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实例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实例(布劳海姆宫苑、查兹沃斯庄园)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实例(布劳海姆宫苑、查兹沃斯庄园)](https://img.taocdn.com/s3/m/536276eb3b3567ec102d8ae5.png)
英国园林——自然风景式园林
斯陀园 (Stowe Landscape Gardens, Buckingham) • 1733年,肯特成为斯陀园的总设计师;
・他逐渐改造了原先的规则式园路和甬道。
• 1749年,经过肯特与布朗改造之后的斯陀,园轴测图。
英国园林——自然风景式园林
斯陀园(Stowe Landscape Garderns, Buckingham)
中外古典园林史
53.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实例 (布劳诲姆宫苑、查兹沃斯庄园丿
英国园林——自然风景式园林
霍华德城堡园林(Castle Howard Gardens,York)
,霍华徳庄园位于北约克郡, •约翰•范布勒为查尔斯,霍华徳设计的,始建于
1699年,面积有2000多公顷
英国园林——自然风景式园林
霍华德城堡园林(Castle Howard Gardens, York)
英国园林——自然风景式园林
霍华德城堡园林(Castle Howard Gardens,York)
• 1718年,斯威扎尔在府邸东面设计了带状小树林, 称为 有然式"放射性丛林”(Ray Wood);
• 1970年放射型树林被改成杜鹃丛林。
霍华德城堡园林(Castle Howard Gardens,York)
• 府邸为晚期巴洛克风格,这是英国第一座采 用了巨
型穹顶的世俗建筑物。1726年凡布高 去世时府邸
的西翼尚未建成
• 建筑上汇集了大量的瓶饰、雕塑、半身像和
屋顶装饰风道
•远观府邸背面(来源:《European Garden Design》丿
英国园林——自然风景式园林
霍华德城堡园林(Castle Howard^aidefs, Yfiik)
西方园林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西方园林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https://img.taocdn.com/s3/m/c77760aa0029bd64783e2ca8.png)
钱伯斯的设计风格终于形成了一个设计流 派,法国人称之为“中英折中式园林”。 后来人们也将这种园林称之为感伤主义园 林或英中式园林。
三:“园艺派”时期(极盛时期) 由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英国海外贸易和殖民事业 的日益拓展,世界各地的名花异卉陆续传人,从而形成了19 世纪的主要流派“自然风致园的园艺派”。 这种造园流派在自然风致园林原有面貌下有了一些新特点: 如增加了具有时代特点的玻璃温室,种植各地的名木异卉和 奇花异草;此外,常在草地上设置不规则的花坛,以各种鲜花 密植在一起,花期、颜色和株形均经过仔细的搭配;树木也 注意其高矮、冠型、姿态和四季的变化,巧加搭配。这一种 园林,因为更具商业性和折衷性,符合商业时代的需求,逐渐 成为19 世纪的主流,并直接影响到20 世纪的世界园林艺术。
17世纪的许多英国哲人文豪竭力讴歌自然,著名 诗人弥尔顿(1608-1674年)写的《失乐园》将基 督教的理想天国伊甸园描绘成风光旖旎的自然园 地,集中体现了对自然美的高度崇尚和向往。
2.自然环境的影响 欧洲兴起法国勒诺特尔造园热时,英国受 影响极少,原因有二:1是英国人固有的保 守性,2是在英国丘陵起伏的地形上,要想 建造勒诺特尔式宏伟壮丽的效果,必须大 动土方改造地形,从而耗资巨大。 英国多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植物生长十 分有利,而树木的整形修剪要花费更多的 劳力。
4:中国园林文化的影响 当时英国在园林艺术领域受到中国古典园 林的影响。如钱伯斯的丘园等。
起步或萌芽:
17世纪前20年,是英国自然风景园的起步阶段。它的重要 开拓者亚历山大· 蒲伯(alexander pope,1688-1744年)和 约瑟夫· 爱迪生(Joseph addison1672-1719年)非常赞赏 picturesque所代表的风景构图,并探讨了风景画同园林设 计之间的关系。 亚历山大· 蒲伯以自己主持建造的园林阙根海姆 (twinkenheim)为例,论证了绘画可以作为园林设计的合 理模式的观点。 艾迪生于1712年,在《旁观者》上发表文章,支持如画景 观的观点。 不过,18世纪早期英国的造园实践还不具备今天通常就历 史文化风格而论的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西方园林第一节英国风景园
![西方园林第一节英国风景园](https://img.taocdn.com/s3/m/7ea5ca95856a561252d36ffb.png)
(2)英国多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植物生长 十分有利,而树木的整形修剪要花费更多 的劳力。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产生的历史背景
3.产业经济的影响 (1)14世纪中叶,黑死病流线,1/3人口减少→农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第一节 英国风景园林 一、英国风景园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影响187世纪风景园形成的人物及作品 三、英国风景园实例 1、查兹沃斯风景园 2、霍华德庄园 3、布伦海姆风景园 4、斯陀园 5、斯托海德 6、邱园 7、尼曼斯花园
英பைடு நூலகம்自然风景式园林产生的历史背景
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出现,改变了欧洲 由规则式园林统治的长达千年的历史,这 是西方园林艺术领域内的一场极为深刻的 革命。 1.文学艺术的影响 2.自然地理与气候的影响 3.产业经济的影响 4.对中国园林与文化的赞美与憧憬的影响
• 威廉·钱伯斯(William Chambers,1723-1796) • 自然派的鼻祖是布朗,因此也称布朗派
(Brownist),其后继者是雷普顿和马歇尔·威廉 (Marshal William); • 绘画派的主要人物是美术评论家普赖斯,奈特 (Richard Payne Knight)及森林美学家吉尔平。 奈特提倡以法国17世纪风景画家克洛德·洛兰的画 为蓝本布置各种树丛;普赖斯著文攻击布朗的造园 除了大片树林和人工水池等单调的景色以外,别 无它物,他强调造园应体现洛兰和罗萨 (Salvator Rosa,1615-1673)等艺术家的构思。
英国风景园介绍
谢菲尔德(Sheffield Park Gardens)园
作业--英国风景式园林
![作业--英国风景式园林](https://img.taocdn.com/s3/m/8bf9d47c02768e9950e73806.png)
不规则化园林时期特征
“小规则化园林时期”又称作“洛可可时期”,是英国园林从古典的几
何式园林向自然风景园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园林中虽然还有部分保留规
则式的造园痕迹,但在园中的大部分还是以自然式为主。
斯陀园平面图
斯陀园园内景
庄园化园林时期特征
因地制宜,努力在景观营造中找寻“当地二 三 四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形成的背景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发展历程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类型及代表作 总结
一
社会背景
英国风景式园林形成的背景
16世纪至18世纪中叶是英国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从封建社会向 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转变时期。英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 园林的建造和转型提供了基础。
大胆采用异域情调的景观元素。
园中哥特式建筑
园中中国式庙宇
三
英国风景式园林的类型及代表作
宫苑园林
如斯道园
别墅庄园
府邸花园
如查兹沃斯风景园
如霍华德庄园
斯陀园
18 世纪上半叶建在白金汉郡, 为科伯姆勋爵所有, 先后由布里奇曼、肯
特和布朗设计、补充和改造。它是首先冲破规则式园林框框走向自然风景 式园林道路的一个典型实例。
谢
谢
历经500 年的历史洗礼,查兹 沃斯花园作为英国造园艺术的见证 和载体,是受到保护的人类共同的 文化遗产。
霍华德庄园
1699年由建筑师约翰.凡布高所建,最初为巴洛克式风格,从17开始向 风景式园林过渡。园中自然的树林和几何形状花坛并存,同时由曲线形的 园路和浓荫覆盖的小径构成路网,通向林间空地、凉棚、喷泉。
霍华德庄园
霍华德庄园表明了17世纪末规则式园林的衰落,同时整个英国园林也 开始向风景式园林演变的发展迹象。
(完整版)英国风景式园林
![(完整版)英国风景式园林](https://img.taocdn.com/s3/m/dcfe73c483d049649a665835.png)
斯陀园
1724年珀西瓦尔大臣在访问记中非常欣 赏斯陀园中由布里奇曼设计的园林,认 为设计之巧妙使得园子给人的感觉要比 实际面积大三倍,28公顷的园子需要2 个小时才能游玩一遍。
斯陀园
为了形成建筑与园林相和谐的整体效果,在一个世纪的建设过程中,许多 建筑师和造园师参与工作,形式与风格经历了数次改造和演变。
直到18世纪初,法国风格的整形式园林仍受到英国人的喜爱。
二、历史沿革
2、18世纪以后的英国园林(自然风景园时期) 18世纪,由于哲学思想,回归自然的思想,政治体制的转变,民族主义艺
术观,社会经济,文学绘画的影响,人们视野的扩大以及对自由的更大追 求,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开始产生。
2.1 不规则造园时期
斯陀园
斯陀宫殿的对面,原先有座八角形水 面,肯特将它改造成流线型。
斯陀园
斯陀园
斯陀园
在小山丘之巅,建筑师吉伯斯建造了一座哥特式庙宇。在英国人看来古代 撒克逊人是与法国统治者相对立的自由民,哥特式建筑代表着撒克逊民族 光辉的过去。
查兹沃斯庄园 (Castle Chatsworth)
查兹沃斯庄园是英国四个世纪园林变迁的集中体现。1570年以来,各个 时期的园林艺术都在这里留下了烙印,因而成为世上最著名的园林之一。
18世纪前20年,由于一书中流行“洛可可”风格,因此又称为洛可 可园林时期。此时期也是自然式园林的孕育时期。
范布勒已开始从风景画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造景了
布里奇曼首创的界沟(哈哈隐垣),使得园林与周围的自然或乡村景色 练成一片,在视觉上园林内外毫无阻隔之感,将园外的山丘,田野,树 林,牧场,甚至羊群等借入园中,从而扩大了园林的空间感。
霍华德庄园
府邸为晚期巴洛克风格,这是英国第一座采用了巨型穹顶的世俗建筑物。 1726年凡布高去世时府邸的西翼尚未建成。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https://img.taocdn.com/s3/m/7ef1c917866fb84ae45c8d81.png)
英国自然式风景园钟伟强06级园林1班222006325022005英国风景式产生的历史背景:1:文学及艺术的影响自16世纪以后,以培根(1561-1626年)等人为代表的经验哲学成为英国哲学的主流。
17世纪的许多英国哲人文豪竭力讴歌自然,著名诗人弥尔顿(1608-1674年)写的《失乐园》将基督教的理想天国伊甸园描绘成风光旖旎的自然园地,集中体现了对自然美的高度崇尚和向往。
2.自然环境的影响欧洲兴起法国勒诺特尔造园热时,英国受影响极少,原因有二:1是英国人固有的保守性,2是在英国丘陵起伏的地形上,要想建造勒诺特尔式宏伟壮丽的效果,必须大动土方改造地形,从而耗资巨大。
英国多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植物生长十分有利,而树木的整形修剪要花费更多的劳力。
3:经济的影响在17世纪工业革命以前,英国是一个封建的农业国。
以畜牧业为首,加上由其带动的毛纺织品业,构成了英国的经济支柱。
畜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使英国境内有着连绵的牧场。
这种连绵的牧场郊野,形成英国人对风景,景观的最初印象。
(与法国的对比)如果我们说,文化界定了园林的内涵的话,经济运作方式的不同则直接导致了园林的基调及形式,并在客观上形成了造园界不同的思想主旨。
4:中国园林文化的影响当时英国在园林艺术领域受到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如钱伯斯的丘园等。
起步或萌芽:17世纪前20年,是英国自然风景园的起步阶段。
它的重要开拓者亚历山大·蒲伯(alexander pope,1688-1744年)和约瑟夫·爱迪生(Joseph addison1672-1719年)非常赞赏picturesque所代表的风景构图,并探讨了风景画同园林设计之间的关系。
亚历山大·蒲伯以自己主持建造的园林阙根海姆(twinkenheim)为例,论证了绘画可以作为园林设计的合理模式的观点。
艾迪生于1712年,在《旁观者》上发表文章,支持如画景观的观点。
不过,18世纪早期英国的造园实践还不具备今天通常就历史文化风格而论的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斯陀园
![斯陀园](https://img.taocdn.com/s3/m/1ba5e6d3b14e852458fb577a.png)
英国自然风景园林 ——斯陀园
目录
1 历史 简介
2 3 4
影响
比较
斯陀园的历史
斯陀园过去曾经是汉诺威宫延乔治一世和二世国王 的反对党人的重要活动中心,现在成为一所带有高 尔夫球场的寄宿学校的一部分。
所以英国园林只是模仿自然·表现自然·回归自 然,是自然风景的再现,虽然也有模仿中国园林 创作风格或者模仿风景画面的创作的景观,却较 少有诗情画意和高于自然的意境。这些差异,体 现了英国风景式园林的根本特征。 成熟时期的英国园林排除直线条道路·几何形水 体和花坛,中轴对称布局和等距离的植物种植形 式。尽量避免人工雕琢痕迹,以自由流畅湖岸 线·动静结合的水面·缓缓起伏的草地上高大稀 疏的乔木活丛植的灌木取胜。
河对岸有“英国贵族光荣之庙”,仿照古罗马墓穴的半圆形的纪念碑。壁龛 中有14个英国道德典范胸像,如伊丽莎白女王一世和国王威廉三世,哲学家 培根和洛克,诗人莎士比亚和米尔顿,以及科学家牛顿等。
肯特还在园中布置古希腊名人的雕像,如荷马,苏 格拉底,里库尔格和埃帊米农达等。为了批评当代 人在精神上的堕落,肯特改建了一座废墟式的“新 道德之庙”。
总结
自然一直是中国园林进行艺术创作的最高原则和审美 标准,与中国造园艺术不同的是,直到18世纪英国 自然风景园林才冲破传统的束缚,迅速发展起来, 成为近,现代西方园林艺术的主流。
与其不同点在于英国自然是风景式园林与中国写意园 林同属自然山水园林,而在内涵和外貌尚存在很大 差异。中国园林源于自然,表现自然,却高于自然, 反映一种对自然美的高度凝练概括,把人的情感与 自然美景结合体现出一种诗情画意的美感。而英国 园林所追求的是一种广阔的自然风景构图,较少表 现风景的象征性,而注重从自然要素中直接产生的 情感。
英国风景式园林的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特点
![英国风景式园林的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3ce1aee36294dd88d0d26b3f.png)
朗斯洛特?布朗,其作品标志着自然风景式园林的成熟,被誉为“自然风景式造园之王”和“大地的改造者” 。建造或改造的风景式园林200多处,主要有布伦海姆宫苑、查兹沃斯园、景园时期(1780年起)
威廉?钱伯斯(1723-1796),几乎与布朗同时代的人物(竞争对手),反对布朗过于平淡的自然,提倡要对自然进行艺术的加工。认为艺术不能拘泥于自然的原型(向中国学习),用艺术弥补自然的不足,艺术用来产生变化。二人去世后,掀起一场关于造园与绘画关系的争论两
5.园艺式风景园时期(1780年起)
胡弗莱?雷普顿,继布朗之后英国18世纪后期最著名的造园家,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完成者。理论造诣深,著作颇丰。在其著作与实践中,反映出他将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造园思想。强调自然美的同时,十分重视园林的实用功能,认为实用有时比美观更重要。不再像他的前辈,如肯特和布朗那样,追求纯净的风景式园林,而是带有明显的折中主义观点和实用主义倾向(商业化设计风气)。
英国风景式园林的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特点
1.不规则造园时期(18世纪前20年):
布里奇曼从对称原则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首创“哈-哈”墙(隐垣),使得园林与周围的自然或乡村景色连成一片,在视觉上毫无阻隔之感,将园外的山丘、田野、树林、牧场等借入园中,从而扩大了园林的空间感。(作品斯陀园)
2.自然式风景园时期(1730末-1750年)
威廉?肯特,彻底抛弃了规则式园林的手法与观点。成为真正自然式风景园林的创始人。“自然是厌恶直线的” 。以洛兰和普桑的风景画为蓝本,十分重视富有野趣的自然风景的营造。造园的核心思想是要完全模仿自然,并再现自然,模仿地越像越好。造园中喜欢运用各种小型建筑,赋予园林浓厚的哲理与文化气息,但常因小建筑过多而显得有些杂乱。该手法受风景画家的影响,也为绘画式风景园的出现做了铺垫。
英国自然风景园笔记总结及案例分析
![英国自然风景园笔记总结及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317fc716bec0975f565e23f.png)
英国自然风景园笔记总结及案例分析英国自然风景园:英国自然风景园指英国在18世纪发展起来的自然风景园。
这种风景园以开阔的草地、自然式种植的树丛、蜿蜒的小径为特色。
不列颠群岛潮湿多云的气候条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庞大的城市,促使人们追求开朗、明快的自然风景。
英国本土丘陵起伏的地形和大面积的牧场风光为园林形式提供了直接的范例,社会财富的增加为园林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
这些条件促成了独具一格的英国式园林的出现。
这种园林与园外环境结为一体,又便于利用原始地形和乡土植物,所以被各国广泛地用于城市公园,也影响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
案例:1.霍华德庄园园林风景由造园理论家斯威泽尔设计,他在府邸的东面设置了带状小树林,称为放射丛林,流线型园路和小径组成的路网伸向林间空地,其中布置喷泉和瀑布等。
后人将斯威泽尔设计的小丛林看作是英国风景造园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转变。
2.斯陀园布里奇曼建造,未完全摆脱法式园林的影响,但又抛弃了对称原则的束缚。
他率先运用非整型对称的种植方式及线条柔和的园路,不再使用植物雕刻艺术。
打破常规,冲出边界,取消园界围墙,取而代之的是在园子四周布置界沟,打破了园林与自然界线,使人的视线能够延伸到院外的风景之中,这一举措使布里奇曼成为英国风景式园林的开创者之一。
威廉肯特改造了原有的规则式园路和甬道,并在主轴的一侧兴建了如画式园林——园中的爱丽舍田园,同时兴建大量园林园林建筑,如帕拉弟奥式石桥、古代道德之庙,并在园中布置了许多希腊的名人雕像。
布朗倾向于追求田园风光,自然野趣相连的风景园,略显平淡地把园林改造为与周边风貌一致的风景,将一切规则是元素都去掉,改造了帕拉弟奥式石桥、古代道德之庙和友谊殿,草坪直接延伸至建筑,形成牧场式风景园的典型特征。
3.斯图海德园亨利二世开始创建自然风景园,建筑师弗利特卡洛夫特建造了庄园中的府邸,采用了帕拉第奥式建筑样式,园林部分由小亨利霍尔建造,不仅从意大利古典文化中吸取了大量创作灵感,还将造园艺术移植于庄园中。
西方园林史第五章 1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
![西方园林史第五章 1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https://img.taocdn.com/s3/m/a9f06c423968011ca2009134.png)
园总体设计。
17世纪法国园林影响下的查兹沃斯庄园
17世纪法国园林影 响下的紫杉绿篱做 成的迷宫及点缀在
林荫道旁的雕像
园中保留的17世纪末建造的大瀑布,顶端为庙宇式浴室
• 布里奇曼(Charles Bridgeman, -1738)将 规则式园林与曲线形道路结合;放弃植物雕刻 形式;创造了哈哈沟的形式;
• 威廉.肯特(William kent,1686-1748)为摆 脱规则式园林的第一位造园家,认为自然是厌 恶直线的,摒弃一切规则式设计;造园标准是 模仿自然,再现自然;
第五章 1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
• 一、历史背景 • 1、文学艺术的影响 • 诗人、画家兴起尊重自然的信念,反对一切不
自然的东西。 • 2、自然地理与气候的影响 • 英国地形丘陵起伏,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
缓坡草地与孤立树为典型自然景观且英国人比 较保守。 • 3、中国自然山水式园林的影响
二、影响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形成的人物与 作品
• 著作:<园林速写与要点><造园理论与实践的 考察><对造园变革的调查><论印度建筑与造 园>等;
•雷普顿在设计文特 沃尔斯园时采用了将 现状图与设计图重叠 比较的方法
谢菲尔德(Sheffield)花园中经布朗与雷普顿改造后的水景
查兹沃斯(Chatsworth park)风景园
• 庄园建于15-16世纪,各个时代的艺术风格都 留下烙印。
• 位于伦敦西部泰晤士河畔,钱伯斯(William Chambers)1758-1759年负责丘园工作;
法国英中式园林实例(麦莱维尔园、小特里阿农王后花园)
![法国英中式园林实例(麦莱维尔园、小特里阿农王后花园)](https://img.taocdn.com/s3/m/294ea38643323968001c926a.png)
法国园林--风景式园林
莱兹荒漠园(Le Desert de Retz, Chambourcy)
• 蒙维尔在全园的建设中倾注 了极大的心
血,力求使植物 与建筑物相和谐。 . •莱兹荒漠园布局有然,景到
随机,与中国的山水园倒是 ]瘻 有几分神仞。
法国园林--风景式园林
麦莱维尔园(Parc de Mereville, Essome)
小特里阿农王后花园(Le Jardin de la Reine du Petit Trianon, Versailles)
• 小特里阿农王后龙园包括规则式和不规则两部分。
•不规则的部分,中心是标志物--爱神亭
,爱神亭
法国园林--风景式园林
小特里阿农王后花园(Le Jardin d Reine du Petit Trianon, Versailles) •
装饰,库克衣冠冢、海战纪念柱、孝心殿和乳品场 是园中最重要
的4座建筑物。
-麦莱维尔园建内的乳品厂
'橱、
法国园林--风景式园林
麦莱维尔园(Parc de Mereville, Essome)
• 建筑师巴莱也与罗伯特合作,设计了一些著名的建筑作品 及内部
装饰,库克衣冠冢、海战纪念柱、孝心殿和乳品场 是园中最重要
中外古典园林史
50.法国英中式园林实例 (麦莱维尔园、小特里阿农王后花园丿
法国园林--风景式园林 • 18世纪上半叶,随着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的 兴起, 绝对君权统治走向衰落 •启蒙运动在英国如火如荼,英国率先变革,出 现了有 然风景式园林。
•英国有然风景式园林——斯陀园
法国园林--风景式园林 • 18世纪下半叶,人们开始反感大 型古 典主义园林; • 造园艺术转变为追求细腻婉约、 朴实 亲切的有然主义风格和具有 东方情调的浪漫主义风格; • 从法国风景画中汲取灵感; • 追求有然情趣的风景式园林出现。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https://img.taocdn.com/s3/m/371d9248866fb84ae45c8dc2.png)
许主建筑物周围有菜园、下房等出现。
特征
1、以摹写自然为目标。 2、常截流成湖,形成草坡和水面组成的山水画卷。 3、湖岸、道路等均采用曲线型,树木自然散置。 4、采用隐垣,扩大花园视觉面积。
意义
改变了欧洲由规则式园林统治的局面,是西方园林艺术的 一次革命。
谢菲尔德(Sheffield)花园中经过布朗与雷普顿改造后的水景
查德沃斯(Chatsworth)园
• 位于利物浦东部地区。17世纪时,为典型 的规则式园林,有明显的中轴线,侧面为 坡地,布置成一片片坡地花坛。为勒诺特 尔式园林。
• 18世纪中叶,布朗对此园进行了改造,其 中一部分改成当时流行的自然风景园,特 别是在种植设计方面。
布朗派和绘画派之争 中国园林艺术对英国的影响 中国自然山水园和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区别
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对各国的影响
法国:英中式园林 欧麦弄维尔 小特里阿农
德国: 沃利兹庭园 苏维兹因根
对法国的影响
• 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运动是受英国理性主 义的影响,法国启蒙主义运动的倡导人之 一的卢梭大力提倡“回归大自然”,并具 体提出自然风景式园林的构思设想,后在 峨麦农维尔园林设计建造中得到体现。
1.总体布局为自然风景式。 2.重点建大岛。“极乐净土”。 3.小岛仿“卢梭白杨树岛”。 4.为建筑园林。 5.表现田园风光。
平面
自然景色图
讨论思考题
英国风景园林形成的背景是什么? 英国风景园林对后来欧洲园林风格有哪些影响? 英国风景园林同中国自然式园林有何区别?
• 在坡地升高的地方,改变了原来的道路, 作成大片的草坪,林木自由的种植。
查德沃斯(Chatsworth)园
东西方园林鉴赏论文1000字
![东西方园林鉴赏论文1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2f82b9af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da.png)
东西方园林鉴赏论文1000字一、背景1. 地理:地形起伏,河流密布,森林稀少,以牧场为主的园林景观。
2. 园林发展:18世纪前,英国发展规则式园林,受他国影响很大——而后发展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达到鼎盛期,影响甚大。
二、英国规则式园林英国规则式园林:汉普顿宫苑、墨尔本庄园、牛津大学植物园(英国最早的植物园)、农萨其宫苑(16世纪英国规模最大、最富丽堂皇的宫殿)汉普顿宫苑:都铎王朝时期最重要的宫殿,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此之前英国并无郊外的大型庄园。
分为实用园、游乐园两部分。
密园一端连接的池园是园中现存最古老的庭院。
乔治·伦敦和亨利·怀斯是英国规则式风景园时期最重要的设计师,两人是墨尔本庄园的设计者。
英国规则式园林特征:(简答&论述)1. 未能形成自己的造园风格,未能反映英国本土景观特征和文化内涵。
受他国的影响:①意大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园林水景、绿色雕刻、植物迷宫、柑橘园捣得运用上。
②法国勒诺特尔的影响——出现追求宏伟壮观的造园倾向。
影响较小。
③荷兰园林的影响——更精巧细致。
2. 英国式的处理手法:①主要体现在局部构图和造园要素上。
结园、花坛、草坪中的园路都是设计重点。
②手法的革新;对花卉装饰的运用。
③园林建筑小品:回廊、园亭、日晷、门柱等。
三、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1.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成因:(简答&论述)①哲学思想的转变:出现牛顿宇宙观和洛克经验主义,促使启蒙运动中产生自然主义,为自然式园林奠定了美学基础。
②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使古典主义园林遭到抛弃,出现新型资产阶级整治庄园。
③民族主义艺术观:光荣革命后,英国造园家努力摆脱他国影响,寻找英国自身的园林特点。
④社会经济的影响:圈地运动导致乡村风貌改观。
因航海造船、修缮房屋缺树,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运动,兴起园艺热潮。
英国自然条件丘陵为主,无法形成古典主义大轴线,气候利于植物生长,而整形式园林养护费用高。
⑤回归自然的思想:人们认为幸福就蕴含在自然框架之中。
法国英中式园林实例(麦莱维尔园、小特里阿农王后花园)
![法国英中式园林实例(麦莱维尔园、小特里阿农王后花园)](https://img.taocdn.com/s3/m/dcff0edf7e21af45b207a86a.png)
50.法国英中式园林实例(麦莱维尔园、小特里阿农王后花园)•18世纪上半叶,随着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兴起,绝对君权统治走向衰落•启蒙运动在英国如火如荼,英国率先变革,出现了自然风景式园林。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斯托海德园•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斯陀园•法国革命•18世纪下半叶,人们开始反感大型古典主义园林;•造园艺术转变为追求细腻婉约、朴实亲切的自然主义风格和具有东方情调的浪漫主义风格;•从法国风景画中汲取灵感;•追求自然情趣的风景式园林出现。
•法国风景画——Landscape with Aeneas at Delos 洛兰1672•英国自然风景园的格局•中国式建筑小品的装点•英中式园林•Amboise附近的ChanteloupPagoda,仿南京大报恩寺•埃尔姆农维尔园中的卢梭墓•左:小特里阿农的王后花园•中:埃尔姆农维尔园•右:麦莱维尔园•小特里阿农的王后花园•埃尔姆农维尔园•麦莱维尔园•1763年,吉拉丹侯爵购置了埃尔姆农维尔子爵的庄园,历时十余年,兴建起这座浪漫主义风格的风景式园林。
埃尔姆农维尔园(Parc d’Ermenonville)•版画中描绘的埃麦农维勒林园城堡前的景观•埃尔姆农维尔园(图片来自Google map)•埃尔姆农维尔园(图片来自Google map)•城堡位于全园的中部,四周包围水面。
埃尔姆农维尔园(Parcd ’Ermenonville)•埃尔姆农维尔园(图片来自Google map)•园林布置在城堡的南、北两侧,由大林苑、小林苑和荒漠三部分组成。
埃尔姆农维尔园(Parc d ’Ermenonville)•哲学家庙宇近景•吉拉丹在50多座建筑物的附近,都设置了铭刻着哲学名言或诗句的石块,点出建筑的主题或赋予建筑以哲学含义。
埃尔姆农维尔园(Parc d ’Ermenonville)•哲学家庙宇,有意识处理成废墟状,使人怀旧•卢梭衣冠冢•卢梭墓、杨树岛•这儿安息着属于自然和真实之人埃尔姆农维尔园(Parc d ’Ermenonville)•Hubert Robert:The Tomb of Jean-Jacques Rousseau at Ermenonville, 1802•卢梭像,1753年埃尔姆农维尔园(Parc d’Ermenonville)•园内地形起伏、景物对比强烈,形成河流与牧场、丛林与森林、丘陵砂地与山冈林地等各种自然地貌景色。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研究探析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研究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f613ad41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2f.png)
区域治理THE WHOLE WORLD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研究探析重庆交通大学 徐立摘要:在世界园林系统中,最主要的构成部分是中国园林、欧洲园林和伊斯兰园林。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属于一种独特的欧洲园林体系。
这类园林的出现让欧洲园林设计从规则式向不规则式发展,是欧洲园林史上一场意义重大的变革。
本文以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为研究对象,对其产生背景、发展阶段、代表作品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欧洲园林;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44-0100-0001欧洲园林的起源可追溯至古埃及、古希腊时期。
古埃及人最早实践规则式园林设计,多以果园、畜牧园形式存在。
古希腊时期则将园林作为建筑附属,开始出现公共园林。
到古罗马时期,吸收大量古希腊人造园的理念,发展了乡村庄园。
后经文艺复兴时期,至17世纪下半叶,法国规则式园林出现,开启欧洲园林风格新局面。
进入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风靡,从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之前古老的园林建造风格。
一、历史背景(一)社会环境因素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属于一种特殊的艺术展现方法,其出现与发展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等。
在16世纪到18世纪这个历史阶段,英国从之前的农业社会转变成近代工业社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传统约束,自然山水和浪漫自由。
他们不仅为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的产生提供了丰盛的物质根本,更为其发展提供了精神前提[1]。
(二)自然环境因素英国是个岛国,其位置很独特,在欧洲的西端,有海峡也有大陆,气候特征鲜明,其气候是温带海洋性阔叶林气候,在这个岛国上,丘陵是非常普遍的,大面积的草地和孤立的树木构成了英国典型的自然景观,为自然式风景园林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发展历程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整体发展过程包括4个时期:不规则化园林时期、庄园化园林时期、图画式园林时期、园艺派时期。
(一)不规则化园林时期不规则园林时期实际上就是英国从之前的几何型园林过渡到自然风景园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价值
18世纪的英国自然风景园是在其固有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 下,在当时的政治经济背景下,在各种文学艺术思潮影响下 产生的一种园林形式和风格,对以后的园林的发展产生了巨 大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园林形式颠覆了欧洲传统的园林风景 构图和园林文化,它以大自然为模仿的素材,用绘画的原理 进行构图,但不单纯地以绘画作为造园的蓝本,而是再现自 然风景的和谐和优美。在社会文化的层面上,它的出现,代 表着新兴阶级步入社会的主流阶层,即新兴资产阶级的审美 思想和情趣成为社会审美思想的主流,以对自然风景的欣赏 取代对人工造景的欣赏。英国风景园的产生,不仅仅表现为 一种新的园林造景形式的出现,同时也喻示着旧的历史时代 的终结。它如同西方历史上的工业革命一样,对西方乃至全 世界园林文化发展形成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并且奠定了近现 代的原来你发展的方向。
邱园里的中国元素
邱园这座世界上著名的植物园是钱伯斯式风 格最佳体现。园中曾建有中国样式的孔庙、 清真寺、岩洞和中国塔等,不过多数今已不 存,只剩下中国塔作为园子的标志耸立其间, 其蓝本据说是南京报恩寺的琉璃塔。钱伯斯 对中国园林非常热爱,他不仅在邱园中建造 了著名的中国塔和孔子小屋,而且邱园中某 些局部的规划也具有相当程度的中国特色, 在水面以及池岸处理上尤显突出,两者之间 过渡自然,也反映出英国自然式风景园与中 国传统园林对水面的处理在某些地方还是有 相似之处的。按照钱伯斯的想法,真正动人 的园林应该源于自然,但要高于自然,要通 过人的创造力来改造自然,使其成为适于人 们休闲娱乐之处。这与中国古典园林的特 点——师法自然,高于自然相互辉映。钱伯 斯还非常重视色彩在园林中的独特作用,并 首先将这种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物园,即皇家植物园。
平面图
邱园简介
1.邱园占地面积约121公顷,拥有5万种植物和3个水面,另 有威克赫斯特分园。标本馆收藏着 500万份来自世界各 地的植物蜡叶标本,可据此鉴定各种植物。
2.图书馆拥有120000余册藏书和大量图册,是世界上内容 最丰富的植物学图书馆。
3.温室有棕榈温室、温带温室、澳大利 亚植被温室、高山植物温室、多浆植 物温室、热带王莲温室、蕨类温室、 多气候带温室、 T形温室及各种繁殖 ly House)
邱园历史建筑之一,建于 1852年,位于棕榈室附近, 专门为栽培大王莲而设计。面 积226平方米,中央圆形池塘 直径达36英尺,玻璃墙由长 方形玻璃镶嵌而成。园内除了 种植多个睡莲品种外,也展示 部分葫芦科植物和热带食虫植 物。睡莲是邱园中最湿热的一 个温室,春、夏、秋季开放, 冬季闭馆。
春
夏
秋
草坡起伏着向两边延伸,中间一条宽阔整洁的 甬道,通向前面的金色宫殿。
棕榈温室内景
金属凉亭
棕榈温室旁的自然式水池
抛弃几何形状和对称布局取而代之的是弯曲的道路
中心建筑——布兰姆宫
侧面
宫殿外一个喷泉 颇具特色:围合 的草坪全部修剪 成maze形状,九 曲回肠,及尽繁 复之能事
英国自然风景园林实例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代表—— 邱园
位于伦敦西部泰晤士河畔,18世纪中叶以后得到了发 展。
钱伯斯(William Chambers)1758-1759年负责邱园 工作,1757年著《中国建筑设计》。他赞赏中国富有 诗情画意的自然式园林,也喜欢意大利规则式台地花 园。
1.模仿自然画。 2.造了中国塔。 3.造假古迹。 4.引进国外树种,成为世界知名植物园,英国最大的植
在城市的园林建设中,植物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 由于集中种植了各种各样的草木花卉,被誉为“活的植物 标本馆”,为都市增加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全球有不少 闻名遐迩的植物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可以算是英国皇家 植物园,通常被称作“丘园”。
邱园历史
邱园的正式名称为皇家植物园(Royal Botanic Gardens)。 邱园的历史可追溯到1759年,那时乔治二世与卡洛琳女王之子威
当我们把目光转向欧洲造园系统时,不难发现,在近代, 英国的造园活动成了欧洲规则式园林和自然式园林的分水 岭,使它对欧洲,乃至世界园林景观发展起到了里程碑的 作用,直至今天仍对世界园林艺术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 而,对英国英国风景园进行全面研究,掌握其造园精髓, 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英国园林,为现代的园林建设 起到借鉴作用。加上十分崇拜中国园林的造园家威廉.钱伯 斯的多年经营,使邱园成为英国风景园的很有代表性的作 品之一。
中国塔
在丘园刚刚成为皇家的花园的1761-62年期 间,就由一位名叫威廉钱伯斯 的爵士在园
内的东南角设计并建造了一个中国塔。塔 有10层,高约50米,直径约15米,砖砌而 成,塔中楼梯共253阶台阶。当年建成时, 在每一层塔檐上都覆有中国特色的琉璃, 在八个外角,都挂有象征东方神圣之物的 小龙。有一个传说,至今仍然广泛流传: 当初这些龙都是金子做成的,10层共挂有 80个小龙,煞是好看。后来,因为乔治四 世要偿还巨额债务,把这些卖掉抵债了。 事实上,这些小龙只是原木质地,刷有金 漆,以防止风化腐烂,随着岁月的流逝, 塔身如旧,悬挂的小龙却已不见了。还有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塔层取了10的偶数, 令东方人士甚为不解。因为浮屠一般都为 奇数,或9或11等。钱伯斯爵士当年曾造访 东方,学习中国的建筑艺术。他应稔熟中 国的文化和习俗,他为什么将中国塔层取 其偶而非奇数,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猜想。
邱园内建有26个专业花园:水生花园、树木园、 杜鹃园、杜鹃谷、竹园、玫瑰园、草园、日本 风景园、柏园等。
园中的小瀑布
小花、碧水、绿树、古桥到处充满了朴实的乡村气息。
尽量利用森林河流和牧场,将庭院的范围无限扩大,庭院周 围的边界也完全取消,或者掘沟为界或者把围墙修筑在深沟 中即所谓“沉墙”
草坡上星星点点地开着小花,湖水平如镜,映着蓝天与 睡莲的倒影更显其静谧。
池南岸的中国石狮子,是1860年英法联军从我国圆明 园掠去的原物
尔士亲王的遗孀奥古斯塔派人在所住庄园中建立了一座占地仅3.5 公顷的植物园。这便是最初的邱园。到1840年,邱园被移交给国 家管理,并逐步对公众开放。以后,经皇家的三次捐赠,到1904 年,邱园的规模达到了121公顷。 18世纪,工业革命后的大英帝国,经济急速发展,以纺织业为主, 通过贸易等使英国获得了巨额财富,一时间财源滚滚而来。作为 首都的伦敦更显活力四射、独领世界文化、经济的潮流。兴建于 这一时期的博物馆、植物园正是其国力、视野的展现。1753年大 英博物馆开馆,1759年皇家植物园建园,二者前后仅相差六年。 1937年后经过维多利亚女王的鼎盛时期,英国以在殖民地获得的 巨大利益为基础,收集了世界各地古往今来的遗产文物、奇花异 草,填充或移植到博物馆与植物园当中,使邱园逐渐占据了世界 一流的地位。
徜徉在邱园,还可以看到中国的园林痕迹,如安放在棕榈馆前的 一对大石狮,以及散落在邱园一些角落里的峻峭的假山,玲珑的 凉亭,为邱园增添着东方园林的色彩,让人从中感受到中国园林 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魅力。
秋色叶树木是指秋季叶色有明显变化的树木,园林植物除本身
在大小、形态等方面有着变化以外,还具有明显的季相特点。因 此,一方面可以利用树木外型、结构和色彩的丰富多变将植物作 有意识的配置;另一方面,每种植物本身叶色的变化是极其丰富 的,尤其是落叶树种,其叶色常因季节的不同发生明显变化,这 些变化在园林造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 的槭树园中,收集了近50种来自中国的槭树属植物,如青皮槭、 茶条槭等。这些植物构成富美饶人多姿多彩的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