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章反比例函数
新人教版九年数学下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九年数学下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4aedf516c175f0e7cd13766.png)
新人教版九年数学下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总结26.1知识点1 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形如xky =(k 为常数,0k ≠)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⑴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⑵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0x ≠的一切实数,函数值的取值范围是0y ≠; ⑶比例系数0k ≠是反比例函数定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⑷反比例函数有三种表达式: ①xky =(0k ≠), ②1kx y -=(0k ≠), ③k y x =⋅(定值)(0k ≠); ⑸函数xky =(0k ≠)与y k x =(0k ≠)是等价的,所以当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时,x 也是y 的反比例函数。
(k 为常数,0k ≠)是反比例函数的一部分,当k=0时,xky =,就不是反比例函数了,由于反比例函数xky =(0k ≠)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要一组对应值,就可以求出k 的值,从而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6.2知识点2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由于反比例函数xky =(0k ≠)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要一组对应值,就可以求出k 的值,从而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6.3知识点3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及画法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或第二、第四象限,它们与原点对称,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函数中自变量0x ≠,函数值0y ≠,所以它的图像与x 轴、y 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达不到坐标轴。
反比例的画法分三个步骤:⑴列表;⑵描点;⑶连线。
再作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列表时选取的数值宜对称选取;②列表时选取的数值越多,画的图像越精确;③连线时,必须根据自变量大小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用光滑的曲线连接,切忌画成折线;④画图像时,它的两个分支应全部画出,但切忌将图像与坐标轴相交。
26.4知识点4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关于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主要研究它的图像的位置及函数值的增减情况,如下表:反比例函数xky =(0k ≠) k 的符号0k > 0k <图像性质①x 的取值范围是0x ≠,y 的取值范围是0y ≠②当0k >时,函数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6章反比例函数PPT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6章反比例函数PPT](https://img.taocdn.com/s3/m/19c28b080b4e767f5acfceab.png)
知识点 1 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知1-导
问题
下列问题中,变量间具有函数关系吗?如果有,它 们的解析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1)京沪线铁路全程为1 463 km,某次列车的平均速度
v(单位: km/h)随此次列车的全程运行时间t (单位:h) 的变化而变化;
知1-导
(2) 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块面积为1 000 m2的矩形草坪, 草坪的长y (单位:m)随宽x (单位:m)的变化而变化;
(4)还原:写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知2-讲
2.由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k, 因此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只需一组对应值或一 个条件即可.
知2-讲
例2 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并且当x=2时,y=6.
(1)写出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2)当x=4时,求y的值.
分析:因为y是x的反比例函数,所以设 y k .
5
①y=2x-1;②y=- ;③y=x2+8x-2;
3
1x
a
④y= x2 ; ⑤y= 2x ; ⑥y= x .
导引: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进行判断,看它是否满足反比例函数的三种
表现形式.①y=2x-1是一次函数;②y=- 5 是反比例函数;③y
3
x
=反=比xa2+例,8函x当-数a2≠关是0系时二;是次⑤反函y比数=例;2函1④x数y是=,反没x比2有例,此函y条与数件x,2成则可反不以比一写例定成,是y但反=y比与12x例x;不函⑥是y
(k≠0)的图象上,则k的值是( D )
A.10 B.5 C.-5 D.-10
3 若y与x-2成反比例,且当x=-1时,y=3,则y
与x之间的关系是( D )
A.正比例函数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6章《反比例函数》复习课件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6章《反比例函数》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82ce06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8b.png)
ab x
真题专练
(2015安徽21题12分)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
k1 与
x
一次函数y=k2x+b的图象交于A(1,8),B(-4,m).源自(1)求k1、k2、b的值;
(2)求△AOB的面积;
y= k
K>0
K<0
x
图 象
当k>0时,函数图象的两 当k<0时,函数图象的两
性 质
个分支分别在第一、三象 个分支分别在第二、四象
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 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
的增大而减小.
的增大而增大.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有两条对称轴:直线y=x和 y=-x。对称中心是:原点
(1)求p与S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用 (2)求当S=0.5m2时物体承受的压强p ;
(3)求当p=2500Pa时物体的受力面积S.
p(Pa)
4000 3000 2000
A(0.25,1000)
1000
O 0.1 0.2 0.3 0.4 S(m2)
【及时归纳】 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步骤
(1)设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y = k ; x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常考)
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A(1,-2),则k的值为
()
A. 1
2
B. 1 C. 2
2
D. -2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常考)
点P(1,a)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它关于y 轴的对称点在一次函数y=2x+4的图象上,求
此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第26章 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课件
![第26章 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0208e2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c0.png)
拓展3 : A(x1,y1)在反比例函数y= (>)图像上
2
(3) 如图 ,点B(x2,y2 )为反比例函数y=- (x <0)图像上一点.求△OAB的面积.
补
E
S△AOB= S梯形ABEF-S△AOF-S△BOE
=S梯形ABEF-3-1
=S梯形ABEF-4
| −
|(| |+| | )
2
(1) 如图,点B(x2,y2 )为反比例函数y= (x>0)图像上一点.
若A,B为两函数同一象限的点,求 △ OAB的面积.
S△AOE≠S△BOF
S△AOB= S梯形AEFB+S△AOE-S△BOF
=S梯形AEFB+3-1
=S梯aAEFB+2
E
F
| − |(| |+| | )
=
等底等高,
面积不变
N
x
利用平行转化解决面积问题
变形
等底等高,
面积不变
变形
利用平行转化解决面积问题
1、如图6, P是反比例函数y=(x>0)图象上的一点,PM⊥y,点Q,N在x轴
4
上,QN∥PM,且QN=PM,四边形PMQN的面积为4,则k=____________.
6
D
2、如图,已知点A在反比例函数y=
6
1、如图,反比例函数y= 的图像经过A(1,6),B(3,2)两点,求△AOB 的面积
.
F
方法2: S△AOB= S△AOE-S△BOE
或S△AOB= S△OBF-S△OAF
补
E
F
G
E
方法3: S△AOB= S矩形OEGF-S△BOE-S△ABG- S△OAF
人教版初三数学9年级下册 第26章(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k的几何意义 课件(17张ppt)
![人教版初三数学9年级下册 第26章(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k的几何意义 课件(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799fa2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a4.png)
(3)若点(a,y)在该函数图象上,且a>-2,求y的取值范围.
7.【例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 y=k(k>0)的
x
图象经过点 A(2,m),过点 A 作 AB⊥x 轴于点 B,且△AOB 的面积
为 5. (1)求k和m的值; (2)当x≥8时,求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
解:(1)∵A(2,m),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 与反比例函数有关的面积问题
k 的几何意义及应用
函数
图象形状 图象位置 增减性 延伸性 对称性
y
函数图象的 在每一支
双曲线既
k>0
两支分支分 曲线上,y 双曲线向 是轴对称
O x 别位于第一、都随x的增 四边无限 图形(对称
三象限
大而减小 延伸,与 轴:y=±x),
y 函数图象的 在每一支 坐标轴没 又是中心
自主归纳
y
P(m,n) B
oA
x
K与图形面积
S矩形OAPB OA• AP
m•n
k
反比例函数图像上任意一点向x轴和y轴作垂线,
得到矩形的面积为 S矩形OAPB k
如图:连接OP,则
SOAP
1 • OA • AP 2
y
1 m•n
2
P(m,n) B
oA
x
1 k 2
反比例函数图像上任意一点向x轴或y轴作垂线,
5.若D、E、F是此反比例函数在第三象限图像上的三个点,
过D、E、F分别作x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N、K,连接
OD、OE、OF,设△ ODM、△OEN、 △OFK 的面积分别
为S1、S2、S3,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D )
y A(1,4)A S1﹤S2 Nhomakorabea﹤ S3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六章:26.1.2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优秀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六章:26.1.2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4c2c2a902d276a201292e1c.png)
-4
-6
-8
当k>0时,两支双曲线分 位于第一,三象限内; 当k<0时,两支双曲线分别 位于第二,四象限内;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 2.图象性质见下表: k y= K>0 K<0
x
图 象
当k>0时,函数图象 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 一、三象限,在每个 象限内,y随x的增大 而减小. 当k<0时,函数图象 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 二、四象限,在每个 象限内,y随x的增大 而增大.
一、复习引入
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形如 (k是常数,k≠0)的函数, 叫做反比例函数。其中, x是自变量,y是函 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 数.
反比例函数的三种表达式:
① ② ③
1、过点(2,5)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 10 式是: y x . 2、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 是 一条直线 ,y随x的增大而 增大. 3、用描点法作函数图象的步骤:
y
4 C(-3,y3)是 y B(5,y2)是反比例函数 x
数形结合
图
⑴代入求值
y1 y2 y3
A
2
⑵利用增减性
B
5
-3
⑶根据图象判断
x
O
C
7、若点(-2,y1)、(-1,y2)、(2,y3)在
100 反比例函数 y = 的图象上,则( x
B
)
A、y1>y2>y3
C、y3>y1>y2
B、y2>y1>y3
x
标系中的 图象可能是 D
y o x y o x
:
y o x y o x
(A)
(B)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https://img.taocdn.com/s3/m/af4f7628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00.png)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1 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及解析式的三种形式1.概念:一般地,形如y =k x (k 为常数,k ≠0)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0.2.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三种形式(k 为常数,k ≠0):(1)y =k x ;(2)y =kx -1;(3)xy=k .知识点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k 的取值范围 k >0 k <0大致图象所在象限分布在第一、三象限 分布在第二、四象限 图象特征图象无限接近坐标轴,但不与坐标轴相交 增减性 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对称性 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直线y =±x ;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坐标原点.知识点3 反比例函数中k 的几何意义及解析式的确定1.反比例函数中k 的几何意义:如图,设P (x ,y )是反比例函数y =k x 图象上任意一点,过点P 作PM ⊥x 轴于点M ,PN ⊥y 轴于点N ,则S 阴影PNOM =PM ·PN =|y |·|x |=|xy |=|k |.2.与反比例函数中k 的几何意义有关的面积计算:S △AOP =12 |k | S △ABC =12 |k | S △ABC =12 |k |S ▱ABCD =|k | S △ABM =|k | S △APP ′=2|k |3.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1)待定系数法:①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k x (k ≠0);②找出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已知点P (a ,b );③将P (a ,b )代入解析式得k =ab ;④确定反比例函数解析式y =ab x ,(2)利用k 的几何意义确定:题中已知面积时考虑用k的几何意义,由面积得|k|,再结合图象所在象限判断k 的正负,从而得出k的值,代入解析式即可.。
人教版初三数学9年级下册 第26章(反比例函数)26.1.1 反比例函数 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版初三数学9年级下册 第26章(反比例函数)26.1.1 反比例函数 课件(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3a2896e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f6.png)
➢什么是函数?
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 变量x与y ,并且对于x的每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
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复习回顾
➢我们学习过的函数有哪些?它们的一般形式是什么?
一次函数: y=kx+b (k,b是常数,k≠0)
正比例函数(特殊的一次函数):y=kx (k是常 数,k≠0),其中k为比例系数
v
1463
(3)你能写出 v 关于 t 的解析
t
式吗?
思考: 下列问题中,变量间具有函数关系吗?如
果有,请直接写出解析式.
问题2 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块面积为 1 000 m2的矩形 草坪,草坪的长 y(单位:m)随宽 x(单位:m)的
变化而变化.
y 1 000 x
x y
问题3 已知北京市的总面积为 1.68×104 km2 ,人 均占有面积 S(单位: km2 /人)随全市总人口 n(单 位:人)的变化而变化.
(1)写出 y 关于 x 的函数解析式;
(2)当 x = 4 时,求 y 的值.
(3)当 y =8时,求x的值.
变式训练
已知 y 与 x2 成反比例,并且当 x=3 时,y=4.
(1)写出 y 关于 x 的函数解析式; (2)当 x=1.5 时,求 y 的值;
(3)当 y=6 时,求 x 的值.
规律提炼
课堂小结 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一般形式 如何求解析式
拓展提高
1、如果y是z的反比例函数,z是x的反比例函数,那 么y与x具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2、如果y是z的反比例函数,z是x的正比例函数,且 x≠0,那么y与x具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二次函数:y ax2 bx c (a≠0,且a,b,c均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6章 反比例函数(21页)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6章 反比例函数(21页)](https://img.taocdn.com/s3/m/3eedf51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9.png)
数.其中 x 是自变量,a,b,c 分别是二次项系数、一次
项系数和常数项.
教学目标
1.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
为反比例函数.
2.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在反比例函数 = (k 为常数,k≠0)中,只有一个待
定系数 k,因此只要给出一组 x,y 的对应值,就可以
求出待定系数 k 的值,从而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
设:根据题意,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
(k≠0).
列:把 x,y 的一对对应值代入 = 中,得到一个
课堂导入
生活中我们常常通过控制电阻的变化来实现舞台
灯光的效果. 在电压 U 一定时,当 R 变大,电流 I 会
变小,灯光就会变暗;相反,当 R 变小,电流 I 会变
大,灯光就会变亮. 你能写出这些量之间的关系式吗?
新知探究
知识点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下列问题中,变量间具有函数关系吗?如果有,请写出
求这个函数的表达式
k
(k≠0)
解:设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y =
x
∵当x=3时,y=2
k
,解得:k=6
∴2=
3
∴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为 y =
6
x
3.已知y与x+2成反比例,且当 x 1时,y = 3.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2)当 x = 0 时,求y的值.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课件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ca529a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f1.png)
o x
y
y
C.
o
x D.
o x
课堂练习
2.在同一坐标系中,正比例函数 y=x 与反比例函数 y=2x的 图象大致是( B )
课堂练习
3.若函数 y=m+2的图象在其象限内 y 的值随 x 值的增大 x
而增大,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B )
A.m>-2
B.m<-2
C解.析m:>2反比例函数在其象D限.内m<y2的值随 x 值的增大而增大,
设P(m, n)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P(m,n),过P作x轴的垂线
与过P作y轴的垂线交于A点,则
SΔPAP
1 2
|
AP
AP
|
1 2
|
2
m
|
|
2
n
|
2
|
k
|
(如图所示).
y
o
P
/
P(m,n)
x
A
03
课堂练习
class exercise
课堂练习
1.反比例函数y= -
y
的图象大致是( D )
y
A.
o
x B.
AO
x
当x=1时,y=1+1=2
∴C(1,2)
把C(1,2)代入y=m/x中
2=m/1
∴m=2 ∴y=2/x
04
课堂小结
Class summary
课堂小结
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探究:y=k (k≠0)可变形为 k=___x_y______. (1)当 k>0 时,x 由于____xy__得正,因此可以判断 x,y 的符号____相__同__,所以点(x,y) 在_第__一__或__第__三___象限,所以函数图象位 于___一__、__三___象限. (2)当 k<0 时,由于____x_y_____得负,因此可以判断 x,y的符号___相__反___,所以 点(x,y)在___第__二__或__第__四_象限,所以函数 图象位于___二__、__四___象限.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https://img.taocdn.com/s3/m/bae1b876cf84b9d529ea7a33.png)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知识点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其图象、性质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1)定义:形如y=kx(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k叫做比例系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非零的一切实数.(2)形式:反比例函数有以下2种基本形式:①y=kx;②y=kx-1; ③xy=k.(其中k为常数,且k≠0)例:函数y=3x m+1,当m=-2时,则该函数是反比例函数.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k的符号图象经过象限y随x变化的情况k>0 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x、y同号)每个象限内,函数y的值随x的增大而减小.k<0 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x、y异号)每个象限内,函数y的值随x的增大而增大.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特征(1)由两条曲线组成,叫做双曲线;(2)图象的两个分支都无限接近x轴和y轴,但都不会与x轴和y轴相交;(3)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原点为对称中心;也是轴对称图形,2条对称轴分别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一、三象限和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4.待定系数法只需要知道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坐标,设函数解析式,代入求出反比例函数系数k即可.例:已知反比例函数图象过点(-3,-1),则它的解析式是y=3/x知识点二:反比例系数的几何意义及与一次函数的综合5.系数k的几何意义(1)意义:从反比例函数y=kx(k≠0)图象上任意一点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矩形面积为|k|,以该点、一个垂足和原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2|k|.(2)常见的面积类型:失分点警示已知相关面积,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注意若函数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则k<0.例:已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任一点作坐标轴的垂线所围成矩形为3,则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3yx=或3yx=-6.与一次函数的综合(1)确定交点坐标:【方法一】已知一个交点坐标为(a,b),则根据中心对称性,可得另一个交点坐标为(-a,-b).【方法二】联立两个函数解析式,利用方程思想求解.(2)确定函数解析式:利用待定系数法,先确定交点坐标,再分别代入两个函数解析式中求解(3)在同一坐标系中判断函数图象:充分利用函数图象与各字母系数的关系,可采用假设法,分k>0和k<0两种情况讨论,看哪个选项符合要求即可.也可逐一选项判断、排除.(4)比较函数值的大小:主要通过观察图象,图象在上方的值大,图象在下方的值小,结合交点坐标,确定出解集的范围.涉及与面积有关的问题时,①要善于把点的横、纵坐标转化为图形的边长,对于不好直接求的面积往往可分割转化为较好求的三角形面积;②也要注意系数k的几何意义.例:如图所示,三个阴影部分的面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S△AOC=S△OPE>S△BOD知识点三: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7.一般步骤(1题意找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乘积关系;(2设出函数表达式;(3)依题意求解函数表达式;(4)根据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或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第26章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梳理(教案)
![第26章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梳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cefd43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a7.png)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的表现总体良好,但也有一些小组在分享成果时表达不够清晰。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我将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培养他们善于总结、清晰表达的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和图像特点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反比例函数图像的绘制和性质的理解,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反比例函数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测量物体在不同时间下的速度,并绘制反比例函数图像。
3.针对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他们能够掌握核心知识点。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图像特征的理解普遍较好,他们能够较快地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将反比例函数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感到有些困难。这让我意识到,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加强实践应用的培养。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尝试通过提问和生活实例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方法效果不错,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偏离了主题,这可能是因为我对问题的引导不够明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意问题的设置,确保学生们能够围绕核心知识点展开讨论。
举例:讲解反比例函数表达式时,强调k≠0的重要性,并通过图像展示x=0时函数无意义的情况。
人教版初三数学9年级下册 第26章(反比例函数)复习讲义及例题和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三数学9年级下册 第26章(反比例函数)复习讲义及例题和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ebb8a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8.png)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本章知识结构图:中考说明中对本章知识的要求:考试内容A 层次B 层次C 层次反比例函数能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能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能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主要内容:1.定义:一般地,形如)0(≠=k k x ky 是常数,且的函数,叫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有三种形式:(1)xky =(k ≠0的常数);(2)k xy =(k ≠0的常数);(3)1-=kx y (k ≠0的常数).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2)当k >0时,两支曲线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当k <0时,两支曲线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3)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x 轴和y 轴,但永远不会与x 轴和y 轴相交;(4)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对称图形,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①)0(≠=k x ky 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为x y x y -==和两条直线;②)0(≠=k x ky 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为原点(0,0)。
③xky x k y -==和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像关于x 轴、y 轴成轴对称。
(5)反比例函数的几何意义:在反比例函数)0(≠=k xky 的图象上任取一点M ,从几何意义上看,从点M 向两轴作垂线,两垂线段与坐标轴所围成的矩形的面积为定值k ;(6)k 越大,双曲线越远离原点。
3.反比例函数在代数、几何及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例题与习题:1.下面的函数是反比例函数的是 ( )A . 13+=x yB .x x y 22+= C . 2xy =D .xy 2=2.用电器的输出功率与通过的电流、用电器的电阻之间的关系是,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为定值,与成反比例B .为定值,与成反比例C .为定值,与成正比例D .为定值,与成正比例3.在一个可以改变体积的密闭容器内装有一定质量的二氧化碳,当改变容器的体积时,气体的密度也会随之改变,密度ρ(单位:kg/m 3)是体积V (单位:m 3)的反比例函数,它的图象如图3所示,当310m V =时,气体的密度是( )A .5kg/m 3B .2kg/m 3C .100kg/m 3D .1kg/m 34. 已知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则它底边上的高与底边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B .C .D .5.某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定值,物体对地面的压强p (Pa )与受力面积S (m 2)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这一函数表达式为p = .6.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 .7.点(3,-4)在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上,则下列各点中,在此图象上的是( )A.(3,4)B. (-2,-6)C.(-2,6)D.(-3,-4)P I R 2P I R =P I R P 2I R P I R P 2I R a h a (231)P m -,1y x=m =8.已知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m n ,,则它一定也经过点( )A .()m n -,B .()n m ,C .()m n -,D .()m n ,9.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m ,2)和(-2,3)则m 的值为 .10.已知n 是正整数,n P (n x ,n y )是反比例函数xky =图象上的一列点,其中1x 1=,2x 2=,…,n x n =,记211y x T =,322y x T =,…,1099y x T =;若1T 1=,则921T T T ⋅⋅⋅⋅⋅⋅的值是_________.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53)P ,向左平移6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恰好在函数ky x=的图象上,则此函数的图象分布在第 象限.12.对于反比例函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它的图象分布在第一、三象限B. 点(,)在它的图象上C. 它的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D. 每个象限内,随的增大而增大13. 一个函数具有下列性质:①它的图像经过点(-1,1);②它的图像在二、四象限内; ③在每个象限内,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的增大而增大.则这个函数的解析式可以为 .14.已知反比例函数y =x2k -的图象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k >2 (B ) k ≥2(C )k ≤2(D ) k <215.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其中,则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 )A .第一、二象限B .第一、三象限C .第二、四象限D .第三、四象限16.若反比例函数1k y x-=的图象在其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k 的值可以是( )A.-1B.3C.0D.-317.若点00()x y ,在函数ky x=(0x <)的图象上,且002x y =-,则它的图象大致是( )18.设反比例函数中,在每一象限内,随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函数的图象不经过()xk y 2=0≠k k k y x ky x=(3)m m ,0m ≠)0(≠-=k xky y x k kx y -=A .B .C .D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19.如果点11()A x y ,和点22()B x y ,是直线y kx b =-上的两点,且当12x x <时,12y y <,那么函数ky x=的图象大致是( )20.若()A a b ,,(2)B a c -,两点均在函数1y x=的图象上,且0a <,则b 与c 的大小关系为( )A .b c>B .b c<C .b c=D .无法判断21.已知点A (3,y 1),B (-2,y 2),C (-6,y 3)分别为函数xky =(k<0)的图象上的三个点.则y 1 、y 2 、y 3的大小关系为 (用“<”连接).22.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有两点A ,B ,当时,有,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23.若A (,)、B (,)在函数的图象上,则当、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24. 已知直线与双曲线的一个交点A 的坐标为(-1,-2).则=_____;=____;它们的另一个交点坐标是______.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yx =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l .直线l 与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的一个交点为(2)A a ,,则k 的值等于 .26.如果函数x y 2=的图象与双曲线)0(≠=k xky 相交,则当0<x 时,该交点位于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27.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xy 1=与函数x y =的图象交点个数是(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28.函数1ky x-=的图象与直线y x =没有交点,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 ) A .1k > B .1k < C .1k >- D .1k <-12my x-=()11,x y ()22,x y 120x x <<12y y <m 0m <0m >12m <12m >1x 1y 2x 2y 12y x=1x 2x 1y 2y mx y =xky =m k xxxx.D .29.在同一坐标系中,一次函数(1)21y k x k =-++与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没有交点,则常数k 的取值范围是.30.如图,直线)0(>=k kx y 与双曲线xy 2=交于A 、B 两点,若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 ()11,y x ,B ()22,y x ,则1221y x y x +的值为()A . -8B .4C . -4D . 031.已知反比例函数2y x=,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象必经过点(12),B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少C .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内D .若1x >,则2y <32.已知函数1y x=的图象如下,当1x ≥-时,y 的取值范围是( ) A .1y <- B .1y ≤- C .1y ≤- 或0y > D .1y <-或0y ≥33.如图,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B 两点,则图中使反比例函数的值小于一次函数的值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34.如图,正方形ABOC 的边长为2,反比例函数xky =过点A ,则K 的值是( )A .2B .-2C .4D .-435.过反比例函数(0)ky k x=>的图象上的一点分别作x 、y 轴的垂线段,如果垂线段与x 、y 轴所围成的矩形面积是6,那么该函数的表达式是______;若点A(-3,m)在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m=______.36.如图,若点A 在反比例函数(0)ky k x=≠的图象上,AM x ⊥轴于点M ,AMO △的面积为3,则k =.37.在反比例函数4y x=的图象中,_4-1-1yx第32题图第34题图第33题图第36题图阴影部分的面积不等于4的是( )A .B .C .D .38.两个反比例函数k y x =和1y x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所示,点P 在ky x =的图象上,PC ⊥x 轴于点C ,交1y x =的图象于点A ,PD ⊥y 轴于点D ,交1y x=的图象于点B ,当点P在ky x=的图象上运动时,以下结论:①△ODB 与△OCA 的面积相等;②四边形PAOB 的面积不会发生变化;③PA 与PB 始终相等;④当点A 是PC 的中点时,点B 一定是PD 的中点.其中一定正确的是 .(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少填或错填不给分).39.如图,第四象限的角平分线OM 与反比例函数()0≠=k xky 的图象交于点A ,已知OA=23,则该函数的解析式为( )A .xy 3=B .xy 3-= C .xy 9=D .xy 9-=40.如图,一次函数122y x =-的图象分别交x 轴、y 轴于A 、B ,P 为AB 上一点且PC 为△AOB 的中位线,PC 的延长线交反比例函数(0)k y k x =>的图象于Q ,32OQC S ∆=,则k的值和Q 点的坐标分别为______________.ky x =1y x=(第38题图)第39题图41.当m 取什么数时,函数2)1(--=m xm y 为反比例函数式?42.已知反比例函数102)2(--=m x m y 的图象,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43.平行于直线y x =的直线l 不经过第四象限,且与函数3(0)y x x=>和图象交于点A ,过点A 作AB y ⊥轴于点B ,AC x ⊥轴于点C四边形ABOC 的周长为8.求直线l 的解析式.44.已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为常数,)的图象有一个交点的横坐标是2.(1)求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2)若点,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两点,且,试比较的大小.45.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my x=的图象相交于A (-6,-2)、B (4,3)两点.(1)求出两函数解析式;(2)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3)根据图象回答:当x 为何值时,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46.如图,直线y =x +1与双曲线x2y =交于A 、B 两点,其中A 点在第一象限.C 为x 轴正半轴上一点,且S △ABC =3.(1)求A 、B 、C 三点的坐标;(2)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P ,使以A 、B 、C 、P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7.为了预防流感,某学校在休息天用药熏消毒法对教室进行消毒.已知药物释放过程中,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y (毫克)与时间t (小时)成正比;药物释放完毕后,y 与y kx =5ky x-=k 0k ≠11()A x y ,22()B x y ,5ky x-=12x x <12y y ,3(0)x x>(第47题)t 的函数关系式为tay =(a 为常数),如图所示.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从药物释放开始,y 与t 之间的两个函数关系式及相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据测定,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降低到0.25毫克以下时,学生方可进入教室,那么从药物释放开始,至少需要经过多少小时后,学生才能进入教室?48.我们学习了利用函数图象求方程的近似解,例如:把方程的解看成函数的图象与函数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如图,已画出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请你按照上述方法,利用此图象求方程的正数解.(要求画出相应函数的图象;求出的解精确到0.1)49.如图,帆船A 和帆船B 在太湖湖面上训练,O 为湖面上的一个定点,教练船静候于O点.训练时要求A 、B 两船始终关于O 点对称.以O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轴、y 轴的正方向分别表示正东、正北方向.设A 、B 两船可近似看成在双曲线上运动,湖面风平浪静,双帆远影优美.训练中当教练船与A 、B 两船恰好在直线上时,三船同时发现湖面上有一遇险的C 船,此时教练船测得C 船在东南45°方向上,A 船测得AC 与AB 的夹角为60°,B 船也同时测得C 船的位置(假设C 船位置213x x -=-21y x =-3y x =-1y x=210x x --=x 4y x=y x=不再改变,A 、B 、C 三船可分别用A 、B 、C 三点表示).(1)发现C 船时,A 、B 、C 三船所在位置的坐标分别为 A( , )、B( ,)和C(,);(2)发现C 船,三船立即停止训练,并分别从A 、O 、B 三点出发沿最短路线同时前往救援,设A 、B 两船 的速度相等,教练船与A 船的速度之比为3:4,问教练船是否最先赶到?请说明理由。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6章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共68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6章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共6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3aacbe284254b35eefd34d2.png)
x
练一练
1. 如图,过反比例函数 y k 图象上的一点 P,作 x
PA⊥x 轴于A. 若△POA 的面积为 6,则 k = -12 .
提示:当反比例函数图象 在第二、四象限时,注意
y
k
P
y= x
k<0.
AO
x
2. 若点 P 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点,过点 P 分别向 x 轴、y 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点 M,N,若四边形 PMON 的面积为 3,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是
O
x
y
y 4 x
O
x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归纳:
反比例函数 y k (k<0) 的图象和性质:
x
●由两条曲线组成,且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 它们与x轴、y轴都不相交;
●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一般地,反比例函数 y k 的图象是双曲线, x
它具有以下性质:
(1) 当 k > 0 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三 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S△OFE = S1 = S2,而 S3>S△OFE, 所以 S1,S2,S3的大小关系为
S1 = S2 < S3
S1 S3
F S2
例8 如图,点 A 是反比例函数 y 2 (x>0)的图象
上
x y
3
任意一点,AB//x 轴交反比例函数
x (x<0) 的
图象于点 B,以 AB 为边作平行四边形 A5 BCD,其中
-6-5-4-3-2-1O -1
1 2 3 4 5 6 x (2) 在每一个象限内,
-2
随着x的增大,y 如何
-3 -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原初级中学九年级数学下册第 26 章导学案
备课组长审核教研组长审核 .
中原初级中学九年级数学下册第 26 章导学案
备课组长审核教研组长审核 .
中原初级中学九年级数学下册第 26 章导学案
备课组长审核教研组长审核 .
中原初级中学九年级数学下册第 26 章导学案
备课组长审核教研组长审核 .
中原初级中学九年级数学下册第 26 章导学案主
备人张志勇课题26.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3)
课
时
执
教
人
班级使用时间
学
习
目
标
重难点重点:把反比例函数与其他学科整合
难点: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导
学
思
考
题
复习巩固: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阿基米德
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
导学过程复备栏二、自主学习
教科书P14例3 小伟欲用撬棍撬动一块大石头,已知阻力和阻力臂不变,
分别为1200牛顿和0.5米。
(1)动力f与动力臂L有怎样的函数关系?当动力臂为1.5米时,撬动
石头至少需要多大的力?
(2)(补)小刚、小强、小健、分别选取了动力臂为为1米、2米、3米
的撬棍,你能得出他们各自撬动石头至少需要多大的力吗?
(3)若想使动力f不超过(1)中所用力的一半,则动力臂至少要加长多
少?
思考:使用撬棍时,用长的还是短的省力?
补充:
(4) 受条件限制,无法得知撬石头时的阻力,小刚选择了动力臂为1.2
米的撬棍,用了500牛顿的力刚好撬动;小明身体瘦小,只有300牛顿的
力量,他该选择动力臂为多少的撬棍才能撬动这块大石头呢?
思考你能由此题,利用反比例函数知识解释:为什么?
电学知识告诉我们,用电器的输出功率P(瓦)两端的电压U(伏)及
用电器的电阻R(欧姆)有如下关系:PR=U2.这个关系也可写为P=_______ __ R=_____________
例4.一个用电器的电阻是可调节的,其范围为110~220欧姆。
已知电压
为220伏,这个用电器的电路图如图所示
(1)输出功率P与电阻R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2)用电器输出功率的范围多大?
想一想,为什么收音机的音量、某些台灯的亮度以及电风扇的转速可以调节?
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的哪些用电器用反比例函数性质工作的例子?
巩固提高,拓展升华
一定质量的氧气,它的密度ρ (kg/m3)是它的体积V( m3) 的反比例函数, 当V=10m3时,ρ=1.43kg/m3.
(1)求ρ与V的函数关系式;
(2)求当V=2m3时求氧气的密度ρ.
达标测试
当人和本板对湿地的压力一定时,随着木板S(m2)的变化,人和木板对地面的压强P (Pa)将如何变化?
假若人和木板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合计为600N,请你解答:
(1)用含S的代数式表示P,P是S的什么函数?为什么?
(2)当木板面积为0.2 m2时,压强是多少?
(3)如果要求压强不超过6000Pa,木板的面积至少要多大?
小
结归纳1、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2、你的疑难问题解决了吗?
3、你对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评价?
作
业
布
置
教材P21 3、4、8题及练习册
教
后
反
思
备课组长审核教研组长审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