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长江》教学设计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教学设计
双涧中学李少志
一、教材、学生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安排了“我国第一大河”、“黄金水道”、“开发与治理”三部分内容。通过对长江基本情况的介绍和长江开发利用状况及其综合治理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和认识长江在我国水系中的地位、各河段主要特征及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利与弊,并通过对我国第一大河的学习来掌握认识一条河流应了解的几个方面,从而在强化忧患意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八年级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也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能力,但还需进一步提高。长江是我国著名的大河,但学生都没有见过,只是通过书本、电视了解一些,因此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读图、让学生合作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二、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
2、运用地图说出长江的源流概况及上、中、下游的主要特征。
3、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长江的航运价值、开发利用以及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
4、通过对长江“利”与“弊”的分析,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使其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长江的源流概况、各河段的主要特征及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2、难点: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四、教学方法、学法指导
本节课主要通过直观的多媒体投影,图文结合,配以教师的启发诱导,使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突出学生间“合作学习”的优势,开展讨论,体现“学为主,教为辅”的教学思路。
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力和读图分析能力。指导学生用综合法、分析法解决问题。
五、教学手段
电脑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长江之歌》并展示长江从源头至入海口雄伟壮观的景观,调动学生的激情,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板书:第5课长江
一、我国第一大河
为什么说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呢?这要通过比较才能知道。首先,我们看课本40页表2.1中第一列我国的主要河流:长江、黄河、松花江、辽河、珠江、海河、淮河,请同学们在地图册第13、14页“中国地形”中一一找出。(提示:松花江、辽河在东北,珠江在岭南,海河在北京附近)
多媒体展示:表2.1 我国主要河流比较
让学生对照课本表2.1讨论分析。
引导学生明确:长江全长6300千米、流域面积180.9万平方千米、年径流量9513亿立方米,是我国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因此是我国第一大河。
补充:从世界范围看,长江的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量仅次于亚马孙河和非洲的刚果河,是世界第三大河。
板书:1、长江的源流概况。
多媒体展示小结:长江全长6300千米、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年径流量9500多亿立方米,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
让学生读图2.16“长江流域”小组合作完成课本41页读图1、2题。
1.指出长江的发源地、入海口和划分长江上、中、下游的宜昌、湖口的位置。
2.《长江之歌》里有句歌词:“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你认为其中的“高山”是指什么?“大海”是指哪个海?
多媒体展示:图2.16 “长江流域”
找学生到屏幕前指出长江的发源地(唐古拉山)、入海口(在上海)和宜昌(在湖北省)、湖口(在江西省)的位置并指出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
找学生回答并明确:“高山”是指唐古拉山,“大海”是指东海。(如有学生认为“大海”是黄海,就强调从长江入海口一直到台湾海峡都属于东海。)
多媒体展示小结: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自西向东注入东海,从源头到湖北宜昌为上游、宜昌到江西湖口为中游、湖口到入海口为下游。
过渡:千里长江,蜿蜒流长,其干流都经过哪些地区呢?
多媒体展示:1、请同学们在课本第8页图1.5“中国行政区划”或地图册第3、4页“中国行政区划”中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2、在课本第27页图2.4“中国主要地形区”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
要求分组交流,统一答案;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多媒体展示:中国政区图动画,将长江干流流经的11个省区版面用不同颜色依次显示;中国主要地形区动画,将长江干流流经的四大地形区版面也用不同颜色显示。
过渡:由于长江各河段流经的地形区不同,因此各河段的河流特征也不一样,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板书:2、长江上、中、下游的特征。
多媒体展示:图2.16“长江流域”及相关景观图
1、让学生结合课本第25页图2.2“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42页图2.18“长江干流剖面示意”,分析长江上、中、下游流经的地势阶梯,说出长江不同河段的落差情况。
引导学生明确:长江上游主要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和第二阶梯,高差达5000多米,水流速度快,水能资源丰富;中下游主要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落差较小,水流减慢。
2、让学生再结合地图册第1
3、14页“中国地形”,分析长江不同河段流经的地形情况,找出长江流经的著名峡谷、主要支流。
引导学生明确:长江上游主要流经高原山区,河水多在崇山峻岭中穿行,急流峡谷众多,其中以虎跳峡(40页左下角插图)和三峡(巫峡、西陵峡和瞿塘峡)最为著名,主要支流有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乌江等;中下游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有众多支流和湖泊汇入,水量很大。主要支流有汉江(长江最大的支流)、沅江、湘江、赣江等,主要湖泊有洞庭湖、鄱阳湖(我国最大的淡水湖),还有我们安徽的巢湖等。
长江中游由于在三峡急流的惯性作用下左右摇摆,在平原地区形成了曲流,特别是从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的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读40页右下角插图和43页图2.19感受一下)。下游江阔水深,水流缓慢,利于航运。
多媒体展示小结:
上游:峡谷多,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
中游:多支流,多湖泊,水量大,多曲流。
下游:江阔水深,水流缓慢,利于航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