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教学讲义
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
![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https://img.taocdn.com/s3/m/988a4e8c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d7.png)
痂圆孢属(Sphaceloma)
分生孢子盘半埋于 寄主组织内,分生 孢子较小,单胞, 无色,椭圆形,稍 弯曲。 如葡萄黑痘病、柑 橘疮痂病菌等。
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
分生袍子盘生于寄主 表皮下,有时生有褐 色、具分隔的刚毛; 分生孢子梗无色至褐 色,内壁芽生瓶梗式 产孢;分生孢子无色, 单胞,长椭圆形或新 月形,萌发后芽管顶 端常产生附着胞。
链格孢属(Alternaria)
分生孢子梗深色,顶端 单生或串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多胞,具纵、 横隔膜成砖格状,孢子 长圆形或棒形,顶端尖 细,串生。 很多是常见的腐生菌。 如香石竹叶斑病、圆柏 叶枯病菌等。
尾孢属(Cercospora)
分生孢子梗黑褐 色,不分枝,顶 端着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线形, 多胞,有多个横 隔膜。 如樱花褐斑病、 丁香褐斑病、桂 花叶斑病、杜鹃 叶菌丝表面生。 分生孢子,单胞, 椭圆形,串生。 分生孢子梗丛生与 菌丝区别不显著。 如瓜叶菊白粉病、 月季白粉病菌等。
葡萄孢属(Botrytis)
分生孢子梗细长,分 枝略垂直,对生或不 规则。 分生孢子圆形或椭圆 形,聚生于分枝顶端 成葡萄穗状。 如菊花、牡丹、芍药、 四季海棠、仙客来灰 霉病菌等。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
分生孢子盘与分生孢子器
丝核菌属(Rhizoctonia)
菌丝细胞短而粗, 褐色,分枝多呈直 角,在分枝处较细 缢,并有一隔膜。 菌核表面及内部褐 色至黑色,形状多 样,生于寄主表面, 常有菌丝相连。 引起多种植物猝倒 病、立枯病。
小菌核属(Solerotium )
产生较有规则的 圆形或扁圆形菌 核,表面褐色至 黑色,内部白色, 菌核之间无菌丝 相连。 引起兰花等多种 花木白绢病。
稻瘟病菌
![稻瘟病菌](https://img.taocdn.com/s3/m/c2eb8112a8114431b90dd8f5.png)
丝孢纲分类
丝孢纲真菌大多数是高等植物重要寄生菌,有些是人体的寄生菌或工业 上的重要真菌。 丝孢纲分为4个目,已知有9000种左右。 除厚垣孢子外,不产生其他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梗聚生形成孢梗束。 分生孢子梗着生在分生孢子座上。 分生孢子梗散生。
1.无孢目(Agonomycetales ) 2.丝孢目(Moniliales) 3.束梗孢目(Stilbellales )
安斯沃斯(Ainsworth)分类系统
Ainsworth(1973)现代分类系统是在萨卡度(saccardo )传统分类系统的基础上建立 起来的,该系统虽然也以形态学为基础,但更加注重真菌的产孢方式。
Ainsworth(1973)分类系统是目前真菌界比较公认的真菌分类系统,根据真菌形态 和产孢方式将半知菌亚门分3个纲:
其中丛梗孢目再分为4个科:(1)淡色孢科(M oliliaceae)的菌丝、分生孢子梗和孢 子无色或谈色;(2)暗色孢科(Dematiaceae )的菌丝、分生孢子梗和孢子暗色到黑色; (3)束梗孢科(Stilbaceae)产生孢梗束;(4)瘤座孢科(Tuberculariaceae )产生分生 孢子座,每个科再根据孢子的形态和颜色分为不同的族和亚族,以后再划分为不同 的属。
与菌丝型的相同,也是产孢细胞的细胞壁是否参与
孢子细胞壁的形成。
芽殖型分生孢子
外生芽殖型的分生孢子形成时,产孢细胞上的某个点产
生突起并膨大,产孢细胞的胞壁随着它的生长同时延伸,
形成分生孢子的细胞壁。
内生芽殖型的分生孢子是从产孢细胞的孔道内长出,产 孢细胞的外壁不随孢子的发育而延伸,因而不参与孢子 细胞壁的形成。产孢梗(细胞)在芽殖产生分生孢子的过
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教学课件(含英文):稻曲病绿色防控(双语)
![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教学课件(含英文):稻曲病绿色防控(双语)](https://img.taocdn.com/s3/m/69b4688b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92.png)
Rice booting and heading stages meeting with periodic low temperatures, rain, and little sunshine are conducive to the disease. The severity of the disease is most likely to occur in long-term and too-deep irrigation and too late dried bed soil in the field water. Excessive application of nitrogen fertilizer, especially in fields with excessive application of topdressing of nitrogen fertilizer at the heading stage aggravates the disease.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ice Diseases and Pests
三 稻曲病绿色防控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ice False Smut
(四)防治措施 Control Measures
(1)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稻曲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如在重庆 市区域内的主栽品种中,准两优527、K优88、金优725、岗优615、D优162、汕优149 等品种病穗率、病粒率都较低,说明这些品种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
半知菌亚门真菌
![半知菌亚门真菌](https://img.taocdn.com/s3/m/36658181e53a580216fcfe7c.png)
稻瘟病普通型病斑
6.轮枝孢属 轮枝孢属(Verticillium ) 轮枝孢属
分生孢子梗轮状分枝,产孢 细胞基部略膨大; 分生孢子为内生芽殖型,单 细胞,卵圆形至椭圆形,单 生或聚生. 〔黄萎轮枝孢(棉黄萎病菌 V.albo-atrum )引起棉花黄 萎病].
7.青霉属 青霉属(Penicillium ) 青霉属
第六节 半知菌亚门真菌 (二)
Deuteromycotina
一 ,丝孢纲
丝孢纲真菌的分生孢子梗散生,束生或着生在分生孢子座上,梗 上着生分生孢子(外生),但分生孢子不产生在分生孢子盘或分 生孢子器内(内生). 半知菌的分类进展较大的是对丝孢纲真菌的分类,有关半知菌分 生孢子个体发育的知识主要来自对这群真菌的研究. 目前,对丝孢纲真菌的分类仍基本上是建立在传统分类的基础上, 但是分生孢子的个体发育类型在丝孢纲真菌的分类中已受到越来 越多的重视和应用.
2. 粉孢属 粉孢属(Oidium )
菌丝体表生; 分生孢子梗直立.顶部产生菌 键型的分生节孢子(粉孢子). 分生孢子串生,单胞,无色. 引起白粉病,为白粉菌的无性 阶段 [橡胶粉孢(O.heveae )引 起三叶橡胶树的白粉病].
小 麦 叶 上 的 念 珠 粉 孢
3.葡萄孢属 葡萄孢属(Botrytis ) 葡萄孢属
分生孢子梗无色,短小不分枝, 以合轴式产生外生芽殖型分生 孢子,产孢梗顶端曲膝状; 分生孢子双细胞,串生,圆柱 形,两端钝圆. [白斑柱隔孢(R.areola )引起 棉花白斑病].
5.梨孢属 梨孢属(Pyricularia ) 梨孢属
分生孢子梗无色,细长, 不分枝,呈曲膝状; 分生孢子梨形至椭圆形, 2~3个细胞. [ 稻 梨 孢 ( 稻 瘟 病 菌 P.oryzae )引起稻瘟病].
园艺植物病理学--担子菌半知菌亚门真菌 ppt课件
![园艺植物病理学--担子菌半知菌亚门真菌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4bdc69fd0a79563d1e725f.png)
PPT课件
7
锈菌的五种孢子类型
PPT课件
8
锈菌的分类主要依据冬孢子的形态,排列和萌发的形式 。分为柄锈菌科,和栅锈菌科。前者包括如柄锈菌属,单胞 锈菌属,后者包括如栅锈菌属,层锈菌属。未见冬孢子的锈 菌归为半知锈菌类。
PPT课件
30
5、交链孢菌属(Alternaria):菌丝内生或表生,无色, 橄榄色或褐色。菌落铺展,灰色或黑色。分生孢子梗散 生或簇生,不分枝或不规则稀疏分枝,淡褐色或褐色。 分生孢子单生或串生,卵形或倒棍形,有喙,淡橄榄色 或褐色,光滑,具横膜及斜向或纵向隔膜。分生孢子顶 端或喙部常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形成不分枝或分支的孢 子链。引起苹果斑点落叶病、白菜黑斑病等。
无性繁殖:菌丝体生出小孢子梗,梗上产生分生孢子,或 由担孢子和分生孢子芽殖形成芽殖孢子。
有性生殖:没有性器官分化。担孢子的结合、分生孢子结 合、芽殖细胞结合、菌丝联合、孢子与菌丝结 合均可。双核菌丝原生质收缩形成冬孢子。
PPT课件
14
二、层菌纲(Hymenomycetes)
一般为大型担子果,裸果型或半裸果型,多为腐生,可 食用或药用。有的形成菌根。
PPT课件
33
链孢菌属及其所致病害
PPT课件
34
(三)腔孢菌纲(Coelomycetes) 腔孢菌纲中无性子实体的类型:
分生孢子座(Stroma):一团紧密缠绕的菌丝体,产 孢时中部菌丝消解成腔,再产生分生孢子。
假子座(pseudostroma):由菌丝体和寄主组织混生 形成。
实验五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真菌、接合菌亚门(Zygomyco
![实验五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真菌、接合菌亚门(Zygomyco](https://img.taocdn.com/s3/m/ff5a49ec763231126fdb117d.png)
实验五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真菌、接合菌亚门(Zygomyco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真菌、接合菌亚门(Zygomycotina)真菌及其所致病害症状观察一、目的和要求(1)通过实验要求了解鞭毛菌亚门真菌的主要形态特征,掌握与植物病害有关重要属的形态特征、分类依据及所致病害的症状特点(2)认识接合菌亚门真菌的一般形态及其所致病害的症状类型,了解异宗配合与同宗配合的含义及同型配子囊、异型配子囊的差别。
二、材料与方法观看实验教学录像三、内容鞭毛菌亚门1 根肿菌纲(Plasmodiophoromycetes)2 壶菌纲(Chytridiomycetes)3 卵菌纲(Oomycetes)接合菌亚门1.根霉属(Rhizopus)2 毛霉属(Mucor)3犁头霉属(Absidia)4 异宗配合现象与接合孢子四、作业与思考题1、卵菌纲真菌有哪些特点?结合它们的生物学特点、寄生性及病害特点说明本纲真菌的进化情况。
鞭毛菌亚门的1纲。
因本纲真菌有性生殖产生卵孢子得名。
营养体多为发达的菌丝体,少数菌丝体不发达或缺如。
无性繁殖多由孢子囊或游动孢子囊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具等长的双鞭毛,游动时茸鞭向前,尾鞭向后。
有的孢子囊萌发以芽管代替游动孢子,然后由芽管发育成菌丝体。
有性生殖时产生高度分化的异形配子囊:雌配子囊分化为球形或近球形的藏卵器,内含一至多个卵球;雄配子囊分化为棍棒形、亚球形或短柱形的雄器,与藏卵器接触交配后,受精的卵球发育成卵孢子。
性器官的形态建成非常复杂,可能受多种基因或分泌物控制.根据菌体的形态、卵球的数目和游动孢子的类型等,卵菌纲下分4目:水霉目、水节霉目、链壶菌目和霜霉目共74属、580种。
从水生到陆生、腐生到寄生、简单到复杂的一般生物进化规律,在卵菌中都得到体现。
在无性繁殖中,卵菌由水生走向陆生,游动孢子游动的时间和次数逐渐缩减,直至高等卵菌的孢子囊不易或不再形成游动孢子,而产生能脱落、靠风传播的孢子囊,其作用如同分生孢子。
香豆素提取
![香豆素提取](https://img.taocdn.com/s3/m/70df66ecaeaad1f346933f0b.png)
香豆素提取: 香豆素的原药材----不同浓度的乙醇-----醇的提取液====回收溶剂,加水-----水溶液-----有机溶剂萃取(石油醚,苯,乙醚,乙酸乙酯) 附:游离香豆素难溶与水,,易溶于乙醇,用不同的有机试剂,是为了获得不同极性部位的浸膏.香豆素的分离: 1.酸碱分离:内酯遇碱皂化,加酸恢复. 2.层析分离:吸附剂:硅胶,中性氧化铝.洗脱剂:己烷和乙醚,己烷和乙酸乙酯. 可观察其荧光.香豆素的氢谱特征:当C3、C4位未取代时当C3或C4取代时:当C7-OR 时:C3-H ~6.23 d, J 3, 4=9.5 HzC4-H ~7.64 d, J 3, 4=9.5 HzC5-H 7.38 d, J =9 HzC6-H C8-H 6.87 2H, m 峰当C5 , C7二氧代: C6-H d, J =2 HzC8-H d, J =2 Hz C6-H 尖峰 区别C8-H 与C4-H 有远程偶合 当C7-OR 、C8或C6烷基取代时:成分生物合成途径真菌的特点:1、具有细胞核,核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外被核膜,上有核孔。
进行有丝分裂;2、细胞质中含有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但没有叶绿体,不进行光合作用,无根、茎、叶的分化;3、以产生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二种形式进行繁殖;4、营养方式为化能有机营养(异养)、好氧;5、不运动(仅少数种类的游动孢子有1~2根鞭毛);6、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大小悬殊,细胞结构多样。
真菌的分类(Smith系统):(一)藻状菌纲(Phycomycetes):菌丝无隔,单细胞,有性孢子为卵孢子、合子和接合孢子;(二)子囊菌纲(Ascomycetes):菌丝有隔,少数单细胞,有性孢子为子囊孢子;(四)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菌丝有隔,多细胞,有性孢子为担孢子;(五)半知菌类(fungi imperfecti):菌丝有隔,多细胞,有性阶段尚不了解。
真菌的分类(Ainsworth系统)(一)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无性孢子为游动孢子,有性孢子为卵孢子;(二)接合菌亚门(Zygomycotina):无性孢子为孢囊孢子,有性孢子为接合孢子;(三)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无性孢子为分生孢子,有性孢子为子囊孢子;(四)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无性孢子尚不清楚,有性孢子为担孢子;(五)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无性孢子为分生孢子,有性阶段尚不了解。
第十一章 半知菌亚门
![第十一章 半知菌亚门](https://img.taocdn.com/s3/m/cddd753010661ed9ad51f3ff.png)
第十一章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一、概述1、哪些真菌归入半知菌?在自然界中,有一类具有分隔菌丝体的真菌,1)根本不形成有性阶段;2)尚未发现有性阶段;3)即使一些真菌会在特定的条件下形成有性阶段,但是有性阶段并不发达,生长、发育、繁殖经常以无性阶段的形式(分生孢子或菌丝片断)存在。
这三类真菌因为多数只了解其生活史的一半,统称为半知菌。
二、形态特征(一)(二)分生孢子的发育类型裂殖型(thallic)(菌丝型):节孢子,分生节孢子。
芽殖型(blastic):芽孢子、簇生芽孢子、合轴孢子、环痕孢子、粉孢子、瓶梗孢子、孔出孢子、分生芽孢子。
(三)准性生殖:异质现象Dual phenomenon:某些半知菌用单孢分离产生不纯的种群,或通过种间菌丝联合(anastomisis)而产生两亲本性状的中间类型(即新组合),称此种现象为异质现象。
如:(1)1932年Hansen et smith对Botrytis cinerea单胞分离,在若干分生孢子中发现其后代表现为三群:性状稳定的a群和b群及性状不稳定的x群(图1),将a群、b群混合培养后,其后代可产生a、b、x群(图2)。
图1 图2(2)Hansen等对Botrytis alli(葱)和B. ricini(蓖麻)二种菌之间可生联合(anastomosis),即一方菌丝的核进入另一方菌丝的细胞内形成异核体。
发现其后代3/4具两亲本的性状,有1/4是新组合,为两亲本的中间类型,可定新种。
Hansen等把35属进行研究后,发现有32属有此现象。
即通过菌丝联合产生异质现象。
1928年以前,人们一直认为遗传性状的传递和重组在有性生殖中才能进行。
自1928年以来,在细菌方面Griffi在肺炎球菌(Pneumococci)中发现了转化现象(transformation),1944年Lederberg和Tatum发现了细菌中类似其它生物有性结合现象(Conjugation)以及1953年Lwoff和他的同事们发现了细菌与噬菌体间的溶源化现象(lysogenisation),而Pontecorvo和Roper于1952年在真菌中也发现了有性生殖以外遗传性状的传递和重组的另一种方式——准性生殖。
植物病理学半知菌亚门 ppt课件
![植物病理学半知菌亚门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59955a79563c1ec4da7137.png)
植物病理学--半知菌亚门 PPT课件
3
(二)无性繁殖
基本方式是从营养菌丝上分化出分生孢子梗, 在分生孢子梗上形成分生孢子。
1、分生孢子:产生于分生孢子梗顶端或侧面的无 性孢子。除无孢目外,所有半知菌都产生分生孢 子。分生孢子成熟后脱落,随风或雨飞散,或由 动物传播,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形成菌丝体。一 般都是单倍体阶段。有些半知菌还产生其他的无 性孢于类型;如小型分生孢子、芽孢子和节孢子。
植物病理学--半知菌亚门 PPT课件
1
已经证明半知菌的有性阶段大多数属于
子囊菌,少数属于担子菌。鞭毛菌、接合菌 和担子菌中的锈菌和黑粉菌的一些种,也仅 发现其无性阶段,但他们都具有易于鉴别的 稳定特征,在传统上不置于半知菌亚门中。
植物病理学--半知菌亚门 PPT课件
2
二)形态特征 (一)营养体
多数种类为具有隔膜的菌丝体,菌丝体 发达。菌丝无隔膜的不属于半知菌。
植物病理学--半知菌亚门 PPT课件
9
分生孢子盘(acervulus):由多根菌丝特化成 的盘状结构,上面着生成排的短分生孢子梗及分 生孢子。有时分生孢子盘的四周或中央有深褐色 的刚毛。寄生性真菌的分生孢子盘往往产生在寄 主角质层表皮的下面,成熟后才露出表面。
植物病理学--半知菌亚门 PPT课件
10
植物病理学--半知菌亚门 PPT课件
7
孢梗束(synnema):分生孢子梗基部联结的 一种联合体。
分生孢子座(sporodochium):由多根菌丝特 化的垫状结构,表面形成分生孢子梗。
植物病理学--半知菌亚门 PPT课件
8
分生孢子器(pycnidium):由多根菌丝特化成 近球形的结构,其内形成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典型的分生孢子器有固定的孔口。分生孢子器的 内壁上产生分生孢子梗,其顶端着生分生孢子。 有的分生孢子直接从内壁的细胞产生。分生孢子 器内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孢子间常有胶质,胶 质吸水后膨胀,可以使孢子成条地从孔口挤出。
半知菌亚门鞭毛菌亚门真菌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真菌
![半知菌亚门鞭毛菌亚门真菌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真菌](https://img.taocdn.com/s3/m/0cc275cb28ea81c758f57860.png)
子囊菌亚门
担子菌亚门
Hale Waihona Puke 分生孢子无子囊孢子
担孢子 无或未发现或极少 见
半知菌亚门
发达有隔菌丝
分生孢子
( 四 ) 真 菌 的 命 名
1、学名法
用拉丁文命名, 全世界通用。
2、中名法 用汉字命名, 全世界不通用
真菌的命名方法有两种:学名法和中名法。 1、学名法:又称双名法,双命名法,全世界通 用,使用拉丁文命名,是除病毒类以外的所有生物 命名方法。命名规则是“属名+种名+定名人姓氏或 姓名缩写” 如:禾柄锈菌(小麦秆锈病) Puccinia graminis Pers. 禾柄锈菌(小麦专化型) 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f.sp.tritici Eriks et Henn 有些真菌有两个学名,这是因为最初命名时只 发现其无性阶段,以后发现了有性阶段时又另外命 名。 如:葡萄黑痘病菌 无性阶段学名为Sphaceloma ampelinum, de Bary 有性阶段的学名为Elsinoe ampelina (de Bary) Shear。
课堂练习 三、多选题 1、菌物界分有( AB )。 A、真菌门 B、粘菌门 C、蕨类植物门 D、被子植物门 2、真菌学名组成部分有( BCD )。 A、科名 B、属名 C、种名 D、定名人姓氏或名字
课后作业
1、真菌有哪些基本分类 阶元?
种以上分类阶(单)元有:界、 门、纲、目、科、属、种是种以 上的基本阶元。种是最基本的分 类阶元。
课堂练习
5、真菌学名的命名法采用的是 ( C )。 A、中文 B、英文 C、拉丁文 D、阿拉伯文 6、真菌的学名方法是( A )。 A、双名法 B、单名法 C、三名法 D、四名法 7、真菌的中名法,可在( A )使用。 A、全世界 B、中国 C、亚洲 D、南亚
植物学 半知菌亚门
![植物学 半知菌亚门](https://img.taocdn.com/s3/m/bfac994af524ccbff02184a4.png)
三、真菌门各亚门的亲缘关系
真菌门分为5个亚门:鞭毛菌亚门、接合菌 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 门。
鞭毛菌亚门:菌丝无隔,水生具游动孢子, 游动配子。
接合菌亚门:菌丝无隔,向陆生演化,产生 静孢子(孢囊孢子)接合生殖。
子囊菌亚门:产生子囊,来源于2个细胞的 结合,产生子囊孢子,更适于陆地生活,可 能由接合菌亚门中的某一支演化而来。酵母 的2细胞结合,类似接合生殖,是该类群中 较原始的类群。
稻梨孢(稻瘟病菌) Pyricularia oryzae
① 是水稻中最严重的病害,引起稻瘟病。
② 生活史:分生孢子梗2-5根簇生,自寄主气 孔伸出,顶端生出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长卵形 或棒形,具2隔膜,3细胞,落于水中,萌发, 侵入新寄主,3日内发病,6-8小时产生分生孢 子。
传播迅速,稻谷成熟时分生孢子附于稻谷,稻 杆或稻田中越冬,菌丝体亦可越冬第二年春萌 发。
真菌门各亚门的进化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低 级到高级,由水生到陆生。即:鞭毛菌到接合菌 到子囊菌和担子菌。
3、球壳孢目 Sphaeropsida: 分生孢子梗生于分生孢子 器壁上,分生孢子器具一孔口,或全封闭,生于表面或 基物内。
4、无孢菌目 Agono mycetales:不产生分生孢子,只有 菌丝,有时形成菌核或菌索。
丛梗孢目 Moniliales
分生孢子产生于分生孢子梗上,分生孢子梗 分散或丛生于基物的表面。
§9.半知菌亚门 Deuteromycotina (半知菌类 Fungi Imperfecti)
一、主要特征 1、菌丝发达,有隔的多细胞菌丝,单倍体。 2、主要为营养繁殖,无性生殖也较发达,产
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3、未发现有性生殖阶段,最多只有准性生殖。
半知菌亚门
![半知菌亚门](https://img.taocdn.com/s3/m/e92468d4b9f3f90f76c61b20.png)
丝孢纲分为4个目,已知有9000种左右。
1、无孢目(Agonomycetales):除厚垣孢子外,不产生 其他分生孢子。 2、丝孢目(Moniliales):分生孢子梗散生。 3、束梗孢目(Stilbellales):分生孢子梗聚生形成孢梗 束。 4、瘤座菌目(Tuberculariales):分生孢子梗着生在分 生孢子座上。
冬孢子的锈菌(不完全锈菌)往往根据无性阶段的 特征就可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地位,就不列入半知 菌,因此半知菌实际上包括未观察到有性阶段的
子囊菌和担子菌。
一旦发现它们的有性阶段,应根据有性阶段
的特征归入相应的类群,已证明大多属于子囊菌,
少数属于担子菌,因此半知菌与子囊菌的关系较 为密切。
半知菌习性
广泛分布 大多腐生 寄 生 引起动、植物及人类疾病
隔状、线状、螺旋状和星状等7种类型。
2、载孢体的类型
载孢体(conidiomata)是指一种由多根菌丝
特化承载孢子的结构。主要有六种类型。
(1)分生孢子梗(conidiophore)
由菌丝特化能产生分生孢子的一种丝状结构。
分生孢子梗单生或丛生,无色或有色,分枝或不 分枝,有的分生孢子梗顶端膨大,上面产生分生 孢子。有的半知菌无分生孢子梗。
(二)半知菌分类的主要依据
目前半知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1、载孢体的类型,即分生孢子产生在分生孢子盘、
分生孢子器内或着生在散生、束生的分生孢梗束或 分生孢子座上; 2、分生孢子的形态、颜色和分隔情况;分生孢子 形成方式和产孢细胞(产孢梗)的特征等。
(三)半知菌的分类系统
安斯沃斯(Ainsworth,1973)分类系统 Ainsworth(1973)分类系统是目前真菌界比较公认 的真菌分类系统,根据真菌形态和产孢方式将半知 菌亚门分3个纲:芽孢纲(Blastomycetes)、丝孢纲 (HyPhomycetes)和腔孢纲(Coelomycetes)。
试验四 半知菌
![试验四 半知菌](https://img.taocdn.com/s3/m/ef804a22bcd126fff7050b0a.png)
26.盘多毛孢属 (Pestalotia)
分生孢子盘, 分生孢子盘, 分生孢子多细胞, 有柄, 分生孢子多细胞 , 有柄 , 两端细胞无色,中间 细胞褐色, 顶端生2-5 细胞褐色 , 顶端生 根刺毛. 根刺毛 枇杷灰斑病 P. funerea.
27. 茎点霉属(Phoma)
5.梨孢属(Pyricularia)
分生孢子梗无色,细长, 不分枝,呈曲膝状; 分生孢子梨形至椭圆形, 2-3个细胞。 稻瘟病(P.oryzae)
水稻稻瘟病症状
6. 轮枝孢属(Verticillium)
分生孢子梗轮状分枝, 产孢细胞基部略膨大; 产孢细胞基部略膨大; 分生 孢子 为 内生 芽殖 型 , 单细胞,卵圆形至椭圆 形,单生或聚生。 单生或聚生。 黄 萎 轮 枝 孢 ( V.daliae) 引起棉花黄萎病。 引起棉花黄萎病。
31.盾壳霉属(Coniothyrium)
分生孢子器分散或集 生,球形,褐色; 球形,褐色; 子褐色 分 生 孢 子褐 色 , 厚壁 , 椭圆形至卵圆形, 椭圆形至卵圆形, 01个膜,表生刺。 个膜,表生刺。 葡 萄 白 腐 病 (C.diploiella) 葡 萄 白 腐 病 菌
32. 壳针孢属(Septoria)
两属的分生孢子梗黑褐色,顶端着生分 生孢子,孢子广梭形,基部平截, l-2个细胞,褐色. 黑星孢属: 合轴式延伸,孢子脱落后有 : 明显的孢子痕. 环黑星孢属: 环痕式延伸. 前者:梨黑星病 (F.pyrinum),后者 苹果黑星病(S. pori),有性:
Venturia spp. 症状相似。
12. 长蠕孢属(蠕虫孢属) (Helminthosporium)
分生孢子梗极短,不分 枝,紧密地排列在子座 组织上. 组织上 分生孢子单细胞、卵圆 形或椭圆形。 形或椭圆形。
第五章接合菌亚门Zygomycotina
![第五章接合菌亚门Zygomycotina](https://img.taocdn.com/s3/m/0bed54aa02768e9950e738bc.png)
同宗配合:在单一菌体上产生配子囊结合产生接 合孢子。
异宗配合:在两个不同菌体上形成配子囊后结合 而形成接合包子。“+” “-” ;“雌”“雄”
1. 重要属
根霉属(Rhizopus):孢囊梗不分枝,从匍匐枝上 长出,于假根相对而生。
黑根霉(R. nigricans): 引起果实、块根、块茎、 蔬菜等的腐烂。
瓜笄霉(C. cucurbitarum): 引起许多植物的 花腐,果腐。
毛霉属(mucor):孢囊梗直接从菌丝上长出。不 产生假根和匍匐丝。
犁头霉属(Absidia):具假根和匍匐丝,但孢囊 梗和假根不是相对而生。
笄霉属(Choanephora):能形成大小两种孢子囊。 产生小孢子囊时,孢囊梗顶端膨大体上产生许多 小枝,小枝末端形成膨大的囊状体,小孢子囊聚 生在囊状体表面突起的小梗上,内含一个孢子囊 孢子——相当于分生孢子。大孢子囊内形成多个 孢子囊孢子(条件不利时产生)。
二、接合菌纲(Zygomycetes)—毛霉目 (Mucorales)
大多数腐生在死去的动植物残体上,少 数弱寄生。
1. 形态特点
1) 营养体:发达无隔的菌丝体,老菌丝或受伤 的菌丝可产生分隔。细胞壁成分主要为几丁质。 有时可产生假根。联结两丛假根的菌丝称为匍匐 丝。
2) 无性繁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4/17
(5)分生孢子盘(acervulus): 由菌丝特化成的垫状或浅盘状结构,上面着生成
排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的产孢结构。 有时分生孢子盘的四周或中央有深褐色的刚
毛。寄生性真菌的分生孢子盘往往产生在寄主
角质层表皮的下面,成熟后才露出表面。
2020/4/17
• 腔孢纲(Coleomycetes)的分生孢子发育方式
• 大致与丝孢菌纲(Hyphomycetes)相似。 • 产生瓶梗孢子,合轴式芽孢子或环痕孢子,少数产生分生
芽孢子、分生节孢子,其他类型的孢子还没发现。
2020/4/17
• 四、分类: • 1、Saccardo分类体系 • 人为分类系统,某些分类基础特征不稳定,随寄主发育阶段环
境条件而发生变化。
• Phyllosticta和Phoma,Macrophoma, Fusarium • 存在问题:忽视了产孢方式和特点 • 过分强调分生孢子的分隔、颜色、孢子梗和无性子实体特征
• 分成4个目: • 无孢目(Agonomycetales):只产生菌丝体、菌核或菌索 • 球壳孢目(Sphaeropsidales):分生孢子在分生孢子器内 • 黑盘孢目(Melanconiales):分生孢子在分生孢子盘内 • 丛梗孢目(Moniliales):分生孢子不生在器、盘内,在梗上 • 又根据分生孢子梗是否聚合及菌丝和孢子的颜色将丛梗孢目分
• 一、概述
在自然界中已丧失有性生殖能力或在独特条件 下才能诱发产生有性器官,多数情况下其有性 生殖行为已经被准性生殖所代替。在其生活史 中仅知无性阶段这一半,所以称为半知菌( Fungi imperfecti)或不完全菌。1989年 Kendrick提出有丝分裂菌(Mitosporic fungi )这一新概念。 半知菌特征:1、无或可能不产生有性器官;2、 无或可能无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繁殖器官3、 分生孢子以有丝分裂形成。 没有有性阶段、尚未发现有性型、具有性型的 无性型(多为子囊菌或担子菌)。
2020/4/17
• 未发现有性阶段的鞭毛菌、接合菌以及未发现 冬孢子的锈菌(不完全锈菌)往往根据无性阶段 的特征就可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地位,就不列入 半知菌,因此半知菌实际上包括未观察到有性 阶段的子囊菌和担子菌。
• 一旦发现它们的有性阶段,应根据有性阶段 的特征归入相应的类群,已证明大多属于子囊 菌,少数属于担子菌,因此半知菌与子囊菌的 关系较为密切。
由菌丝特化能产生分生孢子的一种丝状结构 。分生孢子梗单生或丛生,无色或有色,分枝 或不分枝,有的分生孢子梗顶端膨大,上面产 生分生孢子。有的半知菌无分生孢子梗。
2020/4/17
(2)分生孢子梗束(synnema) 是一束基部排列较紧密、顶部分散的分生
孢子梗,顶端或侧面产生分生孢子。 (3)分生孢子座(sporodochium)
是由许多聚集成垫状的、很短的分生孢子 梗形成,顶端产生分生孢子。
2020/4/17
(4)分生孢子器(pycnidium)
由多根菌丝特化成近球形的结构,其内形成 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典型的分生孢子器有固 定的孔口。分生孢子器的内壁上产生分生孢子梗 ,其顶端着生分生孢子。有的分生孢子直接从内 壁的细胞产生。分生孢子器内产生大量的分生孢 子,孢子间常有胶质,胶质吸水后膨胀,可以使 孢子成条地从孔口挤出。
) • 3、梗基分生式(meristematic:basauic) • 全壁芽生梗基分生式( holoblastic -meristematic,hb-mm) • 内壁芽生梗基分生式(enteroblastic -meristematic,eb-mm
) • 4、产孢细胞不断缩短地产孢中有倒退式(retrogressive) • 全壁芽生倒退式(holoblastic- retrogressive ,hb-retr) • 内壁芽生倒退式( enteroblastic-retrogressive,en-retr )
2020/4/17
II 芽生型(blastic) 1 全壁芽生式(holoblastic) (1)产孢细胞不断增长或膨大
全壁芽生环痕式( holoblastic -annelidic,hb-ann) 全壁芽生合轴式( holoblastic -sympodial,hb-sy ) (2)产孢细胞长度固定不变 全壁芽生葡萄孢式( holoblastic -botryose,hb-botr) 全壁芽生链生式(holoblastic -catenate,缩写hb-cat) 全壁芽生单生式(holoblastic -solitary,缩写hb-sol)
害虫生防菌:白僵菌、炭疽菌
重寄生菌(寄生植物病原真菌的真菌):白粉 寄生孢、锈寄生孢、木霉菌
2020/4/17
三、形态特征 1、营养体 :厚垣孢子、菌核 2、准性生殖 3、无性生殖
产生分生孢子
2020/4/17
4、载孢体的类型 载孢体(conidiomata)是指一种由多根菌
丝特化承载孢子的结构。主要有5种类型。 (1)分生孢子梗(conidiophore)
2020/4/17
三、分生孢子形成方式(丝孢菌纲)
2020/4/17
三、分生孢子形成方式(丝孢菌纲)
体生型(thallic)、芽生型(blastic) I 体生型(thallic) (一)、内壁体生型 内壁节孢子(enteroarthric conidia 缩写为 ea) (二)、全壁体生型 1 全壁节孢子 (holothallic conidia缩写为 ha) 2 分生节孢子 (merostem arthric conidia,ma)
• 半知菌包括许多系统发育关系不密切的真菌, 半知菌已知有17000种,其中许多是植物病原 菌,有的是重要的工业真菌和医药真菌,有的 是植物病虫害的生防菌。
2020/4/17
二、半知菌习性
广泛分布 大多陆生,也有生活在海洋和淡水中
大多腐生
寄生
Hale Waihona Puke 引起动、植物及人类疾病(植物病原真菌有一半左右属于半知菌)
2020/4/17
• 2、内壁芽生式(enteroblastic)
• (1)内壁芽生瓶梗式(enteroblastic-phialidic 缩写,eb-ph )
• 瓶口处残留一个杯状物称囊领(collarette) • (2)内壁芽生孔生式(enteroblastic-tretic,缩写,eb-tr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