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_主观例题(1)分析

合集下载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

从意识起源来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方面,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另一方面,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从意识本质来看,意识是人脑这样一种特殊物质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因此,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

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人在认识客观世界、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还总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去确定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以及怎样反映,从而表现出主体的选择性。

马克思说,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人的整个实践过程,就是围绕意识活动所构建的目标和蓝图来进行的。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人的意识不仅采取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和选择建构,在思维中构造一个现实中所没有的理想世界。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不限于从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思想,形成活动的目的、计划、方法等观念的东西,更重要的在于以这些观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使之一步步变为客观现实。

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公共基础知识中重要的一部分考点,其中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在公基考试中又是贯穿了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热门考点,成为考生们不可忽视的考查内容。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两方面内容。

第一,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这一原理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物质决定意识。

二是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一、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而对于意识而言,从它的产生来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它的本质来看,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它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映像,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基础,产生意识的源泉是客观事物。

从两者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先有了客观存在之后,意识才相应产生,倘若客观存在发生变化,那么意识也会相应变化。

由此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物质决定意识。

二、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事物,它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正确的意识与错误的意识区别在于是否如实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三、真题演练【例1】下列关于物质与意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意识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B.物质决定意识C.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D.意识决定物质【优公解析】B。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所以,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依赖于物质而存在。

A、D选项说法错误。

同时意识又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C选项忽略了正确的意识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故答案选B。

【例2】(多选)习总书记认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_主观例题(1)解析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_主观例题(1)解析
我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时候,必须要坚持科学发展 观的要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到人与自然和 谐相处。
3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市,林果业是一大支柱产业。我市土壤,气候 条件特别适宜种植果树,农民有种植果树丰富经验。随着我国林果 业快速发展,市场上新品种优质水果日益丰富。但我市果农栽种的 果树仍多为传统品种,产出水果质量差,销售困难。面对这种情况, 市委、市政府及时引导果农更新观念,树立市场意识。于是,果农 砍掉老果树,更换栽种优质品种,增强了林果业生产发展的后劲。
③地位: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根本要求,是我们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三)怎样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①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 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的而不是臆造 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从含义角度,强 调尊重客观规律)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 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 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强调 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尊重客观 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必须 发挥主观能动性。),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 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 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 无所作为的思想(即保守主义)。(两“结合”两“反 对”)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方法论)
(一)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 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 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二)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 是? ①哲学依据:

马原案例分析(考试)(1)

马原案例分析(考试)(1)

NO1:一个真实的案例:智破人骨教堂迷案基本原理:该案例反应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P28原理基本内容:世界是由物质构成,所以说是先有的物质然后才有的意识。

物质第一性,意志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的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列宁对物质做出了最本质的规定,指出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

因为意识不过是物质的反映,而反映者是不能同被反映者相脱离的,所以意识不可能成为世界的另一种本原。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物质。

一切事物都是联系和发展的。

案例分析:这起案例既有必然中有偶然,最初的杀人者的后代中有个别人继承了这种杀人取骨的变态欲望也有偶然中有必然,以人骨装饰的圣坛总有机会被打破,从而为警员提供了破案的线索。

例子:在这个案例中,凶手并没有露出重大破绽将怀疑引到自己身上,相反他做的步步谨慎,每一次都把人们的目标转到骨魔上面,而他助手安东却从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线索中,经过自己的推理,将所有事情联系在一起,推断出案件的真相,这恰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切事物都是联系和发展的”思想。

安东正是把握了这事物与事物间的普遍联系性,才从一个个看似毫无相关的事物中找到整个破案的关键所在。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安东的破案事件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一个很小的体现。

联系实际就拿人脑来说,我们如果想一件事,那么就必须有起因和经过,那么就应该有一个真实存在的东西让你去想。

我们想一想,如果没有人,那怎么会有思想,当然如果没有思想那么也不能发展到现在这个样子。

高二哲学唯物论认识论主观题专项训练

高二哲学唯物论认识论主观题专项训练

政治哲学主观题专项训练辩证唯物论第一种类型: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例题:大城市郊区的农夫,祖祖辈辈以种菜为生,有着丰富的种菜阅历,前几年种菜收入相当可观,去年,上级下达文件要求各地增加粮食生产,某地领导为了响应上级号召,让农夫改种粮食,结果农夫收入大幅下降,城市居民的蔬菜供应也受到影响.运用所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材料加以分析.(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确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需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

该地区的上级部门要求增加粮食生产的文件精神不结合本地实际,吩咐农夫改种菜为种粮,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反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

上级领导下达错误的文件,某地领导错误的吩咐,给农夫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市民生活带来了不便,正体现了这一点。

1、材料一:为了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化为明显通货膨胀,中心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8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以保持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材料二: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进一步扩散和渗透,中心确定实行主动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出台十大政策措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合理性。

(10分)2、西部某地政府为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制定了一系列实惠政策,到东部地区招商引资,但满以为可以引来金凤凰,结果却一无所获。

该地领导通过深刻反思和广泛调查,确定调整思路:依据本地的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业,大力治理环境;引导农夫发展市场前景广袤的中草药种植,并加强技术服务;还聘请高新技术人员,办起了高新制药厂;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电信和服务业。

三年下来,不仅使农夫快速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甩掉了贫困帽子,实现了小康,而且也使环境有了较大改善。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Word版含解析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Word版含解析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高考频度:★★★★★难易程度:★★★★☆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放射着夺目的光芒。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今天,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转化为低碳、节能等环保意识,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愿者精神。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开展学雷锋活动。

【答案】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时代要求开展学雷锋活动。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学雷锋活动。

【解析】本题要求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怎样开展学雷锋活动,限定了原理依据。

回答时要先答出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再结合材料说明在学雷锋活动中怎样做即可。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在答题时经常被拆分为两个原理:物质决定意识和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①物质决定意识原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原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第一,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第二,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工作中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要正确认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与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之间的关系。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观例题汇编课件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观例题汇编课件

THANKS
[ 感谢观看 ]
详细描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工业生产方式和 流程也不断得到改进和优化,提高了生产效 率和产品质量。例如,数字化制造、人工智 能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工厂更加智能化,提高 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科技创新还带动 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如互联网、新能源等, 为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案例二:心理学原理与人类行为
CHAPTER 04
主观例题汇编
题目一: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对教育的影响
• 总结词: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对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塑造了教育的内容 和方式,还反映了社会和文化的价值观。
• 详细描述:在教育领域中,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教学设施、教材和教 学方法等方面。教学设施是教育的基础,它包括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这 些设施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教材是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它反 映了社会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教学方法是教育过程中物质与意识关系的直 接体现,它包括教师的讲解、演示和学生的实践活动等,这些方法帮助学生掌 握知识、技能和思考方式。此外,社会的文化、经济和政治等因素也会影响物 质与意识的关系在教育中的表现,这些因素通过教育传递给下一代,进一步塑 造了社会的物质与意识关系。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心理学原理揭示了人类行为的内在机制。
心理学通过研究大脑和行为的关系,揭示了人类认知、情 感、意志等心理过程的规律和机制。例如,心理学研究发 现,人类对奖励的反应比对惩罚的反应更强烈,因此奖励 比惩罚更能促进人类的行为动力。此外,心理学还对人类 的人际关系、学习方式、压力应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为人类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提供了科学依据。
案例三:文化传承与社会进步
总结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材料一:现在,随着疯牛病、禽流感、苏丹红、农药残留、三聚
氰氨等问题的不断报道,人们走进市场的时候,越来越感到犹豫不 决了。以至有的媒体提出:我们究竟能吃什么? 材料二:联合国《世界水资源发展报告》指出,滋养着人类文明的 河流在许多地方被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加上工业活动造成的全球变 暖,未来的水资源已经受到严重威胁。
1某乡政府根据县有关部门的意见,要将该乡各村的部分 耕地和果园挖成养殖水产的鱼塘,以增加水产养殖,但 大多数村的农民反对这样做。他们认为,该乡离市区近, 蔬菜、柑桔销路好,又有种植蔬菜和柑桔的经验。乡政 府通过进一步论证后,决定根据该乡的具体情况加强对 农民培育蔬菜的技术指导,并指导农民对橘园进行“三 荒一改”,从而使农民种菜植橘经济效益可观。 ⑴上述材料包含了唯物论的什么哲理? ⑴上述材料包含的哲理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 质的反映,这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 中,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主观符合客 观;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 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 展,因此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 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⑵ 该乡政府的决定如何体现这一哲理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①该乡政府具体分析了该乡的实际情况,即离市区近, 蔬菜、柑橘销路好,又有种植经验,对农民加强种植技 术指导和服务。这是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 体现。 ②该乡正确决策并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使农民种菜植 橘取得客观经济效益。这是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 导作用,正确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的体现。
我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时候,必须要坚持科学发展 观的要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到人与自然和 谐相处。
3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市,林果业是一大支柱产业。我市土壤,气候 条件特别适宜种植果树,农民有种植果树丰富经验。随着我国林果 业快速发展,市场上新品种优质水果日益丰富。但我市果农栽种的 果树仍多为传统品种,产出水果质量差,销售困难。面对这种情况, 市委、市政府及时引导果农更新观念,树立市场意识。于是,果农 砍掉老果树,更换栽种优质品种,增强了林果业生产发展的后劲。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
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与客观相 符合;与时俱进,就是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 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基本要求,也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 性的基本要求;二者是统一的。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是达到实事 求是的重要条件;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 目标和归宿。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思想就不能解放; 不解放思想,思想就跟不上形势的变化,也就谈不上 实事求是。
(2)运用唯物论知识,说明在经济发展 过程中,应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2)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它要求人们在处 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必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这是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必须开发利用自然,向自 然索取。但是面对自然,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在发展经 济的过程中,既要利用自然,更要保护自然。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方法论)
(一)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 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 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二)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 是? ①哲学依据: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和规律客观性、普遍性 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义: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 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 和依据。
物质 辩 证 唯 物 论 的 线 索 图
运动 规律
意识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及方法论)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 史的统一。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具有能动性), 人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也能够在意识的指导 下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 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 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 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要求我们重视意 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意识,克服 错误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请谈谈你对我市果农这些做 法的认识?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坚 持一切从实际出发。(2)我市的土壤、气候条件适宜种植果树, 农民又有丰富经验,所以林果业成为支柱产业,坚持了从本地实 际,全面实际出发;面对市场变化,果农砍掉劣质果树栽种优质 果树,坚持从变化发展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统 一。(3)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 规律的意识,能有效指导人们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发展。在 市委、市政府的引导下,果民转变观念,砍掉劣质树栽种优质果 树,增强了林果业发展的后劲。
③地位: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根本要求,是我们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三)怎样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①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 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的而不是臆造 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从含义角度,强 调尊重客观规律)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 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 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强调 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尊重客观 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必须 发挥主观能动性。),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 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 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 无所作为的思想(即保守主义)。(两“结合”两“反 对”)
(1) 运用唯物论有关知识,说明出现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所 述问题的原因。 (1)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 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 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上述材料的问题反映了人们在错误的意识指导下,为了 追求单纯的经济利益,违背人与自然的关系,破坏了自 然,受到自然的惩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