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叶霉病病原菌初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番茄叶霉病病原菌初报

早在1932年我国广东就有发生茄子绒菌斑病(叶霉病)的报道,此后在山西、河南等地相继有该病的发生由于茄子绒菌斑和番茄叶霉无论在病症和病原菌形态上都有很大的相似性,我国文献报道茄子叶霉病病菌为黄褐孢霉菌[Fulvia fulva]。在我国即有茄子叶霉病记载中,四川(1941年)、山西(1943年)、内蒙古(1944年)、河南(1950年)、台湾(1959年)相继见有报道,但是一般发病较轻。近年来通辽市开鲁县茄子保护地内发现茄子叶霉病,该病害是茄科作物的一种重要病害,在茄子保护地内流行,蔓延,病情发展严重,且在较潮湿条件下发病较为严重。茄子发病后使叶片变黄枯萎,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营养合成,降低茄子产量和品质。此研究就在发病植株上所分离培养出的病原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测定,。

黄褐孢霉菌【Fulvia fvlva(Cooke)Cif.】,属无性菌类褐孢霉属,异名:黄枝孢菌(Cladosporium fulvum Cooke)。分生孢子梗成束从气孔伸出,稍有分枝,初无色,后呈褐色,有1~10个隔膜,大部分细胞上部偏向一侧膨大。其上产生分生孢子。产孢细胞单芽生或多芽生,合轴式延伸。分生孢子串生,孢子链通常分枝。分生孢子圆柱形或椭圆形,初无色,单胞,后变为淡褐色,有的中间可长出1~2个隔膜,形成多胞。病菌发育温度范围9~34℃,最适温度20~25℃。湿度是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相对湿度在80%以下,不利孢子形成,也不利侵染及病斑的扩展;

尽管在国内外有对由褐孢霉侵染引起番茄叶霉病,茄子叶霉病的报道,但茄子叶霉病在茄子病害中属于一种重要病害, 对由褐孢霉侵染引起茄子叶霉病的报道缺乏,难以有效指导生产实践中病害的防止与控制。本试验对褐孢霉的适宜温度、pH条件进行了研究,进一步认识茄子叶霉病的病原也为科学的防治该病害提供理论依据。

对茄子叶斑病病原菌叶点霉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菌丝生长和产孢的适宜温度都为25℃,在25℃时菌落发育最好,且产孢量也大。所不同的是,在温度高于35℃时,可能有少量的菌丝生长但无孢子萌发。此结果符合刘志恒,刘薇薇等在《茄子叶霉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药剂抑菌效果研究》中所提到的病菌菌丝生长发育温度10~40℃,在20~35℃生长良好,最适温度30℃,

属喜高温的病菌。该菌菌丝pH为3~9时均能生长。最适生长的pH为7,且产孢量最大,此病菌更偏好酸性环境。最适碳源是麦芽糖,氮源是硫酸铵。且在液体培养基中菌丝在pH5~9时生长迅速。

由一系列试验结果可看出此病原菌是喜高温,高湿且偏酸性的病原菌,高温,高湿有利于该病的流行和蔓延。病原菌产孢量与生长速度密切相关,当病菌生长速度快,营养生长旺盛时产孢量会减少;而当生长缓慢。营养生长变弱时,产孢量却大大增加,因此控制生长速度是控制病原菌产孢的关键措施之一。

近几年,随着我过蔬菜栽培设施化,产业化的发展,茄子保护地栽培面积不断增加,而保护地内温度高,湿度大等条件为该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大环境,这些因素可能是导致该病近几年猖獗发生的重要原因。另外,病菌以菌丝体或菌块在病残体内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菌丝潜伏于种皮上越冬,越冬能力强,作为下一年的初侵染来源。

故对于此类病害最主要的防治方法即为加强栽培管理,对保护地进行降低温,湿度,适时通风透光,控制浇水。及时整枝打杈,摘除病叶,对病株及时进行处理。在选种时要选用抗病品种,且对种子进行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