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英文名称: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of Grade School课程编码:14108C课程类型:专业主干课程总学时:48总学分:3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学设计;教学技能;大学语文开课系部:教育与心理科学系二、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
该课程主要阐述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教学理论素养和应用知识进行教学与研究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教学方法,从而更加自觉地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小学语文教学,逐步提高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形成初步的教研能力和教师角色意识,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第一章小学语文课程(上)一、教学要求了解小学语文课程的发展和建国以来几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概况,明确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并在教学大纲的比较中,掌握《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基本精神和主要特点。
二、内容要点第一节小学语文课程设置小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和发展第二节小学语文课程性质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及其地位重点难点重点:正确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
难点:怎样以《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改进教学。
第三节小学语文课程的理念和课程目标主要学习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重点难点重点:正确认识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难点:怎样正确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第二章小学语文课程(下)一、教学要求了解小学语文教材发展变化的概况,了解建国以来几种主要的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以及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问题,明确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并认识小学语文教材改革的重要意义。
二、内容要点第一节小学语文课程教材1.建国以来的小学语文教材2.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第二节小学语文课程资源主要探讨和课程资源问题,以增强课程资源意识三、重点难点在本章的学习中,课程教材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问题是重点。
语文教学论教学大纲(完整版)
语文教学论教学大纲(完整版)语文教学论教学大纲《语文教学论教学大纲》规定了语文教学论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和方法,是编写的语文教学论教材的依据,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
该大纲的主要内容包括:1.课程性质和任务。
语文教学论课程是语文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其任务是:探讨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指导语文教育实践。
2.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见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了解语文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思想,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具备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3.课程内容。
本课程主要包括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知识、语文教学方法与技巧、语文教材分析、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语文教学研究等内容。
4.课程结构。
本课程共分为八个单元,包括: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语文教学方法与技巧、语文教材分析、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语文教学研究、语文教学评价、语文教学实践、总结与反思。
5.课程实施。
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见习等方式进行实施。
课堂教学包括理论讲授和实践指导;案例分析包括典型案例分析和实际案例分析;教学见习包括观摩教学和实习教学。
6.课程评价。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表现等内容;终结性评价包括期末考试和实习报告等内容。
语文教学大纲是谁写的《语文教学大纲》是201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学前班语文下册教学大纲学前班语文下册教学大纲是指针对学前班学生所学的语文教材的下册内容而制定的一份教学指导文件。
它包括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来说,学前班语文下册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为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文教学论》教学大纲.pdf
《语文教学论》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10188课程名称:语文教学论学时/学分:18/1先修课程: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开课教研室:综合教研室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课。
2.课程任务:《语文教学论》是面向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开展的课程,旨在让学生把握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对语文课程的认识,并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以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包括语文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历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问题,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践问题等。
基本任务是: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理论课时18节。
课程成绩=期终成绩(70%)+平时成绩(期中考核、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30%)。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性质、研究对象、基本任务和发展演变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教学论的产生与发展,理解和掌握教学论的定义和研究范围,明确教学论的学科性质。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教学论等基本概念,掌握教学论的学科性质和学习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教学论的产生与发展,以及教学论的定义。
教学难点是教学论的研究领域、学科体系和学科性质。
4.教学内容第一节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性质第二节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第三节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演变第二章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1.教学基本要求掌握语文课程不同时期发展过程。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语文课程的基本概念,理解和掌握语文课程的发展规律。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当代教学论,教学难点是课程与教学论二者的关系。
4.教学内容第一节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第二节近现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第三节当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第三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1.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
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学大纲
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语文)·精选版教学大纲一、课程特色本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富有时代性、前沿性。
针对当代语文学科的热点、重点、难点的文本解读教学,深入研究,系统引入了文本解读教学和语文课改的前沿理论、操作方法,构建了耳目一新的崭新讲授体系,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论”学术品位偏低的状况。
同时,大力发展传统“语文教学论”重视实践教学的特点,创设模拟讲课,大量举证案例,提供名家名师经验,重操作应用,重能力培养,重学以致用,重师生互动。
形成了理论性和实践性双突出的鲜明特色。
培养了上手快、后经足、从教适应期短、就业竞争力强的师范生。
相关的教改项目“提升师范生语文阅读教学能力”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二、课程定位根据本国家精品课程的上述特色,根据本课程原为培养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基础课,以及根据网上课程的特点,本课程定位为:为培养高中语文教师、语文教学骨干的突出其特色教学的精选版专业基础课和应用理论课。
三、教学目标1.使学习者理解、掌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基本内容;了解掌握语文新课改、新课程、课程标准的主要精神和重要理念。
2.重点掌握以下内容:①对中学花时最多、难度最大、效率最低的阅读课,通过本课程的理论讲授和模拟实践,认真领会本课程的核心理念,明了提高阅读课效率的根本途径在于重视文本解读教学及其相关的中文学科和教育学科的知识理论,在于切实按课标要求认真钻研课文,发现作品的语言、思想奥秘,并善于将其转化为有效的教学操作,从而引导中学生感悟一篇篇课文的精华要妙,体悟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和人类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重视作文批改,掌握作文批改的原则、方法、要求,了解写作教学的成功经验。
③了解语文教学设计的技巧,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掌握教学方法,掌握教案撰写的基本要求。
3、按基础教育课改纲要和语文课标2011年版的要求,突出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四、上网课程的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教学周数、教材本精选版上网课程共分九大课程模块,总课时数28节,教学周数10周。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3. 帮助学生掌握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内容:1. 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2. 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2. 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教学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语文教学的实践操作。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语文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教学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语文教学的实践操作。
4.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自我认知。
六、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讨论、提问、作业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语文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提供基本的教学内容和案例。
2. 辅助教材:相关论文、书籍、教学案例等,丰富教学内容和视角。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教学资源和案例,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时效性。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介绍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2. 第3-4周:讲解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第5-6周:讲解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
4. 第7-8周:分析典型教学案例,进行讨论和反思。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适应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语文教育理论更新,实现语文教育科学化、现代化、艺术化而建立起的一门学科。
作为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如果不开设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就缺少了一门最能体现示范性特点的专业课程,学生的知识结构就会出现不平衡,不利于培养合格的语文教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就是要深入到语文教育内部的领域,从语文学科本身固有的特征出发,从微观的角度研究和探讨语文教育问题,从而揭示语文教育内部的特殊规律。
如语文教育的性质、目标、原则、内容、过程、方法等等。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既重视语文教育基本理论的探讨,又重视语文教育技术的研究,联结了理论与实践,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实践给理论提出发展方向的相互作用。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虽然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特点,但它并非是经验性学科,它同样非常重视科学的理论建构。
从总的来说,本课程的核心应该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理论探究。
就这个核心部分来说,探讨了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体系、教材编写原理、语文教学原则、语文教学的理论基础、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等等。
在这些理论阐述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探讨语文教学技艺。
使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掌握语文教育的基础理论和形成语文教学的基本技能,为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服务,为师范生毕业后走上教学岗位奠定坚实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
绪论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建立和发展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既古老又新兴的应用理论学科,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
它的建立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古代语文教育时期(从夏商周到清朝末年)(二)近现代语文教育教学时期(从1898年戊戌变法到1949年)(三)当代语文教育时期(新中国成立至今)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建立和发展是本学科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新一轮语文教育改革浪潮的现实之需。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扬州大学文学院语文教育学教研室2010年12月修订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类)专业先修课程: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现代文学、古代文学、教育学、心理学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教学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语文教学的历史和现状、理论和实际,熟悉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教学方法,具备从事语文教学的基本能力。
绪论第一节课程论与教学论一、课程与课程论二、教学与教学论三、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第二节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任务第三节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形成发展过程一、“教授法”阶段二、“教学法”阶段三、“教材教法”阶段四、“教学法”和“教材教法”并存阶段五、“教学论”阶段六、“教育学”阶段七、“课程与教学论”阶段本章重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形成发展过程。
第一章语文课程性质第一节语文课程的含义一、“语文”概念辨析二、语文课程的内涵第二节语文课程的特点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本体属性二、认识语文课程性质的几个层面第三节语文课程的价值一、人的发展价值二、提升素养的价值三、文化传承的价值四、审美陶冶的价值本章重点:工具性与人文性语文课程的性质语言与言语的区别语文课程对人的发展的价值第二章语文课程目标第一节语文课程目标概述一、课程目标的基本概念与原理简述二、语文课程目标的历史演变与启示三、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语文课程目标的制定第二节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目标一、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二、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阶段目标简析第三节普通高中阶段语文课程目标一、普通高中阶段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二、高中语文必修课课程目标简析三、高中语文选修课课程目标简析本章重点:语文课程目标语文素养第三章语文课程标准第一节语文课程标准的历史沿革一、20世纪前期的国文国语课程标准二、20世纪后期的语文教学大纲第二节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一、外国母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二、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第三节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结构一、语文新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的内容结构比较二、语文新课程标准与国外母语课程标准的内容结构比较三、比较中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本章重点:语文教学大纲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新课程基本理念第四章语文课程内容第一节语文课程内容概述一、语文课程内容的概念二、语文课程内容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三、语文课程内容的文化内涵四、教师与语文课程内容的生成第二节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一、语文课程内容选择的主体二、语文课程内容选择的价值取向三、语文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本章重点:语文课程内容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语文课程目标、内容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第五章语文教材的编制第一节语文教材的内涵与功能一、语文教材的内涵二、语文教材的功能第二节语文教材编制的新理念及构成要素一、语文教材编制的新理念三、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第三节语文教材的结构类型一、分编型语文教材二、合编型语文教材本章重点:语文教材的类型语文教材的价值第六章语文新课程教科书评介第一节小学语文新课程教科书评介一、基本情况二、新教科书体现的编制意识第二节初中语文新课程教科书评介一、基本情况二、新教科书体现的编制意识第三节高中语文新课程教科书评介一、人教版二、语文版三、苏教版四、粤教版五、鲁人版六、新教科书体现的编制意识本章重点:中小学语文新教科书的价值追求第七章语文课程资源第一节语文课程资源概述一、语文课程资源的概念二、语文课程资源的类别三、语文课程资源的分布第二节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筛选机制及原则三、语文课程资源的宏观开发和利用四、语文课程资源的微观开发和利用第三节语文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一、语文地方课程二、语文校本课程本章重点: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第八章识字写字教学第一节识字写字教学目标一、识字写字教学目标的确定二、识字写字教学目标的内容第二节识字写字教学方法与策略一、识字写字教学的历史发展二、识字教学方法与策略三、汉语拼音教学策略四、写字教学策略五、书法教学策略本章重点:集中识字分散识字第九章阅读教学第一节阅读教学目标一、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目标的表述二、阅读教学目标分析第二节阅读教学方法一、朗读二、默读三、讲述四、问答五、讨论六、提要七、阅读教学方法的辩证性第三节阅读教学过程一、探究阅读教学过程的意义二、阅读教学过程模式的历史发展三、阅读教学过程的基本框架四、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几对辩证关系本章重点:阅读教学目标阅读教学过程和方法第十章写作教学第一节写作教学的目标一、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目标的表述二、写作教学目标分析第二节写作教学的方法一、写作教学的原则二、写作教学的一般方法三、供料式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教学方法第三节写作教学过程一、审题二、选材三、立意四、谋篇布局五、批改六、讲评本章重点:写作教学目标写作教学过程和方法第十一章口语交际教学第一节口语交际教学目标一、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目标的表述二、口语交际教学目标分析第二节口语交际教学方法一、寻找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二、创设多样的口语交际情境三、开展互动的口语交际活动四、拓宽口语交际教学的途径第三节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与设计一、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过程二、口语交际教学设计本章重点:口语交际教学目标口语交际教学过程和方法第十二章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语文研究性学习第一节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一、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及其目标二、普通高中阶段的语文研究性学习及其目标第二节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与设计第三节语文综合性学习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组织与指导本章重点: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第十三章语文教学评价第一节语文教学评价概述一、语文教学评价的意义二、语文教学评价的体系三、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评价理念第二节语文学习评价一、语文学习评价的特点二、语文学习评价的内容三、语文学习评价的常用方法第三节语文教师评价一、语文教师评价的原则二、语文教师评价的内容三、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四、语文教师评价的实施第四节语文考试一、考试类型二、语文考试的题型三、语文试卷编制本章重点:语文教师评价语文学习评价第十四章语文学习心理第一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及后现代主义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四、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第二节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学习一、智力因素与语文学习二、非智力因素与语文学习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四、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教育第三节中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特点一、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特点二、初中生语文学习的心理特点三、高中生语文学习的心理特点本章重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第十五章语文学习方式方法和习惯第一节语文学习方式一、学习方式的一般认识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第二节语文学习方法一、语文学习方法的概念和特征二、语文学习方法的作用和系统三、语文学习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第三节语文学习习惯一、对语文学习习惯的认识二、语文学习习惯的内容三、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思考与练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第十六章课外语文学习第一节课外语文学习的价值一、促进学生的发展二、推动课堂语文教学改革三、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第二节课外语文学习的特点一、实践性二、自主性三、综合性四、开放性第三节课外语文学习指导一、课外阅读指导二、课外写作指导三、课外口语交际指导四、课外综合性学习指导本章重点:语文课内教学与课外语文学习活动的关系课外语文阅读和写作的指导第十七章语文教师第一节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一、语文教师的角色意识二、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三、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四、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五、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第二节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一、语文教师的师德素养二、语文教师的知识素养三、语文教师的能力素养四、语文教师的心理素养第三节说课与评课一、说课二、评课第四节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一、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二、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三、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则本章重点: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第十八章中国古代语文教育概述第一节中国古代语文课程一、远古至西周时期二、春秋战国时期三、秦汉时期四、魏晋南北朝时期五、隋唐五代时期六、宋元时期七、明代八、清代第二节中国古代语文教材一、蒙学教材二、经学教材三、文选教材四、诗选教材五、作文教材第三节中国古代语文教学一、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经验二、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问题和弊端第四节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家一、孔子二、孟子三、荀子四、韩愈五、胡瑗六、朱熹七、王守仁八、曾国藩第五节中国古代语文教育论著一、《学记》二、《颜氏家训》三、《朱子读书法》四、《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五、《家塾教学法》六、《教童子法》本章重点:我国古代语文教学的经验、问题和弊端第十九章中国现代语文教育概述第一节中国现代语文课程一、清末民初的语文课程二、“五四”时期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语文课程三、建国初至“汉语”、“文学”分科时期的语文课程四、“大跃进”至“文革”时期的语文课程五、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的语文课程六、21世纪初的语文课程改革第二节中国现代语文教材一、清末民初的语文教材二、“五四”时期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语文教材三、建国初至“汉语”、“文学”分科时期的语文教材四、“大跃进”至“文革”时期的语文教材五、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的语文教材六、21世纪初的语文新课程教材第三节中国现代语文教学一、清末民初以“讲解”为主的教学法时期二、“五四”前后学习欧美教学方法时期三、20世纪30至40年代“精读”、“略读”时期四、20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时期五、20世纪60年代“精讲”、“多练”时期六、“文革”以后多元探索时期七、21世纪初新课程语文教学第四节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家一、蔡元培二、夏丏尊三、叶圣陶四、朱自清五、吕叔湘六、张志公第五节中国现代语文教育论著一、《新著国语教学法》二、《中学国文教学概要》三、《中学国文教学法》四、《阅读心理•国语问题》、《阅读心理•汉字问题》五、《美日苏语文教学》六、《实和活——刘国正语文教育论集》七、《于漪语文教育论集》八、《思索•探索——章熊语文教育论集》九、《顾黄初语文教育论集》本章重点: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对当今语文课改的启示教材:张中原、徐林祥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教学纲要
《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教学纲要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教学纲要《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教学纲要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学时与学分课程代码:1303;开课专业:小学教育专业04级;开课学期:第6、7学期;课程总学时:72学时(讲授学时36学时;研讨与实践学时:36学时);学分:4学分。
(二)课程性质《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是教学论基础理论课之一,是师范院校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也是专门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基本理论的一门应用学科。
《小学语文教学论》以普通教育学为指导,用系统论的观点研究语文教育现象,反映的是一种“大语文”教育观。
同时,它又以哲学、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理论,吸收语言学、文章学、修辞学、逻辑学、文学、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相邻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在多视角多侧面的交叉中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应用性。
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进行小学语文所需要的最基础的科学理论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探寻和剖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诸多问题;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用科学理论去指导实践创新,用实践创新去丰富理论不断提高学生小学语文教学能力,并最终形成终身发展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论》通过对语文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分析研究,探索出适合小学语文学科规律的语文教育之路,这是语文学科教育研究的新发展。
(三)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熟练掌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理解其基本理念,并能运用和落实到语文实际教育教学中。
(2)了解小学语文课程的范围与作用:把握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向及重点;掌握教材的发展及编排特点;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体系,且会制定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掌握小学语文教学原则。
(3)熟练掌握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教学媒体和教学常规;熟练掌握并运用汉语拼音教学、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话与习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以及活动课指导等六个方面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熟练掌握小学生学习语文学法指导的意义、原则、特征及其如何实施。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纲要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纲要《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纲要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学时与学分课程代码是:1301,开课专业:0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课学期:第七学期课程总学时72学时,包括课堂讲授54学时,研讨与实践18学时。
课程总学分:4学分。
(二)课程性质中学语文教育学是一门以语言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应用理论学科,属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教育学范畴。
中学语文教育学是直接为实现师范院校培养目标服务的一门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在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课程体系中,具有总归作用,占有重要的、特殊的地位。
(三)教学目的中学语文教育学的教学目标是给高师院校中文系的学生指出一条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科学途径,为他们毕业后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形成正确的语文教学观念,获得驾驭分析教材、组织教学、研究教学的实际能力。
具体目标为:1.掌握中学语文教育的基本理论语文教育的基本理论是在长期的语文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中总结概括出来,又经过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它揭示了语文教育的规律和原理,是成功地开展语文教学的前提条件。
向高师中文系学生系统传授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是中学语文教育课程的一项重要任务。
2.具备从事中学语文教育的基本能力中学语文教育能力包括:(1)听说、读、写的能力;(2)分析驾驭教材、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选用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过程、检验教学效果的能力;(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的能力;(4)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的能力等等。
这些能力是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要具备的。
不具备这些能力就无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通过科学的、系统的训练使高师中文系学生具备胜任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基本的实践能力是语文教育学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具有从事中学语文教育的决心和信心和其他学科配合,在语文教育学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兴趣和信念,树立当语文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增强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决心和信心是语文教育学课程的又一重要任务。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一、课程名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二、教学目标:1. 了解语文课程的基本概念、教育价值和发展趋势;2. 掌握语文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3. 了解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理论和方法;4. 能够分析和评价语文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三、教学内容:1. 语文课程的基本概念、教育价值和发展趋势;2. 语文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3. 语文教学的重要理论和方法;4. 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
四、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1. 导入活动(10分钟)可以通过引用名言或作家名言等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思考。
2. 讲解语文课程的基本概念、教育价值和发展趋势(20分钟)讲解语文课程的定义、重要性以及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语文课程的教育价值和未来发展趋势。
3. 分组讨论语文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让他们通过交流和合作的方式,探讨语文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并在讨论中做适当的引导和指导。
4. 讲解语文教学的重要理论和方法(30分钟)介绍一些重要的语文教学理论和方法,如综合素质教育理论、课堂教学反转模式等,让学生了解并思考这些理论和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5. 分组讨论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30分钟)将学生再次分组进行讨论,让他们分析和评价语文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同时,教师也可以进行点评和补充。
6. 总结和反思(10分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思考进行反思,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
五、教学方法:1. 导入活动:采用引用名言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2. 分组讨论: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3. 讲解和讨论相结合:通过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既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又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准备相应的教材或参考书籍;2. 影音资料: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语文课程和教学论相关的影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课程编码:ZGB023 适用专业:语文教育学时数:54 学分数:3编写执笔人:龙梅审定人:张筠编写日期:2007年9月一、课程教学的性质、目的和要求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为语文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是研究语文教学本质和规律的学科,是一门具有专业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应用教育理论学科,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具有一定理论素养与教学实践能力的中学语文教师与教学研究工作者。
通过学习,使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语文教学工作,具备本学科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门知识,善于总结语文教学规律并以指导教学实践,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本课程是以提高教师的素质为目标,因此,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切忌空谈。
在学习本课程时应注意联系教育学、心理学、语用学等专业理论基础课程,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教学实际,深入理解、领会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的重点。
二、教学内容第一编语文课程论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功能第一节语文课程的性质(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第二节语文课程的功能与地位(一)语文课程的功能1、知识传递功能2、能力培养功能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功能4、文化教育功能5、启迪心智、健全人格的功能6、规范文字、推广普通话的功能7、各课程学习的奠基功能(二)语文课程的地位从学科教育的角度看,语文课程是基础性课程第二章语文课程的目标与理念第一节语文课程的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第二节语文课程的目标(一)初、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二)语文课程目标的特性1、目标的基础性2、目标的综合性3、目标的全面性4、目标的多元性5、目标的实践性第三章语文课程资源第一节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一)语文课程资源的范围(二)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第二节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一)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第四章语文课程的测试与评价第一节语文课程的测试(一)语文课程测试的性质与类型1、语文课程测试的性质2、语文课程测试的类型第二节语文课程的评价1、语文课程评价的意义2、语文课程评价的方式方法教学重点:正确认识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明确中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掌握中学语文课程测试和评价的主要方法。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小学教育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 48 学时、3学分其中实践学时: 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通过《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语文教学目标、语文学习指导,识字教学等,为其以后教学改进以提供指导;掌握小学课程资源开发,说课与模拟上课等,为其以后提高教学质量,做一个合格,乃至优秀的教师奠定基础;在充分理解有关原理的基础上,能巧进行课堂观察与诊断,以及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并行。
二、课程教学要求《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一门课程。
因此,学习这门课程不仅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并做好课堂笔记;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课后学生要多阅读相关文献和案例,利用实习机会深入小学课堂,认真观察和思考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和探求解决问题的方策,在此基础上写成专业小论文。
三、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史》、《教育技术学》等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课程重点: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资源、阅读教学、习作教学课程难点:语文教学设计、课堂观察与诊断、生成性教学等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多媒体PPT、视频教学等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小学语文课程概述(4学时)1.教学内容(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和附录、四个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2)小学语文课程性质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小学语文的课程性质(2)教学难点:小学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理解第二章语文课程标准解读(5学时)1.教学内容(1)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范围和作用(2)小学语文教材编排特点(3)小学语文课程的目标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小学语文课程的作用和目标(2)教学难点:小学语文教材编排特点第三章语文课程资源与教材(5学时)1.教学内容(1)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2)小学语文课程评价概述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教学难点: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四章小学语文学习指导(5学时)1.教学内容(1)语文学习与学生发展(2)小学语文学习特点与学习方式方法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小学语文学习的特点、小学语文学习的方式方法(2)教学难点:几种主要的现代学习理论第五章识字教学(4学时)1.教学内容(1)识字写字教学的意义(2)识字写字教学的内容与方法(3)识字写字教学的一般过程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识字教学的方法、字形教学的方法(2)教学难点:字形教学的方法第六章阅读教学(5学时)1.教学内容(1)阅读教学综述(2)阅读教学的一般程序设计(3)阅读教学的内容与方法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以课文为中心的篇章教学(2)教学难点:掌握让学生理解故事寓意的方法第七章习作指导(5学时)1.教学内容(1)写话教学(2)习作教学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习作指导的内容和方式、习作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方法(2)教学难点:习作指导的内容和方式第八章小学语文教学设计(5学时)1.教学内容(1)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内涵(2)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流程(3)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内容设计、方式设计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流程、教学设计之教学过程(2)教学难点:教学设计之教学过程第九章说课与模拟上课(5学时)1.教学内容(1)说课教学的内容、一般程序和方法及其评价(2)模拟上课的类型特点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模拟课堂与说课的区别、模拟上课的特点(2)教学难点:模拟课堂与说课的区别第十章课堂观察与诊断(5学时)1.教学内容(1)语文课堂观察与诊断的价值(2)语文课堂观察与诊断的特点(3)语文课堂观察与诊断的类型(4)语文课堂观察与诊断的方式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课堂观察与诊断的类型与方式(2)教学难点: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与课堂教学诊断七、学时分配八、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平时成绩+期末考试2.成绩构成:平时成绩40%+期末60%九、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1]《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汪潮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2]《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孙凤岐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3]《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蒋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4]《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徐林祥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6]《小学语文教学论》,李广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6]《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龙宝新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7]《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吴忠豪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8]《小学教学论》石鸥主编,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9]《教学论》,李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教学论》,裴娣娜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码:1401112B中文名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英文名称: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of Grade School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总学时:48总学分:3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先修课程: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二、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师范生“职业素质与能力”的专业基础及核心主干课程。
强调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究有机结合,是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热爱小学语文教育的情感,能系统地理解并掌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初步具备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反思能力与研究能力,并为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分三大模块,分别是小学语文课程理论、五大领域教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操练。
第一模块主要是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对有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课程教材的认识。
在语文课程标准这一部分主要是掌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目标与内容,以案例分析和讲授为主,要求学生理解、领会;第二模块主要是五大领域(识字与写字(汉语拼音)、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各领域教学的任务、策略、方法,以及教学设计和教学技能,这一部分是课程的重点,需要学生通过教学案例认识、理解并领会教学的策略、方法与技能,进而运用所学教学策略和方法尝试进行教学设计,并注意领会并使用相关教学技能;第三模块实践操练环节,是在完成三至六七教学设计作业的基础上先在小组内试讲,最后在班级里试讲,通过试讲巩固并落实相关的教学原理,提升教学实践技能。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2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本课程的性质、结构体系,认识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与内容;理解本课程学习的必要性与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及学习意义【教学内容】第一节《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性质、学习目标第二节了解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结构体系,认识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5015106课程性质:学科核心课程开课单位:文学院总学时:64其中(理论学时:48 ;实践学时:16 )学分:4学分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开课学期:第6学期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本课程以语文教育现象和语文教育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应用理论学科。
它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着重研究如何通过学校的语文教育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本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为学生将来做好语文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本课程的目的:认识和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明确语文课程目标;熟悉《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学习和探究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规律、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学习掌握语文多媒体教学的理论和课件制作;了解语文课程评价的功能、改革和实施方法;明确现代语文教师的素养;通过备课、试讲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具备从事语文教学的基本能力,坚定从事语文教育的事业心。
本课程的要求:通过理论学习掌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观摩教学实录、研究语文教材,认识语文教育教学现象及规律;通过反复训练与实践掌握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提高从事任教能力;树立研究意识、掌握教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提高教研能力。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教育史、中国文学、外国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理论等。
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本课程的基本理论源于并依赖教育学和心理学;从语文学科角度,语言与文学等课程承担着提升未来语文教师语文素养的任务,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绪论(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和基本任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及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目的与方法,理解教学与课程、教学论与课程论的概念、联系与区别,掌握相关概念。
2.本章重点:本课程性质、任务和学习方法;难点:教学与课程、教学论与看出来的联系与区别。
3.教学方法:讲授式、案例式。
教学内容第一节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和基本任务一、语文课程与课程论的概念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三、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第二节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发展阶段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三、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体系第三节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方法一、听课:课上听语文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讲授二、自学:自主看书学习三、观摩:现场观摩或观看语文教学视频、分析评价四、实践:教学设计、文本解读、语文课堂模拟教学、评课、说课五、研究:讨论、浏览语文教学期刊、文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写教学反思、写教研论文第一章语文教育史简介(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我国语文教育史的发展脉络;理解古代语文教育的内容与特点、近代语文教育大事件、现代语文教育的曲折与改革;探讨古代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对今天的启示;掌握近代语文教育的发展对今天语文教育的影响。
2.本章重点:古代语文教育的内容与特点、近代语文教育的三个大事件,难点:古代语文教育的经验。
3.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合作。
教学内容第一节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一、古代语文教育的内容二、古代语文教育的特点与经验三、古代语文教育的主要问题第二节近代语文课程与教学一、语文单独设科期二、“国文”名字的出现三、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第三节现代语文课程与教学一、“语文”定名和语文教育改革(1949—1953)二、关于《红灵巾》教学的讨论(1953—1956)三、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1956—1958)四、“大跃进”时期的语文教育(1958—1960)五、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语文教育(1960—1966)六、“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语文教育(1966—1976)七、新时期的语文教育(1977—今)第二章语文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6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理解、掌握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了解语文课程目标的确定的思路和呈现方式。
2.本章重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难点:“语文”的概念、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在实践中的落实。
3.教学方法:案例分析、讲授、讨论、合作。
教学内容第一节语文课程的性质一、“语文”的概念二、语文课程的性质三、语文课程的基础地位第二节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理解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的育人功能二、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三、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第三节语文课程目标一、概念二、语文课程目标的作用三、语文新课程目标的价值观四、确定语文课程目标的依据五、语文课程目标的设计思路和呈现方式第四节语文课程目标简述一、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目标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第三章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语文课程标准的作用及内容,通过学习讨论,认识语文教材的本质与功能,熟悉语文教材的编写体例及选文特点,分析语文教材编写存在的问题,语文教材对课程标准的落实情况等,并能提出自己的观点。
2重点:语文教材的本质与功能;难点:“教教材”与“用教材教”辨析与实践。
3.教学方法:案例分析、讲授、讨论、试讲。
教学内容第一节语文课程标准一、语文课程标准的概念二、制订语文课程标准的依据三、语文课程标准的回顾四、语文新课程《语文课程标准》简介第二节语文教材一、教材的概念二、教材的本质三、教材的功能四、中学语文教科书的内容要素五、中学语文教材的特点六、现行语文语文教材问题讨论(语文教材对课程标准的落实情况、选文、练习题设计等)第四章语文教学设计(1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语文教学设计的意义,掌握语文教学设计的流程与方法等基本知识,掌握不同文体课文的教学设计技能,通过试讲,完善设计。
2.重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思路、教学策略与方法、问题设计;难点:正确的解读文本和确定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案例展示与分析、讲授、讨论、设计、模拟教学。
教学内容第一节语文教学设计概述一、概念二、语文教学设计的范围三、语文教学设计的流程第二节语文教学设计的内容和方法一、语文教学目标设计二、语文教学内容设计三、语文教学思路设计四、语文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设计六、导语设计七、结尾设计八、问题设计九、练习设计十、板书设计十一、多媒体课件设计十二、教案的总体设计(教案的编写)第五章阅读教学(1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阅读教学理念,明确阅读教学目标,通过语文课堂教学案例,学习、借鉴多种阅读教学模式与方法,反复实践,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
2.重点:阅读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难点:独立确定正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合理的教学思路,流畅地完成1课时的教学。
3.教学方法:案例展示与分析、讲授、讨论、设计、模拟教学。
教学内容第一节阅读教学概述一、阅读的定义二、阅读的功能三、阅读的类型四、解读的方式第二节阅读教学的目标一、激发阅读兴趣二、培养阅读习惯三、教会阅读方法四、提高阅读能力五、丰富精神世界第三节阅读教学策略和方法一、阅读教学策略二、阅读教学方法第四节阅读教学模式一、定义二、阅读教学模式的组成要素三、我国中小学基本教学模式四、新课程教学模式第五节阅读教学过程一、中国古代常见教学过程:二、近现代教学过程三、当代教学过程四、国外常见教学过程第六节文体教学举例(诗歌)一、把握诗歌特征,决定教什么二、掌握诗歌教学方法,决定怎么教三、懂得诗歌理论,决定教到什么程度第六章写作教学(10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明确写作教学目标,借助写作教学案例,针对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围绕提高学生写作兴趣、作文命题、素材积累、立意选材、修改、评价等技能进行单项与综合训练。
2.重点:写作教学目标、写作指导;难点:针对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写作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教学方法:案例展示与分析、讲授、讨论、设计、交流。
教学内容第一节写作教学概述一、写作教学的地位和作用二、写作教学的目标三、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第二节写作教学的内容与原则一、写作教学的内容二、写作教学的原则三、写作教学的要求:第三节写作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一、新课程写作教学的策略二、写作训练的方式三、写作训练的模式第七章口语交际教学(2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明确口语交际教学目标,了解口语交际教学的特点,掌握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借助口语交际教学案例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训练。
2.重点: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和方法;难点:口语交际教学设计3.教学方法:案例展示与分析、讲授、讨论、设计、交流。
教学内容第一节口语交际教学概述一、目标二、内容三、特点第二节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一、教学策略二、教学方法第八章语文综合性学习(2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综合性学习的意义和特征,能设计综合性学习并有效的组织综合性学习活动2.重点:设计、组织综合性学习活动难点:设计、组织综合性学习活动3.教学方法:案例展示与分析、讲授、讨论、设计、交流。
教学内容第一节语文综合性学习概述一、综合性学习的概念二、综合性学习的特征第二节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和教学策略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三、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过程第九章语文课程评价(2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语文课程评价的功能,明确语文课程评价的理念及改革趋势、掌握语文课程评价的要求和评价方法。
2.重点难点:语文课程评价的方法3.教学方法:讲授、讨论、设计、交流。
教学内容第一节语文课程评价改革的基本理念一、语文课程评价目的从证明、甄别与选拔转向促进学生的发展二、注重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三、促进教师提高的评价第二节语文课程评价改革的基本特点一、语文课程评价的概念二、语文课程评价的地位与作用三、语文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第三节语文课程评价的基本方法一、测验法二、观察法三、谈话法四、成长记录袋五、表现性评价第十章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8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理解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了解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趋势、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结构,明确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路径,运用所学教育教学知识、观摩学习和日常训练所获经验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综合实践。
2.重点: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结,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路径,难点:综合实践3.讲授、讨论、实践。
教学内容第一节教师专业发展概述一、职业与专业二、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三、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化的关系第二节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一、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二、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三、语文教师的个人性向第三节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路径一、在阅读中唤醒自我——进入广阔天地二、在反思中更新自我——思想决定命运三、在研究中提升自我——走向教育科研四、在实践中成就自我——发出自己的声音第四节综合实践一、课堂模拟教学:同课异构二、说课三、研究性学习成果交流四、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1.考核方式: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