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313《造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造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造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造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9170074课程名称:造型基础英文名称:The basis of the styling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学时:60课时学分:4学分适用对象:艺术设计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素描基础、色彩基础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艺术设计学科本科教学计划中的学科基础课程,该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是对立体造型能力训练的核心课程,本课程的新修课程有素描基础,平面构成,设计色彩等等。

是学生表达事物、生活及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课程主要从培育学生造型能力与审美双重功能中,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

课程教学内容有四部分:一、认知——形态与空间构成;二、方法——形态与空间生成;三、实验——材料语言探索;四、整合——团队项目体验。

教学方式从造型学的基本原理出发,以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为教学训练媒介,采取多元化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理念有别于传统的艺术造型教学,侧重于感谢的现当代观念,强调对设计应用的主观能动性,突出造型的情感联想、象征意义。

Course description:This course is a hospital-wide teaching plans for undergraduates of General elective courses, basic knowledge of color is the student of color expression,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ns of life and emotions. Courses students apply from the color and aesthetic functions, the color value, enhance artistic accomplishment, so as to further enhance their awareness of beauty.Curriculum has three parts: first, understand the basic terminology of color basics, second, the master method of color tinting; three, learn to use color to express emotions. Teaching methods from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olor design principles of color science, images for teaching and training media such as still lifes, landscapes, sketches, design of multimedia teaching method and means. Ideology is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teaching of painting color, colors focused on rational concept, emphasizes the application of colorinitiative, highlights the emotional associations, symbolic meaning.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性质: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属于艺术技能实践课程。

《造型基础》教案.docx

《造型基础》教案.docx

课程名称:(素描一)备课时间: 2017年8月____________《造型基础》教案第一章人物头部结构与造型训练一教学目的:让学生充分重视对造型基础课的学习,理解造型基础课与动画课的关系, 明确学习要求,对造型基础课课时分布有个全而了解,充分调动学生绘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实践前对学习绘画的方法有个了解。

二教学要求:通过42课时的训练,使学生了解人物头部结构要领,熟悉专业绘画的步骤、方法、姿势、工具运用,偏重线条表现人体结构。

三教学难点:在很短得时间内,真正理解人物头部结构,对于从未接触过人体绘画的学生而言存在一定难度,四教学方法:由于学生水平不齐,要兼顾每位学生的积极性,于是采取基础课上提问与要求学生演板等方法,实训课上分组绘画、当堂评画等方法,课下针对不同情况布置相应作业。

五教学过程:1造型基础课与动漫课的关系:首先,我简单解释一下我们动漫课的动漫究竟指什么?动漫在狭义上专指动画作品和漫作品,其中漫画还可分为单幅、四格和连载等,分别承载讽刺、幽默和叙事等功能。

如《夫子》、朱徳庸的《涩女郎》、《双炮响》、《醋溜CITY》作品系列。

动画则是运用各种影视头语言来组织画面,并将一个个动作、场景连接起來,构成整个故事的叙事逻辑。

也就是说,动画首先是编剧,接着把编剧的文字内容转化为视觉语言(即技术化和文字的画而化),最后将视觉语言转化为视觉图象,需要动漫作者进行美术设计, 将模糊表现清晰化,设计好人物的造型、服装、动作、道具、背景、环境等等。

如美国的《怪物史莱克》、《花木兰》、《狮子王》、《海底总动员》,日本漫画《再见萤火虫》, 《蜡笔小新》等,在广义上,动漫己经成为强调视觉冲击的“新漫画”的代名词,并从一种概念延伸为一种表达方式,可以与电脑结合成Flash、CG、网络游戏,也可以穿插在文学作品中做插图,甚至还渗入语言文字。

Flash如大学自习室的故事等,动画也好,漫画也好,flash,游戏也好,归根结底一句话,就是要把它们画出来。

造型基础教学大纲(精编文档).doc

造型基础教学大纲(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造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简介教学总要求:通过对自然形态、抽象形态、空间构成的研究,培养观察力和逻辑分析能力,认识艺术语言的独特个性,开拓创造性思维。

各部分的具体要求:1、对自然形态的研究:从具象客观再现到抽象主观创造的过程,提高观察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2、对抽象形态的研究:对自然形态本质的理解和对艺术规律的个性体现。

3、理解空间构成:立体构成、塑造空间。

四、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第一章产品概念和造型设计的基本规律及方法一、产品概念和造型设计的基本规律及方法2课时1、形式美法则2、造型基本规律3、方法及应用二、观察与思考( 几组造型各异的静物无序排列,引导观察及辅导练习。

)10课时三、具象再现与抽象主观创造:( 分析蒙德里安、科拉菲克的作品及艺术观点。

)4课时重点难点:1、通过对自然形态、空间构成的研究,培养观察和严谨的逻辑分析能力。

2、对感性与理性的认识以及开拓创造性思维。

能力要求:1、培养产品造型形态的认识观,掌握造型的基本规律及方法。

2、建立观察和严谨的逻辑分析能力。

第二章自然形态的形态研究14学时1、各种形态(植物形态、壳类形态、骨骼皮肤形态、巢穴形态、漩涡形态)2、材料与质感3、构造与结构及组合4、空间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专业领域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研究形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力要求:1、掌握必备的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

2、通过对自然形态、空间构成的研究,培养观察和严谨的逻辑分析能力第三章抽象主观创造的形态研究10学时1、形体的构成2、自然形态与功能3、形态与结构的空间研究4、形态与材料表现5、形态与语义6、课题总结1学时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专业领域基础理论知识。

2、形态的语言特征及其自身的规律性。

3、形态的创新。

六、考核方式(作业要求)及成绩构成课程过程性的终结考核与评价形式及详细规则,一般包括课堂表现、课后作业、课程实践及作业考评等部分.作业设置根据任课教师的教学经验、方法、及灵感创意而定。

造型基础教学大纲

造型基础教学大纲

《造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第一章产品概念与造型设计得基本规律及方法一、产品概念与造型设计得基本规律及方法2课时1、形式美法则2、造型基本规律3ﻫ、方法及应用二、观察与思考(几组造型各异得静物无序排列,引导观察及辅导练习。

)10课时ﻫ三、具象再现与抽象主观创造:(分析蒙德里安、科拉菲克得作品及艺术观点。

)4课时重点难点:1、通过对自然形态、空间构成得研究,培养观察与严谨得逻辑分析能力。

2、对感性与理性得认识以及开拓创造性思维。

能力要求:1、培养产品造型形态得认识观,掌握造型得基本规律及方法.2、建立观察与严谨得逻辑分析能力。

第二章自然形态得形态研究14学时1、各种形态(植物形态、壳类形态、骨骼皮肤形态、巢穴形态、漩涡形态)2、材料与质感3、构造与结构及组合4、空间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专业领域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研究形态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能力要求:1、掌握必备得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较强得实践应用能力。

2、通过对自然形态、空间构成得研究,培养观察与严谨得逻辑分析能力第三章抽象主观创造得形态研究10学时1、形体得构成2ﻫ、自然形态与功能3、形态与结构得空间研究4、形态与材料表现5、形态与语义6、课题总结1学时教学重点难点:ﻫ1、重点掌握专业领域基础理论知识。

2、形态得语言特征及其自身得规律性.3、形态得创新。

ﻫ能力要求:1)具有一定得艺术修养与美术造型能力;2)具有产品形态造型设计能力;3)具有产品造型设计手绘表现能力;4);具有产品造型结构设计与材料应用制作能力;六、考核方式(作业要求)及成绩构成。

《造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造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造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9170074课程名称:造型基础英文名称:modeling foundation课程类别:必修课学时:60学分:4适用对象: 动画专业考核方式:课程设计先修课程:二、课程简介《造型基础》是普通高校动画设计本科专业课必修的第一层基础课程,是培养实际应用能力的实践性课程,具有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相结合的学科特点。

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理念,将相关的知识做整体融合。

在导入构图学知识、艺用人体解剖知识的同时,注重线构速写造型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其它形式的研究、尝试和掌握。

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为后续的设计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Modeling foundation》is the first level of compulsory basic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 course of animation desig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a practical course to cultivate practical application ability.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bining basic theory and basic skills. Follow the concept of "from shallow to deep, step by step", and integrate the relevant knowledge as a whole. While introducing the knowledge of composition and human anatomy,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linear sketch modeling ability, and pay attention to other forms of research, try and master. To cultivate students' observation ability, performance ability and aesthetic ability, and improve their aesthetic quality.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follow-up study of design course.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动画专业的《造型基础》课程有别于理论课或上机课,涉及到画室资源、学生人数、学生造型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

《造型设计基础》教学大纲电子教案

《造型设计基础》教学大纲电子教案

《造型设计基础》教学大纲《造型设计基础》教学大纲(理论课程及实验课程适用)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中文):造型设计基础课程名称(英文):product modelling foundation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课程性质:必修计划学时:(其中课内学时:40 ,课外学时:8 )计划学分:3先修课程:设计素描,绘画透视,图形设计选用教材:《造型基础》周至禹编著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开课院部:艺术设计学院适用专业:产品设计课程负责人:王雅溪课程网站:无二、课程简介(中英文)造型基础涵盖了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空间构成、设计素描等基础知识部分,学生进入高校学习后,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现代造型理论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教学目标在于通过基础知识和造型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造型能力,提高审美意识,以便为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The modelling foundation covered elementary knowledge parts and so on plane constitution, three-dimensional constitution, color constitution, spatial constitution, design sketch, after the student entered the university to study, through the elementary knowledge study, the grasping modern modelling theory elementary knowledge and the method, the teaching goal lay in through the elementary knowledge and the modelling ability training, raised student's thinking in images and modelling ability, raised the esthetic consciousness, in order to will build the good foundation for in the future specialized study.三、课程教学要求序号专业毕业要求课程教学要求关联程度1 专业知识三大构成理论知识H2 问题分析不同设计方向对于模型制作的要求和适应性M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自行设计和制作相关工具H4 研究形态与材质在产品设计中的作用及其应用M5 使用现代工具工具刀、迷你电锯、便携打磨机、瓦楞纸切割机等L6 社会实践7 可持续发展绿色设计及材料的环保性L8 职业规范9 个人和团队模型制作采取团队协作形式,注重团队意识H10 沟通在团队作业中与组员之间的沟通,在汇报的过程中与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沟通H11 项目管理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实现设计项目的管理M12 终身学习模型制作的技巧与工艺知识M 注:“课程教学要求”栏中内容为针对该课程适用专业的专业毕业要求与相关教学要求的具体描述。

造型基础单位教学纲要.

造型基础单位教学纲要.

一、造型基础单位教学纲要:1.结构——造型、体积、空间2.光影——明暗、黑白灰三大面、五大调子3.构图——透视、布局、平衡、局部与整体关系、形式震撼4.速写实践——用图形记录思想造型就要主题鲜明,要想主题鲜明,有时就要主体突出。

传统意义上说一幅完整那个的作品,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体,这样你的作品才能表达的鲜明生动。

造型造型,营造有型的事物,营造就是布局和构图。

光影艺术是表达宣泄感情的载体,光影的艺术,是用光作画,因此光影成为表现除了构图以外的另一个表现因素。

因为有了光,我们才能根据光影的分布进行构图,所以就表现的本质来说是光影。

所以用好光对表现来说尤其重要,不论是图片表现还是影视表现。

在色彩未参与表现的黑白表现时期,光影是表达感情的一个根本因素。

光影分为影调和光调两个部分,笼统上都可以称为影调,两者之间有着非常细微的差别,往往统称为影调,但是这两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影调往往侧重画面的整体调子,光调往往更加具体,主要指光与影的具体分布也就是光的阶梯分布性质,色彩参与表现后,在影调的基础上有产生出色调。

(我的这种说法不知是否科学,因为是信手写来,还有待大家指正。

根据画面的明暗成分的多少,影调分为高调、中间调和低调,也称亮调、中间调和暗调,根据明暗的对比强弱,分为硬调、中间调和软调。

这两种调子所指是不同的,亮暗调主要指的是影调,硬软调主要指的是光调。

一般来说,亮调表达的情绪明快、积极、向上,但是也会给人浅薄不厚重深刻的感觉,暗调表达情绪抑郁、阴暗、沉重的情绪。

硬调表达的情绪结实、厚重、有质感、矛盾关系尖锐,是一种冲突而不是抵触。

软调表达轻快、矛盾关系表现平缓,是一种抵触而不是冲突。

影调光调的风格形成主要由客观和主观光线、质感两种因素有关。

比如,客观上:在光线不足的晚上,夜景当然是暗调为主,白天当然是亮调为主。

又比如,表现金属和表现棉花,主体本身的颜色也会决定表现画面的调子。

光线的多少,主体对光线反射的多少决定了影调的性质。

造型基础教学大纲

造型基础教学大纲

造型基础教学大纲造型基础是艺术和设计领域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它涉及到对形状、比例、空间、明暗、色彩等方面的理解和运用。

对于学习艺术和设计的学生来说,掌握造型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份造型基础教学大纲,该大纲涵盖了从基础知识到实践操作的各个方面。

一、教学目的本教学大纲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造型基础理论,学会运用造型元素,培养观察力和表现力,为以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基础知识:包括形状、比例、空间、明暗、色彩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观察方法:学习如何观察对象,培养敏锐的感知能力和观察力。

3. 表现方法:学习运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来表现造型,包括绘画、雕塑、设计等不同领域的表现技巧。

4.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提升造型基础技能,包括临摹、写生、创作等不同形式的练习。

三、教学安排1. 课程设置:本教学大纲分为基础理论课和实践操作课两个部分。

每周安排两节理论课和一节实践操作课。

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演示、讨论、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3. 教材选择:选用适合初学者的教材和参考书,同时教师也会提供一些相关的资料和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

四、考核方式1. 理论考试:通过笔试的方式,检验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

2. 实践操作: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操作作品进行评分,评价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3. 平时表现:包括学生的出勤率、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作为考核的一部分。

五、总结本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造型基础理论,学会运用造型元素,培养观察力和表现力,为以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选择等方面的合理安排,希望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补充说明1. 不同的专业和方向可能需要调整教学大纲的内容和重点,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2. 除了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修一些相关的课程,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提高技能水平。

《造型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案.

《造型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案.

《造型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案教师简介姓名厉凤鸣专业装饰艺术设计性别女学历大学本科从属于服装工艺与设计教研室,主要任教课程有《服饰配教学情况件》、《服饰图案》、《造型设计基础》、《电脑平面设计》。

《造型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建筑装饰参考学时: 84 学时一、造型设计基础课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造型设计基础是一门专业设计基础课,以抽象的几何形的组合关系为研究重点,是一种非目的性的创作方式,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掌握“三大构成”的互相关系及造型的基本规律,提高设计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引导学生的想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由平面走向立体,并督促学生养成认真、工细、多动手的好习惯。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概论1、构成与设计的关系2、构成课的作用和特点3、构成的概念4、构成发展史第二章形式美的规律1、统一与协调2、对比3、比例与尺度4、均齐与均衡5、节奏与韵律6、动感与张力7、新颖与奇特8、中心与重心第三章造型设计的基本要素1、点点的概念;特点与作用;点的构成及在装饰设计中的运用。

2、线线的概念;线的特性和作用;线的构成及在装饰设计中的运用。

3、面面的概念;面的特性和作用;面的构成及在装饰中的应用。

4、形形的分类;形的特性。

平面构成中的视觉要素和关系要素:1、视觉要素(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2、关系要素(方向、位置、骨格、空间、重心等)第四章平面构成形式构成形式:重复构成——基本形、骨格、特点渐变构成——基本形、骨格、表现形式、特点发射构成——形成、骨格、特点近似构成——基本形、骨格、特点特异构成——特异形、骨格、特点密集构成——基本形、形式、特点对比构成——对比关系(要素)、特点肌理构成——形式、创造手法、特点空间与矛盾构成——空间分类、特点第五章色彩构成1、色彩的三属性——色相、明度、纯度2、色彩的混合规律3、色彩的表示方法——色立体4、色彩的两大特性——对比、调和。

造型基础1课程大纲

造型基础1课程大纲

《造型基础1》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造型基础1》课程编码:学时:60学时学分:4学分开课学期:第1学期课程性质:学科技术基础必修课适用专业:艺术设计(环境艺术方向)先修课程: 无课程类别:必修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素描是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素描教学的目的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并提高学生设计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基本要求:1.了解素描的概念,素描在造型艺术中的地位,素描的规律,素描的表现方法和步骤,环艺素描的要求。

2.重点掌握透视的基本知识,理解形体转折和明暗变化的关系,注重质感的空间表现。

画面的整体关系。

3.重点掌握构图、比例、结构、明暗关系。

通过写生解决如何看的问题。

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

4.掌握空间中的形状、材质、视与构造的关系。

对室内空间的认识和理解室内构造、家具、人体工程学尺寸的关系。

5.重点掌握建筑的构造与透视。

采用线描的手法,准确严谨地表现客观对象,注意线的韵味探索。

6.了解造型的审美性、造型的结构、注意线条的运用。

7.重点掌握风景写生的构图知识,用线描的方法研究画面虚实、黑白、前后层次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内容:1.了解素描概述(理论)2.掌握静物素描写生3.掌握石膏写生4.掌握室内陈设静物素描写生(窗台、墙角、课桌、椅子、书、人)5.掌握室内环境写生(室内、门厅等设施)6.了解建筑景观环境素描(选择典型建筑为课题、公共设施及亭台楼阁等)四、课程作业教学环节要求:本课程在第一章讲述结束后,完成静物素描写生、石膏写生、室内陈设写生、室内环境素描写生、建筑景观素描等作业。

五、学时分配:六、课程主要参考书:《设计素描》吴华先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造型基础(一)》课程教学大纲(中英文)

《造型基础(一)》课程教学大纲(中英文)
Experimental Teaching
Lab0class hours; Practice0class hours; Practice and Innovation0class hours
Teaching Method
Classroom teaching, homework,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and presentation of excellent works left by previous graduates.
毕业要求(专业培养能力)
本课程对学生达到如下毕业要求有如下贡献:1,2,12
1.设计知识: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将艺术与设计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用于解决复杂的设计实践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设计学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并通过文献研究以识别、表达和分析复杂的设计问题,以获得有效的设计对策。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理论教学内容4学时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以各种历史时期、各民族的造型风格与表现方法为参考,引导学生认识并掌握各种工具和速写技巧,使学生对速写“语言”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教师通过对经典速写作品的讲解和分析和教师示范作业,使学生提高对美的理解和对学生提出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同时进行课堂辅导并作示范讲解,通过长期、短期作业训练、配合历届优秀学生留校作品作为示范、开展幻灯讲座、作品讨论会、作业短评等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基本造型能力。
Class Hours
Total Curriculum Hours: 16; Computer Aid Class Hours: 0; Lab Hours: 0; Practice Hours: 0;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Hours:

《造型基础》教学大纲

《造型基础》教学大纲

《造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2010年修订课程名称:商业插画教学对象:适用建筑装饰专业专业,学制三年学时:总学时60,(实践学时50、理论学时10)课程性质(必修/选修):必修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造型基础》是建筑装饰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后续许多课程的基础平台课程。

是让学生用最简单的工具将物体或空间以图形的方式进行分析和表述,其目的是通过课程内容的基础训练,学会用图形的语言对物体和空间进行分析和表述;培养学生对造型结构、空间结构、尺度比例具有理性分析能力和敏锐的艺术感知能力;提升学生所必须具有的视觉审美、技术图解和表述能力;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认识设计素描(2学时)1.教学目的本章是学习本课程的基础。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什么是素描,什么是设计素描。

了解设计素描的发展和分类,理解设计素描与设计的关系。

了解设计素描的基本内容,激发学生对后续内容的兴趣,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

提高学生的审美眼光,树立正确的艺术观,拓展艺术思维空间,培养学生设计所需的创造思维能力。

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什么是素描,什么是设计素描,设计素描与设计(2)教学难点设计素描与设计3.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图片欣赏法4.教学内容:(1)设计素描与素描(2)设计素描与设计(3)设计素描的发展与教学内容了解:素描的分类理解:设计素描的发展,设计素描的基本内容掌握:素描的概念,如何培养设计所需的创造思维能力,如何培养设计表达能力第二章结构素描(22学时)1.教学目的结构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

其围绕着对自然物象的研究与表现,并以此培养学生造型的基本技能。

结构素描注重对事物构造原理的把握,是造型艺术的基本表现方法,是学习后续内容的重要基础,是培养学生设计创新的基本素质。

其学习任务是研究几何石膏和静物的基本构造,包含物向外在形态之中的内部构造,物体的造型特征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造型基础》课程标准

《造型基础》课程标准

《造型基础》课程标准0 课程基本信息0.1 适用专业图形图像制作专业(数码图形设计与制作方向)0.2 开课系部环境信息技术系0.3课程负责人李更0.4学时与学分4学分1.课程定位1.1 课程性质与作用《造型基础》课程是其他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在基础课程群中,《造型基础》又是其它基础课程的基础,在众多基础课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基础中的基础”使得《造型基础》这门课程地位极其重要,也使之成为所有后续课程建设全方位提高的必要前提和保证核心。

1.2 相关课程三大构成课程2 课程目标2.1 课程总体目标(1).以创意设计为核心,调整传统绘画教学模式,以适应现代设计的发展。

(2).在尊重学生艺术个性的前提下,以全新的思维方式,研究、理解、认识事物并赋予联想。

(3)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训练学生对构图、形体、结构、空间、色彩、光感、质感、感等视知觉要素方面的敏感感受与把握。

(4)在写生训练中掌握技术性表现方法的基础上,积极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造型能力素质,在形象中寄托个人造型理想。

(5)通过写实素描、设计素描、意象素描内容的进行,解决学生在设计范围内的造型意图。

培养学生良好的造型基础,培养学生设计思维的表达能力。

培养善于分析和解剖造型的研究能力。

为以后的专业课程打下徒手绘制草图的基础。

2.2 知识、能力与素质目标2.2.1 知识目标(1).以创意设计为核心,调整传统绘画教学模式,以适应现代设计的发展。

(2).在尊重学生艺术个性的前提下,以全新的思维方式,研究、理解、认识事物并赋予联想。

(3)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训练学生对构图、形体、结构、空间、色彩、光感、质感、感等视知觉要素方面的敏感感受与把握。

(4)在写生训练中掌握技术性表现方法的基础上,积极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造型能力素质,在形象中寄托个人造型理想。

(5)通过写实素描、设计素描、意象素描内容的进行,解决学生在设计范围内的造型意图。

2.2.1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2)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3)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挖掘他们的艺术创新潜能。

造型基础教案2

造型基础教案2

造型基础教案2第一篇:造型基础教案2造型基础课程名称:造型基础总学时数:72课时学分:3 教学班级:平面09102班一、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性质:本课程是设计基础教学中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属于专业限选课程。

根据传统的观念,素描作为研究和再现物象的一种方式,是绘画,设计及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同时也是训练造型能力的基本手段。

目标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与训练,要使学生明确其概念、训练内容及意义,通过理论的讲授和系列课题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对“形态”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基本的造型能力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实践的过程中有机的结合造型基础训练和理论知识的讲授,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学生应用性能力的训练,以及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

在讲解中以图例讲解和作品欣赏的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顺利地完成各个阶段的作业练习。

使学生在设计中能够熟练运用设计素描进行设计表达与创意。

二、教学基本内容第一部分造型基础的初级阶段:从素描到设计素描(1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通过对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概念的对比分析讲解,使学生在原来造型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造型感性和理性认识结合分析的观念,理解设计素描的学习目的和方法,并结合课题式的分组练习,通过比例、透视、光影、结构等知识点的学习,掌握三围立体物象在平面二围中的塑造要素,以及不同观察方法给造型带来的变化,从而提高认识和审美,锻炼技能技巧,为下一步学习做铺垫。

要求:通过作业练习使学生掌握写实造型的技能技巧,培养空间造型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设计素描的概念形体结构形体空间。

难点:微观、近距离观察方法的建立,空间形体的塑造。

教学方法与手段方法:采用讲授与辅导相结合的方法。

手段:配合范画和多媒体教学,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指导完成作业。

1.1素描的定义与目的1.1.1素描是造型艺术基本功之一,是以线条或块面进行造型的绘画形式,以煅炼观察和用单色表达形体透视、结构关系、体块关系、动态关系、明暗关系为目的的造型训练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2014313 开课部门:机电学院
英文名称:The Foundation Theory of Form 适用专业:工业设计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程学分学时:4学分,计划64学时
编写人:皮珊审核人: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
造型基础是工业设计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的重要手段和培养学生的三维思考能力重要过程。

造型基础课是将传统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空间构成等课程有机整合,结合现代视觉教育的方法和成果形成的一门新的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造型基础》的基本理念是在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基础上,着重阐述“形”与“态”的有机统一关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形态创造的基本规律和方法;突出产品形态与一般形态的异同,使学生掌握产品造型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造型基础》是针对工业设计专业学生进行思维开发和创造性训练而开设的课程,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形态创造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促使学生从原有的二维思维模式转向三维思维模式,学会使用感性的思维和理性的分析来完成创作活动。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在于使学生建立对于产品造型形态的认识观,树立产品设计的理性的设计基本理念;掌握形态创造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了解产品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具备基本的造型技能。

本课程是由基础课到专业课的过度环节。

本课程以开放的、发散的构架进行授课,以各个单独分列开的要点作为授课内容,使学生具有在宽泛的知识领域中交叉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未来优秀设计产生的基础。

(二)分类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构建产品形态的基本方法及理论;
(2)了解构建产品形态的各种相关材料及特点。

2、能力目标
(1)养成随时随随时思考三维形态的创新思维能力;
(2)养成观察及发现生活中美的形态的能力;
(3)能合理组合使用各种材料进行造型形态设计的能力;
(4) 具有三维形态的构建能力、空间想象和创意思维能力;
(5)具有了解多种三维软件并进行选择性的应用于构建三维形态的能力;
(6) 具有快速的学习及模仿能力,进而进行创新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随时随地发现美思考美的习惯;
(2)具有与人和睦相处,团结协作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开放的心态与他人
沟通交流的精神;
(3)具有对形态美执着追求的精神;
三、课程内容
(一)形态设计的基本概念
1、内容要点
(1)产品设计中形态要素的解析—点、线、面;
(2)工业设计中形态设计的位置,形态研究的内容,形态创造的方法文化效应与价值。

2、教学目标及要求
知识目标要求:
(1) 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2) 了解产品设计中的各种形态要素;
(3)了解工业设计与造型基础的关系。

3、教学过程方法
教学建议:
(1)运用大量的基础设计案例来讲解及分析些门课在工业设计专业中的重要性;
(2)运用大量的图片对产品设计中的形态要素及材料进行分析讲解。

(二)形态与功能间的联系
1、内容要点
(1)形态与功能的关系;
(2)形态契合的功能价值,形态组合排列的功能价值;
2、教学目标及要求
目标要求:
了解形态与功能的关系的历史源流;能力目标要求:运用正确的方法对产品的形态与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素质目标要求:养成对生活中产品形态构成思考并进行分析的
良好习惯。

3、教学过程方法
教学建议:
结合工业设计史来讲授形态与功能的关系;对工业设计历史上的经典产品进行讲授和分析形态与功能的关系。

(三)材料基本知识,不同材料实现多种形态的可能性
1、内容要点
(1)材料的分类与发展,材料的基本性能特征;
(2)材料与设计的关系;
重点:各种材料的基本特性及在产品形态塑造过程中的表现力。

2、教学目标及要求
目标要求:
充分的了解主要材料的种类及基本特性;理解各种主要材料在设计中的应用规律;
运用金属、木材、塑料、陶瓷和玻璃五大基本材料进行多种形态的设计。

3、教学过程方法
教学建议:
通过大量图片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运用金属、塑料等基础性的材料进行形态的设计,并让学生进行设计的阐述以提高做报告的能力。

(四)结构与产品形态
1、内容要点
(1)结构中材料的基本连接方法;
(2)结构与产品形态创新的关系;
(3)常用机构,机构与传动形式;
难点:结构的连接方法;常用机构与传动形式。

2、教学目标及要求
目标要求:
了解结构中材料的基本连接方法与各种常用机构及传动形式;熟练掌握结构中的材料的连接方法。

3、教学过程方法
教学建议:
利用各种结构模型、视频讲解形态的结构;利用各种材料动手制作连接机构。

(五)综合形态训练——大自然的联想
1、内容要点
(1)自然与形态;
(2)仿生设计的概述;
(3)仿生设计分类——形态仿生、功能仿生、生物意象的仿生;
(4)仿生设计的方法——记录与概括、直接模拟、间接模拟。

重点:仿生设计方法在设计中的适当应用。

2、教学目标及要求
目标要求:
了解仿生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自然与形态的关系;仿生设计的定义和分类;仿生设计的方法;掌握从自然界吸取灵感进行形态的创造的能力。

3、教学过程方法
教学建议:
利用大量的图片进行形态仿生学的讲解;结合特点的课题进行形态塑造的练习。

四、实施建议
(一)先修课程或预修知识建议
本课程与设计表达、设计模型和材料与工艺等工业设计的相关基础课有着重要关系。

(二)教材选编和使用建议
教材的选择要体现课程的性质、价值、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以及内容标准,对于形态设计的课题练习需要授课老师进行根据学生情况进行选定。

参考资料:
叶丹.形态构造[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1
(三)课程学时分配表
(四)教学考核评价
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采取平时的课后小作业评分与课程结束后的大作业评分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平时成绩占40%,主要通过一次次的课堂练习作业对以下内容的评分:
1、对该课程的主要理论知识点有所领会和理解;
2、课题训练中在基本要求下个人想象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3、学习态度认真,积极主动;
4、按质量要求按时完成作业。

期末大作业成绩占60% ,主要从以下几个标准对大作业进行评分:
1.选材恰当,具有独特的韧性、色泽和肌理,并能符合设计方案的造型需求
2.设计风格独特,具有较强的创意性和设计感
3.设计方案的实物制作结构合理,制作精细。

4.过程完整清晰,版面布局合理。

5.具有较好的展示效果。

(五)教学资源与教学保障
1、文字教学资源
教材、配套的相关造型设计的杂志及图书资料。

2、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相关的设计类网站。

3、教学保障
专业教室;相关金属、木、塑料等材料;相关制作的工具
五、附录
术语解释
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