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传热 文献综述
如何强化传热技术及一些典型的应用
如何强化传热技术及一些典型的应用论文摘要:本文阐明了强化传热技术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趋势;包括强化传热的分类、强化传热的途径、强化传热的应用场合等;列举了一些强化传热的典型应用,包括表面增强型蒸发管、采用波纹换热管管内强化传热、采用超声波抗垢强化传热技术、采用螺旋槽管的强化论文摘要:本文阐明了强化传热技术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趋势;包括强化传热的分类、强化传热的途径、强化传热的应用场合等;列举了一些强化传热的典型应用,包括表面增强型蒸发管、采用波纹换热管管内强化传热、采用超声波抗垢强化传热技术、采用螺旋槽管的强化传热技术、采用小热管的强化传热技术等。
通过分析得出强化传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论文关键词:强化传热典型应用由于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强化传热从80年代起就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和发展。
表现在设计和制造各类高性能热设备,航空,航天及核聚变等尖端技术,计算机里密集布置电子元件的有效冷却。
正是上述原因促使人们对强化传热进行及为广泛的研究和探讨,从80年代到现在近20多的时间里,世界各国的科学领域里,有关强化传热研究报告举不胜数。
一、强化传热技术的分类(一)导热过程的强化导热是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之一,它同样也存在着强化问题。
导热是依靠物体中的质量(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运动来传递能量。
固体内部不同温度层之间的传热就是一种典型的导热过程,但固体之间接触存在着接触热阻,降低了能量的传递,在高热流场合下,为了尽快导出热量必须设法降低接触热阻,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法:1、提高接触面之间光洁度或增加物体间的接触压力以增加接触面积2、在接触面之间填充导热系数较高的气体(如氦气)3、在接触面上用电化学方法添加软金属涂层或加软技术垫片(二)辐射换热的强化辐射换热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许多生产过程中,只要物体温度高于绝对零度,它就能依靠电磁波向外发射能量,所以物体之间总是存在着辐射换热,在物之间温度差别不是很大的情况下,辐射换热可以忽略,但在高温设备中辐射却是换热的主要方式。
强化传热及换热器及传热效率论文
传热部分论文强化传热1强化传热的目的不同的工艺对强化换热的具体要求也不相同,归纳起来,应用强化传热技术可以实现下述目的。
⑴减小设计传热面积,以减小换热器的体积和质量。
⑵提高现有换热器的换热能力。
⑶使换热器能在较低温差下工作。
⑷减小换热器的阻力,以减少换热器的动力消耗。
2强化传热技术的种类提高传热系数的传热技术可分为有功强化传热技术和无功强化传热技术两类。
有功强化传热技术需要应用外部能量来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无功强化传热技术则无需应用外部能量。
3强化传热技术比较有效并有发展前景的强化传热技术主要有:处理表面法、粗糙表面法、扩展表面法、流体旋转法及静电场法等。
每种强化传热技术都有其局限性和适用范围。
4国内应用情况我国强化换热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
在处理表面技术上,大连理工大学采用磁控溅射离子镀铬的方法处理铜管,使传热系数提高40 %以上。
华南理工大学进行过粗糙表面法试验,得到了优化的几何尺寸。
其中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等都有侧重研究,有些成果已工业化。
换热器技术改造哈尔滨气化厂23#工段洗洗的原工艺是:粗煤气———径流洗涤器———液滴分离器———第一换热器技改后的工艺流程为:粗煤气———径流流涤器———液滴分离器———旋风分离器———高效过滤器———第一换热器由于粗煤气中含有焦油,酚水,粉尘在通过么流洗涤器和液滴分离器时并不能把杂质完全洗掉,所以进入第一换热器导致堵。
通过技改,利用离心力和具有强吸附能力的特制高温纤维作为滤料,使粗煤气中的杂质沉降下来,得到截留。
防止第一换热器堵,提高效率,从而达到保护催化剂的作用。
提高传热效率板式换热器是间壁传热式换热器,冷热流体通过换热器板片传热,流体与板片直接接触,传热方式为热传导和对流传热。
提高板式换热器传热效率的关键是提高传热系数和对数平均温差。
1 提高换热器传热系数只有同时提高板片冷热两侧的表面传热系数,减小污垢层热阻,选用热导率高的板片,减小板片的厚度,才能有效提高换热器的传热系数。
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综述
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综述摘要根据国内外强化侍热技术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管壳式换热嚣在壳程强化待热方面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关键词管壳式换热器壳程强化传热Abstract In the light of the present statns of study of the technology for intensification of heattransfer both at home and abroad.The work on the intensification of heat transfer in the shell side of the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is mainly presented as well as the result obtained.Keywords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shell side intensification of heat transfer 中图分类号:TE965 文献标识码:A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利用高效换热器可以吸收化工、石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大量余热,既节约了能源,又减少了污染。
与板式、板翅式换热器相比,管壳式换热器由于其适用性广、坚固耐用、密封性较好以及其结构简单、清洗方便是石油、化工等领域应用最普遍的一种换热器(占整个换热器设备的70%以上) [1]。
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热能和回收热能,强化管壳式换热器成为人们所研究的重点之一。
(一) 强化传热的途径单位时间内的换热量Q与冷热流体的温差△t及传热面积F成正比,即:Q=k·F·△t .可见强化传热可以通过增加传热面积F、加大传热温差△t ,提高传热系数K3个途径来实现。
1.1 增加传热面积F增加传热面积不应理解为单一扩大设备体积或台数,而应是采用改变传热表面结构或材料性能合理提高设备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使设备高效、紧凑、轻巧。
管壳式换热器文献综述
翅片管换热器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文献综述姓名:姜晴班级:热动1班学号:20120390115 引言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能源需求量进一步增加。
据有关专家预测,若以2000年我国能源消费数据为基点,到2010和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幅度将分别达到38%和89%,2010年能源消费总量将增长到22.4亿吨标准煤,而2020年则为25.5亿吨一30亿吨标准煤[1]。
由此可见,在未来几十年里,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能源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将日益突出,能源供给问题将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确保我国经济平稳、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寻找新能源或可再生资源,以及合理地利用现有资源将是关键所在。
对于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我国政府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和企业要把“节能减排”工作放在重要地位。
我国目前的能源利用效率仅为36%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50%的能源利用率水平[2]。
而我国能源利用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大量工业余热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有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石化、轻纺、机械等几大能耗大户,余热利用率仅为4%一5%,工业炉窑热效率低于70%[3]。
不同温度水平的余热其利用价值也不同,一般可将余热资源分为高温余热、中温余热和低温余热。
由于不同物质形态的余热,可利用程度不同,所以温度划分也有差别。
对于固态余热,500℃以下的为中、低温;气态余热200℃以下的算中、低温;对于液体余热80℃以下可视为中、低温[4]。
从现代热物理学的观点来看,同样多的热量,在不同的温度下可供利用的价值不同。
余热源的温度越低,能量的品位就愈低。
而据统计,在工业生产中,人们所利用的热能中平均有50%最终以低品位余热的形式直接排放[5]。
这部分未经利用的余热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不但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热污染。
据初步测算,能源利用效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即可节省能源费用130多亿元[6]。
换热器强化传热方法及研究进展
换热器强化传热方法及研究进展摘要:管壳式换热器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对其进行强化传热方面的研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仅符合国家对企业节能减排的要求,而且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无论换热器的管程还是壳程强化传热技术,都会朝着结构简单、传热效率高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换热器;强化;传热《“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到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十二五”期间,实现节约能源6.7亿吨标准煤。
主要实施的措施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重点推广高效换热器等节能减排技术。
我国石化行业的换热设备以管壳式换热器为主,而且传统弓形折流板换热器占到总量的70%~80%。
弓形折流板换热器固然有其优点,并在产业节能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新的节能减排形势下,其缺点(压降大、存在大量流动死区、振动大、传热效率低等)严重限制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同时也推进了强化传热理论和换热器的发展。
一、强化传热理论的工程应用根据强化传热理论,在管的两侧范围内,需要增大传热系数较小的一侧才能有效改进总传热系数。
由于无法确定所有工况下,需要增大管内或管外的传热系数以得到最高的总传热系数,因此,强化传热理论在工程中的应用不是单一的模式,而是呈现出3种趋势,即对管内、管外、管束整体的强化传热。
无论是那种类型的强化传热结构,都已经细化出许多更新类型,且其适用的工作环境和强化效果各异。
管程强化传热高效强化传热管的研究一直是传热领域最活跃和最有生命力的重要研究课题。
管程强化传热技术可归结为两个方面,其一是改变换热管形状以加大管程流体湍流程度或传热面积,如螺纹管、伸缩管、波纹管、翅片管等,其中研究较多、较典型的是螺纹管和翅片管;另一种是管内插物,用来增强管程湍流程度,常见的有管内插纽带、绕丝花环等,其中,内插纽带由于制造简单,传热效果优良,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认定。
强化传热
杜明照10116117 化机研10管壳式换热器无源强化传热技术杜明照(常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016)摘要:管壳式换热器是在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换热器,对其强化传热的研究对节能减排、缓解能源危机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论述了强化传热技术及其强化途径,其次具体介绍了管壳式换热器无源强化传热技术实现方法及其各种换热元件。
关键词: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节能减排The Passive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of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Du Mingzhao(Changzhou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hangzhou Jiangsu, 213016) Abstract: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is a kind of heat exchanger which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in industry .The research of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of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energy conservation、emission reduction, and relieve the energy cris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echnology of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and the way of strengthens, then gives a specific description of the passive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of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and its various components.Keywords: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0 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化工等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工业部门都在大力发展大容量、高性能设备,并且随着能源危机的进一步加大,对换热器的性能要求进一步提高,换热器向着尺寸小、重量轻、换热能力大、换热效率高的方向发展,因此强化传热技术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研究领域。
换热器文献综述new1
换热器节能研究的文献综述一、引言当今社会,能源危机,为了节能降耗,提高工业生产经济效益,要求开发适用于不同工业过程要求的高技能换热设备[1]。
这是因为,随着能源的短缺(从长远来看,这是世界的总趋势),可利用热源的温度越来越低,换热允许温差将变得更小,当然,对换热技术的发展和换热器性能的要求也就更高[2]。
所以,这些年来,换热器的开发与研究成为人关注的课题。
大量的强化传热技术应用于工业装置,我国换热器产业在技术水平上获得了快速提升,板式换热器日渐崛起。
与此同时,近几年,我国在大型管壳式换热器、大直径螺纹锁紧环高压换热器、高效节能板壳式换热器、大型板式空气预热器方面也获得了重大突破[3]。
国外在换热器的强化传热研究、强化传热元件开发、新型壳程结构设计中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4]。
而且随着制造技术的进步,强化传热元件的开发,使得新型高效换热器的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根据不同的工艺条件与换热工况设计制造了不同结构形式的新型换热器,并已在化工、炼油、石油化工、制冷、空分及制药各行业得到应用与推广,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二、研究主要成果2009年4月,中国石化组织专家对“大直径螺纹锁紧环高压换热器国产化研制攻关”项目进行了科学技术成果鉴定。
该换热器的国产化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设计和制造DN2000以下的螺纹锁紧环高压换热器的能力,大大降低了石化工程建设成本,单台即可节约采购资金1400万元,且缩短了交货期,打破了国外公司垄断地位[5]。
国内首台超大型管壳式换热器(E一6111型)已经通过最终检查和验收。
该换热器尺寸庞大,结构复杂,是首台国内自主研制的超大型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其成功研制打破了国外长期对大型换热器的垄断格局,大大提高了我国石化装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推进了我国每年100万吨乙烯成套装备国产化的进程[6]。
同时国外的换热器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例如:ABB公司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7],此换热器结构克服了普通折流板设计的主要缺点,其先进性已为流体动力学研究和传热实验结果所证实。
换热器文献综述
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研究摘要:从管程强化和壳程强化两方面论述了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的机理,指出了管壳式换热器今后发展中的主要方向;同时对换热器的防腐措施以及改进动向作了介绍。
关键词:强化传热;管壳式换热器;防腐Abstract: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was discussed from two aspects of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tube side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shell to strengthen the mechanism of heat transfer technology, pointing out that the main direction of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heat exchanger anti-corrosion measures well as improved trends were introduced. Keywords: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anti-corrosion引言管壳式换热器是当今应用最广泛的换热设备,它具有高的可靠性和简单易用性。
特别是在较高参数的工况条件下,管壳式更显示了其独有的长处“目前在提高该类换热器性能所开展的研究主要是强化传热,适应高参数和各类有腐蚀介质的耐腐材料以及为大型化的发展所作的结构改进。
一、换热器的强化传热研究换热器的强化传热就是采用一定的措施增大换热设备的传热速率,力图用较少的传热面积或体积的设备来完成传热任务。
各种强化型换热器在石油、化工、制冷、航空、车辆、动力机械等工业部门己得到广泛应用。
强化传热已被学术界称为第二代传热技术。
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概述
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概述管壳式换热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能源等领域的传热设备。
在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中,传热效率往往受到传热面积、换热系数、导热系数等因素的限制。
为了提高传热效率,强化传热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管壳式换热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能源等领域的传热设备。
它主要由壳体、传热管束、管板、折流板等组成。
在管壳式换热器中,两种不同的介质通过传热管束进行热量交换。
管束中的传热介质通过热对流和热传导两种方式将热量传递给管壁,管壁再将热量传递给另一种介质,从而实现两种介质之间的热量交换。
强化传热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增加传热面积、提高换热系数、降低导热系数和增大比热容等。
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传热效率。
增加传热面积可以通过采用具有高导热系数的材料、增加传热管的数量或改变传热管的形状等方式实现。
提高换热系数可以通过改变流体的流动状态、减小流体的层流底层厚度、增加流体的湍流度等方式实现。
降低导热系数可以通过在管壁涂覆低导热系数的涂层、采用高导热系数的材料等方式实现。
增大比热容可以通过改变流体的流动速度、增加流体的浓度差等方式实现。
强化传热技术在管壳式换热器中的应用广泛,以下举几个例子:(1)蒸发:在蒸发过程中,强化传热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加热器的传热效率,减小能耗,降低生产成本。
例如,采用高频扰动技术可以增加液体的湍流度,减小传热膜系数,从而减少蒸发时间,提高蒸发效率。
(2)冷凝:在冷凝过程中,强化传热技术可以促进水蒸气与冷却水之间的热量交换,提高冷凝效率。
例如,采用细小肋片管可以增加传热面积,同时采用螺旋肋片管可以增加流体的扰动程度,减小传热膜系数,从而提高冷凝效率。
(3)受热面积增大:通过改变管束的排列方式或增加管束数量,可以增大管壳式换热器的受热面积。
采用多程管束可以增加壳程受热面积,同时采用小直径管束可以增加程数,从而进一步提高受热面积。
强化传热技术在管壳式换热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换热效率、减小能耗、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换热器强化传热相关文献目录
管壳式换热器以及相变储能换热器相关文献目录(1)管壳式换热器结构及发展情况相关文献【1】赵国辉,隋军. 大庆石化总厂.管壳式换热器技术进展. [期刊]-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0,21(4) 【2】柯秀芳一,张仁元.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管壳式相变储能换热器的优化设计. [期刊]-能源工程.2005(5)【3】马晓驰.化工部化工机械研究院. 国内外新型高效换热器. [期刊]-化工进展. 2001( l)【4】唐淑萍.南化公司催化剂厂.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设计.[期刊]-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2,23(5)【5】白志国.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分公司.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会议论文]-中国造船.2002,43(增刊)【6】吴亚东.武汉化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管壳式换热器的研究与进展.[期刊]-化工时刊.2002(11)【7】解鲁生.张海利.青岛建筑工程学院.管壳式换热器选材问题的探讨.[期刊]- 区域供热.2002(5)【8】刘凯,张素香.中油股份抚顺分公司.管壳式换热器结构型式及经济性比较.[期刊]-石油化工设备.2003,32(2)【9】张冠敏,潘继红,杜文静.山东大学.管壳式换热器自动化设计及三维结构模拟.[期刊]-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33(4)【10】严良文,王志文.华东理工大学化工机械研究所.一种新型纵向流管壳式换热器管束支承结构.[期刊]- 压力容器,2003,20(4)【11】金伟娅,高增梁等.浙江工业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研究.管壳式换热器的有限元计算.[会议论文]-2004【12】胡锡文,林兴华.浙江大学化工机械研究所.管壳式换热器管板的有限元分析.[期刊]- 压力容器,2004,21(10)【13】胡锡文,林兴华.浙江大学化机研究所.管壳式换热器强度的有限元分新.[会议论文]-2004【14】刘天丰** 林兴华童水光.浙江大学化工机械研究所.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换热器结构的改进设计来.[期刊]- 机械强度.2004,26(6)【15】唐文涛,王瑞祥,胡玉镜.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工程系.波面板壳式换热器的结构与性能特点.[期刊]-煤气与热力,2005,25(7)【16】吴国辉,黄渭堂,孙中宁.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核能工程学院.断续螺旋折流板在管壳式换热器中的应用.[期刊]- 应用科技,2005,32(4)【17】刘天丰.浙江大学.非对称管壳式换热器结构分析及改进中的问题研究.[博士论文]-2005【18】陈增,李宝宏,李胜军.哈尔滨工程大学化工学院.管壳式换热器的研究进展与方向.[期刊]-内蒙古石油化工,2005(8)【19】王元文.淮海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管壳式换热器的优化设计.[期刊]- 广东化工,2005(3)【20】王海波,刘鹏等.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流动分析与部分结构设计.[期刊]-石油化工设备,2005,34(4)【21】张少维,桑芝富.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壳程结构对换热器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期刊]- 石油机械,2005,33(9)【22】陈焕倬,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相变换热高效管发展与应用.[会议论文]-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2005,9【23】倪丞舜,上海焦化有限公司机动部.浮头管壳式冷却器的结构优化设计.[期刊]-化工装备技术,2006,27(5)【24】张文林,王鹏,程文刚,河北工业大学.管壳式换热器设计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期刊]-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21(4)【25】董其伍,刘敏珊,苏立建,郑州大学热能研究中心CAD/CAE研究室.管壳式换热器研究进展.[期刊]-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1)【26】李久生,刘莉等.抚顺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双壳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结构设计.[期刊]- 石油化工设备,2006,35(4)【27】来诚锋,段滋华.新型管壳式换热器的技术研究.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期刊]- 化工进展,2006,25(增刊)【28】熊智强,喻九阳, 曾春.武汉工程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折流板开孔改进管壳式换热器性能的CFD 分析.[期刊]-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6,28(4)【29】王建国,天津市万全设备安装有限公司.管壳式换热器结构型式及传热性能.[期刊]- 天津建设科技,2007(增刊)【30】吴兵,行秋阁等,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数控工程系.管壳式换热器选型软件的开发.[期刊]-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07,23(4)【31】刘江坚,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一种高效管壳式换热器的应用.[期刊]- 染整技术,2007,29(1)【32】王斯民,厉彦忠,文键等.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装有密封器的管壳式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期刊]-化学工程,2007,35(10)【33】张海龙,山西省太原重型机械集团煤化工设备分公司.管壳式换热器的研究与进展.[会议论文]-2009【34】贾晖,刘伟等.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管壳式换热器管束间添加扰流叶片的数值分析与结构优化.[会议论文]-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9【35】任建强,郭江峰等.山东大学热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管壳式换热器的多目标优化设计.[会议论文]-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0【36】马福华,昆明理工大学.管壳式换热器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硕士学位论文],2010【37】冯涛,孟凡英,赫靓等.利用CFD技术对管壳式换热器壳程结构的模拟分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 [期刊]-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2,34(2)(2)强化传热方面【38】曾涛,四川轻化工学院机电工程系.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强化及管束的振动. [期刊]-化工装备技术,2000,21(3)【39】段春玲,辽阳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机械系.管壳式换热器的强化传热. [期刊]-辽阳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16(4)【40】李洪林.辽宁工学院职业技术学院. 管壳式换热器的热阻分析与传热强化. [期刊]-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21(2)【41】刘吉普,文美纯.湘潭大学. 壳程螺旋扭片强化传热研究. [期刊]-石油化工设备.2000,29(6) 【42】朱冬生,钱颂文. 强化传热技术及其设计应用. [期刊]-化工装备技术. 2000,21(6)【43】邓先和,张亚君. 华南理工大学化工研究所. [期刊]-大型硫磺制酸转化系统强化换热器设计方案.硫酸工业,2001(5)【44】张磊,方书起.管壳式换热器的强化传热和设计. 化工设备与防腐蚀,2001(3)【45】赵晓曦,邓先和,陈灏等. 华南理工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管壳式换热器壳程传热强化研究. [期刊]- 现代化工.2001,21(7)【46】曾舟华, 邬业萍, 王庆均. 黄冈师范学院. 鳞翅管换热器的强化传热研究. [期刊]- 湖北化工.2001(4)【47】秦勇, 张雪冲.南通市申通机械厂. 针翅管强化传热机理及其在管壳式换热器中的应用. [期刊]-机电设备.2001(5)【48】吴金星,魏新利,董其伍.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纵向流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研究与发展.[期刊]-石油机械.2002,30(4)【49】赵晓曦. 华南理工大学. 多种新型管壳式换热器的壳程传热强化问题研究.[博士论文]-2003 【50】梁晓军,岳希明,吴金星等.郑州大学化工学院. 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的数值模拟分析. [期刊]-中国油脂.2003,28(10)【51】梁晓军,岳希明,吴金星等. 郑州大学化工学院. 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的数值模拟分析. [期刊]- 低温与特气.2003,21(5)【52】梁晓军,岳希明,昊金星. 郑州大学化工学院. 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的数值模拟分析. [期刊]-化工装备.2003【53】刘利平,马晓建, 陈现玉. 郑州大学化工学院.管内装元件强化传热的技术经济评价. [期刊]-冶金能源.2003,22(4)【54】梁晓军,岳希明, 吴金星. 郑州大学化工学院. 换热器管内强化传热的模拟分析. [期刊]-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8(3)【55】崔海亭,彭培英. 河北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W”形螺旋槽管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研究.[期刊]-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4,25(4)【56】郭春福,高绪镇,李志安. 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 管壳式换热器传热强化技术进展. [期刊]-辽宁化工.2004,33(7)【57】陈文昕. 华南理工大学工控学. 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技市新进展和展望. [会议论文]-2004 【58】梅娜,陈亚平. 东南大学动力工程系. 螺旋折流片强化壳侧传热研究. [期刊]- 石油化工设备.2004,33(5)【59】方书起,祝春进, 吴勇. 郑州大学. 强化传热技术与新型高效换热器研究进展. [期刊]- 化工机械.2004,31(4)【60】洪蒙纳,邓先和. 华南理工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管壳式换热器管程强化传热研究进展. [期刊]- 广东化工.2005(3)【61】马有福,袁益超,刘聿拯等. 上海理工大学. 管壳式换热器壳侧强化传热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期刊]- 电站系统工程.2005,21(3)【62】朱冬生,蒋翔. 华南理工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管壳式换热器壳程高黏度流体的传热强化. [期刊]-化工学报.2005,56(8)【63】欧阳惕 ,黄德斌. 广东申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管壳式换热器壳程强化传热技术研究. [期刊]-山西能源与节能.2005(1)【64】刘晓红,徐涛,张正国.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轮机系. 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研究进展. [期刊]-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13(2)【65】陈亚平,梅娜,施明恒. 东南大学动力工程系. 螺旋折流片强化传热的四管模型数值模拟. [会议论文]-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5【66】梅娜. 东南大学动力工程系. 新型螺旋折流片式换热器强化传热研究.[硕士论文]-2005【67】肖金花. 北京化工大学.波纹管传热强化及其轴向承载能力研究.[博士论文].2006,12【68】肖峰.时晓锐.杜拴等. 中石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辽河事业部. 管壳式换热器传热强化的研究与开发. [期刊]- 化工时刊.2006,20(7)【69】方运惠,童军杰.管壳式换热器传热强化及技术进展. [期刊]-2006(3)【70】刘恒健,梁爱姣. 辽宁省石汕化工规划设计院.管壳式换热器管程强化传热技术的研究进展. [期刊]-辽宁化工.2006,35(5)【71】董舒民,姜德林.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大庆炼化分公司. 管壳式换热器壳侧强化传热技术的研究进展.[期刊]-广州化工.2006,34(3)【72】陈姝,高学农,徐娓等.仲恺农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管壳式换热器壳侧在强化传热方面的进展.[期刊]-广东化工,2006,33(5)【73】陈姝,高学农,徐娓.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管壳式换热器新型管支撑结构在传热强化方面的进展. [期刊]- 广东化工. 2006,33(6)【74】王学生,徐宏,侯峰等.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机械研究所. 强化相变传热换热管束的制造技术. [期刊]- 压力容器,2006,23(1)【75】蔡业彬,胡智华. 茂名学院. 一种高效壳程强化传热换热器及其工程应用. [期刊]-石油化工设备技术.2006,27(1)【76】王彩华,崔玉民.阜阳师范学院化工系.管壳式换热器的强化传热与回归分析. [会议论文]-2007 【77】高晓东,冯霄.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管壳式换热器壳程强化传热评价方法分析.[期刊]-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7,34(2)【78】李炜炜.华中科技大学. 管壳式换热器壳程强化传热研究.[硕士论文]-2007,5【79】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与自清洁技术“洁能芯”. [期刊]-能源与环保,2007【80】陈岩,栾涛,程林程. 山东大学热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 换热器管内插入物强化传热的研究. [会议论文]-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7【81】赵娜,宋天民,张国福等.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壳程传热强化研究. 炼油技术与工程.2007,37(1)【82】王志刚. 河南许昌通用机械有限公司. 浅谈管壳式换热器传热强化技术. [期刊]-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8)【83】叶宏,程丹鹏,葛新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相变贮热管管内强化传热的数值研究. [期刊]-太阳能学报.2007,28(4)【84】王福生,仇性启,王晓琦.中国石油大学机电学院. 自激振荡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的可行性分析.[期刊]-工业加热.2007,36(3)【85】李志安,卢秉威. 沈阳化工学院. 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与强度问题. [会议论文]- 特邀报告.2008【86】王福生.中国石油大学. 管壳式换热器自激振荡脉动强化传热技术研究.[硕士论文]-2008,5【87】杨卫民,汪传生. 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管壳式换热器自清洁强化传热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会议论文]-地热能开发利用分论坛暨热泵技术应用交流会.2008【88】古新,董其伍,刘敏珊. 郑州大学热能工程研究十.新型斜向流管壳式换热器壳程强化传热的数值模拟. [会议论文]-2009【89】陈昌.武汉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管壳式换热器性能模拟与翅片强化传热仿真研究.[硕士论文]-2011,5【90】赵本华.北京化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 换热管内转子旋向对自清洁与强化传热影响研究.[硕士论文]-2011,5(3)节能方面的文献【91】王学生,王如竹.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 高效节能换热器在氮肥工业中的应用. [期刊]-现代化工.2003,23(5)【92】嵇训达.杭氧股份有限公司设计院.强化传热与节能降耗. [期刊]-杭氧科技.2003(1)【93】杨卫民,耿立波,阎华等.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节能芯节能源及应用. [期刊]-化工进展.2006,25(增刊)【94】潘文厚, 杨启明. 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管壳式换热器节能技术研究. [期刊]-现代化工.2007,27(10)传热性能模拟实验相关文献:【95】黄兴华,王启杰,陆震.上海交通大学制冷工程研究所.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流动和传热的三维数值模拟.[期刊]-化工学报.2000,51(3);【96】曾文良,张正国,林培森等.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螺旋隔板换热器壳侧传热与流阻性能研究.[期刊]-石油化工设备.2000,29(5);【97】张雯,应启戛,杨希明.上海理工大学.管壳式换热器动态特性分析.[期刊]-江西能源.2001(1);【98】李红枫,周明连.中国矿业大学.管壳式换热器壳侧流动与传热的实验研究.[期刊]-发电设备.2001(1);【99】王定标,胡祥报等.郑州大学化工学院.大型纵流壳程式换热器三维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期刊]-郑州大学学报.2002,23(3);【100】昊金星,王定标,魏新利,刘宏.郑州大学.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流动和传热的数值模拟研究进展.[期刊]-流体机械.2002,30(5);【101】解衡,高祖瑛.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院.管壳式换热器流场三维数值模拟.[期刊]-核科学与工程.2002,22(3);【102】齐福来.上海医药工业设计院.无相变管壳式换热器壳程传热计算方法的进展.[期刊]-医药工程设计杂志.2002,23(3);【103】徐斌,王启杰,罗来勤.河南科技大学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管壳式换热器壳侧气液两相流路分析法的研究.[期刊]-热科学与技术.2003,2(2);【104】邓斌,陶文铨.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管壳式换热器壳侧湍流流动的数值模拟机实验研究.[期刊]-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37(9);【105】金赤采.东北大学热能工程.环形内助管内流动与传热问题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硕士论文]-2003,3【106】邓先和,徐国想,陆恩锡.华南理工大学教育部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重点实验室.经孔板形成旋转流的管壳式换热器壳程传热级流阻的研究.[期刊]_化学工程.2003,31(1);【107】段希利,王选盈等.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超声振动对换热管内传热和压降影响.[期刊]_石油化工设备.2004,33(1)【108】邓斌,李欣, 陶文铨.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多孔介质模型在管壳式换热器数值模拟中的应用.[期刊]_工程热物理学报.2004,25(增刊);【109】邓斌, 陶文铨.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管壳式换热器壳侧湍流流动与换热的三维数值模拟.[期刊]_化工学报.2004,55(7);【110】赵娜,杜栓等.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机械学院.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壳程传热性能及压降的研究.[期刊]-化工时刊.2006,20(4);【111】王扬君,邓先和,陈颖,李志斌.华南理工大学教育部全热强化与过程节能重点实验室.平行流分隔板管壳式换热器壳侧流场与传热性能.[期刊]_化工学报.2004,55(2);【112】郑召梅,许涛,王贵生.胜利石油管理局技术检测中心能源监测站.探讨管壳式换热器传热性能的检测与校核计算.[期刊]_计量测试与检定.2004(增刊);【113】罗文萍. 包钢集团公司氧气厂生产科.提高管壳式换热器传热性能的思考.[会议论文]-2004;【114】罗文萍.包钢集团公司氧气厂生产科.提高管壳式换热器传热性能的研究.[会议论文]-综合利用与环境.2004【115】李欣,邓斌, 陶文铨.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翅片管束式管壳式换热器三维数值模拟研究.[期刊]-工程热物理学报.2005,26(2);【116】解增忠,陈玉昆等.石油大学自动化研究所.管壳换热器模型库级在换热网络仿真中的应用.[期刊]-系统仿真学报.2005,17(12);【117】周建华,郑召梅.山东广饶水利局.管壳式换热器传热性能的检测与校核计算.[期刊]-研究与探讨.2005;【118】吴峰,曾敏,王秋旺,罗来勤.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管壳式换热器动态特性数值预测. [会议论文]-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会议【119】易宏.广州市煤气公司.管壳式换热器混合管束传热的流阻性能研究.[期刊]-广东化工.2005(10);【120】谢国英,庞明军.北京福田建材有限公司.换热器传热数值模拟的两个假设.[期刊]-山西化工.2005,25(4);【121】王秋旺,黄彦平等.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交错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壳侧传热与阻力性能.[期刊]-化工学报.2005,56(4);【122】梅娜,陈亚平,施明恒.东南大学动力工程系.螺旋折流片换热器壳侧传热与流动的数值模拟.[期刊]-工程热物理学报.2005,26(2);【123】刘利平,黄万年.郑州大学化工学院.FLUENT软件模拟管壳式换热器壳程三维流场.[期刊]-化工装备技术.2006,27(3);【124】董其伍,李静,刘敏珊,刘乾.郑州大学热能工程研究中心.传热管异径布管方式传热系数的数值分析.[期刊]-核动力工程.2006,27(1);【125】张东生,杜扬,陈思敏.后勤工程学院,军事供油工程系.管壳式换热器换热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期刊]-节能技术.2006,24(139);【126】谢公南,黄彦平等.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管壳式换热器壳侧传热与阻力性能的实验研究与预测.[期刊]_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26(21);【127】施金贵,张薇.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管壳式换热器壳侧三维流场模拟.[期刊]-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5);【128】张杏祥,桑芝富.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管壳式换热器壳程传热性能比较.[期刊]-石油化工设备.2006,35(3);【129】熊智强,喻九阳,熊志斌.武汉工程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管壳式换热器流场数值模拟方法.[期刊]-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8(3);【130】熊智强,喻九阳,夏文斌.武汉工程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管壳式换热器数值模拟的流动模型比较.[期刊]-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6,28(3);【131】张杏祥,桑芝富.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结构形式对椭圆扁管管内传热与流阻性能影响.[期刊]-石油化工设备.2006,35(1);【132】王秋旺,黄彦平等.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两壳程螺旋和弓形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的性能比较.[期刊]-化工进展.2006,25(增刊);【133】赵娜,杜栓等.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机械学院.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壳程传热性能级压降的研究.[期刊]-化工时刊.2006,20(4);【134】程丹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相变传热增强剂相变贮能系统研究.[学术论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35】王艳红,刘红禹,孟令一等.沈阳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FLUENT软件对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流体数值模拟方法可行性的验证.[期刊]-管道技术与设备.2007(6);【136】薛明德,徐锋,李世玉.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管壳式换热器换热管稳定性问题研究.[期刊]-压力容器.2007,24(3);【137】张东生,杜扬,李康宁,赖长江.后勤工程学院军事供油工程系.管壳式换热器强制对流换热与阻力特性研究.[期刊]-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7(1);【138】管壳式换热器瞬态换热性能分析.[期刊]_2007(文献无法打开);【139】周水洪,邓先和.华南理工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管壳式换热器新型支撑结构的数值模拟.[期刊]-冶金能源.2007,26(2);【140】周水洪等.管壳式换热器中旋流片强化管外传热的数值模拟(英文).[期刊]-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7,2(25);【141】马月月,金文.沈阳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基于VB技术的管壳式换热器传热计算系统开发.[期刊]-沈阳化工学院学报.2007,21(1);【142】张剑飞等.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层流流动与换热的数值模拟.[期刊]-工程热物理学报.2007,28(5);【143】陈亚平,梅娜,施明恒.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螺旋折流片强化管壳式换热器内管束传热数值模拟.[期刊]-2007,23(1);【144】陈亚平,梅娜,施明恒.东南大学动力工程系.螺旋折流片强化壳侧传热的四管模型数值模拟(英文).[期刊]-工程热物理学报.2007,28(1);【145】杨伟,齐向阳,狄军贞.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螺旋纵流管壳换热器的传热机理与实现.[期刊]_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7,17(1);【146】杨传健,江楠,廖晓懿.华南理工大学工业装备与控制工程学院化工机械研究所.新型高效强化传热元件--钉翅管的传热性能.[期刊]_石油化工设备.2007,36(2);【147】朱孝钦,N.Ben—Abdallah等.昆明理工大学, Dalhousie University. 用六水氯化钙作为相变材料的换热器储热性能研究.[期刊]-无机盐工业.2007,39(8);【148】胡岩,孙中宁.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折流板结构对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流动与传热的影响.[期刊]_应用科技.2007,34(9);【149】罗再祥.应用化学.管壳式换热器传热对比研究与数值模拟.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8,6 【150】董其伍,王丹,刘敏珊.郑州大学热能工程研究中心.管壳式换热器壳程特性数值研究.[学术论文]_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学术会议论文.2008;【151】曾文良.化学工程.大型轴流管壳式换热器流动与传热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9,5;【152】王坤等.山东大学热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弓形折流板通液口对换热器传热及流动性能的影响.[ 会议论文]-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学术会议论文.2010【153】汪威.化工工程机械.管壳式换热器脉冲流动传热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硕士论文]-武汉工程大学.2010,5【154】朱实强等.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连续肋管壳式换热器传热与阻力特性实验研究. [会议论文]-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学术会议论文.2010;【155】熊烨.安全技术与工程.BOG再液化系统组合式冷却器传热传热性能优化研究.[硕士论文]-华南理工大学.2011,5;【156】张捷.化工过程机械.EHD强化管壳式换热器对流换热过程的数值模拟机实验研究. [硕士论文]-武汉工程大学.2011,5【157】戈锐.机械电子工程.管壳式换热器壳侧企业两相流动和传热的数值模拟研究.[硕士论文]-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3【158】胡琼.化学工艺.管壳式换热器冷凝传热研究与数值模拟. [硕士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11,1 【159】王英双等.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花格板换热器的流动与传热研究.[会议论文]-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学术会议论文.2011;【160】汲水.热能工程.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流动与传热机理分析与性能研究.[博士论文]-山东大学,2011,5【161】雷俊杰.化工工程机械.高效管壳式换热器温度分布计算模型机设计方法研究.[硕士论文]-华东理工大学.2011,12【162】虎君.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研究与结构优化.[硕士论文]-沈阳工业大学.2012,2相变材料方面(1)相变储能换热器:【163】板式相变储换热器的储换热性能实验研究作者:江邑,张寅平,徐继军,江亿,康艳兵刊名:太阳能学报出版日期:2000 期号:第1-4期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164】壳式相变储能换热器的优化设计作者:柯秀芳,张仁元刊名:能源工程出版日期:2001 期号:第5期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广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实验室【165】工业窑炉用陶瓷基定形储能材料的研究作者:李爱菊,王毅,张仁元刊名:硅酸盐通报出版日期:2007 期号:第3期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广东,510631%仲恺农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广东,510225%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广东,510090。
强化传热
强化传热的方法,应用及其新进展系别:航空航天工程学部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班级:14040202学号:2011040402086姓名:摘要:介绍了强化传热基本方法原理新技术、分类方法以及发展过程,总结了近几年出现的强化换热新技术、新方法。
主要包括新型强化换热材料及其工质的应用、各种异型强化换热管的应用,其中以新型强化换热材料及工质的介绍为重点。
这些新型材料和工质包括多孔材料、液态金属和纳米流体。
最后分析了目前我国强化换热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
关键词:强化换热;方法原理;新技术;进展;应用当今世界,由于工业,经济的巨大发展,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着能量短缺问题,开发新能源以及如何高效利用现有能源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由于换热设备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提高换热器效率,研究强化换热的新技术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传热学新课题。
本文将从强化传热的基本方法,技术的发展过程、强化传热新技术以及强化传热技术的实际应用状况几个方面对近几年来强化传热技术的总体进展进行介绍。
1强化传热的基本方法及原理在表面式换热器中, 单位时间内的换热量Q与冷热流体的温度差△t 及传热面积F 成正比, 即Q = KF△t式中, K 为传热系数, 是反映传热强弱的指标。
1. 1增大传热温差增大传热温差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提高热流体的进口温度或降低冷流体的进口温度; 二是通过传热面的布置来提高传热温差。
1.2扩大换热面积扩大换热面积是增加传热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采用扩展表面传热面是提高单位体积内传热面积最常用的方法。
扩展表面传热已有多种形式, 如肋片管、螺纹管、板肋式传热面等。
1. 3 提高传热系数提高传热系数是增加传热量的重要途径, 也是当前强化传热研究工作的重点内容。
在换热器的管子壁厚比较小且没有结垢的情况下, 换热器稳定运行时的传热系数K 可由下式近似计算:1/k=1/α1+δ/λ+1/α2式中: α1 热流体与管子壁面之间的换热系数;α2 冷流体与管子壁面之间的换热系数;δ管壁的厚度;λ管材的导热系数。
(整理)强化传热文献综述
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结课作业学年学期:2014—2015第二学期课程名称:强化传热学生姓名:学号:提交时间:2015.3.26强化传热文献综述摘要:研究各种传热过程的强化问题来设计新颖的紧凑式换热器,不仅是现代工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课题,同时也是开发新能源和开展节能工作的紧迫任务,因而研究和开发强化传热技术对于发展国民经济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主要总结了管内强制对流换热和强制对流沸腾换热、管束中强制对流换热、大容器沸腾换热和凝结换热的强化方法。
以及管壳式换热器和管内置扰流元件的强化传热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强化传热;粗糙表面法;扩展表面法;扰流元件;机械强化法;静电场法引言工质的流动和传热在动力、核能、制冷、化工、石油乃至航空、火箭和航空等工业中是常见的。
这些工业的换热设备中广泛存在着各种传热问题。
以动力工业中的火力发电厂为例,蒸汽锅炉本身就是一个大型复杂换热面。
燃料在炉膛中燃烧生产的热量,需要应用多种传热方式,通过炉膛散热面、对流蒸发受热面、过热器及省煤器加热工质,是工质汽化、过热成为能输往蒸汽轮机的符合要求的过热蒸汽。
此外,在锅炉尾部还装有利用排出烟气加热燃烧所需空气的空气预热器。
在电厂的热力系统中还装有各式给水加热器、蒸汽凝结器、燃油加热器等。
在这些设备中也都存在各种各样的传热问题。
换热器的合理设计、运转和改进对于节省资金、能源、金属和空间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1 强化传热的目的和意义1.1目的减小初设计的传热面积,以减小换热器的体积和重量;提高现有换热器的换热能力;使换热器能在较低温差下工作;减少换热器的阻力,以减少换热器的动力消耗。
1.2意义研究各种传热过程的强化问题来设计新颖的紧凑式换热器,不仅是现代工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课题,同时也是开发新能源和开展节能工作的紧迫任务,因而研究和开发强化传热技术对于发展国民经济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2换热器中强化传热的途径及分类2.1途径:增加平均传热温差;扩大换热面积;提高传热系数。
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管强化传热技术浅述
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管强化传热技术浅述本文主要介绍了管壳式换热器换热管强化传热技术,分析了各自的原理、优缺点及推荐的使用场合。
采用节能技术的换热器不仅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而且减少了金属材料的消耗,对化工行业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的概述近20年来,石油、化工等过程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各工业部门都在大力发展大容量、高节能设备,因此要求提供尺寸小、重量轻、换热能力大的换热设备。
特别是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世界能源危机,加速了当代先进换热技术和节能技术的发展。
强化传热已发展成为第二代传热技术,并已成为现代热科学中一个十分引人注目图1:管壳式换热器结构图的、蓬勃发展的研究领域。
换热器作为一种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在化工、石油、石油化工、冶金、轻工、食品等行业中就得到了普遍应用。
换热设备传热过程的强化主要是使换热设备能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传递的热量达到最大化从而实现下述目的:⑴.减小设计传热面积,以减小换热器的体积和质量⑵.提高现有换热器的换热能力⑶.使换热器能在较低温差下工作⑷.减小换热器的阻力,以减少换热器的动力消耗二、强化传热的原理从传热学中我们知道换热器中的传热量可用下式计算,即Q=kFΔT (1)式中:k-传热系数[W/(m2K)]F-传热面积[m2]ΔT-冷热液体的平均温差[K]从上式可以看出,欲增加传热量Q,可用增加k、F或ΔT来实现。
下面我们对此分别加以讨论。
2.1.增加冷热液体的平均温差ΔT在换热器中冷热液体的流动方式有四种,即顺流、逆流、交叉流、混合流。
在冷热流体进出口温度相同时,逆流的平均温差ΔT最大,顺流时ΔT最小,因此为增加传热量应尽可能采用逆流或接近于逆流的布Z。
当然可以用增加冷热流体进出口温度的差别来增加ΔT。
比如某一设备采用水冷却时传热量达不到要求,则可采用氟里昂来进行冷却,这时平均温差ΔT就会显著增加。
但是在一般的工业设备中,冷热流体的种类和温度的选择常常受到生产工艺过程的限制,不能随意变动;而且这里还存在一个经济性的问题,如许多工业部门经常采用饱和水蒸气作加热工质,当压力为15.86×105Pa时,相应的饱和温度为437K,若为了增加ΔT,采用更高温度的饱和水蒸气,则其饱和压力亦相应提高,此时饱和温度每增高2.5K,相应压力就要上升105Pa。
换热器的强化传热技术综述
化工原理换热器的强化传热技术综述班级:卓越11-2班姓名:1.化工行业能源现状简介1.1中国石油化工发展概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石油化工的生产规模已逐渐扩大,自动化水平也有较高发展,是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保证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重要要素之一。
但是由于在研发新产品和技术创新方面有所欠缺,石油化工产品结构不合理,发生供过于求或资源浪费的现象,针对目前石油化工产业发展情况,需要掌握更多先进生产技术,优化生产设备的配置,提高产品的产出率和资源的循环利用。
本文就石油化工行业中最为常见的设备——换热器来探讨一下能量的利用过程中如何来提高其利用率。
1.2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研究的必要性由于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为了改善我们的环境,需要我们节能减排,单位GDP所消耗的能量减少,而整个石化行业又是我们国家的一个耗能大户,所以我们需要对整个化工生产中的热量进行合理配置。
这对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都有重要的意义强化传热技术是采用强化传热元件,对换热器的结构进行改进,从而提高传热效率同时提高余热利用率,以期达到最优生产目的先进技术。
换热器是保证石油化工生产和石油炼制的生产和加工过程能正常进行的重要设备之一。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会有大量的余热产生,通过应用强化传热技术,使换热器在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积传递的热量达到最大量,这就可以高效回收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并且加以充分利用,达到循环利用资源的目的。
2.换热器强化传热的途径2.1理论依据根据总传热速率方程Q=KAΔt m可知,要想强化换热器的传热过程,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提高传热系数K,提高传热推动力Δt m,增大传热面积A。
2.2换热器结构的改进2.2.1传热管的表面结构处理2.2.1.1无相变传热无相变传热是指在对流换热中不发生蒸汽凝结或液体沸腾的换热过程。
工业生产中, 主要应用的异形管有: 螺旋槽管、旋流管、波纹管、缩放管、横纹管、螺旋椭圆扁管、变截面管、内肋管等。
强化传热传质的现状与展望
强化传热传质的现状与展望摘要:强化传热传质、增强或强化的科学与工艺已成为传热科学与工程许多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强化传热传质方面的文献综述参考了上千篇文献,其数量仍在上升。
这就带来了一个适当设计及应用信息传播的挑战。
为了给出这一重要科技现状的总览,本文陈述及评论了强化技术各分支近几年具有代表性的发展。
本文献从被动强化技术、主动强化技术及复合强化技术几方面阐述。
关键词:调研,单相流,流动沸腾,冷凝,结垢相关术语:CHF 临界热通量, [W/m2] Pr 普朗特数D 凹坑或压痕的直径, [m] q, q w壁面热流, [kW/m2]d 管或道的内径, [m] Re 雷诺数e 波纹或粗糙高度, [m] ΔT sat 壁面过热度, [K]H 180°扭距, [m] y 纽带的扭角(管内径的180°扭距)L 管内流动长度, [m] P翅片管翅片间的轴向间距[m]MHF 最小热流或莱顿弗罗斯特点[W/m2]希腊符号:δ凹坑或压痕的深度[m]θ液-固界面接触角,[度]1.引言关于强化热交换的第一篇已知论文可能是早在150年前由焦耳(1861)年所发表的。
此后,该专业领域在萌芽阶段发展缓慢,但在1950年以后得到了迅猛发展。
图1显著描绘出这一领域出版物数量的增长。
本汇编(Manglik、Bergles,2004年;Bergles 等人,1983)基于一个对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和科技报告(不含专利)的手工搜索①。
含有一些质量交换方面的相对数量较小的论文,作为热交换技术可增强质交换且反之亦①电子或基于网络的搜索,鉴于越来越复杂的互联网搜索引擎,虽然预期高产但实际受限于其效率。
搜索所生成的清单中有时需对错误引用进行移除或增添纰漏进行手动审核,有时疏漏或所包含的不正确引用可能是十分重大的。
关于电子搜索局限性的讨论在这篇文章的后半部分进行阐述并给出搜索结果的样例。
然的一个提醒。
每年发表超过约400份出版物(Manglik and Bergles,2004),强化热交换是目前科研发展的一个主要部分。
脉动热管传热能力增加的方法文献综述
脉动热管传热能力增强的方法一、脉动热管的原理脉动热管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型热管,由日本的Akachi[1, 2]最早提出。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将管内抽成真空后充注部分工作介质,由于管径足够小,管内将形成气泡柱和液体柱间隔布置并呈随机分布的状态。
在蒸发端,工质吸热产生气泡,迅速膨胀和升压,推动工质流向低温冷凝端。
那里,气泡冷却收缩并破裂,压力下降。
这样,由于两端间存在压差以及相邻管子之间存在的压力不平衡,使得工质在蒸发端和冷凝端之间振荡流动,从而实现热量的传递。
在整个过程中,无需消耗外部机械功和电功,完全是在热驱动下的自我震荡,传热原理图如图1。
由此可见,脉动热管传热主要依靠管内工质的气液振荡来传递相变潜热和显热,传热量较大而且传热速度较快,在此过程中还有膨胀功等作用。
由于其主要利用工质相变和脉动传热,有一定的随机和自适应机制,当热流密度很大,气泡膨胀很快,从而使液体总能及时的回流到加热段,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我调节。
所以有些研究发现脉动热管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等功能,传热恶化后可以在适当的范围内调节并回归到稳定运行状态。
图1传热原理示意图小管径和冷热端反复的折弯是形成振荡热管的两个基本条件。
此外还具有如下基本特点:不需要吸液芯;可以有多个加热段和冷却段,绝热段可有可无;无需外加动力,自激振荡;表面张力占主导地位,但重力也影响传热性能;自激振荡的工作流体同时传递潜热和显热;尤为可贵的是,对其结构和设计参数进行优化后,其运行性能基本不受重力作用的影响,因此能在重力场倒置、微重力场及重力场变化等环境下运行。
二、脉动热管的结构形式H. Akachi在其1990年的专利[1]中,首次罗列了24种不同形式的回路热管。
它们在结构上均为封闭回路,且至少有一个流向控制阀,保证流体在回路中沿单向流动。
这些新型回路热管能克服常规热管的缺点,诸如毛细极限和输送极限等。
由于流向控制阀存在长期运行不可靠的问题,Akachi在1993年的专利[2]中提出了无流向控制阀的新型回路热管,并且提出了开式回路和闭式回路两种结构。
强化传热的研究进展
强化传热的研究进展强化传热的研究进展周大亮(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01323060233)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强化传热技术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趋势;包括强化传热的概念、强化传热的分类、强化传热的途径、强化传热的应用场合等;列举了一些强化传热的典型应用。
通过分析得出强化传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强化传热、概念、应用、研究进展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传热学界对强化传热技术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据文献【29】的作者、强化传热研究的著名学者贝格列斯对从20世纪2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公开发表的5676篇技术文献的统计,这一研究呈日益增长的趋势,并且由于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问题,在近期内会一直保持这样的研究势头。
从80年代到现在近20多年的时间里,世界各国的科学领域里,有关强化传热的研究报告举不胜数。
一、强化传热的概念所谓强化传热是指增加传递过程的传热量。
由传热过程方程式或对流传热牛顿冷却公式可见,增加传热面积、增加传热温差以及增加传热系数或对流传热系数都可以增加所传递的热量。
而所谓的强化传热技术则是指在一定的传热面积与温差下,增加传热系数或对流传热系数的技术,这中间包括很多技术含量高的措施,正是国际传热学界的热门课题。
二、强化传热的分类及举例1、有源强化有源强化是采用电场、磁场、光照射、搅拌、喷射等手段来提升换热器的传热效果,是以牺牲外部能量来获得较好的传热性能的强化传热手段1.1EHD强化传热EHD电流体力学强化传热是在液体中施加高压静电场,利用电场、流场和温度场的相互耦合作用,而达到强化传热的一种有源强化方法。
早在1916年,英国学者就发现在流体中施加电场能够强化传热,但此后40多年,该项技术并未受到注意和重视。
近年来,由于余热利用、高效暖通空调系统、海洋和地热能开发中对小温差传热的要求,加上EHD强化传热具有效果显著、功耗低、易于控制表面热流等一系例优点,其研究逐渐受到重视。
1.2超声波抗垢强化传热超声波在液体煤质中传播时会产生机械振动作用、空化作用和热作用。
相变材料传热强化的研究综述
相变材料传热强化的研究综述相变材料在蓄能技术中的应用展现了良好前景,但目前的部分有机相变材料存在着导热系数低的问题。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针对相变材料的传热强化技术进行归纳分析,强化传热技术主要包括蓄能结构的优化、添加导热填料等强化方法,并探讨了未来相变材料强化传热的研究方向重点,认为相变材料的传热性能强化对提高整个蓄能系统的能效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相变材料;强化传热;导热系数;蓄热技术0 引言当今世界的能源的大量消耗,引起全球对节能减排的关注。
蓄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关键技术,在风能、太阳能利用、工业余热废热的回收利用、空调节能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
热能是目前最为重要的能源之一,蓄热方式主要有三种:显热蓄热、化学反应蓄热、潜热蓄热3种[2]。
显热蓄热利用温度升降来蓄热,但蓄热密度小体积大且蓄热温度难以控制;化学反应蓄热利用化学反应的发生热蓄热,其技术复杂;潜热蓄热是通过相变材料相变时发生的吸热(放热)过程来储热(放热),其蓄热和放热过程近似等温,蓄热密度大且体积小[3]。
因此潜热蓄热方式容易控制运行,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潜热蓄热方式采用的相变材料(PCM - Phase Change Material)是指随温度变化而相变并能提供潜热的物质,在物理状态转变时,相变材料将吸收或释放大量的潜热,其过程温度近乎恒定且具有蓄熱密度高、蓄热结构体积小等优点[4]。
这些优点使得相变材料在太阳能利用和余热回收等方面都有十分广阔的应用空间。
但部分有机相变材料存在着导热率偏低的缺点,该不足导致蓄热系统传热性能较差,使系统的效率不高。
因此国内外都开始针对相变材料导热率低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 蓄能结构优化1.1 肋片在蓄能系统中增加肋片,金属肋片能够增加额外的传热面积,增加流体热传导,是一种有效的强化传热的方法。
肋片一般为导热系数高的铜、铝等金属。
Bugaje[5]对20种低导热率的相变材料做了添加20%星状铝制肋片的研究实验,研究表明,铝制肋片增强传热效果明显,其蓄热时间减少2倍以上,放热时间减少4倍以上。
相变材料传热强化的研究综述
相变材料传热强化的研究综述作者:贾焘侯景鑫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2018年第04期摘要:相变材料在蓄能技术中的应用展现了良好前景,但目前的部分有机相变材料存在着导热系数低的问题。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针对相变材料的传热强化技术进行归纳分析,强化传热技术主要包括蓄能结构的优化、添加导热填料等强化方法,并探讨了未来相变材料强化传热的研究方向重点,认为相变材料的传热性能强化对提高整个蓄能系统的能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相变材料;强化传热;导热系数;蓄热技术0 引言当今世界的能源的大量消耗,引起全球对节能减排的关注。
蓄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关键技术,在风能、太阳能利用、工业余热废热的回收利用、空调节能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
热能是目前最为重要的能源之一,蓄热方式主要有三种:显热蓄热、化学反应蓄热、潜热蓄热3种[2]。
显热蓄热利用温度升降来蓄热,但蓄热密度小体积大且蓄热温度难以控制;化学反应蓄热利用化学反应的发生热蓄热,其技术复杂;潜热蓄热是通过相变材料相变时发生的吸热(放热)过程来储热(放热),其蓄热和放热过程近似等温,蓄热密度大且体积小[3]。
因此潜热蓄热方式容易控制运行,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潜热蓄热方式采用的相变材料(PCM - Phase Change Material)是指随温度变化而相变并能提供潜热的物质,在物理状态转变时,相变材料将吸收或释放大量的潜热,其过程温度近乎恒定且具有蓄热密度高、蓄热结构体积小等优点[4]。
这些优点使得相变材料在太阳能利用和余热回收等方面都有十分广阔的应用空间。
但部分有机相变材料存在着导热率偏低的缺点,该不足导致蓄热系统传热性能较差,使系统的效率不高。
因此国内外都开始针对相变材料导热率低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 蓄能结构优化1.1 肋片在蓄能系统中增加肋片,金属肋片能够增加额外的传热面积,增加流体热传导,是一种有效的强化传热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结课作业学年学期:2014—2015第二学期课程名称:强化传热学生姓名:学号:提交时间:2015.3.26强化传热文献综述摘要:研究各种传热过程的强化问题来设计新颖的紧凑式换热器,不仅是现代工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课题,同时也是开发新能源和开展节能工作的紧迫任务,因而研究和开发强化传热技术对于发展国民经济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主要总结了管内强制对流换热和强制对流沸腾换热、管束中强制对流换热、大容器沸腾换热和凝结换热的强化方法。
以及管壳式换热器和管内置扰流元件的强化传热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强化传热;粗糙表面法;扩展表面法;扰流元件;机械强化法;静电场法引言工质的流动和传热在动力、核能、制冷、化工、石油乃至航空、火箭和航空等工业中是常见的。
这些工业的换热设备中广泛存在着各种传热问题。
以动力工业中的火力发电厂为例,蒸汽锅炉本身就是一个大型复杂换热面。
燃料在炉膛中燃烧生产的热量,需要应用多种传热方式,通过炉膛散热面、对流蒸发受热面、过热器及省煤器加热工质,是工质汽化、过热成为能输往蒸汽轮机的符合要求的过热蒸汽。
此外,在锅炉尾部还装有利用排出烟气加热燃烧所需空气的空气预热器。
在电厂的热力系统中还装有各式给水加热器、蒸汽凝结器、燃油加热器等。
在这些设备中也都存在各种各样的传热问题。
换热器的合理设计、运转和改进对于节省资金、能源、金属和空间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1 强化传热的目的和意义1.1目的减小初设计的传热面积,以减小换热器的体积和重量;提高现有换热器的换热能力;使换热器能在较低温差下工作;减少换热器的阻力,以减少换热器的动力消耗。
1.2意义研究各种传热过程的强化问题来设计新颖的紧凑式换热器,不仅是现代工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课题,同时也是开发新能源和开展节能工作的紧迫任务,因而研究和开发强化传热技术对于发展国民经济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2换热器中强化传热的途径及分类2.1途径:增加平均传热温差;扩大换热面积;提高传热系数。
2.2分类从被强化的传热过程来分,可分为导热过程的强化、单相对流换热过程的强化、沸腾传热过程的强化、凝结传热过程的强化和辐射传热过程的强化。
从提高传热系数的各种强化传热技术来分,可分为有功技术和无功技术两类。
有功强化传热技术包括:机械强化法、振动强化法、静电场法和抽压法等。
无功强化传热技术包括:表面特殊处理法、粗糙表面法、扩展表面法、装置强化元件法和加入扰动流体法等。
3提高传热系数来强化传热的技术3.1单相流管内强制对流换热的有效强化方法使管内流体发生旋转运动。
流体发生旋转可是贴近壁面的流体速度增加,同时还改变了整个流体的流动结构。
在采用各种有效的使流体旋转的措施后,增加了旋转流体的流动路径,加强了边界层流体的扰动以及边界从流体和主流流体的混合,因而使传热过程得以强化。
具体可行的方法有:在管内插入各种可使流体旋转的插入物,诸如纽带、错开纽带、静态混合器、螺旋片以及螺旋线圈等;在管子内壁上开设内螺纹;采用滚压成型的螺旋槽管和在管壁上带螺旋内肋片的内肋管。
3.1.1扭带插入管内的扭带和流体相互作用会引起旋转流体中生成复杂的二次流漩涡现象。
同时还会出现边界层中流动缓慢的流体和流核区流体相互混合的现象。
这些现象无疑将使流动阻力增大。
我们将这一附加阻力增量称为旋转流体的漩涡流动损失。
管内插入扭带以强化传热的方法存在一定的缺点。
当换热器管子中采用插入扭带的方法来强化传热过程中,常须消耗大量钢板。
此外当Re数增大时,采用扭带插入物的强化传热效果将减小。
再者,扭带插入管子后,将管子通道分隔成两部分。
当这种管子用于脏流体时,易造成管子堵塞。
3.1.2螺旋片和螺纹槽管在管内插入螺旋片和采用压制而成的螺纹槽管以强化传热,就可以改进这些缺点。
螺旋片的宽度h和螺纹槽管的螺纹高度比管子内直径小得多,所以制造所需金属量要比纽带少得多。
螺旋片插入物和螺纹槽管的强化传热机理,是同时应用了使流体旋转和使流体周期性地在螺旋凸出物区域受到扰动的原理来强化传热,所以能保持较高的传热强度。
对插有纽带管子的紊流强度分布进行的测定表明,管中近壁区的紊流强度较弱。
因而,要强化传热主要应使这一区域中的流体发生旋转,以增加其紊流强度而不需使全部流体旋转。
纽带的作用是使全部流体旋转,因而阻力较大。
流体在插有螺旋片的管子和螺纹槽管中流动时,流体的旋转主要发生在强化传热所需要扰动的近壁区域。
因而与插有纽带的管子相比,在高雷诺数时,这两种管子能在低阻力损失情况下,保持和插有纽带管相近的传热效果。
3.1.3螺旋线圈或静态混合器在管内插入螺旋线圈或插入静态混合器也可有效地增强传热效果。
螺旋线圈由直径为3mm以下的铜丝或钢丝按一定节距绕成。
将金属螺旋线圈插入并固定在管内,即可构成一种强化传热管。
静态混合器是由一系列串联布置的左、右扭转180度的短扭转元件组成。
每一原件的前缘与前一元件的后缘互成90度接触。
每一元件扭转180度,其长度和管子内直径的比为1.5。
前一元件为右旋,后一元件为左旋。
各元件互相焊成一体插入管内构成一种强化传热管。
在插有螺旋线圈的管子中,在近壁区域,流体一面由于螺旋线圈的作用而发生旋转,一面还周期性地受到线圈的螺旋金属丝的扰动,因而可以是传热强化。
由于绕制线圈的金属丝直径较细,流体旋转强度也较弱,所以这种管子的流动阻力相对较小。
螺旋线圈自身所起的肋片传热效应不大,可略而不计。
关于静态混合器强化传热的机理,现在一般认为是这样的,流体流入第一个元件时被分为两股,各自在相应的半圆形流道内作旋转运动。
当流体流到下一个元件时,这两股流体再次被分隔。
由于下一个元件的旋转方向相反,因而使流体质点沿流程交替地由管子中心流向管壁以及按相反的方向流动。
在这种流动过程中,流体经过反复不断的分割和正反方向的旋转使流体得到均匀的径向混合。
这种流动过程中,流体经过反复不断的分割和正反方向的旋转使流体得到了均匀的径向混合。
这种流体方式有效地加强了主流和近壁区域的径向混合,减小了流体在径向的温度差和速度差,从而强化了传热。
3.1.4内肋管采用内肋管也可增强换热量。
应用内肋可起到两个作用,一是提高管内工质到管壁的换热系数;另一是降低管壁温度。
直的内肋管不扰动管内的流动,螺旋内肋管中的流动工况和螺纹槽管的相似。
管内存在肋片后,由于湿周增大,所以通道截面的当量直径减小。
由于当量直径的减小和内壁换热面积的增大,使直内肋管的换热系数高于光管的。
因而在相同的换热量时,与光管相比可保持较低的管壁温度。
螺旋内肋管也同样具有这样的作用。
3.2单相流体在管束中的强制对流换热的强化在各种换热器中,管子的排列方式一般有两种:顺列和叉列。
流体流过管束的基本方式也有两种,当流体流动方向和管束轴线平行时,这种流动方式称为纵向冲刷;当流动方向和管束轴线垂直时,则称为横向冲刷。
横向冲刷的流动工况和传热工况比较复杂,收到管束排列方式、管子间距大小和沿流动方向上管子排数的影响。
当流体横向冲刷顺列管束时,从第二排起,每排管子正对来流的一面位于前排管子的漩涡尾流内,受到流体的冲刷情况较差。
而管子与管子之间(垂直流动方向上)的流体却受到管壁的干扰较小,流动方向较稳定。
当流体流过叉列管束时,各排管子受到的冲刷情况大致相同。
各处流体混合情况较顺列时有所改善,因而平均换热系数一般比顺列的高。
3.2.1人工粗糙度单相流体管束传热的较实用强化方法为采用扩展换热面及在管子外壁上增加人工粗糙度。
采用合适的扩展表面后,可以提高换热器的换热量,降低换热器的壁面温度,使换热器价格下降,因而在换热器中扩展换热面得到广泛应用。
暖气设备上的散热片、发电机气体冷却器中的肋片管、汽车上的散热器、大型锅炉中的肋片管以及其它工业换热器中应用的各式肋片管均属此列。
在管子外壁覆盖方格铁丝网或绕上金属丝等,都可增加管束的换热量。
3.2.2横纹槽管应用横纹槽管可以强化纵向冲刷管束,且有以下优点:1、横纹槽管不像外肋管那样会增加管子的周向尺寸,从而使管子难以布置紧凑,横纹槽管可用于紧凑式换热器;2、横纹槽管在管内形成周向突出物,可同时加强管内换热;3、制造及装配工艺简单。
3.2.3周向肋片管横向冲刷周向肋片管管束的传热效果与光管管束的相比是显著的。
对于顺列管束而言,有相当一部分肋片换热面处于低速漩涡区。
因而顺列周向列片管束的平均换热系数较低。
在漩涡区和死滞区外面,尤其在肋尖处流速较高。
因而在顺列管束中,在低速漩涡区和死滞区流体迅速受热,温度较高,而在流速较高处,则流体温度较低。
这两种流体混合不良。
在叉列周向肋片管中,流体混合情况就好得多,因而传热效果也好。
3.2.4鳞片管和膜式管束应用鳍片管束可以减小部件尺寸,减小价格较高的承压管子金属消耗量。
管内的水阻力和管外的烟气流动阻力也相应降低。
鳍片管的排列,可以是顺列,也可以是叉列的。
前者用于烟气温度较高的污染流体中。
顺列管束不易结渣,单传热效果不如叉列管束,所以用得较少。
鳍片管结构简单,宜于在含灰的锅炉烟气中使用。
鳞片管的主要缺点为背向来流的鳍片传热效果不好,而且在锅炉中应用时,管束的支撑需要专用的耐高温的支撑设备。
因而随后又发展了膜式管束结构。
在膜式管束中,各种纵向外肋片将管束中每列管子整个焊成一片。
扰动型膜式管束用皱纹膜片和管子相焊,以便增强流体扰动,改进传热。
带假管的膜式管束试图进一步减小承压管子的材料消耗量。
透镜型膜式管束试图进一步减少烟气流动阻力。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平膜式管束因其结构简单,运行可靠而应用最广。
3.3单相流体对流换热的其它强化方法用有功强化传热技术来强化单相流体作自然对流以及强制对流时的传热。
此类方法都需要应用外部能量来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其中包括有:机械搅拌法、换热面旋转法、振动强化法、电场法、加入添加剂法以及抽压法等。
混合容器中单相流体的换热主要是自然对流换热、换热系数低,温度分布很不均匀。
因而,如何强化容器中的换热是一个重要的工业生产问题。
较大的工业容器一般应用机械搅拌法进行强化传热。
如容器中的工质为低粘度液体,一般采用高速小尺寸机械搅拌器,此时,搅拌过程将在高雷诺数的紊流状态下进行。
如容器中的工质为高粘度液体,应用小尺寸的搅拌器一般效果不大。
于是,通常应用低速锚式和螺旋式搅拌器。
这些搅拌器的直径比容器直径略小,在搅拌器和容器壁之间存在一小间隙。
螺旋式搅拌器与锚式搅拌器相比,具有使顶部和底部流体加强混合的优点,但制造价格较贵。
采用者两种搅拌器时,在容器壁上都不需装肋片。
此外,在采用螺旋式搅拌器时,常难以应用螺旋管换热设备,一般常应用容器夹层换热设备。
利用振动强化单相流体对流换热的方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使换热面振动以强化传热;另一种是使流体脉动或振动以强化传热。
研究表明,不管是换热面振动还是流体振动,对单相流体的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换热都是有强化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