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建材传统产业的发展特征和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常态下建材传统产业的发展特征和趋势
2015-01-07洛阳水泥设计
面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盘点2014年以来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以水泥、平板玻璃为代表的建材传统产业在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征,有利于我们把握新常态下建材传统产业的发展趋势,顺应和适应新常态,加快建材传统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
新常态下建材传统产业的发展特征
从国家统计局已公布的数据分析,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无论是增长7.4%还是增长7.5%,都将是1990年以来的最低增长速度,低于亚洲金融危机后1999年7.6%的年增长率,也低于金融危机后2009年9.2%的年增长率。2014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率预计在15%左右,是2002年以后,我国国民经济进入快速增长通道以后的最低年增长率。国民经济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放缓,主要受投资驱动的建材工业增长速度随之也大幅度回落,特别是以水泥、平板玻璃为代表的建材传统产业,结束了多年的快速增长。下面分析一下2014年以来在国民经济新常态下,出现的与以往不同的新特征。
水泥、平板玻璃产销量低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已公布数据,2014年9月以后,全国水泥、平板玻璃月产量同比增速都出现负增长。2014年年初,行业内乐观估计2014年全国水泥产量突破25亿吨、平板玻璃产量突破9亿重量箱的情景已绝无可能实现,预计2014年全年全国水泥和平板玻璃产量年增长率都将在2%上下。2014年全国水泥产量的年增长率,低于亚洲金融危机以后1998年2.8%的增长率,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4.3%的增长率,是1990年以后,24年以来我国水泥产量最低年增长率。2014年全国平板玻璃产量年增长率,也是新世纪以来少有的低增长年份。
商品混凝土和加工玻璃产量仍然较快增长。2014年规模以上建材工业生产增速虽然回落,但仍然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在规模以上主要工业部门中位于前列。建材工业中多数产业都受固定资产投资驱动,2014年多数建材产品全社会产量无疑也是低速增长甚至是负增长,而规模以上建材工业的较快增长,是建材工业的工业化、规模化进程所推动。2014年以来,规模以上建材企业数量比2013年又增加了1500多家,规模以上建材企业产品产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背景是在建材工业化、规模化进程中,传统产品规模以下企业数量的减少,产品产量的萎缩,是规模以上建材企业的发展对数量庞大规模以下企业的替代。近年来,随着在全国大中城市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以后,促进了混凝土生产的工业化和建筑构件的工厂化生产。2014年规模以上商品混凝土生产工业企业数量将超过45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的商品混凝土产量预计将突破16.5亿立方米,在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的背景下,仍然能保持两位数增长。而随着2014年汽车产量的较快增长,近年来建筑节能玻璃的使用,平板玻璃原片加工率的稳步提高,预计2014年全国技术玻璃产量仍然能保持两位数增长,产量将突破9亿平方米。
新常态下水泥、平板玻璃产能增长放缓。2014年国民经济发展新常态不仅抑制了水泥、平板玻璃产量的增长,也遏制了水泥、平板玻璃这两个产能过剩产业持续多年的产能过快增长势头。水泥制造业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已持续4年下降,水泥制造业这个昔日建材最大产业和投资最多行业,如今完成投资额已经退居建材行业第五位;平板玻璃制造业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也持续两年下降。2014年投资新建水泥新型干法生产线和复产生产线预计在50条左右;关停的新型干法生产线近30条,水泥生产企业数量减少近400家(其中多为年产60万吨以下小粉磨企业),水泥新增生产能力和关停减少能力基本持平,这是水泥工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来的第一次。2014年投资新建浮法玻璃生产线不足20条,而同时关停的浮法玻璃生产线达到15条以上,关停产能与新增产能相抵,平板玻璃生产能力增长基本停滞。
建材传统产品产业链延伸产品投资继续快速增长。2014年以来,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技术玻璃制造业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继续较快增长。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投资规模自从2011年超过水泥制造业成为建材投资规模最大产业以后,完成投资额持续保持较快增长,2014年投资增长速度仍然保持在10%以上。技术玻璃制造业投资增长速度2014年仍然达到20%以上,投资规模是平板玻璃制造业的两倍。新常态抑制了传统产业产能增长,促进了传统产品产业链的延伸,推进了水泥、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工业、建筑与技术玻璃业的工业化、规模化、现代化进程,也是新常态推进建材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成果。
传统产品效益下滑,下游产品效益稳定。早在2011年,水泥工业经济效益如日中天,当年规模以上水泥制造业利润总额达到1069亿元,吨水泥利润达到35元,新任中国建材联合会会长乔龙德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水泥利润靠的是销售数量的增加和产品价格的上涨获取的。当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产品需求饱和、价格下滑时,水泥、平板玻璃产品赢利模式的弱点暴露无遗。2012年十八大召开前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一度小幅回升,带动了水泥、平板玻璃产销增速和价格回升。
全国水泥价格走势在2013年前低后高,而2014年是前高后低,2014年水泥的全年平均出厂价格与2013年基本持平。这得益于在新常态下,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产品产量增长受到抑制,煤炭需求量增速的下降使长期居高不下的煤炭价格高位回落。据中国建材联合会信息与经济运行部测算,2014年建材企业煤炭购进价格每吨比2013年下降40多元,吨水泥煤耗成本因此减少4元左右,这是2014年水泥产品利润保持平稳的主要原因。
平板玻璃就没有如此幸运,由于近年来平板玻璃生产燃料结构调整,天然气成为平板玻璃生产的最大燃料。2013年5月以后的天然气价格调整,使平板玻璃燃料成本每重量箱上升约3元。由于纯碱制造行业的结构调整,纯碱价格已经走出低谷,2014年平板玻璃企业纯碱购进价格每吨平均上涨40多元,平板玻璃耗碱成本因此每重量箱上升约0.5元。而平板玻璃价格自2013年10月以后则直线下滑,2014年9月份由于成本上升的推动一度止跌回升,但平板玻璃市场的产大于求仍然使价格在年末再度下滑,全国平板玻璃出厂价格全年平均每重量箱比2013年下降3.7元左右。平板玻璃价格的下跌和成本上升的双向挤压,使2014年平板玻璃生产实际上已经全行业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