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表达的艺术性
浅谈语文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性
![浅谈语文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性](https://img.taocdn.com/s3/m/6706e3292f60ddccda38a067.png)
嘴巴 a a a ;太 阳 出 来 红 彤 彤 ,公 鸡 一 叫
情绪、 反应 , 穿插 一些 生动 幽默的话语 。
0 0 清 清池塘 一 只鹅 , 中倒 影 e e 。 0; 水 e ”
在 教 学 复 韵 母 “ i时 , 编 了 一 首 儿 歌 : e” 我 小 兔 飞 飞 , 喝 咖 啡 。e前 i , 了 一 爱 后 喝
师必须用科学规范 的语言来授课 , 不能随
意地用方言讲课或胡乱解释词语 的意思 。 如不能把 “ 枝大叶” 粗 讲成 “ 枝很粗 , 叶很 大”更不能把“ , 狼吞虎咽” 成“ 讲 狼吃东西
是 吞 , 吃东 西是 咽 ” 老虎 。教 师 的授课 语 言
感、 成就感 , 但肯定性评价语言 的内容也
情 。 节课 , 师 的教 学语 言 抑 扬 顿挫 、 整 教 声 情 并 茂 、 慢适 宜 , 生 享 受 了 一 次 课 堂 快 学 语 言艺 术 的盛 宴 。 四 、 学 语 言 应 幽默 风 趣 、 趣 横 生 教 妙 “ 为 学 之 始 ”风 趣 幽 默 的 教 学 语 趣 ,
法 , 蓄 委 婉 地 提 出批 评 , 学 生 在 笑 声 含 使 中受 到教 育 。
杯。 采用通俗易懂 、 形象生 动的教学语言
学 习 拼 音 ,学 生 不 仅 能 很 好 地 记 住 拼 音
行知识传授 、 情感交流 , 进学生 的审美 促
体验等 。 为语文教师 , 作 应该 如何增强教 学语言 的艺术性 呢?我认 为应从 以下几
浅谈语文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性
口 玉林 市容 县 六 王 镇 中心 学校 梁 琬
语文课 堂教 学 中的教 师语 言艺术 , 是指 教师在课 堂教 学 中以洁 准确 、 富 于技巧 、 充满 情感 的语言传授知识 , 激发 学生的情感体验 ,使语文 教学 由知识传 授 向情感体验并轨 ,并有 利于师生 间进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文档资料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de3e8ca4b73f242326c5f84.png)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一、语言要通达流畅,具有准确性我们知道,历代的文人墨客无不讲究语言文字的锤炼。
像卢延让的“吟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皮日休的“百炼成字,千炼成句”等,都说明了语言的表达的准确性。
如今我们倡导语文教学中要精讲多练,意在追求语言的准确性,且努力使自己的课堂语言像行云那样舒尾自如,像流水那样从容畅荡。
例如,《再见了亲人》一课,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抓住一个“血”字,向学生讲明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怎样用鲜血凝成的;讲《秋天的雨》,就要抓住秋雨的几个鲜明特点,以自己富有的课堂语言,简洁明快,讲述其容量较大的文本知识,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语言要注重启发性随着时代发展和教育的不断革新,教育面临极大的挑战,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和方法也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要培养现代化高素质的人才,更是迫在眉睫。
教育界人才辈出,百花齐放,但无论怎样变革,教师还是要靠课堂语言这个媒介,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
因此,教师启发性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求知欲,要靠教师去启迪,师生之间的思想渠道,考教师的语言去沟通,达到作者、读者、教者、学者息息相通,心心相印。
在学习《太阳》一刻的时候,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会怎样?”教师应该顺势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充分想象没有太阳的可怕景象,同学们从多方面、多角度讨论得出结论:“没有太阳就没有地球这个美丽的世界”这一真理。
三、语言要讲求趣味性教师讲课既不能像判官那样威严可怕,也不可像滑稽演员那样一笑了之,而是要在自己的课堂语言中融入趣味性,即情趣和理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活泼自然中获取知识,懂得道理。
一般的文学作品重在写“情”,科学常识性文章则重在说“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用明快的语言给学生以情趣和理趣。
从理趣来看,其特点主要在于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分析说明的方法,引用各种资料、数据进行论述说明道理。
教师在讲解这一类型的文章,语言不能呆板,不能一味追求讲求知识,关键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形象的比喻,生动的故事等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的说话艺术
![教师的说话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1c597d18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86.png)
教师的说话艺术在教室里,教师的话语权是非常重要的,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说话艺术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氛围。
良好的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讲话技巧和语言能力,才能让学生听得懂、学得好。
下面是教师的说话艺术的几个方面。
1. 语速与语调教师的语速与语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听课效果。
如果说话快,可能会引起学生的不适和信息理解困难;如果语调单调,同样会让课堂的气氛非常沉闷。
因此,教师需要掌握适当的语速和语调,让学生听得舒适并且能理解担忧的意思。
以下是一些可用于改善语速和语调的技巧:•适当地放慢语速,特别是在讲解重点、难点和重复的地方。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课堂信息。
•使用不同的语音、语调和语气来强调重要的内容,并且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改变音调,比如上升、下降或变成弯曲的音调,以制造生动的演讲效果。
2. 简明扼要教师讲授的知识点通常很多,而且难度不同、性质不同。
为了保证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有效展开,教师的语言应该简明扼要地表达,不要过多地叙述。
语言简明,意思明确是教师应该追求的目标。
以下是一些可用于简明扼要的技巧:•避免使用不必要的介绍和描绘,直接进入正题。
•尽量简短地描述问题的背景、现状和解决方案,不要长篇大论。
•对于难以理解的概念和术语,教师应该用简单的词语或者直观的例子来解释,以便于学生易于理解。
3. 交互性口语教师应该说话有交互性,注重在语言交流中多方参与。
设置鼓励学生提问的环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不仅表达了教师平等、尊重的教育理念,而且有利于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进而提升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素质的培养。
以下是一些可用于交互性的技巧:•使用提问技巧,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答案,或者促进学生提出新的意见。
•定期向学生征询意见,了解他们的想法,并根据他们的意见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
•鼓励学生分组活动,让他们进行讨论或小组研究。
这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课堂对话和交互。
4. 关注课堂氛围教师也需要关注课堂氛围,这是教师评估教学效果的重要纬度。
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性的体现
![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性的体现](https://img.taocdn.com/s3/m/ec3fc532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fd.png)
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性的体现标签: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性;准确性;审美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把人类所创造的知识财富传授给学生,教师的语言组织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课堂教学中,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一个双边互动活动过程。
教师“教”的途径有讲解、演示等,但都离不开口头语言的表达,教师教学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甚至教师教学语言表露的情感也激发着学生的情感,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表达艺术性成了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
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易懂教师将自己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艺术性的语言尽情展现出来,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的目的。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当教师用形象化的语言去阐释抽象的数学概念时,就能在学生头脑中构建起正确的概念;当教师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把教学内容勾画成鲜明的表象时,学生就能顺利地由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
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还要条理清晰、浅显易懂,让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让深奥的知识明朗化,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
一般地说,对人的感官富有刺激性的语言,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数学教学偶尔出现几句诗情画意的语言,效果更是不同凡响。
二、课堂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严谨教师对数学定义、定理必须要理解透彻,表述的语言一定要准确规范,不应使学生产生歧义和误解。
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表述一定要准确严谨。
二是必须用科学规范的术语来授课,不能用想当然的俗语和方言来表达概念、法则、性质等,比如,不能把“垂线”讲成“垂直向下的线”,不能把“最简分数”说成“最简单的分数”等。
考虑到學生的年龄和知识基础,对科学性的要求不能十分严格,有些内容可以简化,但是不允许有错误。
除此以外,还应坚持用普通话教学,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吐词清晰,读句分明,重要语句不冗长、要抓住重点,简捷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
大学课堂的语言艺术
![大学课堂的语言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39a422f5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ff.png)
教师在课堂上应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歧义和模糊的表达。准确传达知识 、信息和概念,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
生动形象的描述
总结词
增强学生的感知和理解
详细描述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描述以及具体的实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 象的概念和理论。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加深他们对知识的印象。
语言艺术素养。
学生应当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 观点和意见,尊重多元文化背景
,以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学生应当注重锻炼自己的批判性 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勇于提出 问题和质疑,以培养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类比与比喻
运用类比和比喻的方法,帮助学生更 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促进他 们的思考。
促进课堂互动
讨论与辩论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 过讨论和辩论的方式,促进课堂互动 和交流。
反馈与评价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让他们感 受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激发他们的 学习动力。
提高教学质量
清晰表达
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准确地传达知识, 让学生能够快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促进全面发展
教师的个人魅力不仅影响学生的知 识学习,还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 观产生积极影响,促进学生全面发 展。
05
语言艺术与跨文化交流
跨文化交流中的语言障碍
语言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使用 不同的语言,可能导致沟 通障碍。
文化误解
由于缺乏对其他文化的了 解,学生可能对非本族语 者的言行产生误解。
增进师生关系
良好的语言艺术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增进师 生之间的感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于漪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于漪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f25f143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8e.png)
于漪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于漪教师是一位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语言艺术教师。
她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们在语言学习中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创意,同时提高他们的语言技能。
通过她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学生们不仅可以理解和运用语言,同时也能够欣赏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在于漪老师的课堂中,学生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语言知识,而是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她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并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她引导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活动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比如,在一堂课上,她安排学生们分组进行辩论,让他们就一个热门话题进行争论,激发学生们表达自己看法的勇气。
这种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们主动思考问题,锻炼自己的辩论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除了口语,于漪老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她设计了许多有趣的阅读理解活动,使学生们能够逐渐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在一节课上,她设置了一个小故事,学生们需要通过阅读理解来解决故事中的问题,并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写下自己的解决方案。
这样的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还锻炼了他们的写作技巧和创造力。
此外,于漪教师也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她鼓励学生们接触各种文学作品、音乐和艺术作品,并引导他们欣赏和理解其中的文化和情感。
她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和音乐会,鼓励他们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不仅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还能够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和情感体验。
除了教学内容本身,于漪老师还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
她通过创设愉快、积极的学习氛围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她经常使用游戏、音乐和故事等元素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增加课堂的互动性。
学生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享受学习的过程,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总之,于漪老师的课堂教学无疑展现了语言艺术的魅力。
她通过积极的活动和独特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提高了他们的语言技能。
她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阅读、写作和艺术欣赏能力,并且通过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们真正享受到了语言艺术的魅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艺术性
![数学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艺术性](https://img.taocdn.com/s3/m/79d9f1ec6294dd88d0d26b14.png)
数学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艺术性郧县青曲镇初级中学李小林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
作为课堂教学,主要是运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表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
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
”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
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研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下面就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艺术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和体会。
一、使用规范性语言,可产生正面示范效应。
数学是一门非常严密的学科。
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的叙述、说明、应用都必须使用规范准确的语言。
小学阶段由于一些概念不仅仅是描述性的,一些教师妄下定论就容易使数学语言的不严谨,真可谓差之毫里,谬之千里。
一位教师在上“直线和线段”一课时,想通过提问让学生总结出直线的特点,师问:直线从头到尾有没有端点?生答:有。
本意是想通过设问强化直线没有端点,但“从头到尾”一词,产生了误导,使答案意思相反,更模糊了学生对“直线”一词的理解。
因此,数学教师的语言一定要精练,少说废话,才能提高效率,就是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更丰富的内容。
数学教师对概念、法则、术语的叙述要准确,不必让学生产生疑问和误解。
为此,教师要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有个透彻的理解。
例如:“整除”与“除尽”、“数位”与“位数”、“增加了”与“增加到”等,如果混为一谈,就违背了同一律;有的教师指导学生画图时说:“这两条直线画得不够平行”、“这个直角没画成90°”等,这就违背了矛盾律;而“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之类的语言错误就在于偏概全,缺少准确性。
二是必须用科学的实语来讲解,不能用土话、方言来表达。
比如,不能把“垂线”说成“垂直向下的线”,不能把“最简分数”说成“最简单的分数”等等。
除了具有准确性之外,还应有规范性的要求。
如说话吐字要清晰,读题语句要分明,坚持使用普通话等。
教师的语言艺术_演讲稿
![教师的语言艺术_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ce196d8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3.png)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重要的主题——教师的语言艺术。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
而语言艺术,则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教师语言艺术的重要性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正如古人所说:“教者,所以激扬志气,鼓舞人心。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当善于运用语言艺术,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动力。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语言艺术不仅体现在传授知识上,更体现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巧妙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教师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 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语言艺术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一个善于运用语言艺术的教师,能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关爱与尊重。
这样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也有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教师语言艺术的特点1. 科学性教师语言艺术应当具有科学性,即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教师应运用科学的方法,准确地表达知识,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
2. 生动性教师语言艺术应当具有生动性,即富有感染力,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教师可以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形象、具体,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互动性教师语言艺术应当具有互动性,即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教师应善于运用提问、讨论、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4. 艺术性教师语言艺术应当具有艺术性,即富有个性,具有独特的风格。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当具备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在欣赏教师语言艺术的同时,感受到教育教学的魅力。
三、提高教师语言艺术的方法1. 丰富词汇,提高表达能力教师应不断学习、积累词汇,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https://img.taocdn.com/s3/m/6e945be6e009581b6bd9ebe5.png)
语言艺术是高效课堂的基础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
作为课堂教学,主要是运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要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研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一、语言亲切,富有情感。
教学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的载体,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保持舒畅的学习心境,最能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
教师在课堂上,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对待学生,语言都应亲切,富有情感,特别是对待差生,更应做到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励他们的上进心,细心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从而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即使错了,也用委婉的话语指出其不足。
当然,表扬、激励、鼓舞都必须做到有的放矢。
相反,如果对学生的错误过多地批评、指责、甚至讽刺、挖苦,那就会使学生失掉学习的信心,甚至厌学。
学生回答问题时,用“你答得很好”、“你并不比别人差”、“你也许课前忘了复习,相信你下次一定能够答对的”等,这样做到了多鼓励,少指责;多进行正面指导,少板起面孔训人,让学生在学习上有信心、有积极性,使他们能“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语言精练,提高效率。
所谓语言精炼,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最少的语句表达更丰富的内客。
一些教师唯恐学生“消化不良”,讲课语言繁琐罗嗦,面面俱到,其实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理解知识间的联系,更不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须知,语言精练并不是单纯地削减语言的数量,而是要提高语言的质量,这就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分化难点。
因此,语言精练必须服从于教学规律,采用最优教学方法,放心大胆地让学生思考、讨论、猜想、总结,教师的语言就能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三、语言生动,增加趣味性。
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睿智,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
当然,不是所有引人发笑的语言都是幽默,教学语言幽默应具有深刻智慧,能使学生在笑声中领悟教师的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知识。
公开课中教师语言的艺术性
![公开课中教师语言的艺术性](https://img.taocdn.com/s3/m/5ad83eb6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2c.png)
公开课中教师语言的艺术性教师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公开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师的语言艺术性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巧妙地运用语言,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他们的思考和学习,并建立起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
本文将探讨公开课中教师语言的艺术性,并阐述如何有效运用语言来提升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在公开课中应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清晰性。
语言的准确性是确保学生正确理解教师的重要前提。
教师应使用简洁明了的词汇和语句,避免使用复杂的术语或难以理解的表达方式。
同时,教师应提前准备好教学内容,确保自己对所要教授的知识清楚明了,以便于用准确、清晰的语言进行教学。
只有确保语言准确明确,才能使学生正确理解教学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其次,教师在公开课中应注意语速和语调的控制。
语速和语调是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接受程度的重要因素。
教师应以适当的语速和语调进行教学,在语速上过快可能导致学生跟不上教学节奏,理解困难;而过慢则容易让学生产生提不起兴趣甚至厌烦的情绪。
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适当调整语速和语调,使教学过程更为流畅、自然。
此外,教师在公开课中应注意语言的表达方式。
教师应灵活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达到教学的目的。
例如,通过提问、讲故事、举例等方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通过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事物或解释概念,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巧妙地运用语言表达方式,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除了语言表达方式外,教师在公开课中还应注重语言的情感表达。
语言的情感表达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教师可以通过运用积极向上的语言,表达对学生的鼓励和赞赏;通过运用亲切友善的语言,传递对学生的关心和关爱。
这样的语言表达能够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系,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浅谈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艺术性的培养
![浅谈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艺术性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e6883188e53a580216fcfe9a.png)
[ 关键词】 课堂教 学; 语言 艺术性 ; 养途径 培
[ 图 分类 号】 C 1 中 A5 【 献标识码】 A 文 【 章编 号 】 17 — 0 22 0 )6 O 1— 2 文 6 2 6 0 ( 0 9 0 一 13 0
浅谈课 堂教学 中教师语 言艺术性 的培养
张 占久
( 盘锦市经济技术学校 , 辽宁 盘锦 14 0 ) 2 2 1
[ 摘
要】 课 堂教 学中的语 言艺术是教 师与学生教 学相 长的生命 力所在 。 教师很好地 掌握其 艺术精 髓, 是激活课堂 气氛 、 激发
学生 学习兴趣 、 出色完成教 学工作的重要保证。广 大教 师应提 高对课 堂教 学中的语言 艺术的认 识 . 觉加 强课 堂教 学语 言艺术的 自
第2 6卷 第 6期 20 0 9年 6月
辽 宁教 育行政学院学报
J u n lo io i gEd c to a miitain Isiue o r a fLa n n u ain lAd n srt n t t o t
Vo .6 No6 12 . J n2 0 u 0 9
自然 就建立起 了融 洽的师生关 系。另外 , 礼貌用 语也应在 在课堂教学 中 , 师的语 言是一 门艺术 , 的表 现形式 是 亲 , 教 它 多方面的 。对这 门艺术 的训练 和探索需要 我们付 出辛勤 的创 教学 中加以运用。教师不能 因为 自己是 教者就居高临下 , 和学 造性 的劳动 , 只要有心 , 日积 月累 , 定能 不断提 高。笔 者认 为 , 生说 话时要讲礼 貌 , 让学 生既感到与 老师之 间的平等 , 又感到 教师语 言艺术 的培养要从 以下几个方 面着手 。
浅析课堂魅力之语言艺术的应用
![浅析课堂魅力之语言艺术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6b831a8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8d.png)
浅析课堂魅力之语言艺术的应用一、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语言艺术是指利用语言进行精确、巧妙的表达,从而产生美的效果的一种技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通过巧妙的语言表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而平淡乏味的语言表达则会使学生产生倦怠,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提高语言艺术水平,善于运用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1.多媒体辅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进行辅助。
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展示,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所学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艺术表现,比如通过精美的图片、动听的音乐、感人的视频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更具吸引力。
2.运用修辞手法在语言表达上,教师可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提升表达的艺术性。
比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都能够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通过修辞手法的精妙运用,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深入人心,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讲故事讲故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通过讲述富有情感、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思考。
好的故事能够让学生产生共鸣,感同身受,从而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
4.运用幽默幽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在适当的时候加入一些幽默元素能够使课堂更加活泼、有趣。
适当的幽默不仅能够缓解紧张气氛,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加专注于课堂内容。
但要注意的是,幽默要适度,不宜过分,以免影响教学效果。
5.引用经典名言在课堂上适当地引用一些经典名言,能够让课堂更具分量感,使教学内容更加深入人心。
经典名言是前人的智慧结晶,通过引用这些名言,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所学知识,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三、语言艺术的应用能够带来哪些好处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语言艺术的精妙运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更加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关于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关于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adf25edb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3.png)
关于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言语是人类交流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言语的艺术不仅决定了教师教学的成功与否,更关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程度。
以下就谈一下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一、语音艺术教师的语音艺术是指教师发音、语调、语速等方面的艺术表现。
教师发音准确清晰、语调适度,能够引导学生发现语音的魅力,让学生的语音得以规范化。
此外,教师语速适中,使语言更加流畅,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消化学习内容。
二、词汇艺术教师的词汇应与所教课程紧密匹配,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学习内容。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合理选用易懂的词汇,避免专业词汇过度使用,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课程内容。
此外,教师还应注意单词的发音和用法,避免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犯错。
三、语法艺术语法是语言的结构与系统,它的艺术表现体现在教师能够适当运用语法规则,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运用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避免语法错误,使用适当的语法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
四、修辞艺术修辞艺术是指运用语言的多种形式和手法,达到表达意思和感情的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灵活运用修辞方式,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诠释所学内容。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比拟、生动的描绘等手法,提高学生记忆和理解课程内容的效果。
五、表达艺术教师的表达艺术是指教师能否通过增加语言语调、姿态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使用肢体语言表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增加互动与交流的机会。
综上所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语音、词汇、语法、修辞和表达等多个方面的艺术表现,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所学内容。
只有通过合理的语言艺术表现,教师才能够更好地传递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兴趣。
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与教学效果
![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与教学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6f21af7f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18.png)
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与教学效果
语文教师是学生语言艺术的引领者,他们的语言艺术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敏锐的语言感知能力和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这些都是语文教师语言艺术的体现。
首先,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需要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和精准的词语来讲解知识,解析文章,启发学生思考。
只有拥有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更好的感受和体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次,语文教师需要具备敏锐的语言感知能力。
语文教师要善于捕捉语言的美感、节奏感和韵律感,能够通过语言的表达方式和声音的变化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只有敏锐的语言感知能力,才能使语文教师的授课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愿意主动参与进来。
最后,语文教师需要具备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
语文教师的语言运用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
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语言技巧,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轻松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只有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才能使语文教师的教学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有更好的成长和进步。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与教学效果密不可分。
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感知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艺术,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的世界,开启语言的奇妙之旅。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数学教师课堂语言艺术13篇(汇总)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数学教师课堂语言艺术13篇(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a5eccc6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6.png)
一、合理叙述,在规范的基础上融入情感化的语言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课堂教学时,违背逻辑的教学语言,会使学生产生不必要的疑惑和误解,干扰学生正常的思考探求。
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语言时,应注意教学语言的逻辑性,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以逻辑力量引领学生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二、巧妙构思,在平实的内容讲解中注入形象化的语言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如果只是从概念到概念、规律到规律地进行教学,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自然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而形象生动的语言能化抽象为具体,有利于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进而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因此,教师应做到对教学语言巧妙构思,在平实的内容讲解中应注入形象化的语言,变深奥为浅显,引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与情感的共鸣。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让学生思考:人大附中东门位于黄庄路口的.南200米处,新中关东门位于人大附中的北400处,如何用图表示出三者的位置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马路看成一条直线,将学校东门等地看作是这条直线上的点,以黄庄路口为原点,1米为单位长度,由南向北的方向为正方向,建立一条数轴(如下图所示),就可以用数-200和200分别表示附中东门和新中关东门的位置:通过创设恰当的生活化情境,并以形象化的语言既简洁又清晰地让学生明白直线上的位置可以用一个数(坐标)来表示。
在接下来的环节,教师以“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习惯表示方法将图竖过来画。
通过利用数轴确定直线上点的位置,而让学生思考能不能找到一种办法来确定平面内的点的位置,这样更能引导学生认识平面内的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
三、精心设计,在枯燥的理论讲解中加入风趣的语言生动、形象、富于情趣的教学语言不仅可以活跃教学氛围,消除学生的厌倦情绪,更能象磁石一样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兴趣。
例如,八年级下册“分式方程”的教学中,我通过解一元一次整式方程引导学生探索当这些方程的未知数在分母里时的解法,当学生把解出来的值代入原方程时发现方程没有意义,随即提出了疑问。
浅析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浅析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579e56ad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c1.png)
浅析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需要简洁明了。
数学知识本身就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方式,因此在表达和解释的时候,语言应该尽可能简明扼要。
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的时候,应该将概念和定理讲清楚,逻辑推导做到位,但又不要过分啰嗦冗长,避免给学生添加思维负担。
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能够将数学知识传达给学生,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需要生动活泼。
由于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如何解方程的时候,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有形,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语言表达生动活泼,还能够增强课堂氛围,让学生更加专注地听课、思考和讨论。
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需要耐心细致。
由于数学知识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疑惑,而教师需要耐心和细心地解答学生的问题,帮助他们理清思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细节,如避免用复杂难懂的词汇,避免出现歧义,避免使用拗口的语言结构等,以保证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教师的意图。
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需要灵活多样。
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都不尽相同,所以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需要灵活多样的语言表达方式。
可以通过讲解、演示、提问等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
灵活多样的语言表达也有利于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6e0d5084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f7.png)
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语文教师是教学生读、写、说、听的人,他们不只是传授规范语言知识的教师,更是语文技能训练的指导者。
优秀的语文教师能够通过巧妙使用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语文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语言艺术是不可或缺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述语言艺术在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新颖的语言表达方式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需要通过新颖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吸引和引导学生。
一种简单而有用的技巧就是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
在《论语》中,孔子就曾用到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等比喻来解释学习方法。
语文教师也可以通过恰当地运用比喻和其他修辞手法,让课堂内容更为生动有趣。
灵活的教学语态在讲解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语态,例如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等。
通过灵活的使用教学语态,可以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更加自然地运用语言。
同时,语文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语态的语言范例,帮助学生自然而然地通过模仿、学习掌握其中的语言技巧。
耐心细致的解释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的解释。
好的解释不仅要有条理,还要注意语言的详略得当。
例如,在解释某个句子的时候,语文教师不仅要讲述这个句子的结构和含义,还要指出其中的语言技巧,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技巧。
生动的语音语调语音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生动的语音语调,语文教师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音技巧。
例如,语文教师可以在讲述诗歌的时候,在适当的位置上加上起伏的语调,以突出诗歌中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具有教育意义的言行语文教师应该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语言、文字和思维观念。
他们的言辞、行动应该具有教育意义。
例如,当学生犯错时,语文教师应该通过温和的语气,帮助学生意识到错误的原因,并帮助学生找到改正错误的途径。
总之,语言艺术是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巧妙运用语言,语文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浅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浅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cda64900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98.png)
浅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语言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的语言能力和教学语言艺术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还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教育的理念、教育的方法和教育的价值观。
教师的语言艺术既包括语言表达的技巧,也涉及语言的风格、语调、语态等方面,以及语言表达的内容和效果。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浅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首先,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学语言艺术的基础。
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流利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够有效的把教学内容表达给学生。
如果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学生可能会对教学内容感到枯燥乏味,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其次,教师的语言艺术也涉及到语言的风格、语调、语态等方面。
教师的语言的风格应该是准确、简洁、生动、贴近学生生活,语调要富有感染力,让学生产生共鸣,情感准确得到表达。
另外,语态也极为重要,语言表达尽量用第二人称或者我们,这样会让学生感到亲切,进而接受教学内容。
最后,教师的语言表达内容和效果也是教学语言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讲故事、比喻、譬喻等,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下认真学习,将知识留存在学生的大脑里。
同时,教师的语言表达内容应该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难度适中,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兴趣和乐趣,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因此,教师的语言艺术和教学效果密切相关,它不仅需要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教学技能,还需要教师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注重表达的内容和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用丰富、生动、恰当的语言来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兴趣中感受到学习的魅力,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学效果。
试论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
![试论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b08d0c42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85.png)
试论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言语表达的技巧和艺术,通过精准、生动、灵活的语言,讲解知识、传授技能、引导思维、激发情感,使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教师的语言艺术不仅仅是对言辞的处理,更是对情感、智慧和思维的综合运用。
教师的语言艺术对教学效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从教师的语言表达、情感表达和思维引导三个方面试论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
一、教师的语言表达教师的语言表达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使用的言辞、措辞及其表达方式,包括教师在课堂上谈吐、表情、声音的使用等。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的基本功,是保持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教师的语言表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准确的表达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尽量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教学内容。
这既包括用词准确,也包括对知识点深入浅出地解释。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用准确的语言定义数学概念,引导学生理解。
2.生动的表达教师的语言应该生动有趣,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生动的语言可以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浓厚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
在历史课上,教师可以用故事的方式向学生讲述历史事件,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3.灵活的表达教师的语言要灵活多变,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课堂氛围灵活调整表达方式,使之更贴近学生、更易于理解。
在语文课上,面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教师的表达方式可以有所不同,灵活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课文。
教师的情感表达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和学生的态度和情感的表达,包括教师的情感体验、情感传递和情感引导。
教师的情感表达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情感表达可以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积极向上的情感表达教师要积极向上地对待教学内容和学生,用良好的情感态度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在化学实验课上,教师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实验态度,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表达的艺术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所起的引领作用,往往决定了一堂课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状况,教师备课充分,教学设计十分精巧,讲授也非常卖力,但学生反应冷淡,课堂效果不理想。
这其中就存在教师语言表达的问题,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强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很大。
一、教师要充分重视语言表达的作用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所起到的效果不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有些教师教学语言生硬,缺乏情感,音频单调,容易引起听觉疲劳,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一名优秀的教师讲课的语言应该充满激情,声音富有磁性和感染力,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师生距离,一步步把学生引入知识的海洋。
二、语言表达是教师的职业基本功教师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来源于对职业的热爱,只有爱岗敬业,对学生充满爱,才会有朴实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
教师要以情感人,用正能量来感染学生,幽默、灵活地调节课堂气氛,保证教学效果;要运用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强化语言表达。
如果教师表情自信、亲切,情感表达自然、得体,就能进一步强化教学语言的表达。
三、合理利用声音的大小调节教学语言教师说话的音量各不相
同,如果嗓门儿太高,学生会感到刺激太大,心神不宁,极易出现烦躁情绪,影响收取信息和及时反馈。
反之,如果教师说话声音太小,柔声细语,达不到必需的音量,学生就听不清楚。
适宜的声音大小应该是使教室里的每位学生都能听清楚,感觉舒适。
要想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总结,反复练习教师要练就自我“监听”的硬本事,对自己说话的声音大小、声调高低、语速快慢随时进行调整。
四、教师要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的语速教师的教学语速对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语速过快,则学生不容易记忆和领会;语速过慢,则跟不上学生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容易导致学生精力涣散。
教师的语速应考虑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1. 教学对象教师面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阅历的教学对象,教学语速应适时调整。
学生的年龄是决定教学语速的重要因素。
例如,技校学生年龄较小,接收信息快,教师的语速可以相对快一些;而社会培训人员年龄偏大,接受新知识的能力相对减弱,有的脱离课堂学习的形式较久,反应相对较慢,因而,教师的语速可以慢一些。
2. 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适时调整教学语速。
一些专业课概念性较强、原理比?A抽象、难于理解,语速就要略缓。
而讲解浅显易懂的内容时,语速就要快一些,学生听明白了、记住了,就能保证教学效果。
3. 教学环境教师的语速要根据上课空间、教师和学生的距离、
室内外的环境以及噪声的情况进行调整。
在安静的教室里讲授专业理论课和在机器轰鸣的车间上操作课,语速是不一样的,前者语速可以快些,后者语速就要慢些,便于学生在相对复杂的环境中接受和理解教学信息。
五、教师要用节奏来体现教学语言的美感
要想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通过语音、语调和语气控制语言的节奏,用语言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语音应清晰悦耳教师的语音清楚、明晰,才能博得学生的好感,学生才能较好地接受讲授内容。
教师吐字不清、措辞含混,就容易使人糊里糊涂。
一个优秀的教师讲课应如行云流水,使人有轻快之感。
如果教师讲话慢吞吞,每句话间隔较长,学生就会不耐烦,从而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语调应抑扬顿挫教师的语调、节奏要随讲授内容和学生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这样才能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
这种节奏作用于学生的感官神经,能使大脑皮层产生兴奋,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和强烈的共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 语气应亲切自然教师授课的语气应亲切自然,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教师的语气应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和知识点区别使用,例如,为了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要用强调的语气;为了让学生对难点有回味、咀嚼的过程,要舒缓地讲;一般内容要简明地讲,使学生了解概要,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教学节奏。
(作者单位:济宁市第二高级技工学校)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
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