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地质灾害崩塌勘查报告

合集下载

地质灾害详细勘查物探勘察报告

地质灾害详细勘查物探勘察报告

地质灾害详细勘查物探勘察报告惠州建安勘测设计有限公司2020年4月1 绪言1.1 目的任务近几年来惠州市博罗县高莞镇丁村上袁屋多次发生岩溶地面塌陷,地面出现多处裂缝,其中一处房屋墙面塌落、多栋房屋墙面出现横向和纵向裂缝;灾害发生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立即赶赴现场进行了应急处理;受惠州市博罗县高莞镇人民政府委托,我公司对高莞镇丁村上袁屋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进行物探勘察工作。

本次探测的目的是通过地球物理方法(简称物探)探明高莞镇丁村上袁屋场地范围内的各种岩溶洞隙和土洞等不良地质作用的位置、规模、埋深、发育程度及规律;岩溶堆填物性形状;对居住房屋的影响;并提出治理建议。

本次探测要求:(1)探明该场地范围内不良地层的分布情况,如软弱地层的形状、大小和埋藏深度等;(2)探明该场地范围内岩溶(溶土洞)的发育状况、分布位置、形状、大小、埋藏深度、充填状况以及在空间的相互联系状况等。

1.2 勘查依据本次勘察和室内资料整理工作,均执行如下规范、规程:(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3)《公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 B02-2013);(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6)《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50218-94);(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8)《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

(9)《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DZ/T 0170-1997);(10《电阻率剖面法技术规程》;(DT/T 0073-1993);(11)《电阻率测深技术规程》(DT/T 0072-1993)。

1.3勘察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我公司于2018年4月10~21日采用高密度电法、地震反射波法对勘察场地范围进行物探勘察工作。

XX地质灾害勘测报告

XX地质灾害勘测报告

XX地质灾害勘测报告一、引言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因素引发而造成的破坏性灾害,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带来了巨大危害。

本报告旨在对XX地区进行地质灾害勘测,从而为相关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地质背景1. 地理位置XX地区位于XXXX,是一个地理环境复杂的地区。

2. 地质构造特征XX地区地质构造复杂,主要由XXXX组成。

该地区存在着多种地质构造形态,包括XXXX等。

三、地质灾害情况1. 地震灾害根据地震数据分析,XX地区历史上频繁发生地震,其中XXXX级以上的地震较为常见。

这些地震对该地区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破坏,需要高度重视。

2. 滑坡与泥石流XX地区地势较为陡峭,加之降雨较多,滑坡和泥石流灾害较为严重。

该地区的地质构造与地层条件使得滑坡和泥石流频繁发生,对周边居民和农田造成了严重危害。

3. 地面塌陷由于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和地质构造变动等原因,地面塌陷问题在XX地区比较突出。

一些城市和乡村地区存在着地面塌陷的风险,需要加强监测和防范。

四、灾害防治措施1. 地震防治针对地震灾害,应该加强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并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此外,还需要推广地震知识,提高公众的防震意识。

2. 滑坡与泥石流防治针对滑坡与泥石流灾害,应加强山体的稳定性研究和监测工作,提前预警,及时疏散人员,并加强流域治理,减少泥石流的形成。

3. 地面塌陷防治对于地面塌陷问题,应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并加强地下水位监测和地质勘测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五、结论XX地区地质灾害状况复杂,包括地震、滑坡与泥石流以及地面塌陷等。

通过本次地质灾害勘测,我们得出了以上结论和相应的防治措施,希望能为该地区的相关部门和广大群众提供科学依据,以减少地质灾害的危害。

2023修正版地质灾害调查报告[1]

2023修正版地质灾害调查报告[1]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地质灾害调查报告1. 引言地质灾害指的是由于地质因素引起的、给人类和社会带来严重破坏和危害的自然事件。

地质灾害的发生不仅对人类的生命财产构成威胁,还对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本报告对某一地区的地质灾害进行调查,并对该地区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

2. 调查范围和方法本次地质灾害调查的范围为X市某县区,调查时间为X年X月至X年X月。

调查采用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我们对该地区的地质背景、地质构造以及自然环境进行了详细研究和分析;然后,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和地质图等数据,对该地区存在的地质灾害进行了梳理和记录;最后,我们还通过与当地相关部门的合作,收集了该地区的历史地质灾害事件和灾害防治工作的相关信息。

3. 地质灾害概况根据调查结果,该地区存在多种类型的地质灾害,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其中,滑坡是该地区最为普遍的地质灾害类型,由于地质构造以及降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多年以来滑坡事件频发,并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泥石流是另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由于强降雨引发,对下游地区的交通和农田造成了严重影响。

此外,地面塌陷也是该地区的一个潜在威胁,由于该地区地下水丰富,违规水源开采和地下排水等因素容易导致地面塌陷的发生。

4.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在对地质灾害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利用相关数据和模型对该地区的地质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该地区的地质灾害风险较高,特别是在雨季来临时,滑坡和泥石流的风险更加突出。

根据评估结果,我们向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地质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及时掌握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潜在风险。

- 制定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加强对易发地质灾害区域的管理和整治工作。

- 提高公众的地质灾害认识和应对能力,加强宣传教育,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5. 结论地质灾害是自然环境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的重要挑战,对于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川]山体崩塌应急勘查报告_secret

[四川]山体崩塌应急勘查报告_secret

目录0 前言 (1)0.1任务由来 (1)0.2地质灾害危害程度 (1)0.3工作目的与任务 (1)0.4前人地质工作研究程度 (2)0.5勘查工作的依据 (2)0.5.1勘查工作主要依据 (2)0.5.2勘查工作参考标准 (2)0.6勘查工作概况及工作质量评述 (2)0.6.1勘查工作概况 (2)0.6.2工作质量评述 (3)1 勘查区自然地理条件 (4)1.1位置与交通 (4)1.2气象、水文 (5)1.2.1气象条件 (5)1.2.2水文条件 (7)2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7)2.1地形地貌 (7)2.2地层岩性 (7)2.3地质构造与地震 (8)2.3.1地质构造 (8)2.3.3地震.......................................................... 92.4水文地质条件 .. (10)3 致灾地质体概况 (10)4 不稳定斜坡概况特征 (10)4.1不稳定斜坡区工程地质条件 (10)4.1.1岩土体分布及特征 (10)4.1.2人类工程活动 (11)4.2不稳定斜坡基本特征及危害对象 (11)4.2.1不稳定斜坡基本特征 (11)4.2.2不稳定斜坡危害对象 (14)4.3不稳定斜坡稳定性分析计算与评价 (14)4.3.1不稳定斜坡形成机制分析 (14)4.3.2不稳定斜坡破坏模式分析 (15)4.3.3不稳定斜坡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分析与评价及参数取值 (15)4.3.4不稳定斜坡稳定性计算与评价 (19)4.4不稳定斜坡发展趋势分析 (22)4.4.1滑坡稳定性敏感因素分析 (22)4.4.2不稳定斜坡稳定性综合评价 (23)4.4.2不稳定斜坡变形发展趋势 (23)5 危岩概况特征 (24)5.1危岩区工程地质条件 (24)5.1.1 地形地貌 (24)5.1.2 地层岩性 (24)5.1.3 地质构造 (24)5.2危岩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 (24)5.2.1 危岩分布、类型及形态特征 (24)5.2.2 危岩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 (30)5.3 危岩稳定性评价与危害性 (31)5.3.1 危岩变形现状 (31)5.3.2 定性分析评价 (31)5.3.3 定量计算及评价 (36)5.3.4 危岩破坏后的运动计算 (47)5.3.5 危岩危害性评价 (52)6 不稳定斜坡防治方案建议 (53)6.1 防治工程方案布置原则 (53)6.2 防治工程设计参数建议 (53)6.3 防治方案建议 (53)6.3.1方案建议 (53)6.3.2方案比选与推荐 (54)6.4 各类建筑材分析与评价 (54)7 环境影响评价 (55)7.1 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55)7.1.1 评价标准与范围 (55)7.1.2 环境影响评价................................................. 557.2 交通影响 (55)7.3 综合评价和结论 (56)8 地质灾害防治效益评估 (56)8.1 社会效益 (56)8.2 经济效益 (56)8.3 环境效益 (56)9 结论与建议 (56)9.1 结论 (56)9.2 建议 (56)0 前言0.1任务由来2008年5月12日下午2: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地震烈度达Ⅺ度,使得山崩地裂,山河破碎。

2024年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总结报告

2024年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总结报告

2024年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总结报告一、引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引发了各种自然灾害,其中地质灾害的频发程度较高。

为了有效减少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害,我组织了2024年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并对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本报告旨在汇报2024年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的情况,为未来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二、总体情况在2024年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中,我们组织了专业人员对全市进行了细致的勘查和评估,重点关注了山体滑坡、地面塌陷和地震等地质灾害隐患。

通过采用遥感技术、地质地球物理勘测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得出了以下总体情况:1. 山体滑坡:共发现潜在滑坡危险点100处,其中已存在的滑坡隐患点60处,新发现的滑坡隐患点40处,地质环境复杂、坡度大的地区滑坡风险相对高。

2. 地面塌陷:共发现潜在塌陷危险点80处,其中已存在的塌陷隐患点50处,新发现的塌陷隐患点30处,城市周边地区土地沉降和开发建设导致的地面塌陷风险较高。

3. 地震:通过地震站的观测和分析,发现地震活动频繁区域是东南部和南部,震级集中在4-5级,较长时间内未发生较强烈地震。

三、问题与隐患分析在2024年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地质灾害隐患问题:1. 部分地区土地利用规划不合理,忽视了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导致灾害风险增加。

2. 部分开发项目没有充分考虑地质灾害隐患问题,在施工后容易引起滑坡、塌陷等灾害。

3. 部分农村地区缺乏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技术支持,防灾减灾能力相对较弱。

四、防灾减灾措施建议针对以上问题和隐患,为了提高地区的防灾减灾能力,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划定地质灾害风险区,避免在高危险地区建设重要设施。

2. 强化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强对开发建设项目的审查和监管,确保项目符合地质灾害防治标准。

3. 加强地质灾害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4. 增加地质灾害监测力度,完善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地质灾害预警信息,提前采取措施避免灾害损失的扩大。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最新4篇】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最新4篇】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最新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地质灾害调查报告【最新4篇】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报告

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报告

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报告一、背景介绍地质灾害是指在地质力学作用下,地壳发生破坏和变动,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严重损失的一类自然灾害。

为了及时发现和防范灾害,本次报告对某地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详细排查。

二、排查方法本次排查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勘查、遥感影像分析、地质资料研究等。

通过综合利用多种数据源和技术手段,确保排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排查结果根据排查,共发现了以下地质灾害隐患点:1. 滑坡隐患点位于山区的某村庄,地势陡峭,地表覆盖杂草丛生。

经现场勘查和遥感影像分析,发现该区域存在滑坡迹象,土质松散,下方有河流,增加了滑坡发生的风险。

2. 崩塌隐患点位于某市区的一处低洼地带,地质构造复杂,地表有多处凹陷痕迹。

经过实地勘查和地质资料研究,确认该区域地层存在不稳定现象,崩塌风险较高。

3. 地震灾害隐患点某县城位于地震带附近,近年来频繁发生地震。

通过分析地震历史和地质构造,发现该县城内存在多个地震烈度较高的点,属于地震灾害的隐患区。

4. 泥石流隐患点某河谷地带地处陡峭山坡,年降雨量较大。

经过遥感影像分析和现场勘查,发现该地区曾发生过多次泥石流事件,存在较大的泥石流隐患。

5. 地面沉降隐患点某市区近年来城市建设频繁,地下管道和基础设施施工量大。

通过地下勘探和测量分析,发现部分地区存在地面沉降迹象,可能给城市基础设施带来风险。

四、风险评估根据对各隐患点的调查和分析,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对风险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具有一定的风险,有可能给周边居民和建筑物造成严重损失。

应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五、防灾建议针对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提出以下防灾建议:1. 滑坡隐患点:加强地表植被覆盖,增强土壤的抗冲刷能力,修建护坡;加强对陡峭山坡的监测,发现滑坡迹象及时报告。

2. 崩塌隐患点:加强土体加固和巩固,采取合适的地质工程措施,减少地表沉降。

3. 地震灾害隐患点:加强地震安全教育,提高居民自救互救能力;修建抗震建筑,加强对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和使用。

某地区地质灾害_崩塌勘查报告

某地区地质灾害_崩塌勘查报告

目录0 前言 (1)0.1任务由来 (1)0.2地质灾害概况及危害程度 (1)0.3工作的目的和任务 (1)0.4前人地质工作研究程度 (1)0.5勘查工作的依据 (2)0.6勘查工作概况及工作质量评述 (3)0.6.1勘查时间、勘查范围 (3)0.6.2勘查完成工作量 (3)0.6.3勘查工作质量评述 (3)1 勘查区自然地理条件 (4)1.1地理位置与交通概况 (4)1.2气象、水文 (5)1.2.1气象 (5)1.2.2水文 (5)2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6)2.1地形地貌 (6)2.2地层岩性 (6)2.3 地质构造与地震 (7)2.3.1地质构造 (7)2.3.2新构造运动 (7)2.4水文地质条件 (7)2.5人类工程活动 (8)3 危岩区工程地质条件 (9)3.1地形地貌 (9)3.2地层岩性 (10)3.3地质构造 (10)4 危岩体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 (10)4.1危岩分布、类型及形态特征 (10)4.1.2危岩破坏方式 (11)4.1.3崩塌源堆积体、滚石的分布及特征 (11)4.1.4危岩体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11)4.2危岩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 (14)4.2.1危岩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14)4.2.2危岩形成机制分析 (15)5 危岩稳定性评价与危害性 (16)5.1危岩变形现状 (16)5.2定性分析评价 (16)5.3危岩体稳定性定量分析 (16)5.4破坏后的运动计算 (18)5.4.1运动形式 (18)5.4.2运动速度计算 (19)5.5崩塌堆积体的稳定性分析评价 (22)5.6坡面滚石的稳定性分析评价 (22)6 崩塌发展变化趋势及危害性预测 (22)6.1崩塌发展变化趋势 (22)6.2危害性预测 (23)7 结论与建议 (24)7.1结论 (24)7.2建议 (24)附件目录01探槽、探井展示图02勘查工作经费决算书03施工照片集04稳定性计算书附图目录图号图名比例尺1:1000 前言0.1 任务由来0.2 地质灾害概况及危害程度5·12”地震发生后,XX 山崩塌产生崩塌体积约1500m 3,在坡体中部形成堆积体。

乡镇地质灾害排查报告

乡镇地质灾害排查报告

乡镇地质灾害排查报告
一、背景概述
乡镇地质灾害是指在乡镇地区发生的地质灾害事件,可能对当地居民生命和财
产造成威胁。

为了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风险,XXX乡镇进行了地质灾害排查工作,本报告旨在总结排查情况并提出应对建议。

二、排查对象及范围
本次地质灾害排查对象为XXX乡镇内所有潜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包括但不限于滑坡、崩塌、泥石流等。

排查范围涵盖乡镇所有村庄、道路、水库等重点区域。

三、排查方法
1.实地调查:组织专业队伍深入乡镇各地区,对潜在地质灾害点进行实
地勘察;
2.遥感技术:利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技术获取影像资料,分析潜在灾
害风险;
3.专家评估:邀请地质灾害领域专家对重点隐患点进行评估,提供建议。

四、排查结果
1.共排查XXX个潜在地质灾害点,其中确定X个高风险点,X个中风
险点,X个低风险点;
2.针对高风险点提出应急预案和加固方案,中风险点提出监测措施,低
风险点加强宣传预警意识。

五、建议及措施
1.组织定期地质灾害排查,及时更新监测数据;
2.完善预警机制,加强对潜在灾害点的监测;
3.开展居民防灾意识培训,提高群众自救能力。

六、结论
通过本次地质灾害排查,对XXX乡镇内潜在灾害点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为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希望相关部门能根据本报告提出的建议,采取切实措施,确保乡镇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地质灾害督察 情况汇报

地质灾害督察 情况汇报

地质灾害督察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上级部署,我在近期对我市地质灾害情况进行了全面督察,并就此向您进行情况汇报。

首先,我对全市地质灾害隐患进行了梳理和排查。

经过实地走访和调研,我们发现我市存在着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集中在山区、河岸、崩塌易发地段等地方。

其中,一些老旧房屋建筑、交通道路、水利设施等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需要及时进行整治和加固。

另外,一些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人口密集地区,也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和应急预案的制定,以应对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

其次,我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了全面评估。

在此次督察中,我发现我市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是防治措施不够完善,一些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不够健全,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不够完善,缺乏专业人员和设备支持。

其次是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着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协作不畅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强跨部门合作和信息共享。

最后是宣传教育工作不够到位,一些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居民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不足,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居民的自救能力和避险意识。

最后,我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我认为,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和整治工作,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地区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加固和改造。

同时,要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预警能力和救援速度。

加强跨部门合作,建立健全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居民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做好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工作。

综上所述,我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按照上述建议,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

感谢领导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将不负重托,努力工作,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此致。

敬礼。

地质灾害勘查报告汇报(全文)(一)2024

地质灾害勘查报告汇报(全文)(一)2024

地质灾害勘查报告汇报(全文)(一)引言概述该地质灾害勘查报告汇报旨在全面描述相关地质灾害信息,提供详细的勘查结果和分析,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本报告共分为五个大点,分别是:地质背景、勘查内容、勘查结果、风险评估和建议措施。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可以全面了解相关地质灾害的情况,并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和应对策略提供参考。

正文内容一、地质背景1. 地区地质特征2. 地形地貌特点3. 降水条件及其影响4. 土壤类型与地质灾害关系5. 过去地质灾害事件的历史记录二、勘查内容1. 勘查范围和区域划分2. 勘查方法和仪器3. 勘查数据收集与处理4. 灾害发生频率及分布情况5. 灾害发生机理分析三、勘查结果1. 不同类型地质灾害的发生情况2. 地质灾害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 已经采取的灾害防控措施4. 相关灾害隐患点的评估和判定5. 灾害防控工程的状况四、风险评估1. 风险评估指标和方法2. 地质灾害风险等级划分3. 各类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估结果4.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影响因素5. 风险防范措施的制定及优先级排序五、建议措施1. 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设2. 防灾减灾意识的宣传与培养3. 灾害防治规划和体系的建立4. 紧急救援队伍的组织和培养5. 相应投资和政策支持的落实总结通过对地质灾害勘查报告的全面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该地区存在着一定的地质灾害风险,其中包括xxxx、xxxx等灾害类型。

在当前的情况下,我们建议加强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制定灾害防治规划,组织紧急救援队伍,并落实相关投资和政策支持。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减轻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并确保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某地区地质灾害——崩塌勘查报告

某地区地质灾害——崩塌勘查报告

某地区地质灾害——崩塌勘查报告概述经勘查队员实地勘查,某地区发生崩塌已造成严重损失。

本报告旨在评估崩塌现场的情况,崩塌发生的原因与特点,以及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与预防措施。

崩塌现场情况崩塌地点位于某山区,海拔高度为1000米左右。

地形地貌由斜坡、台地、河谷等自然地理特征组成。

崩塌区域约3500平方米,土层为夹杂泥、砂、卵石和岩石的块状土,厚度约20米左右。

崩塌位置为斜坡下面的山脚处,地形疏松、湿度高,基岩质量较差。

根据勘查队员实测的情况,崩塌地点涉及到了多栋农户住房和耕地,房屋和耕地均被掩埋在土石之下。

目前地面仍有不稳定的迹象,崩塌现场周边居民已进行临时疏散。

崩塌原因与特点近年来,本地区经历了持续的强降雨,加之当地自然地貌复杂,导致了地质灾害的频发。

崩塌发生前,地下水位上涨,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弱,脆性代替了柔性,土层内部的空间构造受到破坏,形成了内部空隙,增大了崩塌发生的风险。

由于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崩塌形成了很多的碎屑块体,具有唯一性、学问性、较小的尺度等特点。

同时,由于地貌地形复杂,地震波动不断,陆、海风力等自然环境因素加剧了块体的运动,进一步会强化崩塌的危险性。

崩塌后受潮、收缩会导致更大的局部变形,对于现场的恢复工作增加了不可估量的难度。

处理措施与预防措施崩塌灾害已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保护当地人民身财安全,切实减少灾害造成的危害,特提出以下处理措施与预防措施:1. 疏散当地居民,并划区域限制人员和车辆进入,以保证人员安全;2. 进行垂直钻孔和抽水排水,降低水位,减缓地面沉降速率;3. 部署探测队伍,定时定点进行勘查,对危险区进行严防死守,保障市民的生命安全;4. 加强对斜坡安全评价,及时制定完善的防治措施,识别崩塌根源和特征,增强斜坡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5. 强化公众教育,提高市民地质意识,严格控制“三上”(临时搭建、施工垃圾、废弃物填埋)、“两排”(污水排放、垃圾堆放)等行为,合理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

某地区地质灾害——崩塌勘查报告

某地区地质灾害——崩塌勘查报告

某地区地质灾害——崩塌勘查报告一、报告目的本报告旨在对地区发生的崩塌地质灾害进行详细的勘查和分析,了解崩塌灾害的成因、规模和危害程度,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制定相应的灾害防控方案。

二、背景资料地区位于XX省XX市,是一个山区地带。

近年来,该地区频繁发生地质灾害,其中崩塌灾害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为了更好地了解崩塌灾害的情况,我们组织了一支专业的勘查队伍进行现场勘查和研究。

三、崩塌灾害现状经过实地勘查和分析,我们发现地区存在多处崩塌灾害点,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三处。

崩塌点A位于山的东北侧,距离主城区约5公里。

崩塌点B位于山的南侧,距离主城区约8公里。

崩塌点C位于山的西南侧,距离主城区约10公里。

这三处崩塌点形成的地形为悬崖峭壁,对周边地区和人员造成了严重威胁。

四、崩塌成因分析1.地质构造:地区地质构造活跃,横向和纵向的构造断裂、岩石层的倾倒和破碎导致了地层的不稳定性,加重了崩塌发生的可能性。

2.地下水位上升:降雨较多的地区,地下水位往往较高。

在雨季,地下水位上升,会加大土壤的饱和度,导致土壤失稳,引发崩塌现象。

3.人类活动:地区的山地主要被开发为农田或居民区,大量的人工填筑和挖掘导致山体的不稳定性增大,加速了崩塌的发生。

五、崩塌危害分析1.人员伤亡:崩塌现场周围有大量的居民区和农田,一旦发生崩塌,将会对相关人员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

2.财产损失:崩塌现场周围的房屋、农田和基础设施都将遭受严重损坏,给当地居民和政府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

六、治理建议1.加强监测:通过设置地质灾害监测站和遥感技术,对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及早发现崩塌迹象,提前采取应急措施。

2.加强规划:对居民区和农田的规划应合理,避免在悬崖峭壁和陡坡上进行建设和开发。

3.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加大植被保护和植树造林的力度,提高土壤的保持能力,降低土壤侵蚀和崩塌的风险。

七、结论地区的崩塌灾害主要是由于地质构造、地下水位上升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地质灾害报告 地质灾害报告(11篇)

地质灾害报告 地质灾害报告(11篇)

地质灾害报告地质灾害报告(11篇)想要知道一些情况或事件时,我们通常要进行专项的调查,较后基于取得的调查材料汇成调查报告。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调查报告头疼,下面是人美心善的小编帮大伙儿整编的11篇地质灾害报告的相关范文,欢迎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地质灾害报告篇一按照《关于深入开展地质灾害和防汛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紧急通知》(石地灾指〔20xx〕1号)文件通知要求,乡D委政府高度重视,结合我乡实际,庚即进行安排部署,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安全隐患排查,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一、统一思想,精心部署。

组织召开专题工作会,强化地灾防治工作,统一思想,分析我乡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杜绝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牢固树立“防范胜于救灾”的理念,始终把地质灾害工作作为“生命工程”来抓。

按照“坡要到顶、沟要到头”的要求,严格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工作要求,突出重点、全面覆盖的排查原则,从6月10日至7月10日,在全乡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地质灾害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二、强化落实,取得实效。

按照区域分解,明确责任,实行乡、村、组、监测员四级联动,迅速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防治工作。

凡是有人居住、有工程活动的地段、区域逐点逐段排查核查,实现隐患排查全覆盖。

重点对学校、聚居点等人口密集区动态排查,找准薄弱环节、及时化解风险,强化问题整改。

对已通过各种措施处理销号的隐患点进行“回头看”,检查治理工程运行情况,核查周边地质环境是否有新的变化。

同时在排查工作中同步开展地灾防治宣传工作,组织汛期每月开展一次应急避险演练,增强干部群众临灾避险、自救互救的意识和实战能力,确保发生灾情、险情时临危不乱,快速、有序、安全撤离。

三、加强信息收集报送,认真总结工作经验。

按照“一日一移交”的原则,及时将排查结果汇总上报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对排查出的隐患点逐一细化避让、监测、治理等措施,对险情紧迫的,一时间组织受威胁人员聚散转移,并及时与县国土资源局与华地公司联系,对排查隐患情况进行指导,确保工作措施安全到位。

灾害地质勘测报告模板

灾害地质勘测报告模板

灾害地质勘测报告模板【灾害地质勘测报告】I. 概述灾害地质勘测报告为满足有关部门及工程项目需要,对目标区域进行灾害地质勘测,并提供详尽的报告,以确保工程施工、区域开发等活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本报告将对目标区域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包括灾害概况、地质状况、灾害风险评估等内容。

II. 灾害概况1. 区域背景描述目标区域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历史灾害情况,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2. 灾害类型分类对目标区域现存的灾害进行分类,如滑坡、地面沉降、山体崩塌等,并详细描述各类灾害的特征和分布情况。

III. 地质状况调查1. 地质背景详细介绍目标区域的地质构造、岩性分布和地层情况等,为后续的调查提供背景资料。

2. 地质调查方法介绍野外调查的方法和工具,包括地质剖面、岩心取样、地质钻孔等。

3. 地质调查结果描述目标区域的地质特征,包括岩石类型、构造形态、断层分布等,并附上详细的调查数据和示意图。

IV. 灾害风险评估1. 灾害潜在性评估根据地质调查结果和历史灾害情况,对目标区域的灾害潜在性进行评估,分析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2. 灾害危险性评估分析灾害发生后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程度,包括伤亡风险、财产损失等,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防灾建议。

3. 灾害风险等级划分根据灾害潜在性和危险性评估结果,将目标区域的灾害风险划分为几个等级,以便决策者制定相应的防灾措施。

V. 防灾建议根据灾害风险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防灾建议,包括工程措施、规划调整、人员疏散等,以减少灾害对区域和人类的影响。

VI. 结论本报告通过灾害地质勘测和风险评估,全面分析了目标区域的地质特征和灾害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防灾建议。

该报告为工程施工和区域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并为决策者提供了决策依据。

VII. 参考文献列出本报告中所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

以上是灾害地质勘测报告的模板,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对各部分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扩充,以满足具体的需求。

望参考。

地灾调查总结汇报范文

地灾调查总结汇报范文

地灾调查总结汇报范文地灾调查总结报告一、调查背景近年来,地灾频发,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更好地了解地灾发生的原因和蔓延情况,我单位组织了地灾调查小组,对某地区的地灾进行了深入调查。

二、调查目的1.了解地灾的起因和发展情况,掌握现场情况;2.分析地质地貌和气象等因素对地灾发生的影响;3.总结地灾防治经验,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三、调查内容1.调查地点:某地区2.调查时间:2022年XX月XX日-XX月XX日3.调查方法:现场勘查、资料收集、问卷调查等四、调查结果1.地灾发生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某地区地灾频发,主要包括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灾害。

其中,滑坡灾害发生最为严重,泥石流次之,地面塌陷相对较少。

2.地质地貌因素的影响调查发现,某地区地质地貌较为复杂,土壤质地松散,地下水丰富,加之长期暴雨等气象因素的影响,导致地质灾害频发。

地质构造的不稳定性和地表物质的流动性也是地灾发生的主要原因。

3.气象因素的影响频发的降雨是地灾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时间高强度降雨会导致土壤液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

同时,降雨过多还会造成地下水位的上升,增加地面塌陷的风险。

4.防治经验总结根据调查结果,总结了以下几点防治经验:(1)加强监测预警:建立完善的地灾监测体系,及时掌握地质地貌和气象的变化情况,提前预警地灾的发生。

(2)做好规划管理: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和建设,避免在潜在地质灾害区域新建重要基础设施和人口密集区。

(3)加强土地治理: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土地的保水保肥,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和抗灾能力。

(4)加强教育宣传:通过开展地灾知识普及和培训,提高居民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五、调查结论根据调查结果和经验总结,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地灾预警工作,提高防灾减灾能力;2.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规范土地利用和建设;3.加大投入,提升地质灾害治理水平;4.加强地灾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意识。

六、可行性分析基于调查结果和建议,可行性分析表明,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和政策,可以有效减少地灾的发生和危害程度,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四川省某镇中学区域滑坡、崩塌、危岩地质灾害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四川省某镇中学区域滑坡、崩塌、危岩地质灾害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四川省阆中市xx镇中学区域滑坡、崩塌、危岩地质灾害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四川省xx勘察院二00六年六月四川省阆中市xx镇中学区域滑坡、崩塌、危岩地质灾害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报告编写:报告审核:报告审查:总工程师:院长:报告提交单位: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资质等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察甲级资质证号:国土资地灾勘资字第(2005223007)号报告提交时间:二00六年六月二十九日目录第一部分概述 (1)第一章前言 (1)一、地理位置及坐标 (1)二、项目的由来 (1)三、前人研究程度 (1)四、勘查的目的任务 (2)第二章环境地质条件 (2)第三章勘察工作布置及勘查工作量 (5)第二部分XX中学操场前端变形体 (8)第一章变形体的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8)第一节变形体的边界、规模与形态 (8)第二节变形体岩土体特征 (8)第三节变形体变形特征 (8)第四节变形体的形成因素及形成机制 (8)第二章XX中学操场前缘变形体稳定性评价 (9)第一节稳定性计算 (9)第二节滑坡稳定性评价 (13)第三节斜坡变形发展趋势预测 (13)第四节斜坡变形的防治措施建议 (13)第三部分教学楼至学校大门后部边坡变形体 (13)第一章变形体的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13)第一节变形体的边界、规模与形态 (13)第二节变形体岩土体特征 (13)第三节斜坡变形特征 (14)第四节斜坡变形的形成因素及形成机制 (14)第二章变形体稳定性评价 (14)第一节稳定性计算 (14)第二节滑坡稳定性评价 (16)第三节斜坡变形发展趋势预测 (16)第四节变形体的防治措施建议 (16)第四部分危岩 (17)第一章XX中学进校道路左侧危岩 (17)第一节危岩基本特征 (17)第二节危岩的稳定性评价 (17)第三节危岩的防治措施建议 (19)第二章XX镇中心小学教学楼后侧危岩 (19)第一节危岩基本特征 (19)第二节危岩的稳定性评价 (20)第三节危岩的防治措施建议 (21)第三章家具厂危岩边坡 (21)第一节危岩基本特征 (21)第二节危岩的稳定性评价 (22)第三节危岩的防治措施建议 (23)第五部分大寨堰塘渗漏 (23)第一章大寨堰塘渗漏基本特征 (23)第一节堰塘的规模与形态 (23)第二节堰塘岩土体特征 (24)第二章堰塘岸坡的稳定性及发展趋势预测 (24)第三章堰塘的防治措施及建议 (24)第六部分结论及建议 (24)附件1、附图2、附表第一部分 概述第一章 前 言一、地理位置及坐标阆中市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嘉陵江中游,距省会成都210公里,重庆232.5公里。

地质灾害隐患地质勘测报告模板

地质灾害隐患地质勘测报告模板

地质灾害隐患地质勘测报告模板地质灾害隐患地质勘测报告报告编号:2022-GZ-001报告日期:2022年8月15日1. 项目概述根据委托方要求,本报告对位于某某市长江河畔地区的某某区域进行了地质灾害隐患地质勘测。

该地区因长期受到洪水、滑坡、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存在一定的地质灾害风险。

本报告旨在全面评估该区域的地质灾害隐患情况,为相关部门及社会公众提供科学依据,制定合理的防灾减灾措施。

2. 研究区划分及勘测方法2.1 研究区划分本次勘测范围涵盖某某市某某区域,具体涉及城区、农田及临近的山地、河流等地形。

2.2 勘测方法本次勘测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地质地貌调查、地下水位测定、地质剖面观测、地球物理勘测、遥感影像分析等。

以上方法结合使用,以确保对研究区域地质灾害隐患的全面了解。

3. 勘测结果及分析3.1 地质地貌调查结果通过地质地貌调查,我们发现该区域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地质地貌特征多样,包括丘陵、河谷、高原等形态。

同时,还存在多处地表塌陷、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迹象。

3.2 地下水位测定结果根据地下水位测定结果,我们发现该区域地下水位较高,且受降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

地下水位的高低与地质灾害隐患密切相关,需特别关注。

3.3 地质剖面观测结果通过地质剖面观测,我们发现火山岩、泥岩等岩层具有较强的易溶性和易风化性,易引发地下水位上升、滑坡等地质灾害。

3.4 地球物理勘测结果地球物理勘测结果显示,在该区域存在断层、隐伏构造等地质构造异常,进一步增加了地质灾害隐患的风险。

特别是历史地震活动频繁,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一直以来都是该区域的主要威胁。

3.5 遥感影像分析结果遥感影像分析显示,该区域存在多处土地利用不合理、植被稀疏、土壤侵蚀等问题,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较高。

4. 结论与建议4.1 结论综合以上勘测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①该区域地质灾害隐患较高,主要包括滑坡、塌陷、地震等多种灾害类型。

②地下水位较高,易与地质灾害发生相关。

地质灾害勘查报告汇报(全文)(二)

地质灾害勘查报告汇报(全文)(二)

地质灾害勘查报告汇报(全文)(二)引言: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人类活动引发的地球表层发生的灾害性事件。

勘查地质灾害是为了对某一地区的潜在威胁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

本报告旨在全面介绍地质灾害勘查过程中所获取的数据和结论,为相关部门制定合理的灾害防控方案提供参考。

正文:一、地质背景调查1. 研究区域的地质构造分析2. 地质景观和地貌特征描述3. 前期地质灾害的记录和历史事件分析4. 研究区域的地质力学性质和岩土工程特性研究5. 研究区域的气候状况和水文地质特征分析二、地质灾害类型及风险评估1. 对研究区域的不同地质灾害类型进行详细讨论a. 滑坡灾害b. 泥石流灾害c. 地面塌陷灾害d. 崩塌灾害e. 地震灾害2. 不同地质灾害类型的形成机制和危害特点分析3. 利用现有数据和模型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4. 对不同地质灾害类型的风险进行定级和划分5. 提出相应的预警和防范措施三、地质灾害勘查方法和数据获取1. 勘查工作计划和方法论介绍2. 野外勘查数据的收集和记录3. 地质灾害样本的采集和分析4. 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地表变形和地质灾害迹象的分析5. 不同勘查方法之间的数据对比和校正四、地质灾害预警和监测体系建设1. 设计建造地质灾害预警系统a. 传感器布置和数据采集b. 数据处理和预警算法c. 预警信号的传输和发布2. 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a. 监测站点的选址和布局b. 选择适用的监测方法和设备c. 数据传输和处理五、地质灾害防治对策1. 对各类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进行介绍和评估2. 针对不同地质灾害区域,提出具体的防治对策a. 技术手段和工程措施b. 防灾减灾教育和宣传c. 灾后应急响应和恢复重建3. 制定地质灾害监测和防治工作的长期规划4. 提出关键问题和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总结:本报告全面介绍了地质灾害勘查过程中的方法、数据和结论,明确了研究区域的地质背景和灾害风险。

通过建立地质灾害预警和监测体系,并提出科学合理的防治对策,可以有效减少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危害。

地区地质灾害崩塌勘查报告

地区地质灾害崩塌勘查报告

地区地质灾害崩塌勘查报告目录0 前言 (1)0.1任务由来 (1)0.2地质灾害概况及危害程度 (1)0.3工作的目的和任务 (1)0.4前人地质工作研究程度 (1)0.5勘查工作的依据 (2)0.6勘查工作概况及工作质量评述 (2)0.6.1勘查时间、勘查范围 (2)0.6.2勘查完成工作量 (2)0.6.3勘查工作质量评述 (3)1 勘查区自然地理条件 (3)1.1地理位置与交通概况 (3)1.2气象、水文 (4)1.2.1气象 (4)1.2.2水文 (4)2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4)2.1地形地貌 (4)2.2地层岩性 (5)2.3 地质构造与地震 (5)2.3.1地质构造 (5)2.3.2新构造运动 (5)2.4水文地质条件 (6)2.5人类工程活动 (6)3 危岩区工程地质条件 (6)3.1地形地貌 (6)3.2地层岩性 (7)3.3地质构造 (7)4 危岩体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 (7)4.1危岩分布、类型及形态特征 (7)4.1.2危岩破坏方式 (8)4.1.3崩塌源堆积体、滚石的分布及特征 (8) 4.1.4危岩体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8)4.2危岩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 (11) 4.2.1危岩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11)4.2.2危岩形成机制分析 (11)5 危岩稳定性评价与危害性 (12)5.1危岩变形现状 (12)5.2定性分析评价 (12)5.3危岩体稳定性定量分析 (12)5.4破坏后的运动计算 (13)5.4.1运动形式 (13)5.4.2运动速度计算 (14)5.5崩塌堆积体的稳定性分析评价 (15)5.6坡面滚石的稳定性分析评价 (15)6 崩塌发展变化趋势及危害性预测 (15) 6.1崩塌发展变化趋势 (15)6.2危害性预测 (15)7 结论与建议 (16)7.1结论 (16)7.2建议 (16)附件目录01探槽、探井展示图02勘查工作经费决算书03施工照片集04稳定性计算书附图目录图号图名比例尺1:1000 前言0.1 任务由来0.2 地质灾害概况及危害程度5·12”地震发生后,XX山崩塌产生崩塌体积约1500m3,在坡体中部形成堆积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0 前言 (1)0.1任务由来 (1)0.2地质灾害概况及危害程度 (1)0.3工作的目的和任务 (1)0.4前人地质工作研究程度 (1)0.5勘查工作的依据 (2)0.6勘查工作概况及工作质量评述 (2)0.6.1勘查时间、勘查范围 (2)0.6.2勘查完成工作量 (2)0.6.3勘查工作质量评述 (3)1 勘查区自然地理条件 (3)1.1地理位置与交通概况 (3)1.2气象、水文 (4)1.2.1气象 (4)1.2.2水文 (4)2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4)2.1地形地貌 (4)2.2地层岩性 (5)2.3 地质构造与地震 (5)2.3.1地质构造 (5)2.3.2新构造运动 (5)2.4水文地质条件 (6)2.5人类工程活动 (6)3 危岩区工程地质条件 (6)3.1地形地貌 (6)3.2地层岩性 (7)3.3地质构造 (7)4 危岩体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 (7)4.1危岩分布、类型及形态特征 (7)4.1.2危岩破坏方式 (8)4.1.3崩塌源堆积体、滚石的分布及特征 (8)4.1.4危岩体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8)4.2危岩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 (11)4.2.1危岩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11)4.2.2危岩形成机制分析 (11)5 危岩稳定性评价与危害性 (12)5.1危岩变形现状 (12)5.2定性分析评价 (12)5.3危岩体稳定性定量分析 (12)5.4破坏后的运动计算 (13)5.4.1运动形式 (13)5.4.2运动速度计算 (14)5.5崩塌堆积体的稳定性分析评价 (15)5.6坡面滚石的稳定性分析评价 (15)6 崩塌发展变化趋势及危害性预测 (15)6.1崩塌发展变化趋势 (15)6.2危害性预测 (15)7 结论与建议 (16)7.1结论 (16)7.2建议 (16)附件目录01探槽、探井展示图02勘查工作经费决算书03施工照片集04稳定性计算书附图目录图号图名比例尺1:1000 前言0.1 任务由来0.2 地质灾害概况及危害程度5·12”地震发生后,XX山崩塌产生崩塌体积约1500m3,在坡体中部形成堆积体。

根据崩塌规模等级表0-1,XX山崩塌属于小型崩塌。

危岩体后缘张开小型裂缝,且被多组裂隙切割,在暴雨和地震等不利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可能再次崩塌,崩塌堆积体部分块碎石处于临界状态,在暴雨和地震等作用下会产生滚石。

XX山泥石流(崩塌)危险区面积约1万m2,关心村13组居民坐落在危险区下方,有19户居民62人,估计受威胁直接损失150万左右,一旦崩塌变形加剧,将威胁村民的生产、生活及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滑坡灾害危害对象的重要性和灾害损失程度确定危害等级为三级(详见表0-2)。

表0-2 防治工程分级0.3 工作的目的和任务1.2.1目的本次勘查主要目的是根据XX晓坝镇关心村13组XX山崩塌(泥石流)发育的自然环境、形成条件、崩塌的基本特征及危害,为崩塌治理方案选择和治理工程设计提供地质资料。

1.2.2 任务对关心村13组XX山泥石流(崩塌)地质灾害进行详细勘查,评价其地质环境条件、边界、规模、结构,斜坡体和潜在滑带的岩土成份和物理力学指标。

评价泥石流的危险性;对崩塌(泥石流)所产生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危害性和防治必要性做出评价,提出防治对策和防治方案建议和防治工程初步设计的地质依据。

0.4 前人地质工作研究程度在XX境内,前人地质工作较多,主要地质成果有1994年完成的XX幅(1:5万)区域地质普查、1990年完成(1:10万)涪江流域环境地质调查评价、1998年完成的XX市(1:50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1994年完成的XX省XX凯江上游柳家磨房—道喜沟段泥石流勘查、1996年完成的XX省XX凯江上游插秧沟泥石流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2005年完成的1:50万XX市地质灾害调查与规划、2006年完成的XX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2008年XX省“5.12”地震灾区XX市XX地质灾害应急排查总结报告。

前人所做的地质工作以区域性基础地质研究为主,全面地反映了XX境内的地形地貌、地层时代与层序、地质构造与岩性组合、地下水类型与富水性及其补给、迳流和排泄特征等地质环境条件方面的内容,对区内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和发育的地质灾害进行了初步评价。

由于工作比例尺小,工作精度低,针对地质灾害的调查与评价工作不够,前人所做的地质工作不能满足XX 本次地质灾害应急勘查工作精度要求,但这些工作为本次工作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表1 前人主要工作一览表0.5 勘查工作的依据XX山崩塌勘查主要按《岩土工程勘查规范》GB50021-2001进行,并参考如下规范和规程开展工作。

1、《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要求》(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指挥部 2004.12.);2、《岩土工程勘查规范》(GB50021—2001);3、《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查规范》(GB50287—99);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5、《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6、《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99);7、《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DL/T5185—2004);8、《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B50/143—2003);9、《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T /T0220—2006);10、《地质勘查坑探规程》(DZ0141-94);11、《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 89-92);12、《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13、《地质勘探安全规程》(AQ2004-2005);14、《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 0218—2006)。

0.6 勘查工作概况及工作质量评述0.6.1勘查时间、勘查范围我单位在勘查设计书通过评审后,按评审意见对勘查设计书进行认真修改并报专家组认定后,组织测量、地质、探槽及后勤等人员进场开展工作。

本次勘查于2010年1月17日全面完成了各项野外工作,1月19日监理工程师、现场监理工程师对野外工作进行了验收。

各项资料的汇总并经室内整理、综合分析,于2010年3月18日完成本勘查成果报告。

根据收集的资料和现场调查分析,崩塌源所在坡体宽度近30 m,坡高达40m,坡度达45°左右,坡体后缘发育裂缝较短;关心村13组部分居民居住在坡体前缘坡脚下的XX沟流域;根据周边地质环境条件和坡体的规模、将来发生崩塌(泥石流)灾害危害影响范围等情况等。

确定勘查范围为从山顶到居民房位置及泥石流潜在区初步判定周界向外围拓展50m左右,勘查面积为:0.22Km2(详见平面布置图)。

0.6.2 勘查完成工作量本次勘查工作运用多种技术手段作业,包括资料收集、地形图测量、地面调绘、工程测量、探槽等。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见表0-2。

0.6.3 勘查工作质量评述本次勘查工作严格执行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

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各单项工作第一手资料的可靠性、准确性,项目负责人随时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对达不到技术要求的坚决返工。

由单位质量、安全相关部门组成的检查小组对现场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和指导。

本次勘察工作全面完成了设计书所要求的各项任务,野外资料齐全、准确、可靠,为最终勘查报告的编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下是勘查工作采取的具体措施及要求:1、工程测量测量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各项测量精度均达到有关规范的要求。

地形图测量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并实地绘制草图,配笔记本电脑,运用较先进的地形测图软件(南方CASS5.0)组成的数字化测图系统进行作业,既提高了野外地形碎部测量的精度,又大大缩短了内业图件编辑的时间。

最终图件成果采用了电子文件的方式直接提交供地质勘查工作使用,给内业图件的绘制提供了方便。

工程测量对重要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点、勘探点、勘探剖面,采用全站仪进行了准确的初测及施工结束后的定测,以保证其有足够的精度,提交了相应的成果资料。

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测绘的范围和比例尺与地形图相同(1:500),主要采用半仪器法(地质罗盘定方位、皮尺测距离)对地层、岩性、裂缝及变形破坏界线进行勾绘,确定不稳定区、地层产状、裂隙点位置。

除上述简易工程地质测绘手段外,还进行了大量的走访工作,具体了解最初崩落时间、近期变化、危害情况等问题。

本次工程地质测绘严格按地质灾害技术细则执行,其精度及质量满足相关规程、规范,达到了勘查设计书要求。

3、探井、探槽探井、探槽为本次勘查的重要手段,目的是通过井、槽探查明拟设置拦挡工程部位岩土体结构、工程地质性质。

根据勘查设计书,井、槽挖好后,及时进行验收编录,绘制展示图,达到了规范和设计要求。

4、野外记录均为现场记录,当天整理,及时核对,达到了勘查技术书要求。

5、野外工作结束后,项目组开始进入室内资料综合整理和综合研究阶段,主要完成的工作包括:⑴对野外完成的探槽展示图、野外调查记录本、工作手图等进行整理完善。

⑵根据野外地形和剖面测量数据、勘探工程编录资料,绘制纵横工程地质剖面图及立面图。

⑶依据野外工作手图,将野外工程地质测绘定测的工程地质点、勘探点绘制到地形图上,编制实际材料图。

⑷在充分应用剖面资料基础上,加强区内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和研究,连接工程地质界线等完成工程地质平面图。

⑸在完善工程地质剖面图的基础上,对危岩体进行稳定性计算和评价。

1 勘查区自然地理条件1.1 地理位置与交通概况XX地处XX省东北部、XX市西北部,龙门山中南段与XX盆地的结合部。

地理坐标为:东经104°5′50″-104°38′10″,北纬31°22′23″-31°47′36″,行政隶属XX市,东与江油市、XX市涪城区接壤,南与德阳罗江县为邻,西南与绵竹市交界,西北与茂县毗邻,北与XX县相连。

县境域东西宽54.9km,南北长43.0km,幅员面积1404km2。

XX通往外地的交通较发达,主要交通干线呈北东而南西向展布,省道S105线、绵(阳)—广(元)高速公路、宝成铁路纵贯县境。

县城驻地花荄镇南距绵广高速公路5公里, 西南方向距XX 科技城10公里,经XX、德阳至成都110公里,东北方向可达广元市;省道S105线沥青路由南向北贯穿县境,并与绵(阳)—安(县)路呈“丁字”形交叉,构成境内交通骨架,通过省道S105线经县境内安昌镇、永安镇,可抵达XX县。

区内铁路交通也比较发达,县城花荄镇距宝成铁路仅10余公里,宝城铁路西南方向经XX、德阳可达省会成都市,向东北方向经江油、广元可出川,交通较为方便。

晓坝镇位于XX西北距XX县城70km,面积17.139km2,人口6228人,人口密度36人/ km2,全乡均为山区,全县所有16个镇、 24个乡及90%的以上的村委会通公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