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上)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共25张PPT

三、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 1.时间: 约六千年 • 2.地点: 黄河流域(陕西西安) • 3.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石刀) 耒耜 • 4.农耕作物:粟和蔬菜(世界上最早种粟) • 5.原始饲养业: 猪 狗 • 6.定居生活: 半地穴式房屋 • 7.原始手工业:彩陶 纺线、织布、制衣
半地穴式房屋
动脑筋:
情节是( C )
A 种植水稻 B 饲养猪狗等家畜
C 住半地穴式房屋
D 食用磨制石器
懂得挖掘水井、饮用井水的原始居民( A )
A 河姆渡人 B 半坡人 C 北京人 D 山顶洞人
• 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而半坡
居民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的原因是( B )
A 生活习惯 B 地理与气候 C 生产生活能力所致 D 历史传统
干栏式房屋
骨耜
思考:
• 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种 房屋呢?
浙江地区地势低洼、 潮湿温热。
动脑筋:
• 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 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 步呢?
(1)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 (2)种植水稻 (3)住干栏式房子,过上定居生活 (4)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 (5)会饲养家畜 (6)会制造陶器 (7)会制作简单的 玉器和原始乐器
半坡的原始纺织业
原始 距今 生活 居民 时间 地区
原始 原始家畜 原始 农耕 饲养业 手工业
河 姆 渡
约七千 年
长江流域 浙江
磨制石器
最早种植 水稻
饲养家禽
制造陶器、 玉器和原始 乐器
半 坡
约五、 六千年
黄河流域磨制石器
陕西
最早种植

饲养猪狗 等动物
制造彩陶、 织线

七年级历史中图版上册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课件][中图版]

七年级历史中图版上册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课件][中图版]
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 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 野外采集、捕捉食物为 生有哪些不便之处?
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 我国原始农耕时期的文化遗址的分布图
半坡
河姆渡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河姆渡人的生活
二、半坡人的社会状况
一、河姆渡人的生活
1、地点和距今年代
长江下游 距今7000多年
2、生产和生活 河姆渡人是怎样
半坡遗址出土的菜籽和粟的朽粒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 种植粟和蔬菜的国家

石刀
石锄
石斧 石铲
半坡氏族的磨制石器
石磨及磨棒
加工谷物
鱼纹彩塑陶盆
人面鱼 纹陶盆
半坡的原始纺织业
半坡居民
半地穴式建筑
半坡居民
半地穴式建筑
动脑筋:
• 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种房 屋?
防风沙,取暖。
河姆渡
半坡
种植水稻 生产、生活的? 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 烧制黑陶 饲养家畜 纺纱织布 定居生活(干栏式住房)
骨耜
的 国 家 。
我 国 是 世 界 上 种 植 水 稻
河姆渡居民
干栏式建筑
河姆渡居民
干栏式建筑
• 现代 干栏式房屋
干栏式建筑
思考:
• 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种 房屋呢?
长江食作物和居住的房屋 不一样
南北方不同的地域、气候等 自然条件
原始 距今 居民 时间
生活 地区
原始 农耕
原始家畜 饲养业
原始 手工业
制造黑陶、 玉器和原始 乐器
最早种植 河 饲养家禽 姆 约七千 长江流域 水稻 浙江 渡 年 磨制石器
半 约五、 黄河流域 坡 六千年 陕西
防虫、防潮。

(精品)2019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新) 第一单元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课件(31张) (共31张PPT) 精品课件

(精品)2019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新) 第一单元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课件(31张) (共31张PPT) 精品课件

类别
原始 农业
原始
畜牧 业
原始
建筑 业
原始
制陶 业
原始捕 渔业
表 现 栽培
水稻
饲养 家畜
干栏 式房 屋
制造 陶器
渔猎
10
西 安 半 坡 遗 址 出 土 的 石 斧
11
半坡遗址出土的粟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12
半坡彩陶鱼纹盆
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网纹盆 13
14
又汲为 说水什 明的么 了瓶要 什子这 么呢样 ? ?设
24
看谁能最快找出我国 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 性的贡献。
25
1、上面房屋有可能是半坡还是河姆渡原始居 民居住的房子?
2、这种房子的设计者考虑到了哪些问题?
3、你知道目前还有哪些少数民族住这种样式
的房子?
26
我国农耕时代的居民有怎 样的劳动分工?
妇女:耕作,纺织 男子:捕鱼,打猎,制造工具,制
陶等繁重的手工业生产 老年人:家务,照顾、教育小孩
30
七半千坡年遗前址河生姆态渡环生境态环境 31
类别
原始 农业
原始
畜牧 业
原始纺 原始
织业和 捕鱼业
制陶
原始 建筑
业业
表现
栽培 粟和
蔬菜
饲养 家畜
纺轮制 作麻布 制造 渔猎 彩陶
半地穴 式房屋
18
人类走出洞穴盖房定 居有什么重大意义?
19
20
21
大汶口的墓葬里, 为什么有了随葬品 多少悬殊的现象?
22
1、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
A半坡原始居民
27
通过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 出土文物和复原图,比较河姆渡 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 不同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第2课_原始的农耕生活(人教版七上)(共33张PPT)

第2课_原始的农耕生活(人教版七上)(共33张PPT)

半坡 距今 黄河 磨制 最早种粟 半地 饲养 原始 约五 流域 石器 穴式 猪狗 较早蔬菜 六千 耒耜 房子 等 居民
年 石刀
彩陶 纺线 织布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石刀
石锄
半坡氏族的磨制石器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种植的作物
找一找我国作物栽培的世界之最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下面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在 参观某一古代人类遗址时写下的诗句:
“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 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 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 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 3 )“农耕既普及”诗中描绘的原始居 请回答: (2)你能举出“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 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 ( 1 )根据材料中诗歌的内容请你猜测出这 ⑷ 郭沫若参观此遗址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的一个彩陶文物代表吗?
磨制 最早种 干栏 石器 式建 耒耜 植水稻 筑
饲养 家畜
陶器 玉器 乐器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干栏式建筑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杆栏式房屋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河姆渡出土的猪纹长圆形钵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二、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状况
原始居 民 时间 地区 劳动工 具 原始农业 居住 房屋 原始家畜 饲养业 原始手 工业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学习目标 1.知道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简要 概述他们的农耕生活,归纳原始农耕 生活的主要特征。 2.比较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在生产、 生活上比北京人、山顶洞人有了哪些 进步 3.分析认识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 同的农耕生活。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传说中的神农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2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29张PPT
问题二:用来烧煮食物、取暖和照明。
考古镜头二:农作物
半坡遗址出土的粟及陶罐
粟性喜高温,耐旱
考古镜头三:家畜
结论: 半坡原始居民开始饲养家畜; 猪在其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半坡遗址出土的猪骨
考古镜头四:生活工具 飞石索是怎么操作的?
②飞石索 ③陶球、石球
①半坡出土的骨制箭头、渔叉和渔钩
考古镜头五:陶器
主要原因是南北方的气候和自然环境的不同
对比这两个地区的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情况,你能得 出哪些共同的特征?
聚落
饲养家畜
种植农作物
使用磨制工具
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长江
黄河
半坡遗址
河姆渡遗址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证实,在距 今5000年,长江淋雨和黄河流域 进入了早期文明社会,请同学们 课后查询资料谈谈你对“中华五 千年文明”的认识。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结论:
陶猪
河姆渡居民 已经开始了原始畜牧业。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
狗头骨
猪下颌骨
考古镜头四:房屋
请问这种房屋有什么优点?
河姆渡原始居民干栏式房屋想象图
➢ 此种建筑通风防潮,也防 蛇、虫、洪水、等的侵害;
➢ 具有有效地利用空间、一 房多用的效能。
考古镜头四:房屋
河姆渡人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结论: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水稻。
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
玉蟾岩遗址出土的稻谷
水稻遗存
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
考古镜头二:农业工具
石凿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共1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共19张PPT)
使用天然漆
• 8.音乐绘画:原始乐器骨哨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河 姆 渡 遗 址 出 土 的 稻 粒
河姆渡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
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
原始农业的发展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2.原始农业兴起于: 黄河、长江、淮河流域 3.耕作方法: 刀耕火种,耒耜耕种
6.原始饲养业:
7.原始手工业:
8.音乐绘画:乐器陶埙,彩陶上几何图案,动植物纹饰
浙江余姚河姆渡
2019/3/1 长沙市第六中学 周宽 11
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2019/3/1 长沙市第六中学 周宽 12
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 • • • • • • 1.地点: 浙江余姚( 南方长江流域) 2.时间: 距今约7000年前 骨耜最为典型 3.生产工具: 4.农作物: 水稻 5.定居生活:干栏式房屋 6.原始饲养业: 猪、狗和水牛 7.原始手工业:木结构水井,陶器、玉器,雕刻,
4.兴起发展的重要标志: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 聚落,磨制工具 5.意义: 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 的物质基础
不同点
北方
(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半坡 原始聚落)
南方
(长江流域的河姆渡 原始聚落)
气候温暖 种植粟、黍 半地穴式房屋
气候湿润 种植水稻 干栏式房屋
妇 女 织 布 缝 衣 想 像 图
原始符号 这些陶器各有什么用途?
半坡出土的纺轮
2019/3/1
半坡出土的骨制箭头、 渔叉和渔钩
8
一、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地点: 黄河流域陕西西安
2.时间: 距今约六千年
3.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骨器,角器
4.农作物: 粟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2节 原始的农耕生活 课件(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2节 原始的农耕生活 课件(共21张PPT)
3、不能反映大汶口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居民
生活比以前进步的是: D
A.农耕已是主要的生产活动。 B.墓葬里有随葬品 C.有了黑陶和白陶 D.已经种植粮食
课堂练习
4、氏族公社繁荣时期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是 C
A.山顶洞人 B.半坡原始居民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5.妇女在母系氏族公社中受到尊敬,是因为
原始的农耕生活
目录
半坡居民的生活 河姆渡人的生活
课堂练习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时间:距今约5000~6000年
地点:陕西西安
社会形态:母系氏族社会
生产力发展状况: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发 明了弓箭,从事原始农业生产和渔猎劳动。 文化发展状况:能制作彩陶,上面绘有精 美的图案。陶器上的刻画符号,被认为是 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河姆渡出土的稻谷
河姆渡出土的骨簇
河姆渡出土的猪纹长圆形钵
河姆渡出土的陶猪
河姆渡出土的人首塑
课堂练习
1、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他们是 C
A.山顶洞人 B.半坡原始居民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课堂练习
2.半坡氏族人们生产的陶器劳动工具
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时间:距今约7000年 地点:浙江余姚
社会形态:母系氏族社会
生产力发展状况: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发明了弓箭,以原始农业生产为主。 文化发展状况: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 乐器。表明其审美艺术已达到相当水平。
河姆渡文化的骨耜
河姆渡出土的骨镰
河姆渡出土的鹤嘴锄
半坡博物馆
半坡圆形夹顶房屋复原图
半坡人面网纹盆
彩绘船形壶
彩绘船形壶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高15.6厘米 ,长24 厘米,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中国社会科 学院考古研究所藏。此壶形状像船,头尾 尖尖,杯口,短颈,平肩,两肩上各有半 环耳可以系绳。在船腹处用黑彩绘有网状 纹饰,像张挂鱼网,应与当时人的渔猎生 活有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课件

• 2.地点: 黄河流域(陕西西安)
• •
34..生农产耕工作具物::粟磨和制蔬石菜器((世石界刀上)最耒早耜种粟)
• 5.原始饲养业:猪 狗
• 6.定居生活:半地穴式房屋
• 7.原始手工业:彩陶 纺线、织布、制衣

尖底瓶
鱼纹彩塑陶盆
人面鱼 纹陶盆
彩陶
石刀
石锄
石斧
半坡氏族的磨制石器
半地穴式房屋
制造陶器、 玉器和原始 乐器
制造彩陶、 织线
大 约四、黄河流域 农耕经济
汶 五千年山东
更大发展

制造黑陶、 白陶,手工 业更大进步
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
使用说明
为了更好地方便您的理解和使用,发挥本文档的价值,请在使用本文档之前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本资料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贴近实战,注重品质。适合各个成绩层次的学生查漏补缺,学习效果翻倍。本文档为 PPT格式,您可以放心修改使用。祝孩子学有所成,金榜题名。 希望本文档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使用
民地
农之 神
《 白 虎 通 》
作利 农 。, 因
制天 耒之 耜时 ,,
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的分布
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
陕西西 安半坡
遗址
浙江余 姚河姆 渡遗址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 1.地点:长江流域 (浙江余姚) • 2.时间: 约7000年前 • 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 • 4.农耕作物:水稻 • 5.定居生活: 干栏式房屋 • 6.原始饲养业:猪、狗 • 7.原始手工业:陶器、玉器、原始乐器
骨耜
河姆渡出土石器
石凿
石斧
水我
稻国
的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石镰 石锄 黑陶 白陶
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
大汶口墓葬里,为什么会有 了随葬品多少悬殊的现象? 应怎样看这一现象?
生产力发展 剩余产品出现 私有财产出现 贫富分化 原始社会即将解体,阶级社会即将到来
原始 距今 生活 居民 时间 地区
原始 原始家畜 原始 农耕 饲养业 手工业
河 姆 渡
约七千 年
长江流域 浙江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代表了我国哪 个地区的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1)材料一代表了南方长江流域;材 料二代表了北方黄河流域。
(2)从上面两则材料中提取信息:半坡 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有哪些共同 特点?(2)共同特点是:普遍使用磨制
石器;出现原始农耕业;居住在房 子里,过着定居的生活;饲养家畜; 学会了制作陶器。
A.主食是粟,副食有鱼、肉、蔬菜
(1)材料一代表了南方长江流域;
A、建造房屋
B、原始农业的出现
根据P9第一段小字和本图:
你能推测半坡人的能吃到的食物吗?
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
决定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的根本因素是
材料二代表了北方黄河流域。
饮食习惯 B.
原始农耕:
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
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原始家畜饲养业:饲养家畜(猪、狗……)
原始手工业: 陶器、玉器和原始乐器
原始生活:
定居,住干栏式房屋
动动脑:
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 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
食物来源:不固定(采集与渔猎);固定(原始农业)
居住条件: 天然洞穴;定居 生产工具与生活用具: 打制;磨制。耒耜、制陶、挖井、制 作简单的 玉器和原始乐器 社会分工:无明显分工;出现原始农业、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_原始的农耕生活【课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_原始的农耕生活【课件】
2.比较半坡、河姆渡居民在生产生活 方面的异同,认识环境影响文明的发 展。
3.结合“文物图片”初步识别农耕时 期先民的智慧。
我我国国原远始古农人耕类时主代主要要遗遗址址的的分分布布
陕西西安 半坡遗址
山东泰安 大汶口遗址
10/29/2020
浙江余姚 河姆渡遗址
10/29/2020
原始农业——粟
10/29/2020
10/29/2020
原始农业——水稻
我国是世界上最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10/29/2020
生产工具——磨制石器、骨耜
骨耜
磨制石器
10/29/2020
河姆渡原始居民 主要生产工具是 磨制石器和骨耜
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
河姆渡居民已经 挖掘水井,饮水方便
7000年前的水井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 植粟的国家。
生产工具——磨制石器、骨器
半坡原始居民 使用磨制石器和 骨器进行生产。
原始手工业 ——彩陶
人面鱼纹彩陶盆 鱼纹陶盆
半坡已制造彩陶, 并且出现了文字尖雏底形瓶
10/29/2020
陶器上刻画的符号
原始手工业——纺织、制衣
说明半坡原始居民

已经会纺

织和制衣。
10/29/2020
7、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D )
①种植粟和水稻 ②饲养猪、狗等家畜
③原始聚落的出现 ④火的使用
A.①②④ C.②③④
B.①③④ D.①②③
北京人 采集狩猎
山顶洞人 采集渔猎
他们怎样获得 食物?
假如你是一个原始人,你仅仅只靠在野外采 集的果实,和捕捉的动物为生,会有哪些不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共24张PPT)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阅读书本P9,看谁能最快找出 1.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水稻和粟的国家。
2.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是什么?
3.原始农业的出现对人类的发展和进步 有什么意义?
原始农业为 古代文明社 会的形成奠 定了重要的 物质基础。
原始农业兴起和 发展的重要标志:
•元谋人、北京人他们定居在房屋 中吗?
•在怎样的状况下人类才有可能开 始定居?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时间 地点 半坡人
房屋 生产 原始 类型 工具 农业
原始 手工业
半地穴式房屋
半坡居民种植粟
土西 的安 石半 斧坡
遗 址 出
半坡居民 制作磨制石器 (新石器时代)
河姆渡居民饲养家畜
自我反馈,知识巩固
半坡人
时间 地点 房屋 生产 原始 原始 类型 工具 农业 手工业
河姆渡人
自学反馈,梳理巩固
时间
半坡 距今 人 约六
千年
河姆 距今 渡人 七千

地点
房屋 类型
陕西半坡 半地 黄河流域 穴式
浙江余姚 干栏 长江流域 式
木结 构水 井
生产工具 原始 原始 农业 手工业
半坡居民 制作弓箭、 渔民 制作陶器 (彩陶)
半坡居民会纺纱、制衣。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时间 地点
河姆 渡人
房屋 生产 原始农业 原始
类型 工具
手工业
干栏式房屋
七千年前的古水井
骨耜(Sì )
河姆渡居民 制作骨耜
河姆渡居民 种植水稻
河姆渡居民制作陶器

2022年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第一课时》课件

2022年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第一课时》课件

( B)
①农作物种植;②家畜饲养的出现;③掌握钻孔技术;④聚落、
磨制石器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决定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
的根本因素是 ( C )。
A.饮食习惯
B.劳动工具
C.自然条件
D.劳动技术
4.下列各项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
①北京人 ②河姆渡人 ③山顶洞人 ④半坡人
通风防潮
保暖(冬暖夏凉)
特点
湿热多雨
寒冷干燥
建筑原因 主要原因是南北方的气候和自然环境的不同
当堂训练
1.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农作物,目前,
C 发现于我国、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不包括( )。
A.稻
B.粟
C.菽
D.黍
2.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中国农业起源于距今
10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是
3.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
耒耜
4.兴起和发展标志: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 展。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1.时间:距今约7000年 2.地点: 浙江余姚 (长江流域)
3.房屋样式:干栏式建筑
4.主要农作物: 水稻 5.农业工具: 骨耜最为典型
6.家畜:猪、狗、水牛 ※河姆渡人还运用雕刻等技 术; ※河姆渡人还懂得用漆。
说明河姆渡居民 不仅制陶,而且 学会养猪,开始
原始畜牧业。
3/26/2024
玉 璜
玉 玦
骨哨
三、半坡居民的生活
1.时间:距今约6000年
2.地点: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 (黄河流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共40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共40张PPT)

距今 约七
民 千年
长江 流域
半坡
原始
居民
稻我


的 国 家 。
世 界 上 种 植

骨耜
杆栏式房屋
河姆渡干栏式建筑
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 这种房屋呢? 浙江地区地势低洼、潮湿温热。
不仅通风防潮,而且可 以防蛇虫猛兽之害,还 可以养殖家禽家畜。
鱼塑
七千年前的古水井
河姆渡出土的穿孔玉斧
社会 组织
原始 人群
原始 人群
氏族
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 仅靠在野外采集、捕捉食物为生,生存 会有哪些困难?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学习目标:
• 1.说出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 农耕文化的特点
• 2.通过观看实物插图和问题,概括出 原始农耕文化的特点。
• 3.体会人类征服自然的漫长和艰辛, 从而树立珍爱生命,善待人生,增强 征服困难与挫折的意志。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 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半坡的原始纺织业
大汶口出土的骨镰
大 汶 口 陶 器
黑陶镂孔高柄杯
要大 先汶
进口














大汶口晚期的 墓葬里,为什 么有随葬品多 少的现象出现?
生产发展
产品剩余
私有财产出现 贫富分化逐步加剧
原始 距今 居民 时间
生活 地区
半地穴式房屋
动脑筋:
• 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 种房屋?
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 候比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 既可以抵挡风雨,又可以取 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2.了解中华文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

熟练掌握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和大汶口原始居民等历史概念。

进而认识其发展特点的差异,并认识其发展对中国古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1.通过仔细观察本课中“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干栏式房屋”“河姆渡出土的骨耜和装有木柄的骨耜复原图”和“半坡出土的纺轮”“半坡出土的骨制箭头、鱼叉和鱼钩”及“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等图示,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文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并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

2.通过对本课中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原始的农耕生活特点的比较,培养学生比较能力和学科交叉知识运用的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进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学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教学难点私有财产、贫富分化、阶级等历史概念和这些历史概念出现的背景。

●教学方法1.故事导入法。

教师可利用课本导入框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带出从考古发现了解我们的先人如何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了食物的“生产”者的话题。

2.讨论法。

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原始社会人们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等问题来学习本课内容。

这种引导思考可在学生讨论、集思广益的基础上进行。

3.联系讲述法。

这种方法在讲述教科书中所涉及到的整个农耕经济中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时要用到。

这种方法可以揭示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避免孤立地罗列。

4.图表法。

由于本课内容较多,时间离现在又远,学生单凭想像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用图表法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这种状况。

5.图片分析法。

这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本课时,更直观地感受原始农耕时代的氛围。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历史文物、遗物图画或图片,并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分析。

●教具准备1.历史文物、遗物图片(条件不具备,可利用课本插图)。

2.投影仪、小黑板。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例示一]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学了《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课。

在那里,我们接触到了关于人类产生的种种传说。

今天,我们再来听几个故事。

伏羲氏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圣贤,是著名的“三皇”之一。

古史上又称为庖牺氏或宓牺氏。

在《三皇本纪》里记载了伏羲氏“养牺牲以供庖厨”,即教给人民畜牧以供厨下肉食。

在《周易》里又记载庖牺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即教民结网捕鱼。

到唐朝时,历史学家司马贞把这两个记载合到了一块:“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牺氏,养牺牲以供庖厨,故曰庖牺。

”这是把教给人民结网打鱼和驯养禽兽的功劳全归在伏羲氏一人身上了。

关于导入框中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传说,在古书上多有记载。

框中故事出自《拾遗记》,其原文为:“时有丹雀衔五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

”那么,这两个故事是否可信?如果不可信,它们还会给我们提供哪些重要的线索呢?我相信,我们学习了本课后,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注意:在讲故事时,对于文献中的原文讲解要翻译清楚让学生听懂;二要把引文内容通过投影仪显示在屏幕上或者书写在黑板上)[导入语例示二]同学们,在前一节历史课上,我们学到了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

从中我们知道了在早期人类时期,他们的食物来源主要是采集和渔猎,以采集为主。

现在,我们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周围的人讨论一下,原始社会人们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但也有很多不便之处,现在请同学们回答的是:一、这种不便表现在什么方面?二、怎么样能够避免这种局限性?[学生想像、讨论]……[学生回答]仅靠“采集”为生,有很多局限性,首先,要受到季节的影响,像植物果实在冬天就很难找到;其次,如遇上自然灾害,像水灾、旱灾等,可能生存就成问题;第三,由于食物来源不固定、不充足,就需要不断变更生活场所,而这种场所的变更在实际中盲目性很大……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开始农耕生活……(问题回答过程中,教师需不断地加以引导)[教师过渡]刚才我们回答了以“采集”为生的原始居民的生活的不便之处及解决办法,既然,我们提到解决局限性的最好办法是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开始农耕生活,那同学们想一想,自然界中的什么现象可能促使原始人类注意到野生的植物可以人工种植,导入框中关于神农氏拣坠落地上的谷粒并把它种在田里的神话传说能否给我们提供一些启示?[学生回答]原始人类在长期的采集过程中,注意到了可食的食物种子落地、发芽、生长、成熟的现象,从而开始进行人工种植的尝试,原始农业出现了。

虽然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传说不可尽信,但自然界野生植物的生长过程给先民以启示,这一点应是确信无疑的。

(在学生回答这个问题时,教师可逐步培养学生通过历史表象看到或寻找历史发展轨迹的能力。

)[教师指导]下面,我们阅读一下课本上所引的《白虎通》原文。

[学生阅读]……[教师讲解]这一段话的意思是:神农氏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制作工具,教民种植。

那么,这里所说的天时、地利指的是什么呢?我们说是自然环境,包括气候、水分、土壤、植被状况。

这种地理环境直接影响到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状况。

下面,我们就先来看一下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板书]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教师讲述]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是1973年在浙江余姚发现的。

距今约七千年。

从考古发掘的成果看,河姆渡原始居民不但进入原始农耕阶段,而且有了较高的水平。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开始使用磨制石器,主要的器形有石斧、石锛等。

还有专门用作木材加工的原始刨光工具石扁铲和用于加工木板的石楔等,共出土九十件。

河姆渡原始居民用骨器多于用石器,出土各种骨器的数量是石器的七倍,最常见的是骨耜。

请同学们看课本第8页“河姆渡出土的骨耜和装有木柄的骨耜复原图”,耜是最常见的河姆渡出土物,骨耜上安装的柄叫耒。

通常又把这种装有木柄的骨耜叫耒耜。

用耒耜耕作,叫耜耕农业。

在河姆渡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的稻秆、稻谷,这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开始种植水稻,而且这在世界历史上是最早的。

现在我们再看一下课文中“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说明了河姆渡原始居民已掌握了凿井的技术。

他们饮水比以前更方便了。

[教师提问]我们再看一下课文中“干栏式房屋”图,这又能说明什么呢?[学生回答]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过着定居生活。

[教师引导]还能说明什么呢?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学生回答]还能说明古代建筑业开始萌芽,而且有了因地制宜的意识。

[教师讲解]对,说明古代建筑业开始萌芽,而且能做到因地制宜。

干栏式房子是一种木结构的地面建筑。

浙江地区地势低洼,潮湿温热。

我国先民为了居住地能有良好的通风和防潮性能,于是盖造干栏式房屋。

这种木建筑房屋,一般都有若干木桩、圆木、木板组成,下部有木柱构成底架,高出地面,底架采取打桩的方法建成。

桩木打成后,上架横梁,再铺板材,然后在木板上立柱构梁架和屋顶,形成架空的建筑房屋。

干栏式建筑,既可防蛇虫猛兽之害,又可避潮湿,下面还可以养殖家禽家畜。

至今,我国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尚采用这种古老的建筑形式。

(教师在讲解时,可以把干栏式房屋放大图与西南少数民族居住架子楼相比,对照讲解,这样,效果更好些)[教师讲述]河姆渡原始居民除了种植水稻、开凿水井、建筑干栏式房屋以外,还饲养家畜,以猪、狗、水牛为多。

河姆渡原始居民还制造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

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可以讨论。

[学生讨论]……[学生回答]开始了原始的农耕生活;大量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种植水稻、建筑房屋、开凿水井;饲养家畜,制作陶器、玉器和乐器。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比较:从食物来源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主要靠采集野生植物果实为生,辅之以渔猎;而河姆渡人则有了比较固定的食物来源,即种植水稻,发展原始农业。

从居住条件来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住在天然的洞穴里;而河姆渡人已会建造自己的房屋,而且能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房屋的结构和样式。

从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来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时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河姆渡人则使用磨制石器,并用耒耜耕地,而且会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

从社会分工的情况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正处于最原始的社会发展阶段,没有明显的社会行业分工,而河姆渡人已经有了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和原始手工业之分。

同学们,到现在为止,关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我们已经学完了。

现在,我们把河姆渡原始居民的主要成就写在黑板上:[板书]1.使用磨制石器、耒耜2.种植水稻(世界最早)3.建筑干栏式房屋,定居生活4.挖掘水井,饮水方便5.饲养家畜6.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教师引导]刚才,我们学了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历史,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把“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和“大汶口原始居民”两目看一下,按照学习“河姆渡的原始农耕”一目的模式把相关知识点列出来。

[学生看书]……[教师引导]看过书之后,我们共同把这两目的内容填在黑板上(学生念教师写)。

[板书]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1.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木制的耒耜2.种植粟(世界最早为河北武安磁山)3.饲养猪、狗等动物,用渔具捕鱼4.食物种类丰富,粟(主)、鱼、肉、蔬菜(副)5.建筑半地穴式的房子,定居生活6.制造彩陶,刻画符号7.纺线、织布、制衣[板书]三、大汶口原始居民1.农耕经济有很大发展,农具发达2.原始手工业有了很大进步3.陶器有黑陶、白陶,质量很好4.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教师讲解]同学们,在填过后两目内容之后,我们再来把知识更加系统一下:我们学习过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七千年的时间,在陕西西安半坡村发现的原始居民遗址,经科学技术测定,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历史。

半坡遗址是原始农耕时期黄河流域的一个典型代表。

首先在半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窖藏和罐藏的粟籽。

日本的农学家认为,大约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粟就向东传到日本、朝鲜,向西传入阿拉伯、小亚细亚、俄国等国家和地区。

现在,我们看课文中的“半坡出土骨制箭头、鱼叉和鱼钩”图,这说明,远在新石器时代,尤其是在半坡原始居民的遗址中发现的骨制箭头、鱼钩和鱼叉等,标志着渔猎生产在社会经济中占相当大的比重,我们再看“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房屋呈圆形,但特别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