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二极管和晶体管
晶体管基础知识
![晶体管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e96ff3d5a8102d276a22ffb.png)
第1章 半导体器件
I / mA
UZ UZ A O IZmin U/V + Ui B IZmax - R
(b)
+ Uz -
(a)
(c)
图10 稳压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a)伏安特性曲线;(b)图形符号;(c)稳压管电路
稳压管工作在击穿区时的稳定电压
5、汽车用整流二极管:P82—图5-21
汽车交流发电机用硅整流二极管,具有 一个引出极,另一个是外壳,参见教材P82 图5-21
汽车用二极管分为正向二极管和反向二 极管两种。正向二极管的引出端为正极,外 壳为负极,通常在正向二极管上涂有红点; 反向二极管的引出端为负极,外壳为正极, 通常在反向二极管上涂有黑点。
路里的开关元件,以及作为小电流的整流管。
N型锗片 阳极 引线 阴极 引线
铝合金小球
阳极引线 PN结
N型硅
金锑合金 底座
金属触丝 (a)
外壳 (b) 阴极引线
a)点接触二极管PN结接触面积小,不能通过很大的正向电
流和承受较高的反向工作电压,工作效率高, 常用来作为检波器件。
图7 半导体二极管的结构及符号 (a)点接触型结构;(b)面接触型结构;
流很小,PN结截止,这就是PN结的单向导电性。
第1章 半导体器件
2. 半导体二极管
把PN结用管壳封装,然后在P区和N区分别向外引出一 个电极,即可构成一个二极管。二极管是电子技术中最基 本的半导体器件之一。根据其用途分有检波管、开关管、 稳压管和整流管等。
硅高频检波管
开关管
稳压管
整流管
发光二极管
电子工程实际中,二极管应用得非常广泛,上图所示即 为各类二极管的部分产品实物图。
图8 二极管的伏安
第1章 半导体二极管和晶体管
![第1章 半导体二极管和晶体管](https://img.taocdn.com/s3/m/df15c469bed5b9f3f90f1c7d.png)
型求出 IO 和 UO 的值。
+ UD -
解:
1、理想模型
UO = V = 6 V
E
IO = E / R = 6 / 6 = 1 (mA)
+
2 V ID
R UR
6KΩ
-
2、恒压降模型
UO = E – UD = 6 0.7 = 5.3 (V) IO = UO / R = 5.3 / 6 = 0.88 (mA)
反向击穿电压 I/mA 反向饱和电流
硅几 A
锗几十~几百 A UBR
硅管的温度稳
IS
O
U/V
定性比锗管好 反向 饱和电流
36
(二)极间电容
第三节、半导体二极管
C
1、PN结存在等效结电容
PN结中可存放电荷,相 当一个电容。
PN
+ ui –
R
– 2、对电路的影响:外加交流电源
+
时,当频率高时,容抗小,对PN
14
第一节、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N型半导体
多一个 价电子
4
+5
4
掺杂
4
4
4
15
本征激发
第一节、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N型半导体
4
+5
4
掺杂
正离子
电子
4
4
4
多子-------电子 少子-------空穴
N型半导体示意1图6
第一节、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P型半导体
多一个 空穴
4
+3
4
掺杂
4
4
4
17
本征激发
第一节、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电力晶体管和晶闸管
![电力晶体管和晶闸管](https://img.taocdn.com/s3/m/82595f87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85.png)
-IA
图1-5 晶闸管旳伏安特征 IG2>IG1>IG
当反向电压超出一定程度,到反向击 穿电压后,外电路如无限制措施,则 反向漏电流急剧增长,造成晶闸管发 烧损坏。
11
五、晶闸管旳主要参数
1. 额定电压(UTn)
1) 正向断态反复峰值电压UDRM——在门极断路而 结温为额定值时,允许反复加在器件上旳正向峰 值电压。 2) 反向阻断反复峰值电压URRM—— 在门极断路而 结温为额定值时,允许反复加在器件上旳反向峰 值电压。 3) 通态(峰值)电压UTM——晶闸管通以某一要 求倍数旳额定通态平均电流时旳瞬态峰值电压。
5)通态电流临界上升率di/dt :在要求条件下,
晶闸管在门极触发开通时所能承受不造成损坏旳 通态电流最大上升率称为通态电流临界上升率。
20
六、晶闸管门极伏安特征及主要参数
1、门极伏安特征 指门极电压与电流旳关系, 晶闸管旳门极和阴极之间只 有一种PN结, 所以电压与 电流旳关系和一般二极管旳 伏安特征相同。门极伏安特 征曲线可经过试验画出,如 图1-6所示。
式中IT是流过晶闸管中可能出现旳最大电流有效值
17
➢
有一晶闸管旳电流额定值I(TAV)=100A,用于电路中流过旳
电流波形如图所示,允许流过旳电流峰值IM=?
举例: ➢ 分析: I(TAV)=100A旳晶闸管
➢ 相应旳电流有效值为: IT=1.57× I(TAV) =157A ;
➢ 波形相应旳电流有效值:
▪ Ⅲ+ 触发方式:主极T1为负,T2为正;门极电压G为正,T2为 负。特征曲线在第Ⅲ象限。
▪ Ⅲ- 触发方式:主极T1为负,T2为正;门极电压G为负,T2为 正。特征曲线在第Ⅲ象限。
第9章--电力二极管、电力晶体管和晶闸管的应用简介
![第9章--电力二极管、电力晶体管和晶闸管的应用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27bf9ba5022aaea988f0f34.png)
目录目录.............................................................................................................................................................................. 第9章电力二极管、电力晶体管和晶闸管的应用简介 . 09.1 电力二极管的应用简介 09.1.1 电力二极管的种类 09.1.2 各种常用的电力二极管结构、特点和用途 09.1.3 电力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09.1.4 电力二极管的选型原则 (1)9.2 电力晶体管的应用简介 (2)9.2.1 电力晶体管的主要参数 (2)9.2.2 电力晶体管的选型原则 (2)9.3 晶闸管的应用简介 (3)9.3.1 晶闸管的种类 (3)9.3.2 各种常用的晶体管结构、特点和用途 (3)9.3.3 晶闸管的主要参数 (4)9.3.4 晶闸管的选型原则 (5)9.4 总结 (6)第9章电力二极管、电力晶体管和晶闸管的应用简介9.1 电力二极管的应用简介电力二极管(Power Diode)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就获得应用,当时也被称为半导体整流器;它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与信息电子电路中的二极管相同,都以半导体PN结为基础,实现正向导通、反向截止的功能。
电力二极管是不可控器件,其导通和关断完全是由其在主电路中承受的电压和电流决定的。
电力二极管实际上是由一个面积较大的PN结和两端引线以及封装组成的。
9.1.1 电力二极管的种类电力二极管主要有普通二极管、快速恢复二极管和肖特基二极管。
9.1.2 各种常用的电力二极管结构、特点和用途名称结构特点、用途实例图片整流二极管多用于开关频率不高(1kHz以下)的整流电路中。
其反向恢复时间较长,一般在5s以上,其正向电流定额和反向电压定额可以达到很高。
二极管和晶体管的关系
![二极管和晶体管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353a1223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b5.png)
二极管和晶体管的关系嘿,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二极管和晶体管的那些事儿。
说起这俩玩意儿,可能很多小伙伴会想:“这不就是电子元件吗,有啥好说的?”但是,兄弟姐妹们,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不是简单的一加一那么简单。
咱们一起来捋一捋,看看它们在电子世界里是怎么扮演角色的。
二极管。
哎,二极管可真是个小能手,它的工作原理简单得让人惊讶。
你想象一下,它就像是个单行道的警察,只允许电流朝一个方向流动,反方向的电流就得乖乖停下。
这样一来,二极管的作用可就明显了,帮着把电流的方向给固定住,避免那些不必要的麻烦。
你要是把它放在电路里,就像是在给电流设了个门槛,谁都别想轻易乱来。
这一招特别适合那些需要稳稳的电流的场合,比如整流电路,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酷?说完二极管,我们再来聊聊晶体管。
哎哟,晶体管可不一般,它的作用可就丰富多了。
想象一下,晶体管就像是一个调音师,可以把信号放大、切换,甚至控制电流。
你想要让声音变大、变小,晶体管一出手,立马搞定。
咱们平常用的各种电子设备,比如手机、电视,背后都有晶体管在默默工作,真是个不起眼但超有用的小家伙。
就好像一位默默无闻的英雄,平时不太显眼,但关键时刻总能派上用场。
有趣的是,二极管和晶体管之间其实还有点血缘关系,二者都是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二极管就像是晶体管的哥哥,晶体管是从二极管演变而来的。
说白了,二极管是晶体管的前身,是晶体管的启蒙老师。
没有二极管,就没有晶体管的今天,二者之间就像是亲兄弟,缺一不可。
再说说它们在电路里的配合。
你看,二极管和晶体管就像是一对搭档,配合得可默契了。
二极管负责把电流的方向固定住,晶体管则负责放大和调控,这样一来,整个电路就变得活灵活现,运转得像一台精密的机器。
它们之间的协作,让整个电子世界变得更高效,真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再来讲讲二极管的种类,种类繁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你可能听说过整流二极管、齐纳二极管等等,这些都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来分类的。
每种二极管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
晶体管和二极管区别
![晶体管和二极管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ef6ec29e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fb.png)
晶体管和⼆极管区别晶体管和⼆极管区别⾸先说明⼀下:晶体管,就是指的半导体器件,⼆极管也是晶体管⾥的⼀种。
下⾯我们详细介绍⼀下⼆极管和三极管的特性及功能原理。
半导体⼆极管及其特性 半导体⼆极管按其结构和制造⼯艺的不同,可以分为点接触型和⾯接触型两种。
点接触⼆极管是在P型硅晶晶体或N型锗晶体的表⾯上,安装上⼀根⽤钨或⾦丝做成的触针,与晶体表⾯接触⽽成,然后加以电流处理,使触针接触处形成⼀层异型的晶体。
很据所⽤⾦属丝的不同,分别称之为钨键⼆极管和⾦键⼆极管。
国产2APl⼀7和2APll—17型半导体⼆极管即属此类。
但前者触针是钨丝,后者是⾦丝。
⾯接触型⼆极管多数系⽤合⾦法制成。
在N型锗晶体的表⾯上安放上⼀块铟,然后在⾼温下使⼀部分锗熔化于铟内。
接着将温度降低,使熔化于姻内的锗⼜沉淀⽽出,形成P型晶体。
此P 型晶体与末熔化的N型晶体组成P—N结。
点接触型半导体⼆极管具有较⼩的接触⾯积,因⽽触针与阻挡层间的电容饺⼩(约1微微法);⽽⾯接触型⼆极管的极间电容较⼤,约为15⼀20微微池。
因此,前者适合于在频率较⾼的场合⼯作,⽽后者只适宜于频率低于50千赫以下的地⽅⼯作;另外前者允许通过的电流⼩,在⽆线电设备中宜作检波⽤,后者可通过较⼤之电流,多⽤于整流。
常⽤的半导体⼆极管其特性指标参数意义如下: 1.⼯作频率范围f(MHz):指由于P—N结电容的影响,⼆极管所能应⽤的频率范围。
2.最⼤反向电压Vmax(V):指⼆极管两端允许的反向电压,⼀般⽐击穿电压⼩。
反向电压超过允许值时,在环境影响下,⼆极管有被击穿的危险。
3.击穿电压VB(V):当⼆极管逐渐加上⼀定的反向电压时,反向电流突然增加,这时的反向电压叫反向击穿电压。
这时⼆极管失去整流性能。
4.整流电流I(mA)I指⼆极管在正常使⽤时的整流电流平均值。
晶体三极管的结构和类型 晶体三极管,是半导体基本元器件之⼀,具有电流放⼤作⽤,是电⼦电路的核⼼元件。
电工学习题2014_下册
![电工学习题2014_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1cae708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65.png)
第 14 章半导体器件一、选择题1、对半导体而言,其正确的说法是( )。
(1) P 型半导体中由于多数载流子为空穴,所以它带正电。
(2) N 型半导体中由于多数载流子为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
(3) P 型半导体和 N 型半导体本身都不带电。
2、在图 14-1 所示电路中,Uo 为 ( ) 。
(1) -12V (2) -9V (3) -3VR- 0V D Z11V 3kΩ-9VUo DZ2U o + + R- -图14-1 图14-2 图14-33、在图 14-2 所示电路中,二极管 D1、D2、D3 的工作状态为( ) 。
(1) D1、D2 截止, D3 导通 (2) D1 截至, D2、D3 导通 (3) D1、D2、D3 均导通4、在图 14-3 所示电路中,稳压二极管 Dz1 和 Dz2 的稳定电压分别为 5V 和 7V,其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则 Uo 为( ) 。
(1) 5V (2) 7V (3) 0V5、在放大电路中,若测得某晶体管的三个极的电位分别为 6V,1.2V 和 1V,则该管为( )。
(1) NPN 型硅管 (2) PNP 型锗管 (3) NPN 型锗管6、对某电路的一个 NPN 型的硅管进行测试,测得 UBE>0,UBC>0,UCE>0,则此管工作在 ( ) 。
(1)放大区 (2)饱和区 (3) 截至区7、晶体管的控制方式为( ) 。
(1)输入电流控制输出电压 (2)输入电流控制输出电流 (3)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压二、判断题1、晶体管处于放大区,其 PN 结一定正偏。
( )2、三极管由二极管构成的,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故二极管也具有放大作用。
( )3、二极管正向导通,反向截止,当反向电压等于反向击穿电压时,二极管失效了,故所有的二极管都不可能工作在反向击穿区。
( )三、填空题1、若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某 5 价杂质元素,可成为,其多数载流子为。
若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某 3 价杂质元素,可成为,其少数载流子为。
《电工学》14秦曾煌主编第六版下册电子技术第14章
![《电工学》14秦曾煌主编第六版下册电子技术第14章](https://img.taocdn.com/s3/m/08cc5c6af01dc281e53af054.png)
(14-15)
§14.2 PN 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PN 结的形成
在同一片半导体基片上,分别制造P 型 半导体和 N 型半导体,经过载流子的扩散, 在它们的交界面处就形成了PN 结。
(14-16)
内电场越强,漂移运动 就越强,而漂移的结果 使空间电荷区变薄。
漂移运动
P型半导体
内电场E N型半导体
---- - - ---- - - ---- - - ---- - -
结
构
N型硅
图
P型硅 N型硅
C (a)平面型
E 铟球
P B N型锗
P 铟球
C
(b)合金型
常见:硅管主要是平面型,锗管都是合金型
(14-38)
发射结 集电结
发射极
E
N PN
集电极 C
发射区 基区 集电区 B 基极
+4
在其它力的作用下, 空穴可吸引附近的电子 来填补,其结果相当于 空穴的迁移,而空穴的 迁移相当于正电荷的移 动,因此可认为空穴是 载流子。
自由电子:在晶格中运动;空穴:在共价键中运动
(14-10)
本征半导体中电流由两部分组成:
1. 自由电子移动产生的电流。 2. 空穴移动产生的电流。
本征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取决于载流子的浓度。
心,而相邻四个原子位于四面体的顶点,每个原子与 其相邻的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共用一对价电子。
硅和锗的晶 体结构:
(14-5)
硅和锗的共价键结构
+4表示除 去价电子 后的原子
+4
+4
+4
+4
共价键共 用电子对
(14-6)
+4
二极管和晶体管
![二极管和晶体管](https://img.taocdn.com/s3/m/54f57720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be.png)
二极管和晶体管
二极管和晶体管都是电子元件,常用于电路中控制电流的流动。
二极管是一种电子元件,可以单向导电,即当正极连接到二极管的“+”端时,负极连接到二极管的“-”端时,二极管会导通,而当反向电压作用于二极管上时,它并不会导通。
二极管通常用于控制电流的流动,例如在电路中的开关控制和稳压器中。
晶体管是一种双极型电子元件,由三个区域组成:基区、发射区和集电极。
当电压作用于基区时,它会形成一个电子流,经过发射极流向集电极。
晶体管可以用于控制电流的流动和放大信号,它的放大倍数很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
二极管和晶体管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例如二极管可以单向导电,但晶体管的放大倍数更高。
在实际应用中,二极管和晶体管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使用。
(完整word版)电子技术基础
![(完整word版)电子技术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174c9f1aaeaad1f347933f91.png)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学习指导书第14章 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一、选择题:14.1 半导体的导电能力( c )。
(a) 与导体相同 (b) 与绝缘体相同 (c) 介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14。
2 P 型半导体中空穴数量远比电子多得多,因此该半导体应( c )。
(a ) 带正电 (b ) 带负电 (c) 不带电 14。
3 N 型半导体的多数载流子是电子,因此它应( c ). (a) 带负电 (b ) 带正电 (c) 不带电14.4 将PN 结加适当的反向电压,则空间电荷区将( b )。
(a ) 变窄 (b ) 变宽 (c) 不变 14。
5 普通半导体二极管是由( a )。
(a )一个PN 结组成 (b )两个PN 结组成 (c )三个PN 结组成14。
6 电路如图所示,直流电压U I =10 V,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 Z =6 V ,则限流电阻R 上的压降U R 为( c )。
(a)10V (b )6V (c)4V (d )—4VRO14。
7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u I=3V,则晶体管T此时工作在( b )。
(a)放大状态 (b)截止状态 (c)饱和状态10V1kΩβ=50二、填空题:14。
8 半导体二极管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单向导电性 .14。
9 理想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 0 .14.10 理想二极管的反向电阻为无穷大 .14。
11 二极管导通的条件是加在二极管两端的电压是正向电压大于PN结的死区电。
14。
12 N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自由电子。
14。
13 P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空穴。
三、计算题14.14 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D为理想元件,U S=5 V,求电压u O。
u OUo=Us=5V14.15 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为理想元件,u i=3sin ωt V ,U =3V ,当ωt =0瞬间,求输出电压u O 。
u OUo=0v14。
16 电路如图所示,输入信号u i=6sin ωt V 时,求二极管D 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
第14章 半导体器件
![第14章 半导体器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b5067e561252d380eb6e75.png)
14.2
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1.PN结的形成 2.PN结的单向导电性 3.PN结的伏安特性
PN结是构成半导体器件的核心结构。 PN结是指使用半导体工艺使N型和P型半导体结合处所 形成的特殊结构。 PN结是半导体器件的心脏。
PN结的形成
在一块本征半导体的两侧通过扩散不同的 杂质,分别形成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
半导体中的两种电流
1.漂移电流:由载流子的漂移运动形成的电流。 漂移运动:由电场力引起的载流子定向运动。 2.扩散电流:由载流子的扩散运动形成的电流。 扩散运动:由于载流子浓度不均匀(浓度梯度) 造成的运动。 以上2种电流的方向与载流子的方向有关。 空穴电流的方向与运动方向一致。 电子电流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第14章 半导体器件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二极管 稳压二极管 双极型晶体管 光电器件
对于元器件,学习重点放在特性、参数、技术指 标和正确使用方法,不过于追究其内部机理。讨 论器件的目的在于应用。 学会用工程观点分析问题,就是根据实际情况, 对器件的数学模型和电路的工作条件进行合理的 近似,以便用简便的分析方法获得具有实际意义 的结果。 对电路进行分析计算时,只要能满足技术指标, 就不要过分追究精确的数值。工程上允许一定的 误差,可采用合理估算的方法。
14.1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本征半导体 杂质半导体 半导体中的电流
物质按导电性能分类
导体(>105) 绝缘体( 10-22 ~10-14 ) 半导体,是指电阻率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并有 负的电阻温度系数的物质。半导体室温时电阻率 约在10-9~ 102欧· 米之间,温度升高时电阻率指数 则减小。如硅、锗等,半导体之所以得到广泛应 用,是因为它的导电能力受掺杂、温度和光照的 影响十分显着。
电工学第七版下册知识点和例题总结
![电工学第七版下册知识点和例题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4bc22c5ed630b1c58eeb53a.png)
电工学第七版下册知识点及相关习题摘要秦曾煌主编总体内容概况14章半导体二极管晶体管的基本知识15章基本放大电路(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等)16章集成运算放大器基本运算17章电路中的反馈(主要是负反馈知识)18章直流稳压电源(整流电路,滤波器,稳压电路)以上为模拟电路,以下为数字电路20章门电路及其组合(数字进制编码器译码器)21章触发器知识点及对应例题和习题14章6页半导体特性,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8页PN结10页二极管特性例14.3.1 14页稳压二极管例14.4.3 14.23页双极型晶体管例14.5.1习题14.3.1----14.4.2 14.3.6 二极管及稳压二极管导电性14.5.1---14.5.6 14.5.9 双极型晶体管分析15章38--40页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及静态值确定例15.2.145页动态分析例15.3.1 49页输入信号图解分析52页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例15.4.1 60页射极输出器性质71页共模抑制比习题15.2.1---15.2.4 15.2.5 15.2.7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15.3.1----15.7.1 15.3.5 15.4.3 偏置放大电路射极输出器差分电路16章95.96页运算放大器98.99页理想运放例16.1.1100--105页比例运算加减法运算例16.2.3112页电压比较器例16.3.1习题16.2.1---16.2.5 16.2.6 16.2.7 16.2.13 比例运算16.3.1,16.3.2电压比较器17章132页正反馈和负反馈的判别133---136页负反馈的四种类型141页表17.2.1 负反馈对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影响146页RC振荡电路习题17.1.1---17.2.4 负反馈及类型判定17.2.5,17.3.1,17.2.7,17.2.9负反馈的计算18章158页单相半波整流电路例18.1.1 159页单相桥式整流电路167页RC滤波器例18.2.1习题18.1.1--18.1.4 整流电路18.2.1--18.3.3 滤波和稳压电路18.1.6 18.1.7 18.3.4 直流稳压电源综合20章222--224页数制的转化227--229页基本逻辑门电路图20.2.2 20.2.3 20.2.4 231--232页基本逻辑门电路组合图20.2.5 20.2.6 20.2.7 250.251页逻辑代数运算254页逻辑运算实例259页由逻辑图得状态表例20.6.1 20.6.2 262页由状态表得逻辑图例20.6.3 例20.6.4 269页编码器273页译码器习题20.1.1 20.1.2 进制转换20.2.1--20.5.3 门电路逻辑式20.5.4--20.6.6 门电路组合运算20.5.8--20.5.11 逻辑式和逻辑图的转化20.5.12---20.5.13 逻辑式化简21章298页RS触发器。
14章 题库——半导体器件+答案
![14章 题库——半导体器件+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59a55acf84b9d528ea7a57.png)
管正向压降为 0.7V。正确的答案为
。
图 14-2-22
A. D1 导通、D2 截止、UAB=0.7V B. D1 截止、D2 导通、UAB=-5.3V
C. D1 导通、D2 导通、UAB=0.7V D. D1 截止、D2 截止、UAB=12V
23、本征半导体掺入 5 价元素后成为
。
A.本征半导体
B. N 型半导体
图 14-3-10 11、在图 14-3-11 所示电路中,设 D 为理想二极管,已知输入电压 ui 的波形。试画出 输出电压 uo 的波形图。
图 14-3-11
12、某人检修电子设备时,用测电位的办法,测出管脚①对地电位为-6.2V;管脚②对 地电位为-6V;管脚③对地电位为-9V,见图 14-3-12 所示。试判断各管脚所属电极及 管子类型(PNP 或 NPN)。
25、下图 14-1-25 中 D1-D3 为理想二极管,A,B,C 灯都相同,其中最亮的灯是 灯。
图 14-1-25
26、测得某 NPN 管的 VBE=0.7V,VCE=0.2V,由此可判定它工作在_______区。
27、当 PN 结反偏时,外加电场与内电场方向相
,使空间电荷区宽度变
。
28、测得放大电路中某三极管的三个管脚 A、B、C 的电位分别为 6V、2.2V、2.9V,则 该三极管的类型为______,材料为______,并可知管脚______为发射极。
29、某晶体管的发射极电流等于 1mA,基极电流等于 20µA,则它的集电极电流等于 ______mA。
二、选择题
1、 判断下图 14-2-1 所示电路中各二极管是否导通,并求 A,B 两端的电压值。设二极
管正向压降为 0.7V。正确的答案为
电子技术复习题
![电子技术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d5cb098aef8941ea76e05be.png)
第14章半导体器件教学内容:PN结的单向导电性;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及主要参数;晶体管的基本结构、电流分配与放大原理,晶体管特性及主要参数。
教学要求:了解PN结的单向导电性;了解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及主要参数;理解晶体管、场效应管的放大原理。
重点:晶体管特性曲线。
一、选择题1、理想二极管的反向电阻为( b )。
(a) 零 (b) 无穷大 (c) 约几百千欧2、当温度升高时,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将( a )。
(a) 增强(b) 减弱(c) 不变 (d) 不能确定3、半导体二极管的主要特点是具有( b )。
(a) 电流放大作用(b) 单向导电性 (c) 电压放大作用4、二极管的反向饱和峰值电流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 a )。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5、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β是指( b )。
(a) 工作在饱和区时的电流放大系数(b) 工作在放大区时的电流放大系数(c) 工作在截止区时的电流放大系数6、稳压管的动态电阻 r Z是指( b )。
(a) 稳定电压 UZ 与相应电流 IZ 之比(b) 稳压管端电压变化量∆UZ 与相应电流变化量∆IZ 的比值(c) 稳压管正向压降与相应正向电流的比值7、已知某晶体管的穿透电流 I CEO = 0.32mA,集基反向饱和电流 I CBO = 4μA,如要获得 2.69 mA的集电极电流,则基极电流 I B应为( c )。
(a) 0.3mA (b) 2.4mA (c) 0.03mA (d) 0.24mA8、已知某晶体管的 I CEO为 200μA,当基极电流为 20μA 时,集电极电流为1mA,则该管的 I CBO约等于( c )。
(a) 8 mA (b) 10 mA (c) 5μA (d) 20μA9、已知某晶体管处于放大状态,测得其三个极的电位分别为 6V、9V 和 6.3V,则 6V所对应的电极为( a )。
9V所对应的电极为( c )。
6.3V 所对应的电极为( b )。
电工第六版课后答案第14章秦增煌
![电工第六版课后答案第14章秦增煌](https://img.taocdn.com/s3/m/66b7b07c650e52ea5418985c.png)
14.3.8在图14.29所示电路,试求: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Y的电位VY及各元件(R,DA,DB)中通过的电流:(1)VA=VB=0V;(2)VA=+3V,VB=0V;(3)VA=VB=+3V。
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
VA=VB=0时,即DA,DB均导通,由欧姆定律IR= E/R=12/3.9=3.08mAIA,IB是两个二极管中电流,于是IA=IB=0.5IR=1.54mA,VY=0VA=3V,VB=0时,VB较低,DB先导通,使VY=0, DA截止,IA=0,于是IR =IB =12/3.9=3.08mA,IA=0VA=VB =+3V,两个二极管同时导通,使VY=+3V,IR=(12-3)/3.9=2.30mAIA=IB=0.5IR=0.5(12-3)/3.9=1.15mA14.3.9在图14.30所示电路中,试求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电位VY及各元件中通过的电流:(1)VA=+10V,VB=0V;(2)VA=+6V,VB=+5.8V;(3)VA=VB=+5V。
设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无穷大。
VA=+10V,VB=0时,DA导通,VA导通 VY=10*9/(1+9)=9VDB截止,于是由欧姆定律IA=VA/(1+9)=10/10=1mAIB =IA = 1mA,IB=0(2) VA=6V,VB=5.8V时,DA先导通,使VY=6*9/(1+9)=5.4V,DB=端电压VBY=VB-VY=5.8-5.4=0.4V设二极管正向电阻为0,于是DB导通,由支路电流法IA+9(IA+IB)=VAIB+9(IA+IB)=VB所以(IA+IB)(1+9+9)=VA+VB由KCL定律IR=IA+IB所以IR=(VA+VB)/19=(6+5.8)/19=0.62mA所以,由欧姆定律VY=IR*R=0.62*9=5.59V于是IA=(6-5.59)/1=0.41mAIB=(5.8-5.59)/1=0.21mA(3)VA=VB=5V,两个二极管同时导通。
电工学(第七版)_秦曾煌_全套课件_14.半导体器件-2
![电工学(第七版)_秦曾煌_全套课件_14.半导体器件-2](https://img.taocdn.com/s3/m/1e86031b02020740be1e9bbb.png)
当晶体管饱和时,UCE 0,发射极与集电极之 间如同一个开关的接通,其间电阻很小;当晶体管 截止时,IC 0 ,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如同一个开关 的断开,其间电阻很大,可见,晶体管除了有放大 作用外,还有开关作用。
晶体管三种工作状态的电压和电流
IB UBC < 0 + + UBE > 0 IC + UCE IB = 0 IB UBC > 0
IC C + IB B T UCE + UBE E IE
电流方向和发射结与集电结的极性 (a) NPN 型晶体管; (b) PNP 型晶体管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3.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规律
集电结反偏, 有少子形成的反 向电流ICBO。 基区空穴向 发射区的扩散 可忽略。
C N P N E
B
RB EB
RC EC
发射结正偏 集电结反偏
PNP VB<VE VC<VB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2. 各电极电流关系及电流放大作用
IB
A
IC
mA
B + V UBE
C
3DG100
RB
E
mA IE
+ V UCE
EC
EB
晶体管电流放大的实验电路
设 EC = 6 V,改变可变电阻 RB, 则基极电流 IB、 集电极电流 IC 和发射极电流 IE 都发生变化,测量结 果如下表:
作原理和特性曲线,理解主要参数的意义;
3. 会分析含有二极管的电路。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二极管和晶体管第十四章 二极管和晶体管一、本章提要介绍二极管和晶体管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特性和参数,PN结的构成是各种半导体器件的共同基础。
此外本章还介绍了稳压管和几种光电器件。
二、本章课时安排章节序号及名称主要内容学时分配本章总学时14.1半导体的导电特性介绍本征半导体、杂质半导体、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的基本概念。
1学时14.2 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1 PN结的构成;2 PN结的单向导电性。
0.5学时14.3 二极管二极管的结构、伏安特性和参数。
0.5学时14.4 稳压二极管稳压管的工作原理、伏安特性和主要参数。
0.5学时14.5 晶体管晶体管的基本结构、电流分配和放大原理、伏安特性和主要参数。
1学时14.6 光电器件光电器件:发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和光电晶体管。
0.5学时4学时 14.1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一、相关内容回顾自1948年第一个晶体管问世以来,半导体技术有了飞跃的发展由于半导体器件具有重量轻、体积小、耗电少、寿命长、,工作可靠等突出优点,在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是最常用的半导体器件,虽然在物理课中有所了解,但为了理论的系统化、我们还要从讨论半导体的导电特性和PN结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它的单向导电性)开始。
因为PN结是构成各种半导体器件的共同基础,了解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特性和参数,是学习电子技术和分析电子电路必不可少的基础。
二、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1)本征半导体与杂质半导体的概念;(2)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的概念。
2.教学难点:(1)本征半导体和杂质半导体的特点和导电机理;(2)杂质半导体分为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两种,它们的特点和导电机理。
1第十四章二极管和晶体管三、主要内容1.学时分配小节标号及标题详细内容学时分配学时总数14.1.1本征半导体本征半导体为完全纯净的、具有晶体结构的半导体,最常见的为硅和锗。
0.5学时14.1.2 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的结构、特点、导电机理。
0.5学时1学时2.授课内容概述: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机理与金属导体不同,在受到外部能量激发时,晶体共价键结构中的价电子挣脱束缚,产生自由电子和空穴。
纯净的啊、半导体中,电子和空穴的数目相等。
电子和空穴都可以参与导电,是半导体材料的载流子。
电子空穴对的数量受环境温度影响很大,是影响半导体器件温度稳定性的主要原因。
3.具体授课内容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如:硅、锗、硒的(绝)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
通常导体制做导线,绝缘体做绝缘鞋、导线等。
很多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在不同条件下有很大差别,利用它对温度、光照和某些气味的反映做成热敏、光敏、气敏元件。
更重要的是,如果在纯净的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某种杂质后,它的导电能力就可增加几十万乃至几百万倍。
原因在于半导体的特殊结构--晶体结构(晶体管名称的由来)。
14.1.1、本征半导体本征半导体——纯净的没有结构缺陷的半导体单晶(晶格取向完全一致)(无杂质)用得最多的半导体是硅(原子序数是14)和锗(32),都是四价元素,即有4个价电子。
在本征半导体的晶体结构中每一个原子与相邻的四个原子结合,每一原子的一个价电子与另一原子的一个价电子组成一个电子对,这对价电子是每两个相邻原子共有的(共有化运动)它们把相邻的原子结合在一起,构成所谓共价键的结构。
在共价键结构中,原子最外层虽然具有八个电子而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但是共价键中的电子还不象绝缘体中的价电子被束缚得那么紧。
在获得一定能量(温度、光照)后,即可挣脱原子核的束缚(受激发)成为自由电子。
温度越高自由电子越多。
这样共价键中就留下一个空位,称为空穴,原子的中性便被破坏。
而带正电,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可以吸引相邻原子中的价电子,填补这个空穴……如此下去,就好象空穴在运动(剧场),也有复合现象。
因此,当半导体两端加上电压时,将出现2第十四章二极管和晶体管两部分电流:电子电流————自由电子作定向运动空穴电流———— 价电子递补空穴与金属导体在导电原理上的区别。
电子和空穴称为载流子自由电子和空穴是成对出现的,又不断复合,在一定温度下,载流子的产生和复合达到动态平衡。
于是半导体中的载流子便维持一定数目,温度越高载流子数目越多,导电性能也就好。
故温度对半导体器件性能影响很大。
本征半导体虽然有自由电子和空穴两种载流子,但由于数量极小导电能力仍然很低,如果在其中掺入微量的杂质(某种元素)这将使掺杂后的半导体——杂质半导体的导电性能大大增强。
根据掺入杂质的不同,杂质导体可分为两大类:14.1.2、N型半导体(电子半导体) 和P型半导体(空穴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导体中掺入五价元素(磷、P、砷、锑),如图硅中掺磷。
由于掺入硅晶体的磷原子数比硅原子数少得多,因此整个晶体结构基本不变,只是某些位置上的硅原子被磷原子取代,磷原子参加共价键结构只需四个价电子,多余的第五个价电子很容易挣脱磷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
于是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数目大量增加,自由电子导电成为这种半导体的主要导电方式。
掺杂后成为N型半导体其自由电子数目可增加几十万倍。
由于自由电子增多而增加了复合的机会,空穴数目便减少,故在N型半导体中,自由电子是多数载流子,空穴是少数载流子。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三价元素(硼B、铝、)如硅中掺硼,硼原子只有三个价电子。
构成共价键时,因缺少一个电子而形成一个空穴。
这样,在半导体中就形成了大量空穴,以空穴导电作为主要导电方式,故在P型半导体中,空穴是多数载流子,自由电子是少数载流子。
四、小结这一节我们主要讲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需要同学们掌握:1本征半导体和杂质半导体;2 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
五、课上思考题书后练习与思考 14.1.1、14.1.2、14.1.3六、教师课后体会这节课同学们听得很认真,很多同学表现了极大的兴趣,回答问题时有独特见解。
总体上讲,本课的掌握情况较好。
但由于半导体内部原子结构和载流子运动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一点难度,所以结合多媒体动画的手段进行启发引导,有助于学生理解半导体原子结构和其内部的载流子运动。
14.2 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14.3 二极管3第十四章二极管和晶体管一、重点内容回顾上节课主要内容:1本征半导体和杂质半导体;2 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
二、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介绍了半导体、本征半导体、杂志半导体、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概念和结构特点等。
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是构成二极管和晶体管的基本元素,所以本节我们将介绍由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构成的PN结,而PN结正是制作二极管的基础。
三、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1 PN结的构成;2 PN结的单向导电性。
3二极管的结构、伏安特性和参数。
2.教学难点:1 PN结形成过程中其内部的载流子运动。
2 PN结的单向导电性形成的原因。
3正向偏置和反向偏置的概念。
4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死区电压、反向击穿电压。
四、主要内容1.学时分配小节标号及标题详细内容学时分配学时总数14.2 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1 PN结的构成;2 PN结的单向导电性。
0.5学时14.3 二极管二极管的结构、伏安特性和参数。
0.5学时1学时2.具体授课内容:15.2 PN结P型或N型半导体虽然它们都有一种载流子占多数(但整个晶体是不带电的),并不能直接用来制造半导体器件。
一、PN结的形成4第十四章二极管和晶体管由于P区有大量空穴(浓度大)而N区的空穴极少(浓度小)。
因此空穴要从浓度大的P区向浓度小的N区扩散。
首先是交界面附近的空穴扩散到N区,在交界面附近的P区留下一些带负电的三价杂质离子。
形成负空间电荷区。
同样,N区的自由电子要向P区扩散,在交界面附近的N区留下带正电的五价杂质离子。
形成正空间电荷区。
这样,在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交界面的两侧就形成了一个空间电荷区——PN结(势垒区)正负空间电荷在交界面两侧形成一个内电场,内电场对多子的扩散运动起阻挡作用(阻挡层)对少子则可推动它们越过空间电荷区,进入对方,少子在内电场作用下有规则的运动称为漂移运动。
扩散和漂移是互相联系,又是互相矛盾的,在开始形成空间电荷区时,扩散占优势,但在扩散运动进行过程中空间电荷区逐渐加宽,内电场逐步加强,于是在一定条件下(温度)扩散运动逐渐减弱,而少子的漂移运动逐渐增加,最后扩散和漂移达到动态平衡,空间电荷区的宽度基本上稳定下来。
PN结就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形成空间电荷区的正负离子虽然带电,但是它们不能移动(原子核)不参与导电,而在这区域内,载流子极少,所以空间电荷区的电阻率很高,在此区内多子都扩散到对方复合掉了(消耗尽)--耗尽层。
一、PN结的单向导电性。
PN结没有外加电压时,扩散和漂移处于动态平衡,如在PN结上加正向电压,外电场与内电场的方向相反,内电场被削弱,整个空间电荷区变窄,扩散与漂移的平衡被破坏。
多数载流子的扩散运动增强,形成较大的扩散电流(正向电流)正向电流包括空穴电流和电子电流两部分。
PN结呈低阻导通状态。
若给PN结加反向电压,则外电场与内电场方向一致,内电场增强,空间电荷区变宽,使多数载流子的扩散运动难于进行,但却加强了少数载流子的漂移运动(少子越过PN结进入对方)在电路中形成了反向电流,很少,PN结呈高阻状态,称载止,但反向电流受温度的影响很大。
结论: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正向导通,反向截止)15.3 半导体二极管一、基本结构5第十四章二极管和晶体管点接触型:锗,结面积小,电流小,高频小功率,开关,检波面接触型:硅,结面积大,电流大,低频大功率,整流二、伏安特性正向特性:死区电压:硅:0.5,锗:0.1。
导通电压:硅:0.6—0.8,锗:0.2—0.3反向特性:击穿电压:雪崩击穿,齐钠击穿。
另有热击穿。
三、主要参数1、整流电流I OM2、反向工作峰值电压U RM3、反向峰值电流I五、课上思考题1、二极管伏安特性上有一个死区电压。
什么是死区电压?硅管和锗管的死区电压的典型值约为多少?答案:死区电压是指二极管刚开始出现正向电流时所对应的外加正向电压,硅管死区电压的典型值约为0.5V,锗管的约为0.1V。
2、为什么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与外加反向电压基本无关,而当环境温度升高时又明显增大?答案:二极管反向饱和电流的大小决定于少数载流子的数量,而少数载流子的数量主要决定于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越高,受热激发的电子、空穴也越多,这部分成对出现的电子或者空穴,是半导体材料中少数载流子的来源。
当环境温度不变时,少数载流子数量也不变,反向电压变化所引起的反向电流变化不大。
而当环境温度增加时,少数载流子的数量增加,同样的,反向电压所形成的反向电流自然也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