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心理学(1)复习题

合集下载

当代教育心理学练习题

当代教育心理学练习题

当代教育心理学练习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B. 学生的心理发展C. 教师的教学行为D. 教育环境的优化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以上都是3. 学习动机的分类不包括()。

A. 内在动机B. 外在动机C. 混合动机D. 社会动机4. 根据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哪个阶段开始使用符号来代表现实世界?()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5.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

A. 能力评估B. 情绪反应C. 行为表现D. 社会评价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

A. 学习理论B. 教学设计C. 学习评价D. 教师心理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A. 成就动机B. 自我效能感C. 教师期望D. 家庭背景3. 认知风格的差异包括()。

A. 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B. 冲动型与反思型C. 视觉型与听觉型D. 序列型与同时型4. 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以下哪些是学习的重要方面?()A. 社会互动B. 文化工具的使用C. 内在动机D. 认知发展5.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包括()。

A. 指导教学设计B. 促进学生发展C. 提高教学效果D. 改善教育环境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2. 描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3. 解释什么是元认知策略,并举例说明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4. 阐述自我效能感对学习行为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如何通过教育心理学理论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2. 论述教师期望对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业成就的影响。

五、案例分析题(15分)阅读以下案例,并回答问题: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在数学课上总是显得不感兴趣,成绩也不理想。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试题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试题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共15道题,每道题有四个选项,其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为正确答案,每道题1分,共15分)1.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集中体现在对( )的不同解释上A.学习过程 B。

教学过程 C。

评价过程 D。

反思过程2.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儿童在()阶段会出现“集体的独白”这一现象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3.个体能正确建构自我的能力,知道如何用这些意识察觉来做出适当的行为,并规划、引到自己的人生,这种能力属于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的()A.语言智能B.逻辑-数学智能C.空间智能 D。

内省智能4.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赏识后表现出积极学习的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我们所说的()A.扇贝效应B.罗森塔尔效应C.巴纳姆效应 D。

天花板效应5.下面哪种学习不属于主题分类()A.人类学习B.网络学习 C。

机器学习 D。

动物学习6.人走迷宫时是通过下列哪种学习过程而完成的()A.顿悟 B。

形式条件作用 C.尝试—错误 D。

模仿7.幼儿在没有家长的教导下,也会自发的学会爬行,这种现象叫做( )A.试误学习 B。

创造性能力 C.潜伏学习 D。

客体永恒8.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题问题上的教学称为( )A。

支架式教学 B.情境教学 C.探索学习 D。

合作学习9。

随机通达教学是由谁提出的( )A.斯波罗B.马斯洛C.维特罗克 D。

列昂节夫10.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当学生完成较容易的作业时,教师应使其紧张程度控制在()A。

较高的水平 B.较低的水 C。

非常低的水平 D.中等水平11。

学习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关系,这种学习属于( )A. 符号学习B.词汇学习 C。

概念学习 D.原理学习12。

下列对技能描述正确的是( )A.技能就是活动程序 B。

技能是通过练习能提升的C。

技能就是潜能 D。

技能一下子就能学会13.下列任务属于问题解决的是()A。

当代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当代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当代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什么?A. 学习者的认知过程B. 教育者的教学方法C. 学习者的情感态度D. 教育环境的优化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学习动机B. 学习策略C. 学科教学D. 学校管理答案:D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思维发展分为几个阶段?A. 3个B. 4个C. 5个D. 6个答案:B二、简答题1. 简述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对教育的影响。

答案: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了社会互动在认知发展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儿童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学习语言和概念,从而内化社会文化的工具。

这一理论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合作学习、教师的指导作用以及学习者的社会文化背景。

2. 描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答案: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主张学生通过主动探索、操作和发现来学习新知识。

他认为教育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进行验证。

这种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三、论述题1. 论述教育心理学在现代教育改革中的应用。

答案:教育心理学在现代教育改革中的应用广泛。

首先,它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求,从而设计出更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

其次,教育心理学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使得教育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调整。

此外,教育心理学还促进了教育评价的科学化,帮助教育者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学习和练习,考生应该能够对当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范畴以及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有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考生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促进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当代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当代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当代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目录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7)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 (7)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7)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7)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7)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7)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8)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8)一、研究的方法★ (9)二、研究的步骤 (9)三、研究的有效性 (10)第二章学生心理(重点章) (10)第一节学生的认知发展★ (10)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10)二、维果茨基的发展观 (11)第二节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 (12)一、个性和社会化发展 (12)二、自我意识、自我概念与自尊 (13)第三节学生的个体差异 (13)一、个体的智力差异 (13)二、个体的学习风格差异★ (14)三、社会文化背景及性别差异 (15)第三章教师心理(重点章) (15)第一节教师的角色与特征 (15)一、教师的角色★ (15)二、教师的特征 (15)第二节教师的专业品质 (16)一、教师知识的分类 (16)二、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 (16)三、教师的教学与沟通能力 (16)四、教师的情感与个性品质 (17)(一)情感投入 (17)第三节师生互动 (17)一、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17)二、学生对教师的影响 (17)三、师生的相互作用 (17)第四节教师的成长与培养 (17)一、教师的专业发展 (17)二、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 (18)第五节教师职业倦怠 (19)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 (19)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 (19)第四章学习心理导论 (20)第一节学习及其分类 (20)一、学习的界定 (20)二、学习的作用 (20)三、学习的分类 (20)四、学习的相关概念 (20)第二节学习与脑 (21)一、大脑发育及学习的关键期假说 (21)二、脑的特异化与学习 (21)三、学习与脑的可塑性 (21)第三节学习理论发展 (21)一、两种倾向的学习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发展 (21)二、行为倾向、认知倾向学习理论的相互吸取 (21)三、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与人本主义的出现 (22)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 (22)第五章行为学习理论 (22)第一节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22)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22)二、华生的行为主义 (22)第二节联结主义理论 (22)一、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22)二、桑代克的学习律 (23)第三节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23)一、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斯金纳 (23)二、强化理论 (23)三、行为的学习 (24)第四节社会学习理论及行为主义新进展 (24)一、社会认知理论——班杜拉 (24)二、观察学习 (24)三、行为主义新进展 (24)第六章认知学习理论 (25)第一节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25)一、格式塔的学习理论 (25)二、符号学习理论——托尔曼 (25)第二节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布鲁纳★ (25)一、认知表征理论 (25)二、认知结构理论 (26)三、学习和教学的基本原则 (26)四、发现学习 (26)第三节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奥苏贝尔★ (26)一、有意义学习 (26)二、认知同化过程 (27)三、接受学习(讲授教学) (27)一、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加涅 (27)二、学习的条件 (28)三、教学事件 (28)第七章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点章) (28)第一节建构主义思想渊源与基本观点 (28)一、建构主义思想渊源 (28)二、建构主义分类 (28)三、当代建构主义基本理论观点 (28)第二节个人(认知)建构主义理论 (29)一、激进建构主义——冯.格拉塞斯费尔德 (29)二、生成学习理论——维特罗克 (29)三、认知灵活性理论——斯皮罗 (30)第三节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30)一、文化内化与活动理论——列昂节夫 (30)二、情境性认知与学习理论 (30)三、支架式教学 (31)四、建构主义评析 (31)第四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1)一、马斯洛的学习理论 (31)二、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31)第八章学习动机(重点章) (32)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 (32)一、学习动机及其相关概念 (32)二、学习动机的作用 (32)三、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33)四、学习动机的分类 (33)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 (33)一、强化论 (33)二、需要层次说——马斯洛★ (33)三、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 (33)四、成就动机理论与动机的期望—价值理论——阿特金森★ (34)五、控制点理论——罗特 (34)六、归因理论——韦纳 (34)七、成就目标理论——德维克 (34)八、自我价值理论——科温顿 (34)九、自我决定理论——德西、瑞安 (35) 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35)一、教学吸引 (35)二、兴趣激发 (35)四、奖励与惩罚 (35)五、合作与竞争 (35)六、归因指导★ (35)第九章知识的学习(重点章) (36)一、知识的功能 (36)二、知识的分类 (36)三、知识的表征 (36)四、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 (36)第二节知识的理解 (36)一、知识的理解类型与过程 (36)二、知识理解的影响因素 (36)三、概念的学习 (37)第三节错误概念的转变 (38)一、错误概念及其性质 (38)二、概念转变及其过程 (38)三、概念转变的影响因素与条件 (38)四、为概念转变而教 (38)第四节知识学习与迁移 (38)一、迁移及其分类★ (38)二、迁移的理论与研究 (39)三、为迁移而教★ (39)第十章技能的学习 (40)第一节技能的概述 (40)一、技能及其特点 (40)二、技能与知识及习惯的关系 (40)三、技能的分类 (40)四、技能的作用 (40)第二节动作技能 (40)一、动作技能的结构与类型 (40)二、动作技能的形成 (41)三、动作技能的培养★ (41)第三节心智技能 (42)一、心智技能形成的过程 (42)二、心智技能形成的特征 (42)三、心智技能的培养 (42)第十一章问题解决的学习与创造性 (43) 第一节问题与问题解决 (43)一、问题及其分类 (43)二、问题解决的界定 (43)第二节问题解决的过程 (43)一、问题解决的模式 (43)二、一般问题解决的过程 (44)三、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过程 (44)第三节问题解决的训练 (44)一、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44)二、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 (45)第四节创造性思维 (45)一、创造性思维的本质与特点 (45)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45)第十二章学习策略(重点章) (46)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 (46)一、学习策略的界定及特征 (46)二、学习策略的分类 (46)三、学习策略与信息加工过程及元认知的关系★ (46)四、学习策略与自我调节学习 (46)第二节认知策略 (47)一、复述策略★ (47)二、精细加工策略★ (47)三、组织策略 (47)第三节元认知策略与资源管理策略 (48)一、元认知的结构 (48)二、元认知策略 (48)三、资源管理策略 (48)第四节学习策略的促进 (48)一、促进学习策略的原则 (48)二、常见的学习策略 (48)三、策略促进的方法 (49)第十三章品德的形成 (49)第一节品德心理概述 (49)一、品德的基本界定 (49)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49)三、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 (49)第二节道德发展的理论 (49)一、道德认知的发展 (49)二、道德情感的发展 (50)三、道德行为的发展 (51)第三节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51)一、品德的内化过程 (51)二、品德形成的影响因素 (51)三、品德培养的方法 (51)第四节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52)一、过错行为与不良品德行为 (52)二、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 (52)三、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52)第十四章教学设计 (53)第一节设置教学目标 (53)一、设置教学目标的意义 (53)二、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 (53)三、教学目标的分类——布卢姆★ (53)四、教学目标的设计 (54)第二节选择教学模式★ (54)一、直接教学 (54)二、探究学习 (54)三、基于问题学习(PBL) (54)四、合作学习★ (54)五、个别化教学 (55)第三节设置教学环境 (55)一、课堂空间 (55)二、教学组织 (55)三、教学媒体 (55)第十五章课堂管理 (56)第一节课堂管理概述 (56)一、课堂管理的相关概念 (56)二、课堂管理的阶段性 (56)三、课堂管理的目标 (56)第二节课堂管理过程 (57)一、课堂规则和程序的设计 (57)二、课堂规则和程序的建立★ (57)三、课堂规则和程序的维持和完善 (57) 第三节处理严重的问题行为 (57)二、行为矫正原则★ (57)三、实用行为分析程序 (58)第十六章学习评定(重点章) (58)第一节学习评定概述 (58)一、学习评定的相关概念 (58)二、学习评定的重要性(功能)★ (58)三、学习评定的模式 (58)四、学习评定的方法★ (58)五、教育决策与学习评定 (58)六、良好评定的指标 (58)第二节标准化测验 (59)一、标准化测验的类型 (59)二、标准化测验的优点与劣势★ (59)三、测验的新进展 (59)第三节教师自编测验 (59)一、教师自编测验与标准化成就测验的区别 (59)二、设计测验前的计划 (59)三、教师自编测验的具体形式 (59)四、编制测验的注意事项 (60)五、学习理论的启示 (60)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的模式学与教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3章)【圣才出品】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3章)【圣才出品】

第1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1.1复习笔记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正是围绕学习与教学相互作用的过程而组织的,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内容。

(二)教育心理学的应用1.教学:科学,还是艺术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了学与教的过程,熟练地掌握了一些教学技能之后,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逐渐成长为一名既懂科学又讲艺术的教育专家。

2.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理论意义①教育心理学从教育过程这一侧面对一些心理规律进行探索,为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做出贡献。

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对教育学,特别是教学论、课程论和德育论等理论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2)教学实践意义①提供学与教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成果,帮助教师指导和评价自己的教学。

②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帮助教师解决实际的课堂问题。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1.初创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19世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政治经济的发展,普及教育的改革相继在世界范围内展开,由此教育心理学诞生了。

其标志是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著作的特点是内容多是以普通心理学的原理解释实际的教育问题。

(1)桑代克与《教育心理学》1903年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913~1914年,又发展成三大卷的《教育心理大纲》。

他将教育心理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人类的本性,第二部分讲学习心理,第三部分讲个体差异及其原因。

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2)乌申斯基与《人是教育的对象》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的教育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2、当代教育心理学(1-16章课后题(全)

2、当代教育心理学(1-16章课后题(全)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1、简要叙述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答:是要研究的是教与学,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

2、说说学与教过程的模式。

答:学与教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年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

在这一模式中,学生、教学、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学习与教学及其评价/反思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3、当今教育心理研究的新趋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

(2)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

(3)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

(4)研究社会环境的影响。

(5)研究实际情境的影响。

(6)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

(7)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

(8)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

4、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定量研究又称为“量化研究”“量的研究”,它重在对事物可以量化的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的理论假设。

它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资料收集方法、数据统计方法等。

其基本过程是:假设—抽样—资料收集—统计检验。

研究者首先明确分析志研究的问题,确定其中的重要变量对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或者相关关系做出理论假设,然后通过概率抽样的方式选择研究样本,使用可靠而有效的工具和程序来采集数据,进而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来检验所假设的变量关系。

质性研究又称为“质的研究”是指研究者参与到自然情境之中,采用观察、访谈、实物分析等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采用归纳而非演绎的思路来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实际互动来理解和解释他们的行为。

这种研究一般不使用量表或其他测量工具,而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

质性研究不像定量研究那样通过收集事实资料来检验已有的理论假设,而是采用自下而上的思路,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寻找其中的核心维度,“扎要”于经验资料来建立理论。

当代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当代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当代教育心理学复习题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的科学。

2、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西方: 冯特桑代克美国的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于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一书。

1913—1914年发展成为三大卷《教育心理学大纲》俄国:乌申斯基于1868年出版《人是教育的对象》,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卡普杰列夫于1877年出版《教育心理学》一书。

这一时期的教育心理学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末)西方:①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不断扩大②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③没有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前苏联:①注重理论观点的探讨维果茨基《教育心理学》、布隆斯基、鲁宾斯坦②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综合性研究③对西方教育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进行全面否定我国:20世纪初,出现第一本《教育实用心理学》,房东岳翻译的日本小原又一著。

1924 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50年代学习和介绍苏联三.成熟时期(60年代—70年代)西方:①内容日趋集中,初步形成理论体系②注重为学校教育实践服务前苏联:①对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态度发生变化,由排斥到亲近②日趋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③注重理论方面的探讨,发展了自己的学习理论④没有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我国:("文革")中断四.深化拓展时期(20C80年代以后)①各理论派别分歧越来越小,东西方相互融合②更加注重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我国:复苏繁荣1980年,潘菽《教育心理学》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1、什么是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到出生,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次序的心理变化过程。

2、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2、教育必须以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为依据3、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有哪些?基本观点是什么?对学前教育有何启示?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1)学前儿童正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前运算阶段,儿童往往是凭借表象进行思维,因此,教育中要使用具体事物和视觉辅助物等来帮助儿童理解相应的知识。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教育政策B. 学习者的心理过程C. 教学方法D. 学校管理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认知主义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抽象运算阶段答案:D3.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什么?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自我实现需求D. 生理需求答案:C4. 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行为主义心理学?A. 条件反射B. 强化C. 观察学习D. 内在动机答案:D5. 学习者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什么?A. 教师的权威B. 学生的主动性C. 教学内容的系统性D.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答案:B二、简答题1. 简述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风格,从而设计出更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案。

其次,教育心理学提供了关于学习动机、态度和情感的理论,帮助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再次,教育心理学还涉及评估和诊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为教师提供干预策略。

最后,教育心理学还关注教师自身的心理状态和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 描述布鲁纳的“螺旋课程”理论。

布鲁纳的“螺旋课程”理论认为,教育应该通过螺旋式上升的方式,逐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这种课程设计强调学生在不同阶段重复学习相同的主题,但每次学习都比前一次更深入、更复杂。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构建起对知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三、论述题1. 论述如何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设计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内容。

其次,应用学习动机理论,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再次,利用记忆和认知策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存储和检索信息。

当代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当代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当代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什么?A. 学习者的心理过程B. 教学方法C. 教育政策D. 教育技术答案:A2.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主要学习理论?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主义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精神分析理论答案:D3.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什么?A. 个人对自己能力的评价B. 个人对他人能力的评价C. 个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D. 个人对任务的完成能力答案:A4.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11至15岁的儿童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D5. 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A. 个人目标B. 社会文化背景C. 学习材料的难度D. 学习者的年龄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学习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包括认知、情感、动机、个性等方面,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

2. 描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通过探索、发现和构建知识的过程来获得新知识。

他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应该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来理解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三、论述题1. 论述教育心理学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

答:教育心理学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从而设计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其次,教育心理学提供了关于学习动机、认知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支持,有助于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它还涉及到评估和诊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为教育干预提供依据;最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促进了教育技术的发展,为个性化学习和远程教育等现代教育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我们可以看到教育心理学在理解和改善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它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习者,还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一方面?A. 教育方法B. 学习者的心理过程C. 教育政策D. 教学设施答案:B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儿童在7至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3. 以下哪个理论是维果茨基提出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社会文化理论C. 认知发展理论D. 信息加工理论答案:B4.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斯金纳B. 班杜拉C. 弗洛伊德D. 马斯洛答案:B5. 以下哪个选项是教育心理学中动机理论的一个分支?A. 认知负荷理论B. 期望价值理论C. 元认知理论D. 社会学习理论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答: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帮助教师理解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动机等心理过程,从而设计更有效的教学策略;指导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以更好地支持学生的成长。

2. 解释什么是“元认知”以及它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答:元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识、监控和调节的能力。

在教育中,元认知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学习任务、监控学习进展和调整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自我指导能力。

3. 描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并说明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答: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和模仿的重要性。

在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观察和模仿正确的行为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社会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如何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答: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风格,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其次,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和自我效能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我调节能力;再次,利用元认知策略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最后,创造一个支持性和挑战性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探索。

当代教育心理学(1)复习题

当代教育心理学(1)复习题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习与教学2、认知发展阶段论㈠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①含义:在感知运动阶段,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和进一步探索外界环境。

②智慧成长的表现:“客体永久性”概念形成(能在头脑中用符号表征事物)㈡前运算阶段(2-7岁)表象思维阶段运算(心理运算):内化了的,可逆的,有守恒前提的,有逻辑结构的动作①含义:凭借表象,符号在头脑中进行的“表象性思维”②儿童认识活动的特点:自我中心性、相对的具体性(借助表象)、思维的不可逆性、未获得物体守恒概念、刻板性(集中化)㈢具体运算阶段:①含义: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②获得智慧成就:获得守恒行和可逆性概念、能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实际生活中只能刻板遵守、思维集中化㈣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人)命题运算阶段①含义:摆脱了具体事物的束缚,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的运算②表现:能进行假设演绎推理、青春期自我中心性——假设中的“观众”3、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①成熟——必要条件②练习和经验:物理经验,数理逻辑经验③社会性经验:社会环境——社会传递④平衡化:自我调节——内在动力4、皮亚杰理论对教育的启示及影响①要适时而教并能引发不平衡②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③承认差异,因材施教④全面应用影响心理发展的四因素5、维果茨基对高级心理机能的结论①儿童一切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形式都是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②心理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掌握凭借语词传递的全人类的经验6、支架式教学㈠运用要点:①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发现活动②教师指导的成分逐渐减少,最终要使学生达到独立发现的地位,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由教师向学生转移㈡教学要求:①要保证提供的支架一直使学生处于其最近发展区之内②教学支架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7、学徒式学习者关键:将教学置于一种特殊的文化环境自主积极的“学徒式学习者”:通过参与指向一定目标的共同协作的活动来进行学习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旁观者逐渐过渡到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在社会性互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8、学习:指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过程9、学习的界定:①学习是个体(人或动物)以自己现有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心理结构为基础②通过与客体信息进行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充实或调整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而这种变化会对个体以后在相关情境中的活动的水平和方式产生影响10、人类学习: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积极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11、桑代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12、学习的原则(学习律):①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②练习律: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③效果律:如果一个动作跟随以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是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13、学习律对教育的指导作用效果律指导人们使用一些具体奖励如金星、口头表扬等。

当代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当代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当代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1、教育心理学史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分支,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

2、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第二章学生心理1、皮亚杰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影响皮亚杰的发展理论对教育教学实践有很大的影响。

许多心理发展研究与课程论都是建立在皮亚杰理论基础之上的。

他的理论对教育工作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有重要的价值。

(1)不主张教给儿童那些明显超出他们发展水平的材料,即不主张毫无根据的或人为的加速儿童的发展;但同时过于简单的问题对于儿童的认知发展作用也不大。

(2)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使他们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3)儿童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要确定学生的不同认知发展水平,以保证所实施的教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匹配。

2、维果茨基的理论对教学的影响维果茨基的思想体系是当今建构主义发展的重要力量,他的思想强烈的影响到建构主义者对学习和教学的看法。

建构主义者们不再局限于仅仅强调教学的结果和各种外部力量,开始注重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内部力量。

在维果茨基思想的启发下,教育研究者对学习和教学进行了大量理论建设和实践探索。

(1)研究者在维果茨基搭建支架的基础上,提出了支架式教学。

(2)教学是交互作用的动力系统,在教学中进行交互式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3)维果茨基的理论对于合作学习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合作学习强调同伴交往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作用,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会有意识地模仿专家或同伴的行为来思考和完成具体任务。

在合作的社会背景下完成任务时,学生会对手所运用的心里策略进行明确或不明确的模仿、证明和辩论,情绪、个性、动机等心理要素会以直接或及间接地方式影响到学生的学习。

当代教育心理学慕课版试题及答案

当代教育心理学慕课版试题及答案

当代教育心理学慕课版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学习者的心理过程B. 教育者的教学方法C. 教育环境的优化D. 教育政策的制定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学习动机B. 学习策略C. 学习风格D. 学校管理答案:D3.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的是:A. 行为的强化B. 内在动机C. 认知结构D. 情感因素答案:C4.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11岁通常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5. 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阿尔伯特·班杜拉B. 让·皮亚杰C. 亚伯拉罕·马斯洛D. 卡尔·罗杰斯答案:A二、简答题6. 简述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

答案: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以及评估和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

7. 描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主张学生通过主动探索、操作和发现来获取知识,强调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他认为教育应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发展问题解决能力,并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

三、论述题8. 论述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答案: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学习是在社会互动中发生的,学习者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来内化知识。

这一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启示包括:重视师生互动和同伴合作,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利用社会文化资源促进学习,以及认识到学习是一个社会化过程,需要考虑学习者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差异。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及答案的学习和讨论,我们对当代教育心理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教育心理学不仅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学习进步提供了指导。

当代教育心理学 复习

当代教育心理学 复习

目录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7)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 (7)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7)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7)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7)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7)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8)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8)一、研究的方法★ (9)二、研究的步骤 (9)三、研究的有效性 (10)第二章学生心理(重点章) (10)第一节学生的认知发展★ (10)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10)二、维果茨基的发展观 (11)第二节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 (12)一、个性和社会化发展 (12)二、自我意识、自我概念与自尊 (13)第三节学生的个体差异 (13)一、个体的智力差异 (13)二、个体的学习风格差异★ (14)三、社会文化背景及性别差异 (15)第三章教师心理(重点章) (15)第一节教师的角色与特征 (15)一、教师的角色★ (15)二、教师的特征 (15)第二节教师的专业品质 (16)一、教师知识的分类 (16)二、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 (16)三、教师的教学与沟通能力 (16)四、教师的情感与个性品质 (17)(一)情感投入 (17)第三节师生互动 (17)一、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17)二、学生对教师的影响 (17)三、师生的相互作用 (17)第四节教师的成长与培养 (17)一、教师的专业发展 (17)二、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 (18)第五节教师职业倦怠 (19)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 (19)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 (19)第四章学习心理导论 (20)第一节学习及其分类 (20)一、学习的界定 (20)二、学习的作用 (20)三、学习的分类 (20)四、学习的相关概念 (20)第二节学习与脑 (21)一、大脑发育及学习的关键期假说 (21)二、脑的特异化与学习 (21)三、学习与脑的可塑性 (21)第三节学习理论发展 (21)一、两种倾向的学习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发展 (21)二、行为倾向、认知倾向学习理论的相互吸取 (21)三、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与人本主义的出现 (22)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 (22)第五章行为学习理论 (22)第一节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22)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22)二、华生的行为主义 (22)第二节联结主义理论 (22)一、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22)二、桑代克的学习律 (23)第三节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23)一、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斯金纳 (23)二、强化理论 (23)三、行为的学习 (24)第四节社会学习理论及行为主义新进展 (24)一、社会认知理论——班杜拉 (24)二、观察学习 (24)三、行为主义新进展 (24)第六章认知学习理论 (25)第一节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25)一、格式塔的学习理论 (25)二、符号学习理论——托尔曼 (25)第二节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布鲁纳★ (25)一、认知表征理论 (25)二、认知结构理论 (26)三、学习和教学的基本原则 (26)四、发现学习 (26)第三节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奥苏贝尔★ (26)一、有意义学习 (26)二、认知同化过程 (27)三、接受学习(讲授教学) (27)一、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加涅 (27)二、学习的条件 (28)三、教学事件 (28)第七章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点章) (28)第一节建构主义思想渊源与基本观点 (28)一、建构主义思想渊源 (28)二、建构主义分类 (28)三、当代建构主义基本理论观点 (28)第二节个人(认知)建构主义理论 (29)一、激进建构主义——冯.格拉塞斯费尔德 (29)二、生成学习理论——维特罗克 (29)三、认知灵活性理论——斯皮罗 (30)第三节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30)一、文化内化与活动理论——列昂节夫 (30)二、情境性认知与学习理论 (30)三、支架式教学 (31)四、建构主义评析 (31)第四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1)一、马斯洛的学习理论 (31)二、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31)第八章学习动机(重点章) (32)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 (32)一、学习动机及其相关概念 (32)二、学习动机的作用 (32)三、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33)四、学习动机的分类 (33)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 (33)一、强化论 (33)二、需要层次说——马斯洛★ (33)三、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 (33)四、成就动机理论与动机的期望—价值理论——阿特金森★ (34)五、控制点理论——罗特 (34)六、归因理论——韦纳 (34)七、成就目标理论——德维克 (34)八、自我价值理论——科温顿 (34)九、自我决定理论——德西、瑞安 (35)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35)一、教学吸引 (35)二、兴趣激发 (35)四、奖励与惩罚 (35)五、合作与竞争 (35)六、归因指导★ (35)第九章知识的学习(重点章) (36)一、知识的功能 (36)二、知识的分类 (36)三、知识的表征 (36)四、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 (36)第二节知识的理解 (36)一、知识的理解类型与过程 (36)二、知识理解的影响因素 (36)三、概念的学习 (37)第三节错误概念的转变 (38)一、错误概念及其性质 (38)二、概念转变及其过程 (38)三、概念转变的影响因素与条件 (38)四、为概念转变而教 (38)第四节知识学习与迁移 (38)一、迁移及其分类★ (38)二、迁移的理论与研究 (39)三、为迁移而教★ (39)第十章技能的学习 (40)第一节技能的概述 (40)一、技能及其特点 (40)二、技能与知识及习惯的关系 (40)三、技能的分类 (40)四、技能的作用 (40)第二节动作技能 (40)一、动作技能的结构与类型 (40)二、动作技能的形成 (41)三、动作技能的培养★ (41)第三节心智技能 (42)一、心智技能形成的过程 (42)二、心智技能形成的特征 (42)三、心智技能的培养 (42)第十一章问题解决的学习与创造性 (43)第一节问题与问题解决 (43)一、问题及其分类 (43)二、问题解决的界定 (43)第二节问题解决的过程 (43)一、问题解决的模式 (43)二、一般问题解决的过程 (44)三、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过程 (44)第三节问题解决的训练 (44)一、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44)二、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 (45)第四节创造性思维 (45)一、创造性思维的本质与特点 (45)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45)第十二章学习策略(重点章) (46)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 (46)一、学习策略的界定及特征 (46)二、学习策略的分类 (46)三、学习策略与信息加工过程及元认知的关系★ (46)四、学习策略与自我调节学习 (46)第二节认知策略 (47)一、复述策略★ (47)二、精细加工策略★ (47)三、组织策略 (47)第三节元认知策略与资源管理策略 (48)一、元认知的结构 (48)二、元认知策略 (48)三、资源管理策略 (48)第四节学习策略的促进 (48)一、促进学习策略的原则 (48)二、常见的学习策略 (48)三、策略促进的方法 (49)第十三章品德的形成 (49)第一节品德心理概述 (49)一、品德的基本界定 (49)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49)三、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 (49)第二节道德发展的理论 (49)一、道德认知的发展 (49)二、道德情感的发展 (50)三、道德行为的发展 (51)第三节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51)一、品德的内化过程 (51)二、品德形成的影响因素 (51)三、品德培养的方法 (51)第四节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52)一、过错行为与不良品德行为 (52)二、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 (52)三、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52)第十四章教学设计 (53)第一节设置教学目标 (53)一、设置教学目标的意义 (53)二、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 (53)三、教学目标的分类——布卢姆★ (53)四、教学目标的设计 (54)第二节选择教学模式★ (54)一、直接教学 (54)二、探究学习 (54)三、基于问题学习(PBL) (54)四、合作学习★ (54)五、个别化教学 (55)第三节设置教学环境 (55)一、课堂空间 (55)二、教学组织 (55)三、教学媒体 (55)第十五章课堂管理 (56)第一节课堂管理概述 (56)一、课堂管理的相关概念 (56)二、课堂管理的阶段性 (56)三、课堂管理的目标 (56)第二节课堂管理过程 (57)一、课堂规则和程序的设计 (57)二、课堂规则和程序的建立★ (57)三、课堂规则和程序的维持和完善 (57)第三节处理严重的问题行为 (57)二、行为矫正原则★ (57)三、实用行为分析程序 (58)第十六章学习评定(重点章) (58)第一节学习评定概述 (58)一、学习评定的相关概念 (58)二、学习评定的重要性(功能)★ (58)三、学习评定的模式 (58)四、学习评定的方法★ (58)五、教育决策与学习评定 (58)六、良好评定的指标 (58)第二节标准化测验 (59)一、标准化测验的类型 (59)二、标准化测验的优点与劣势★ (59)三、测验的新进展 (59)第三节教师自编测验 (59)一、教师自编测验与标准化成就测验的区别 (59)二、设计测验前的计划 (59)三、教师自编测验的具体形式 (59)四、编制测验的注意事项 (60)五、学习理论的启示 (60)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的模式学与教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

当代教育心理学复习1

当代教育心理学复习1

当代教育⼼理学复习1《当代教育⼼理学》复习⼤纲第⼆章1、⽪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四个阶段⽪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中不断重构,从⽽表现出具有不同质的不同阶段。

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些低级的⾏为图式,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和进⼀步探索外界环境。

其中⼿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究周围世界的主要⼿段。

显著标志是⼉童渐渐获得客体永恒性,当某⼀客体从⼉童视野中消失时,⼉童知道它并⾮不存在。

2前运算阶段(2—7岁):⼉童的语⾔与概念以惊⼈的速度发展。

运算是指内部化的智⼒或操作。

⼉童在感知运动阶段获得的感觉运动⾏为模式,在这⼀阶段已经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具有了符号功能。

开始能⽤语⾔或较为抽象的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情,⼼理表象是直觉的物的图像。

但他们还不能很好地把⾃⼰与外部世界区分开来,存在⾃我中⼼的特点,认为别⼈眼中的世界跟他所看到的⼀样,以为世界时为他⽽存在的,⼀切围绕他转。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童开始接受学校教育,出现了显著的认知发展。

认知结构已经发⽣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定的弹性,已经获得的表象进⾏逻辑思维,但还不能进⾏抽象思维。

应多做事实性或技能性的训练,去集中化是这阶段⼉童思维成熟的最⼤特征。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命题运算阶段,⼉童超越对具体可感知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个体推理能⼒得到提⾼,能从多维度对抽象的性质进⾏思维。

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利⽤语⾔⽂字在头脑中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的运算就叫做形式运算。

2、维果茨基的⽂化历史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影响维果茨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较为全⾯阐述了⼉童⼼理发展中教育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教育不等于发展,但也不受限于发展,在⼀定范围内教育可以促进发展。

1研究者在维果茨基搭建⽀架的基础上,提出⽀架式教学。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课后习题详解(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课后习题详解(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第1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一、选择题1.学与教的过程从宏观上说包括五个要素,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其中的是()。

A.学生与教师B.教育行政部门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答案】B【解析】在宏观上,学与教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因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

2.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中体现在对()的不同解释上。

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评价过程D.反思过程【答案】A【解析】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家们进行最早也是最多的一项研究内容。

这些研究成果构成了学习和动机理论,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都集中体现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不同解释上。

3.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杜威B.加涅C.乌申斯基D.桑代克【答案】D【解析】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913~1914年,又发展成三大卷的《教育心理学大纲》。

4.()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改革教学的实践活动,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A.罗杰斯B.鲁宾斯坦C.杜威D.布鲁纳【答案】C【解析】杜威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改革教学的实践活动,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成为进步主义教育的带路人。

5.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间接地搜集研究对象有关的现状及历史材料,从而弄清事实,通过分析、概括等方法,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A.实验法B.调查法C.观察法D.教育经验总结法【答案】B【解析】调查法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间接地搜集研究对象有关的现状及历史材料,从而弄清事实,通过分析、概括等方法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是指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地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研究方法。

当代教育心理学练习题

当代教育心理学练习题

当代教育心理学练习题一、选择题A. 教师的教学方法B. 学生的学习过程C. 家长的教育观念D. 学校的管理制度2. 在教育心理学中,下列哪种学习理论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A. 认知学习理论B.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C.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D.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A. 同化B. 顺应C. 平衡D. 认知结构二、填空题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_________。

2. 在学习过程中,新知识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建立联系的过程称为_________。

3. 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注意、保持、_________和动机四个阶段。

三、简答题1. 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2. 请列举三种常用的学习策略,并简要说明其含义。

3.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四、案例分析题2. 小明是一名初中生,平时学习很努力,但成绩总是不理想。

请你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为小明提出三条提高学习效率的建议。

五、论述题1. 论述影响学生学习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2.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强化理论促进学生的学习。

六、判断题1. 学习过程中,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是相互独立的两个过程。

()2. 根据维果茨基的理论,教育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这意味着教育应该超越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

()3. 情绪对学习过程没有影响,学习效果只与认知因素有关。

()七、匹配题A. 皮亚杰 1.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B. 艾宾浩斯 2. 记忆遗忘曲线C. 罗杰斯 3. 非指导性教学D. 斯金纳 4.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八、应用题1. 请设计一个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注意力训练活动,并说明其教育心理学原理。

2. 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发现学生们的学习动机不高,请你为她提供几种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九、综合分析题1. 分析比较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教学实践的启示。

2. 结合教育心理学原理,讨论如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习与教学2、认知发展阶段论㈠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①含义:在感知运动阶段,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和进一步探索外界环境。

②智慧成长的表现:“客体永久性”概念形成(能在头脑中用符号表征事物)㈡前运算阶段(2-7岁)表象思维阶段运算(心理运算):内化了的,可逆的,有守恒前提的,有逻辑结构的动作①含义:凭借表象,符号在头脑中进行的“表象性思维”②儿童认识活动的特点:自我中心性、相对的具体性(借助表象)、思维的不可逆性、未获得物体守恒概念、刻板性(集中化)㈢具体运算阶段:①含义: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②获得智慧成就:获得守恒行和可逆性概念、能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实际生活中只能刻板遵守、思维集中化㈣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人)命题运算阶段①含义:摆脱了具体事物的束缚,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的运算②表现:能进行假设演绎推理、青春期自我中心性——假设中的“观众”3、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①成熟——必要条件②练习和经验:物理经验,数理逻辑经验③社会性经验:社会环境——社会传递④平衡化:自我调节——内在动力4、皮亚杰理论对教育的启示及影响①要适时而教并能引发不平衡②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③承认差异,因材施教④全面应用影响心理发展的四因素5、维果茨基对高级心理机能的结论①儿童一切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形式都是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②心理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掌握凭借语词传递的全人类的经验6、支架式教学㈠运用要点:①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发现活动②教师指导的成分逐渐减少,最终要使学生达到独立发现的地位,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由教师向学生转移㈡教学要求:①要保证提供的支架一直使学生处于其最近发展区之内②教学支架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7、学徒式学习者关键:将教学置于一种特殊的文化环境自主积极的“学徒式学习者”:通过参与指向一定目标的共同协作的活动来进行学习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旁观者逐渐过渡到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在社会性互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8、学习:指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过程9、学习的界定:①学习是个体(人或动物)以自己现有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心理结构为基础②通过与客体信息进行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充实或调整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而这种变化会对个体以后在相关情境中的活动的水平和方式产生影响10、人类学习: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积极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11、桑代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12、学习的原则(学习律):①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②练习律: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③效果律:如果一个动作跟随以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是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13、学习律对教育的指导作用效果律指导人们使用一些具体奖励如金星、口头表扬等。

练习律指导人们对所有学生进行大量的重复练习和操练。

14、强化的类型:积极强化、消极强化15、普雷马克原理: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16、对于强化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①教师要针对班上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强化物系类②教师选择强化物是应考虑年龄因素17、强化时应遵守的原则①教新任务时,进行即时强化,不要进行延缓强化②在任务的早期阶段,强化每一个正确的反应,随着学习的发生,对比较正确的反应优先强化,逐渐地转到间隔式强化③强化要保证做到朝正确方向促进或引导18、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①注意过程:对榜样的知觉(选择性注意)②保持过程:示范信息的储存(以符号形式表征)③复制过程:记忆向行为的转变(将符号表征转换为适当的行为)④动机过程:从观察到行为(愿意在适当的实际表现出来)19、苛勒的黑猩猩学习实验:动物的学习不是尝试错误的学习,而是“顿悟”学习20、卡夫卡观点中学习的过程:对情境进行组织,突然的顿悟21、托尔曼潜伏学习结论:①外在的强化并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不强化也会出现学习②动物在未获得强化前学习已出现,只不过未表现出来22、认知学习观——学习应该超越所给的信息①、学习的实质:学习就是类别及编码系统的形成或改变;②、学习的过程:学习包括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换,评价三个过程;③、结论:学生是积极地信息加工者,主动的获取知识,主动形成认知结构23、学习和教学的基本原则①知识结构的重要性②学习的准备性:课程设计上提出了著名的螺旋式课程③直觉思维的价值:创造性的培养④学习动机的重要性:内在动机24、发现学习: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探索性思维为目标,以基本材料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发现的步骤来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25、有意义学习(意义接受学习)的涵义(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任意的和实质性的联系26、有意义学习的标准:①新的符号或符号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具有实质性联系②新旧知识的非任意的联系27、有意义学习的条件①外部条件: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②内部条件: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具有适当知识,行动28、(名解)接受学习:是指由教师向学生提供前人发现、创造、积累的人类的社会经验,学生把这些经验内化为自己的经验的一种学习方式29、讲授教学的原则和技术(简答)原则:①逐渐分化原则②整合协调原则③序列组织原则④巩固原则技术:先行组织者策略30、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环境刺激的信息→加工(编码、贮存)→反应(转换为外显的行为)影响因素:执行控制(已有经验),预期(期望达到目标)三个系统:加工系统、动机系统、执行控制系统学习的要素:学习者;刺激情境;记忆;反应结论:学习是对信息的接受和使用的过程,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的实质31、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对实践教学的启示(简答):⑴吸引学生的注意是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①教师应该让学生停止手头上的活动,把注意力转移过来②最好能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⑵教师应该突出教学的重点,在重要的地方做强调,以便于学生对信息的选择编码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复述这些内容,并用原有的知识来理解和解释这些内容32、建构主义思想的核心主旨: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之中建构起来的,这也是判断一种理论是否属于建构理论的基本前提33、当代建构主义基本理论观点:㈠知识观:⑴观点: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⑵具体表现:①知识只是对现实的一种解释,一种假设,不是最终的答案②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③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㈡学生观:⑴观点: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⑵具体表现:①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儿童具有很大的学习潜能②强调学生认知经验的差别性,认为学习者的差异是一种宝贵的资源③认为教学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应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㈢学习观:⑴观点: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⑵具体表现:①主动建构性:强调个体的主动性、激活先前知识经验+高层次思维活动、进行积极自主的自我管理和调节②社会互动性:强调群体合作性及相互影响学习共同体——沟通、分享→相互影响,促进③情境性:强调知识的情境性知识不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地存在、学习应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㈣教学观:⑴观点: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⑵具体表现:①教学应该是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②要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③要重视对学生的支持和帮助④要重视教学模式的选择34、当今建构主义者对学习和教学新的解释:①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强调学生的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②学生是自己的知识的建构者,教学需要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活动35、为理解而教提出的原因:①由于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从而可以获得不同方面的理解②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存在着概念的复杂性和实例间的差异性③知识的学习不只在于学习者能够背诵多少概念、原理,更主要的是看所获的的知识的质量,看能否把知识灵活地迁移运用到各种相关的情境中随机通达教学:A.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每次的情境都是经过改组的,而且目的不同,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

B.把概念具体到一定的实例中,并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36、内在学习论:依靠学生内在驱力,充分开发潜能,达到自我实现的学习主要观点:①学习具有个人意义才有价值②学生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37、学习动机: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的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38、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①动机具有加强学习的作用,高动机水平的学生,其成就也高,能坚持学习,学习更有成效②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并不完全成正比。

学习动机存在一个最佳水平,即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效率随学习动机强度增大而提高,直至达到学习动机最佳强度而获最佳,之后则随学习动机强度的进一步增大而下降③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会随学习活动的难易程度而有所变化,比较容易得学习活动,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高些,而从事比较困难的学习活动,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低些④动机强度的最佳点还会因人而异39、学习动机的分类①内部动机:学习本身引起(好奇心、胜任力、自居作用)②外部动机:外部诱因引起(逃避惩罚、获得好分数,表扬或奖励)40、学习动机的内部构成①认知内驱力: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来源: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而来的条件:满足这种动机的奖励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②自我提高内驱力: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来源:赢得地位或自尊心条件:(一)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二)失败对丧失自尊是一种威胁41、附属内驱力: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来源:长者们的赞许或认可条件:(一)学生与长者在感情上具有依附性(二)学生从长者方面所搏得的赞许和认可(三)享受到这种派生地位乐趣的人42、需要层次论的注意①学校里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爱和自尊②成长需要才是较为持久的学习动机来源43、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内容:⑴基本观点:①行为的出现是由于对下一步强化的期望②期望包括结果期望和效能期望,结果期望只是提供了行为被激活和选择的可能性,效能期望是行为的决定性因素③自我效能感的功能: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影响活动时的情绪⑵形成因素:直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说服、情绪的唤起44、成就动机理论①代表人物:麦克黑兰②基本观点:(一)成就动机是一种力求成功并选择朝向成功(或失败)目标的活动的一般倾向(二)个人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奇异是力求成功的意向,其二是避免失败的意向(三)一个人趋近目标的行为最终要受到这两种动机的综合作用而决定③实验:5岁儿童套圈④结果:追求成功者——距离木桩适中的位置避免失败者——距离木桩非常近或非常远45、归因理论①基本假设: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②代表人物:韦纳③主要观点:(一)他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并将这四种主要原因分成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二)每一个维度对动机都有重要的影响(三)韦纳通过研究得出一些关于归因的最近本的理论(1)个人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时,他会感到骄傲,满意,信心十足,而将成功归因于任务容易和运气好等外部原因时,产生的满意感则较少(2)在付出同样努力时,能力低的应得到更多的奖励(3)能力低而努力的人,受到最高评价;而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则受到最低评价④应用:如何归因——帮助学生对学业成败做合理的归因46、积极的归因模式:①成功→能力强,努力→自豪自尊/增强对成功的期望→愿意从事有成就的人②失败→缺乏努力→内疚/维持较高的成就期望→增强坚持性,趋向成就任务47、消极的归因模式:①失败→缺乏能力→羞愧,无能感,沮丧/降低对成功的期望→缺少坚持性,回避成就任务②成功→运气好→不在乎/很少增强对成功的期望→缺乏从事成就任务的倾向48、知识的含义:是人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49、知识建构的机制①同化:建立联系,做出推论(一)同化意味着学习者联系,利用原有知识来获取新概念,它体现了知识发展的连续性和积累性(二)新知识的同化指学习者通过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意义,把它纳入已有认知结构的过程②顺应:调整、改组、转变、(一)顺应意味着旧知识之间的磨合,协调,它体现了知识发展的对立性和改造性(二)通过同化理解新知识的意义是原有知识发生顺应的基础,而真正的同化也常常离不开顺应的发生③结论:知识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知识之间充分的,双向的互相作用而实现的50、只是理解的影响因素:客观:①学习材料的内容②学习材料的形式③教师言语的提示和指导主观:①原有的知识经验背景②学生的能力水平③主动理解的意识倾向④主动理解的方法和策略51、概念转变是认知冲突的引发和解决的过程,是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改变52、概念转变的促进①促进错误概念转变的教学环节(一)揭示,洞察学生原有概念(二)引发认知冲突(三)通过讨论分析是学生调整原来的看法,或形成新概念②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一)创设开放的,互相接纳的课堂气氛(二)倾听,洞察学生的经验(三)引发认知冲突(四)鼓励学生交流讨论53、迁移是在一种情况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54、迁移的分类:①不同内容:知识理解的迁移,动作技能的迁移,习惯态度和情感领域的学习迁移②不同方向:顺向,逆向迁移③不同效果:积极地影响通常被称为正迁移,正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影响;消极的影响通常被称为负迁移,负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消极影响55、贾德: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56、迁移与教学的具体策略①整合学科内容:教师注意把各独立的教学内容整合起来②加强知识联系:教师重视简单的知识技能与复杂的知识技能,新旧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系③强调概括总结: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启发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要将所学与所用的情境联系起来④重视学习策略:教师有意识的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帮他们掌握概括化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教学生一些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将有助于学生学会如何学习⑤培养迁移意识:教师通过反馈和归因控制等方式使学生形成关于学习和学校的积极态度,真正把“为迁移而教”升华为自己的一种教学思路和教学概念并能结合具体情境灵活运用的教师也就是一种“专家”教师57、技能是指经过练习而获得的合乎法则的认知活动或身体活动的动作方式58、技能的分类①动作技能:又称为运动技能或操作技能,它是由一系列的外部动作及合理的程序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②心智技能:又称为智慧技能或智力技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