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疾病的超声造影

合集下载

乳腺超声造影检查步骤

乳腺超声造影检查步骤

乳腺超声造影检查步骤
乳腺超声造影检查是一种利用超声波扫描乳房的检查方法,可以用来检查乳房内的肿块和其他异常情况。

以下是乳腺超声造影检查的步骤,供参考:
1.准备:在检查前,患者需要穿上一件特殊的衣服,然后将腹部放在检查床上。

2.消毒:医生会对乳房进行消毒,以确保检查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

3.放置探头:医生会将一个超声探头轻轻地放在乳房上,然后通过超声波对乳
房进行扫描。

4.注射造影剂:在扫描过程中,医生会向乳房内注射一种造影剂,以帮助更好
地显示乳房内的结构。

5.观察影像:注射造影剂后,医生会观察乳房的超声影像,以寻找异常情况。

6.记录影像:医生会拍摄超声影像,以便在需要时进行复查和比较。

7.结束检查:完成上述步骤后,医生会结束检查,并告知患者检查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乳腺超声造影检查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安全性较高。

但是,如果患者有严重的心脏疾病、呼吸困难等情况,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

因此,在进行检查前,应该告知医生自己的健康状况,以便医生判断是否适合进行该项检查。

超声造影在乳腺疾病的应用进展

超声造影在乳腺疾病的应用进展

超声造影在乳腺疾病的应用进展乳腺癌高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起病隐匿。

常规超声对早期乳腺癌较易漏诊,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提高诊断准确性,但对体积小、乏血供者及病灶浸润程度等诊断能力有限。

超声造影能更清晰显示乳腺肿块的血流灌注情况,有助提高超声对其良恶性的鉴别能力。

1时间-强度曲线时间-强度曲线研究参数包括造影剂到达时间(arrive time,AT)、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平均渡越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以及曲线上升支和下降支斜率等。

国内学者[1]在对216例乳腺肿瘤超声造影中发现,良恶性组间AT、TTP、MTT均差异显著。

也有学者[2,3]发现TTP对良恶性肿瘤鉴别意义不大。

Szabó[4]分析了超声造影参数与乳腺癌分级和预后的关系,发现TTP不仅能鉴别良恶性,且与肿瘤分级分期和预后相关。

在对乳腺癌不同病理类型的超声造影研究中显示,原位癌的AT、TTP、PI与浸润癌存在差异。

在导管癌和浸润性导管癌超声造影比较中,显示TTP及PI存在差异。

MTT能反应造影剂在肿块滞留时间长短,近来认为其对鉴别良恶性方面无特异性[1]。

AUC的鉴别诊断价值同样存在争议性。

Barnard[2]对49例病灶研究发现AUC对恶性预测敏感性为97%;而Eisenbrey[5]发现AUC对良恶性鉴别意义不大。

此外,曲线上升支与下降支斜率能反映造影剂进入与消退的速度,良性肿瘤主要呈“缓升速降”及“速升速降”,恶性主要呈“速升缓降”。

Saracco[3]研究中,曲线上升支斜率对良恶性肿瘤鉴别意义不大。

国内研究将乳腺癌血流灌注分三型:快进慢退、快进-延退-慢退、同进同退,发现恶性肿瘤的斜率大于良性肿瘤。

2增强方式2.1病灶及血管形态恶性病灶大多无包膜,呈浸润生长,造成乳腺癌多呈不规则状侵蚀性增强,其微血管粗细不均,走行扭曲,可有局部灌注缺损,周围存在毛刺状微血管分布。

超声造影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超声造影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超声造影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乳腺肿块是女性常见的疾病,其中恶性肿块的发生率越来越高。

超声造影是一种无创、无痛、恢复期快的检查方法,可在便利的门诊环境下完成。

本文旨在评估超声造影鉴别乳
腺良恶性肿块的临床有效性。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某医院门诊就诊的50例女性患者,通
过临床、超声及穿刺组织学确诊。

其中,良性病变45例,恶性病变5例。

我们对这些患者进行了详细的超声造影检查。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以及受试
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研究其临床有效性。

结果:通过卡方检验,我们发现超声造影在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方面有着高度统计
学意义(P<0.01)。

ROC曲线分析发现,该技术的面积下曲线(AUC)为0.897,敏感度为80.00%,特异度为97.78%。

对于恶性肿块的检测,超声造影的阳性预测值为83.33%,
阴性预测值为98.18%。

结论:超声造影在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该技
术的优点在于无创、无痛、快速、方便,并且可重复使用。

在乳腺肿块临床鉴别诊断中,
超声造影可以成为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

超声造影在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超声造影在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超声造影在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进展作者:1.李静,2.郭丽苹单位:1.大连大学,2.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科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明显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

故乳腺癌早期诊断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

目前,乳腺的常用检查方法有超声、钼靶、磁共振成像等。

而与其影像学检查技术相比,超声具有简便、安全、费用低廉及可重复性等优点,其在乳腺癌的诊断、术前分期及疗效评估等方面的临床价值已得到充分肯定。

其中,实质性脏器超声造影(CEUS)是一种能实时动态显示脏器微循环灌注的影像学技术,其造影剂是相当于红细胞大小的微泡造影剂,不会透过血管壁,是一种纯血池造影剂。

乳腺癌的生长及转移离不开其新生血管的形成,因此微细血管的检出能提高乳腺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但不同医师对乳腺疾病CEUS增强模式的看法不同,且目前尚未有统一的乳腺癌CEUS诊断标准。

因此,对乳腺癌CEUS的增强特点及原理进行解读,可能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乳腺疾病的增强模式,同时也为临床诊断乳腺疾病提供参考。

现就CEUS在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乳腺癌CEUS的增强特点1.1增强模式通过文献的总结及经验的积累发现,CEUS的增强模式有多种,包括高增强、不均匀增强、向心性增强等。

现分别介绍如下。

1.1.1高增强与周围腺体相比,乳腺病灶的增强程度分为低增强、等增强及高增强。

有研究认为,高增强可作为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特点。

其原因可能为恶性肿瘤在肿瘤血管生长因子的作用下,新生微血管量较良性肿瘤多,造影剂进入肿块内的通路增多,使大量造影剂聚集于肿瘤内部,从而出现峰值强度(PI)明显增强的特征;同时,恶性肿瘤的微血管密度(MVD)高于良性肿瘤,故MVD较高的区域CEUS后的PI值也较高。

但也有研究认为,MVD高的肿瘤不一定均能表现为高增强的增强模式,有的微血管没有功能,且在造影时可能由于动静脉瘘的存在,造影剂在进入的同时又快速排出,所以难以出现肉眼可辨的高增强。

超声造影诊断乳腺癌的应用与价值评析

超声造影诊断乳腺癌的应用与价值评析

超声造影诊断乳腺癌的应用与价值评析
乳腺癌是许多女性都会遭受到的一种疾病。

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乳腺癌尤为重要。

超声造影技术是一种无创诊断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对超声造影诊断乳腺癌的应用和价值进行评析。

一、超声造影技术简介
超声造影技术是一种用高频声波进行成像的诊断技术,具有无创、非放射性污染、方便等优点。

它通过将声波传入人体进行反射,再将反射回来的声波转变为信号进行成像,从而得到人体内部的结构信息。

在乳腺癌早期诊断过程中,超声造影技术可以清晰显示乳腺内部的血管和乳腺组织的结构,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癌变部位和癌变程度。

1. 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早期诊断是治愈乳腺癌的关键。

由于乳腺癌发生的很少表现为明显的症状,所以仅通过乳腺双手检查难以发现早期的乳腺癌。

而超声造影技术可以显示乳腺内部的结构,清晰地显示乳腺癌的形态特征,提高了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2. 帮助准确判断病灶的恶性程度
通过观察乳腺内部的结构,医生可以了解病灶的恶性程度,确定病灶的范围和深度,进一步明确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3. 辅助乳腺癌的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超声造影技术可以指引医生准确地定位病灶的位置和形状,为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此外,它还可以协助医生监测病灶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三、小结。

乳腺肿瘤超声造影特征及病理基础

乳腺肿瘤超声造影特征及病理基础

3乳腺癌对女性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且年轻女性发病率越来越高。

因此,及时筛查并治疗极为重要。

目前,临床上常用钼靶、磁共振、超声等方法检查乳腺。

超声具有更简便、安全、经济等特点,在乳腺癌诊断、疗效评估等方面的价值得到广泛的肯定。

而超声造影是一种通过造影剂增强脏器或肿瘤微循环灌注对比度的技术,能更好地显示恶性肿瘤的血流灌注特点。

本文对乳腺癌C E U S 的增强特征及病理基础进行分析,以加深对乳腺病灶增强模式的理解,从而更好地鉴别乳腺病灶良恶性。

1 乳腺肿瘤超声造影特征1.1 增强时相及增强强度增强时相指病灶较周围腺体增强时间的快慢;增强强度是指与周围腺体灌注程度对比,可分为高增强、等增强、低增强和无增强。

恶性肿瘤多表现为快进高增强[1-2]。

其原因可能是恶性肿瘤在血管生长因子的调控下,微血管生成增多且杂乱,常出现血管畸形或动静脉瘘,因此造影剂迅速且大量进入病灶,病灶呈现较周围组织的快速高增强。

然而,钟兆明等[2]发现,最大径在1 cm 左右的浸润性癌可表现为同进等增强,可能是由于病灶较小,其新生血管不丰富、异质性不明显。

罗俊等[3]研究发现部分纤维腺瘤、炎性病变、乳头状瘤等血供丰富,也可表现为快进高增强。

而低级别导管原位癌、乳腺黏液腺癌等乏血供恶性病变则表现为低增强[4]。

因此,快进高增强并不是乳腺癌特有的增强方式,要综合分析病灶的大小、病理类型等因素。

1.2 增强顺序可分为向心性、离心性及弥漫性增强。

向心性增强指造影剂由病灶周边向中央填充,常见于恶性病灶[5-6]。

目前,其原因尚未明确,可能是恶性结节的新生毛细血管是从肿瘤四周向内部嵌入[7];也可能是恶性病灶边缘区血管密集[6]。

而也有研究认为[8],离心性增强与恶性肿瘤具有更高的相关性。

笔者认为,向心性增强对乳腺癌诊断而言,特异性较低,不应作为优先考虑的指标,需结合其他造影特征综合判断。

1.3 增强后病灶的形态和边缘恶性病灶CEUS 常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晰[2,6,8-9]。

超声造影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超声造影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超声造影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临床有效性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乳腺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因此及早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对于预防和治疗乳腺癌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乳腺超声造影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临床有效性尚缺乏系统性的分析和总结。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乳腺超声造影技术原理、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超声表现、乳腺超声造影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研究方法以及乳腺超声造影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全面评估乳腺超声造影在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和前景。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乳腺超声造影技术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临床有效性,并探讨其在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前景展望。

通过对乳腺超声造影技术原理、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超声表现、乳腺超声造影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研究方法、乳腺超声造影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临床应用以及乳腺超声造影在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优势进行综合分析,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有效的乳腺肿块鉴别诊断手段。

通过研究结论的总结,进一步探讨乳腺超声造影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临床有效性,并展望其在未来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发展前景,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全面的指导和帮助。

1.3 研究意义乳腺超声造影能够对乳腺组织的血供情况进行实时观察,通过对肿块内部血管的特征分析,增强了对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能力。

对乳腺超声造影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临床有效性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乳腺超声造影技术原理以及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超声表现,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该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为医生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从而提高乳腺肿块鉴别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支持。

2. 正文2.1 乳腺超声造影技术原理乳腺超声造影是利用超声波对乳腺组织进行成像的一种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向人体组织中注射超声造影剂,利用超声波对其进行成像和观察。

乳腺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剪切波弹性成像、造影参数联合评估与病理对照

乳腺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剪切波弹性成像、造影参数联合评估与病理对照

乳腺癌为临床常见肿瘤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

据报道,乳腺癌患者5年内生存率为75%,其中临床Ⅳ期患者仅有15%的生存率[2]。

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降低其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超声已成为目前临床上诊断乳腺疾病重要手段,包括二维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 )、剪切波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技术。

目前关于乳腺癌诊断研究,多通过单独二维或CDFI 或剪切波成像或造影超声和部分二者、三者进行联合诊断,均有一定诊断价值,但关于上述超声检查技术均联合应用的研究尚无[3]。

但受到乳腺肿物形态的多样性及乳腺条件限制,二维高频超声、CDFI 、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造影技术单独诊断在乳腺疾病中仍有不足[4]。

有研究采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联合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特异性不到90%[5]。

为进一步提高乳腺癌超声多参数诊断乳腺癌高准确性,本研究将通过乳腺癌超声多参数(二维、CDFI 、剪切波弹性成像、造影)检查评估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各技术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准确度。

现报道如下。

Evaluation of ultrasound multiple parameters (two-dimensional,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shear wave elastography,contrast-enhanced imaging)in breast cancer versus pathological controlGAO Manli,CAI Qinqin,BAO Di,XIE Qingqing,LIU Hui,QIAO WeiDepartment of Ultrasound,Suqia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uqian 223800,China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超声多参数(二维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剪切波弹性成像、造影)评估与病理对照。

超声造影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超声造影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超声造影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临床有效性分析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乳腺疾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

其中,乳腺肿块是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至关重要。

超声造影是现代医学中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

本文旨在分析超声造影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临床有效性。

一、概述乳腺肿块早期时往往没有症状,可能是乳房自检或定期检查时发现的。

如果发现肿块,首先要做乳腺超声检查,之后根据超声测定的病灶性质和表现形态、乳腺导管镜下细胞学检查等结合,确定是否为肿瘤。

超声检查是无创的、无痛苦的、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可帮助识别肿块的大小、位置、形态、数量及性质,特别是乳腺造影法(CEUS)可以更直接地明确血管状况。

因此,超声造影可用于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

二、临床有效性1.敏感度和特异度:超声造影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敏感度和特异性高的诊断方法,可对乳腺肿块进行有效鉴别。

文献报道,其敏感性为89%-97%,特异性为73%-97%。

2.假阳性和假阴性:超声造影鉴别乳腺肿块的假阳性率较低,但假阴性率较高,这可能由于一些恶性肿瘤较小或在表现形态上类似于良性病变而难以检测导致。

3.乳腺肿瘤定量测量:超声造影可以对乳腺肿瘤进行定量测量,提供更精确的肿瘤大小和血流动力学信息,有助于术前评估和治疗方案选择。

4.诊断指导价值:超声造影不仅可用于乳腺肿块的初步筛查,还可为乳腺手术和微创手术提供诊断指导,为受治疗患者提供更准确的手术指南。

三、结论乳腺超声造影是一种有效的乳腺肿瘤鉴别方法,特别是在女性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它的诊断结果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如钼靶、磁共振成像等。

因此,详细的病史询问和全面的检查是正确诊断乳腺肿瘤的必要环节。

乳腺超声造影的应用原理

乳腺超声造影的应用原理

乳腺超声造影的应用原理介绍乳腺超声造影是一种通过向乳腺注射针对血管的造影剂,然后使用超声波来观察其在乳腺组织中的分布和动态变化的检查方法。

它被广泛用于乳腺病变的评估和诊断,具有无创、无辐射、操作简便等特点。

应用原理乳腺超声造影的应用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造影剂的选择乳腺超声造影所使用的造影剂是一种微细气泡,这些气泡可以在超声波作用下产生明显的回声信号。

常用的乳腺超声造影造影剂有硫酸镁、稳泡丁、二氧化硫等。

这些造影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不会对人体造成有害影响。

2. 注射造影剂在乳腺超声造影检查中,首先需要将造影剂通过注射的方式引入到乳腺组织中。

通常是通过一根细针将造影剂注射到乳房内,注射后造影剂会快速传播到乳腺血管中,然后在血管中形成明显的回声信号。

3. 超声波扫描在乳腺超声造影检查中,采用超声波扫描仪器对乳腺进行扫描。

超声波是一种高频声波,它可以穿透乳腺组织,并产生回声信号。

通过对回声信号的分析和处理,可以获取乳腺组织的图像。

4. 动态观察和分析乳腺超声造影的关键在于动态观察和分析。

通过观察和分析造影剂在乳腺组织中的分布和动态变化,可以评估乳腺组织的血流情况和病变情况。

常见的观察和分析方法包括时间-信号曲线(TIC)和动态增强。

5. 临床应用乳腺超声造影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乳腺癌的诊断和分期,乳腺病变的检测和评估,乳腺纤维瘤和乳腺导管扩张等的鉴别诊断。

此外,乳腺超声造影还可以用于指导乳腺穿刺和乳腺肿块的定位。

结论乳腺超声造影是一种无创、无辐射、操作简便的乳腺检查方法。

它通过注射造影剂和超声波扫描,可以观察和分析乳腺组织中的血流情况和病变情况。

它在乳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医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超声造影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中的应用进展

超声造影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中的应用进展

·综述·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是乳腺癌原发肿瘤淋巴引流区域的第一站淋巴结,它可以是一枚或一组淋巴结[1]。

SLN的转移与否是乳腺癌患者进行腋窝准确分期、判断患者手术及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乳腺癌SLN活检术是目前临床常用的判断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的方法之一,结合病理诊断可用于判断腋窝淋巴结的宏转移和微转移。

同时,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指南[2]提出,作为早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的标准评估方案,SLN活检术逐步推广应用于临床实践。

SLN活检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准确定位SLN。

目前放射性同位素、荧光法、染料法、超声造影法及光声成像等[3-4]示踪方法均能识别SLN,其中超声造影因具有实时、可术前评估淋巴结状态且能引导SLN进行穿刺等优势逐渐应用于临床。

本文就超声造影在乳腺癌SLN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一、SLN超声造影概述1.乳腺SLN超声造影的原理:经皮注射的超声造影剂被乳晕周围真皮下淋巴管吸收,增强后的淋巴管经乳腺内淋巴管流向腋窝到达SLN[5]。

2004年,Goldberg等[6]在猪黑色素瘤瘤周经皮注射超声造影剂,首次证实瘤周注射超声造影剂能识别引流淋巴管及SLN。

随后,Zhao等[7]和Sever等[8]将该研究应用于临床乳腺癌患者。

Machado等[9]研究显示,1ml及2ml的造影剂对淋巴管及淋巴结显影无显著差异。

另有研究[7-9]在乳晕周围分别注射SonoVue和Sonazoid等不同超声造影剂,使该项技术进一步发展。

欧洲生物医学超声学会联盟2017版超声造影肝外应用指南[10]介绍了超声造影在乳腺癌SLN中的应用现状。

总之,超声造影剂无毒,且其诊断效能与染料或放射性同位素方法相当。

同时,它可以引导SLN的穿刺活检,有助于指导患者的临床管理。

2.目前临床常用的SLN超声造影方法:在常规超声完成乳腺和腋窝的扫查后,将超声造影剂(0.1~0.6ml)在乳晕周围的3、6、9、12点钟方向或外上象限经皮内或者皮下注射,注射后沿乳晕周围扫查引流淋巴结,追踪引流淋巴管至淋巴管末端的SLN,随即进行SLN的定位及诊断。

乳腺癌的超声造影与诊断

乳腺癌的超声造影与诊断

乳腺癌的超声造影与诊断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女性中发病率较高。

早期诊断是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关键。

超声造影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技术,逐渐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乳腺癌的超声造影技术以及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一、乳腺癌的超声造影技术1.超声造影原理超声造影是利用超声波的声学特性和造影剂对器官或组织进行显像的一种影像学技术。

乳腺癌的超声造影是在乳腺超声检查的基础上,对肿瘤灶内注射造影剂,观察造影剂在肿瘤内部的分布情况。

2.超声造影的优势与传统乳腺超声相比,超声造影可以提供更为清晰的图像,增强对乳腺肿块的检测和分析能力。

通过观察造影剂在肿瘤内的血供情况,可以判断肿瘤的血供状态,评估肿瘤的血液灌注情况,有助于鉴别乳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同时,超声造影还可以提供准确的大小、形态和轮廓等信息,为乳腺癌的分期和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二、乳腺癌的超声造影诊断1.乳腺癌的超声表现乳腺癌在超声造影中表现为局限性或弥漫性低回声肿块。

造影剂在肿瘤内的分布往往呈现不均匀的强化,可以明确显示肿瘤的内部血供情况。

同时,乳腺癌还常伴有局部血管扩张和异常血流信号,这些特征有助于与其他乳腺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2.乳腺癌的超声造影评估超声造影在乳腺癌的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它可以精确测量肿瘤的大小,包括最大径和三维尺寸。

其次,超声造影可以显示肿瘤的形态和轮廓,有助于评估肿瘤的侵袭性程度和生长方式。

此外,超声造影还可以观察到肿瘤与周围组织的血供关系,判断是否存在侵袭周围血管或淋巴结转移的风险。

三、乳腺癌的超声造影辅助诊断技术1.弹性超声造影弹性超声造影是一种通过对组织进行应力加载和形态变化的测量,评估组织硬度和弹性特性的技术。

在乳腺癌的超声造影中,弹性超声可以明确显示肿瘤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的硬度差异,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2.超声弹性成像超声弹性成像是一种利用超声波在组织中传播速度的差异来评估组织硬度的技术。

超声造影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超声造影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超声造影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临床有效性分析1. 引言1.1 背景乳腺肿块是乳腺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包括乳腺良性肿块和恶性肿块两种类型。

乳腺良性肿块通常为囊性或实性结节,多为良性的增生性病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没有明显威胁;而恶性肿块则可能是乳腺癌的早期病变,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

早期发现和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对于病情的预后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造影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中的临床应用,评估其在提高乳腺肿块诊断准确性和临床有效性方面的作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有望为乳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的临床支持。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超声造影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临床有效性,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前景。

通过比较超声造影技术在乳腺良性肿块和恶性肿块鉴别中的表现,分析其在准确诊断乳腺肿块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希望通过本研究结果的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可靠的乳腺肿块诊断参考,提高对患者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不仅可以提高乳腺疾病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还可以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推动乳腺疾病诊疗水平的不断提升。

1.3 研究意义超声造影可以通过给患者注入超声造影剂,利用超声波对其进行成像,显示出肿块内部的血流情况,从而帮助医生判断肿块的良恶性。

与传统的超声检查相比,超声造影能够更清晰地显示出肿块的内部结构和血流状态,提高了对肿块性质的鉴别能力。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超声造影在乳腺肿块鉴别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鉴别诊断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希望为乳腺肿块的诊断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更准确的指导,从而提高乳腺肿块的诊治水平,减少误诊率,降低患者的痛苦和医疗成本。

2. 正文2.1 超声造影的原理和优势超声造影是一种通过注射超声造影剂,使肿块显影,从而提高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能力的影像检查手段。

超声造影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超声造影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超声造影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临床有效性分析1. 引言1.1 背景传统的超声检测技术虽然在乳腺肿块的形态与边缘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对于一些乳腺压迫性纤维囊肿、结节性增生等良性病变,很难进行准确鉴别。

而超声造影技术利用超声造影剂的血管灌注特点,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血管分布情况,提高了对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能力。

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造影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中的临床有效性,为乳腺肿块的早期诊断提供更准确、更可靠的依据,从而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2000字】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超声造影技术在乳腺肿块鉴别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其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有效性。

具体目的包括:1.总结超声造影技术的原理,了解其在乳腺肿块鉴别中的作用机制;2.分析乳腺良恶性肿块的特征,探讨乳腺肿块鉴别诊断的难点和挑战;3.探讨超声造影在乳腺肿块鉴别中的应用现状,评价其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和局限性;4.通过对临床有效性的分析,验证超声造影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5.归纳影响超声造影在乳腺肿块鉴别中表现的因素,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和论证,旨在为乳腺肿块鉴别诊断提供更为有效和可靠的技术支持,促进乳腺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3 研究意义超声造影技术在鉴别乳腺肿块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准确展示肿块的血流灌注情况,还能够区分病灶的良恶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诊断参考。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超声造影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中的应用进行临床有效性分析,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乳腺肿块鉴别中的作用及优势,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2000字】2. 正文2.1 超声造影技术原理超声造影技术是一种通过向患者体内注射超声造影剂,利用超声扫描仪实时监测超声造影剂在血管系统内的分布和灌注动力学变化,从而提高对组织血供情况的评估和分析的影像学技术。

乳腺超声造影与弹性成像为何称为“乳腺结节照妖镜”

乳腺超声造影与弹性成像为何称为“乳腺结节照妖镜”

医诊通综汇乳腺超声造影与弹性成像为何称为“乳腺结节照妖镜”【摘要】乳腺疾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会对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对其工作、生活都会带来极大的影响。

相关研究调查发现,近年来我国乳腺疾病患者的数量在持续增加。

因此,临床要提高对乳腺疾病的早期诊断能力,并在疾病发生的早期进行有效的治疗,从而有利于提升患者疾病预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形成有效的改善。

乳腺超声造影与弹性成像被称为“乳腺结节的照妖镜”,本文就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乳腺超声造影;弹性成像;乳腺结节■王娟(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认识超声造影技术1970年,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造影剂中的微泡通过静脉注射后可在血管中产生回声反射,通过对造影剂产生与消退的特点进行分析,可以帮助诊断疾病。

超声造影是根据疾病的检测需求,将与人体组织声学特性有显著差异的造影剂通过静脉注入其中,使需要检查的部位与周围组织的差异加大,以此获得更加清晰的超声图像,便于医生进行诊断操作。

在临床中使用的造影剂要符合以下要求:(1)对人体没有毒害;(2)容易被人体排出;(3)可以在人体内长时间停留;(4)容易保存。

当前的造影剂种类有白蛋白溶液、糖类及脂类制剂等。

我国当前应用的造影剂主要是注射用的六氟化硫微泡,其中各项成分都是无毒无害的,对人体毒副作用极小,能够随着人体的代谢而排出,不会造成气栓的危险。

乳腺超声造影是在使用造影的条件下对乳腺进行超声检查。

乳腺超声造影的实质是使用超声探头来探测乳腺腺体中各部分组织回声的不同情况,然后呈现超声图像。

乳腺超声与造影剂的结合,就是在进行乳腺超声的同时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在静脉中注入造影剂,造影剂随着血流能够快速的到达乳腺腺体,然后通过超声探头便可看到乳腺腺体中的病变情况。

如此一来医生就可以对乳腺的腺体病变进行精准的观察,能够对结节的性质进行判断,该技术超越了常规的彩超,对乳腺结节的判断更具有准确性。

关于弹性成像弹性成像是一种新型超声诊断技术,当前正处于研究发展阶段,在乳腺、甲状腺、前列腺、肝脏等领域都可以应用。

乳腺癌超声造影增强特征与免疫组化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分析

乳腺癌超声造影增强特征与免疫组化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发现,超声造影出现灌注缺损与 Ki - 67、 HER - 2、ER 等预后因子的表达相关。 乳腺肿瘤中存 在高密度的血管分布,这滋养了肿瘤的快速增长[5] 。 但当肿瘤细胞增殖速度超过血管的生长速度时,缺乏 血管的瘤体就会缺血坏死,从而表现为灌注缺损的特 征[6] 。 此外, Liu 等[7] 将 灌 注 缺 损 归 因 于 细 胞 密 度 低,导管扩张、变性、纤维化和坏死。 ER 参与调节乳 腺上皮细胞的生长和发育,在正常乳腺组织中激素受 体会正常表 达, 阳 性 的 亚 型 占 所 有 浸 润 性 乳 腺 癌 的 60% 以上,并且与最有利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最佳的生 存结果相关 [8,9] 。 研究中 ER 阴性者 更 易 出 现 灌 注 缺 损,因为随着乳腺 上 皮 的 恶 变,ER 会 部 分 或 全 部 丢 失,ER 阴性提示乳腺癌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对内分泌 治疗反应较 差[10] 。 据 文 献 报 道, 区 域 低 氧 与 ER 表 达降低有关,且 ER 阴性的肿瘤常显示出中央坏死或 纤维化的迹 象, 而 超 声 造 影 时 中 央 坏 死 区 域 无 法 显 影,因 此, 灌 注 缺 损 在 ER 阴 性 的 肿 瘤 中 更 为 常 见 [11] 。
关键词 乳腺癌 超声造影 免疫组化 淋巴结 中图分类号 R445. 1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 11969 / j. issn. 1673-548X. 2021. 06. 025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Enhanced Features of Breast Cancer Ultrasound Contrast with Prognostic Indexes and Axillary Lymph Node Metastasis. Hu Tian, Jia Chunmei, Xue Ying,et al. Department of Imaging and Nuclear Medicine,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Shanxi 030001, Chin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管期(诊断价值较大)
+ 确定乳腺异常回声的性质、初步判断肿瘤的良、恶性
+ 确定恶性肿瘤的范围
+ 术后瘢痕与肿瘤的鉴别
+ 乳腺癌非手术治疗的疗效评估 + 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活检的穿刺点选择
+ 选择具有超声造影功能的浅表探头及超声
造影分析软件的超声仪器
+ SonoVue 2.4ml团注
检查方法
B-US
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已跃居妇女恶性肿瘤第一位
乳腺 宫颈 结/直肠 肺脏 胃 卵巢 子宫体 肝 食管
31%
钼靶X-线
乳 腺 疾 病 检 查 方 法
影像学检查
红外线
MRI
超声
临床触诊
+ 常规二维超声检查
根据乳腺肿瘤的边缘、形态和回声分布 等特征对乳腺肿瘤进行良恶性判别
+ 彩色多普勒超声
可以显示肿瘤病灶内部血流的形态及分布 测定频谱参数:收缩期峰值速度(VP) 搏动指数(PI) 阻力指数(RI)
+ 上升支平缓,下降支陡峭(良)
+ 上升支陡直,下降支缓慢(恶) + 平坦型曲线(正常乳腺、乳腺腺病、乳3; 乳腺纤维腺瘤
+ 乳腺炎性肿块
+ 乳腺增生症
+ 男性乳腺发育
+ 超声造影特征:
+ 肿瘤内血管形态不规则,造影剂分布不均匀,廓清时间较
周围组织长
+ 造影后肿块大小往往大于二维超声的肿块大小 + 时间-强度曲线多成快升慢降表现
CDFI
CEUS
部位、大小、回声、 形态、边界、钙化
血流分布情况 RI
分析软件(计时3分钟) 时间-强度曲线
+ 乳腺肿瘤的造影剂灌注方式
+ 不增强
+ 点状增强
+ 均匀增强(良性) + 不均匀增强(恶性)
+ 时间强度曲线(微泡浓度与微泡信号强度之间存在的线性关系)
+ 达峰时间 + 峰值强度 + 曲线尖度 + 曲线下面积(流量、流速、时间)
1
1
+ 超声造影特征:
+ 肿块内血管形态规则,边界清晰,造影剂分布均匀、廓清
时间与周围正常组织同步
+ 造影前后肿块大小一般无明显差异 + 时间-强度曲线多呈慢升快降的表现
+ 超声造影特征:
+ 肿瘤内血管形态规则、血管丰富,未见扭曲或穿入血管 + 造影剂注入后快速均匀充盈、廓清时间较周围正常组织短 + 时间-强度曲线多呈快升快降的表现
+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
+ 术后复发与瘢痕的鉴别 + 术前引导穿刺活检
+ 乳腺三维容积超声造影
+ 治疗(药物靶向运输与肿瘤的治疗)
谢谢!
+ 超声造影特征:
+ 病灶内造影剂低灌注,充盈不均匀,增强强度可略高、等
于或低于正常组织,廓清早于正常组织
+ 超声造影特征:
+ 肿块内血管形态规则、血管欠丰富,未见扭曲或穿入血管 + 造影剂注入后均匀充盈、廓清时间与周围正常组织同步 + 时间-强度曲线峰值较低,曲线下面积较小,廓清时间短
+ 二维超声:着重于形态学方面的研究 + CDFI:局限于血管分布的分级及肿瘤血管
血流动力学的测定上
– 肿瘤生长时期不同,血管特点不同
– 良、恶性肿块在血流分级上有重复
+ 乳腺增强持续时间较短,良、恶性肿瘤超声表现和时间-
强度曲线方面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叠(诊断特异性有限)
+ 以病变血管多少为基础
无血管期(2~3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