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学第五章《儒林外史》精选 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作品塑造了一批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的形 象,从侧面揭露了科举制度的丑恶。
这些人是一批科举制度的得实利者。他们科举成 功,做了官便放肆地敲剥百姓,回到乡里又成为鱼肉 乡里的恶霸。
笫八回写王惠一到南昌太守任上便问:“地方人 情,可还有什幺出产?词讼里也略有些什幺通融?”想 的就是钱。最后,衙门里一片戥子声、算盘声、板子 声。衙役百姓一个个被他打得魂飞魄散,“合城里的 人,无一个不知太爷的厉害,睡梦也是怕的”。
在没有考中的时候,周进和范进的生活和内心精神非常 悲苦。六十多岁的周进,“苦读了几十年书”,考到胡子花 白了,却连秀才也没当上,只好到薛家集当私塾教师。而到 薛家集的第一天,便受到“新进学”而年少气盛的梅玖的奚 落和凌辱。范进也是这样。在没有考中举人时,穷得没米下 锅,一家人饿了两三天。他的岳父胡屠户尖刻地嘲弄他的赶 考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可一旦他们考中了,立即被人 捧到云端。周进考中进士后,“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相与 的也来认相与”。范进考中了举人,老丈人刮目相看不用说, 转眼之间,房子有了,地也有了,奴仆丫环、细瓷银镶杯箸 一下子把老太太高兴得一命呜呼。周进、范进中举以后政治、 经济地位的迅速变化,以及人们对他们态度的骤然转变,是 当时知识分子沈迷于科举功名的社会根源。
作者通过这些丑恶嘴脸的描写,痛斥了靠科举爬上去的 这些人给国家和百姓带来的危害。
(二)刻画了一些假名士、假山人的形象。
这些人的特征是在功名上不得志,但也不打算像 周进、范进那样苦熬苦挣,而是投机取巧,混充风流 名士,互相标榜,过着无聊的寄生生活。
《儒林外史》中这类人数最多,其可恶仅次于乡 绅,吴敬梓对他们的痛恨和鄙夷也仅次于土豪劣绅。 这批人是科举制度的副产品和垃圾,也就是顾炎武在 《日知录》中所说的“适四方则无地非游客”的一类。
吴敬梓在这里所反映的三个方面的人物,也就是 闲斋老人在《儒林外史序》中所说的:“有心艳功名 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 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
吴敬梓通过他们的丑态和嘴脸,深刻揭示了科举 制度败坏国家、败坏风俗、败坏道德的罪恶,并通过 这种批判旁及了当时的官僚制度、人伦关系,及至整 个社会风尚。
《儒林外史》中的贪官形象不十分丰富,可能是吴敬梓 对他们的生活不太熟悉的缘故。对土豪劣绅的描写则非常深 刻,其中严监生、严贡生、张静斋的形象是很典型的。
他们稍有功名而爱财如命,一毛不拔,为了钱,什幺手 段都使得出。张静斋为了谋夺和尚的田产,装神弄鬼,唆使 地痞流氓诬陷和尚与妇女通奸。严监生贪婪悭吝,剥削成癖。 他家有十多万银子,自己病得饮食不进,还念念不忘收租子、 敛钱财,临死时为了灯盏里多点了一根灯草而迟迟不肯咽气。 严贡生更加阴险刁滑,为非作歹。他强圈穷人王小二的猪, 还行凶打折了王大的腿;施展讼棍手段,明明没有借钱给别 人银子,却硬向人要利息。他在严监生死后,欺压寡妇弟媳, 霸占胞弟产业。
二、wenku.baidu.com儒林外史 》的文人群体形象
《儒林外史》表面上写明代生活,实际上展示 了一幅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画。它以封建 士大夫的生活和精神面貌为描写对象,以揭露 科举制度以及在这个制度下士大夫的丑恶灵魂 作为切入路径,深刻揭露和讽刺了整个封建礼 教制度的腐朽和不堪救药。
《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 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科举制度的严峻批判; 第二部分表现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第五章 《儒林外史》
一、吴敬梓的生平与思想 二、《儒林外史 》的文人群体形象 三、《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一、吴敬梓的生平与思想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 民,自称秦淮寓客,因家有文木山房,晚年自 称“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
具体见教材P282-284
吴敬梓读书处――国光楼全面修缮 新华社发(王家国 摄)
第一部分 对科举制度的严峻批判
批判科举制度,批判功名利禄观念,是《儒 林外史》的中心内容。作者是从三个方面批判的。
(一)塑造了几个科举迷的形象,揭露科举制度 腐蚀人们灵魂的罪恶。
1、范进、周进是一个类型。作者不仅写出他 们被科举制度折磨得如痴如狂的迂腐可怜的形 象,而且写出了造成这种变态心理的典型环境。
3、以蘧耽夫、匡超人为代表。他们原先是很 纯朴的青年,后来中了八股文的毒害而堕落。
蘧耽夫原来视八股文为俗事,每日只是做几首诗,吟咏性 情。但在鲁小姐的潜移默化下,在马二先生的教导下,变成 一个八股选家,一个堕落的名士。
最典型的是匡超人。他本来纯真朴实,勤劳俭朴,遇见马 二先生,接受教诲,也热衷于八股,追求起功名来了。在他 重游西湖时,便掌握了一套吹牛撒谎、坑蒙拐骗的本领。后 来他到了北京,蝇营狗苟,停妻再娶,完全堕落为一个出卖 灵魂的流氓。匡超人的堕落来源于马二先生的启蒙,但马二 先生是一个忠厚老实人,匡超人在先也很淳朴,这就深刻地 写出了八股文毒蚀灵魂的罪恶,写出八股科举制度如何使一 些读书人神魂颠倒,泯灭了天性。
2、一批举业至上主义者。他们向往功名,推 崇科举,但本身并没有痛苦的经历。这以马二 先生、鲁编修、鲁小姐为代表。
这批人的面目可概括为八个字,即迂执酸腐、空疏不 学。他们把八股文奉为圭臬,好象天地间除了八股文 什幺也不存在了。尤其深刻的是,作者写到了八股文 对女子和孩子的毒害。
鲁小姐在父亲的熏陶下,也弄起了八股。后来看到新婚 的丈夫对八股文不太在行,没了指望,便把刚满四岁的小儿 子“每天拘在房里讲四书,读文章”。对孩子的这种摧残, 反映出八股文科举的毒汁已渗透到社会的每个细胞。
在这样的科举制度下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当然只能是 些不学无术的人。
作者在作品中对他们进行了辛辣嘲讽。像八股文专家马 二先生游西湖,看到朱淑真、李清照的名字,说:“这些什 幺人?料想不是管功名的了。”当了学道的范进,竟然不知苏 轼是哪个朝代的人。
作者通过这批举业至上主义者的嘴脸反映了八股文科举 制度对学术文化的破坏。
第二部分 表现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吴敬梓在揭露批判的同时,又塑造了一批寄托 他的理想的正面人物。这些正面人物可以分为四 种类型,分别代表了作者探索理想的进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