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及梅毒案例分析
从2例80岁以上梅毒患者的病例谈对老年人患性病的病因分析

从2例80岁以上梅毒患者的病例谈对老年人患性病的病因分析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近年来老年人患性病的人越来越多,有的都超过了80岁,还有的是老干部,公务员。
有老年男病人,也有女病人。
下面将两个临床病例介绍如下:1 临床病例1.1临床病例1患者女,83岁。
躯干,四肢,双手足掌跖部红斑5天,于2008年12月来诊。
一月前患者因外阴破溃,去当地诊所,以老年性阴道炎治疗后好转。
一周前自觉周身不适自服抗生素,抗感冒药之后躯干四肢起红斑,无自觉症状,皮疹渐增大,增多,其子女以药物过敏来院就诊。
现外阴仍自觉微痒,无恶寒发热,无头痛头晕。
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史。
否认性传播病史,无系统性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子女回答病人无冶游史。
体检:体温(T)36.5oC,呼吸(R)24次/分,脉搏(P)96次/分。
服用降压药后血压(BP)17.8/12.1kPa一般情况良好,双侧腹股沟处淋巴结肿大有压痛。
头颅五官无畸形,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口腔黏膜均未见糜烂和溃疡,咽部稍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
颈软,甲状腺不大,气管居中。
心肺体检未见明显异常。
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无叩痛。
脊柱四肢无畸形,各关节无红肿。
皮肤科情况:躯干,四肢及双手足掌跖部泛发淡红色斑,压之退色,外阴有红肿但无破溃。
实验室检查:RPR 1:64(+),TPPA(+),HIV(-)诊断:二期梅毒。
治疗:本患者确诊后给予卞星青霉素G(长效西林240万U,分两侧臀部肌注,1次/周,共3次。
治疗约10天后躯干四肢红斑及外阴红肿开始好转。
治疗结束后3个月复查RPR 1:8 (+),而TPPA(+),六个月后RPR(-),现仍在定期复查。
1.2 临床病例2患者男,88岁颜面、躯干、四肢、外阴部及双手掌跖部皮疹2个多月,伴淋巴结肿大1个月,2009年5月来诊。
患者起病前一年内有多次冶游史,2009年3月首先自包皮处出现一花生米大小的隆起性皮疹,并形成糜烂面,数日后自行愈合。
梅毒8周阴转阳的案例

梅毒8周阴转阳的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梅毒感染率逐渐上升,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有些会出现8周阴转阳的病例。
这种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二、梅毒感染与诊断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传播等途径感染。
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
患者在感染后,血清试验呈阳性。
在本案例中,患者在就诊时,血清试验显示梅毒抗体阳性。
三、8周阴转阳的病例分析
根据病例资料,患者在确诊后,按照医嘱进行了规范的治疗。
但在8周后,复查血清试验时,抗体呈阳性。
这种现象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治疗不彻底: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由于药物剂量不足、疗程不够等原因,导致梅毒未被完全清除。
2.再次感染:患者在治疗期间,如果未注意个人防护,有可能再次感染梅毒。
3.病情进展:梅毒病情可分为四个阶段,8周阴转阳可能表明病情已进入晚期。
四、治疗与预防措施
针对8周阴转阳的病例,患者应积极采取以下措施:
1.重新治疗:根据医生建议,进行第二轮治疗,确保梅毒螺旋体被彻底清除。
2.健康教育:加强患者对梅毒的认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3.定期复查: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应定期进行血清试验复查,以确保病情稳定。
4.预防措施:洁身自好,避免不洁性行为,减少感染风险。
五、结论与启示
梅毒8周阴转阳的病例提醒我们,要提高对梅毒的认识,加强预防措施,规范治疗,并及时进行复查。
同时,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神经梅毒误诊病例分析

重视
● 长的潜伏期 ●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 易误诊、漏诊 ● 易感性:性放纵,吸毒 ● 增长势头:1958年后回升,1990年
~1994 年 发 现 5078 例 , 平 均 增 长 率 23.06%,某市1990年~1994年上升 91倍
病理
● 一期:局部炎症(硬下疳) ● 二期:全身感染,血管内膜炎及血
诊断
病史
冶遊性病史
体检
心血管、神经系统、 眼(瞳孔)、骨骼、 皮肤粘膜
实验室
●脑脊液:细胞数和蛋白增 加
●影像学:低密度梗塞灶、 脑或脊髓萎缩、动脉狭 窄及扩张、闭塞
实验室
●血清学试验 ▲反应素试验:、、、
(敏感性高,特异性低)
实验室
●血清学试验 ▲抗螺旋体抗体试验:、、、、
(敏感性特异性高)
管周围炎 ● 三期:肉芽肿性炎症 ─ 梅毒性树胶
肿 脑膜、血管、脑实质、脊髓后索、 后根
临床表现
多种类型
脑脊膜
脑膜梅毒 梅毒性脑膜炎
患 者 , 女 , 20 岁 , 个 体 户 , 反复头痛已半年,多处诊治、服 药5~10日可减轻。近一个月来头 痛加重,痛剧时伴恶心、呕吐。 检查除颈稍抵抗,(+)外,余无 阳 性 征 。 腰 穿 压 力 2502O , 细 胞 50,蛋白0.86g / L,按病毒性脑 膜炎治疗2周无效。查血 1∶32, 1∶2560。腰穿 2302O,细胞70, 蛋白1.02g / L, 1∶2, 1∶1280。 经青霉素一疗程,头痛渐轻,最
实验室
●检查:组织、体 液中查到
治疗
●病因:驱梅治疗 青霉 素、四环素或红霉素
●对症处理:降颅压、抗癫 痫、控制精神症状、改 善循环、促进营养代谢
门把手传染梅毒的案例

门把手传染梅毒的案例门把手传染梅毒的案例第一篇: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各种各样的物体,而有些物体可能会成为传播疾病的媒介。
近年来,关于门把手可能传染梅毒的案例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梅毒是一种通过性传播途径传播的疾病,但这个案例却引发了对于其他非性传播途径的传播方式的担忧。
据报道,在某工厂内发生了一起梅毒传染的案例。
该工厂的门把手被多名梅毒患者触摸过,而其他员工在接触门把手后,由于疏忽没有及时进行手卫生措施,导致感染了梅毒。
这一案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梅毒的基本知识。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但因为梅毒螺旋体可以存在于体液和黏膜上,所以在某些情况下,通过非性接触途径也可能传播梅毒。
这是为什么有些人担心门把手可能成为传播梅毒的媒介。
然而,实际上通过门把手传播梅毒的风险非常低。
首先,梅毒螺旋体在外界环境中很难存活,它对温度和湿度有着较高的敏感性。
其次,梅毒螺旋体主要通过体液和黏膜传播,通过门把手直接接触到体液或黏膜的机会相对较少。
更重要的是,即便有体液或黏膜接触,只有在短时间内接触到大量梅毒螺旋体才会感染梅毒。
因此,对于门把手的传染风险可以说是非常低的。
然而,这起案例也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无论是在工作场所还是生活中,经常洗手、注意手卫生都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特别是在接触了公共场所的门把手等物体后,应及时用肥皂和水进行彻底清洗。
这不仅可以预防传染疾病,还可以阻断其他病毒和细菌的传播。
总的来说,在日常生活中,门把手传染梅毒的可能性非常低。
人们无需过于担心此类传播途径带来的风险。
但我们依然应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风险,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第二篇:随着人们对梅毒通过门把手传播的案例的关注,许多专家和研究人员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他们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确认门把手传播梅毒的风险确实非常低,但仍有一些措施可以采取来进一步降低风险。
梅毒ppt课件

建立健全梅毒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发现并解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 问题,提高防治效果。
04
梅毒的社会影响与控制
梅毒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
身体健康损害
梅毒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 重损害,引发多种症状,如皮肤 溃疡、骨骼疼痛、神经障碍等。
心理压力与羞耻感
梅毒患者可能会面临巨大的心理压 力和羞耻感,影响其心理健康和生 活质量。
损失。
梅毒的控制策略与措施
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梅毒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 梅毒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强化性教育
在学校和社区开展性教育课程,增强人们的 性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早期诊断与治疗
鼓励人们定期进行体检,早期发现和治疗梅 毒,以降低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
法律法规制定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行为,减少梅毒 的传播风险。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早期梅毒的诊断与治疗
总结词
早期梅毒的典型症状、诊断方法和治 疗手段
详细描述
早期梅毒通常表现为生殖器溃疡、硬 下疳等症状,诊断时需要进行血液检 测,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如青霉 素等。
案例二:中晚期梅毒的治疗与护理
总结词
中晚期梅毒的症状、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
详细描述
中晚期梅毒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皮疹、发热等,治疗上需要使用大剂量抗生素 ,同时需要加强护理和关注患者心理状态。
家庭关系破裂
梅毒可能导致家庭关系破裂,因为 患者可能因为羞耻感而隐瞒病情, 引发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和猜疑。
梅毒对社会的危害
传播风险
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具有传 染性,对社会公众的健康安全构
成威胁。
社会负担加重
梅毒患者的医疗费用、社会福利 支出等会增加社会的经济负担。
68例二期梅毒临床分析

68例二期梅毒临床分析二期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经一期梅毒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形成螺旋体菌血症,可侵犯全身各器官,早期主要引起皮肤黏膜损害。
现将我科2003年3月~2006年12月门诊诊治二期梅毒68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8例均为门诊病人,根据其皮肤表现梅毒血清学检测RPR (+)及TPHA(+)而确诊。
其中男30例,女38例,男女比例为1:1.26。
年龄17~65岁,其中17~30岁22例,31~40岁36例,41~50岁8例,51~65岁2例。
职业状况:服务人员,无业人员及职业个体户45例占66%。
男性30例中26例有婚外性生活史,女性38例中12例有婚外性生活史,夫妻同患12例,原因不明6例,其性伙伴检查发现隐性梅毒8例。
1.2 临床表现:50例病人有低热,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等前躯症状,18例病人无自觉症状,有5例病人皮疹有轻度的痒感。
皮疹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1)斑疹型24例,皮疹主要在胸部,背部,四肢近端呈圆形、椭圆形,玫瑰色或褐红色,皮疹数目多,其中玫瑰样疹12例,多形红斑样疹4例。
(2)丘疹型或丘疹鳞屑型40例,皮疹主要头部,躯干,四肢屈侧及掌跖部呈铜红色,浸润明显,其中银屑病样疹28例,扁平湿疣6例。
(3)梅毒性白斑3例。
(4)脓疱样疹1例。
1.3 合并症及误诊情况:合并淋病及非淋菌性尿道炎2例。
尖锐湿疣1例。
被误诊为银屑病及玫瑰糠疹及掌跖角化症5例,口腔黏膜炎症1例。
1.4 治疗方法:52例均采用卞星青霉素240万U分两侧臀部肌肉注射,每周1次,共3次。
10例用普通青霉素800万U静滴,每天1次,共10天。
6例对青霉素过敏者用多西环素0.1 g,每天2次口服,连用15天。
对10例皮疹较多患者治疗前3天给强的松30 mg每天口服,共3天,以预防吉海反应的发生。
2 治疗结果2.1 皮疹消退情况:用药2周后46例(68%)病人皮疹全部消退或留黑褐色斑,掌跖部皮疹消退慢,少许仍可见浸润性红斑,1月后皮疹全部消退。
皮肤性病学病例分析

皮肤性病学病例分析病例分析:患者是一名35岁的男性,他前来求诊因为出现了明显的外生殖器部位疼痛和溢液。
患者表示他最近与一位陌生女性发生了性行为,但他没有使用保护措施。
从接触后的第二周开始,他的阴茎上出现了一些疼痛性红疹,并伴有瘙痒感。
病情逐渐加重,从红疹发展为水疱,然后变成溃疡。
此外,患者还出现了轻度的发热和乏力。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可以初步怀疑他可能患上了性病。
在外生殖器上出现的溃疡病变可以是梅毒的表现之一、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它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
患者的非保护性行为和症状的发展过程是支持这种猜测的依据。
为了确诊,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
首先,我们可以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包括非特异性梅毒试验(如非梅尔滨试验)和特异性梅毒试验(如螺旋体卡和抗体吸附试验)。
这些检查可以检测出人体对梅毒螺旋体的免疫反应,从而确定是否感染了梅毒。
同时,我们还可以对溃疡进行细菌培养和PCR检测,以进一步确定感染源和治疗方案。
如果患者最终被确诊为梅毒感染,我们可以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病情来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
一般来说,梅毒可以通过使用抗生素来治疗,如青霉素。
在早期感染阶段,一次性注射青霉素G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对于晚期感染或无法耐受青霉素的患者,可以选择其他抗生素治疗,如四环素和阿奇霉素等。
治疗完成后,患者应接受定期的随访和检查,以确保病情的稳定和避免复发。
此外,他还应接受相关的性传播疾病的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其他潜在的感染。
总结:皮肤性病学的病例分析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在这个案例中,通过患者的症状、病史和实验室检查可以确定他可能患上了梅毒。
根据诊断结果,医生可以选择适当的治疗措施,并建议患者进行定期检查和随访,以确保他的健康状况和预防疾病复发。
梅毒8周阴转阳的案例

案例背景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皮肤或黏膜传播。
如果不及时治疗,梅毒会进展为慢性期,并可能引发多种器官的损害和功能障碍。
然而,在正确的治疗下,梅毒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本案例将介绍一位患者在8周内从阴性转为阳性,并最终成功治愈的过程。
案例过程第1周:初次就诊该案例中的患者是一名30岁男性,他在出现了一些异常症状后来到了医院就诊。
他向医生反映出现了身体虚弱、发热、全身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并且有过不安全的性行为史。
医生根据他的症状和危险因素,怀疑他可能患有梅毒,并进行了相关检查。
第2周:初步确诊经过检查,医生发现该患者血液中存在着特异抗体(TP-PA)阳性反应,这是对梅毒螺旋体感染的特异性检测。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医生初步确诊他患有梅毒。
第3-8周:治疗过程医生根据患者的初步确诊,为他开具了针对梅毒的治疗方案。
该方案包括每周一次持续8周的青霉素注射治疗。
在每次注射前,医生还给予了抗过敏药物以预防过敏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定期复查血液中的特异抗体(TP-PA)水平。
在第4周时,患者的特异抗体水平开始下降,并在第6周时转为阴性反应。
然而,在第7周复查时,特异抗体又出现了阳性反应。
第8周:治愈确认面对复查结果出现阳性反应的情况,医生并没有立即断定患者未能成功治愈。
他意识到这可能是由于残留抗体导致的假阳性结果,并进一步进行了深入检查。
医生采集了患者脑脊液样本,并进行了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结果显示,脑脊液中未检测到梅毒螺旋体。
根据这一结果以及患者的临床症状,医生最终确认该患者已经成功治愈了梅毒。
案例结果经过8周的治疗,该患者成功从阴转阳,并最终被确认为已经完全治愈了梅毒。
医生建议他进行定期复查以确保没有复发。
这个案例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因为它展示了一个患者在接受正确治疗后如何成功治愈梅毒的过程。
在治疗过程中,特异抗体(TP-PA)水平的变化反映了治疗效果,并且通过进一步检查排除了假阳性结果的可能性。
梅毒及梅毒案例分析

传染性
梅毒患者的皮肤、粘膜中含梅毒螺旋体,未 患病者在与梅毒患者的性接触中,皮肤或粘 膜若有细微破损则可得病。极少数可通过输 血或其它途径传染。获得性梅毒(后天)早 期梅毒病人是传染源,95%是通过不洁性 交传染,少数通过接吻,握手、输血、接触 污染的内衣湿毛巾、茶杯、烟斗、哺乳、尿 布等传染。胎儿梅毒(先天):孕妇体内螺 旋体,一般在妊娠3—4月通过胎盘感染婴儿。
案例二 检验报告1(母亲)
检验报告2(毛毛)
检验报告3(母亲)
检验报告4(毛毛)
思考分析
甲院与乙院诊断是否正确 乙院的出院医嘱是否正确 为什么?
案例三 病例报告1(毛毛)
病例报告2(毛毛)
病例报告3(母亲)
病例报告4(母亲)
病例报告5(母亲)
出院诊断
胎传梅毒(毛毛)
思考与分析
抵抗力
人体外存活力低,40℃时,失去传染力 56℃ 3~5分钟、煮沸立即死亡; 潮湿的生 活用品上可存活数小时,不耐干燥。对肥皂 水和常用消毒剂(70%酒精、0.1%石碳酸、 0,1%升汞等)敏感,耐低温。
实验室诊断
非特异性与特异性Ab检查结合
实验室诊断
常用的是一种或两种非特异性试验和一种特 异性试验联合检查。一般用VDRL和RPR试 验与TPHA试验。
病原学
梅毒螺旋体 亦称苍白螺旋体,1905年被发现。在分
类学上属螺旋体体目,密螺旋体科, 密螺旋体 属 。菌体细长,带均匀排列的6~12个螺旋, 长5~20μm,平均长6~10μ m,横径 0.15μm上下,运动较缓慢而有规律,实验室 常用染料不易着色,可用暗视野显微镜或相 差显微镜观察菌体。体外人工培养较难,接 种家兔睾丸可获得螺旋体。
思考
诊断是否正确? 治疗是否必要,正确? 梅毒的检测方法? 胎传抗体为何? 梅毒治愈后抗体情况?
二期梅毒误诊3例分析

二期梅毒误诊3例分析摘要例1 患者女,24岁,已婚,近2个月来全身乏力,出现感冒症状,有时低热,2周前前胸、背部、足底发红色皮疹,到基层医院就诊,诊断玫瑰糠疹,进行对症治疗。
后皮疹逐渐增多,双手心出现红色斑疹,后来我院治疗,经询问发病前曾有不洁性接触史,3个月前外阴部出现一黄豆大小硬节,不痛不痒,未经治疗,1个多月后自行消失。
皮肤科检查:下腹、双手足掌心可见圆形、椭圆形玫瑰红色斑疹,直径约1-2cm,不融合,表面无明显鳞屑,外阴部隐约可见原硬节处痕迹。
实验室检查:RPR1:32,TPPA(+),HIV(-),诊断:二期梅毒。
给以肌内注射苄星青霉240万U,每周肌内注射1次,共3次。
3个月后复查,玫瑰疹完全消退,仅留色素沉着斑。
实验室检查:RPR1:2,TPPA(+)。
例2 患者男,32岁,已婚,因阴囊红斑,鳞屑及渗出2个月,来我院就诊。
2个月前,患者阴囊出现红斑,在当地诊为阴囊湿疹,口服抗组胺药物及糖皮质激素,外用肤轻松软膏治1个月,不见好转,且逐渐加重,而来我院求治。
患者一般状况良好,全身系统未见明显异常。
皮肤科检查:阴茎可见一处豆粒大小溃疡,阴囊大片红斑,上附鳞屑及黄色痂皮,边缘浸润,阴茎背根部1块指甲大小红斑。
双足底大量豆粒至指甲大小近似圆形红褐色斑丘疹。
双手掌心及周身可见散在褐色,灰褐色斑丘疹。
实验室检查:RPR1∶8,TPPA(+)。
诊断:二期梅毒。
治疗:苄星青霉素240万U,周1次肌内注射,连续用药3周。
随访3个月后RPR1∶2,皮疹消退。
例3患者男,35岁。
因头部、四肢皮疹半年,无明显自觉症状来我院就诊。
患者6个月前因双下肢、腋窝、头皮出现少量大小不等、绿豆至指甲盖大小的鳞屑性暗红色斑疹,在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为银屑病或体癣,查真菌(-)。
半年来,长期自行使用“皮炎平”等糖皮质激素软膏外搽,自诉极少数皮疹有所消退,退后留有色素沉着,多数皮损未见消退,且不断增多增大。
近1周来,皮损明显增多,遂来我院诊治。
硬下疳误诊案例分析

硬下疳误诊案例分析引言硬下疳是一种常见的性病,也被称为梅毒。
虽然硬下疳具有一定的病理学和临床特征,但由于其病程较长,临床表现多样化,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
本文通过分析一位患者的硬下疳误诊案例,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案例分析病史患者是一位30岁的男性,近期出现了阴茎头部出现溃疡、红斑和疼痛的症状。
患者起初以为是性生活过度引起的炎症,因此未及时求医。
随着时间的推移,阴茎头部的溃疡逐渐增大,周边淋巴结肿大。
体格检查患者就诊时,体温为37.5℃,生命体征平稳。
阴茎头部可见一个边界清楚的溃疡,溃疡边缘呈硬化感,溃疡底部覆盖有坏死组织。
阴茎周围可触及多个肿大的淋巴结。
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患者血液中梅毒螺旋体抗体滴度阳性。
•梅毒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在溃疡底部的溶液中可见到梅毒螺旋体。
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该患者被初步诊断为硬下疳。
讨论硬下疳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硬下疳病程分为三期,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一期硬下疳一期硬下疳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或黏膜出现非痛性、固定、边界清楚的溃疡。
溃疡表面覆盖有坏死组织,溃疡底部呈灰黄色,触之坚硬,被称为硬下疳。
溃疡周围的淋巴结可肿大,但无明显疼痛。
二期硬下疳二期硬下疳主要表现为全身症状,如乏力、发热、头痛等,以及皮肤黏膜损害。
皮疹可呈多形性,包括红斑、脓疱、砂纸疹等。
病变好发在躯干和四肢远端,手掌和足底常有丘疹鳞屑样皮疹,被称为手掌足底疹。
淋巴结仍可肿大。
三期硬下疳三期硬下疳是硬下疳的晚期,也被称为晚期梅毒。
病变主要涉及多个器官系统,如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骨骼系统等。
病变可导致心脏瓣膜损伤、神经性痛、骨骼畸形等严重后果。
硬下疳的误诊比较常见,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1.临床表现多样化:硬下疳的症状和体征可以出现在多个器官系统,与其他疾病重叠。
比如,一期硬下疳的溃疡与其他炎症性溃疡、艾滋病溃疡等相似,容易被误诊。
梅毒案例

从1932年到1972年,美国研究人员随访400名贫穷的患了梅毒的非洲美国黑人,以观察他们的疾病是怎样发展的。
在50年代,青霉素已经普遍使用,而且价钱并不昂贵,但是研究人员也不对他们采用青霉素治疗,而是给予安慰剂。
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能观察到不用药物梅毒会怎样发展。
该项研究揭示了梅毒发病、发展、病理机理和预后的一些本质问题,为后来的梅毒治疗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临床第一手材料。
请对这个实验作出伦理判断,并进行伦理分析。
出发点:1、实验目的 2、受试者的健康; 3、实验者的尊严、权利 4、实验的科学性; 5、实验者的全面的利益保证(如经济利益依据:赫尔辛基宣言总体评价:这是一项严重违背人体实验的伦理原则的实验,应该受到谴责.分析:第一,违背了受试者权利至上的原则.在有有效物的条件下,为了得到梅毒发展的客观发展资料而牺牲受试者的身体健康.第二,违背了知情同意权.没有告知受试者实验的全部信息.1.医学目的原则,人体实验必须以提高和改进治疗或预防措施,以及加深对疾病病因学和发病机理的了解,增进人类健康为目的,这就是医学目的原则,这是人体实验的最高宗旨和根本原则2.维护受试者利益的原则,人体实验必须以维护受试者利益为前提,即以无伤或者利大于害为前提,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要服从于保护受试者的利益不受伤害。
这一原则必须贯穿于整个实验的全过程,对待不同的受试对象具体要求①以病人为受试者,实验只能限于病人所患的疾病范围;②以健康人为受试者,要体现以有伤为前提的无伤原则,有伤限于一时的,可愈的范围,无伤是总体的。
③以儿童为受试者,要确保对儿童有益无害,并且得到其监护人的同意。
④一般不允许以犯人作为受试者。
3.知情同意的原则,即受试者在详细知情的前提下有独立的、自主的决定权,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借口侵犯他人的自主权,或采用欺骗强迫的手段取得同意。
4.严密科的学性原则,要求人体实验必须符合普遍认可的科学原理,实验程序的设计必须得到科学的说明,必须有充分的动物实验依据。
梅毒究竟有多“狡黠”?一个案例告诉你

梅毒究竟有多“狡黠”?一个案例告诉你小张是一名22岁的男孩子,2周前有多次“冶游史”。
近几日就发现包皮局部出现了米粒大小的红斑,本以为是卫生问题造成的感染,可经过连续几日的清洁和抗菌药口服,病情仍无好转。
于是小张便到医院相关专科咨询,医生给小张进行常规的查体后,询问小张是否有“冶游史”,小张否认。
于是,医生给小张再次进行了常规的尿液分析和局部分泌物细菌培养,检查结果都无明显异常。
之后,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告诉小张目前排除泌尿系感染,皮肤软组织局部的分泌物也未培养出致病菌。
目前因为小张存在包皮过长的情况,医生考虑可能跟长期的炎症刺激有关,于是医生建议小张及时的清洁和预防性用药,同时也要小心再保守观察。
但是就这样再过了1周,小张局部的问题还是没改善,而且病情表现从“红斑”转变为“结节”,这让小张很是紧张。
于是再一次前往医院,这次医生再次向小张追问病史,询问小张是否有“冶游史”?医生告诉小张,根据小张的病史,还有病情表现,包括局部特征性的“结节”异象,小张很有可能是感染了梅毒,这是一种性传播疾病。
这个推断让小张一下子慌了神,赶忙告诉医生自己上个月的确有过“冶游史”,因为没想到这种行为还能带来这种疾病,出于隐私就稀里糊涂的想掩盖过去。
于是医生赶紧给小张做了梅毒的特异性检测TPPA,同时为了评估感染的活动程度,还加做了梅毒的非特异性检测TRUST半定量,但是检查结果让医生和患者都很诧异:梅毒两项结果全部为阴性。
(下图)但是医生告诉小张,如果考虑局部普通炎症,不可能需要这么久的康复时间。
但目前考虑的梅毒可能性,检查结果也无法证实。
所以只能再观察,同时必须1周后再做梅毒特异性抗体复查,但是观察期间小张可以先预防性先用药,但医生的建议被小张拒绝了。
很快1周的时间到了,小张的病情越发明显,局部的感染情况从上周的“结节”转变为充血发肿的“硬结”,并呈明显的皮肤隆起。
这次小张没有再迟疑,直接到医院找到医生说明情况后,主动要求再次检查梅毒。
284例早期梅毒病例临床分析

R P R滴 度关 系见 表 1 。
表 1 2 8 4例梅毒患者 R P R滴 度情 况
例( 6 7 . 2 5 %) , 高 中或 中专 3 6例 ( 1 2 . 6 8 %) , 大 专 及 以 上 2例 ( 0 . 7 %) ; 职业 : 农民 1 7 6例 ( 6 1 . 9 7 %) , 工人 4 4 例( 1 5 . 4 9 %) , 家 务及 待 业 3 1 例( 1 0 . 9 1 %) , 离 退 人 员
例, 男 女性 别为 1 . 2 4 : 1 , 男性 患者 年 龄 1 7 ~ 8 0岁 , 平 均 年龄为 4 1 . 9 5岁 , 女性患者年龄 1 7— 7 3岁 , 平 均 年 龄
为3 6 . 9 2岁 , 其 中, 小于 2 0岁 2 0例 ( 7 . 0 4 %) , 2 1 ~3 0 岁6 1 例( 2 1 . 4 8 %) , 3 1 ~ 4 0岁 6 8例 ( 2 3 . 9 4 %) , 4 1 ~ 5 0
屑性 皮 疹 . 其余 患者皮 疹无 明显 自觉症 状 。 2 . 2 . 3 早期( 潜伏 ) 梅毒 3 6例 ( 1 2 . 6 7 %) , 男性 1 5例 ,
患者 的性别 、 年龄、 职业 、 婚 姻状 况 、 文 化 程度 、 传 播 途
径及 实 验室结 果 进行 分析 。
2 结 果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 研 究 对 象 所 有 资 料 来 源 于 2 0 0 8年 1月 至
衣 原 体感染 5例 , 合并 H I V感染 1 例, 有2 1 例二 期梅 毒患 者 曾误 诊 为其 它皮肤 病 。
2 . 2 临床 表现
2 . 2 . 1 一期 梅 毒 1 2 8例 ( 4 5 . 0 7 %) , 男性 9 9例 , 硬 下
皮肤性病科梅毒治疗依从性管理PDCA循环案例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进一步探讨PDCA循环在梅毒治疗依从性管理中的应用
未来研究可以深入探讨PDCA循环在梅毒治疗依从性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方法、步骤和效 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参考。
拓展PDCA循环在其他疾病治疗依从性管理中的应用
除了梅毒治疗,PDCA循环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疾病的治疗依从性管理中。未来研究可以 探索PDCA循环在不同疾病治疗依从性管理中的适用性和效果,为临床提供更多有效的
02
PDCA循环理论概述
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
P(Plan)阶段
制定计划和目标,明确问题并分 析原因。
A(Act)阶段
对检查结果进行处理,总结经验 教训,优化计划和目标。
D(Do)阶段
实施计划和措施,确保目标的实 现。
C(Check)阶段
检查计划实施的效果,评估是否 达到预期目标。
PDCA循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控制病情传播
提高治疗依从性可以有效 控制梅毒的传播,保护易 感人群。
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规范治疗可以减少抗生素 的使用,从而减少耐药性 的产生。
Part
04
PDCA循环在梅毒治疗中的应 用
计划阶段(P)
STEP 01
总结问题
STEP 02
制定计划
在梅毒治疗中,患者依从 性差是一个常见问题,导 致治疗效果不佳。
如物理治疗、中医治疗等,可以作为 辅助手段配合抗生素治疗,但其疗效 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手术治疗
对于部分患者,手术切除病变组织也 是一种治疗方法,其优点是直接切除 病灶,缺点是创伤较大,恢复期较长 。
提高治疗依从性的必要性
01
02
03
提高治愈率
患者按照医嘱规范治疗, 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复 发风险。
一例早期梅毒患者的案例分析

感染者的事例。 方法
结果 通过分析三种临床 实验 室最常用的检测方法, 及分子生物学方法, 探讨检测早期梅毒最适合 的检测方法。 结论 对于早期梅毒要选择敏 感性和特异性 高的检测方法, 并结合临床症状、 体征和
不 洁性接 触 史 以明确诊 断 。
关键词 早期梅毒 检测方法分析 早期诊断 中图分 类号 R 7 5 9 . 1 文献 标识 码 B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8— 5 7 7 7 . 2 0 1 3 . 0 3 . 0 1 1
子感 染 梅毒后 , 自己也前 往 医院做 梅毒 检测 , 结果 为 梅毒 阳性 。 张某 不解 , 再 次前往 江 阴 国际旅行 卫生保
期血清中抗体还没有产生或产生 的量不够多或者其
他原 因 , 容 易造 成普 通 医学 实 验室 最 常 用 的 三种 梅
毒检测方法对早期梅毒均有一定 的漏检率 。 目前 , 梅毒 R P R检 测 方 法 在 临 床 应 用 比较 普 , 主要用于早期梅毒的诊断 , 也是临床梅毒疗效评
现假 阴性 ; ( 3 ) 试 剂质 量 原 因 : 试 剂 生 产 环节 出现 问
起。 梅毒主要通过性行为在人群中互相传播 , 梅毒病 程 分为 三期 , 一期 梅毒 ( 初期 梅 毒 ) 侵 犯 生 殖器 和 皮 肤粘膜 , 最后形成下疳 ; 二期梅毒全身皮肤粘膜出现 梅毒疹 , 周身淋巴结肿大 , 有时侵犯骨 、 关节和神经
案例 回顾 : 2 0 1 1 年, 出 国人员 张某 到江 阴 国际旅 分别 为8 7 . 5 %、 9 5 . 8 %、 9 5 . 8 %E l i , 可 见 由于 感 染 初
行卫生保健中心办理 出国前 的健康体检 , 体检结果 正常, 给予签发《 国际旅行健康检查证 明书》 。 两周 后, 张某妻子也 因出国在异地 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 心体检 , 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梅毒阳性。 张某得知妻
传染病学内科主治医师辅导:梅毒成功治愈案例解读 (2)

传染病学内科主治医师辅导:梅毒成功治愈案例解读患者:刘先生,外企部门主管,35岁
症状:近一周来,躯干、四肢发生不痛不痒的红色皮疹而来诊,而于两个月前,其生殖器有过无痛性溃疡,溃疡未经治疗,一个月后自愈。
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胸、背、腹、臀及四肢泛发红斑及红色斑丘疹,其表面有少许皮屑,皮疹排列无规律。
手掌、足底处见有硬结性脓丘疹,其边缘有鳞屑,颈、腋等处淋巴结肿大,外生殖器检查未见皮损。
病人常出入于娱乐场所,发病前数月有过多次嫖娼史。
治疗:男科专家经病毒生化分析确诊为梅毒,给予实施“综合用药免疫平衡治疗”方法,一个疗程后,皮疹已完全消退。
采用进口生物基因制剂和强效灭菌解毒胶囊采用。
治疗后梅毒血清检测转阴,梅毒病原体彻底消除。
患者:张女士,今年29岁,2006年到上海打工
症状:结婚后不久,发现丈夫生殖器上起硬块,一段时间后消失,开始他们都没有在意。
大约在两个月后又起小红斑,很快破溃,有糜烂形成溃疡。
治疗:夫妻到医院检查出毒血清呈阳性反应,夫妻共同采用医院特有的综合用药免疫平衡治疗方法,一个月内症状全部消失,治愈后几次复查,血清检测均为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二 检验报告1(母亲)
检验报告2(毛毛)
检验报告3(母亲 乙院的出院医嘱是否正确 为什么?
案例三 病例报告1(毛毛)
病例报告2(毛毛)
病例报告3(母亲)
病例报告4(母亲)
病例报告5(母亲)
出院诊断
胎传梅毒(毛毛)
思考与分析
治疗成功后,病损迅速愈合,血清中非特异性Ab滴 度下降(RPR),反应素通常在9~12个月内转阴 (少数可维持12个月以上)。特异性Ab通常多年或 永久保持阳性。
治疗
青霉素 自从青霉素用于治疗梅毒有奇效之后,中药
基本不在作为主要医疗手段,只是起辅助作 用
案例二
某患儿,男,2010/10/09出生,查TP-Ab阳 性,TPPA(1:320)阳性,RPR阴性。其母 TPPA(1:320)阳性, RPR阴性, 2010/10/13入甲院。诊断:胎传梅毒。后转 入乙院,期间毛毛连续复查两次RPR,均为阴 性。出院诊断:排除胎传梅毒。出院医嘱:建 议新生儿在1,2,3,6,12个月复查TP、RPR 等相关检查。出院后,母子两又做了几次梅毒 相关检测,见报告。
梅毒及梅毒案例分析
案例一
检验报告1(母亲)
检验报告2(毛毛)
检验报告3(毛毛)
检验报告4(毛毛)
诊断及处治:
胎传梅毒(毛毛); 梅毒(母亲); 青霉素80万iu静滴,共计15天,疗程结束
后4个月复查(毛毛),结果见报告4; 青霉素200万iu静滴,共计20天,疗程结束
后4个月复查(母亲)结果见报告3.
特异性Ab检出时间多在梅毒感染后2~4周, 非特异性Ab较特异性Ab迟2周。
RPR初筛,初筛阳性再用TPHA进行确诊。
结果分析与愈后
结合初筛试验,确认试验和患者临床,流行病学资料 综合分析。一般初筛试验RPR、USR试验阳性者,确 认试验阴性者排除感染。确认试验TPPA或TPHA阳 性,而初筛试验阴性,则认为是假阳性或梅毒感染已 愈(少数患者不治疗可自愈)。要求梅毒患者经规范 治疗后随访2年,第1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非特异性 Ab试验(RPR),第2年每半年复查一次,结果持续 阳性,滴度较低(<1:8)不再上升,可以认为血清 固定,临床已治愈。如随访复查滴度上升,则认为是 复发或再感染。
诊断是否正确 三院在二院2010/08/05报告(检验报告3)
基础上补做RPR稀释倍数检测(检验报告 4),其目的为何? 假如您是这位患儿的主治医生,您该如何下 出院诊断?
免疫学
感染后产生感染性免疫,感染2周后产生 特异性IgM抗体,此型抗体不能通过胎盘;感 染后4周出现特异性IgG抗体,可通过胎盘。 完全治愈的早期梅毒可再感染。另外,TP破 坏人体组织,使组织释放一种抗原性心脂酶, 刺激机体产生反应素,用RPR、USR、VDRL 等方法可检出,在感染TP后5~7周或出现 硬下疳后2~3周转阳性。
病原学
梅毒螺旋体 亦称苍白螺旋体,1905年被发现。在分
类学上属螺旋体体目,密螺旋体科, 密螺旋体 属 。菌体细长,带均匀排列的6~12个螺旋, 长5~20μm,平均长6~10μ m,横径 0.15μm上下,运动较缓慢而有规律,实验室 常用染料不易着色,可用暗视野显微镜或相 差显微镜观察菌体。体外人工培养较难,接 种家兔睾丸可获得螺旋体。
思考
诊断是否正确? 治疗是否必要,正确? 梅毒的检测方法? 胎传抗体为何? 梅毒治愈后抗体情况?
梅毒
梅毒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是由梅毒螺旋体 (苍白螺旋体)引起,患病后病程漫长,早期侵犯 生殖器和皮肤, 晚期侵犯全身各器官,并生多种 多样的症状和体征,病变几乎能累及全身各个脏器。 梅毒通过性行为可以在人群中相互传播,并可以由 母亲传染给胎儿,危及下一代。极少数患者通过接 吻、哺乳、接有传染性损害病人的日常用品而传染。 在性传播疾病中,梅毒的患病人数是低的,但由于 其病程长,危害性大,应予重视。
传染性
梅毒的传染性随着病期的延长而减小。一期、 二期的梅毒患者都具有传染性,她们的皮肤 粘膜损害处有大量的梅毒螺旋体存在;潜伏 早期的梅毒患者也有传染性。病程超过2年 以上时,梅毒的传染性会逐渐减弱,即使与 未经过治疗的病程在2年以上的梅毒妇女有 性接触,一般也不会被传染。病程越长,传 染性越小,病程超过8年以上者,其传染性 已非常小。
抵抗力
人体外存活力低,40℃时,失去传染力 56℃ 3~5分钟、煮沸立即死亡; 潮湿的生 活用品上可存活数小时,不耐干燥。对肥皂 水和常用消毒剂(70%酒精、0.1%石碳酸、 0,1%升汞等)敏感,耐低温。
实验室诊断
非特异性与特异性Ab检查结合
实验室诊断
常用的是一种或两种非特异性试验和一种特 异性试验联合检查。一般用VDRL和RPR试 验与TPHA试验。
传染性
梅毒患者的皮肤、粘膜中含梅毒螺旋体,未 患病者在与梅毒患者的性接触中,皮肤或粘 膜若有细微破损则可得病。极少数可通过输 血或其它途径传染。获得性梅毒(后天)早 期梅毒病人是传染源,95%是通过不洁性 交传染,少数通过接吻,握手、输血、接触 污染的内衣湿毛巾、茶杯、烟斗、哺乳、尿 布等传染。胎儿梅毒(先天):孕妇体内螺 旋体,一般在妊娠3—4月通过胎盘感染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