分为:微带线、带状线、同轴腔功率分配器。
1.3概述:常用的功率分配器都是等功率分配,从电路形式上来分,主要有微带线、带状线、同轴腔功率分配器,几者间的区别如下:(1)同轴腔功分器优点是承受功率大,插损小,缺点是输出端驻波比大,而且输出端口间无任何隔离。
微带线、带状线功分器优点是价格便宜,输出端口间有很好的隔离,缺点是插损大,承受功率小。
(2)微带线、带状线和同轴腔的实现形式也有所不同:同轴腔功分器是在要求设计的带宽下先对输入端进行匹配,到输出端进行分路;而微带功分器先进行分路,然后对输入端和输出端进行匹配。
下面对微带线、带状线功率分配器的原理及设计方法进行分析。
2.设计原理:2.1分配原理:微带线、带状线的功分器设计原理是相同的,只是带状线的采用的是对称性空气填充或介质板填充,而微带线的主要采用的是非对称性部分介质填充和部分空气填充。
下面我们以一分二微带线功率分配的设计为例进行分析。
传输线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它是通过阻抗变换来实现的功率的分配。
图1:一分二功分器示意图在现有的通信系统中,终端负载均为50Ω,也就是说在分支处的阻抗并联后到阻抗结处应为50Ω。
如上图匹配网络,从输入端口看Ω==500Z Z in ,而Ω==50//21in in in Z Z Z ,且是等分的,所以1in Z =2in Z ,①处1in Z 、②处2in Z 的输入阻抗应为100Ω,这样由①、②处到输出终端50Ω需要通过阻抗变换来实现匹配。
2.2阶梯阻抗变换:在微波电路中,为了解决阻抗不同的元件、器件相互连接而又不使其各自的性能受到严重的影响,常用各种形式的阻抗变换器。
其中最简单又最常用的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阶梯阻抗变换器(图2)。
它的特性阻抗Z1为待匹配的阻抗。
Z2Z1Z0图2:λ/4阻抗变器示意图根据特性阻抗匹配原理:Lin R Z Z 201=,其中in Z 为匹配后的输入阻抗,01Z 为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特性阻抗,L R 为负载阻抗,则201Z Z Z ⨯=,其长度L 为中心频率导引波长的1/4,即L=λg/4。
相当于电长度θ为θ=π/2。
这种变换器的显著特点就是简单,用任一种形式的传输线均能实现,但当频率偏离中心时,其电长度不再是π/2,变换特性也随之恶化。
它对频率的敏感,使它仅适合于窄带运用。
在需要宽带匹配的场合,应采用多节阶梯阻抗变换器或各种渐变线变换器。
我们常用的通信频率范围较宽,所以经常采用多节来实现,下面对多节阻抗变化器进行分析。
在多节阶梯阻抗变换器中,各阻抗阶梯所产生的反射波彼此抵消,于是匹配的频带得以展宽。
多节阶梯阻抗变换器中最常用的是每节长度为1/4波长变换器(图3)。
图3:多节λ/4阻抗变器示意图对于阻抗变化器,衡量其性能与设计所根据的指标,通常是:匹配带宽、带内最大电压驻波比以及插入损耗等。
同样,一个功分器也是一个阻抗变换器,也是从这几个方面来考虑设计的。
多节阶梯阻抗变化器带内的电压驻波比响应特性常用的是最平坦响应和切比雪夫响应两种,但与带通滤波器不同的是它对带外抑制没什么要求。
参考图3,设待匹配的阻抗值为Z0和Zn+1,其设Zn+1>Z0。
为了设计计算方便,我们把阻抗值对Z0进行归一化。
这样,待匹配的阻抗值就分别为1和R= Zn+1/Z0,R 也称为阻抗变换比。
如图1,从100Ω到50Ω的阻抗变换比R=100/50=2 。
我们知道,对于单节的1/4波长阻抗匹配,201R Z Z ⨯=(Z0=R2=50Ω)所以502201⨯=⨯=R Z Z Ω=70.7Ω。
对于多节的,计算原理同单节的,每一节的阻抗都等于前后阻抗的几何平均值,即11+-⨯=n n n Z Z Z 。
无耗传输线构成的四分之一波长阶梯阻抗变换器,一般设计的主要依据是许可的最大电压驻波比ρm ,和所需的带宽Δ。
Δ=2(λg1-λg2)/(λg1+λg2)=2(f2-f1)/(f2+f1) λg1和λg2分别为实际频带的下限和上限频率的导引波长,即f1、f2分别为下限和上限频率,根据ρm 和Δ可以确定所需要的节数。
进行完阻抗变换后,如果一个功分器各输出路之间没有隔离,信号就会相互干扰,无法实现功分,那么下面我们将对如何实现隔离进行分析。
2.2隔离原理:上面运用阶梯阻抗变换器原理仅仅对功分器的传输进行了匹配,而每个输出端口间并没有进行匹配,所以端口间没有隔离。
为了实现隔离可以通过输出路与路间的阻抗匹配(常称为隔离电阻)达到要求,那么下面采用奇、偶模法来进行分析。
图4:激励响应示意图如上图,当输出端加激励U 时,可等效为偶模激励和奇模激励的叠加 。
图5:偶模电压激励等效图如图5,当偶模电压激励时,两路的相位相同,则信号沿阶梯阻抗变换器传输,理论上隔离电阻上是没信号的,前面已经分析这个电路是完全匹配的。
图6:奇模电压激励等效图如图6,当奇模电压激励时,两路的相位相差180度,则信号沿隔离电阻传输,要达到匹配,则需对隔离电阻进行分析。
当节数m=1时,在分配原理中已经进行了分析,如图6,此时0Z + V/2-λ41 R 02Z 0Z + V/2 -开路 λ41 开路 R1/4波长阻抗为100Ω,则R//100Ω= 0Z =50Ω,隔离电阻R=100Ω。
当m=2时,隔离电阻的计算公式如下:图7:两节二功分器示意图 ()()Φ-+=21221212cot 2Z Z Z Z Z Z R()()2212212122Z Z Z R Z Z R R -++= ⎥⎦⎤⎢⎣⎡+--=Φ1121121212f f f f π. 当m ≥3时,我们可以运用二端口网络进行分析,只是隔离电阻的计算相当繁琐,可以查附表Ⅱ,阻抗分别为0Z 归一化值。
还给出了输入和输出端口的最大电压驻波比ρ0,ρ2,ρ3。
3.设计步骤:功分器的设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
3.1确定相对带宽:根据频率范围,确定中心频率:2b f a f m f += (b a f f ,分别为下,上限频率),主通带的相对带宽:ma b f f f -=ϖ。
3.2确定各个端口的波纹系数:输入端口:ρ0(max)=设计频带内波纹大小ρm输出端口:ρ2(max)=ρ3(max)≈1+0.2(ρm -1)输出端口最小隔离度近似为:I (min)≈20log135.2-m ρ dB 3.3确定T 型节处的阻抗变换比:根据上面分配原理可知,对于公分器在T 型节处,阻抗比为: 一分二:R=2 一分三:R=3 一分四:R=43.4确定1/4波长阻抗变换器的节数:根据ϖ、ρ查表(见附录),可以确定采用四分之一波长的节数m ,一般也可以根据m=f2/f1(f2为终止频率,f1为起始频率)来确定。
3.5计算每一级1/4波长的阻抗(对输入输出端驻波进行匹配): 根据上述阶梯阻抗原理对每一级1/4波长进行匹配,确定每一级的阻抗,从而根据线路板的厚度及介电常数确定好传输线的宽度,传输线的长度是中心频率的1/4导波长。
3.6计算每一级的隔离电阻(对输出端间进行匹配):根据上述隔离原理可以通过阻抗变换对输出端口间进行匹配,从而使设计满足需要的隔离。
3.7插入损耗分析:插入损耗主要指理论损耗与附加损耗,理论损耗指理论上即存在的,是不可以消除的,这从能量守恒原理可知,对于功分器理论损耗为: 理想分配损耗(dB )=10log(1/N) N 为功分器路数。
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如何尽量减小由接头、线路板、电阻等引起的附加损耗,这就要求对材料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材料也是很重要的。
表Ⅰ:常见功分器的理论损耗3.8功分器功率分析:我们知道,当从功率分配器的输入端加一功率,由于每一路间的信号是同幅同相的,而且理论上电路是完全匹配的,所以隔离电阻上无功率通过,也就是说不承受功率,所以功分器的功率容量主要根据插入损耗计算出在传输线上损耗的能量,从而计算出能够承受的最大功率即可。
当功分器作为合路器使用时我们可以根据以上隔离电阻原理进行分析,计算出隔离电阻上所承受的功率。
下面以一分二功分器作为合路器,以10W功率输入为例:(1) 当一输出端输入10W,其它端口接负载时,输入端输出的功率为5W,另一端口输出功率为0,隔离电阻消耗功率为5W。
(2)当功分器两输出端输入同幅同相10W功率信号,输入端输出功率为20W,隔离电阻不消耗功率。
(3)功分器两输出端输入同幅反相10W功率信号,输入端输出功率为0,隔离电阻消耗功率为20W。
4、设计实例:以0.8G-2.5G微带一分二的设计为例:4.1计算节数:①要实现两路功分,两路输入阻抗应为100Ω,并联后为50Ω②这样从输入端到输出端要实现匹配的阻抗比R=100Ω/50Ω=2,③要实现的带宽为0.8G-2.5G.中心频率为1.65GHz,相对带宽△=(2.5GHz-0.8GHz)/1.65GHz=1.03由以上条件可以查表,我们知道,频带要做的越宽,所需四分之一波长的节数也越多,但有个制约条节,如果节数多了 ,那样引起的插损也就越大,所以在做到带宽的同时,应尽量减少节数。
另外,要根据指标,查到相应的节数,在附表中查到的△=1.2,R=2的最大电压驻波比VSWR=1.2,最少用三节,理论能做到1.2的驻波比,但实际中还是很难做到驻波比1.2的指标,在设计时采用了四节,在表中查到△=1.2,R=2时最大电压驻波比VSWR=1.1。
4.2计算每节归一化阻抗:要查到每一节的阻抗及其长度,阻抗是用来确定微带线的宽度,依据表格可以查到每节的归一化阻抗(设计都是对50Ω阻抗进行归一化):08829.11=Z29123.12=Z54891.113==Z RZ 83775.124==Z R Z4.3算出每节的阻抗值:Ω=Ω⨯=41.545008829.11ZΩ=Ω⨯=56.645029123.12ZΩ=Ω⨯=45.775054891.13ZΩ=Ω⨯=89.915083775.14Z4.4依据阻抗值和每节四分之一波长,算出每节的长度和宽度(可以利用微带线计算软件),线路板厚0.8mm,介电常数2.45。
mm W 97.11= mm L 94.311= ① mm W 48.12= mm L 25.322= ② mm W 06.13= mm L 6.323= ③mm W 74.04= mm L 94.324= ④4.5计算隔离电阻:通过表Ⅱ可知,对于上面的0825一分二功分器,有四个隔离电阻,R4=2.06*50Ω≈100Ω,R3=3.45*50Ω≈170Ω,R2=5.83*50Ω≈290Ω,R3=9.64*50Ω≈480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