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保健品经销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药保健品经销商
医药保健品经销商(不包括国企及大型民营药企的直控经销商及处方药经销商),是中国营销界营销战术及手法最先进一群人,向其它行业输送了大量人才,因善于创新,为推动中国营销界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这群人目前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还有许多令人忧虑之处。
发展历程——辛酸的“浪漫”
为何浪漫
提起医药保健品经销商,我们不得不提到“蒙派”。1988年,吴柄新、吴思伟父子以“个体户”的身份开始在包头运作保健品“851”,紧接着,乌力吉、许彦华等经销商介入,将“851”做成了一个有全国影响的保健品品牌。
宣传上,“蒙派”首创自印直投小报、夹报、专家在广播站进行义诊直播等全新宣传模式,同时在电视、报纸上大密度广告投放广告。渠道建设上,采用在药店租柜台或建专卖店的形式,通过营销团队将此模式向全国各地复制,办工地点就设在当地的宾馆中。后来有人将这种形式形象地称为“两租一打”。
此后,许彦华、张华等人又把“505元气带”;张伟等人把“长寿长乐补酒”做成了全国各处赚钱的好产品,使“蒙派”威名远扬。
不过,真正使“蒙派”变得“地球人都知道”的经销商是吴柄新,1996年“三株口服液”销售收入达到80多亿元,使“蒙派”经销商达到了有史以来最“浪漫”的时期。
三株公司在鼎盛时有近几百个产品销售公司,按层次分有总公司、产品营销中心、战区指挥部、子公司、分公司、工作站等六级组织;有十几万销售人员;产品销售子公
司一级费用就占同层次销售收入的30%以上,销售组织网络密集地分布在整个中国(西藏、台湾除外)。
三株公司对营销界的贡献对营销界的贡献有以下三点:1.运用电视专题片精细宣传产品、同一产品。2.不同的销售方式与不同市场相组合的超细分的营销策略。3.成功开发、启动农村市场。
直至1998年前,医药保健品营销界、尤其是保健品界,呈现出了一派莺歌燕舞的可喜局面,红桃K、太阳神、中华鳖精、哈慈五行针、延生护宝液等产品畅销全国。保健品营销人遍布全国各地,同时,以保健品为主的内蒙药交会一年经一年红火。
1998年后,随着国家对保健品的审批严格起来,广告运作也开始规范,而且绝大多数消费者也开始明白,保健品还是一些收入达到一定水平的人群才能用得起的东西,得了病,还得打针吃药。于是,经销商开始进行了一次大分化,在这一过程中大部分经销都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入OTC药品上,其余的人则开始做专科门诊、有的做处方药或医疗器械、有的则走向其它营销领域。
此时,也有众多其它行业的营销人转这一领域,东北三省、陕西等地出现出了一大批营销精英。蒙派经销商渐渐淹没在这一营销洪流中,失去了地域性,营销手法也更加新颖、灵活。
这期间,在营销上最有特色的OTC产品应是速立特,在营销过程中,他们启动义诊,将院内服务拉到了社区,不但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而且是企业为百姓带来的增值健康服务。
为何辛酸
在1998年之前,医药保健品经销商中,绝大多数人都是一些下岗或无业人员,稍好一点的,(只是有几万元存款的个体户,只有少数人来自大型国企及民营企业,因自身已有一定实力,进入这一圈子,属下海寻宝的性质),他们进入这个行业,全靠自己一颗智慧的头脑打天下,从没有得到政府或民间组织的任何支持,生存环境十分残酷。
面对这种情况,这些医药保健品经销商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比如:当初,著名的经销商乌力吉在做生意时,火车上没有位子时,就经常睡在座椅底下。
其次,进入各地市场时,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严重,他们要应对当地各种复杂的地政关系,稍有闪失,经济上和人身安全都会受到严重伤害。
此外,由于国家对这一领域的重视及支持力度有限,17年以来,这些经销商中,只张华、李贵平、锁占荣、卢洪波等少数几个人拥有了自己的药厂或在药厂入了股,成为实业家,其余绝大多数人虽成为富翁,却没有几个人成为实业家,个人能力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在政治上的地位也很低。随着竞争的激烈,经营风险也越来越大,许多人也许今天还是富翁,明天就又成了穷人。
现状及存在问题:只有少数人能笑到最后
鲤鱼跃龙门
从2000年起,一些有影响力的医药保健品经销商,老牌如张华;鲍红升的秦吉达(运作奥曲轻、张大宁等品牌);新锐如马华章的(运作肠清茶、旗人、香薰睡眠枕等品牌);蒋得才的摩能国际(运作高乐美、丽姿等品牌)、蜥蜴团队的付有权(运作平美、“乐无烟”等品牌)都已有了极强的区域渠道控制力,拥有地政、媒体、渠道、人力及资金资源优势,进行产品快速分销而获得一时的市场成功。产品的销售政策是“大包”,即底价供货,区域经销商拿钱打广告。
那些有资格被列入、并共同形成了一个网络化的区域经销商们,我们称之为大经销商,在每个重要城市(按GDP和人均购买力综合评定)约有3至6家,而全国算得上重要的城市共约有50个,这样,全国共约有大经销商200至300家。这200至300家大经销商是中国医药保健业最活跃、最具创造力、最可期望的群体,这是一个可怕的、令人垂涎的医药保健品物流高速公路网络。
其余就是一些不断冒出、又不断被淘汰的小经销商。他们圈里混时间长了,也学着先辈“做庄”的经销商!这是一个崭新的、充满想象力和自信心的时期,蜥蜴团队将其命名为“人人做庄的时代”。
此外,先期进入会议营销的企业占据了保健品市场销售的很大份额,现在,后进入这一领域的企业虽多,但多数都难出成绩。
医药保健品业的第一阶段正式宣告结束,它过去了,它持续了有十四、五年,我们称之为“零散化的风云时代”,它以小经销商为主,夹杂着几个由经销商组成的营销团队(大都难以持久经营);而“人人做庄的时代”是医药保健品营销业的第二阶段,大致始于2000年。它将会持续十年左右。
为何惨遭淘汰
从2000年起,医药保健品营销进入了一个缓慢增长的阶段。2003年,一场“非典”,使这个行业一下变得生机勃勃,但到了2004年,又开始有所下降。在这些经销商中,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业内人称之为6:2:2(10人中有6个人赔钱、2个人不赔不赚、2个人特别赚钱)——这个行业到了一个残酷的优胜劣汰阶段。这其中原因除了媒体上常说的国家管制严格、媒体长价、消费者理性等问题外,以下几点才是实际原因。
1.GMP认证,厂家被炒掉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