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地理学-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同地物种的形成(基因突变式)
在非地理隔离的状态下,多倍体的出现可以导致新种的就地形成
3.平行物种形成
分布广的植物,其中一部分进入新生境而出现变异来自百度文库进一步导致基因中断而形成新种
(二)种分布区的扩展(条件有三)
1.自身的繁殖能力2.起源中心周围存在着适合该种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
3.借助生境外力来传播其繁殖体
器官的类型: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种子的休眠:种子具有活力而处于不发芽的状态(5)缺少必需的激素
休眠内在生理因素:(1)种皮机械压迫(2)对水和气的不透(3)有抑制性物质(4)胚本身未发育成熟
种子萌发:是指在适宜的条件下,生理上已经成熟的种子的胚从休眠状态转变为活跃生长状态的过程。
(1)气候生态型:(2)土壤生态型:
2.分布区形状
(1)连续分布区(2)间断分布区:各部分间失去基因交流机会
原因:①地理隔离②生态隔离(多指动物间):
3.分布区范围
世界种、特有种(大陆、省域、地方、局地特有)
4.种的分布中心及其意义
种的分布中心是种的数目比较集中或高度集中的区域。确定种的分布中心是研究分布区和种,属的地理学的重要任务,探究区系起源和演化发展的出发点。
(2)多样化中心(演化中心)
是指在某一分类单位的种类分布特别多的地方,不但种类的数量多,而且这些种类包括其系统演化的各个主要阶段。
(3)发生中心(起源中心)
起源中心集中有更古老和更原始的种型。寻求植物种及其他高级分类单位的发源地是植物区系地理学和系统学的主要目的。
(二)属和科的分布区
属是亲缘关系相近的种的联合。
(1)多度中心
多度中心是某一分类单位的分布区界线内种的数量最多和最集中的地区,在一个种的分布区内,则是该种植物个体的数量最多和最密集的地方。
多度中心的重要意义在于表明这个地区具有对该种植物最适宜的生存条件,于是该种植物得以充分发展,占据它们适宜的生境和具有强的竞争能力。如杜鹃属和报春花属等的多度中心在中国—喜马拉雅,黄杞属的中心在东南亚。
脉序:叶脉在叶片组织中规律性的排列,称为脉序。
脉序的类型:网状脉序、平行脉序、叉状脉序、掌状脉序、羽状脉序
繁殖的概念
繁殖:是植物产生新个体的现象。
繁殖的类型:营养繁殖、无性繁殖、有性繁殖
第二章第一节植物区系
1、植物区系地理学
是研究世界或某一地区所有植物种类的组成、现代或过去的分布以及它们的起源和演化历史的科学。
分布区间断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气候演变:第四纪冰川侵袭,生物南移;冰川退化,植物有的退向高山,有的缩向极地,其中大部分死于中纬度地区,使原来的连续分布区成为间断分布区
描绘方法:
(1)点图法:只有定位意义,而无定量概念
(2)轮廓法:能清晰地表示分布范围和边界,实线表示确定边界,虚线表示推测性边界
(3)(1)和(2)兼用
1.分布区结构
生境的差异使分布区内部带有不同程度的空间不连续性,将植物种分成不同种群。若生境的差异过大,则会出现变种,但仍能进行基因交流。
主要类型:
长期存在着形成层,产生次生结构,使茎逐年加粗,并有显著的年轮。
裸子植物茎与木本双子植物茎的比较(不同点)
裸子植物茎
木本双子叶植物茎



无导管:有管胞,呈放射关排列
无典型的木纤维,管胞兼行支持作用
原始类型无薄壁细胞,进化类型有薄壁组织
木射线多为单列,稀为2列(落羽松),由薄壁细胞和射线细胞组成
常有树脂道
2、植物区系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植物区系
3、植物区系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广义植物地理学中植物种属地理学、植物分布学和植物历史地理学三部分。
第二节分布区与分布区的形成
一、植物分布区的静态特征
分布区是一个种系或任何分类单位(科、属、种等)在地表分布的区域。以种的分布区为基础。
(一)种分布区
物种由个体组成,它们所占全部地域即是分布区。
种子萌发的条件:充足的水分、足够的氧气、适当的温度
根系的类型:一株植物根的总体称为根系,包含主根及它分支的各级侧根、或不定根或它分支的各级侧根。
按照形态:直根系、须根系,按照在土壤中的分布:深根系、浅根系
芽:芽是处于幼态而为展开的枝、花或花序,即枝、花季花序的雏体。
茎的结构——初生结构:双子叶植物茎:表皮、皮层、维管柱,裸子植物茎:表皮、皮层
有导管(或导管+管胞)(原始),不呈放射状排列
有木纤维,并发达,是主要的支持结构
有薄壁细胞
木射线单列或多列组成,全部由薄壁细胞组成
无树脂道



无筛管,有筛胞
无伴胞
韧皮薄壁细胞量少
无韧皮纤维(松属)或有韧皮纤维(柏科、松科)
有筛管
有伴胞
韧皮薄壁细胞量多
绝大多数有韧皮纤维
叶脉和脉序
叶脉的概念:叶脉(vein)是贯穿在叶肉内的维管组织与机械组织,主要由木质部和韧皮部、机械组织等组成。主脉→侧脉→支脉→细脉。
植物对环境的作用:净化环境1.植物对大气的净化(吸收有毒物质、吸附粉尘)2.植物对水域的净化(分解转化有毒物质、富集作用)3.植物对土壤的净化(吸收)4.植物对水土保持、调节气候,减少噪音
参与土壤的形成参与湖泊沼泽的发展演变其他
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在外形上有显著形态特征和特定功能、易于区分的部分,是组成植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植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圈中各种植物和各种植被的地理分布规律、生物圈各结构单元的植物种类组成、植被特征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研究对象:植被。基本任务:阐明地球上植物和植被分布的基本规律。
研究内容:
(1)地球上植被的组成结构、动态变化和分级分类。(2)植被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3)植物分布区和植物区系的形成和演变。(4)岛屿植物种的拓殖和灭绝等。
维管柱:木质部是由管胞组成,无导管分子。韧皮部由筛胞组成,不形成韧皮纤维。
单子叶植物茎:1.维管束全部无规则地分散在整个基本组织内2.维管束排列较规则,一般成两圈,中央为髓
裸子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比较(相同点)
都是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
也存在着早材、晚材、边材和心材的区分,和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木质部相同。
1.分布中心(可能超过两个)
种数量最丰富的地区称为该属的分布中心或多样性中心。
2.间断分布:最为常见
3.分布范围:世界属、特有属
二、分布区的形成与变化
(一)物种的形成与分布
※隔离、变异和选择是物种形成的三步曲
1.异地物种的形成(基因渐变式)
地理隔离→生殖隔离→新种
形成属的间断分布,同时产生新种的连续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