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学绪论
中医学基础01绪论课件
01
临床治疗
中医学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 作用,尤其在慢性病、疑难杂症 等领域具有一定的疗效。
02
03
科学研究
现代科学研究中,中医学的理论 和实践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为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 献。
04
02
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阴阳五行理论
阴阳学说
阐述事物阴阳两面相互对立、相互依 存、相互转化和相互制约的平衡关系 。
科研创新
中西医结合可以促进科研创新,推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为全球健 康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西医结合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为全球 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病机学说
阐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转归的机制,包括正邪斗争、阴阳失调等。
03
中医学的诊断方法
四诊:望、闻、问、切
望诊
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质、分泌物等来判 断病情。例如,如果病人面色苍白,可能表 示气血不足;舌质红,可能表示体内有热。
闻诊
通过询问病人的症状、病史、家族史等来获 取诊断信息。例如,询问病人是否有头痛、
04
虚实辨证
判断病人的病情是虚证还是实 证。例如,如果病人气短无力 、舌质淡,可能表示属虚证; 如果病人腹胀满痛、舌质红, 可能表示属实证。
脏腑辨证Biblioteka 心与小肠辨证肝与胆辨证
脾与胃辨证
肺与大肠辨证
肾与膀胱辨证
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 功能异常会导致各种疾 病。小肠主化物和分泌 清浊的功能异常会导致 消化系统疾病。
五行学说
将宇宙万物归为木、火、土、金、水 五行,阐述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 。
脏腑经络理论
《中医学基础》1绪论至五行详解
阴阳清浊,升降出入的生理活动。
说明病理功能
1.阴阳偏盛 阳盛则热——实热 阴盛则寒——实寒
2.阴阳偏衰 阳虚则寒——虚寒 阴虚则热——虚热
3.阴阳转化
阳盛格阴——热极生寒(真热假寒) 阴盛格阳——寒极生热(真寒假热)
(二)五行相克
【含义】是一行有序地对另一行具有制约、抑制、克制的意思
【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关系】五行中任何一行,都有“克我”和“我克” 两个方面 的联系。
“克我”者是“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例:木克土,克我者(所不胜)为木,我克者(所胜)为土。
(三)五行相乘(克之太过)
4.阴阳消亡 阳损及阴——阳损失一定程度会伤到阴 阴损及阳——阴损失一定程度会伤到阳}阴阳两虚
指导疾病诊断
辨别色泽的阴阳 色泽鲜明者属阳,色泽晦暗者属阴 辨别声息的阴阳 声音高亢洪亮、多言而躁动者,多属于实证、热证、阳证; 声音低弱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多属于虚证、寒证、阴证。 辨别脉象的阴阳 浮、实、洪、滑脉为阳;沉、虚、细、涩脉为阴。 辨别证侯的阴阳 表证、热证、实证为阳;里证、寒证、虚证为阴。
(2)阴阳的互根互用
※在物质上: 同属于一事物(物质)的阴阳两种不同性质的气是相互依 存,是互根为一体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 存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 ,阴之使也。”
阴不离阳,阳不离阴。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3)阴阳的消长平衡
属于同一事物(物质)的阴阳二气不仅相互依存、趋向相反 ,而且相互制约、变化消长以维持相对平衡。即 阴阳平衡、 “阴平阳秘”(《素问生气通天论》)。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辑录古籍原文中的部分 或全部资料,按类或按 韵编排,以供人们查考
用的工具书。
▪ 6.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 现存规模最大,体例较为完善的古代类书。 ▪ 520卷,约950万字,分类辑录自《内经》至
▪ 创立了辨证论治的诊治理论,理、法、方、药悉备。第一部 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专书。
▪ “方书之祖”——载方269首(“经方”)
▪ 4.《神农本草经》
▪ 成书于汉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托名 神农所作。
▪ 书中载药365种,根据养生、治病、有毒 无毒分为上(120)、中(120)、下 (125)三品。
▪ 1.命门学说 ▪ 命门中所藏的阴阳水火,是全身五脏六
腑阴阳的根本,命门中阴阳的盛衰决定 着全身脏腑阴阳的盛衰,所以命门是调 节全身脏腑阴阳的枢纽。
▪ 张景岳 ▪ 理论:阳非有余,真阴不足
治疗:补肾阴、肾阳
▪ 赵献可,字养葵 认为命门为人身之主,强调“命门之火” 在养生、防病中的重要意义。
▪ 2.李中梓——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 2.《难经》 ▪ 秦越人撰,战国时期的医家,渤海郡人。 ▪ 以问答形式阐释《内经》精义,讨论了81个
医学问题,对脉理的探讨较为精深,尤其提 出“独取寸口”。
寸口者,脉之大会也。 为十二经脉经气汇聚 之处,可以藉此决断 五脏六腑之功能及生
死吉凶。
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
▪ 3.东汉. 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 ▪ 《伤寒论》(外感病) ▪ 《金匮要略》(内伤病)
医学伦理学之先河。“大医精诚”,治病 应“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中医学基础绪论课件
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中医学认为,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 间,在结构上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各脏腑、 经络、气血津液等,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协 调,彼此为用;在病理变化上,相互影响; 在疾病诊断上,从整体出发,察外知内, 知此及彼;在治疗上,要考虑相互联系关 系,确定治疗方法。
四、中医学在世界医药界所处的地位
生活条件,生存条件变化,使人类身心疾病增加,现 代疾病(冠心病,糖尿病等)对人类的威胁正取代以往 的传染性疾病。 人类医学模式已由单纯治疗疾病转为预防,保健,治疗, 康复相结合的模式。在人类回归自然潮流中,绿色运 动的推动使人们对传统中医药学引起了重视,迫切希 望借助中医药宝藏开辟新的医疗保健局面。 由于化学药物毒副作用大,易产生耐药性,对一些世界 性疑难病症力不从心,且使药源性疾病增多,已很难 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健康要求。 中医药简、便、廉、验,在预防疾病的治疗某些慢性 疾病、疑难病和老年病方面尤有所长。 中国目前已加入WTO,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使中医药的研 究越来越热。
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 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 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而明确其诊断。 论治:治疗疾病,是根据辨证的结果,针对其证 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的方法。
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二)辨证论治 例1: 某病人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淡 红,苔薄白,脉浮紧等。
临床诊断:感冒(风寒表实证) 治法是辛温解表,用麻黄汤治疗。 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 论治是辨证的目的。
的不适或医生检查获得的结果。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
包括病因、病位、病性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 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 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提示了疾病的本 质。
中医学基础绪论
中医学基础绪论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它在我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发展和应用,形成了独特的医学传统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当今时代,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也得到了更加深入的探索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中医学基础的概念、历史、理论和研究内容,以及其在当代医学中的意义和发展趋势。
一、中医学基础的概念和概述中医学基础是指中医学的理论和认识基础,是从中医学的历史和传统中提取出来的核心内容。
它包括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实践经验等方面。
中医学基础的研究旨在深刻理解和掌握中医学的传统思想和理论,为中医学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中医学基础的历史发展中医学作为我国传统的医学体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有了一些关于医学的记载,如《黄帝内经》等经典性著作。
这些著作奠定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思想基础,并对后世的中医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学在唐宋时期达到了巅峰时期,在明清时期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尤其是清代的《全国中药汇编》,对中药的研究和应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中医学基本理论是中医学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理论、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等。
这些理论是中医学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人体内外环境的观察和分析,来揭示疾病的病机和治疗的原则。
其中,阴阳学说强调了内外、上下、寒热等相互作用的关系,五行学说则着重于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联系。
气血理论则强调了人体内部的生理活动,脏腑学说则揭示了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特点,而经络学说则强调了人体经络系统的重要性。
四、中医学基础的研究方法中医学基础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等。
通过对中医学经典文献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医学的历史渊源和理论依据。
在实验研究方面,可以通过动物实验和分子生物学等现代科技手段,对中医药的治疗机制和作用方式进行探讨。
此外,临床观察也是中医学基础研究的重要方法,通过观察和总结临床实践中的现象和规律,来验证中医学理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中医学基础绪论》课件
表里
表里是用来描述病变部位的深 浅和病情的轻重。表证病情较 轻,病位在表;里证病情较重 ,病位在里。
寒热
寒热是用来描述疾病的性质。 寒证表示体内有寒邪,热证表 示体内有热邪。
虚实
虚实是用来描述人体的正气和 邪气的盛衰情况。虚证表示正 气不足,实证表示邪气亢盛。
脉诊与经络诊察
脉诊
通过触摸脉搏来诊断病情。脉象 的变化可以反映体内的状况和病 情的发展趋势。
《中医学基础绪论 》ppt课件
目 录
• 中医学的起源与发展 • 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 中医学的诊断方法 • 中医学的治疗方法 • 中医学的预防保健 • 中医学的现代研究与未来发展
01
中医学的起源与发展
中医学的起源
01
02
03
远古时期
中医理论在远古时期已开 始萌芽,如《黄帝内经》 等经典著作。
春秋战国
通过询问病人的症状、病史、家族史等来判断病情。例如,是否有疼 痛、发热、咳嗽等症状,以及这些症状的持续时间、程度等。
切诊
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肌肤等来判断病情。例如,脉象的强弱、快慢 ,以及是否有异常的肿块、疼痛等。
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阴阳
阴阳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之一 ,用来描述事物的相对属性。 在人体中,阴阳的平衡是维持
中药治疗
总结词
通过口服、外敷等方式应用中草药,调 节人体气血、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 的目的。
VS
详细描述
中药治疗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 过口服、外敷等方式应用中草药,调节人 体的气血、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 的目的。中药治疗具有疗效稳定、副作用 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同时 ,中药治疗还可以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针 灸、推拿等,提高治疗效果。
《绪论中医基础知识》课件
中药的配伍与禁忌
● 配伍原则:君臣佐使,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 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服药禁忌
● 配伍目的:增强药效,降低毒性,提高疗效
● 配伍方法: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相畏相杀相反,相恶相反相杀,相畏相 杀相反相恶,相恶相反相杀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相畏相反,相恶相反相杀相畏相反相恶,相恶相反相杀相畏相反相恶相杀, 相恶相反相杀相畏相反相恶相杀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相畏相反相恶相杀相畏相恶,相恶相反相杀相畏相反相恶相杀相畏相 恶相杀,相恶相反相杀相畏相反相恶相杀相畏相恶相杀相恶,相恶相反相杀相畏相反相恶相杀相畏相恶相杀相恶相杀,相 恶相反相杀相畏相反相恶相杀相畏相恶相杀相恶相杀相恶,相恶相反相杀相畏相反相恶相杀相畏相恶相杀相恶相杀相恶相 杀,相恶相反相杀相畏相反相恶相杀相畏相恶相杀相恶相杀相恶相杀相恶,相恶相反相杀相畏相反相恶相杀相畏相恶相杀 相恶相杀相恶相杀相恶,相恶相反相杀相畏相反相恶相杀相畏相恶相杀相恶相杀相恶相杀相恶,相恶相反相杀相畏相反相 恶相杀相畏相恶相杀相恶相杀相恶相杀相恶,相恶相反相杀相畏相反相恶相杀相畏相恶相杀相恶相杀相恶相杀相恶,相恶 相反相杀相畏相反相恶相杀相畏相恶相杀相恶相杀相恶相杀相恶,相恶相反相杀相畏相反相恶相杀相畏相恶相杀相恶相杀 相恶相
脏腑经络理论
脏腑:心、肝、脾、肺、肾等五脏,以及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等六腑 经络: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等 功能:脏腑经络相互联系,共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应用:脏腑经络理论是中医诊断、治疗、养生的重要依据
病因病机学说
病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 饮食劳倦、外伤等
病机:阴阳失调、气血不和、 脏腑功能失调等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ppt xx年xx月xx日•绪论•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中医基础理论的医学模式目录•中医基础理论对健康的认识•中医基础理论对疾病的认识•中医基础理论的治疗方法01绪论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问世,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远古时期中医起源与原始社会,具有独特的治病经验。
秦汉时期中医基本理论逐渐形成体系。
隋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医不断发展完善,形成多个流派。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医温病学、针灸学等学科逐渐形成。
整体观念人体内部各脏腑、经络、气血等相互关联,必须整体考虑。
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表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预防疾病发生,强调早期治疗和预防。
根据地域和气候特点,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
辨证论治治未病因地制宜中医基础理论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中医将疾病分类为阴阳、寒热、虚实等,有助于深入了解疾病本质。
疾病分类与诊断中药种类繁多,疗效独特,为现代医学提供了丰富的药物资源。
药物治疗针灸疗法具有舒经活络、调和气血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医学治疗中。
针灸疗法中医强调饮食、运动、情志等方面的养生保健,对提高人们健康水平有积极作用。
养生保健02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以脏腑、经络为核心,脏腑包括心、肝、脾、肺、肾等,经络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脏腑经络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的三大要素,精是生命的基本物质,气是生命活动的基础,神是生命的主宰和体现。
精气神中医认为气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和功能,气血运行不畅会导致疾病。
气血津液1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23中医基础理论体系源于《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古典医籍。
古典医籍历代医家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形成了众多流派和学说。
历代医家现代中医学者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和观点。
现代发展个体化治疗中医基础理论注重个体化治疗,即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因素来制定治疗方案。
中医学基础绪论
中医学基础绪论中医学,一门古老而神秘的医学体系,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与疾病抗争的智慧和经验。
它不仅仅是一门医学,更是一种哲学,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中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当时的人们在与自然的搏斗中,逐渐积累了一些关于疾病和健康的认识。
从最初的简单草药运用,到后来形成系统的理论和丰富的治疗方法,中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中医理论的核心包括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脏腑学说等。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万物都由阴阳两种基本力量相互作用而形成,人体的健康也取决于阴阳的平衡。
当阴阳失调时,就会出现疾病。
五行学说则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并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人体的脏腑器官也与五行相对应。
经络学说则是中医独特的理论之一。
经络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经络系统,气血能够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维持生命活动。
中医认为,经络的通畅与否与健康息息相关,当经络阻塞时,就会引发各种病症。
气血津液学说强调了人体内部气血津液的生成、运行和功能。
气血津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它们的充盈和正常运行是身体健康的保障。
脏腑学说则详细阐述了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相互关系。
中医认为,心、肝、脾、肺、肾等脏腑不仅各自具有独特的功能,而且相互协调,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中医的诊断方法独具特色,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神态等外在表现来判断病情;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问诊则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生活习惯等来获取信息;切诊主要是指通过触摸脉搏来诊断疾病。
这四种诊断方法相互结合,能够全面、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
中医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如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拔罐、刮痧、食疗等。
中药治疗是中医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中药大多取自天然的植物、动物和矿物质,经过炮制和配伍,能够发挥出独特的疗效。
针灸推拿则是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和经络来调节气血、疏通经络,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学基础绪论
中医学基础绪论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它通过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简要介绍中医学的起源、发展以及其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与挑战。
中医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据说最早的医学文献《黄帝内经》可追溯至公元前475年左右。
这部经典以黄帝与医术师嚼灵讨论的形式,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
《黄帝内经》成为中医学的基石,形成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气血理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等。
其中,气血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概念之一,认为人体内的气血是维持生命和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
阴阳学说则强调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平衡,在疾病的发生和治疗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行学说则将自然界的事物归纳为五行(金、木、水、火、土),给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提供了一种解释。
中医学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等等。
中药治疗是中医学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它以中草药为主要应用物质,通过调整人体内的阴阳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则利用针刺和灸疗等手段来调节人体的气血流通,达到疾病的疗效。
推拿按摩则是通过按摩和推拿等手法来调整人体的气血流通,达到治疗和保健的效果。
尽管中医学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近代以来面临了一些挑战。
中西医学的交流和融合,使得中医学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
一些人质疑中医学的疗效和科学性,认为其仅仅是一种迷信和伪科学。
然而,近年来中医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有所增强。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医学的健康理念和治疗方法,认为中医学能够提供一种综合性的医疗方式来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
中医学的理念和方法也得到了现代医学的认可和借鉴。
中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对疾病的治疗上,还包括对健康的保健和预防疾病。
中医学注重人体内外环境的和谐与平衡,关注个体的整体健康状况,强调以治未病的方法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学基础 绪论
气虚证
便秘 胃下垂
症状 1 症状 2
头痛
恶寒
乏力
腹胀
临床意义——异病同治
B、同一种病、症可能有不同的证。 病
证1
证2 证3
感冒
症状 1 症状 2
风寒证 风热证
头痛 恶寒 头痛 头痛
气虚证
临床意义——同病异治
注意点:
1、 中医书籍中病与症的名称有些是相同,如便秘、 头痛、腹痛、咳嗽、呕吐等。 2、病是全程的,证是阶段性的;症是表面的,证 是本质的;证会随着疾病的进退而变化,能更准 确地反映当时的病理本质。
指导意义—— “ 整体观”作为中医的一种主要思维 方 法,贯穿于生理、病理、诊断、辨证、治 疗、养生等各方面。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1)生理
五脏一体观: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系统构成一个整体
(五脏—六腑—五体—五官九窍—经络)
{
形神一体观:脏腑经络气血与精神思想构成一个整体
(2)病理: 体现在病变的相互影响和传变上。
尊崇,以歧黄之术代指中医医术,同时强调了 《黄帝内经》举足轻重的地位。
《黄帝内经》包括两部分:
《素问》——阴阳五行、脏腑理论等
《灵枢》——经络腧穴、行针治疗等
《黄帝内经》的意义: 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标志着中医 从单纯经验积累阶段发展到系统的理论总结阶
段,中医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2) 《难经》
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陈无择——创三因学说
• 金元四大家:
A、刘完素(河间):
“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化火” 火热论——寒凉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 张从正(子和): “邪去则正安” 攻邪论——攻邪派
C、李杲(东垣):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脾胃论——补土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民实践,积累经验
伏羲氏画卦 神农氏尝百草 黄帝制九针
医学知识,整理升华 临 床 医 疗
养 生 预 防
(导引图)
专 业 医 生
中国古代高度发展的天文、历法学,气象、地理学, 物候、农学、数学以及生理学、解剖学等多学科知识 ,被吸收、移植和交融,奠定了中医学的科学基础。 如医和提出的“六气致病说”,说明当时医家已经认 识到气候异常变化会影响人体健康。
墨
子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 墨
家
)
韩 非 子 ( 法 家 )
孙
子
(
兵
老子(道家) 孔子(儒家)
家 )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理论体系的形成 2、形成标志
《黄帝内经》的成书 《黄帝内经·素问》 《灵枢经》( ) 《黄帝内经·灵枢》
时间:春秋战国至西汉 内容:解剖形态、脏腑经络、生理病理,
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 分为:《素问》、《灵枢》两部分 特色(1)自然科学与哲学理论相结合,
(2)代表当时的世界医学较高水平。 评价: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文献,
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基础。
2、体系的确立 《难经》:阐释并发展《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第一部临床辨证论治
专著。 《神农本草经》: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中医学是中国人民在同疾病
作斗争的长期医疗实践中,以 丰富的理、法、方、药理论知 识为基础,依据大量的临床经 验逐步形成的一门医学学科。
中华医学 四大经典
中华 医学
四大 经典
养 生 预 防
(导引图)
医 疗 用 具
砭石
金银针具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 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 防治等的一门科学;是世 界医学科学的一个组成部 分;属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TCM),是源于中国以研究人体生
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 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哲学 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但亦具有人文 社会科学的特点,同时还受到中国古代哲学 思想的深刻影响,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 、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黄帝内经》已经有了胃肠道的长度与大小(容积)的 描述。
药物学——植物药、矿物药和动物药《淮南 子》、《诗经》、《山海经》、《离骚》等 书中有247种之多。
治疗方法上除药物疗法外,还创造了针砭、 艾灸、醪醴、导引等疗法。
《周礼·天官》 《左传》周代医学分科 。职 业医生的出现,医和、医缓、扁鹊等
中医学注重从整体、联系、运动等观念 出发,去认识和解决医学问题的思维方 式,不同于西方重实体以解剖为基础的 医学模式;从其研究内容、对象和方法 来说,中西医应该是医学的互补,并不 是相互割裂的医学体系。
中医药学是世界医学科学的一个 组成部分,与西方医学一样,同 属于生命科学的范畴,同样承担 着促进生命科学不断前进和创新 的使命。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 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 结,并能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 和发展的知识体系,是运用范畴、 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 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 知识体系。
医学科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及其同疾病 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它的任务是: 从人的整体性及其同外界环 境的辩证关系出发,用实验研究、现场调 查、临床观察等方法,不断总结经验,研 究人类生命活动和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 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防治的规 律,以及增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劳动 能力的有效措施。
中国的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文化的发展是“诸子逢 起,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战国时期,社会变革
医疗用具
砭石
金银针具
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中最一般的 共同规律的科学。任何一门自然学科的发 展都离不开哲学的作用。
当时盛行的哲学思想如精气、阴阳、五行 等学说,为医家总结分析大量的临床经验 ,依据实践阐述关于生命、健康、疾病等 一系列医学问题提供了思路与方法,构建 了自己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药学独特的医学理论模式和 临床诊疗特色所形成的医学理论 体系,将不断为世界医学的发展 和全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 力量。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理论体系的形成 1、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1)长期医药知识的积累
殷代甲骨文的考证—— 《五十二病方》战国时期著作,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三号 汉墓。病证52种,病名103个 《山海经》——记载了38种疾病, 《诗》《书》《易》等十三经文献中——病症的名称 180余种。
二是在研究人类生命现象和疾病变化
时重视人的社会属性。人不仅具有自然
物质(生物)的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
结合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某些学术 思想和人自身的思维、意识、精神情 绪,阐述关于生命、健康、疾病等一 系列的医学问题,形成了中医学独特 的医学理论和医学理论体系。
三是带有哲学思辨推理的影响
哲学,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自然界、社 会和思维)的根本观点的体系。是自然知 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任何一门自 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哲学。中医 学理论体系形成时,正值中国古代,当时 自然科学技术与研究相对落后,哲学的方 法促进了医学经验与知识的整理与提高, 直接融入了医学体系。
以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 和防治,以及养生康复等理论,具 有明确的医学科学的特性,属于自 然科学的范畴。
一是以临床实践为基础,融汇自然、
社会、生物、心理等多学科的知识和 理论,从宏观的角度,用综合分析的 方法,对人体生命活动及病理变化进 行观察和研究;探讨人体在整体层次 上的生理和病理反应状态、运动变化 规律,及其对生命活动、病理变化的 调控机理的医学理论体系。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运 动变化 和发展规律或本质的学科。
中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主要探讨人体 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人 体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以及疾 病的发 生发展和防治规律等,因而具有自然科 学的属性。
中医学是经过千百年临床应用发展起 来的,集理、法、方药理论知识,强 调临床实践为主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