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导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课标要求: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网络纲要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经济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A.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问题3.经济结构:第三产业的兴起:4.增长模式:“新经济”的出现:一、原因:1.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的推动2.直接原因:不断出现的社会危机3.对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借鉴和吸收4.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的改革精神5.工人阶级长期不懈的斗争a.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b.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c.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二、表现:2.社会保障:建立“福利国A.背景:a.30年代大危机,旧体制已不适应社会发展 b.凯恩斯主义的出现B.方式:C.特征: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D.作用:E.滞涨:含义:经济增长①,物价则持续猛涨,②严重原因:a.直因:1973年中东石油提价引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b.根因: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仍存在c.国家对经济干预过度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减福利、减开支、减税)混合经济:将③相结合、④并B.实质:由国家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C.过程:出现于二战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完备,1973年受挫,⑤缩小规模D.评价:积极:使穷人受惠不少,稳定了社会消极:国家财政不堪重负;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A.原因:a.科学技术的进步;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B.表现: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增长最快的部门,在国民经济中比重⑥C.作用: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在⑦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D.含义:又称服务业,是相对于农业和制造业这两大产业或物质部门而言,并为它们提供直接和间接服务的部门。

A.原因:a.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b. ⑧的推动B.含义:从⑨开始,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⑩为基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学习目标】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

2、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前置作业】预习知识点一·国家的宏观调控1.背景(1)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的资本主义的弊病。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教训。

(3)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

2.特点: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为核心,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发展。

3.主要措施(1)加大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

(2)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3)利用、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等。

4.结果: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增长一度较快。

5.调整(1)原因: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滞胀”现象,表现为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

(2)措施:适当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6.国际协调(1)建立国际经济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

(2)发挥大国作用: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行动,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

知识点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1.背景(1)科学理论的突破①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发展。

②系统论、、控制论的问世,为技术革命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支持。

(2)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科学技术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2.主要内容:原子能的开发利用,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的出现,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等。

3.意义:使社会发展进入,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知识点三·社会结构的新变化1.原因: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带来的提高。

2.新变化(1)就业结构变化: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事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

(2)“”人数增加:他们一般不拥有生产资料,但有较高的收入,有可观的生活资产。

知识点四·“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1.“福利国家”(1)含义:是指国家通过构建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

高中历史必修2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导学案

高中历史必修2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导学案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20世纪50~7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70年代的经济“滞胀”“混合经济”;福利国家;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新经济”的出现;(2)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在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改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3)掌握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的经济发展历程,分析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

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利用教材和相关史料,培养归纳、再现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通过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2)学生通过观察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比重表,懂得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数据的能力;(3)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西方福利制度的利弊,培养全面、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通过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本质及原因,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启示,学生懂得分析历史要从表象看到本质,懂得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借鉴历史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及新变化的教学,培养学生努力学习、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概况及原因;难点:认识“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学法指导】1.资本主义经济的问题应当立足于当时资本主义经济的实际运行状况去寻找原因。

2.“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对战后乃至当今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调整的一个总结。

20世纪3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突破自身的发展困境,在保持资本主义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对经济运行机制的调节,经济获得了迅速和长足的发展。

3.资本主义国家三大领域的调整与经济发展:(1)建立健全的民主制度,协调劳资关系,缓和社会矛盾;(2)不断调整经济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以保障经济高速发展;(3)不断调整国家间的矛盾,实现国际领域的经济合作。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导学案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导学案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课标解读与分解】一、课标要求: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各种新变化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二、分解要求(自评满分5分,存在疑问分预习后的疑问和学完本课后的疑问)目标预习自评预习存在疑问学后自评学后存在疑问能够解释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新变化的原因以美国为例,知道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发展历程知道资本主义国家国际协调的措施及其实质知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及其引起的社会结构的新变化知道“福利国家”和社会运动的发展概况整体认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成就与存在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表现难点:辩证认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成就与存在问题【重要概念】1.自由放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的主张,对美国及整个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该理论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社会经济事务最好不受国家权力干预,政府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即可。

2.宏观调控:由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36年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是政府运用政策、法规、计划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调节和干预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3.凯恩斯主义: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并逐渐成为西方资产阶级管理经济的主要理论。

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原因在于需求不足,国家应该承担调节需求的责任,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应扩大开支,甚至实行赤字财政以扩大需求,刺激消费,刺激投资,以提高总需求水平,消除危机和失业。

二次大战后,凯恩斯主义强调的国家干预、调节需求的理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指导着西方各国政府的经济政策。

这对缓和经济危机,避免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出现起过一定的作用。

但是,长期执行这种政策,也会带来通货膨胀和国债大增。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融为一体的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资本主义制度。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地新变化导学案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地新变化导学案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导学案【学习目标】1、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当代资本主义产生了许多新变化。

2、以二战后美国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学生主动参与,激情投入,享受学习的快乐,感悟知识的生成。

【导学案】1、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如何发展的?2、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福利国家”的目的、实质、内容、影响。

3、第三产业兴起的原因、影响。

新经济出现的原因、含义、特点。

【诱思案】1、二战结束以后至现在,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哪些新变化?应如何认识【重点知识透析】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含义:资产阶级国家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

实质是垄断资本直接控制和利用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当资产阶级国家直接参与了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它就成为经济上的总的垄断资本家,或称为“理想的总资本家”。

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反映了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激化的必然结果,能允许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体形式的变化;在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同时促进了经济发展。

国家利用经济杠杆调节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推动了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矛盾和利害冲突得到缓解;通过社会福利、收入政策和直接干预劳资关系,缓和了阶级矛盾。

历史局限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改变无产阶级被雇佣受剥削的地位,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这主要表现在:国家干预不可能解决生产盲目扩大和劳动人民消费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国家调节不可能根本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消除经济结构的失衡;国家对分配、工资的调节及福利政策等不可能解决失业、贫富悬殊等问题;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也不能保证经济稳定增长,不能消除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学案【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学习任务:(1)分析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背景;(2)归纳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举措;(3)了解科学技术新发展的主要内容;(4)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结构的新变化;(5)理解“福利国家”的含义、评价,理解其发展历程;(6)分析西方社会运动的表现。

重点问题:(1)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各方面的发展变化;(2)分析理解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成就与问题预习效果检测:“两极格局是不对称的,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

”结合18课和本课课文,思考50年代——70年代初,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一度较快发展的原因?(注意全面、客观分析原因的原则)一国家的宏观调控【知识拓展】自由放任与国家宏观调控自由放任是古典经济学的政策,对美国及整个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该理论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亚当•斯密),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社会经济事务最好不受国家权力干预,政府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即可。

宏观调控由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36年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是政府运用政策、法规、计划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调节和干预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凯恩斯(1883——1946):英国著名经济学家。

他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采取措施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二战后,凯恩斯主义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盛行,并造就了五六十年代的高经济增长。

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材料2:国家必须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赤字财政,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凯恩斯的观点)材料3: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从1961年到1972年,工程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

《战后资本主 义的新变化》 导学案

《战后资本主 义的新变化》 导学案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出现的新变化。

2、分析这些新变化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3、探讨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如国家干预经济、“新经济”的出现等。

2、难点(1)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本质认识。

(2)如何看待资本主义新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知识梳理(一)经济领域的新变化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手段,调节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增长。

例如,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制定税收政策,调节社会分配,刺激消费和投资。

2、经济结构的调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

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传统工业部门进行了技术改造和升级,新兴产业不断涌现。

3、“新经济”的出现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增长,出现了“新经济”。

“新经济”具有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等特点,其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和经济运行方式。

(二)政治领域的新变化1、政治制度的完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改革和完善政治制度,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提高了政治参与度。

例如,实行普选制度,保障公民的选举权;加强议会的权力,使其在决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为了缓和社会矛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了社会福利制度。

福利项目涵盖了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多个方面,为民众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三)社会领域的新变化1、阶级结构的变化传统的工人阶级数量减少,中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同时,新的社会阶层如“白领工人”“知识工人”等逐渐崛起。

2、社会观念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社会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对个人权利、自由和平等的追求更加重视。

《战后资本主 义的新变化》 导学案

《战后资本主 义的新变化》 导学案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

2、掌握战后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出现的新变化。

3、分析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和“滞胀”阶段。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3)福利国家的建立和完善。

2、难点(1)对资本主义经济新变化的实质的理解。

(2)如何全面、客观地评价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三、知识梳理(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1、战后至 20 世纪 70 年代初:“黄金时期”(1)原因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②各国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③战后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对发展中国家的原料和市场的掠夺。

(2)表现经济高速增长,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迅速,进入一个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

2、 20 世纪 70 年代初至 80 年代初:“滞胀”时期(1)原因①石油危机的冲击,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弊端逐渐显现。

(2)表现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通货膨胀严重,失业率居高不下。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含义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2、发展历程(1)产生: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2)发展: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3)盛行:二战后到 20 世纪 70 年代初,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3、主要措施(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2)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

(3)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4、作用(1)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

(2)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三)福利国家的建立和完善1、含义福利国家是指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提高生活水平。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导学案)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导学案)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导学案)执教者:房绪国2014-4【课标要求】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习目标】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2.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等历史概念。

3.认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及实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难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过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了解新变化】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含义:垄断组织与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2.理论基础:________________经济理论。

3.影响:二战后至70年代初,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发展的“____________”。

4.调整:70年代初,欧美各国出现“______”现象,各国进行调整,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现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____________”。

“滞胀”:即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5.实质:______ _____二、建立“福利国家”1.目的:(1)(2)2.发展历程:(1)建立:(2)完备:(3)缩小规模:3.实质:三、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也称,是相对和这两大部门而言,为它们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的部门。

包括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教育、法律、旅游等服务行业。

四、“新经济”“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以__________为基础,以__________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理解新变化】分组讨论,合作探究:请你以法国为例,结合材料评价一下“福利国家”制度。

利:弊:【感悟新变化】通过本课的学习,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何启示?【课堂小结】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以致用】【1】(2013安徽)下图是1950—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

对图中②时段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B.“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C.美国经济处于“黄金时期”D.国家干预经济得到强化【2】(2013大纲全国卷)凯恩斯学派主张国家应干预经济,以扩大需求,刺激经济发展。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案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案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知识梳理】新变化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政策)1.开端于──罗斯福新政。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20世纪40年代中期~20世纪70年代:①经济理论:________。

②措施:国家_____经济,即实行国家对经济的________。

③作用:经济发展进入“________”。

(2)20世纪70年代以后:①经济状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________与通货膨胀并存的“________”现象。

②措施:a.适当减少____对经济的________。

b._____与市场调节相结合,_____与私有制并存的“________”。

新变化二:建立“福利国家” (社会保障)1.“福利国家”制度含义:在“混合经济”下,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政策目标的总称。

2.“福利国家”的发展历程:________新政,开始用福利政策缓和社会矛盾。

二战结束后,________发展起来;20世纪六七十年代,“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善;七十年代以后,“福利国家”受挫但继续发展;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美、英、法等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________,缩小________。

3.“福利国家”的作用:①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________。

②弊:政府财政支出过大;社会保障措施使劳动者滋长了依赖情绪,大大降低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养懒人”)。

新变化三:第三产业的兴起(经济结构)1.第三产业兴起的社会条件:__________的进步;________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2.第三产业繁荣的影响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________,扩大了________,从而减少了集中爆发危机的可能性。

新变化四:“新经济”的出现(经济增长模式)1.出现的时间:________。

2.含义: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________为基础,以________为主导的新的________。

《战后资本主 义的新变化》 导学案

《战后资本主 义的新变化》 导学案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

2、掌握战后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和社会领域的新变化。

3、分析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

(2)战后资本主义在经济政策、经济结构、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新变化。

2、难点(1)对资本主义新变化实质的理解。

(2)分析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三、知识梳理(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1、战后恢复时期(1945 1950 年代初)(1)背景:二战造成巨大破坏,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恢复经济。

(2)政策: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3)表现:工业生产逐步恢复,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国际贸易逐渐复苏。

2、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0 年代 1970 年代初)(1)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2)表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出现了“黄金时代”。

3、“滞胀”时期(1970 年代中期 1980 年代初)(1)原因:石油危机的冲击;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弊端逐渐显现。

(2)表现: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

4、调整与改革时期(1980 年代以来)(1)政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私有化和自由化。

(2)表现:经济逐渐复苏,但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1、经济政策的调整(1)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进行调节和管理。

国家投资兴建公共工程,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增长。

(2)减少国家干预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面对“滞胀”困境,资本主义国家减少了对经济的直接干预,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2、经济结构的变化(1)产业结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2)就业结构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比重增加,传统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减少。

高中历史《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精品导学案设计

高中历史《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精品导学案设计

第 19 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导教案[学习目标 ]1、掌握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概略,深刻认识国家垄断资主本意的本质。

2、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剖析今世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经过学习,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向,培育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责任感。

b5E2RGbCAP[ 学习要点 ]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 学习难点 ]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本质[ 学习方法 ]第一,经过对二战结束时和结束十年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情况的对照,剖析西方战后十年发展快速的原由,进而加深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解。

其次,全面认识战后资本主义有哪些新变化,进而理解出现新变化的本质。

p1EanqFDPw[ 知识链接 ]20 世纪 30 年月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开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先河。

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世界快速发展,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繁采纳举措,干涉国家经济,在此基础上今世资本主义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

DXDiTa9E3d[ 知识导学 ]知识点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 级)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初步——罗斯福新政(1)新政的特色:(2)新政的影响:(B 级)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 20 世纪 40 年月中期—— 20 世纪 70 年月①经济理论:②经济政策:国家经济,即推行国家对经济的。

③作用:经济发展进入“”。

( 2) 20 世纪 70 年月此后①经济情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与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

RTCrpUDGiT②经济政策:a、适合减少对经济的。

b 、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与私有制并存的“”。

5PCzVD7HxA(B 级)[思虑研究]如何理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踊跃作用、限制性三个方面剖析思虑)知识点二:成立“福利国家”( A 级)1、“福利国家” 制度含义:在“混淆经济” 下,推行、、、jLBHrnAILg这些政策目标的总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导学案【学习目标】1、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当代资本主义产生了许多新变化。

2、以二战后美国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学生主动参与,激情投入,享受学习的快乐,感悟知识的生成。

【导学案】1、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如何发展的?2、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福利国家”的目的、实质、内容、影响。

3、第三产业兴起的原因、影响。

新经济出现的原因、含义、特点。

【诱思案】1、二战结束以后至现在,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哪些新变化?应如何认识【重点知识透析】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含义:资产阶级国家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

实质是垄断资本直接控制和利用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当资产阶级国家直接参与了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它就成为经济上的总的垄断资本家,或称为“理想的总资本家”。

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反映了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激化的必然结果,能允许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体形式的变化;在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同时促进了经济发展。

国家利用经济杠杆调节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推动了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矛盾和利害冲突得到缓解;通过社会福利、收入政策和直接干预劳资关系,缓和了阶级矛盾。

历史局限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改变无产阶级被雇佣受剥削的地位,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这主要表现在:国家干预不可能解决生产盲目扩大和劳动人民消费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国家调节不可能根本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消除经济结构的失衡;国家对分配、工资的调节及福利政策等不可能解决失业、贫富悬殊等问题;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也不能保证经济稳定增长,不能消除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2.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三者分别是工场手工业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

它们的核心内容分别是:发展工商业,鼓励对外贸易,多储备金银;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各方面干预经济。

3.二战结束以后至现在,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哪些新变化?应如何认识(1)变化:①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相结合)②福利国家的出现。

(普遍和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③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产业结构因科技进步和需求结构变化而变化)④知识经济兴起。

(美国出现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增长模式)⑤出现了所谓“人民资本主义”。

(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⑥“经营者革命”的新趋势出现。

(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2)认识:这些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在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改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这些新变化并没有根本解决它固有的矛盾和问题。

【补充案】1、二战后的美国经济2、掌握《3+5》P147,不断调整的美国经济政策;二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训练案】一、选择题3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四分之一世纪是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

世界工业和世界贸易在这些年以5.6%和7.3%的前所未有的增长率增长,促成这一繁荣的因素包括①商品和劳务在大战期间被抑制②福利国家制度的确立和扩展③冷战期间不断增长的军事购买力④军事技术的副产品转向民用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D35.表4为 1950 年到 1972 年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表。

它反映出表A.美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B.世界多极化趋势取代两极对峙C.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造成美国经济下滑D.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答案:D1.一位西方经济学家指出,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曾经在战后广泛受到信奉的凯恩斯主义理论头一次遭到人民的怀疑”。

主要是因为( )A.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已完全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B.20世纪70年代美国和西方主要国家出现“滞胀”现象C.垄断资本家激烈反对国家干预经济D.在美英出现了国家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混合经济”2.表2是1913-1973年西方各国政府总支出占现价GDP的百分比表。

由此推出的结论符合史实的是表2:1913—1973年西方各国政府总支出占现价GDP的百分比C.西方各国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D.资本主义世界呈三足鼎立局面3.20世纪50—60年代这20年间,美国先后发生了四次经济危机。

下列选项对美国官方统计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A.经济危机较二战前更具有破坏性B.自由放任政策是导致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C.美国经济已从战后初期的繁荣转为萧条D.美国经济已出现“滞胀”趋势4.(2008•山东文综)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

这是为了( ) 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5.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创立了“货币主义”理论,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

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体现米尔顿·费里德曼这一主张的是A. 二战后,经济进入20年的快速增长时期B.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经济出现复苏局面C. 20世纪70年代初,经济出现“滞涨”局面D. 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复苏并持续低速增长31.英国卫报报道,2013年4月17日下午,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葬礼在伦敦圣保罗教堂举行,为表示“深切敬意”,英国议会决定,葬礼期间让大本钟及威斯敏斯特宫大钟“静音”。

19世纪以来,大本钟以“静音”形式来致敬,这还是第二次,第一次是1965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葬礼当日。

大本钟的这两次致敬是因为这两位首相都A.曾是英国国家权利的核心B.使英国摆脱经济危机困扰C.因为社会福利制度受民众爱戴D.有利于英国的发展与崛起答案:D6.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

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互联网的诞生B.城市化进程加快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D.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7.20世纪90年代在任美国总统说:“美国是靠变革而繁荣的……但是我们这个国家在太长的时间中用太多的方法放任自流……12年来,利益逐层渗透的经济理论在堆积如山的联邦债务上造成一种虚假繁荣。

全国放任自流的结果使如此众多的美国家庭,甚至连双亲工作的家庭都不再为他们的孩子做提高生活的美国梦了。

为改变这种状况,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实行的经济政策是A.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加强国家对经济地干预C.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既反对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干预8.凤凰卫视“铿锵三人行”节目主持人在“解读北欧福利国家的利弊”的谈话中,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小到3倍。

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

”这一状况实质反映了A.政府保障低收人阶层的生活B.分配领域的社会化趋势C.国家实行高税率政策D.“人民资本主义”9.法国一名40多岁的失业男子,用“提埃尔·富”(Thierry F)的化名,出版了一本名为“靠政府福利过20年优哉生活”的自传,在该国引起不小的轰动。

20年来,他只工作了31个月,靠每月448欧元失业补助生活。

他还解释:“如果我找到一份最低工资标准的工作,那么我每个月的收入有时候比吃救济还要少,还不如失业在家。

”他一直靠一项名为“特别互助救济金”的福利补贴维持生活。

除了每月要交房屋贷款之外,其余所有开销都由政府买单。

此外,他可以享受免费医疗,每年圣诞节还可以得到152欧元的额外奖金。

该材料说明①福利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②福利制度的实行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③福利制度保障了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④福利制度起到了很好的社会保障功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0.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梯子”是指战后西方国家推行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安全网”是指战后西方国家推行的社会保障政策C.“梯子”有利于避免经济危机,促进社会稳定D.“安全网”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11.在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中,社会公正这一概念始终包含着两重含义,彼此相辅相成:一是机会的平等,即制度的平等问题;二是国家保护人的转移支付,即再分配作用问题。

结合下图,下列对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A.实施社会福利,实现了社会平等B.“保护人的转移支付”是为了削减贫困C.福利制度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D.国家福利就是保障就业和收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