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窑炉过程控制系统设计及实现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玻璃窑炉过程控制系统设计及实现

0 引言

玻璃窑炉作为玻璃工业主要的热工设备,是一个多变量、多回路、高阶、时变的非线性系统,许多参数之间相互关联、相互耦合。而对于换向玻璃窑炉(每隔一定时间进行左右燃烧的切换)来说,除具有以上特点外,在换向期间,由于燃料和助燃风的突然关闭和开启,窑炉内温度大幅度下降、窑压大幅度波动以及由此引起的玻璃液位波动等问题,大大地破坏了窑内的热工平衡。所有这些对象特性都大大增加了对玻璃窑炉自动控制的难度。

1 工艺过程及控制要求

某厂200t 容量玻璃窑炉的炉体结构如图1所示。

从投料到原料在窑炉内熔化、澄清、均化和冷却,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物理$ 化学反应,最终形成均匀、无气泡、符合成型温度要求的熔融玻璃液(从通道流出后用以压制电视机荧屏的后部锥体),是一个复杂的工艺过程。整个过程要求玻璃液的温度、液位必须满足工艺要求,以保证产品质量。主要控制内容包括熔化池及工作池的温度、助燃风流量、天然气流量、玻璃液位、窑炉压力的自动调节以及通道温度的自动调节、燃烧系统的定时交换控制等。整个被控对象共有44! 个检测和控制点,需要4! 个模拟量调节回路及较多逻辑顺序控制。

2 DOS配置策略

根据工艺过程的特性及控制要求,选择了HEUHOO 公司于2003年新推出的EPKS系统,该产品在石化领域的控制技术更趋完善,使得整个项目的运作开发、现场调试安装和投运后的维护都变得相对简单,充分体现了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工作模式。整个系统分别由1台工程师站、2台操作站(互为冗余热备)、3台监视站和2台过程控制站(互为冗余热备)构成。控制系统总体结构如图2 所示。

3 过程控制难点剖析及算法实现

3.1 窑炉温度控制

窑炉温度控制是熔化池温度控制、工作池温度控制和通道温度控制的统称,其控制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成品玻璃液质量的优劣,因此说窑炉温度的稳定极为重要。由于测温电偶与燃烧喷枪喷火口在同一截面上,测温点与燃烧火头的距离很近,因此通道燃料的改变能迅速引起测温点的温度变化,使得通道温度对象惯性较小,几乎没有滞后,用单回路控制系统即可。

由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工不同规格的产品,此时相应的工艺要求也随之改变,因此需要在上位机不断更改温度的设定值。在这种情况下,以往的控制系统对设定值如此频繁变化的场合就显得调整周期过长,而且当设定值迅速变化时,在PID算式中会引起控制输出变量过大增长,对系统造成冲击,影响窑炉系统的动态品质。故这一部分采用了微分先行PID 控制器。这样得到如图! 所示的窑炉温度单回路控制系统方框图。微分先行PID 与传统PID的主要不同之处是,

只对被调量进行微分处理,而不对控制偏差进行微分,可以克服设定值突变引起系统输出大幅度变化,从而对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快速性有利。

3.2玻璃液位控制

因为经投料机投入的玻璃原料在熔化池内要经过充分的熔化、反应等过程才进入工作池这个过程需要很长时间,加之通道末端每次提供给压机的料滴是定量的,并不随投料量的多少及玻璃液位的高低而改变,所以说玻璃液位系统具有大惯性、滞后以及无自平衡能力等特点。这也致使在利用常规PID调节时,容易出现积分饱和现象,引起系统超调甚至振荡。为了克服这一控制难题,在控制方案设计上引入了变速积分PID 算法。

变速积分PID算法的设计思想就是根据系统偏差大小改变积分的速度,使其与偏差大小相对应。当偏差较大时,使积分累加速度减慢,反之则使积分累加速度加快。为此,设置一系数f[E(k)],它是偏差E(k)的函数,当|E(k)|增大时,f 减小,反之增大。每次采样后用f|E(k)|乘以E(k),再进行累加,即

P’i(k)为变速积分项的输出值其中f 与|E(k)|的关系如下(A、B为根据实际生产过程确定的两个参数)就实现了用比例作用消除较大的液位偏差,用积分作用消除较小的液位偏差,从而完全消除积分饱和现象,使系统更趋稳定,改善了调节品质。

另外,液位控制系统并不要求液位完全没有余差,而要求被控量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变化,为此采用带有死区的PID控制算法,以消除由于频繁动作引起的振荡。设死区宽度为-C~+C,则当偏差在所设死区范围内时,调节器不作任何调整,

此时的控制算式如下:

液位控制系统结构如图4所示。

3.3 换向期间燃烧系统控制

彩虹玻璃厂20# 锥炉作为换向玻璃窑炉要求每20~30min 进行一次左右燃烧切换,在换向期间,由于燃料切断后,窑内温度和窑压大幅度下降,烟道抽力如果不相对减少,将进一步打破窑内的热平衡,而减少烟道抽力后,如果不相应改变助燃风流量,又将引起窑压的波动,进而引起液面波动;换向结束后,由于窑内温度下降较多,需大量增加燃料量,以维持工艺要求的熔化温度,由于温度过程的反映滞后和热容惯性,从而易带来窑内温度和窑压的再次波动;同时,窑内工况的大幅度变化,又不能给换向结束后的稳定控制创造良好的条件,也不利于熔窑的经济性燃烧。

针对被控对象的上述特性,综合考虑换向过程中的扰动因素,在此采用了协调控制策略,并根据现场实验所测数据提出了换向扰动抑制算法。其主要思想是对换向预备、换向开始、换向期间、换向结束及换向结束后整个过程中,天然气、助燃风和烟道抽力等关系到稳定熔窑热工制度的因素,进行协调控制,并给出一系列调节阀位相应动作曲线,以配合换向过程的进行。换向扰动抑制算法在换向期间协调助燃风、天然气和炉压调节器的输出值,控制3者的调节器输出改变的时序和改变的幅度。也就是以非换向时间稳定燃烧时调节器的输出为基础,在换向期间将以上3个调节器的输出分别乘以一个适当的系数(称为控制系数,以a表示),作为新的调节器的

输出值,后通过软手操输出来控制现场调节阀位开度。通过一系列严格的时间位置变化动作,保证换向期间窑内工况尽可能稳定。

按图5 所示控制框图进行换向扰动抑制控制系统的现场投运,在非换向期间,选择器输出OP=OP1,也即PID 调节器的计算输出;在换向刚刚开始瞬间,先由换向信号上升沿(由0到1 跳变过程)触发寄存器保存PID 调节器当前的输出值OP1,此时乘法器的输出OP2=a*OP1;当换向信号到来后(信号已完成跳变,为高电平信号1),此时PID调节器被锁定,同时该换向信号作用于选择器,使其输出OP=OP2,保证各阀门开度按照一定的曲线变化,如加大燃料量,从而减小了换向过程对窑内温度和压力的冲击,从根本上保证了自动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当换向结束后(此时换向信号为低电平0),按照一定的解锁顺序解锁,恢复#() 调节器的自动调节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