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教学设想本课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主。
活动模式设计为由两方选手参与的“挑战三关”。
在每一关中,采用抢答、辩论、设想、情感体验等形式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同时在竞争中发挥团队精神,让学生在紧张而又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
采用情感交流的方式突出教学重点,采用辩论擂台的方式突破教学难点,实现教学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培养,让学生体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力量的壮美。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情感升华,让他们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学法引导1、情景体验法:播放相关纪录片,置学生于当年的战争环境中,结合“抢答”,使学生在视觉、听觉的冲击下迅速且深刻地识记本课知识,同时为问题探究和情感交流奠定基础。
2、辩论释疑法:通过辩论“中国要不要出兵”,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全局观念和团队精神。
3、情感交流法:在情景体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充分交流“如果你是那时的一名中学生,你会怎样投入到国内抗美援朝运动中去”,“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突出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英雄的伟大精神。
4、探究置疑法:通过对“彭德怀感言”的材料分析,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理解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流程活动流程问题与情景师生互动cai展示一、歌曲鉴赏,情景导入通过歌曲引入教学课题,同时为后面学唱做铺垫。
二、辩论擂台,合作竞争三、英雄体验,情感交流3、学生设想如何参与抗美援朝运动。
4、学生畅谈志愿军可爱在哪里。
四、胜利喜悦,探究释疑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第二课《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教学设计

第二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分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的第二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承接上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史实,主要讲述抗美援朝战争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人物。
这一课应弄清下面几个问题。
(1)朝鲜战争的性质。
教科书在本课一开始这样叙述:“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我们认为,在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战争的性质是内战。
三八线究其本来,是美、苏两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人为在地图上划的一条线,即北纬三十八度线。
它并不是南北朝鲜的国界线,而是美、苏两国对日本的受降线,规定三八线以北的日军由苏军受降,三八线以南的日军由美国受降。
后来,北朝鲜成立了金日成政权,南朝鲜成立了李承晚政权,双方都想以武力统一朝鲜,不断在三八线附近发生武装冲突,进而演变成战争。
因而,这场战争最初的性质是内战。
战争爆发后,美国迅速插手,干涉朝鲜内政,派军队侵入朝鲜,构成了对朝鲜的武装侵略。
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是援助朝鲜人民反抗侵略,进行的是反侵略战争。
(2)中国为什么出兵抗美援朝。
首先,建国之初,中国并没有出兵打任何一场战争的准备。
新中国成立伊始,最主要的任务是战后重建,恢复和发展经济。
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召开,毛泽东在会上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把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作为党的中心任务。
建设任务繁重,百废待兴,中国不想打仗。
其次,是美国的捍然侵略,迫使我们进行反侵略战争。
美军打着联合国的旗号侵入朝鲜后,金日成领导的朝鲜人民军遭到沉重打击。
美军被胜利冲昏头脑,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一直烧到鸭绿江边,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城镇,同时派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这对我国构成了严重的侵略,威胁着我国的安全。
在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安心搞建设是不可能的。
第三,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进行抗美援朝战争。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抗美援朝教案 新人教版

第2课抗美援朝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知道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掌握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通过阅读课本第10页《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3次战役示意图》,知道志愿军入朝路线、三次战役的推进情况及“三八线”的位置,培养读图、识图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本、地图及网上查询,获取有效信息,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总结思考历史问题的方法;通过原始资料再现、了解史实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掌握获取历史信息的有效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原因,培养学生不畏强权、敢于挺身与侵略者斗争的优秀品质。
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抗美援朝的基本信息;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精神。
难点:面对朝鲜半岛燃起的战火,中国为什么要出兵。
三、教学法指导:讲述法、材料分析、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一路高歌奔赴朝鲜前线,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浴血奋战。
他们为什么要远赴朝鲜?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哪些英雄人物?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一起见证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今天,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去重温当时志愿军战士的英勇、豪迈,能打仗、打胜仗的钢铁意志和坚强信念。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2课《抗美援朝》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1.史料解读:材料一:1、抗美援朝的原因史料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朝鲜半岛以北纬38度为南北分界线,分别为苏军受降区和美军受降区。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政府不顾世界舆论的谴责,调兵遣将于1950年组成以美军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在麦克阿瑟率领下在朝鲜半岛的仁川登陆,侵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直打到中朝边界鸭绿江边。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教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抗美援朝》是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的一课。
教材主要讲述了我国在1950年代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到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战争过程和我国在战争中取得的胜利,以及战争对我国和国际局势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抗美援朝战争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的事例和直观的图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英勇斗争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和过程。
2.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详细讲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知识。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案。
2.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
3.课件和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抗美援朝战争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本课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战争的历史脉络。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抢答等形式,检查学生对抗美援朝战争知识的掌握情况。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抗美援朝战争对我国和国际局势产生了哪些影响?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强调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意义和民族精神。
八年级历史下册2《抗美援朝》教案新人教版

《抗美援朝》一、课标内容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孩子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的兴奋点常常集中在直观教具或生动有趣的历史事件上,并且阅历浅,知识面狭窄,对历史知识还处在感性认识阶段,思维能力缺乏,因此历史教学要充分激活孩子探究历史的热情迅速捕捉孩子的灵感和火花,多让孩子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其中。
教学要借助音乐、图片、影视短片、小品等表现形式,直观而有趣味,能吸引孩子,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教材分析本课包含两个子目,即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美帝国主义妄想把新生的人民政权扼杀在摇篮中,,致力于建立对新中国的包围圈。
为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抗美援朝,学好本课有助于学生对抗美援朝原因和意义的理解,有助于学生体会和传承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四、教学准备1.登陆优教同步学习网,在同步备课下,设置版本章节,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人教版;2.在课程目录下选择第2课抗美援朝;3.在教学设计——名师教案,浏览《抗美援朝》名师教案;4.在课前预习——名师预习,将《抗美援朝》导学任务单,发送给学生并提醒学生在我的作业中查收完成学习;(或者在教学设计——名师教案下将WORD版本课导学任务单,发送给学生。
)5.在同步备课——课堂教学——名师课件下,对应本课目录下查看本课名师课件,并将本课名师课件一键加入我的课件。
6.在同步备课——随堂训练——名师训练下,对应本课目录下查看本课自学检测、互动训练、提升检测试卷。
7.授课预览处点击进入授课端名师课件或我的课件中进行预览。
注意要在授课端选择本课的对应目录。
五、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观看视频、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教案)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教案)初中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教案)[课标内容]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的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及观看影片片段,归纳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②.组织学生讲述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英雄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③.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观看有关图片、录像资料,并组织学生对相关问题展开辩论,让学生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必要性。
②.组织学生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英雄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志愿军战士这种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③.通过让学生回顾中国近代百余年来的屈辱及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任务,使学生深刻理解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分析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原因,培养学生不畏强权、敢于挺身与侵略者斗争的优秀品质。
②.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的英雄事迹,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重点和难点]重点: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精神。
难点:面对朝鲜半岛燃起的战火,中国要不要出兵是本课的难点。
[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问题讨论,故事讲述[教学过程]课前引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什么时候成立的?有什么意义?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引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帝国主义是不是因此而放弃了对中国的侵略野心呢?教师明确指出:美国利用朝鲜战争之机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
在这严峻考验面前,年轻的共和国政府毅然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导入新课一、朝鲜战争爆发情景体验:多媒体显示《朝鲜半岛形势图》、《中国辽宁安东遭美军轰炸后的民房》图,并放映有关朝鲜战争的历史影视资料片段,使学生置身于当年的战争环境中。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 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2课抗美援朝【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美国侵略朝鲜、美国对中国人民的挑衅、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史实,讨论分析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知道中国出兵是为了保家卫国、增援朝鲜,性质是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掌握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的事迹,能生动讲述,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体会并认同他们的优秀品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分组讨论和材料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爱好,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交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把握先烈的英雄事迹,知道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体会他们身上蕴含的优秀品质,以此增强学生学习英雄的信念,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使命感。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抗美援朝的经过和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教学难点: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
【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时代楷模”朱彦夫的照片。
教师导学:这是当代中国保尔——朱彦夫。
1950年,朱彦夫所在的部队奉命入朝,在朝鲜战场上,与敌人激战三天三夜,全连伤亡殆尽,仅剩下他身负重伤,晕倒在阵地上。
醒来后,朱彦夫爬出几千米,被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乡亲救起。
那么,他参加的是哪场战争呢?多媒体出示《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图片,并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教师导学: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这首战歌,在彭德怀的指挥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朱彦夫参加的就是这场抗美援朝战争。
今天,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去重温当时志愿军战士的英勇、豪迈、能打仗、打胜仗的钢铁意志和坚强信念。
一、美国野心狼侵朝鸭绿江战火燃烧出示下面四幅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抗美援朝的背景,分析抗美援朝的原因。
教师导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占领朝鲜半岛,建立对中国的包围圈,采取了一系列侵华政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美国政府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抗美援朝教案-精选教学文档

第 2 课抗美援朝教学目标: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了解抗美援朝的简单经过,掌握抗美援朝的结果,知道司令员彭德怀的英明指挥,能说出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
通过对抗美援朝背景和取得胜利的原因、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多媒体手段播放视频或歌曲,让学生感受志愿军战士的豪迈、热情、坚强的决心和英勇顽强的抗争精神,深刻体会志愿军战士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不愧“为最可爱的人”。
教学流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展示图片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教师:你知道这首军歌和这幅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吗?学生发言:抗美援朝。
教师: 1950 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这首战歌,在彭德怀的指挥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开始了一场伟大的保家卫国的斗争!(二) 教师引领,自学探究一、保家卫国赴朝鲜教师: 1950 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中国人民志愿军再次拿起武器,奔赴朝鲜前线。
那么当时朝鲜发生了什么?学生看书回答: 1950 年 6 月,朝鲜内战爆发。
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
教师:当时美国的野心只在朝鲜吗?学生看书了解美国对中国的威胁,回答: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 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
(看书“自由阅读卡”,了解“三八线” 。
)教师总结:解放战争时期,美帝国主义支持的蒋介石国民党失败了。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仍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妄图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里!所以美国不仅干涉侵略朝鲜,还不断骚扰中国边境。
朝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中国政府能按兵不动吗?引导学生思考课文 P8 的动脑筋,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毛泽东的一段话。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抗美援朝》是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讲述了1950年至1953年中国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的经过和成果。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战争的背景、中国参战的原因、战争的过程和战争的影响。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认识到这场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以及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所展现出的英勇和牺牲精神。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相关的历史知识,对于战争和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抗美援朝战争的细节和背景可能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加深理解。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战争的残酷性和牺牲精神有一定的困惑,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来理解和感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抗美援朝战争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难点: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和价值,以及战争中所展现出的英勇和牺牲精神。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查找相关资料,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4.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阐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2.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书籍、文章和视频。
3.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和教学软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例如:“为什么中国要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图片、视频和资料,向学生呈现战争的经过和情景。
人教版统编教材初中历史优秀案例教学设计-第2课 抗美援朝 年级:八年级

教师亲自到丹东鸭绿江录制参观视频,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积极性。以彭德怀的讲述和经历为切入点,使学生的学习连贯且有支撑点。
2分钟
新授
【环节二:合作探究,走进战争】
一.山雨欲来风满楼——战争烽烟起
(一)参加中共中央会议
1.根据司令员回忆(材料略)设问:“彭德怀提到的‘朝鲜问题’指的是什么?”
2.通过整理时间轴,思维导图,渗透归纳和表述历史知识的不同方法。
3.通过博物馆文物参观、观看影视作品、倾听历史见证人讲述等不同方式获取历史资料,学会这种通过考古发现与史料相互印证的获取历史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志愿军战士的英勇举动,学习不畏强敌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通过各行各业百姓的具体的爱岗敬业行动,感受众志成城的团结一心。
2.【角色体验】画中人,讨论出兵问题:如果你也在画中,参与了回忆的讨论,请结合材料,说说我们此时要不要出兵援助朝鲜?为什么?
3.展示司令员的记述(材料略),概括抗美援朝的目的,了解抗美援朝的基本信息。
(二)整理战争经过
1.阅读教材9-11页,识读第10页战役示意图,整理时间轴,介绍战争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阅读课后知识拓展。
利用手机查阅英雄人物的事迹,自主探究英雄们做出壮举的原因。(没有手机的观看视频)
阅读文字,讲述原因。
观看微课,讲述战争胜利的影响。
间轴信息。
启发引导学生观察文物,讲述战役。
引导学生归纳并总结战争胜利的原因。
引导学生查找博物馆资料,结合材料分析英雄们做出壮举的原因。
引导学生分析胜利原因。
引导学生分析战争胜利的影响。
认识到出兵的必然性、正义性和中国人民的勇气和说话算话的态度。
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优秀教案

《抗美援朝》教材分析本课知识承接上一课,介绍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史实。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后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现代史部分唯一的一场战争,是本册教材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
这场战争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重要措施之一,它的胜利为土地改革创造了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本课知识在第一单元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地位非常重要。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了解抗美援朝的简单经过及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等史实;2.能说书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认识抗美援朝对朝中两国的伟大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1.利用课本插图《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至第三次战役示意图》及相关视频材料,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从而深刻理解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2.能生动讲述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的事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掌握黄继光、邱少云等先烈的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原因,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的英勇事迹及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的原因;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原因和意义的分析。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出示歌词。
讲解:1949年的中国,是个刚刚解放、百废待兴的国家,但她却面临着拥有原子弹、经济上和军事上号称世界第一的美国的侵略。
经过3年的浴血奋战,在中朝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取得了抗美援朝这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今天,让我们一起去重温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设计意图】通过气势雄壮、节奏铿锵的歌曲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为后面的合作探究奠定基础。
二、讲授新课(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抗美援朝的原因出示图片:《美国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教师讲解: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 抗美援朝》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2课抗美援朝》是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我国在1950年代进行的抗美援朝战争。
教材从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三个方面展开,详细阐述了这场战争的必要性和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胜利的意义,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抗美援朝战争可能了解不多。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可能对战争的过程和影响产生兴趣,但对于战争的背景和意义可能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背景,深入理解战争的意义,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战争的主要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难点: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和学生的情感体验。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情感体验。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3.合作探讨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
2.课件: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的图片和资料。
3.视频: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战争的历史背景。
同时,提出问题:“为什么我国要进行抗美援朝战争?”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利用课件详细介绍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包括战争的起因、经过和胜利的标志。
在呈现过程中,穿插相关的历史事实和英雄事迹,让学生了解战争的艰苦性和伟大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包括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教案新人教版

生:思考讨论,交流展示,升华情感
方案二: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欣赏《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由歌曲的创作背景导入新课。
自
主
探
究
指导学生做学案自主探究部分,标划知识点。
师:明确做题要求,指导学生根据要求自学课文并完成学案自主探究问题。
生:速读课文,完成自主题,勾画重点知识,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合
作
交
流
展
示
提
高
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问题1】
师:播放背景音乐,安排任务。
生:分组讲述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
师:点评,给予鼓励性评价。
战斗英雄事迹梗概:
(1)黄继光: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在一次战斗中,黄继光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
(2)邱少云: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2)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中国的安全;
(3)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4)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拓
展
延
伸
教师配乐深情地朗诵魏巍《最可爱的人》(节选),让学生在情感中产生疑问:为什么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接着让学生们分组将课前准备的成果汇报,通过他们互相的交流,体会志愿军战士身上高贵的品质。最后教师再把遥远的战争年代迁移到今天,“新世纪,谁是你心中最可爱的人”学生们打开心扉,畅谈理想,升华情感,洗涤心灵。
师:出示问题和图片,
生:思考讨论,展示交流
师:点评,梳理归纳原因:(1)祖国人民的大力支持,(2)志愿军战士和朝鲜军民的英勇善战,(3)党的英明决策、彭德怀的英明指挥,(4)中朝人民的并肩战斗,(5)抗美援朝的正义性等。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教案4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教案4一. 教材分析本课《抗美援朝》是八年级下册的历史课程,主要讲述了我国在1950年代对抗美国侵略朝鲜战争的历史事件。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培养他们的历史素养和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对于国际政治环境和战争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抗美援朝战争的详细过程和意义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深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地记住抗美援朝战争的时间、过程和主要战役,了解战争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维护国家安全的情感,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难点: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视频、图片等资料,营造真实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解决问题。
3.讲解法:教师对战争的过程和意义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2.课件: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作业:提前准备相关的历史题目,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抗美援朝战争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战争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包括战争的原因、主要战役和战争的结果。
通过讲解,帮助学生了解战争的过程。
3.操练(15分钟)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如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和影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完成提前准备的历史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教案3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教案3一. 教材分析本课《抗美援朝》是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课的内容。
教材主要通过讲述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勇事迹,认识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抗美援朝战争可能了解不深。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对战争的具体经过和战斗事迹感兴趣,但对于战争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可能较为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战争的历史背景,把握战争的过程,并深入剖析战争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认识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英勇斗争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教学难点: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战争场景的再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战争背景、过程和意义的教学内容,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图片。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抗美援朝战争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讲述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战争的基本情况。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部编人教版:八下历史第2课《抗美援朝》教案

部编版:八下历史第2课《抗美援朝》课程标准: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
学习目标:了解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掌握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和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理解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学习重点: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的英勇事迹;“最可爱的人”。
学习难点: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奔赴朝鲜的原因;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课前准备:《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基础解读:知识点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1、原因(1)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派兵侵略朝鲜。
(2)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①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
②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③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3)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过程:(1)开赴前线: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2)主要战果: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3)胜利标志: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4、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知识点二: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5、英雄:(1)黄继光: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英勇牺牲。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 抗美援朝教案

抗美援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原因背景;了解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大致经过;掌握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的的事迹并能生动讲述,体会认同英雄的优秀品质。
过程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音频、视频等手段的运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探究的兴起,加强知识的理解与交流。
2、通过阅读课本、地图及相关材料,获取相关的有效信息,在历史实事的基础上思考历史问题。
能力目标:1、通过对抗美援朝背景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材料分析问题、总结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英雄事迹的讲解学习,让学生感受志愿军战士的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大致过程和志愿军将士的动人事迹。
教学难点: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展示表格,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进入本课。
下面的表格是某场战争中为国牺牲的现江西省赣州市部分革命烈士名单:学生思考问题:1、从上面的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2、为什么这些革命烈士,他们的宝贵的生命都定格在这同一时段?教师提示:1、他们都是在50--53年这同一时段为国献出宝贵的生命。
2、因为美国捍然入侵朝鲜,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伟大的战争——抗美援朝。
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
1950年,美国入侵我们的近邻——朝鲜,中国主动出兵,帮助朝鲜进行一场伟大的战争,那么中国人民为什么要进行这一场伟大的战争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二课《抗美援朝》二、新课学习:(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抗美援朝的背景原因。
探究与分享:材料一: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
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为维护其在亚洲的领导地位和利益,命令驻日本的美国远东空军协助韩国作战。
成立了以麦克阿瑟总司令的联合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的“联合国军”武装干涉朝鲜。
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
材料二: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将战火燃烧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 抗美援朝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抗美援朝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八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抗美援朝》,教材主要介绍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过程和意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经过和成果,认识抗美援朝战争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抗美援朝战争可能了解不深。
学生在学习本课过程中,需要通过图片、文字等多媒体材料,直观地感受抗美援朝战争的场景,从而更好地理解战争的原因、过程和意义。
同时,学生应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体会和平的珍贵,培养爱国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经过和意义,认识抗美援朝战争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历史责任感,珍惜和平,珍爱生命。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过程和意义。
2.难点: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国际形势。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抗美援朝战争的氛围。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启发,共同进步。
4.讲授法:教师讲解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理解战争的原因、过程和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八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抗美援朝》。
2.多媒体材料:图片、视频等。
3.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抗美援朝战争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战争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思考战争的原因。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
同时,教师通过讲解,阐述战争的意义和作用。
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教案)
[课标内容]
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的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及观看影片片段,归纳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②.组织学生讲述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英雄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③.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观看有关图片、录像资料,并组织学生对相关问题展开辩论,让学生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必要性。
②.组织学生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英雄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志愿军战士这种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③.通过让学生回顾中国近代百余年来的屈辱及新中国成立之初
面临的任务,使学生深刻理解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分析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原因,培养学生不畏强权、敢于挺身与侵略者斗争的优秀品质。
②.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的英雄事迹,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重点和难点]重点: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精神。
难点:面对朝鲜半岛燃起的战火,中国要不要出兵是本课的难点。
[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问题讨论,故事讲述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什么时候成立的?有什么意义?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引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帝国主义是不是因此而放弃了对中国的侵略野心呢?教师明确指出:美国利用朝鲜战争之机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
在这严峻考验面前,年轻的共和国政府毅然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导入新课一、朝鲜战争爆发情景体验:多媒体显示《朝鲜半岛形势图》、《中国辽宁安东遭美军轰炸后的民房》图,并放映有关朝鲜战争的历史影视资料片段,使学生置身于当年的战争环境中。
问题探究:①.三八线是怎么回事?三八线的划分给朝鲜事带来了什么后果?②.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