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

合集下载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优秀6篇)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优秀6篇)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优秀6篇)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1、本教学设计使用人教版教材,属于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模块,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的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该内容是《生活与哲学》模块教学的知识起点,对于学生认知哲学问题学习哲学知识是入门课。

教学安排1课时。

2、本框题包括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两个目题。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在这一目题中,首先回答了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然后介绍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所包括的两方面的内容。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说明哲学基本问题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学情分析1、学习者是高二普通中学的学生。

2、高二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对世界的本质问题有一定的思考和探究。

3、但如何运用所学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探究世界的本质问题知识储备不足,无论在智力因素还是在非智力因素方面都还存在严重不足,因此开展探究存在相当的难度。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

(二)能力目标掌握简单的哲学思维能力;正确认识哲学的基本问题;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一定的哲学兴趣;自觉能动地去认识世界,做一名可知论者。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2、教学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为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法学法教法: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

学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合作探究、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趣味导入通过上学期文化生活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华文化真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中华传统文化《坛经》中的一则哲理小故事。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哲学的起源及其基本问题。

2.理解人生的意义、价值与目的,建立健康的人生观。

3.认识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我之间的关系,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哲学的起源及其基本问题。

难点:理解人生的意义、价值与目的。

【教学方法】授课法、示范法、讨论法、反思法【教学内容与过程安排】一、导入“哲学到底是什么?”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引导同学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

二、哲学的起源教师介绍古希腊哲学的发展历程,阐述哲学从自然哲学、形而上学、伦理学到政治哲学的发展演变。

鼓励同学了解哲学思想的多元性和普遍性。

三、哲学的基本问题1.什么是真理?──关于真理论的问题。

教师简要介绍不同哲学思潮对真理的认识和观点,并引导同学探讨“什么是真理?”这一基本哲学问题。

同时,引导同学举例说明不同领域中对真理的认识和实践。

2.什么是存在?──关于存在论的问题。

教师引导同学思考人作为一种存在的本质和意义及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我之间的关系。

3.什么是伦理道德?──关于伦理学的问题。

教师引导同学思考人的行为应该遵循的原则、规范,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个体的道德素养。

4.什么是政治?──关于政治哲学的问题。

教师阐释政治的本质和作用,引导同学了解政治与个人、社会、国家等方面的关联和互动。

四、人生的意义、价值与目的教师引导同学思考人生的意义、价值与目的,包括对爱情、友谊、功利、幸福、人生信仰等方面的思考和反思。

五、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同学分组,进行课堂讨论和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和看法,引导同学跨文化、跨语言地交流,拓展思维。

六、总结反思教师帮助同学梳理课程内容,总结学习成果,培养对哲学思维和问题的敏感度,反思自我、他们的行为和价值观。

【教学评价】德育:通过分析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格陶冶,提高道德意识和道德素养。

智育: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高中政治必修4教学设计17:2.1 哲学的基本问题优质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4教学设计17:2.1 哲学的基本问题优质教案

哲学的基本问题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含义、人类所从事的两大基本活动;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重要性。

能用所掌握的知识分析说明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能分析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哲学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掌握简单的哲学思维能力,能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

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理论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一定的哲学兴趣,自觉能动地去认识世界,做一名可知论者。

二、教学重难点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2.哲学基本问题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三、教学方法教师引导、讲解,学生思考、举例相结合,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四、教学工具多媒体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设计导入新课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哲学思想、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到现在我们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人们探讨哲学已经有几千年了。

那么,大家知道哲学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哲学的基本问题。

新课教学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唐朝时佛教盛行,有一次,广州法性寺方丈讲授佛教经学,和尚们都在寺中端坐,聚精会神听讲。

忽然,一阵风把佛前的幡吹得左右摇晃。

两个和尚就小声议论起来,一个和尚说:“那幡在动呢!”另一个却说:“不对,那不是幡动,而是风在动啊!”旁边一名叫慧能的和尚平心静气插嘴道:“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分明是你们的心在动呀!”心动与幡动,反映了两个世界的关系:一个是我们头脑中的世界,一个是我们头脑以外的世界(包括我们自身、自然界、人类社会)。

这一关系,对应的正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设计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设计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哪两个方面。

2. 让学生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的重要性和意义。

3. 让学生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二、教学内容1.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概念:哲学是对世界、人生、价值等基本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2.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是存在论,即研究世界的本质和存在的意义;二是认识论,即研究人类认识的本质和认识的可能性。

3.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重要性和意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所有哲学都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它关系到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判断。

4.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研究方法和思路:通过对哲学史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出哲学的基本问题,并基础上探讨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答案。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2. 讲解:详细讲解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概念、两个方面、重要性和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和思路。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哲学家的观点和思想,看看他们是如何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的。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定一个哲学家的观点,讨论他如何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

5. 总结: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哲学的基本问题的重要性和意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地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2. 学生能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的重要性和意义。

3. 学生能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哲学导论》2. 参考资料:相关哲学家的原著或论文3.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哲学家的观点和思想。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讲授:教师通过讲解,系统地介绍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存在论和认识论两个方面。

2.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分析一些哲学家的观点和思想,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哲学家的观点,探讨他如何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

高中政治必修四人教版教学设计:2.1哲学的基本问题(1课时)

高中政治必修四人教版教学设计:2.1哲学的基本问题(1课时)
(四)课堂练习
在小组讨论结束后,进行课堂练习:
1.练习题目: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涵盖本节课所学的哲学基本问题。
2.练习形式:采用选择题、简答题等形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解答与反馈: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练习完成后,进行总结归纳:
1.学生总结:邀请学生代表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心得,总结哲学基本问题的学习要点。
1.对于哲学的基本概念,如存在、本质、现象等,学生可能感到难以把握,容易混淆。
2.学生在运用哲学基本问题分析现实问题时,可能缺乏有效的思考路径和方法。
3.学生在情感态度上可能对哲学学科抱有偏见,认为哲学离现实生活较远,缺乏学习兴趣。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1.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案例,降低哲学基本问题的抽象性,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哲学基本问题的现实意义。
3.教学过程实施:
-导入新课:通过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新课教学:以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哲学基本问题。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澄清疑惑,巩固知识。
-课后作业:布置具有挑战性的思考题和实践作业,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3.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分析方法,学会运用这些方法探讨社会现象,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4.能够运用所学的哲学基本问题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政治问题,为今后参与政治生活奠定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哲学基本问题。

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

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
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哲学的基本问题”是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的第二章节,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涵。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存在与本质、现象与本质、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等方面;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梳理:
1.哲学基本问题的定义和内涵;
2.哲学基本问题在哲学史上的发展脉络;
3.哲学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学生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感悟。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本章节“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3.组织课堂辩论、哲学沙龙等活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哲学经典著作、撰写心得体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5.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的勇气和信心;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设计以下讨论主题:
1.存在与本质的关系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2.现象与本质的区别与联系;
3.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4.感性与理性在人类认知中的地位与作用。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取一个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在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和分析。讨论结束后,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本组的观点和成果。
1.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选取一个生活中的现象,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方法,分析其背后的本质,并撰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

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高二政治(人教必修4)

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高二政治(人教必修4)
2.设计一道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题,要求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学生需提交思考题及其解答,字数不限。
3.请学生阅读一篇哲学相关文章或观看一部哲学题材的电影,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出发,谈谈自己的感悟和认识。要求字数在800字左右,观点清晰,论述合理。
4.教师提供几个与社会热点相关的议题,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一个议题,运用哲学基本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述。字数在1000字左右,要求论述有深度,观点有创意。
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高二政治(人教必修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能够概括哲学的基本问题在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问题、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等,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3.学会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分析社会现象,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
5.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份哲学基本问题研究性学习报告。报告内容包括: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等。字数在1500字左右,要求报告结构清晰,内容充实。
2.能力层面:学生在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方面有待提高。在分析哲学基本问题时,可能难以把握问题的核心,论证过程不够严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哲学学习存在一定程度的兴趣,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哲学的实际意义和价值产生疑问,需要引导他们认识到哲学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针对以上学情,本章节教学设计将注重以下几点: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运用哲学基本问题进行思考和写作,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第一课 2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

《第一课 2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的含义及辩证统一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哲学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含义。

2. 准备一些与哲学基本问题相关的思考题,供学生讨论和思考。

3. 制作PPT课件,以辅助课堂教学。

四、教学过程: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强调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核心意义。

2. 导入新课内容,讲解思维和存在的区别与联系。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将哲学思维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4. 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强调哲学思维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哲学思维应用于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

5. 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写一篇关于哲学思维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文章,下节课进行分享。

6. 提醒学生做好课堂笔记,以便课后复习巩固。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检查教学内容的完成情况、学生的参与度、教学效果等,并根据反馈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理解两对矛盾关系,掌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观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掌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观点。

2. 教学难点:将哲学基本问题应用于实际生活,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辩证关系。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视频和案例,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分析。

2. 准备白板或投影仪,以便展示讨论结果和案例分析。

高中政治必修4教学设计12:2.1 哲学的基本问题优质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4教学设计12:2.1 哲学的基本问题优质教案

哲学的基本问题一、教学课题:哲学的基本问题课时安排:1课时课型:授新课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识记哲学的哲学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观点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本课学习,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二)教学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问题探究法、教师讲解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而整个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那么在哲学研究的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等很多的问题上,有没有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呢?如果有应该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么这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题。

请大家思考一下。

(二)讲授新课教师:好了,我想请几位同学回答一下刚才老师提问的问题。

学生:回答。

教师:很好,刚才有的同学说到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的,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也可以说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问题。

那好既然知道了哲学的基本问题,那它包括哪些内容呢?教师:范缜大家知道吧,他是南朝齐、梁时唯物主义的哲学家和无神论者。

在梁武帝宣布佛教为国教后,他仍坚持反对佛教,并著《神灭论》。

他从“形神相即”和“形存则神存,形灭则神灭”的根本命题出发,论证形体和精神的关系的问题。

那好,我想问大家一下,这里的形是什么呢?学生:形是指物质存在的东西。

教师:很好,我们把它归纳成是物质。

(副板书,物质)那么,上面的神指的是什么呢?学生:回答。

教师:所谓神指的是思维的现象,我们归纳成是意识(副板书,意识)。

1.2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高中政治人教统编版必修四

1.2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高中政治人教统编版必修四

绘制思维导图
学生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回忆知识,确保对该框知识全部理解弄懂。

1.哲学基本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实践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理论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对其它哲学问题的回答。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4.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5.“两个对子”及其关系
学生背诵,教师提问,生生相互提问
1.限时练习,核对答案
2.订正错题后分组讨论,形成集体意见,派代表讲解错题
3.整理错题集,形成错题题库。

1.2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

1.2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针对不同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鼓励学生提问、质疑,培养他们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4.注重教学评价,及时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状况,调整学习方法;
-采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作业等方面的表现,给予针对性指导;
-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展示哲学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从身边的事例中发现哲学基本问题。
2.采用多元化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全面、多角度地分析问题;
-组织小组合作,鼓励学生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解决问题;
-创设辩论环节,让学生在辩论中锻炼思维,拓展视野。
4.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哲学基本问题,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通过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状况,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其探索精神;
2.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基本问题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其对哲学学科的价值认同;
1.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选取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方法进行分析,并撰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体现哲学基本问题的现实意义。
2.设计一道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选择题或简答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题目进行深入剖析,并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
3.阅读哲学相关书籍或文章,选取一个感兴趣的哲学观点,对其进行简要介绍和评价,不少于300字。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分析该观点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5.学会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方法,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高中政治必修4 第一单元2.1《哲学的基本问题》 教案新部编本

高中政治必修4 第一单元2.1《哲学的基本问题》 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二层级合作探究一老师布置P12《重点难点探究》(一)中的问题,要求学生分小组先进行讨论,然后形成小组意见,最后再要求小组展示,小组展示的形式可以多样:在座位上口头表达、在黑板上板书、写在卡片上通过多媒体展示。

其间,老师要在全班走动,观察各组学生的讨论情况,并进行指导。

学生讨论结束后可以通过举手的方式看哪个小组最快,点最快的小组回答问题,针对答案要求小组其他成员补充或其他小组补充。

老师归纳点评:对各小组展示的内容进行点评,多肯定、鼓励,并强调正确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分小组共同讨论问题,人人参与,有疑惑举手问老师,并积极举手抢答。

一方面对本组代表发言进行补充,另一方面注意倾听其他小组的发言,做好补充的准备PPT展示合作探究二老师布置P12《重点难点探究》(二)的问题,要求同上。

老师归纳点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同上拓展应用要求全班同学思考P12《思维拓展应用》中的练习,并进行提问,注意提问时不要局限于少数学生,要注意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给所有人机会学生独立完成,积极举手发言,倾听其他同学的答案和老师的点评第三层级课内巩固布置学生完成P12~P13《基础智能检测》和《全新视角拓展》中的练习,根据时间进行提问和讲解快速完成练习并同桌对比答案、进行讨论第四层级课堂总结反思老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师生共同完成P13《思维导图构建》,要求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课后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完成并理解掌握《思维导图构建》,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课后进行反思PPT展示板书设计课后巩固布置学生完成《固学案》P5~P6。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1.2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统编版必修4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1.2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统编版必修4
答案:此观点认为科技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唯一动力,这是对科技作用的过分夸大。从哲学的基本问题来看,首先,这一观点在存在论上犯了简化论的错误,忽视了社会进步的多元因素,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其次,在认识论上,它忽略了人类对科技发展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科技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例题二:
题目:结合哲学的基本问题,谈谈你对“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这一观点的看法。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通过学习哲学的基本问题,使学生能够:1)理解哲学思考的方法,提升逻辑推理和论证能力;2)运用哲学视角分析社会现象,增强批判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3)认识到哲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些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品质,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内容逻辑关系
① 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论与认识论
- 重点知识点: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存在论和认识论两个方面。存在论关注世界的本质和存在方式,认识论探讨人类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和方法。
② 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 重点知识点:哲学基本问题反映了人类对世界和自身的根本性思考,是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③ 哲学基本问题的应用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哲学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 解答疑问:及时解答学生在讨论中的疑问。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积极参与课堂,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
- 参与课堂活动: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观点,体验哲学知识的应用。
- 提问与讨论:对不解之处提出疑问,与同学和老师进行讨论。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1.2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 统编版必修4

高中政治必修4教学设计7:2.1 哲学的基本问题优质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4教学设计7:2.1 哲学的基本问题优质教案

哲学的基本问题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的问题?◇探究提示:哲学研究的问题有很多,如宇宙、人生、思维等,但是贯穿于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1.哲学的基本问题(板书)-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许大家对这两个名词比较陌生,不过,我们可以用意识和物质替换)问:什么是物质什么是意识呢?(虽然意识和物质的概念在以后才能学到,不过我觉得应该先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物质什么是意识)意识主要是我们对这个客观世界的反映,比如:观点、理论、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等;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就是物质。

比如说我们所看到的高山流水、房子汽车、书桌黑板、钢笔铅笔等等,都是具体的物质形态。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板书)―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它们谁决定着谁?这个问题在哲学上我们表述为:意识(思维)和物质(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大家是如何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呢?谁为“第一性”?①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参照P11)缺陷:这种观点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认识能力总是在不断地提高。

举例:“庄子梦蝶”庄子在大树下睡觉,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在草地上翩翩起舞。

突然狂风大作,暴雨袭来,庄子飞来飞去无处躲藏。

吓醒过来原来是一场梦。

于是庄子就思考了这样的问题;庄子到底是蝴蝶还是人,梦境与现实谁是真实的。

(其实,蝴蝶梦中庄子的疑问是最彻底的不可知论、怀疑论,因为他对自己的存在也表示了不可知和怀疑。

)休谟认为人所知道的只能是自己的感觉,所谓通过认识而发现的客观规律性或因果必然性,不过是人在多次重复感觉以后形成的习惯性联想,至于这种因果必然性是否真实存在于客观世界中,我们是无法证明的。

对以上问题可以采用图示法理解:过渡: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那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P11的材料课堂探究:(1)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的哲学问题是什么?(2)你认为处理好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重要吗?为什么?◇探究提示:(1)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哲学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4教案-5_哲学的基本问题_教学设计_教案_1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4教案-5_哲学的基本问题_教学设计_教案_1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哪两方面内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含义以及二者的根本分歧不可知论的基本内涵2.理解: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3.使学生初步具有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重点、难点)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欣赏图片并思考哲学应该研究哪些问题环节二:新知探究故事:形神之辩南北朝时期,齐朝宰相肖子良的府内,名流云集,高僧满座.他们迷信佛教,大谈因果报应,宣扬人死后精神不亡.范缜挺身而出,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他把肖子良等一帮王公名流驳得哑口无言.形——物质存在的东西。

神——意识思维的东西。

哲学的基本问题:形与神谁先谁后的问题,谁决定谁的问题。

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

小结: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唯物主义:存在(物质)决定思维(意识)唯心主义:思维(意识)决定存在(物质)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世界的存在和发展不是意识决定的(唯物)故事: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公元前370-前310)一起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上,只见桥下有很多鱼不停地游来游去,穿梭嬉戏,自由自在,好不惬意,于是庄子说:“你看,鱼是多么快乐呀!”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庄子反问:“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我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可是你也不是鱼啊,你怎么知道鱼快不快乐呢?”按照惠施的说法,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那么我们不是物,就不知道物的道理了,由此推论下去,世界上就没有可以认识的东西了这是“可知论”还是“不可知论”?小结: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意识)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物质)的问题。

人教版必修4高中思想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4高中思想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4高中思想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内容标准】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并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内容;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学会判定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明确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初步具有识别不同哲学派别的能力;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观点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坚持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世界和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自觉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

【重点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情感教学法、谈话法、启发式教学法【教学设想】本课内容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解释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中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有无同一性是学生思维上的疑点、难点,也是本课的重点。

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上通过开展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明确思维、存在何为本原是划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自觉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

在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上首先通过辩论赛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两种不同的观点,再从实践的角度进行印证、总结,让学生认识到世界的可知性。

在哲学的基本问题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问题上,通过学情调查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自身学习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明确未来的学习计划,体会到思维、存在关系问题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用唯物主义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初步具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观点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附:教学活动设想简表【教学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视频自人类产生以来,人们就时常思考“世界从何而来?人类从何而来?” “人类和世界是什么关系?” “我们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等等问题…古希腊大哲学家泰勒斯在思考这些问题时不小心掉进坑里,被后世人们传为佳话,中国哲学家孔子和弟子们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影响了中华文化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有人说哲学家应该研究宇宙中的大问题,有人说哲学家应该研究人类认识的问题,有人说哲学家应该研究人生问题,有人说哲学家应该研究具体实际问题…那么,哲学到底应该研究哪些问题?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二、学习目标PPT出示三、知识梳理(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PPT出示哲学基本问题,让学生首先明确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再进一步展开对本问题的探究。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教案内容:1. 导入:引入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概念(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哲学?- 介绍哲学的定义:哲学是一门探讨存在、知识、价值以及人类存在的意义和目的的学科。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人们对这些问题感兴趣?- 提出问题:你认为人们为什么会对存在、知识、价值和人类存在的意义和目的感兴趣?2. 探究:深入分析哲学的基本问题(15分钟)-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每个哲学的基本问题,并写出他们的理解和问题。

- 基本问题包括:- 存在:什么是存在?我们如何知道我们存在?存在是否有意义?- 知识:我们如何获得知识?知识是否客观存在?如何确定真理?- 价值:什么是价值观?人类价值观是否存在普遍性?价值观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和决策?- 人类存在的意义和目的:人类存在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生而为人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讨论结束后,可以邀请几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3. 拓展:应用哲学的基本问题到现实生活中(10分钟)- 提出问题:对于每个哲学的基本问题,你如何将其应用到你的生活中?- 分组讨论:将学生再次分到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列举现实生活中与每个基本问题相关的例子。

- 举例:- 存在:如何证明一个人真的存在?如何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 知识:如何确定一个观点或理论是正确的?我们如何选择信任哪些信息来源?- 价值:我们如何衡量和评估不同的价值观?如何根据我们的价值观做出决策?- 人类存在的意义和目的:我们如何找到我们生命的目的和意义?4. 总结:总结哲学的基本问题并进行思考(5分钟)- 小结:总结每个哲学的基本问题,强调它们对人类的重要性。

- 问题思考:你认为探究这些哲学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吗?为什么?5. 结束:评估学生学习的程度(5分钟)- 提问:回顾课堂内容,提问一些问题来评估学生对基本问题的理解程度。

-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讨论,互相交流和分享他们的思考和观点。

高中政治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必修4)

高中政治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必修4)

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课(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课题知识目标: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双方面的内容;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独一标准;懂得哲教课学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有关。

目标运用:学会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认识、剖析社会生活现象。

能力目标:培育辩证思想的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建立唯物主义的看法,反对唯物主义。

要点: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教课难点:世界观和哲学的关系;哲学与详细科学的关系。

重难点教课过程『导入新课』复习旧课这里就不多说了,问问他们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与详细科学的关系就够了。

当我们有一段时间没有吃东西的时候,我们肚子空空的,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有饿的感觉。

请问:是我们的肚子先空空的,才有饿的感觉;仍是先有饿的感觉,肚子才空空的?再问:等我们用食品把肚子塞满了,我们还有饿的感觉吗?先有思想仍是先有存在?二者的关系是什么?『新课教课』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教师:从中国的春秋战国期间产生的哲学思想、古希腊期间的哲学,到此刻我们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人们商讨哲学已经有几千年了。

那么,大家知道哲学分为哪些门派吗?(学生异样地回答出了: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

大家知道为何吗?本来他们正在学历史,学春秋战国期间的思想)教师:既然大家都知道哲学的两大门派是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那么同学们知道我们是以什么标准去区分它们的吗?(学生这回不会了,呵呵,除非有预习的同学还可以稍稍小声回答一点)教师:我们要知道怎样区分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第一就要来认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发问学生,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这个问题很简单,也没有什么研究的必需)教师:从方才这位同学的回答里,我们知道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想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许大家对思想和存在这两个名词比较陌生,可是,我们能够用此外两个词语进行替代。

大家知道是哪两个吗?(将两组词语对应板书在黑板上,思想和存在、意识和物质。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哲学的基本问题》一、教学目标政治认同:认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思想武器。

科学精神: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公共参与:在生活和实践中正确处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反对唯心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学难点: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三、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问答法四、教学过程同学们好,上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哲学,今天我们来学习哲学的基本问题。

这节课有三个部分,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以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我们要重点掌握第一个部分和第三个部分。

下面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一)、导入师: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比如说扫地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击败职业围棋选手的机器人阿尔法狗,虚拟人物华智冰等。

这些机器人通过计算机系统能够生成一系列数据和方案,不断挑战人类极限,以至于现在出现了一个观点——强人工智能,认为我们可以制造出真正能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智能机器人,这样的机器人能够拥有自我意识,遇到难题,能够像人类一样能够独立思考,拥有情感。

同学们,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有人同意,有人反对,要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就回避不了另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二)、新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1、是什么师:大家看到课本第八页,画记一下。

思维和存在也可以也用意识和物质代替。

思维或者说意识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比如说你看见了一只花,然后这只花的样子反映在你的脑海中,即使这只花不在你的眼前了,你也知道这只花长什么样子。

存在或者说物质就是指意识以外的一切事物,这些事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那花它就是物质,他本是黄色的,你在头脑中想象它是白色的,在现实中它会不会变成白色啊,是不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什么是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什么是物质?请举例说明。
生:存在,简单理解为,客观存在的事物。思维,人脑的反映,比如,思想,理念,经验,观念,感觉,计划,目标等意识形态。
问: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它们谁决定着谁?
哲学上讲的第一性,第二性的问题,就是讲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是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5)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活动与探究: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我们能不能从中找出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的问题?
提示:哲学研究的问题有很多,如宇宙、人生、思维等,但是贯穿于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解释哲学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使学生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理论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问题探究、体验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体验正确处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等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1724 1804)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一方面承认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是独立存在的,即所谓自在之物,并认为自在之物是一切感觉的源泉,这是典型的唯物主义态度。另一方面,他又强调自在之物是不可认识的,是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感觉或现象,但这个感觉和现象却不是自在之物的真实反映。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人能够认识世界,这已被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其主要代表任务就是马克思、费尔巴哈(1804 1872德国古典哲学中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等.
(2)处理好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二者的关系十分重要。因为学习计划的制定必须从你自身的学习实际出发,如果学习计划脱离了自己的实际情况,起不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如果不制定学习计划则又会使我们的学习带有盲目性,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一个好的学习计划是能够如实地反映自身学习的实际情况的,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习做到事半功倍,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我们得知:
教学重难点
哲学基本问题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问题导入(课前思考)
(1)哲学应该研究一些什么问题?
(2)哲学研究的问题涉及多个方面,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哲学派别的依据是什么?
(4)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基本观点分别是什么?
不可知论者认为思维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这种观点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认识能力总是在不断地提高。马克思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可知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哲学基本问题两方面的关系:两方面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其中第一个方面是根本的,第二个方面是从属的。
首先第一方面的解决是第二方面问题解决的前提和基础,第二个方面内容是第一方面的展开和深化。其次,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彻底解决。第一方面的内容在哲学上称为本体论,第二方面的内容在哲学上称为认识论。认识论必须以本体论为前提和出发点,认识论总是渗透和贯穿着本体论。哲学观点、流派众多,但所有理论无非分别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
问:所以说,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哲学派别的依据是什么?
生:对意识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是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的回答.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多方面的。
(1)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板书)唯物主义:存在(物质)决定思维(意识)
唯心主义:思维(意识)决定存在(物质)
不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不具有同一性,思维不能正确反映存在,其主要代表任务就是休谟、康德等.
休谟大卫(hume,david 1711~1776),英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欧洲近代不可知论的主要代表。休谟认为世界上存在的只是心理的知觉和感觉,感知以外的任何东西,无论是物质的实体还是精神的实体,究竟是否存在,我们是无法解答的。他把世界的一切都归结为主观现象或经验。
两千多年前的庄子,有一次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究竟是刚才庄子梦见了蝴蝶呢,还是现在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子?按照常理,不管我梦见了什么,梦只是梦,梦醒后我就回到了现实,这个现实的生活决不是梦。可是哲学家偏要问:你怎么知道前者是梦,后者不是梦呢?你究竟凭什么来区别梦和真实?因此,庄子的问题貌似荒唐,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我们凭感官感知到这个现实世界究竟是否真的存在着?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这就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探究:你认为处理好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重要吗?为什么?涉及的哲学问题是什么?
◇提示:(1)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涉及哲学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学习计划、教学计划、收获计划、做工方法、企业经营策略这些属于思维的问题,而学习实际、教学实际、收获实际、做工实际和企业面对的实际则属于存在的问题。
问:请同学们指出以下观点各属哪个阵营?
王守仁:心外无物。(唯心主义)
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唯物主义)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唯心主义)
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唯物主义)
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唯物主义)
王冲: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唯物主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除了以上所讲的第一方面外,尚包含另一方面的内容.下面给大家讲讲庄周梦蝶的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