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苏教版初中数学大纲
苏教数学初中大纲
![苏教数学初中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6d9ac51cf84b9d528ea7ade.png)
七年级上册1.数学与我们同行2.有理数负数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的加减法有理数的乘除法有理数的乘方科学计数法3.代数式符号语言单项式系数与次数多项式升幂降幂合并同类项去括号先化简再求值4.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寻找等量关系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去括号去分母列方程解应用题5.走进图形世界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立体图形的三视图中心投影平行投影正投影画三视图从三视图想象立体图形投影与视图总结6.平行图形的认识(一)直线、射线与线段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线段的画法与比较大小线段的中点角的概念角的加法和减法角平分线方位角余角和补交几何规范几何图形初步总结对顶角和邻补角平行线垂线垂线段几何推理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七年级下册7.平行图形的认识(二)三线八角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三线八角基础图平移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中的线段三角形的稳定性多边形的概念多边形的内外角8.幂的运算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幂的运算性质总结9.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同底数幂相除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用公式法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10.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代入还是加减消元技巧消元法总结解的情况解含参方程组解应用题三元一次方程组11.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关系和不等式不等式的解和解集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组总结12.证明命题、定理、证明三角形的内外角八年级上册1.全等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判定定理SSS判定定理SAS判定定理ASA判定定理AAS判定定理HL尺规作图初步角平分线的性质2.轴对称图形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轴对称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垂直平分线作图轴对称作图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判定轴对称总结3.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证明用勾股定理计算边长勾股定理解应用题勾股定理与几何最值勾股定理与坐标系勾股定理小结勾股定理逆定理勾股定理逆定理小结4.实数平方根算数平方根立方根实数的概念实数的运算5.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序数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点与坐标轴点的平移点的对称先建系再计算图形面积计算章节总结6.一次函数变量与函数函数的解析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函数的图像读图像找信息画函数图像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平移K和b与直线系待定系数法一次函数与方程一次函数与不等式一次函数与实际问题函数概念总结一次函数概念总结八年级下册7.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统计调查数据的整理数据的描述频数与数据的分组频数分布直方图8.认识概率什么是概率列表画图求概率应用概率9.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旋转的概念旋转的性质旋转的作图旋转对称性中心对称的概念中心对称的性质中心对称的作图旋转与点的坐标变换图案设计旋转总结边、角和对角线认识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平行线间的距离认识矩形矩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矩形的判定认识菱形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正方形周长和面积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四边形总结10.分式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分式的通分分式的乘除分式的乘方负数指数幂分式的运算分式方程分式方程应用题11.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参数k与图象的性质图象的增减性和对称性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与不等式反比例函数的应用题12.二次根数二次根式的定义二次根式的性质二次根式的乘法根式化简与正负一致二次根式的除法最简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加减九年级上册1.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和根的判别式因式分解法活用降次解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题2.对称图形--圆圆的基本概念垂径定理圆心角圆周角圆的基本概念总结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三角形的外接圆反证法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切线长定理三角形的内切圆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圆的相关计算圆的总结3.数据的集中程度和离散程度中位数和众数方差统计指标的变化规律4.等可能条件的概率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用频率估计概率九年级下册5.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定义二次函数的图象图象的平移顶点式和一般式参数abc的作用二次函数与方程五点画图象交点式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图象的几何变化二次函数的应用题6.图形的相似相似图形比例线段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平行相似平行相似的应用AA相似SAS相似SSS与HL相似找相似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射影定理一线三等角圆中的相似角平分线定理黄金分割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位似相似总结7.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余切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函数的几何应用三角函数实际应用锐角三角函数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间的关系锐角三角函数总结8.统计和概率的简单应用简单随机抽样加权平均数估计总体的平均数。
(完整word)江苏南京现行初中数学教材目录(苏教版)
![(完整word)江苏南京现行初中数学教材目录(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bd482b0f111f18583d05af1.png)
七年级上第一章我们与数学同行1.1生活数学1.2活动思考第二章有理数2.1 比0小的数2.2 数轴2.3 绝对值与相反数2.4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2.5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2.6 有理数的乘方2.7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第三章第三章用字母表示数3.1 字母表示数3.2 代数式3.3 代数式的值3.4 合并同类项3.5 去括号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4.1 从问题到方程4.2 解一元一次方程4.3 用方程解决问题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5.1 丰富的图形世界5.2 图形的变化5.3 展开与折叠5.4 从三个方向看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6.1 线段射线直线6.2 角6.3 余角补角对顶角6.4 平行6.5 垂直七年级下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7.1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7.2 探索平行线的性质7.3 图形的平移7.4 认识三角形7.5 三角形的内角和第八章幂的运算8.1 同底数幂的乘法8.2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8.3 同底数幂的除法第九章从面积到乘法公式9.1 单项式乘单项式9.2 单项式乘多项式9.3 多项式乘多项式9.4 乘法公式9.5 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的再认识------因式分解(一)9.6 乘法公式的再认识------因式分解(二)第十章二元一次方程10.1 二元一次方程10.2 二元一次方程组10.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0.4 用方程组解决问题第十一章图形的全等11.1 全等图形11.2 全等三角形1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十二章数据在我们身边12.1 普查与抽样调查12.2 统计图的选用12.3 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图第十三章感受概率13.1 确定与不确定13.2 可能性八年级上第一章轴对称图形1.1 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1.2 轴对称的性质1.3 设计轴对称图案1.4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1.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1.6 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第二章勾股定理与平方根2.1 勾股定理2.2 神秘的数组2.3 平方根2.4 立方根2.5 实数2.6 近似数与有效数字2.7 勾股定理的应用第三章中心对称图形3.1 图形的旋转3.2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3.3 设计中心对称图形图案3.4 平行四边形3.5 矩形、菱形、正方形3.6 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第四章数量、位置的变化4.1 数量的变化4.2 位置的变化4.3 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五章一次函数5.1 函数5.2 一次函数5.3一次函数的图象5.4一次函数的应用5.5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第六章数据的集中程度6.1 平均数6.2 中位数与众数6.3 用计算器求平均数八年级下第七章一元一次不等式(11课时)7.1生活中的不等式(1课时)7.2不等式的解集(1课时)7.3不等式的性质(1课时)7.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2课时)7.5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1课时)7.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课时)7.7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2课时)复习与小结第八章分式(10课时)8.1分式(1课时)8.2分式的基本性质(2课时)8.3分式的加减(1课时)8.4分式的乘除(2课时)8.5分式方程(3课时)复习与小结第九章反比例函数(6课时)9.1反比例函数(1课时)9.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3课时)9.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1课时)复习与小结第十章图形的相似(14课时)10.1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1课时)10.2黄金分割(1课时)10.3相似图形(1课时)10.4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4课时)10.5相似三角形的性质(2课时)10.6图形的位似(1课时)10.7相似三角形的应用(3课时)复习与小结第十一章图形的证明(一)(9课时)11.1你的判断对吗(1课时)11.2说理(2课时)11.3证明(3课时)11.4互逆命题(2课时)复习与小结第十二章认识概率(5课时)12.1等可能性(1课时)12.2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一)(2课时)12.3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二)(1课时)课题学习:游戏公平吗?复习与小结九年级上第一章二次根式1.1 二次根式1.2 二次根式的乘除1.3 二次根式的加减1 数学活动1 小结与思考 1 复习题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2.1 一元二次方程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3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2 数学活动 2 小结与思考2 复习题第三章图形与证明(二)3.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3.2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3.3 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3.4 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3.5 中位线3 数学活动3 小结与思考3 复习题第四章中心对称图形(二)4.1 圆4.2 圆的对称性4.3 圆周角4.4 确定圆的条件4.5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4.6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4.7 正多边形与圆4.8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4.9 圆锥的侧面积4 数学活动4 小结与思考 4 复习题第五章数据的离散程度5.1 极差5.2 方差与标准差5.3 用计算器求标准差的方差5 数学活动 5 小结与思考5 复习题九年级下第六章:二次函数第一节二次函数第二节二次函数的图象第三节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第四节二次函数的应用第七章:锐角函数第一节正切第二节正弦、余弦第三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第四节由三角函数值求锐角第五节解直角三角形第六节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第八章:统计的简单应用第一节货比三家第二节中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第九章:概率的简单应用第一节抽签方法合理吗第二节概率帮你做估计第三节保险公司怎样才能不亏本。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提纲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977fe914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1c.png)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提纲数学基础学问薄弱的学生,当下最主要的目标就是从头梳理学问框架,查缺补漏,构建更为系统、完好的学问体系。
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提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关怀,欢迎阅读!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提纲三角形学问概念1、三角形:由不在同始终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样子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独特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7、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8、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9、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10、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11、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
12、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多边形覆盖平面。
13、公式与性质:(1)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2)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3)多边形内角和公式: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4)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5)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①从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个三角形。
②边形共有条对角线。
位置与坐标1、确定位置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
数学课程纲要新苏科版
![数学课程纲要新苏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647dab806c85ec3a87c2c5dc.png)
数学课程纲要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课程大纲学校名称: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金坛分校段玉才中学学科名称:初中七年级数学第一卷课程大纲教材:新苏克版教学时间:共80-90课时教学教师:七年级全体数学教师(杨伟)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1,课程目标:1,理解数学源于生活,学习获得数学2,了解有理数的含义,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有理数,将有理数的大小进行比较3、会发现有理数与绝对值相反的数4,了解幂的含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幂和简单混合运算5.理解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并能利用运算法则简化运算。
6、能用有理数运算解决简单问题7,进一步理解在真实情况下用字母表示数字的含义8、能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以及代数表达式9、能解释一些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的简单代数表达式10、会找到代数表达式的值;11,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定量关系列出方程,经验方程是描述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12、能解一维方程13.科学的计数方法可以表示大量的数字14、能用计算器处理更复杂的数据15,能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普通几何,并能作简单分类16,经历了展开、折叠和切割,从不同方向观察和其他数学活动,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17、通过丰富的例子,了解基本图形18,可以比较一个角度的大小,可以估计一个角度的大小,可以计算角度、认知、分和秒的和与差,并且可以进行简单的转换19、对平行和垂直的理解2、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第一章数学与我们的同事内容标准:1。
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2。
引导学生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现数学学习方法和途径的多样化第一章教材内容课时安排生活数学1第一章数学与同事活动思考1第二章有理数内容标准:1。
在具体情况下,理解有理数及其计算意义2。
有理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有理数的大小可以比较。
3。
借助数轴理解反义词和绝对值的含义,会发现有理数的反义词和绝对值4.体验探索有理数算法和计算规律的过程;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和简单混合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并能用运算法则简化运算。
苏教版初中数学教学大纲
![苏教版初中数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3d5906b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9c.png)
苏教版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一、简介苏教版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是为了指导初中数学教学而编写的一份重要文件,旨在明确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提供教学参考和指导,以确保学生能够获得全面而系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数学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和沟通能力,提高数学思维的准确性和灵活性;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与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相结合。
三、教学内容1.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代数与函数、图形与位置、数据与统计等四个方面;2. 数与式: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的认识与应用,方程与不等式,函数与方程的应用;3. 代数与函数:代数式与运算,多项式及其运算,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4. 图形与位置:图形的基本概念、图形变换与坐标系、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的认识与综合应用;5. 数据与统计: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概率与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四、教学要求1. 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2. 重视数学思维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3. 强调数学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4. 强调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和能力。
五、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式的问题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2. 合作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和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 案例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和案例,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和问题解决能力;4. 创新性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和思路,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探究和创新实践活动。
六、评价与考核1. 综合评价:注重学生知识、思维、方法和过程的综合评价,反映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2. 多元化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作业评价、平时表现评价、项目评价等;3. 学业水平考核:结合学校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学业水平考核,包括笔试和口试等形式。
苏教版初中数学课本目录
![苏教版初中数学课本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f06c0618af1ffc4ffe47acc2.png)
苏教版初中数学课本目录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数学与我们同行1.1生活数学1.2活动思考第二章有理数2.1正数与负数2.2有理数与无理数2.3数轴2.4绝对值与相反数2.5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2.6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2.7有理数的乘方2.8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第三章代数式3.1字母表示数3.2代数式3.3代数式的值3.4合并同类项3.5去括号3.6整式的加减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4.1从问题到方程4.2解一元一次方程4.3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5.1丰富的图形世界5.2图形的运动5.3展开与折叠5.4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6.1线段、射线、直线6.2角6.3余角、补角、对顶角6.4平行6.5垂直下册: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7.1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7.3图形的平移7.4认识三角形7.5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第八章幂的运算8.1同底数幂的乘法8.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8.3同底数幂的除法第九章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9.1单项式乘单项式9.2单项式乘多项式9.3多项式乘多项式9.4乘法公式9.5多项式的因式分解第十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0.1二元一次方程10.2二元一次方程组10.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0.4三元一次方程组10.5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第十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11.1生活中的不等式11.2不等式的解集11.3不等式的性质11.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11.5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11.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十二章证明12.1定义与命题12.2证明12.3互逆命题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全等三角形1.1全等图形1.2全等三角形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二章轴对称图形2.1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2.2轴对称的性质2.3设计轴对称图形2.4线段、角的轴对称性2.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第三章勾股定理3.1勾股定理3.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3.3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第四章实数4.1平方根4.2立方根4.3实数4.4近似数第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5.1物体位置的确定5.2平面直角坐标系第六章一次函数6.1函数6.2一次函数6.3一次函数的图像6.4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6.5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6.6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下册:第七章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7.1普查与抽样调查7.2统计图的选用7.3频数和频率7.4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第八章认识概率8.1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8.2可能性的大小8.3频率与概率第九章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9.1图形的旋转9.2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9.3平行四边形9.4矩形、菱形、正方形9.5三角形的中位线第十章分式10.1分式10.2分式的基本性质10.3分式的加减10.4分式的乘除10.5分式方程第十一章反比例函数11.1反比例函数11.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1.3用反比例函数解决问题第十二章二次根式12.1二次根式12.2二次根式的乘除12.3二次根式的加减九年级上册:第一章一元二次方程1.1一元二次方程1.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1.4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第二章对称图形——圆2.1圆2.2圆的对称性2.3确定圆的条件2.4圆周角2.5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6正多边形与圆2.7弧长及扇形的面积2.8圆锥的侧面积第三章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3.1平均数3.2中位数与众数3.3用计算器求平均数3.4方差3.5用计算器求方差第四章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4.1等可能性4.2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一)4.3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二)第五章二次函数5.1二次函数5.2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5.3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二次函数表达式5.4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5.5用二次函数解决问题第六章图形的相似6.1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6.2黄金分割6.3相似图形6.4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6.5相似三角形的性质6.6图形的位似6.7用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第七章锐角三角函数7.1正切7.2正弦、余弦7.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7.4由三角函数值求锐角7.5解直角三角形7.6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问题第八章统计和概率的简单应用8.1中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8.2货比三家8.3统计分析帮你做预测8.4抽签方法合理吗8.5概率帮你做估计8.6收取多少保险费才合理。
(完整)初中数学教材目录(苏教版)
![(完整)初中数学教材目录(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4d7b9785727a5e9856a61e6.png)
七年级上第一章我们与数学同行1.1生活数学1.2活动思考第二章有理数2.1 比0小的数2.2 数轴2.3 绝对值与相反数2.4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2.5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2.6 有理数的乘方2.7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第三章第三章用字母表示数3.1 字母表示数3.2 代数式3.3 代数式的值3.4 合并同类项3.5 去括号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4.1 从问题到方程4.2 解一元一次方程4.3 用方程解决问题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5.1 丰富的图形世界5.2 图形的变化5.3 展开与折叠5.4 从三个方向看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6.1 线段射线直线6.2 角6.3 余角补角对顶角6.4 平行6.5 垂直七年级下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7.1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7.2 探索平行线的性质7.3 图形的平移7.4 认识三角形7.5 三角形的内角和第八章幂的运算8.1 同底数幂的乘法8.2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8.3 同底数幂的除法第九章从面积到乘法公式9.1 单项式乘单项式9.2 单项式乘多项式9.3 多项式乘多项式9.4 乘法公式9.5 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的再认识------因式分解(一)9.6 乘法公式的再认识------因式分解(二)第十章二元一次方程10.1 二元一次方程10.2 二元一次方程组10.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0.4 用方程组解决问题第十一章图形的全等11.1 全等图形11.2 全等三角形1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十二章数据在我们身边12.1 普查与抽样调查12.2 统计图的选用12.3 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图第十三章感受概率13.1 确定与不确定13.2 可能性八年级上第一章轴对称图形1.1 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1.2 轴对称的性质1.3 设计轴对称图案1.4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1.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1.6 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第二章勾股定理与平方根2.1 勾股定理2.2 神秘的数组2.3 平方根2.4 立方根2.5 实数2.6 近似数与有效数字2.7 勾股定理的应用第三章中心对称图形3.1 图形的旋转3.2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3.3 设计中心对称图形图案3.4 平行四边形3.5 矩形、菱形、正方形3.6 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第四章数量、位置的变化4.1 数量的变化4.2 位置的变化4.3 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五章一次函数5.1 函数5.2 一次函数5.3一次函数的图象5.4一次函数的应用5.5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第六章数据的集中程度6.1 平均数6.2 中位数与众数6.3 用计算器求平均数八年级下第七章一元一次不等式(11课时)7.1生活中的不等式(1课时)7.2不等式的解集(1课时)7.3不等式的性质(1课时)7.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2课时)7.5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1课时)7.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课时)7.7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2课时)复习与小结第八章分式(10课时)8.1分式(1课时)8.2分式的基本性质(2课时)8.3分式的加减(1课时)8.4分式的乘除(2课时)8.5分式方程(3课时)复习与小结第九章反比例函数(6课时)9.1反比例函数(1课时)9.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3课时)9.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1课时)复习与小结第十章图形的相似(14课时)10.1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1课时)10.2黄金分割(1课时)10.3相似图形(1课时)10.4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4课时)10.5相似三角形的性质(2课时)10.6图形的位似(1课时)10.7相似三角形的应用(3课时)复习与小结第十一章图形的证明(一)(9课时)11.1你的判断对吗(1课时)11.2说理(2课时)11.3证明(3课时)11.4互逆命题(2课时)复习与小结第十二章认识概率(5课时)12.1等可能性(1课时)12.2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一)(2课时)12.3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二)(1课时)课题学习:游戏公平吗?复习与小结九年级上第一章二次根式1.1 二次根式1.2 二次根式的乘除1.3 二次根式的加减1 数学活动1 小结与思考 1 复习题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2.1 一元二次方程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3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2 数学活动 2 小结与思考2 复习题第三章图形与证明(二)3.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3.2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3.3 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3.4 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3.5 中位线3 数学活动3 小结与思考3 复习题第四章中心对称图形(二)4.1 圆4.2 圆的对称性4.3 圆周角4.4 确定圆的条件4.5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4.6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4.7 正多边形与圆4.8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4.9 圆锥的侧面积4 数学活动4 小结与思考 4 复习题第五章数据的离散程度5.1 极差5.2 方差与标准差5.3 用计算器求标准差的方差5 数学活动 5 小结与思考5 复习题九年级下第六章:二次函数第一节二次函数第二节二次函数的图象第三节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第四节二次函数的应用第七章:锐角函数第一节正切第二节正弦、余弦第三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第四节由三角函数值求锐角第五节解直角三角形第六节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第八章:统计的简单应用第一节货比三家第二节中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第九章:概率的简单应用第一节抽签方法合理吗第二节概率帮你做估计第三节保险公司怎样才能不亏本八年级物理上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一章声现象 1.1 声音是什么 1.2乐音的特征 1.3 噪声及其控制 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第二章物态变化2.1 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 2.2 汽化和液化 2.3 熔化和凝固 2.4 升华和凝华 2.5 水循环第三章光现象3.1光的色彩颜色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 3.3 光的直线传播 3.4 平面镜 3.5 光的反射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4.1光的折射 4.2透镜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4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4.5望远镜与显微镜第五章物体的运动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5.2 速度 5.3直线运动 5.4运动的相对性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6.1 物体的质量 6.2 测量物体的质量 6.3 物质的密度 6.4 密度知识的应用 6.5 物质的物理属性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 7?:.1 走进分子世界 7.2静电现象 7.3 探索更小的微粒 7.4 宇宙探密第八章力 8.1 力弹力 8.2 重力力的示意图 8.3 摩擦力8.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第九章力与运动 9.1 二力平衡 9.2 牛顿第一定律 9.3 力与运动的关系第十章压强与浮力 10.1 压强 10.2 液体的压强 10.3 气体的压强 10.4 浮力 10.5 物体的浮与沉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与功 11.1 杠杆 11.2 滑轮 11.3 功 11.4 功率 11.5 机械效率第十二章机械能与内能 12.1 动能势能机械能 12.2 内能热传递 12.3 物质的比热容12.4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第十三章简单电路 13.1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 13.2 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 13.3 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 13.4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第十四章欧姆定律 14.1 电阻 14.2 变阻器 14.3 欧姆定律 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五章电功与电热 15.1 电能表与电功 15.2 电功率15.3 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 15.4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第十六章电磁转换 16.1 磁体与磁场 16.2 电流的磁场16.3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动机 16.4 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 16.5 电磁感应发电机第十七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 17.1 信息与信息传播 17.2 电磁波及其传播17.3 现代通信——走进信息时代第十八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8.1 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18.2 核能 18.3 太阳能18.4 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 18.5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苏教版初中数学教学大纲
![苏教版初中数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934665a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0d.png)
苏教版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一、引言初中数学作为学生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苏教版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旨在明确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为教师提供指导,帮助学生全面提高数学能力。
二、教学目标苏教版初中数学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包括计算、推理、证明等。
3. 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体系,掌握基本的数学方法和概念。
三、教学内容苏教版初中数学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与代数。
包括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等基本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进行数的四则运算、代数式计算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能力。
2. 几何。
包括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等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进行图形的绘制和变换、几何定理的应用等能力。
3. 数据与概率。
包括统计和概率等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概率计算和统计分析等能力。
四、教学方法苏教版初中数学教学大纲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种:1. 教师讲授。
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
2. 实践探究。
通过实例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求解问题的能力。
3. 合作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创新拓展。
通过课外扩展和数学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展潜能。
五、评价与考核苏教版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提出了科学的评价与考核方法,旨在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养。
评价与考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日常表现。
包括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的评价。
2. 测验与考试。
通过定期的测验和考试,评估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3. 课堂互动。
通过课堂互动和口头询问,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 课外活动。
通过参与数学竞赛、科技活动等,评价学生的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大纲苏教版(完整版)
![初中数学教学大纲苏教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a33501e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cb.png)
初中数学教学大纲苏教版(完整版)初中数学教学大纲苏教版初中数学的教学大纲(苏教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数学基础:包括代数、几何、概率与统计等内容。
其中,代数主要涉及数的概念、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几何主要涉及图形的性质、相似、对称等知识;概率与统计主要涉及概率的计算、统计的初步知识等内容。
2.数学思想:包括抽象思维、逻辑推理、问题解决等思想。
其中,抽象思维主要涉及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数学概念、规律等;逻辑推理主要涉及数学证明、推论等;问题解决主要涉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数学能力:包括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其中,数学思维能力主要涉及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数学应用能力主要涉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数学文化:包括数学史、数学家、数学思想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数学史主要涉及数学的发展历程、重要数学家的贡献等;数学家主要涉及重要数学家的生平和成就;数学思想主要涉及数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过程。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大纲(苏教版)旨在通过系统的数学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培养基本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并了解数学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教学大纲模板初中数学课程名称:初中数学授课人:[填写授课人姓名]课程时长:[填写课程时长,例如:45分钟/节]先修课程:[填写先修课程,例如:小学数学]后续课程:[填写后续课程,例如:高中数学]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初中数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授课内容:主题1:有理数内容:介绍有理数的概念、性质、运算等基础知识。
教学方法:讲授、练习、互动讨论。
教学资源:教科书、习题集、多媒体教学资源。
评估方法:作业、课堂练习、考试。
学习成果:掌握有理数的概念、性质、运算等基础知识,能够进行有理数的计算。
主题2:代数式内容:介绍代数式的概念、运算、化简等基础知识。
教学方法:讲授、练习、互动讨论。
初中数学教学大纲苏教版
![初中数学教学大纲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b20772a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3.png)
初中数学教学大纲苏教版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苏教版初中数学教学大纲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四个方面对初中数学教学大纲苏教版进行探讨。
二、教学目标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和证明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3. 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中。
三、课程内容初中数学教学大纲苏教版包含了丰富的课程内容,主要分为数与式、图形与几何、函数与方程、统计与概率四个部分。
具体内容如下:1. 数与式:包括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分数、百分数、比例、代数式、方程等;2. 图形与几何:包括平面图形的性质、相似与全等、三角形、四边形、圆的性质、立体图形等;3. 函数与方程: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函数、图像与应用等;4. 统计与概率:包括统计调查与统计图、概率与统计等。
四、教学方法为了有效地实施初中数学教学大纲苏教版,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 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实际物体或图形,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 探究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规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3. 情境教学法:借助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4. 差异化教学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五、评价方式为了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达成情况,初中数学教学大纲苏教版提出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日常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评价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参与程度;2. 作业评价:对学生完成的练习题、作业题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3. 考试评价:通过考试,评价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课堂答问、小组合作等形式,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思维能力;5. 综合评价:结合以上各种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
初中数学教材目录(苏教版)
![初中数学教材目录(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fe38590b8f67c1cfad6b884.png)
苏教版初中数学目录七年级上 6.3 余角补角对顶角11.2 全等三角形 3.4 平行四边形第一章我们与数学同行 6.4 平行1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3.5 矩形、菱形、正方形1.1生活数学 6.5 垂直 3.6 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第十二章数据在我们身边1.2活动思考12.1 普查与抽样调查第四章数量、位置的变化第二章有理数12.2 统计图的选用 4.1 数量的变化七年级下2.1比 0 小的数12.3 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图 4.2 位置的变化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2.2数轴7.1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4.3 平面直角坐标系第十三章感受概率2.3绝对值与相反数7.2 探索平行线的性质13.1 确定与不确定第五章一次函数2.4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7.3图形的平移13.2 可能性 5.1 函数2.5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7.4 认识三角形 5.2 一次函数2.6有理数的乘方7.5 三角形的内角和 5.3 一次函数的图象八年级上2.7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第三章 5.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八章幂的运算第一章轴对称图形第三章用字母表示数8.1 同底数幂的乘法 1.1 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 5.5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3.1字母表示数8.2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1.2 轴对称的性质第六章数据的集中程度3.2代数式8.3 同底数幂的除法 1.3 设计轴对称图案 6.1 平均数3.3代数式的值 1.4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 6.2 中位数与众数第九章从面积到乘法公式3.4合并同类项9.1 单项式乘单项式 1.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6.3 用计算器求平均数3.5去括号9.2 单项式乘多项式 1.6 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第二章勾股定理与平方根八年级下9.3多项式乘多项式第七章一元一次不等式(11 课时) 4.1 从问题到方程9.4 乘法公式 2.1 勾股定理4.2解一元一次方程9.5 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的再认识------ 因 2.2 神秘的数组7.1 生活中的不等式( 1 课时)4.3用方程解决问题 2.3 平方根7.2 不等式的解集( 1 课时)式分解 (一)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9.6 乘法公式的再认识------ 因式分解 (二) 2.4 立方根7.3 不等式的性质( 1 课时)5.1丰富的图形世界 2.5 实数7.4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2 课时)第十章二元一次方程5.2图形的变化10.1 二元一次方程 2.6 近似数与有效数字7.5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 1 课时)5.3展开与折叠10.2 二元一次方程组 2.7 勾股定理的应用7.6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课时)5.4从三个方向看10.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7.7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第三章中心对称图形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 次函数( 2 课时)复习与小结10.4 用方程组解决问题 3.1 图形的旋转6.1线段射线直线 3.2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第十一章图形的全等第八章分式(10 课时)6.2角11.1 全等图形 3.3 设计中心对称图形图案8.1 分式(1 课时)苏教版初中数学目录1.3分式的基本性质( 2 课时)九年级上第五章数据的离散程度1.4分式的加减( 1 课时)5.1 极差第一章二次根式1.5分式的乘除( 2 课时)1.1 二次根式5.2 方差与标准差1.6分式方程( 3 课时)复习与小结1.2 二次根式的乘除5.3 用计算器求标准差的方差 5 数学活第九章反比例函数( 6 课时)动 5 小结与思考 5 复习题1.3 二次根式的加减 1 数学活动 1 小2.8反比例函数( 1 课时)九年级下结与思考 1 复习题2.9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3 课时)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第六章:二次函数2.10反比例函数的应用(1 课时)复习与小2.1 一元二次方程第一节二次函数结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第二节二次函数的图象第十章图形的相似(14 课时)2.3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 2 数学活第三节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7.4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1 课时)第四节二次函数的应用动 2 小结与思考 2 复习题7.5黄金分割( 1 课时)第三章图形与证明(二)第七章:锐角函数7.6相似图形( 1 课时)3.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第一节正切7.7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4 课时)3.2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二节正弦、余弦7.8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2 课时)3.3 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第三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7.9图形的位似( 1 课时)的性质与判定第四节由三角函数值求锐角7.10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3 课时)复习与3.4 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第五节解直角三角形小结3.5 中位线 3 数学活动 3 小结与思考第六节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第十一章图形的证明(一)(9 课时)3 复习题第八章:统计的简单应用3.6你的判断对吗( 1 课时)第四章中心对称图形(二)第一节货比三家3.7说理(2 课时)4.1 圆第二节中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3.8证明(3 课时)4.2 圆的对称性第九章:概率的简单应用3.9互逆命题( 2 课时)复习与小结4.3 圆周角第一节抽签方法合理吗第十二章认识概率( 5 课时)4.4 确定圆的条件第二节概率帮你做估计9.4等可能性( 1 课时)4.5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三节保险公司怎样才能不亏本9.5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一)(2 课时)4.6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9.6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二)(1 课时)4.7 正多边形与圆课题学习:游戏公平吗?复习与小结4.8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4.9 圆锥的侧面积 4 数学活动 4 小结与思考 4 复习题苏教版初中数学目录八年级物理上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 1.1 声音是什么 1.2 乐音的第十一章简单机械与功11.1 杠特征 1.3 噪声及其控制 1.4 人耳听不到的声杆 11.2 滑轮 11.3 功 11.4 功率 11.5 机械效率音第二章物态变化第十二章机械能与内能 12.1 动能势能机械能12.2 内能热传递12.3 物质的比热1.7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2.2 汽化和液化 2.3 熔化和凝固 2.4 升华和凝华 2.5 水循容环第三章光现象 3.1 光的色彩颜色 3.2 人眼12.4 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第十三看不见的光 3.3 光的直线传播 3.4 平面章简单电路13.1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镜 3.5 光的反射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 4.1 光路 13.2 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13.3 电流和电流的折射 4.2 透镜表的使用13.4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第十四章欧姆定律14.1 电阻 14.2 变阻器14.3 欧姆2.1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4 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定律 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7.11望远镜与显微镜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5.2 速度 5.3 直线运动 5.4 运动的相对性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五章电功与电热15.1 电能表与电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功 15.2 电功率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6.1 物体的质15.3 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15.4 家庭电路量 6.2 测量物体的质量 6.3 物质的密度 6.4 密与安全用电第十六章电磁转换16.1 磁体与度知识的应用 6.5 物质的物理属性第七章从磁场 16.2 电流的磁场粒子到宇宙7?:.1 走进分子世界7.2 静电现16.3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动机16.4 安装象 7.3 探索更小的微粒7.4 宇宙探密第八直流电动机模型16.5 电磁感应发电机章力8.1 力弹力8.2 重力力的示意图 8.3 摩擦力第十七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17.1 信息与信息传播17.2 电磁波及其传播3.10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第九章力与运17.3 现代通信——走进信息时代第十八动 9.1 二力平衡9.2 牛顿第一定律9.3 力与运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8.1 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动的关系第十章压强与浮力10.1 压发展 18.2 核能 18.3 太阳能强 10.2 液体的压强10.3 气体的压强10.4 浮18.4 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18.5 能源与可力 10.5 物体的浮与沉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初中数学大纲七年级上
●第1章数学与我们同行
1.1生活数学
1.2活动思考
●第2章有理数
2.1正数与负数
2.2有理数与无理数
2.3数轴
2.4绝对值与相反数
2.5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2.6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
2.7有理数的乘方
2.8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数学活动算“24”
小结与思考复习题
●第3章代数式
3.1 字母表示数
3.2 代数式
3.3代数式的值
3.4合并同类项
3.5去括号
3.6整式的加减
数学活动月历中的数学
小结与思考复习题
●第4章一元一次方程
4.1从问题到方程
4.2解一元一次方程
4.3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
数学活动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的调查
小结与思考复习题
●第5章走进图形世界
5.1丰富的图形世界
5.2图形的运动
5.3展开与折叠
5.4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数学活动设计包装纸箱
小结与思考复习题
●第6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
6.1线段、射线、直线
6.2角
6.3余角、补角、对顶角
6.4平行
6.5垂直
数学活动测量距离
小结与思考复习题
课题学习制作无盖的长方体纸盒
数学活动评价
七年级下
●第7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
7.1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7.3图形的平移
7.4认识三角形
7.5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数学活动利用平移设计图案
●第8章:幂的运算
8.1同底数幂的乘法
8.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8.3同底数幂的除法
数学活动生活中的“较大数”和“较小数”
●第9章: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
9.1单项式乘单项式
9.2单项式乘多项式
9.3多项式乘多项式
9.4乘法公式
9.5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数学活动拼图.公式
●第10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10.1二元一次方程
10.2二元一次方程组
10.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10.4三元一次方程组
10.5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
数学活动算年龄
●第11章:一元一次不等式
11.1生活中的不等式
11.2不等式的解集
11.3不等式的性质
11.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11.5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
11.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数学活动一元一次不等式问题的调查
●第12章:证明
12.1定义与命题
12.2证明
12.3互逆命题
数学活动由已知探索未知
八年级上
●第1章全等三角形
1.1 全等图形
1.2 全等三角形
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数学活动关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小结与思考复习题
●第2章轴对称图形
2.1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
2.2轴对称的性质
2.3设计轴对称的图案
2.4线段、角的轴对称性
2.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数学活动折纸与证明
小结与思考复习题
●第3章勾股定理
3.1勾股定理
3.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3.3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
数学活动探寻“勾股数”
小结与思考复习题
●第4章实数
4.1平方根
4.2立方根
4.3实数
4.4近似数
数学活动有关“实数”课题研究
小结与思考复习题
●第5章平面直角的坐标系
5.1物体位置的确定
5.2平面直角坐标系
数学活动确定藏宝地
小结与思考复习题
●第6章一次函数
6.1函数
6.2一次函数
6.3一次函数的图像
6.4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
6.5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
6.6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
式
数学活动温度计上的一次函数
小结与思考复习题
课题学习关于勾股定理的研究
数学活动评价表
八年级下
●第7章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
7.1 普查与抽样调查
7.2 统计图的选用
7.3 频数和频率
7.4 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
数学活动丢弃了多少塑料袋
小结与思考复习题
●第8章
8.1 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
8.2 可能性的大小
8.3 频率与概率
数学活动摸球试验
小结与思考复习题
●第9章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
9.1 图形的旋转
9.2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
9.3 平行四边形
9.4 矩形、菱形、正方形
9.5 三角形的中位线
数学活动设计对称图案
小结与思考复习题
●第10章分式
10.1 分式
10.2 分式的基本性质
10.3 分式的加减
10.4 分式的乘除
10.5 分式方程
数学活动分式游戏
小结与思考复习题
●第11章反比例函数
11.1 反比例函数
11.2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11.3 用反比例函数解决问题
数学活动反比例函数实例调查
小结与思考复习题
●第12章二次根式
12.1 二次根式
12.2 二次根式的乘除
12.3 二次根式的加减
数学活动画画算算
小结与思考复习题
课题学习心率的调查
数学活动评价表
九年级上
●第1章一元二次方程
1.1 一元二次方程
1.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3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1.4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
数学活动矩形绿地中的花圃设计
小结与思考复习题
●第2章对称图形——圆
2.1 圆
2.2 圆的对称性
2.3 确定圆的条件
2.4 圆周角
2.5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6 正多边形与圆
2.7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
2.8 圆锥的侧面积
数学活动图形的密铺
小结与思考复习题
●第3章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3.1 平均数
3.2 中位数与众数
3.3 用计算器求平均数
3.4 方差
3.5 用计算器求方差
数学活动估测时间
小结与思考复习题
●第4章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
4.1 等可能性
4.2 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一)
4.3 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二)
数学活动调查“小概率事件”
小结与思考复习题
课题学习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探索规律
数学活动评价表
九年级下
●第5章:二次函数
5.1二次函数
5.2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5.3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二次函数表达式
5.4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5.5用二次函数解决问题
数学活动校园景观设计
●第6章图形的相似
6.1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6.2黄金分割
6.3相似图形
6.4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6.5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6.6图形的位似
6.7用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
数学活动测量两地间的距离
●第7章:锐角三角形
7.1正切
7.2正弦、余弦
7.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
7.4由三角形数值求锐角
7.5解直角三角形
7.6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问题
数学活动测量建筑物的高度
●第八章:统计和概率的简单运用
8.1中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
8.2货比三家
8.3统计分析帮你做预测
8.4抽签方法合理吗
8.5概率帮你做估计
8.6收取多少保险费才合理
数学活动香烟浸出液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小结与思考复习题
课题学习制作“动画片”
数学活动评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