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年中国科技八件大事看中国科技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2016年中国科技八件大事看中国科技发展
决胜“十三五”靠什么?靠创新发展。其中,科技创新是第一动力。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科技发展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其整体水平已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有些科研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同时也应看到,在我国的科技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很多领域的科技水平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已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谁掌握了先进科技,谁就掌握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这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2016年我国在高新科技方面取得了八项举世瞩目的成就
1 “实践十号”将发射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总体部抓总研制的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已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计划4月发射。
这颗卫星将成为专门用于微重力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实验平台,为我国空间微重力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手段。这个临时太空实验室将利用太空中微重力等特殊环境,在为期15天的飞行中完成微重力流体物理、微重力燃烧、空间材料科学、空间辐射效应、重力生物效应、空间生物技术六大领域19项实验。
2 中国航天60周年今年是中国航天创建60周年。全国政协委员、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原党委书记梁小虹在2009年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关于设立中国航天日的提案,得到数十名两院院士联名支持。提案提交以来,得到高度重视,国家有关部门认真研究、积极推进。“中国航天日对展示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推动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有利于向全民普及科学知识。
3 三代“长征”齐登场,中国人期盼已久的大火箭2016年完成首秀!今年,新一代大、中型和固体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长征七号、长征十一号火箭将先后亮相,“老前辈”长征二号丙火箭以及步入“青壮年”的长征三号甲系列、长征二号F火箭也将集体登场。“长征五号火箭已完成首飞前的‘实战演练’,长征七号火箭正在总装。‘两兄弟’分别预计于今年9月份和6月份首飞。”
4 天宫二号将飞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宣布:今年年中至明年上半年,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验证未来空间站关键技术。目前天宫二号已完成总装,各系统正在紧张备战。今年第三季度发射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飞船将乘载两名航天员,与天宫二号完成对接,并在太空驻留30天。今年的载人航天任务将进入应用发展新阶段,在天宫二号上进行多项实验。
5 量子“魅力”大爆发。量子是什么?它来自拉丁语quantum,意为“有多少”,代表“相当数量的某物质”。在物理学中,指一个不可分割的基本个体。量子科学家的本领在于,可以对量子纠缠进行某种意义的“控制”,甚至异地“控制”。这种“控制”,能帮助不是科幻作家的你不敢想的很多事。比如,超级计算和加密通讯。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已完成载荷、平台产品研制,正在对发射星集成测试;量子通信“京沪干线”已完成1554公里主干线光缆勘查和改造,将进行二期现场实施建设……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团队担纲的两大量子项目进展顺利,将于今年建设完成。
6 C919将翱翔蓝天。中国人的大飞机终于要展翅高飞了。
7 “高分”家族将添新丁。“天眼”看地球,“慧眼”识九州。中国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中有一个“天眼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专项,简称“高分专项”。今年下半年,高分项目将再添新丁——具有1米分辨率,全天时、全天候对地观测能力的雷达遥感卫星高分三号。据国防科工局局长、国家航天局局长许达哲介绍,我国力争到2020年形成具有时空协调、全天时、全天候、全球范围观测能力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
8 巨无霸FAST“开眼”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一个“大窝凼”里,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预计9月竣工,开始探索宇宙深处的奥秘。高分卫星是“天眼”观地,射电望远镜是“巨眼”观天。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郑晓年表示,FAST突破了射电望远镜的百米极限,它拥有30个足球场大的接收面积,与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的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灵敏度提高约10倍。
科技进步,离不开人力、财力的投入,
对我国能在2016年科技领域取得井喷式发展我想不外乎以下几点: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定不移地推进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广大科技工作者刻苦攻关,开拓创新。
(2)科技实力决定国家命运。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谁不重视科技,谁就要被淘汰。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科技实力已成为国家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近年来我国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科技队伍不断壮大。改革开放以来,为确保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各项科技发展计划的顺利实施,我国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强,科技经费投入大幅增长,科技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为各项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和大批科技成果的涌现创造了良好条件。科技经费投入快速增加近年来,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财政支出中对科技的投入逐年增加。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政府在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全社会加大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另一方面,科技队伍不断壮大,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我国科技人力投入不断增加,科技研发人员的水平与素质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一支具有较大规模和较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还有应该就是基础研究工作得到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基础研究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根基,代表了一国原始创新的能力,对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过去三十年,我国基础研究得到长足发展并进入跃升期,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某些领域已处于世界前列。近年来,我国对基础研究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据统计,2007年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支出为174.5亿元,是1995年的9.7倍;用于基础研究的人力投入达13.8万人年,是1991年的2.3倍。原始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在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高温超导研究、人类基因组测序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并涌现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和广泛社会影响的研究成果。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巨大发展,为科技研发提供了雄厚的财力支持。经济才是立国之本,邓小平曾确立过,不管如何,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这个中心是不能变的,什么领土争端,什么意识形态,只要不出大的原则问题,都要服从经济建设,只有经济强盛了,在国际上才有话语权,我们全身心的发展了几十年的经济,现在也有所成效了,以前有人说我们在国际上软弱,其实都是为了发展经济而做出的让步,你看俄罗斯一直强硬,现在怎么样,越来越落寞了。弱国无外交,经济强了,什么都强了,我们成为第一了,还用跟别人争什么吗?’
看到这些科技发展背后的原因,不得不提及我们一路追赶的目标——美国,就是在美国的压制下我们走上了自主创新的道路,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淀,目前世界的工业技术水平大多数领域美国领先,但我们和美国的差距在缩小中。也有些领域中国领先,如预警机、火力发电。有些领域美国占压倒性优势,也有些领域中国占压倒性优势。
未来的科技世界,将是中美两国共同主导的领域,目前中国已经在很多领域达到了仅次于美国的高度,而这还是建立在中国科研投入严重不足,科技人员比例不足美国的四分之一的基础上。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未来中国的高等人才比例将持续扩大,而科技进步,也将是中国走向发达国家的最大的依仗,事实上,也是转型中国的唯一依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