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和剖面

合集下载

地理高三一轮复习《高考总复习》江苏讲义第一部分第一单元第1讲必备基础知识地图

地理高三一轮复习《高考总复习》江苏讲义第一部分第一单元第1讲必备基础知识地图

第1讲必备基础知识——地图知考纲明考情理线索1.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与注记2.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以地图为载体,考查等高(深)线和地形剖面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考查频度较高。

考查形式主要是选择题,综合题在背景中呈现不直接设问,隐形考查,难度系数在0.5左右一、地图三要素二、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海拔和相对高度(1)等高(深)线:在地图上海拔(深度)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2)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如图,C、F两点的海拔分别为800米、600米。

(3)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如图,C、F两点的相对高度为200米。

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特征含义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同同图等距一般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的相对高度是一个定值(等高距)闭合曲线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一般不相交,重叠为陡崖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疏缓密陡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两条等高线之间间距越大,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反之坡度越陡凸低为高等高线向低值弯曲的中心部位,比两侧海拔高,地形为山脊凸高为低等高线向高值弯曲的中心部位,比两侧海拔低,地形为山谷高于高值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海拔不在两条等高线的数值之间,如①海拔高于200米,而②海拔低于100米低于低值三、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是沿地表某一方向的直线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可以直观显示该线上的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它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

考点一等高线地形图上常考的三大应用1.判断气候特征及差异判断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坡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判断判断气候差异气温差异求出高度差,再用气温垂直递减率(0.6 ℃/100 m)计算温度差,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降水差异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光照差异阳坡多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高于阴坡2.判断河流水系、水文特征3.区位选择(1)利用地形图选点点的类型区位要求图示水库坝址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因该处筑坝工程量小且落差大;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以保证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和库容港口港口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水域深阔的避风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气象站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方疗养院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等高线稀疏)、向阳坡、背山面水(河、湖、海)、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的地方,且有交通线通过,交通便利宿营地宿营地应避开河谷、河岸,以预防暴雨造成的山洪暴发;避开陡崖、陡坡,以防崩塌、落石造成伤害;应选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宿营航空港航空港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还要地质条件好;注意盛行风向并保持与城市有适当的距离等特别提醒地质灾害判断:①在等高线密集的地段容易出现滑坡灾害。

(选考)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案 湘教版-湘教版高三全册

(选考)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案 湘教版-湘教版高三全册

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及特点地形等高线特点图示山峰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盆地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低外高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陡崖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1)概念:沿地表某一方向的直线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它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

(2)比例尺:地形剖面图有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往往与原图比例尺一致,垂直比例尺可根据要求确定。

(3)意义:它在平整土地,修建渠道,修建铁路、公路和其他工程时,可作为计算土石方量的依据。

微点1 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区分(1)海拔:地表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地表某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如图,甲地海拔为1 500 m,乙地海拔为500 m。

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为1 000 m。

微点2 等高线地形图的五个基本特征(1)同线等高。

(2)等高距一般全图一致。

(3)等高线一般不能相交(D处等高线重合处形成陡崖)。

(4)等高线的疏密反映坡度陡缓,密陡疏缓。

(5)示坡线指示地势降低的方向,如图中C处附近的短线。

微点3 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可能相等,也可能相差一个等高距。

微点4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规则(1)确定剖面线两端点的海拔。

(2)确定剖面线经过地区海拔的极大值和极小值。

(3)为了使地面高低起伏更明显,垂直比例尺一般要比原图大。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计算与判断(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

图中等高距为100 m,瀑布的落差为72 m。

据此回答1~2题。

1.Q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 m B.230 mC.340 m D.420 m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 m B.310 mC.360 m D.410 m【图解思路】【尝试解答】 1.D 2.C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计算1.两地间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H相=H高-H低或(n-1)d<H<(n+1)d,其中n为两点之间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

第二章 地图知识 第二节 等高(深)线和地形剖面图总结

第二章  地图知识  第二节   等高(深)线和地形剖面图总结

比例尺、等高距相同:
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 比例尺大→坡陡;比例尺小→坡缓 比例尺、等高线疏密相同: 等高距大→坡陡;等高距小→坡缓
B
(5)坡面凸凹:上疏下密——凸坡;上密下疏—— 凹坡




通视情况: 凸坡:从山顶 看不到山麓; 凹坡:从山顶 可以看到山麓
读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的点是 ( A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1、同一等高线上海拔有何特点?
同一等高线上海拔相等
2、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 等高距有何特点?
同一幅等高线地 形图上,等高距相同。 3、等高线疏密与坡度的 陡缓之间存在什么联系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4、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 海平面作为0米。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 也相同。 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 之间的高度差。 3)等高线是封闭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 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4)两条等高线决不能相交,因为一般情况下,同 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 悬崖,等高线可以重叠。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 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 地方表示均匀坡。
一、高度的计算方法

1500米 1000米 500米
地面某点到另一 点的垂直距离为 相对高度 地面某点到海平 面的垂直距离为 绝对高度,即海 拔

海平面
海拔和相对高度都是指垂直距离,但是起点不同; 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 请思考:绝对高度(海拔)是否一定大于相对高度呢?
山 体 的 不 同 部 位
读下图,若等高线所示高度为100m、200m、300m、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应用】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应用】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应用】考点一等高线地形图1. 等高线地形图(1) 海拔是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的海拔为m。

相对高度是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乙的相对高度为m。

(2) 等高线是指地图上相同各点的连线。

同一条等高线上高度相同;同一幅地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相同;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

(3) 地形剖面图是指沿等高线地形图上某一方向的直线所画出来的垂直断面图。

它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

2. 主要地形部位部位地形判读方法(等高线特征)A 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标注)B 山谷等高线向弯曲,谷线低于两侧C 等高线向弯曲,脊线高于两侧D 陡崖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一般图中用“”符号表示E 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1. 等高线地形图的六大基本特征(1) “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等。

(2) “同图等距”——同一幅地图上等高距一致。

(3) “密陡疏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反之越缓。

(4) “凸低为脊”——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低值凸出为山脊。

(5) “凸高为谷”——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高值凸出为山谷。

(6) “重叠为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2. 地面高度的判读和计算(1) 海拔的判读①若所读点在等值线上,则读准确数值;若所读点在等值线之间,则读范围。

如图中A为300m,B为:100m<B<200m。

②若所读点在两条不相等等高线之间的闭合曲线内时,则依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

如图中:200m<C<300m、100m<D<200m。

(2) 相对高度的判读①从图中可知,图中最高处注记高程H高为500m,最低处注记高程H低为100m,等高距d 为100m。

由此可进行下列高度的计算:a. 图示区域最大海拔:H高≤H大<H高+d。

等高(深)线和地形剖面图

等高(深)线和地形剖面图

(2)拟在该区建一大型水电站,请用“=”标出最佳坝址 并说明理由。同时请用斜线画出图中被水库淹没的 地区。(A地附近海拔在100米以下的盆地地区)
库区范围为什么是100米以下? 因为坝高是100米
36°
我国东部沿海等高线分布图

a
b

N E
36°
500
D 甲 丙 乙
c
A

35°
200
B
35°
(3)已知疗养院海拔为200米,实测气温为17°C,此时 D点的气温应在 14.6 °C以下,应在 14 °C以上。 (4)图中河流的支流a b c中,其中 c 支流画错了? 为什么? C支流在山脊上,不可能发育河流.
甲丙Βιβλιοθήκη 乙思考:甲乙丙三条线, 哪条线可能会发 育成河流?
下图中, 两岛的地势差异性表现为( B ) A.甲岛西高东低,乙岛东高西低 B.甲岛东高西低,乙岛中高周低 C.甲岛中高周低,乙岛中低周高 D.甲岛中低周高,乙岛西高东低


在我国某山区,地貌学家新近 命名了一种地貌类型——岱崮 地貌,其等高线地形图如右图 所示。据此回答问题。 1)对岱崮地貌的地貌形态最 为准确的描述是: C A.顶平.身陡.麓缓 B.丘谷相间,连绵起伏 C.顶部平坦,周围峭壁如削, 峭壁下坡度由陡到缓 D.四周高,中间低 2)判断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30米 B.50米 B C.70米 D.90米
⑤工业区、居民区选择 工业区宜建在平坦开阔的地形区。
居民区最好建在依山傍水,地势开阔平坦的向阳地带。 ⑥海滨浴场、码头的选址: 浴场多选择在海滨缓坡沙岸。 码头选在深水港湾。 ⑦建疗养院:
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清静,空气新鲜, 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

高三地理维护海洋权益

高三地理维护海洋权益

第四章维护海洋权益知识结构:典型例题例1.下图是韩国南端济州岛的等高线地形图和图中MN、NO、PQ、KL线的地形剖面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与剖面线MN、NO、PQ、KL相对应的地形剖面图依次是 ( )A.③④②① B.④③①② C.①③④② D.④②①③(2)济州岛以西海域属于 ( )A.黄海 B.渤海 C.南海 D.日本海【解析】济州岛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它在中、日、韩三国海域划分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与长江口北岸的连线是划分东海与黄海的界线,因此其西侧海域属于黄海。

四条剖面线的判别,有一定的技巧。

剖面线的形状是相似的,都呈鞍形,其差异在于最大高度和长度两个方面:MN经过山顶,中部海拔最高为④;KL 最长,为②。

由此即可确定第l题答案。

【参考答案】(1)B(2)A【例2】读某区域等深线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海底地形名称:A C 。

(2)图中C、D所在海域名称为,该海域有丰富的资源,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

另外还有、等资源。

(3)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家除拥有海里的领海权外,其专属经济区可外延至海里,享受勘探、开发等主权权利及其他管辖权。

(4)该海域周边国家的专属经济区存在着重叠引发区域争议,各国应以为依据加以协商解决。

(5)图中万安滩、北康晴沙是我国南海诸岛的重要组成部分?请说明南海及南海诸岛对我国海洋战略的重要意义。

【解析】看出图中的等值线为海底等深线是解题的关键,由“中南半岛”提示认出此处为南海。

A处等深线稀疏说明坡度很小,且深度在200米以内,因此为大陆架地形;B处等深线密集,说明坡度很大,为大陆坡,C处地形平坦,但深度在4000米以上,因此为海盆(也称大洋底)。

【参考答案】(1)大陆架大陆坡洋盆 (2)南海石油(或油气) 渔业“多金属结核”(3)12 200 (4)《联合国海洋法公约》(5)南海地区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扼世界重要海上航线的要冲,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大洋洲、非洲以及欧洲的海上要道,南海诸岛是扼守这一要道的重要基地。

高三地理复习第一章地理基本技能第二节等高线地形图(考点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原理和判读)课件新人教版

高三地理复习第一章地理基本技能第二节等高线地形图(考点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原理和判读)课件新人教版

3.闭合曲线: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但在地图上受图幅限制不一 定能显示出其全部闭合状态。 4.疏缓密陡: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 __ 陡 __;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__ 缓 __。
核心考点
1 微专题一
判读地形部位和地形类型 等高线地形图涉及的计量 地形剖面图 形态各异的“等高线”
二、常见地形类型判读 高中阶段要求掌握的地形类型有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 地五种。其判读的基本规律如下:
类型 海拔 等高线特征(疏密、形状、面积、数值) 等高线数值低于200米,在小比例尺地图上等高 线表现得比较稀疏,呈块状。 边缘等高线较密集,数值较小;中间部分等高线 较稀疏,等高线数值高于500米,相对高度小。 等高线较密集,相对高度小于100米,弯折部分 较和缓,往往有闭合的等高线出现。 等高线较密集,呈条带状,相对高度大于100米。 河谷转折呈V字形。 边缘等高线较密集,数值较大;中间部分等高线 较稀疏,数值较小,面积较大。
解析:第 (1)题,瀑布发育在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从图中可 知丙、丁两地等高线重合,为瀑布发育提供了地形条件;丁地 地势低,有较大的集水区,最可能形成瀑布。 第(2)题,比较四方案可知,方案3大致沿等高线延伸,修筑 工程量较小,是比较合理的方案。其他方案都有与等高线垂直 的线路,坡度大,工程量大,不合理。
D.④ D.⑥
解析:第 (1)题,露营地应该远离危险地段:独立的树下易 遭电击、悬崖下方有落石之虑、高凸山区和山谷口易受强风吹 袭、草叶茂盛的地方多蛇虫。5月我国东南部已经进入雨季, 降水较多,①靠近河流,地势低洼,一旦河流上涨可能会被淹 没,且草叶茂盛的地方多蛇虫。②地势平坦开阔,且有一定的 坡度,距河有些距离,比较适宜露营。③处于陡崖下面有落石 之虑。④处于高凸山区易受强风吹袭,选B。 第 (2)题,最适宜观日的地点是面向东方,且地势较高,前 面没有障碍物。从图中可以看出③④⑤⑥四地中⑥地适宜观日 出,选D。 【名师指津】考察地形图的判读应用。

高三地理必修一:等高线地形图

高三地理必修一:等高线地形图

⑴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原因:
①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②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⑵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
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⑶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
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⑷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⑸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
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
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⑹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

等高线地形图(一)上课用

等高线地形图(一)上课用

米 例题1:上图中, 点的海拔是 点的海拔是____________, 例题 :上图中,A点的海拔是 1500米 , B点的海拔是 500米 点的海拔是___________,AB两点的相对高度 点的海拔是 , 两点的相对高度 米 1000米 米 是_____________,BC两点的相对高度是 , 两点的相对高度是 ______________,AC两点的相对高度是 1000米 , 两点的相对高度是 米 ________________.。 。 2000米 米
规律: (3)规律:两条相邻等高 线间的闭合等高线内部数 值为“大于大值、 值为“大于大值、小于小 值”
例题4. 湖南省岳阳县一中、澧县一中2010 2010届高三第一 例题 (湖南省岳阳县一中、澧县一中2010届高三第一 次联考)读下面的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 次联考)读下面的等高线示意图,已知 > b,读图回答: ,读图回答: (1)有关M、N两处地 有关M 形的正确叙述是( 形的正确叙述是( )
●命题趋势 以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的方式, 1、以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的方式,考查重要区域的地 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人口、城镇、 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人口、城镇、 交通线分布、经济发展等人文地理知识。 交通线分布、经济发展等人文地理知识。 以地图或部分文字资料为素材, 2、以地图或部分文字资料为素材,考查等高线地形 图的相关应用知识也是重要趋向。 图的相关应用知识也是重要趋向。这类题目一般与生 产生活实际结合较紧密。 产生活实际结合较紧密。 3、区域经纬网图与等高线图的有机融合图将会在今 后考题中频频出现, 后考题中频频出现,借助该融合图综合考查区域综合 地理知识是今后命题的主要趋势。 地理知识是今后命题的主要趋势。
1000m 1500m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等高线地形图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
一、海拔与相对高度
海拔(绝对高度):地表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表某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1500m
甲地海拔?
1000m
甲乙相对高度?
500m
乙地海拔?
二、等高线特点
1、等高线基础概念
等 高 线 : 是地面海拔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闭
合曲线。
等 高 距 :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距离。 一 般 用 “d”
山峰
山峰
328
326
324
322
等高线现闭合
中间高四周低
若数值往里面减小则为盆地
二、等高线特点
3、地形部位判读方法
盆地
425
420
410
405
400
盆地
闭合曲线,外高内低
二、等高线特点
3、地形部位判读方法
山脊
山脊
凸低为脊
分水线
中间高,两边低
二、等高线特点
3、地形部位判读方法
>
m
<
/>
<
m
②两点都不在等高线上:读取两点高度时需选取一个高度范围,采用交叉相减法,
可以算出相对高度的数值范围。
如右图中A、B两点的相对高度计算:
300米<HA<400米
0米<HB<100米
200米<H相<400米
交叉相减
D
相对高度范围
C
如图示意某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 m,瀑布的落差为72 m。
480
500
520
540
560
590
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1.2等高线地形图+课件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1.2等高线地形图+课件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描述某地地形特征基本思路
地势特征
地形特征
地势高低状况
地势起伏状况
地形种类及其比重
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典型地貌
地势起伏(大小)地势变化趋势(方向)
喀斯特地貌、黄土地貌、冰川地貌…火山、三角洲、冲积扇…河谷、峡湾…荒漠、戈壁…海岸线(平直/弯曲)
(等高线密集程度)
分布位置
延伸方向
【笔记】
读图,概述广西地形、地貌的分布特征。(4分)
读弯曲状况
①山脊:凸向低处②山谷:凸向高处③鞍部:正对的两山脊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
判断河流流向: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导致局部等温线弯曲:山谷地势低,气温较两侧高,等温线凸向温度低的方向;山脊相反
读局部闭合
①山顶、山峰:中间高四周低②盆地、洼地:四周高中间低③表示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判读规律:“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拍摄者位于点标1。理由:太阳能热水器集热装置应朝南,据此判断拍摄点位于村落东北方向。
点标2所处的地形部位为山脊。从点标1到点标2赛段距离较长;相对高度大;上坡路段。
沿山顶环线绘制地形剖面图,并推测老黑山景点最吸引游客的地形原因。
老黑山景点海拔高,观景视野开阔,可看到周边多种景观的组合。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要求。 某科考队于某年8月考察了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判读局部海拔高度大小或高度范围或高差等
【笔记】等高线判读及应用
如果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等高线的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海拔)低于较低值等高线的值;如果闭合等高线的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海拔)高于较高值等高线的值,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 等高线地形图142页PPT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 等高线地形图142页PPT
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 等高线地形图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 微专题32 等高(深)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 微专题32 等高(深)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等高(深)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考点命题规律分析】[考点趋势剖析]3年考情统计题型示例考点分析命题趋势3年20考,分值92分2015某某,15、16,4分2015某某,10,4分2015某某,11,2分2015课标Ⅰ,42,10分2014某某,13,10分2014,11,4分2014某某,11,4分2013某某,2,3,8分2013某某,7,8,8分2010年——2015年等高线的判读和应用是高考必考内容,是考查频率最高的考点之一。

选择题和综合题并重,难度系数0.6左右,选择题主要通过典型等高线图来考查,综合题主要通过区域图和背景材料考查等高线的应用根据对近5年来对这个考点考查的统计,等高线为必考内容,2015年考查等高线地图的有22幅,主要考查等高线的判读和应用[考点分层透析]【典型例题】(2015·某某地理卷·15~16,4分)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

读图,回答⑴~⑵题。

⑴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部分表示的地形单元是()A.山脊 B.陡崖 C.断块山脉 D.峡谷⑵图中310米等高线相邻的灰色部分最可能是()①崩塌堆积物②突出小基岩③河中的沙洲④低矮的山丘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图形解读】【解析】第⑴题,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处以陡崖的图例进行标注,则两条等高线之间为两侧坡度陡峻的峡谷。

第⑵题,310米等高线位于图中陡崖下方,部分与图中代表陡崖的图例重合。

图中灰色部分是导致310米等高线与陡崖图例断断续续分开的原因。

此灰色部分应是陡崖崩塌后的堆积物或突出的基岩形成。

【答案】⑴D ⑵A【考点透析】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1.判读规律判坡度①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

②根据等高距大小判断: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

高三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和剖面图综合复习专题

高三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和剖面图综合复习专题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2、地形图的解读
B、地形的识别 穿越法
山脊与山谷的区别
300
100
200
200
100
300
山谷
编辑课件
山脊
2、地形图的解读
B、地形的识别 流水法
山脊与山谷的区别
山脊线 山 脊
(分水岭)
编辑课件


集水线(容 易发育成
河流)
试一试:下列哪些是山谷
( AD )

300
200
100

脊 100 200 300 B
海拔、相对高度
坡度的识别 地形的识别 陡崖的高差 三定二画
编辑课件
学习反馈 1、下列四图中,表示河流流向正确的是( D )
300 200 100

100 200 300

300 200 100

100 200 300

编辑课件
2、图中四条河流中,水速最慢的是 ( a )
河流中分布有瀑布的是
( c)
叠)
编辑课件
认识常见等高线图的类型
闭合曲线, 内高外低。
闭合曲线, 外高内低
编辑课件
等高线凸向低处, 中间高于两侧
等高线向高处 凸出,中间低
于两侧
两组表示山峰 的等高线之间
的区域
编辑课件
多条等高线重 叠在一起处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的绘制 2、地形图的解读
100 100
200
150
150
100
编辑课件
100 150
100

【高考地理】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剖面图

【高考地理】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剖面图

1千米
5千米
5千米
C、假设比例尺和等高线疏密相等的情况下: 例:观察以下图分析,水力资源丰富的河流是
等高距大
等 高
的坡陡;
距 大

等高距小
高 距
的坡缓

等高线图上的坡度判断法则
判定等高线地形图中坡陡、坡缓的因素有三个: 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
假定其中的两个因素相同,一个因素不同的情况
★比例尺、等高距相同,(同一幅图) 等高线越密,坡越陡;等高线越疏,坡越缓
是( )
A.新月形沙丘
B.山地梯田
C.三角洲平原
D.滨海沙滩
4.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与水渠的关系
是( )
A.河流自南向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B.河流自北向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C.河流自北向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D.河流自南向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二)读疏密
1.等高线图上的坡度判断 A、假设比例尺、等高距相等
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等高线稀疏)、向阳坡、背山面水(河 疗养院 流、湖泊、海洋)、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的地方,且有交通
线经过,交通便利(图中③地适合建疗养院)
气象站
应建在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方
图示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实践应用
2.选线
线的类型
区位要求
公路、铁 路线
一般要求坡度平缓、尽量在等高线之间穿 行,线路较短,尽量少占农田、少建桥梁 ,避开陡崖、陡坡等,通往山顶的公路, 往往需建盘山路等(图中公路选线为EHF)
A.①
B.② C.③
D.④
C 必备知识 (四)判读自然地理特征
1.水系、水文特征
规律:水系特征: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线) 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山谷线)

高三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我国沿某线的地形剖面图,据图回答下题。

【1】该线的走向是()A.东一西走向B.南一北走向C.东北一西南走向D.西北一东南走向2.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个不同地区的地形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分)(1)图甲中B点位于图乙中A点什么方向?两点的相对高度是多少?(4分)(2)比较甲、乙两图比例尺的大小,并说明判断依据。

(4分)(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4分)【答案】(1)东南方向 700米(2)甲>乙依据:两图图幅大致相同,图甲所跨经纬度范围明显小于乙图,说明图甲所示区域比图乙小。

(3)图甲:东部以山地为主,西部以平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

图乙:以台地丘陵为主;中间高且平坦,四周低且较陡。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B点位于A点的东南方向。

图中A点海拔高度为200米,B点海拔高度为900米,故两点相对高度为700米。

图幅相等,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

图甲所跨的经度范围比乙图小,说明甲图所示区域比乙图大。

甲图东部高,西部低,东部以山地为主,东部以平原为主;图乙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且中间地形平坦,四周比较陡,以台地丘陵为主。

【考点】该题考查方向判断,相对高度,比例尺和地形特征。

3.下面甲、乙两图为两个国家的地形剖面图,甲图剖面线为55°N,乙图剖面线为23°26'S,下列关于两国的正确叙述是()A.两国西部均分布有地中海气候B.甲国地广人稀,乙国地窄人稠C.两国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农矿产品出口国D.甲国工农业发达,乙国经济以农牧业为主【答案】C【解析】根据题中的纬度和图中的经度判断,甲国是加拿大,西部没有地中海气候。

乙国是澳大利亚,西南端有地中海气候。

A错。

两国都是地广人稀的国家,B错。

两国资源丰富,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农矿产品出口国,C对。

甲国工农业发达,乙国经济以农牧业和工矿业为主,也是发达国家,D 错。

地理剖面图

地理剖面图

A

B
缓坡
C

D 沟口
(3)利用地形剖面图分析土地利用情况
例三 ABC三处的矿产资源分别是------------------------------。 ABCD四地渔业资源最丰富的是-------处,原因是-----------------------------------------------------------。 如果C处建设海港,其有利与不利因素可能有-----------------------------------------------------------。
图中河水与地下水的关系是----
(2)地层剖面图与水
[例三] 甲乙两河的主要补给水源分别是---------------------------------------。 两河的含沙量较大的是------------。 A、B两坡的植被若受到破坏,造成的危害较大的是------坡。 图中箭头属于水循环中的 ---------------A处的岩石可能转化为C的--------------岩。
理论要点: 常见内容主要有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及与水土流失 有关的环境问题分析。 主要依据是地势高度、地表坡度及地面起伏。 例一 右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 地的立体农业示意图, 各层合理的农业经营项 目是什麽?
(3)利用地形剖面图分析土地利用情况
例二 下图为我国黄土地貌分布区,该地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A地在农业土地利用上通常用作------------, B处若作为农业用地应当采取---------,C处应---------, D处应修建----------------工程。
二、地层剖面图
1、概念
2、地理意义 3、绘图举例 4、题型解析

新泰市第二中学高三地理导学案:课时等高线地形图

新泰市第二中学高三地理导学案:课时等高线地形图

考纲介绍6.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差异,学会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算。

7。

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理解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法,掌握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实践意义。

能力要求:4.区域等高线图和经纬网图叠加,考查区域地形、气候、河流等特征及其对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等的影响。

5。

以地形剖面图切入,结合某条经线或纬线考查区域地形特征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要点: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算.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实践意义.

型:
“六·四·二"模式”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活动形式
一、揭示目标:
二、学一学:(我非常聪明)
三、议一议:(我潜力无穷)
判断水系特征、水文特征
(1)水系特征:山地水系图:
盆地水系图:
山脊常形成;
自学要求:
指导学生自
主完成
学之窗。

教学过程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示
意图
(2)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
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
成;河流流出山口常形
成.
有关问题的计算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T差
=。

(3)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确定图中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中
心区域的海拔高度的方法
A:B:
四、讲一讲:(我特别自信)
应用提升题3(1)(2)的解析过

五、练一练:(我定会成功)
随堂巩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地形图的解读
B、地形的识别
要领3:鞍部呈 8 字型,陡崖等高线 重合 。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的绘制 2、地形图的解读
A、坡度的识别 B、地形的识别 C、陡崖的高差
2、地形图的解读
C、陡崖的高差
解读3: 图中崖顶、崖底和相对高度各是多少?

650

600
500 400 300 200
C. 盆地、谷地不易散热,易出现大气污染事件,盆地
有时也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等。
教学ppt
30
读某地等高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 (1)该岛最高与最低点气 温差最大不超过 ℃
• (2)试分析A、B两地降水 的差异及原因。
• (3)在下框中绘制甲乙两 地的地形剖面图。
• (4)描述图中河流的水文 特征。
山谷 陡坡 缓坡
鞍部
山顶
山脊
认识常见等高线图的类型
闭合曲线, 内高外低。
闭合曲线, 外高内低
等高线凸向地处, 中间高于两侧
等高线向高处 凸出,中间低
于两侧
两组表示山峰 的等高线之间
的区域
多条等高线重 叠在一起处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的绘制 2、地形图的解读
A、坡度的识别 B、地形的识别 C、陡崖的高差
2012高考地理复习 强化双基系列课件
第十九讲
《等高线地形图 和剖面图》
知识初探
一、高度的计算法 二、等高线地形图 三、地形的剖面图
一、高度的计算方法

地面某点到另一 点的垂直距离为
相对高度
1000米
1500米

地面某点到海平 面的垂直距离为 绝对高度,即海 拔
500米
海平面
请思考:绝对高度(海拔)是否一定大于相对高度呢?

(选择填空)
• (2)图13中河流M的
(东、西、南、北)岸冲刷较严重。
• (3)如果在该地建码头,甲、乙两城镇沿海更具优势的是
析评价。
①选“点”:要根要求考虑所选点的位置、海拔及
周围的环境等。如选择气象观测站,就要选择地势适
中、地面较开阔、周围没有或很少有其他地理事物屏
障的地点。海港码头应选择海水较深且避风的海湾,
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造成航道淤积。疗养院应
建在地势坡度轻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
教学ppt
34
• (1)图14中,正确反映图13中沿X—Y的地形剖面的是
(内流区域的融冰或融雪量)有关;河流流出山口
常形成冲积扇。
教学ppt
32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题
• 靠近水源、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教学ppt
33
(3)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常见的综合问题是以地形图为背景,要求在图上设计、
选择所需的“点”“线”“面”,以及给予科学的分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的绘制
1、等高线的绘制
等高面

等高距
H H H
等高线绘法示意图
教学ppt
等高线
6
1、等高线的绘制
100
100
100
150
100
150
150
150 200 200
100
100 200
200 150 200
100 150
200
100
150
150
100
100
100
看一看: 说出地形名称
1、等高线的绘制 2、地形图的解读
A、坡度的识别 B、地形的识别 C、陡崖的高差
2、地形图的解读
B、地形的识别



300A
250

250 B
200 F
150 100
50
解读2:图中A-G地分别属于什么地形?
300A
C 250
200
陡崖
150
100
50
B高
250


山脊 山顶
山谷

300A
C 250
200
100
300
山谷
山脊
2、地形图的解读
B、地形的识别 流水法
山脊与山谷的区别
山脊
山谷
试一试:下列哪些是山谷
( AD )

300
200
100

脊 100 200 300 B
山谷
300 200 100

100 200 300

2、地形图的解读
B、地形的识别
山峰
盆地
要领2:等高线都 闭合 ; 山峰中 高 外 低 ;盆地外 高 中 低 。
教学ppt
31
(2)与水系、水文结合:
A.水系特征:
山地常形
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
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 等高线穿越
河谷时,向上游方向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
出方向相反。
B.水文特征:
等高线密集的
河谷,河流流速快,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 河流流
量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流域内降水量
A B
如右图: 顶部A:500 ≤ HA <600 底部B:200 < HB ≤ 300 崖高H:200 ≤ H <400
陡崖高差的计算公式: Ⅹ (n-1) ≤H< Ⅹ (n+1)
A B
等高线地形图中基本地形类型的判读:
• 第一步看等高线形状,等高线平直,则可能是 平原地形或高原地形,等高线闭合,则可能是 丘陵、山地或盆地;
• 第二步看等高线的注记,平直等高线注记200 米以下的地形可能为平原,平直等高线注记 500米以上的可能为高原;闭合等高线注记内 低外高的地形为盆地或洼地;闭合等高线注记 外低内高,且注记在200——500米之间的地 形为丘陵,注记在1000米以上的地形为高原。 在剖面图中判读地形类型,一定要看剖面形状 和对应的海拔高度,方法可参照上述方法进行。
教学ppt
29
四、等高线地形图综合应用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或地形剖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 地势起伏、坡度陡缓、山脉走向、阴坡、阳坡等特征,综 合分析气候、地形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1)与气候结合:
A.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 B0..6分℃析/1气0候0m特点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 (水热状况变化)、坡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阳 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
B
250
200 F
150
100
50 低
D 山谷


300A
C 250

B
250
200 F
150
100
鞍部
50
2、地形图的解读
B、地形的识别
山脊
山谷
要领1:等高线都呈 V 字型,
山脊中 高 两侧 低 ;山谷两侧 高 中 低 。
2、地形图的解读
B、地形的识别 穿越法
山脊与山谷的区别
300
100
200
2、地形图的解读
A、坡度的识别 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

陡坡
缓坡
等高线密集
等高线稀疏
解读1:四图的等高距都是50米,注意观察各图
比例尺,坡度最大的是 ( A )
A
B
C
D
坡度 = 垂直相对高度 / 水平距离
友情提示:“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坡度越陡”,
只适用于 同一幅图中
二、等高线地形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